大师都是这样练习指力腰腹平衡的,你可以吗

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真正的形意拳指力功夫是什么样子呢?
记得第一次见刘俊峰老师时候,由于习惯了直摆勾的打法,又不了解形意拳,只听说形意的劲好,寒暄了一会儿后我首先提出让刘老师能否轻打我胸口一拳感受一下发劲,刘老师说这样不好,容易伤着,可以发一发人。后来才知道,幸亏没有打穿透劲,后来轻轻试过一次,抱了两个厚靶还是挡不住穿透的震撼,都是三催劲整的作用,这是后话了。当时刘老师伸出手在我胸口从上到下一划拉,整个人就轰然倒在墙角的床上,反复或快或慢试了几次还是如此,暗暗想顶上劲却也顶不住,真是如人在水中,舟行浪头般不由自主,不疼不痒还很舒服,有过山车的感受,翻浪劲就是这个。最明显的感受是指端劲力传递非常刚实,不是努力伸胳膊要推人的那种不够刚实的力。后来又讲解了三圆掌,三圆掌看似普普通通一个手型,是尚云翔所传形意拳的基本掌型,但经过讲解示范方才明白里面的奥妙无穷,体现了古人对人体结构真正智慧的认知和运用。三圆掌如赵州桥般的拱形,刘老师摆好三圆掌扣在桌子上,几乎大半个人压上去也不能压动半分,我好歹也有百来斤,却难动分毫,这说明功夫已到稍节。这一次接触令人欣喜若狂。
整劲的功夫到手臂或者到拳头的人不少,但练到指端最难,能练到指端已是凤毛麟角,才是真正的力贯稍节,贯的意思不是说使劲抓手,而是贯通的意思,即骨节贯通刚实,想来传说中的“OO龙抓手”也不过如此吧。如赵州桥般,胜在结构,千年不倒,形意拳的指力稍节功夫也是一样,不是说力气有多大,而是通过接骨斗隼,将每一处掌指骨节刚性相接,发力经过骨节毫无损耗,犹如水流通畅,指节好似一根钢棍才是真功夫,而如果指节在发力戳击的时候会打软,那么力气再大也是没有用的,力量再大也不如小木棍戳一下。也就是说虽然抓握的指力是以力量为基础的,而戳击的功夫却是以骨节贯通为基础的。这时候指力就可以随意使用了,什么擒拿点穴、分筋错骨等等无非就是易筋经中所说的“外壮余勇”罢了,就是说怎么用这些只不过是小伎俩,大功夫却是在常人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三圆掌手型而已,当然通过三体式三圆掌作为练习整劲中的撑筋拔骨只是基础,真正需要具备强悍功力还需要千锤百炼形意拳的一系列真正的苦功法,还有一些外操的功夫。
刘俊峰先生年已六十,手掌却红润厚实饱满,手指粗壮
刘老师的三圆掌掌功深厚,手掌不大,但手掌厚实,手指粗壮,指力巨大,戳拿到人身上,让人立刻就疼痛难耐,忍受不住。最令人惊讶的是皮肤一点不粗糙,手掌肤色也很好。
手指对顶,高下立判
三圆掌指的是站三体式中手掌的掌形,既手心圆、手背圆,虎口圆此三圆,通过三圆掌的练习,能搭建手掌指头关节的赵州桥,更妙的是,能在骨节的调整中撑筋拔骨,如手背五根大筋腾起,指内吱吱作响,别人用手触摸可感受的到指节内的流动、跳动感。从而在不知不觉间也养练了筋骨的力度强度,手上是没有几两肌肉的,手指的抓握全靠筋力,要想练首先要养。大家都知道,十指连心、十指都有经络通过,针灸的原理就是通过刺激经络中的一个点来疏通,而三圆掌和三体式却是通过完整的浑身上下撑筋拔骨来刺激经络,改善气血,朴素中见天真,平凡中有大道理!因此养生效果极佳,三体式锻炼就是养生,就是养气血。我自身的体会是经过三体式中三圆掌的锻炼,戳击更刚实,手背小臂大筋腾起粗壮,手掌饱满,指肚饱满,劳宫穴内吸,指甲光亮,手掌温热,即使在大冷天也是如此,所以说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毛病通过三体式锻炼能很快解决,当然三体式对于养生而言是全面的,手上的变化只是其中一个点。记得有一次老师示范了一次抓握擒拿,一抓我的手臂,力透骨髓,有这等功夫,还需要擒拿吗?抓人身麻痹处能使人立刻浑身发软,抓眼睛能把眼珠扣下来,戳抓软肋都可整根扣住!还有印象很深的一次,有一回刘老师示范了一次手指扣抓的鹰捉,好家伙,虽然只是讲解示范性随手的一抓,我的胸口明显感到指力透骨,如果使上了劲,真真就能生撕下一块肉来!有句话叫“好汉怕三穿”,指的是在实战中,手掌伸开以指尖穿掌攻击,手掌伸开能凭添十公分臂长,而且接触点小攻击力更大,若以手指扫眼,不会伤害眼睛,但可令敌瞬间眼冒金星,难以防范。格斗中把钻拳变成穿掌奔咽喉威力更大,但要是没有指头的硬功夫穿了也是白穿。当然在形意中,手掌指不管是锻炼中也好,使用中也罢,都是基于整劲。
尚门里有句老话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这里的桩功指的是三体式桩,三体式桩功不仅是练整劲搭建全身骨骼赵州桥的基础,是撑筋拔骨练就钢筋铁骨的基础,同时也是养生调养气血的基础,也是练丹田根本的基础,是个宝贝,三体式一站气沛周身,掌指、劳宫穴有热流、气感,虽然处于静态,却有抻筋拔骨、调整五脏、惊起四梢之效。但得真正身体站出了内涵,站出了精微之处才能得到好,三体式、三圆掌看似简单,但没有真正明白的人指点精微是很难做到的,搭桥盖楼不能差分毫。三体式如果不求实效,不认真站,或站的少,也是无法尝到的。
当然关于三圆掌的价值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也不能脱离三体式而单独存在,三体式其实对全身的锻炼都有很大的格斗和养生方面的价值,说是宝贝丝毫不为过,只有体会了精微才会觉得回味无穷。对于养生方面,不止三体式有此作用,形意五行拳的养生锻炼效果也很好,比如形意拳五行拳对应五脏,劈拳练肺,钻圈练肾,崩拳练肝,炮拳练心,横拳练脾,《逝去的武林》中提到,通过劈拳练肺,身体的很多小毛病都会不知不觉的消除,通过丹田的练法,肾虚、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还提到形意拳是返先天的拳,能开启智慧,改变气质,比如尚云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有智慧,气质儒雅,毫无一般的武者那种气势逼人,年逾古稀但双眼清亮,一举一动都浑然天成悠然自得,薛颠气质文静,像教书先生,这都是通过形意拳的锻炼返先天练五脏而得。
当年,尚云祥在古稀之年曾以这手功夫使上门挑战的高手心悦诚服,李文彬先生曾说过两件尚云祥的轶事,令人神往。一日有一姓马,一姓骆两个大个子来访,此二人正值中年,身体雄壮,汹汹然气势压人。原来他俩在京几乎遍访名家和武馆,没人能敌,乘胜余威最后想来试试尚先生。进屋方落座,马某狂然走到先生面前,边挽袖子边逞能地说:“这胳膊跟铁也似的,敢碰碰!”这分明是看尚云翔年老古稀而欺老叫阵,先生笑着站起来说:“有那么硬吗?来!我摸摸!”用右手握马右腕稍一下扼,马某竟“啊”的一声叫,跪在地上,先生看着他想放开手,但又见马某目光仍有怒气,说明他内心尚不服气,便将手略松,抬臂让他起来。马某刚一站起,马上出左拳径打面门,先生早有戒备,只将握其腕的右手向外一拧,马的左拳不用挡便不由自主地抽回,而且被拧的由左向后转身,俯身面向屋门,先生就其势用左手贴其臀部,双手向前上一端,一个骀形,把马端起撞掉门帘,扑倒在院中。骆某一见随之追到院中,马某爬起来,二人默默出了院门。次日二人又来,一进屋便施大礼赔罪。马某说:“您这手一握,疼的杀骨头。”后来我问先生:“握力这么大,是否得单练鹰爪力?”先生笑着说:“傻小子,死物死练怎能活用?”看来在实战中,能有这手,真是既保险又省事,这样算不算高人高手,技出意外呢?
尚云翔的这句话道出了形意拳练功的秘密,鹰爪握力锻炼的重点不是这个。由于提到了有关练鹰爪力的事,尚先生想起了一桩往事,说那是在京西护院兼教师时,邻家某大户有教师徐某,身高体壮,体魄雄伟,尤擅长鹰爪力,平口的坛子装铁砂百十斤,站马步桩直臂平提向身前、身后倒换着抓,左右可上百次,臂力、指力过人,徐某见先生一米六的矮小身材以为可欺,竟狂言道:“像姓尚的那小个,我可以把他抓起来扔到房上去!”这话被人传到先生耳中,便笑了笑说:“他该明白各干各的事,相安无事最好,惹出事来还会砸了饭碗子,何苦呢!?”这话被徐听到了,竟带着少主人找上门来,先生以礼相待,并找理由把对方少主人都支出去,才对徐劝以利害。但徐不听,竟出手显他的鹰爪力功夫。先生见劝他不过,无奈才伸出右臂说:“真了不起吗?来吧,抓抓我试试有多大劲。”徐握住先生腕部用力,先生上下摇摇小臂说:“没多大劲呀”,徐又加劲,先生又左右摇摇说:“还不行,再加劲”,徐见硬握无效,便用捋手想把先生捋倒,两次叫劲却丝毫也拉不动。又想拧腕反关节还是问不动。此时先生淡淡一笑,骤然向外一翻腕将徐手腕扼住,左手在许的右臂上一划,徐侧仰身摔于丈外的墙角下。徐起身瞠目面赤,先生连说失手失手,徐羞愧地握住先生的手,久久才说:“都怪我,不嫌弃交个朋友吧。”但是他俩动手的情况,全被对方少主人偷看了去,因之徐被辞退,砸了饭碗子,还是先生周济他几两银子返乡去了。徐因狂妄出丑,懊悔莫及。这两件事对我们学艺练功的方法和为人处世都有很大启发。
欢迎关注公号:尚云祥形意拳法(xingyiquan999), 用朴素的大白话说出形意真功之秘,提倡真功让形意走入生活
同时转发到微博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28人关注)少林72绝技当中的二指禅是怎么练成的。_百度知道
少林72绝技当中的二指禅是怎么练成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二指倒立是二指禅功的标志。二指倒立是指尖硬度及指力、腕力、臂力、腰力、等总体能力达到一个层次的体现。  以下训练的方法,可以使练习者1-3个月内达到二指倒立的功力。  1.准备工作,练习前剪净指甲,以防止在练习时影响指尖触地部位,防止发生指甲破损。  2.早晚用开水(要多开?)烫手,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僵硬。  第一式:双龙探海  自然站立,上身前弯,以两手食、中二指指尖触地,身体前倾,使触地手指承受身体部份体重的压力,并努力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目的:锻炼手指指尖的硬度及手指力量和手腕力量。  注意事项:练习时尽量保持手指端直,手指、手腕、手臂成一直线。  练习时,应遵守循序渐时的规律,从最初每项次1分钟到每项次能坚持30分钟为佳。身体的重量都压在双手指为好。练习时间自己调整,每天练习次数不得低于10次。  第二式:翻江倒海  以双手手掌撑地做靠墙倒立练习,努力保持身体端直,直到双手无法支持为止。目的,锻炼手臂支撑力和身体在倒立时的平衡能力。  注意事项:练习时,注意力集中于双脚脚心,以减轻头部血液的压力。尽量优质身体端直。  如在工作时间隙练习,应脱鞋、用张旧报纸铺地,防止弄脏工作点的墙壁和自己的双手。  调整练习时间:每天练习不得低于10次,努力提高每次倒立的时间,达到1个月后1次倒立10分钟。(高血压心脏病不能练习)。  第三式:双龙戏水  以双手食、中二指触地做俯卧撑,努力达到边疆俯卧撑起100次为好。  调整练习时间,每天练习不得低于10次。在练功时间,每天练习不得低于10次。在练功期间隙都应练习以手指点、刺、击打任何可以击打的物体。  目的:锻炼指尖硬度和指力、腕力、臂力。  当按以上三式功法练习基本功力达到每式规定次数和时间时,就能轻松完成或表演二指倒立了。  二指倒立:  练习二指倒立时,先以双手十指做倒立,待身体稳定后,道先将体重倾移到左手,右手迅速改用二指支撑,并同时将全向右手倾移,左手再迅速改用二指撑地后,将身体保持平衡,努力使倒立时间不断增加,并逐渐将双手改为单手二指撑地当能以单手二指支撑完成倒立时,二指禅功成。
二指禅不是72艺里面的,是其中一指金的前面一部分。现倒立
然后独臂倒立
72绝技里没有二指禅,只有大力金刚指,你是不是想说这个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二指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攀岩进阶及指力的一些个人见解
我的图书馆
攀岩进阶及指力的一些个人见解
关于手指& &&&指力的增加来源于休息。手指属于身体的末梢部位,所以休息时间应等同于练习时间,一般情况,攀爬两天休息两天。攀爬中,手指承受的强度远大于手臂强度,所以手指的强壮更重要。当然强壮的手臂可以减轻手指的负担,但如果手指抓不住点,攀爬就无法进行,所以手指优先手臂发展,且必须准备长远的训练计划。   对于手指的重要性,这是每一个攀爬者都知道的,所以很多人在攀爬不久后就开始进行指力练习或攀爬很难的路线,结果导致手指受伤。和其它大肌肉不同,手指的强健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产生质地变化,一般人往往需要六年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状态,并适应各种攀爬强度,只有确认自己到达5.13的水平,才可以进行专业指力训练。在攀爬中,很多人习惯性使用CRIMP手法抓握支点,这种手法可以让手指在较短时间得到提高,但也很容易因为承受力过于集中而使第二指关节受伤,或是突然变的粗大。然而OPEN HAND抓握手法是手指筋腱整体受力,经常使用这一手法,手指肌腱整体得到加强,这样CRIMP力量也会增加。所以,只有手指的筋腱变强,指力才会增加。指力训练,我建议从手腕手掌再到指尖进行系统地训练计划。
关于训练强度   这里说的强度是指手指的强度。攀岩是一项无氧运动,所以很多时候要做超强度练习,很多人对此早有意识,但结果总会受伤。对于指力的训练,一般分准备期\强度阶段和休息调整期。 准备期主要是针对全身大肌肉群,特别是上臂肌肉和肩背肌肉的练习,大量的这种练习可以防止手指的受伤,这一期间为三个部分,前期为30天,60%的肌肉强度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练习,也可以做简单的攀爬,以量为主;中期为20天,以70%的手指强度进行攀爬练习,刺激手指;后期为40天,85-90%强度刺激手指,以10分钟的攀爬为主;最后进入超强指力训练阶段,20-30天,超过100%的指力强,以指力板和一分钟抱石练习为主,这需要动员身体潜能,手指很容易发软力竭,但只需1小时的练习时间(不包括热身时间),在这一期间最好每天重复两次这样练习。要使指力增加并达到很好的状态,同样也需要20-30天的时间休息和调整,让手指完全放松恢复,这样才是一个完整过程。   只有让身体逐渐适应各种强度,通过积累才能使手指和身体变的越来越强壮,练习强度的突然变大或变小都会让身体产生不适应而受伤。
关于平衡  攀岩是一项平衡运动,所以攀岩高手要求是一个平衡大师,对于平衡分析要求很精确,所以我们要做大量上述抱石练习,提高对力学的分析能力。   攀岩动作包括静平衡、动态平衡、和微妙平衡,这就为什么要对肌肉进行协调性训练。同时攀岩也需要有对身体结构平衡发展的要求,即要求身材匀称,身体肌肉必须平衡发展。例如:攀爬中经常使用内侧肌肉,那么平时也要加强外侧肌肉的练习,否则,很容易因为内侧过于强壮而使前臂受伤,这也是很多人受伤的原因之一。所以训练要平衡发展,身体其他部位也是一样,对抗肌过于薄弱,都会产生让身体受伤的可能。平衡训练最好的运动就是—Slackline----扁带
关于攀岩动作数据库   动作数据库是自己曾经使用的攀爬动作资料的积累库,包括手法,脚点使用方式方法和身体用力的方式方法。攀岩必须使身体积累和记忆各种身体用力的感觉,因为攀岩是一项平衡感觉运动,否则,我们只需练习引体和指力就可以,相信大家都曾经有过攀爬时无处用力的感觉吧!   丰富自己的动作数据库首先要掌握最简单的技术动作,如:简单三点平衡,侧身动作,换点动作,并记住手如何抓点,脚如何踩点,身体如何用力及腰膝等关节用力时的角度,然后改变手点用力方向或支点的位置,使身体成不同角度的倾向,体会手脚和身体不同用力时,和刺激身体每个部位在不同姿势下肌肉用力感觉;同时,也要经常练习一些不平衡或微妙平衡的动作,训练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判断力和放松的能力。所以,经常尝试自己不习惯和不喜欢的动作,是提高身体综合能力的最好办法。我们的身体素质往往就在这些游戏中得到提高,攀爬也就会更有效率。   下肢用力感觉,是被很多人所忽略的,攀爬中很多难点的关键在于下肢用力。例如:一般攀爬者踩点时习惯踩在支点的最大部位,而高手一般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部位,在自然岩壁的攀爬中,不同脚法以及踩在点的不同位置,就会有不同的用力效果,也就是平衡效果,之所以叫“难点”,是因为它用力要求更细致化。
关于抱石   抱石是增加动作数据库的有效手段,抱石路线又叫疑难问题,它所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可是很多人只是把抱石当成提高指力和臂力的方法,线路要么大跨度,要么点很小来提高难度,然而为了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抱石练习往往需要设计一些超常规动作。在攀爬自然岩壁时,很多看起来不能抓握的岩面,因为正确的方法——某一特殊的用力方式,突然变成一个很好的手点可以抓住,这时你会很庆幸自己身体的应变力和创造力,难怪很多人都喜欢户外抱石,因为它可以提高对动作的想象力,增加动作数据库里的内容。
  所以抱石练习一定要用思想完成,而不是简单身体训练,没有思想,抱石也就只是一种身体素质训练。   循序渐进,厚积勃发,这是我要对每个急切想提高攀岩水平的爱好者说的。
引用"铁哥"拍的野外照片,是蓝色星光以及515毛馆长和田儿的,很漂亮的动作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