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 而且会自我调节的人会得抑郁症么

现在大家的生活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谈一谈感觉自己都快得抑郁症了,抑郁症怎么自我调节?

  现在工作生活基本正常,但是感觉心理承受力很差,心里老是高兴不起来,心理比较敏感,多疑,明知这样不对还是不能摆脱,感觉活得很累,感觉自己都快得了抑郁症了。

  烦躁不安是否由于睡眠不好影响,日常生活中要多出去运动跑步或者做一些有氧运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会对心情有更好的帮助不要胡思乱想这样只会让你的烦躁不安越来越严重。

  感觉胸闷,烦躁,建议你上正规医院进行心电图,必要时完善心脏方面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治疗。

  建议你一定要放松心情,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可以找一些出合理的处理方法。

  抑郁症是由于自身心理障碍导致的,您的这种情况可以去心理医生那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药物来配合治疗,另外,平时要多与人沟通。

  欢迎关注小编,今后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文章。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对于抑郁症病友来说适当的约束和注意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加上正确的自我调整,抑郁的症状就会逐渐改善。以下没有大道理,全是满满的实际做法。只要抑郁症病友能坚持的按照以下要求做,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

一、抑郁症病友应该注意什么:

1、近可能减少甚至停止到网上去了解抑郁症等相关的症状,因为你很有可能会无法控制地对号入座,你会受到很多负面的暗示,这会导致你更加地紧张、惶恐。虽然,你可能会了解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是带给你更多的是负面,这并不是批判网上关于抑郁的内容,而是由于你当前不具有一颗平稳的心、一颗良好防御能力的心,所以,你做不到合理、客观、正确的评判。

2、减少同处在抑郁症状中的病友接触,虽然彼此可以得到鼓励和支持,相互倾诉,但最终无法获得真正的益处,彼此都是迷路的人,如何给予对方正确的指引呢?这只会造成彼此情绪的“蔓延”。

3、尽可能迫使自己动起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求结果,只是简单去做。虽然,你不想动,不愿与人接触,不愿做任何事情,但这会让你陷入更加的消沉,因此,你要在可承受的范围下强迫自己动起来,至少,你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保持每天规律的室外运动,这一点很重要。

4、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是好的,但你不要期望对方能理解你的感受,没有吃过苦瓜的人,你如何让他了解其中的苦涩呢?

5、看心理相关的书籍是好的,但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并不是多多益善,你应该有所选择。凡是引起你思想混乱或纠结的内容,你都应该将它掠过,不要陷入纠缠,或是暂时停止去看。

相反,对于能够给予自己启发或是共鸣的书,你可以重复地温习体会,保持平常心,那么你会有更多的获益。值得一提的是,过于专业的心理学著作,在我看来,对于处在抑郁阶段的患者来说,暂不适合,原因是我们很有可能将自己的问题,不断的划分、对照,这会让你陷入混乱。

二、怎样自我调整走出抑郁症:

1、“观息法”练习。“观息法”即觉察呼吸的训练。在《战胜抑郁》书中指出,观息法不仅是一种很好的修心养性的方法,更可以显著的改善身心状态,继续的练习会不断的培养出平常心,活在当下的心,进而走出抑郁。

闭目静坐,觉察(专注)鼻孔的呼吸进出,不管头脑什么念头、想法,也不管心理、身体产生什么感受,都一律的不管它们,持续的专注呼吸的进出,走神了,就再拉回来,如此反复练习。

每天可早晚练习,每次不少于20分钟。

2、在饮食上,多吃清淡的食品是好的,这有助于肠胃功能的消化和吸收,会减弱身体的沉重感。身体的沉重感减轻,我们的负面情绪也自然会有所改善。

3、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是需要的,你不该让自己变成个“夜猫子”,也不能放任自己变成个“小懒猪”。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人的身心包括整个内在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晚上11点前,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你要卧床休息,但不必强迫自己入睡,顺其自然。早上尽可能在7点前起床,做你需要做或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4、给自己每天的生活做一个合理安排,做事情,动起来,渐渐地你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坚持进行,生活也会给你启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当你投入一种身体力行时,你便没有太多精力胡思乱想,也会削弱你对负面情绪的关注和体验,反之,就会容易陷入在自己的情绪里,越陷越深。

愿所有身陷抑郁痛苦中的病友,早日康复!

原标题:当您有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时,如何自我调节?看完这篇文章或许能所有感悟。

如果朋友们百度的话,一大堆专业术语迎面扑来,什么“抑郁障碍”“心境障碍”之类,看得人眼花缭乱如坠云里雾里。

其实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人的心态在一段时间之内,因为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感受到了不开心和郁闷。

如果持续时间短、程度不深的话,只能说是有抑郁情绪;但如果程度较深,持续时间长的话,就有可能发展成心理病症,也就是抑郁症。

任何人都会经历不开心的事,所以任何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抑郁,但发展成抑郁症的数量算不上多,当然也不算少。

5分以上只能说明有抑郁情绪;11分到20分的,属于抑郁情绪明显且有向抑郁症发展的倾向,稍加注意调节心理即可,无须过于担心;21分以上,且抑郁情绪持续了一个月以上的,就基本可以判断是抑郁症了。

抑郁症也有程度的区分,而且区别很大,所有的轻度和中度抑郁症其实算不上严重的病症,或许有朋友看过精神科或者心理医生,你说最近心情不好郁郁寡欢,他就说你中度抑郁症了,如果不控制会如何如何危险,其实这只不过为了让你重视起来,免不了言语中有些放大。

说透彻点,轻度和中度的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这种消极情绪不受控制地发展下去。

一旦发展成重度,且持续时间达到半年以上,很有可能变成心理惯性抑郁症,那么就不是单纯地调节心态可以治愈的了。

什么叫“心理惯性抑郁症”?

这不是一个学术性名词,而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

在我接触过的抑郁症患者中,大部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自我恢复,少数不能自我恢复的,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也可以让他心态好转,那些严重到完全无法逆转的少之又少,一百个抑郁症患者中难有一个。

这样看来,似乎抑郁症很好治?

其实不然,因为控制抑郁症有点像“戒烟”,在你费劲心思戒除烟瘾之后,一旦朋友唆使你吸一口,或者熬夜太累想解解乏,很可能就会复吸,抑郁症也是如此。

即使患者心态完全好转,但只要再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可能抑郁症又会复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惯性抑郁症”。

“心理惯性抑郁症”有解吗?

当然有,一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尽量少经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二是慢慢强大自己的内心,将世事看淡点。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的话,很抱歉,现在没有心理医生和药物能够根治心理惯性抑郁症。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防微杜渐,在有抑郁情绪的时候就控制住不要发展到抑郁症,即使发展到轻中度也要控制住不要发展到重度。

因为一旦重度抑郁症持续半年以后,离心理惯性抑郁就不远了。

我个人对抑郁症的理解说完了,来点干货吧:

当你有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时,怎么去自我调节?

抑郁的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不愿意“走出去”。这时候,首先一定要改变这个习惯,走出这个封闭的空间,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最好去一些绿色植物茂盛、空气清新的地方,比较能够缓解心情。

尤其是在家带孩子的母亲,因为劳累和婆媳相处得不好,最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就更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和其他的妈妈多多交流,缓解内心的抑郁。

第二,增加锻炼和运动的时间。

最好是多加一些户外的运动,比如爬山、跑步等等,这不仅能锻炼体魄,还对调节心情非常有帮助,能够大大缓解抑郁症。(如果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的话,去减肥或者健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第三,为自己找一点感兴趣的事情做。

抑郁症的人总是很茫然,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这时候,给自己找一些兴趣爱好,比如说看书、摄影、看电影、逛公园、甚至打打小麻将,玩玩游戏等,转移一部分注意力,让生活充实起来。

第四,多与不同的人沟通。

这一点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开内心封闭的方法,一旦与人交流多了,心静自然而然会开阔起来,抑郁也会不药而愈。

哭是一种极为有效缓解抑郁情绪的方法,如果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找一个无人的角落放声大哭吧,哭完就会觉得心态好很多,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能让你倒在他怀里哭,效果就更好了。

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心里憋得慌,想吼出来,那么就不要犹豫,跑到阳台上放声大吼:“XXX,你就是个大SB。”“XXX,没有过不去的坎,你行的!”“XXX,他又不爱你,你难受个什么劲啊!”吼完之后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清净了!

至于有些人会用异样目光看你,关老娘什么事?

第七,如果以上方法全部行不通,感觉情况比较严重,不要随便使用抗抑郁药物,最好尽早去咨询专业医生。

以上七点是一些通用的心态调节方式,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因为情况不同所以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过那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我这篇文章中无法一一阐述到。

朋友们如果觉得此文有用的话,以后我会抽时间多写点类似的科普性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