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是怎么治好拖延症怎么治的

达尔文怎么治好拖延症的
日  来源:
  拖延症大约是时下流毒最广的心理疾病之一,无数大好青年在这种病症的折磨下“明日复明日”。当然,这个病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上就曾经有位爷,将本来已经呼之欲出的书整整拖了20年才动笔,堪称“拖延症之王”,而且这人和他的书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是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次印行出版并迅速被抢购一空,“进化论”的概念震动了整个世界。我们今天在谈起达尔文写作该书时,往往喜欢这么说:“达尔文在随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时,通过对各地不同物种的观察,萌发了‘进化论’的思想,并创作了《物种起源》。”这样的叙事让《物种起源》的产生听起来相当“顺溜”,好像达尔文下船后就笔耕不辍,把这本书写出来了。不过,如果拿达尔文生平时间表一对,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达尔文乘贝格尔号环游世界是1831年至1836年,而他出版《物种起源》却到了1859年,中间隔了20多年。  拖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达尔文一直没灵感吗?也不是,有确切的资料表明,达尔文最迟在1840年就已经为《物种起源》打好了腹稿。然而此后近20年里,他娶了媳妇、买了房、养了病、生了孩子,还写了好几本关于地质学和农学的书籍,但放着那部在脑中已经成形的《物种起源》,就是不下笔。中国人民两次鸦片战争都打完了,达尔文却还那么拖着,真是活脱脱一个拖延症患者。  达尔文为何总拖着不写?是因为他心理压力实在巨大。很多人认为他提出“进化论”仅仅是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其实,按照达尔文理论,物种的突变完全随机,哪一种突变能够生存完全取决于环境,而环境的变化是没有方向的,因此这个理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生物进化其实没有所谓的方向可言。按照这套理论,你甚至不能说人类比细菌更成功,因为细菌对环境的适应其实比人类强得多。  这种理论太惊世骇俗了。因此在这20年中,达尔文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把这个令他自己也感到害怕的理论放出笼来。这就是达尔文罹患拖延症的秘密。  那么,拖延症晚期患者达尔文为何最终又治好了这病呢?原因是来自后辈的“压力”。1858年,达尔文收到一个名叫华莱士的青年写给他的信,随信附着一篇论文。华莱士是一个生物地理学家,当时正在马来群岛考察。华莱士在信中兴奋地告诉达尔文,他“突然想到了一种伟大的理论”,想请前辈达尔文帮他审稿,如果达尔文认为有价值,烦请点个赞——帮他推荐给著名学者赖尔。达尔文一看到随信附上的文稿,心就凉了一大截,因为华莱士所说的“伟大理论”其实就是自己酝酿中的进化论,文稿中很多用语甚至和他构思中的那本书想的一样。  虽然达尔文一直纠结于“进化论”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但他深知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将名垂青史。如今一个后辈眼看就将摘走自己等了20年的理论成果,可以想象他有多么不甘。但身为一位英国绅士,达尔文体现出了高贵的人格,他立即将华莱士的论文按其要求转给赖尔,并建议发表。那意思是宁愿压下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华莱士独享殊荣。幸好,赖尔作为达尔文多年的老朋友,对他的理论知根知底,因此力劝达尔文跟华莱士进行协调。最终,华莱士的那篇论文和达尔文手稿的部分摘录一起在1858年发表,两人算是共享了提出“进化论”的殊荣。经历这场风波之后,达尔文才深知此事不能再拖,他把准备多年的手稿压缩到三分之一左右,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写出了《物种起源》,前后速度相差如此之大,令人咋舌。  达尔文与华莱士共享甚至互相推让“进化论”发现权的故事,当然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不过,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能咂摸出点别的滋味:如果你怀抱着一个令自己激动不已的想法,最好不要纠结畏惧,现在就付诸行动,用马云的话说——“万一实现了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假如达尔文不拖延,人类历史将会提前20年!假如达尔文不拖延,人类历史将会提前20年!冰双人文百家号在记事本上把工作和学习的计划列得很完美,但一定要在正式开始前先玩几分钟手机。要么就是一定要等一个让自己舒服的时间,才能开始慢悠悠地工作、学习。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在上一周就布置好了,但本周绝对不会提前开始做下周的工作。任务的deadline越来越近,打开word后,要先打开网易云音乐,挑一个最舒缓的歌单,再冲杯咖啡,在电脑上刷刷微博的段子,最后看几个B站视频,才能开始赶进度。三天后要交一篇两万字的工作汇报,“我可是一天就能码两万字的人”,结果到了第三天的晚上才打开印象笔记,边哭边码,心想着“下次一定不拖延!!”洗衣机都“滴滴”了五遍,还是懒得去把干净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晾晒。决心要开始养成阅读习惯,兴致勃勃列好了书单,觉得自己一定都能看完,Kindle一直躺在家里吃灰,新书买回家三个月后还是新的。说好要早睡,结果同住的室友和我说完晚安之后,在黑暗中钻进被窝拿出了手机。看完这集《白夜追凶》就睡觉,结果充了会员,一口气看到了凌晨五点。这种时候,会出现两类人:第一类人是偷懒不做事儿,随便吧不做了,做不完就给别人做吧,爱咋咋地,完全放弃抢救。但是大部分还是第二类人,虽然一拖再拖,不划水不摸鱼就觉得人生不完整,不到火烧眉毛绝对不会有危机感。但是到最后期限仿佛开挂一般,效率高涨,按时完成。为什么做正经事之前总要做点别的事儿?“手机放在面前,忍不住去滑一下啊。”“有wifi的话,不看一集电视剧岂不是很亏?”“本来我是想打开网页查资料,结果一不小心就打开了微博。”这特么不就是拖延症吗?“我拖延都是因为有手机有电脑有wifi,古代人肯定不会有拖延症。”手机、电脑、wifi:这锅我不背!古人诚不欺我,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在“划水”还是“摸鱼”之间纠结着。比如,胡适先生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7月12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7月13日打牌。7月14日7月15日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7月17日7月18日——《胡适留学日记》又比如现代文学作家郁达夫是这样的:——郁达夫全集·第五卷·日记大文豪雨果的拖延症黑历史也被广为流传:1829年,他与图书出版商立好flag,在年底一定交稿《巴黎圣母院》。然而作为社交狂魔的他却在立完flag后,流连于各种轰趴、宴会、蹦迪夜(?),任性地打野划水,打出了诗集、划出了戏剧,反而《巴黎圣母院》一个字没写。出版商表示不能忍,给他下达了“最后通牒”,这时雨果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为了抑制住体内洪荒一般的party细胞,他锁起了全部衣服,只留一块披肩“裸体”工作,终于在半年的闭关中完成了新书。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是个拖延癌。搜集20多年资料,得知理论快被华莱士抢先了,才开始动笔。结果第二年《物种起源》就出版了。连《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有拖延症。他们有一句经典台词:等明天捉了猪八戒,和唐僧一起蒸着吃。拖延症是病吗?明知道任务完成不了会有严重后果,还是坚持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比如当我们碰到一个比较棘手的任务,备战期末高数,一份三十页的工作PPT,我们就会感受到“好痛苦啊,不想做啊。”这时,大脑就会驱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更容易的任务,“不如先看一集电视剧把。”“打一个副本花不了多长时间。”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暂时愉悦。拖延就是因为“不想做”。就算没有电脑、手机和wifi,我们还有各种party、牌局和闲书……不得不说,“大道理我都懂,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真是人生箴言。对于“为什么我们会有拖延症”这件事儿,我能叭叭叭地给你说上一天。但说到该怎么治好拖延症……我如果知道,这篇文章就不会在deadline前一个小时才交稿了,盒盒:)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冰双人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综合领域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拖延症大约是时下流毒最广的心理疾病之一,无数大好青年在这种病症的折磨下“明日复明日”。当然,这个病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上就曾经有位爷,将本来已经呼之欲出的书整整拖了20年才动笔,堪称“拖延症之王”,而且这人和他的书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是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次印行出版并迅速被抢购一空,“进化论”的概念震动了整个世界。我们今天在谈起达尔文写作该书时,往往喜欢这么说:“达尔文在随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时,通过对各地不同物种的观察,萌发了‘进化论’的思想,并创作了《物种起源》。”这样的叙事让《物种起源》的产生听起来相当“顺溜”,好像达尔文下船后就笔耕不辍,把这本书写出来了。不过,如果拿达尔文生平时间表一对,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达尔文乘贝格尔号环游世界是1831年至1836年,而他出版《物种起源》却到了1859年,中间隔了20多年。拖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达尔文一直没灵感吗?也不是,有确切的资料表明,达尔文最迟在1840年就已经为《物种起源》打好了腹稿。然而此后近20年里,他娶了媳妇、买了房、养了病、生了孩子,还写了好几本关于地质学和农学的书籍,但放着那部在脑中已经成形的《物种起源》,就是不下笔。中国人民两次鸦片战争都打完了,达尔文却还那么拖着,真是活脱脱一个拖延症患者。达尔文为何总拖着不写?是因为他心理压力实在巨大。很多人认为他提出“进化论”仅仅是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其实,按照达尔文理论,物种的突变完全随机,哪一种突变能够生存完全取决于环境,而环境的变化是没有方向的,因此这个理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生物进化其实没有所谓的方向可言。按照这套理论,你甚至不能说人类比细菌更成功,因为细菌对环境的适应其实比人类强得多。这种理论太惊世骇俗了。因此在这20年中,达尔文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把这个令他自己也感到害怕的理论放出笼来。这就是达尔文罹患拖延症的秘密。那么,拖延症晚期患者达尔文为何最终又治好了这病呢?原因是来自后辈的“压力”。1858年,达尔文收到一个名叫华莱士的青年写给他的信,随信附着一篇论文。华莱士是一个生物地理学家,当时正在马来群岛考察。华莱士在信中兴奋地告诉达尔文,他“突然想到了一种伟大的理论”,想请前辈达尔文帮他审稿,如果达尔文认为有价值,烦请点个赞——帮他推荐给著名学者赖尔。达尔文一看到随信附上的文稿,心就凉了一大截,因为华莱士所说的“伟大理论”其实就是自己酝酿中的进化论,文稿中很多用语甚至和他构思中的那本书想的一样。虽然达尔文一直纠结于“进化论”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但他深知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将名垂青史。如今一个后辈眼看就将摘走自己等了20年的理论成果,可以想象他有多么不甘。但身为一位英国绅士,达尔文体现出了高贵的人格,他立即将华莱士的论文按其要求转给赖尔,并建议发表。那意思是宁愿压下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华莱士独享殊荣。幸好,赖尔作为达尔文多年的老朋友,对他的理论知根知底,因此力劝达尔文跟华莱士进行协调。最终,华莱士的那篇论文和达尔文手稿的部分摘录一起在1858年发表,两人算是共享了提出“进化论”的殊荣。经历这场风波之后,达尔文才深知此事不能再拖,他把准备多年的手稿压缩到三分之一左右,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写出了《物种起源》,前后速度相差如此之大,令人咋舌。达尔文和其名著《物种起源》达尔文与华莱士共享甚至互相推让“进化论”发现权的故事,当然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不过,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能咂摸出点别的滋味:如果你怀抱着一个令自己激动不已的想法,最好不要纠结畏惧,现在就付诸行动,万一实现了呢?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自其他平台,作者大医精诚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如果不是这个人患有拖延症,人类“进化”会提前20年
我的图书馆
如果不是这个人患有拖延症,人类“进化”会提前20年
说起“拖延症”,想必看文章的各位都逃脱不了这一“病症”吧。拖延症,其实人多少都会有点,最能体现现在年轻人拖延症的,大概是每晚睡觉。晚上七八点钟吃完饭活动活动,然后玩玩电脑,心里想着22点上床睡觉,好,22点了,可是游戏还没玩完或者电视剧还没看完,那再玩半小时,好吧半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半小时过去,一看表,呀,23点了,那就上床吧。好嘛,躺进被窝,睡不着,怎么办,拿出手机玩会吧,这一玩,不错,已经零点后了……这可能就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当然,比起有些人,咱这点拖延症可能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咋地,还有更牛的?当然有,比方说达尔文,达尔文不就是写出《物种起源》那位吗?他咋了?你可知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可以提前20年动笔的,这拖着拖着,拖了20年,这拖延症的鼻祖不是他,还有谁?日,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发表“进化论”,该书的火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郭敬明出书被瞬间抢购一空的景象。早在1831年达尔文就随随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那时就萌发了‘进化论’的思想,可以说当时他肯定就已经想好要写这本书了。环球旅行1836年结束,而且资料表明,达尔文最迟在1840年就已经为《物种起源》打好了腹稿。但1836年考察结束到他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中间却隔了20多年。此后近20年里他结了婚,告别单身狗生活,有了孩子,发表了多部学术著作,可对于脑中已经成形的《物种起源》,就是迟迟不下笔。拖了这么长时间,我想除了以收集资料为借口外,那只能说是达尔文的拖延症了!达尔文为何一直拖着?也可以说是来自巨大压力。你想想,当时人都认为自己是上帝创造的,忽然来了个达尔文蹦出来说,“不,你们不是上帝造的,你们是猴子变的。”那,这世界岂不是要疯狂了。其实进化论,并不简简单单说人是怎么进化来的,但这又是进化论的核心问题,所以到底提不提这个理论,达尔文纠结了20年了,想必也可以理解了,万一他提出这个理论后,而被反对者像烧死布鲁诺那样烧死他,那可就……那么,达尔文为何最终又发表了该理论,“放弃”了拖延症呢?细究起来,这大概是来自后辈的“压力”。1858年,一位叫华莱士的生物地理学家写信给达尔文,随信附着一篇论文。华莱士在信中说,他“突然想到了一种伟大的理论”,想请达尔文帮他审稿,并请他推荐给著名学者赖尔。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一个人想要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必须要有引荐一下,比如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如果有个大神帮你推荐到某位知名期刊,那肯定就事半功倍。其实现今社会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写文章发论文,第一作者会署名自己导师的原因。言归正传,达尔文看到论文稿,心里忽然一惊,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在研究酝酿的进化论吗?文稿中很多用语甚至和他构思中的那本书想的一样。达尔文知道不能再拖了,他深知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将万世留名,时不待我,如今要是这理论被一个后辈摘走,自己肯定心有不甘,毕竟自己为此付出了20多年的研究和等待。但达尔文有高贵的品质,他还是立即将论文转给了赖尔,并建议发表。一旦论文发表,那名垂青史的就是华莱士了。万幸的是,赖尔是达尔文的好朋友,达尔文自然之前就给他透露过自己的研究。所以,赖尔建议达尔文跟华莱士一起发表该理论。最后,华莱士的论文和达尔文手稿的部分摘录,于1858年一起发表,两人算是共享了提出“进化论”的殊荣。这之后,达尔文才深知拖延症害人呢,不能再拖了!于是,他把自己收集准备多年的手稿压缩到三分之一左右,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写出了《物种起源》,这拖延症好的也忒快了点。只是一不小心,这拖延症差点让自己默默无名于科学史。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拖延症怎么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