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窝哪里有个硬骨头就像手指弯曲疼痛指节,正不正常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印度吞并了几百个“小国”,却因一个“硬骨头”打得你死我活……印度吞并了几百个“小国”,却因一个“硬骨头”打得你死我活……瞭望智库百家号 当地时间12月23日和24日,纷争不断的克什米尔烽烟再起,印度、巴基斯坦在这里连日猛烈交火并造成人员伤亡。 24日晚,印度《教徒报》呼吁印巴两国和解,称“是时候该破冰了”。 然而数十年的积怨,“破冰”又谈何容易? 三个月前,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有关印巴克什米尔边界地区的最新数据, 显示在过去的27年里,克什米尔地区共有41000人由于战争死去——平均每天都有4条生命在战火中消逝。 南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冲突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地区。 而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远比数十年更加久远,它其实是南亚漫长历史进程和印巴分治时众多“烂摊子”所遗留的难解命题。文 | 徐聪 瞭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世界首富的 海得拉巴被印度抢走啦!米尔·奥斯曼·阿里汗,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君可是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日,他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阿里汗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因为他是当时的“世界首富”。阿里汗手握大把的黄金、珠宝,据说,他拥有的所有珠宝连起来可以绕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一周;他用旧报纸裹着当镇纸用的钻石,比英王王冠上那颗还重!……不过,要是以为这些金银珠宝就是阿里汗的全部家底,那就太天真了— —这位富翁还拥有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横亘于南亚次大陆中南部的这块土地,名为海得拉巴,领土面积达21.3万平方公里,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加起来还要大,也比如今克什米尔的印巴实控区加起来更大;它的位置十分重要,把海得拉巴叠加到今天的印度地图上就能发现, 它实实在在地长在印度的“心窝”里;海得拉巴又具有一个特点:以君主阿里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是穆斯林,但领土上绝大多数居民却是印度教徒。若是没有它,今天的印度将是一块“空心”的版图刚刚取得独立的印度坐不住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 印度堂而皇之地“要求”海得拉巴“并入”印度 。作为穆斯林的阿里汗自然不肯接受,他想保持独立,甚至加入巴基斯坦。屡次“劝说”不成,印度终于露出了獠牙。日,印度军队直接入侵海得拉巴。阿里汗的巨大财富无法逆转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海得拉巴军队抵抗5天后,被迫投降。海得拉巴由此被印度吞并,至此,当代印度的版图才算基本形成。 2 印度:卧榻之侧岂容…… 巴基斯坦: 闭嘴!我的卧榻之侧怎么总能听见你的呼噜声?!海得拉巴和大名鼎鼎的克什米尔都被称为“土邦”。印度、巴基斯坦和各土邦,原本都处在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人离开时,同意印巴以“分治”形式独立,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者选择独立。因此,到印巴各自独立时,南亚次大陆上,还存在着近六百个土邦,其中550多个在印度境内。但是,英国人给出的方案毕竟只是理论上的原则,现实的地缘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处在印巴两大国境内星罗棋布的土邦,纷纷识相地“主动”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两个南亚面积最大的土邦——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 是少数几个“拒不从命”的“硬茬子”。克什米尔的统治者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其治下3/4的人口是穆斯林。 印度疯狂吞并境内土邦的行动,巴基斯坦不会视而不见: 你的卧榻之侧不容人酣睡,难道我的就可以吗!克什米尔对于巴基斯坦,相比海得拉巴对于印度,要棘手很多。急于将克什米尔收入囊中的巴基斯坦,吓坏了土邦君主辛格,他选择主动投入印度,换取其武力支持。印度很乐意“插一杠子”。 印巴双方谁也不轻易相让,旷日持久的冲突由此爆发。当代南亚最大的争端就存在于这个“最后的大土邦”,这也正是印巴分治方案中不明不白的土邦处置规则导致恶果的一个缩影。土邦的问题,却 并非此时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更远的时代…… 3 “海得拉巴、克什米尔们”从哪里来?喜马拉雅一山之隔,隔出了两个世界。山这边的中国,从秦统一六国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上虽屡经战乱分裂,但最终都必然走向统一,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而山另一边的南亚次大陆, 从古至今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从未实现过真正的统一,也从未有过一个统治整个国家的中央王朝, 即便是空前强盛的阿育王时期也是如此。来自中亚和西南亚的征服者一次次来到印度平原,建立起众多五花八门的封建土邦。到了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的莫卧儿帝国时期,这种特点更加凸显。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是突厥化的伊斯兰教蒙古人在南亚次大陆上新建的国家,是帖木儿蒙古帝国的“续集”(“莫卧儿”其实就是“蒙古”的音译)。 同时,它又是伊斯兰教文化与印度教文化的交汇点。 注:莫卧儿帝国从1526年开始至1858年结束,统治时间长达331年。1857年,莫卧儿帝国末代君主巴哈杜尔参加反英大起义,失败后被英国殖民当局放逐到缅甸仰光,印度最后的王朝——莫卧儿王朝灭亡。莫卧儿帝国给南亚种下了 土邦问题的种子。自建立之初,莫卧儿帝国便是邦联性质的国家,大肆分封功臣贵族,地方总督、王公享有极大的自治权利。立国之初,帝国皇帝尚能靠个人权威、严酷法令约束地方;后来的 君主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巧取豪夺,逐步把原本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所得、不能世袭的领地转变为世袭封建领地。在第六位皇帝奥朗则布(在位)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的疆域达到了顶点,版图最广时包括今天阿富汗一部、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大部。然而,这看似鼎盛的大帝国,却是外强中干——战争大大消耗了帝国实力,长久在南部征战,导致奥朗则布对北部的控制力减弱,大贵族纷纷拥兵自立。奥朗则布推行宗教迫害政策,下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重税,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分裂。到奥朗则布去世时, 留下的已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帝国。18世纪以后,帝国日益衰微,各省总督、地方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封建主乘机纷纷拥兵自立,遍布印度各地、大小不等的土邦王国,正是在这时形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评论的那样:“大莫卧儿的无上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摧毁,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摧毁,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摧毁;而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他们全都征服了。 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 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社会,难道不是注定要做征服者的战利品吗?” 4 维多利亚王冠下的“两个印度”1857年,莫卧儿王朝灭亡, 印度正式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人在他们统治的南亚版图上建立起了英属“印度帝国”,将原本仅是概念的“印度”具象化为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满目疮痍:“国境”之内,居然还分布着近600个大小不等、分裂割据的土邦国。所有土邦加起来面积达500万平方英里,占英国统治南亚总面积的45.3%,人口达8600万,占当时区域总人口的1/3。许多土邦王公热情欢迎英国人到来, 在战场上为英国人冲锋陷阵,以承认英国君主为前提,保留他们的王位。各土邦王公和大英帝国签订条约,确认上述原则,接受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总督)控制其外交和国防大权。作为交换条件, 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像海得拉巴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土邦还拥有自己的货币、造币厂、铁路和邮政局。 注:1858年印度帝国成立后,英国驻印总督(Governor-General)加上了“副王”(Viceroy)的头衔。这一与众不同的头衔,凸显印度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所以,英国统治之下的南亚,事实上有“两个印度”:一个是先后以加尔各答()和德里()为首都,并以此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或称“印度帝国”),由英国直接统治;另一个是由565个土邦王公封建领地组成的印度,称为“印度土邦”(Princely State), 由各邦王公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 控。直至1888年,一位高级英国驻印官员还说:“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未有过一个印度。印度甚至从未有过一个欧洲人心目中的国家,即在国土、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拥有统一的国家。以为印度能成为国家,就像指望将来欧洲各国被一个单一的国家所取代一样异想天开。”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虽然都以英国国王为最高元首,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实体。国中之国,可能不算稀奇,但是一“国”之内,存在着如此众多、不相连接的“国家”,实在不能不说是种奇特的现象。土邦王公拥有不同的封号,如马哈拉贾、罗阇、摩诃罗阇、纳瓦布和尼查姆等。 注:称为马哈拉贾(Maharaja)或罗阇(Raja)的,一般是印度教或锡克教的封建主; 称为纳瓦布(Nawab)的,原是莫卧儿帝国派驻较大省份的总督; 称为尼扎姆(Nizam)的,原是中央政府封派的省级官员(后来成为掌握省的实权的最高长官)。 纳瓦布和尼扎姆均为伊斯兰教徒。 海得拉巴的尼扎姆和克什米尔的摩诃罗阇,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略大于一个县。四百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超过三十平方公里。 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其中有15个可以认为是主要的土邦。最大的是海得拉巴、克什米尔、迈索尔、特拉凡哥尔、巴罗达、瓜略尔、印多尔、柯钦、斋浦尔、佐德浦尔、比加尼尔、波保尔与巴的亚拉。跟着就是许多中等土邦,最后是几百个很小的地区,有些在地图上并不比针尖大。这些小土邦的大多数是在加提雅瓦尔、西部印度与旁遮普”。王公中有些人拥有无数的财宝,也有些人家产微薄、收入低于孟买集市商人。一项有趣的统计材料表明,每个王公平均拥有十一个封号,五点八个女人,十二点六个孩子,九点二只大象,二点八辆私人专用火车车厢,三点四辆罗尔斯·罗伊斯牌汽车以及二十二点九只被打死的老虎。 5 从600个到个位数,土邦都哪去了?上世纪四十年代, 连续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消耗的英帝国,再遭南亚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 ,终于不堪重负,心有不甘地决定放弃印度这颗“大英帝国女王冠冕上的明珠”。英属“印度帝国”旗帜得到英国殖民统治者承认的王公有一大堆,当英国人离开时,一系列麻烦接踵而至。他们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其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争端尤为激烈,最终双方争执不下, “两国”分治的形势呼之欲出。1947年2月,蒙巴顿伯爵出任最后一任印度副王(总督)。5月13日,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出台。主要内容除了确定“印巴分治”的方案以外,还特别对土邦的问题做出了规划——“各土邦国的前途由其自行决定”: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享有独立地位,可以自由决定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 如果某土邦不愿加入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继续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蒙巴顿方案”给各土邦以自行决定加入哪一个国家或保持独立的权力,英国殖民者力图同各大土邦保持旧有关系,各土邦面临着命运的历史抉择。以王公院议长、波帕尔土邦纳瓦布为首的部分王公仍在做最后挣扎。他到处游说,试图说服更多王公拒绝参加立宪议会,并且率先声明: 一旦英国撤离印度,英国对土邦的最高主权终止,波帕尔土邦成为独立国。步其后尘,特拉凡哥尔、海得拉巴、印多尔、克什米尔等土邦也先后声明他们是独立国。日、12日,特拉凡哥尔和海得拉巴两邦分别宣布独立,立刻受到英国政府的热烈支持。但是,尼赫鲁坚决反对印度境内土邦独立,认为不可想象印度被割裂成为几十个分别独立的个体,否则不仅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冲突,而且一切有计划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进步都不可能。尼赫鲁声称“印度境内独立的土邦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危险,不允许土邦与任何外国或任何独立政府在防务方面有任何联系”,“我们将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独立的土邦”。印度国大党于日发表声明, 拒绝了土邦王公们关于使土邦成为独立国的要求。 根据国大党领袖巴特尔的建议,印度临时政府于日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土邦部,全权处理土邦问题。通过临时政府的耐心说服,施加强大压力,绝大多数土邦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印度境内大部分土邦与印度临时政府签署了《加入协定》:各土邦只需将外交、国防和交通权利交给印度政府,其余权利仍由土邦政府管理,印度政府不干预;土邦王公享受充分的礼仪,保留“王号”,迎来送往保持“王威”;私有财产得到保护,同时印度政府提供年金。通过这一办法, 地理位置在印度领域内的土邦基本都加入了印度联邦。海得拉巴、朱纳加德及克什米尔等仅剩的几块“硬骨头”,则通过战争来解决,而其中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克什米尔,其问题甚至没能有效解决,一直延续至今。 注:朱纳加德土邦与海德巴拉类似,君主是穆斯林,大部分人口却是印度教徒,由于朱纳加德离巴基斯坦较近,朱纳加德君主发表声明并签署协议宣布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政府拒绝承认朱纳加德君主加入巴基斯坦的协议,主张全民公投决定朱纳加德土邦未来。在尼赫鲁的授意下,印度军队强行入侵朱纳加德,随后举行全民投票,宣布朱纳加德并入印度。 6 土邦已成历史尘埃,克什米尔战火依旧日,初获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兵戎相见(值得玩味的是,当时的交战双方,他们原则上的最高司令都是英国人)。最后,由联合国出面调解,双方才于日停火。战争结束后, 克什米尔土邦的独立地位荡然无存 ,印巴双方在1948年形成的停火线成为实际分割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2/5的土地,印度占据3/5。1949年,南亚版图上最后三个土邦特里普拉、曼尼普尔和巴纳拉斯加入印度联邦。此后,印度政府先后通过归并、改组以及对土邦王公实行赎买政策,最后消灭了这些土邦。1971年,印度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土邦君主的年金和称号,王公的资产也都被充公。这样,土邦王公时代在印度彻底结束了。然而, 土邦在历史上形成的问题,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现今,印度境内各邦仍有着不同的语言、宗教甚至法律,东北部地区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长期有着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大规模骚乱时常爆发。印度的国家结构仍然是松散的,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仍是无力的。而在克什米尔,两国至今仍在前线紧张对峙,时而爆发规模不等的冲突和流血。 已化作历史飞灰的土邦,似乎仍然笼罩着南亚大地。(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瞭望智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欢迎关注中国第一智库公号!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Access denied | www.jiaokedu.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jiaokedu.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dea00d6a7d093cc-ua98).青岛“硬骨头”退伍兵身残志坚 获评“最美劳动者”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在接受采访时,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打电话找刘俊成帮忙拉麦子的农民就有三四个,尽管忙碌、劳累,但他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今年43岁的刘俊成曾是一名优秀军人,退伍还乡回到平度白沙河街道山西村的老家,2013年一场意外车祸让他失去了一条腿,面对生活的磨难,他没有低头和抱怨,身残志坚的他发挥特长,自力更生服务大家,养羊、帮人维修电器和车辆、学习驾驶技术为村民运粮,此外他还担任村里的保洁员。在乡亲们的心中,这个退伍老兵是条硬汉子,更是热心人。前段时间,刘俊成脱颖而出,获评平度市首届“寻找最美劳动者”。
刘俊成在打扫卫生。(环卫公司供图)
“自己还活着,这就很好”
“俊成,俺们家的麦子割完了,你有空给拉回来吧!”6月初,白沙河街道山西村麦收开始,退伍军人刘俊成又开始忙碌起来。在一上午的时间内,请刘俊成帮忙拉麦子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刘俊成一边爽快地答应,一边熟练地驾驶农用三轮车,一趟趟为村民运输粮食。然而,让外人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个干劲十足、满脸阳刚的血性汉子,竟然是一个右腿截肢的残疾人。
说起失去的右腿,这要追溯到四年前。“日,这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据刘俊成介绍,当时他是一公司的大货车驾驶员,那天,他在青岛城阳陶瓷城周边道路上,利用运输货物的间隙检修车辆。突然,一辆小轿车经过时失控,向着刘俊成的大货车冲了过来。凭着多年的经验,身手敏捷的刘俊成迅速做出反应,但因事发太突然,他还是没能逃过厄运,小轿车的撞击让他失去了右腿,左腿也多处骨折、挫伤。
据刘俊成回忆,他醒来时,发现躺在医院的手术室里。“醒来时我知道自己伤势严重,但脑子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是:自己还活着,这就很好。”说起当时的情形,刘俊成至今依然感到庆幸。经过检查,刘俊成的右腿无法保住,医院为他实施了截肢。2013年底,刘俊成右腿安装了义肢,经过反复训练,他最终能够独自下地行走。“除了右腿,他的左腿伤势也很重,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不仅伤势恢复得较好,而且能够下地行走,就连主治医生都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刘俊成的妻子刘燕子说。
军营生涯给了他硬骨头
记者采访得知,刘俊成于1993年12月入伍,先后在多地工作,工作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救死扶伤、种地、养猪都接触过。勤奋好学加上能吃苦,刘俊成开始学习汽车驾驶后,很快熟练地掌握了驾驶、维修技术。到2013年遭遇意外时,他已经保持了20年安全运输。
为了照顾刘俊成,在当地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妻子刘燕子被迫辞去工作。“我是一个大男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靠老婆养活自己!”刘俊成说,军营生涯炼就了他一身硬骨头,他要自己养活自己。刘俊成一边抓紧训练康复,一边帮妻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训练行走,刘俊成养了10多只羊,一边放牧羊群,一边训练肢体行走和协调能力,而他的付出,也为家庭带来了较可观的收入。
除了炼就一身硬骨头,军营生活也让刘俊成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刘俊成利用自己擅长的电器和车辆维修技术,为左邻右舍带来了不少方便。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酷爱驾驶的刘俊成克服身体条件带来的不便,刻苦练习驾驶技术。而如今,这门技术继续成为他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2015年开始,逐渐康复的刘俊成尝试在麦收和秋收期间,为村民运输粮食,适当收取一点服务费。
是尽职保洁员,也是热心大哥
2016年8月,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水平,山西村招聘保洁员,刘俊成报名应聘。“我当初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大家对我的工作还挺认可。”刘俊成说。如今,刘俊成已经当了10个月的保洁员,因工作认真负责,不知不觉中,他已成为村里四个保洁员的“头儿”。“其他三个保洁员都愿意听他管理,因为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每天早晚收取各家各户垃圾,清理垃圾桶外垃圾,每隔几天就要把责任区的卫生清扫一遍。俊成很勤快,态度又好。”多位村民表示。
村里虽然有让村民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桶里的明文规定,但对年老体弱的村民,刘俊成则嘱咐他们将垃圾放在家门口就行,他会一户户上门收取,解除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虽然保洁员工作琐碎,但每当看到洁净的街巷和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我就感到心满意足。能为村民服务,我觉得挺好的。”刘俊成说。
在村民眼中,刘俊成不仅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保洁员,也是一名乐于助人的热心大哥。退伍后从事驾驶员的时间里,刘俊成经常来往于青岛城区各条街巷,对青岛交通状况非常熟悉。平日里,村民有个什么事情,都愿意找刘俊成帮忙,而他总是免费提供帮助。“大约一个月前,村里几个孩子玩耍打闹时,一个孩子被伤到了眼睛,家长找到刘俊成求助,他二话没说,拉着受伤的孩子和家长,来到青岛市眼科医院,医院及时为其施行手术治疗。”村民刘先生说。
多做点事情,就是一种幸福
刘俊成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尽管,命运曾向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然而,看到现在活得很充实、很忙碌的刘俊成,记者和他身边的人都既欣慰,也不由得敬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打电话找刘俊成帮忙拉麦子的农民就有三四个,尽管忙碌、劳累,但他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在与刘俊成接触过程中,记者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上的军人气概:做事板板整整,从不糊弄。记者采访得知,今年4月份2017年平度市首届“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落下帷幕,刘俊成在135万人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美劳动者”。“刘俊成很年轻,孩子也不大,家里生活压力不小,但是从没见他抱怨过,工作积极,干起活来让人放心。得知他的经历后,同事们都很敬佩,并把他当做榜样,在工作生活中向他学习。”青岛天慧永泰环卫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丰洁说。
一谈到自己残缺的下肢,刘俊成都是谈笑自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现在的刘俊成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靠自己的劳动养家糊口。现在,16岁的儿子马上初中毕业,家里收入“够用”,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人活着,多做点事情,这就是一种幸福!”采访过程中,刘俊成多次这样说道。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朱慧婷
点击加载更多
山东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醒手指关节弯曲疼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