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舌苔又白又黄黄,留得哈喇有点白

{特别重要}癌症防治方法和方剂
我的图书馆
{特别重要}癌症防治方法和方剂
{特别重要}癌症防治方法和方剂&&
13:46:19|&&分类:
16:11:27|&&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转载自usausa003
&&1.1加减参赭培气汤
【来源】段风舞,《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赭石15克(先煎),太子参10克,生怀山药15克,天花粉、天冬各10克,鳖甲15克,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夏枯草15克,生黄芪、枸杞子、焦山楂各30克,泽泻、猪苓、龙葵、白英各15克,白芍10克,焦六曲30克,三七粉3克(分冲)。【用法】水煎服。视病情增减日服量。【功用】调气,化瘀,利水,解毒。【方解】段氏认为,肝癌一病是由于长期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致使瘀血内停所致。瘀血阻滞气机,进一步加剧了血瘀,瘀久则水湿内停,水瘀互结,阻塞脉络,而成痞块、积聚。或因肝郁化火,或因嗜酒无度,湿热毒邪内生。阻塞脉道,瘀血内停,水毒内生,水瘀互结,痞积而成,所以治病求本,需调气、化瘀、利水,使瘀血去、水湿利而气调积消。方中生赭石,生新凉血、镇逆降气、祛痰止呕通便、引瘀下行;太子参、怀山药培中养胃,防止开破之药损伤脾胃;用天冬、天花粉,其病理实验,既有抗癌作用,且能护胃液,以防开破之药其力猛峻;桃仁,红花、鳖甲、赤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兼以通络;泽泻、猪苓利水化瘀;生黄芪、枸杞子益气滋阴,培补肝肾;焦山楂、焦六曲健脾和胃;龙葵、白英清热解毒、凉血利尿。诸药合用,共奏调气、化瘀、利水、解毒、益肝肾之功。【主治】肝癌。【加减】有黄疸者,加茵陈30克;有腹水者,加商陆10克,牛膝10克,大腹皮10克;局部疼痛剧烈者,加郁金10克,元胡10克,凌霄花15克,八月札10克;腹胀甚者,加大腹皮6克,川厚朴10克,木香6克;呕逆者,加旋覆花10克(包煎),柿蒂10克;口干渴者,加沙参10克,麦冬10克;大便干燥,数日不行者,加瓜蒌20克,郁李仁12克。【疗效】多年使用,坚持调治,疗效较佳。【附记】据有关资料统计:死于肝癌者,绝大多数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所以积极防治乙肝,尤其切断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向肝癌发展是治疗上的突破口,值得重视。1.2健脾活血汤【来源】潘敏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云苓、柴胡、穿山甲、桃仁、丹参、苏木各9克,蚤休、牡蛎各30克,鼠妇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健脾理气,破血抗癌。【方解】《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晚期肝癌,多呈现肝失条达,脾失健运,二脏同病,本方重用黄芪、党参、白术、云苓益气健脾;同时并用柴胡、穿山甲、桃仁、丹参、苏木、蚤休理气疏肝、活血破癥;鼠妇为平甲虫,具有破血、利水、解毒、止痛破血抗癌作用,故用之多效。【主治】原发性肝癌。【加减】气滞血瘀型加土鳌虫12克,莪术15克,三七、香附各9克;肝郁脾虚型加郁金12克,淮山药30克,陈皮9克,麦芽15克;肝胆湿热型加茵陈、败酱草,蒲公英各30克,黄芩12克,木通9克;阴虚内热型加丹皮12克,地骨皮15克,麦冬12克,鳖甲5克。【疗效】治疗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单纯型Ⅱ期32例,Ⅲ期5例,硬化型Ⅱ期16例,Ⅲ期3例,炎症型Ⅱ期1例,Ⅲ期3例。治后存活半年以上26例,1~2年12例,2年以上4例。1.3理气消癥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月扎15克,金铃子9克,丹参12克,漏芦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红藤15克,生牡蛎、半枝莲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理气化瘀,清热解毒。【方解】初因肝郁气滞,久而化火生毒致瘀,气瘀毒互结乃成癥积,故治疗当以理气活血解毒为原则。方中八月扎、金铃子、丹参理气活血;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红藤清热解毒;结合辨证分别给予益气健脾、养血柔肝、滋补肝肾、清利湿热等方药,扶正以固本,攻邪以治标,所以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主治】原发性肝癌。【加减】辨证加减:①肝气郁滞,症见肝区胀或隐痛,胸闷腹胀,纳差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加柴胡、当归、白芍、制香附、郁金、枳实、山楂、鸡内金。②气血瘀滞,症见右胁胀痛较甚,纳少乏力,形体消瘦,面色黧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细,加柴胡、当归、赤芍、莪术、三棱、桃仁、地鳖虫、延胡索、干蟾皮、郁金、石见穿、鳖甲、大黄。③脾虚湿阻,症见胸闷腹胀,肝区隐痛,纳呆便溏,尿少,倦怠乏力,脚肿腹水,舌淡胖,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加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陈皮、半夏、大腹皮、石见穿、龙葵、广木香、了哥王、补骨脂、车前子等。④肝肾阴虚:症见胁下胀痛,头晕目眩,心烦不寐,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低热,形体消瘦,舌质红,脉弦细,加北沙参、天冬、生地、龟板、生鳖甲、郁金、赤芍、丹皮。⑤肝胆湿热:症见黄疸、发热、右胁下痛、恶心、纳差、口苦、口渴不多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加茵陈、生山楂、卷柏、川郁金、赤芍、生苡仁、黄芩、金钱草、生大黄。【疗效】治疗102例,其中Ⅲ期86例,Ⅱ期16期。治后存活1年以上31例,2年以上14例,3年以上6例,5年以上5例,1例存活最长为13年。Ⅱ期治后1年存活率为50%,Ⅲ期为26.74%。临床治愈2例,显效13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51%。1.4消癌散【来源】王连舫《千家妙方·下》【组成】白术20克,当归、山慈菇各30克,昆布、海藻各12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25克,三棱10克,太子参30克(人参效果更佳)。【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同时配合饮用葵芯茶(向日葵秆内之芯,适量切片,泡茶饮,频频饮之)。【功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解瘀行滞。【主治】肝癌。【疗效】应用上方治疗经确诊为肝癌病人,均延长了寿命。其中1例存活最长者为9年。1.5化癌散【来源】陈茂梧,《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组成】天然牛黄8克,田三七粉200克,藏红花80克,冬虫夏草12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成50包。每日1包,温开水送服,连服100包。【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主治】肝癌。【疗效】临床证明有较好的疗效。如治一例,随访至今已6年有余,患者仍如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且无任何不适。【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笔者临床验证有效。1.6肝癌验方【来源】陈延昌,《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柴胡15克,白术1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赤、白芍各10克,白英40克,龙葵30克,莪术、鳖甲、焦山楂、神曲各15克,枳壳10克,元胡、川楝子各15克,斑蝥1个(去头足翅)、白蚤休15克,昆布、海藻、生黄芪,女贞子各20克,枸杞子15克,生苡仁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或共研细末,每服10~15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功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解毒消症。【主治】原发性肝癌,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可单用此方。【加减】治疗中,并可配合放疗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出现尿急尿痛,可减去班蝥,有黄疸或腹水者可酌情加减。【疗效】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2.治肺癌秘方2.1培土生金除癌汤【来源】邱钦成,《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太子参24克,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3克,黄精24克,浙贝母、川贝母各9克,郁甦参30克,桔梗9克,鱼腥草15克,紫菀12克,款冬花15克,煮半夏、五味子各9克,白芨、沙参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培土生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方解】对肺癌治疗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晚期肺癌的病人,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抗邪无力,影响脏腑功能衰退,以肺脾两虚为主,兼挟肺失肃降,痰湿毒蕴,故治需培土生金,方中太子参补气健脾、生津;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黄精补肺益气、润肺益精、促其培土生金;佐以川贝母、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消痈散结;郁甦参清热解毒抗癌;鱼腥草清热解毒,又能抑制癌细胞;桔梗宣肺化痰止咳,载药上行,宣通肺气;煮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清肺泄热,能“泄上炎之火,散结滞之气”;白芨敛肺止血又能补肺;沙参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诸味配伍严谨,共奏培土生金、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主治】中晚期肺癌,咳嗽,气短喘促,倦怠乏力,食欲不佳,口干,或痰中带血,咳声低弱,苔薄白,脉细弱。【疗效】多年使用,确有良效。2.2益肺消积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蒌皮15克,生牡蛎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功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方解】《医宗必读》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说明正气虚损是肺癌发生的内在原因,肺癌到了晚期,患者正气虚损尤为显著。因此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天冬、北沙参养阴;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生南星、夏枯草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再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肺鳞癌、腺癌取得了良效的疗效。【主治】原发性肺癌。【加减】阴虚去黄芪、白术,加南沙参、麦冬、元参、百合、生地;气虚去北沙参、天冬,加党参、人参、茯苓;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锁阳。【疗效】治疗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不能手术的晚期(Ⅲ、Ⅵ期)原发性肺鳞癌60例和晚期原发性肺腺癌62例,均于住院时各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化疗组对比观察。中药组以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肺鳞癌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13.3%、3.3%;化疗组为53.3、3.3%、0%;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465天,化疗组为204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肺腺癌治后1、2、3年生存率,中药组为50%、13.3%、13%,化疗组为15%、6.25%、4.76%;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350天,化疗组为200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后病灶稳定率、生存质量,中药组优于化疗组。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治后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率、E玫瑰花结形成率,CAMP等免疫功能均有显著提高,化疗组则无变化。2.3参冬白莲汤【来源】王帼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沙参30克,天冬、麦冬各9克,茯苓12克,生地15克,怀山药30克,川贝母、知母、桑叶各9克,三七3克,阿胶9克(烊冲),甘草3克,鱼腥草、半枝莲各30克,白花蛇舌草5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滋阴润肺,消瘤散结。【方解】方中以沙参,天冬、麦冬、生地滋肺肾之阴,使金水得以相生;川贝润肺止咳;知母、桑叶滋阴清肺、化痰止咳;三七、阿胶止血活血;佐以茯苓、山药资脾胃化源;加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消瘤散结。诸药配伍丝丝入扣、药中病机,故用之多效。【主治】气阴两虚型肺癌。【加减】胸痛加赤芍、丹参、郁金、瓜蒌;胸水加龙葵、葶苈子、薏苡仁;咯血加藕节、白茅根、仙鹤草。【疗效】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30例,其中鳞癌22例,腺癌4例;Ⅲ期12例,Ⅳ期14例。治后存活1、2、3年分别为11例、5例、2例,最长者已存活5年。2.4养阴清肺消积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南沙参、北沙参各30克,天冬12克,元参15克,百部12克,鱼腥草、山海螺各30克,葶苈子12克,生苡仁30克,八日札、瓜蒌皮各15克,赤芍、苦参各12克,干蟾皮9克,夏枯草、海藻各12克,石上柏、芙蓉叶、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养阴清肺,解毒散结。【方解】正气不足,热毒痰瘀互结,聚积于肺,日积月累而成肺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邪热一旦蕴肺,极易耗气伤阴,故肺癌患者以阴虚及气阴两虚为多见。方中用沙参、麦冬、元参养阴润肺;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山海螺,石上柏等清热解毒;夏枯草、海藻、生苡仁化痰软坚散结;八月扎、瓜蒌皮理气宽胸、标本兼顾,使热毒清、痰瘀散、阴液复,则癌肿得以控制。且药理实验证明,养阴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抗癌作用,故用本方治疗阴虚型肺癌取得较好的疗效。【主治】阴虚型肺癌。【加减】咳嗽加前胡、杏仁、川贝、紫菀、款冬花;痰多加生南星、生半夏、青礞石;黄痰加桑白皮、黄芩、开金锁、海蛤壳,淡竹沥;痰血加黛蛤散、白芨、生地榆、藕节炭、参三七;喘咳加蚕蛹、炙苏子;胸痛加望江南、徐长卿、延胡、全蝎、蜈蚣;胸水加龙葵、桑白皮、米仁根、控诞丹;低热加银柴胡、青蒿、地骨皮、竹叶;高热加生石膏、寒水石、牛黄、金银花。【疗效】治疗阴虚型晚期原发性肺癌147例,治后生存1年以上者63例(占42.86%);2年生存率为12.4%;3年生存率为5.15%;5年生存率为1.67%;最长1例已存活10年。其中70例鳞癌,1年生存率为48.6%;2年生存率为17.86%;3年生存率为6.82%;5年生存率为4.17%;腺癌40例,1年生存率为42.5%,2年生存率为9.1%;4年生存率为4.55%。2.5温化汤【来源】罗本清,《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制附片120克(先煎4小时),黄芪60克,桂枝、王不留行各30克,大枣12枚、干姜6克,炙甘草,丹参、莪术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方解】方中重用附子、黄芪、桂枝、干姜、大枣温补脾肾、除湿散寒;伍以王不留行、丹参、莪术活血化瘀,故用于治疗阳虚型肺癌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主治】阳虚型肺癌。【加减】咯血加茅根、地榆、儿茶、三七粉、白芨粉、仙鹤草、花蕊石、侧柏叶;咳嗽加枇杷叶、百部、马兜铃、制南星;气虚加党参。【疗效】治疗原发性肺癌35例(阳虚型),治后症状有所改善,病灶基本稳定19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54%,1年以上生存率为14.28%;其中鳞癌17例,有效10例;腺癌5例,有效3例,未分化癌3例,有效3例,未定型10例,有效4例。2.6新症汤【来源】雷永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地12克,五味子6克,王不留行子、北沙参、麦冬各12克,蒲公英、石见穿各30克,百部9克,徐长卿、地骨皮各30克,南沙参12克,望江南、野菊花、怀山药、白花蛇舌草、煅牡蛎各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海带各12克,元参15克,天花粉12克,川贝母9克,丹参、炙山甲、炙鳖甲各12克,象贝9克,蜀羊泉30克,丹皮9克,鱼腥草、紫花地丁各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养阴清热,化痰软坚,活血化瘀。【方解】方中生地、北沙参、麦冬、南沙参、元参、天花粉、炙鳖甲养阴生津润肺;川贝、象贝、五味子、百部、鱼腥草止咳平喘;夏枯草、海藻、海带、煅牡蛎软坚化痰;望江南、丹参、丹皮、炙山甲活血化瘀;蒲公英、石见穿、野菊花、徐长卿、地骨皮、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因此对肺癌在稳定病灶和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疗效。【主治】肺癌。【加减】咳嗽痰黏加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淡竹沥;痰中带血加仙鹤草、白芨、蒲黄、生地榆、紫草根、三七;低热起伏、加板蓝根、红藤、败酱草、金银花、连翘;胸胁疼痛加全瓜蒌、郁金、川楝子、元胡、赤芍、桃仁;肢节酸楚、加寻骨风、炙乳没、防己、桑寄生、怀牛膝、全蝎、地龙、蜈蚣;气虚加太子参、黄芪。【疗效】治疗原发性肺癌204例,其中鳞癌108例,腺癌43例,未分化癌27例,未分型26例。治后存活1年以上76例。1年以上存活率鳞癌为40/85例(47.08%);腺癌为13/34例(38.24%),未分化癌6/20例(30%)。其中3年存活率鳞癌3/156例(1.92%)、腺癌7/156例(4.49%)。2.7肺瘤方【来源】高令山,《千家妙方·下》【组成】①党参、黄芪、白术各9克,茯苓、猪苓、生苡仁各15克,陈皮9克,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铁树叶各30克。②南沙参、北沙参各12克,天冬、麦冬各9克,百合、生地、金银花各15克,黄芩9克,白茅根、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铁树叶各30克,生苡仁15克,陈皮9克。【用法】随证选方。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①补脾益气化痰湿,佐以抗癌。②滋阴降火,清金保肺,佐以抗癌。【主治】肺癌(证属脾虚气弱型用方①,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型选方②)。【加减】方①加减法:如有怕冷,四肢不温,夜间多尿,腰肢酸软,舌质淡,脉沉细迟者为肾阳衰微、命门火衰,宜加仙灵脾12克,补骨脂15克,巴戟肉12克或肉桂3克,附子、鹿角片各9克等温补肾阳。方②加减法:如见舌红而干,苔光如镜面者,属肝肾阴枯,肺津枯竭之象,宜加元参15克,知母12克,鳖甲30克(先煎)、龟板30克(先煎),以填补肝肾之阴,(临床体会到,凡经化疗冲击后或放疗后的病人,因多伤津,常有如此表现)。【疗效】实践证明,根据中医分型应用方①和方②治疗肺癌,对于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稳定病情,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是有肯定效果的,并各附治案1例,均存活4年以上和3年。2.8治肺癌方【来源】段风舞,《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芦根、杏仁各10克,生苡仁30克,冬瓜仁、浙贝母、桔梗各10克,沙参15克,百部10克,生黄芪、枸杞子各30克,夏枯草15克,六曲、焦山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广郁金、元胡、车前草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宣肺理气,化痰利湿,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主治】肺癌。症见胸闷、胸痛、憋胀、咳嗽、吐痰不利。【加减】咳血加仙鹤草、小蓟、白茅根各30克,五味子10克;口干明显加麦冬、天花粉各15克,玉竹10克;胸痛剧烈加瓜蒌15克,花椒、毕澄茄各10克,细辛3克;咳嗽较重加麻黄3克,苏子7克,莱菔子10克。【疗效】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疗效。【附记】又上海名医王义明用自拟扶正养阴汤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有良效。药用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京玄参各12克,生黄芪、潞党参各15克,漏芦、土茯苓、鱼腥草、升麻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能养阴扶正、清热解毒,故用之多效。
3.治胃癌秘方3.1蟾皮莪术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干蟾皮、莪术各9克,生马钱子3克,八月扎12克,枸橘、瓜蒌、白花蛇舌草、白毛藤、煅瓦楞、生苡仁各30克,槟榔、赤芍、夏枯草各15克,广木香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解毒消肿,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方解】方中八月扎、枸橘、槟榔、木香理气畅中;莪术、赤芍、干蟾皮、马钱子化瘀散结;瓜蒌、瓦楞子、夏枯草软坚化痰;白毛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相伍,具有导滞通腑消积之功,故取得良好效果。【主治】胃癌。【疗效】治疗1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0例,治后生存2年以上7例,4年以上4例,5年及7年以上各1例。3.2行气消癌汤【来源】赵葆昌,《千家妙方·下》【组成】丹参25克,茯苓、郁金各20克,砂仁15克,寸麦冬20克,瓜蒌25克,半枝莲50克,干蟾蜍3只,生水蛭、荷叶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每次服100毫升,并用50毫升牛奶冲服。【功用】理气逐瘀,甘寒润燥。【主治】胃癌(气结伤阴型)。【加减】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较好。【附记】又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医院用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75克,生薏苡仁30克,红糖9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共观察治疗81例胃癌病人,其中获临床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39例。3.3健脾补肾汤【来源】余桂清,《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党参、枸杞子、女贞子各15克,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各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健脾补肾。【方解】胃癌患者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影响消化吸收和骨髓造血功能。中医有“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方用党参、白术健脾胃;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补养肝肾。故本方具有健脾补肾之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和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抗病的能力。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本方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提升白血球的作用,故本方治疗化疗后的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主治】胃癌。【疗效】本方结合化疗治疗72例Ⅲ期胃癌患者,其中胃大部切除44例,次切除18例,姑息切除5例,根除3例,切端阳性2例,所有病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生存1~3年72例,3~5年36例,占70%,5年以上16例,占48.5%。3.4和胃化结汤【来源】潘明继,《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3克,黄芪15克,熟地、黄精各12克,大枣6枚、沙参、羊肚枣各10克,枸杞子9克,芡实、建莲肉各15克,田三七粉1.5克(研冲),白毛藤、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益气和胃,养血消肿。【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大枣、建莲肉等调和脾胃;黄芪、黄精、枸杞子、沙参等补气养血、填精补肾;田三七活血化瘀,消癥化结;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本方重在扶正但不忘祛邪,扶正旨在祛邪,祛邪有助于扶正,相得益彰,结合手术、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主治】胃癌。【加减】脾胃虚弱加砂仁、蔻仁、附子,重用三七,酌减白毛藤、沙参、白花蛇舌草;气血两虚、白细胞下降加鸡血藤、女贞子、当归,重用生黄芪。【疗效】本方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320例胃癌,其中根除术76例;姑息切除177例;临床分期Ⅲ、Ⅳ期259例。根除术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5%、47.4%、18.4%;姑息性手术3年、5年、10年生存率为分别为44.1%、23.2%、5%。3.5胃癌验方【来源】陈延昌,《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生黄芪、苡仁、煅瓦楞各20克,喜树果30克,云茯苓20克,白术、枳壳各10克,女贞子20克,生梨根60克,焦山楂、神曲各15克,白英40克,赤、白芍各10克,白蚤休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枸杞子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共研细末,每次服10~15克,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可长期服用5年以上,防止复发、转移。【功用】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理气化瘀,解毒抗癌。【主治】胃癌术后不能化疗者。【疗效】长期服用,效果较好。3.6治胃癌方【来源】段风舞,《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木香、砂仁各7克,白人参(先煎)、茯苓、白术各10克,檀香7克,急性子、鸡内金、清半夏各10克,广陈皮7克,龙葵、蛇莓、白英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益气健脾,理气化痰,解毒抗癌。【主治】胃癌,胸腔可触及硬块,饮食减少,咽下困难或呕吐不适。也可用于肠癌患者。【加减】胃纳差加焦槟榔10克,六曲、焦山楂各30克;气虚乏力加生黄芪、枸杞子各30克,桂枝7克。【疗效】临床屡用,均收到较好疗效。
4.治食管癌秘方4.1理气化结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月扎12克,枸橘、急性子各30克,干蟾皮12克,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克,生马钱子4.5克,公丁香、广木香、生南星、蜣螂虫各9克,夏枯草15克,紫草根、苦参、瓦楞子各30克,天龙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理气化瘀,消肿散结。【方解】中医认为,痰毒瘀血内结,食管狭窄,气机失畅,乃成噎嗝之证。方中以八月扎、枸橘、木香,丁香理气降逆;天龙、南星、半夏等化痰软坚;蟾皮、马钱子、白花蛇舌草、丹参、急性子等祛瘀通络、解毒消肿,并结合辨证酌加益气养阴、活血理气之品,标本兼顾,故对食管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治】食管癌。【加减】呕吐黏液加旋覆花、代赭石、生半夏、茯苓、青礞石;胸痛加延胡索、乳香、没药、薤白、瓜蒌;大便秘结加瓜蒌仁、生大黄、元明粉;大便隐血加白芨、生地榆、血见愁;化痰软坚加海藻、海带、山慈菇;活血祛瘀加桃仁、红花、地鳖虫、水蛭;清热解毒加山豆根、石见穿、黄连;扶正补虚加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当归;养阴生津加生地、沙参、麦冬。【疗效】治疗37例(均经X线摄片及病理证实确诊),临床治愈2例,显效(指症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50%以上)6例,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病灶稳定在1个月以上)1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1%。2例治愈病例均生存4年以上。4.2软坚降气汤【来源】雷永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夏枯草15克,煅牡蛎30克,海带15克,海藻12克,急性子30克,蜣螂虫9克,川楝子、姜半夏、姜竹茹各12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30克,广木香9克,公丁香6克,川厚朴9克,南沙参、北沙参各30克,当归9克,石斛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化痰软坚,理气降逆。【方解】方中夏枯草、海藻、海带、煅牡蛎化痰软坚;姜竹茹、姜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急性子、蜣螂虫化瘀消肿,与化痰软坚相配则消肿散结之功益佳;旋覆花、代赭石、广木香、川厚朴、公丁香理气降逆;当归、石斛、沙参滋阴养血。本方攻补兼施,攻大于补,适用于痰瘀交阻、胃气失降,偏于实证的食管癌。【主治】食管癌。【加减】胃气上逆:加绛香12克,蔻仁6克,炙九香虫9克,刀豆子15克,青皮9克,藿香12克;吐黏痰,加生南星24克,山豆根12克,青礞石、板蓝根各30克;胸部疼痛,加延胡索15克,乳香、没药各9克,郁金12克,丹参30克,桃仁9克;呕血便血加白芨12克,蒲黄9克,仙鹤草30克,藕节15克;体虚乏力,加太子参、黄芪各15克,白术、熟地各9克;软坚消癥,加石见穿30克,黄药子12克,七叶一枝花30克。【疗效】治疗晚期食管癌182例,治后生存6个月以上96例,1年以上27例,2年以上4例,3年以上2例,4年以上1例。4.3食管癌验方【来源】陈延昌,《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水蛭、绛香各10克,急性子15克,黄药子12克,天龙2条、生黄芪、女贞子、生苡仁、云苓各20克,赤、白芍各10克,石见穿30克,白蚤休15克,白英40克,昆布20克,莪术15克,水红花子10克,神曲15克,枳壳10克,海藻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共研细末,每次服10~15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功用】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软坚散结,解毒抗癌。【主治】食管癌。【疗效】屡用有效。【附记】又侯士林用加味开噎散治疗食管癌,大便不通,食水难进,屡获奇效。药用:雄黄1克,朱砂6克,山豆根、五灵脂各12克,硼砂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上药共研细末,以狗胆汁调水(改为蜂蜜,见效相同),分3次送服,一般服1剂见效,连进3剂,饮食如常。本方乃为师传验方与《医宗说药》中的开噎散合并加减而成。用本方开噎百验无失。用于贲门癌梗阻病例也能收良效(《千家妙方·下》)。4.4八角金盘汤【来源】马吉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角金盘10克,八月扎30克,急性子、半枝莲各15克,丹参12克,青木香10克,生山楂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方解】方中八角金盘(即八角莲),其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为本方君药。现代药理研究:八角莲含有鬼臼素及脱氧鬼臼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半枝莲、石见穿清热解毒;八月扎疏肝理气;急性子、丹参活血化瘀;青木香理气止痛;生山楂消食化瘀。本方适宜于邪毒热盛,气滞血瘀的食管癌。【主治】食管癌,贲门癌。【疗效】治疗178例食管贲门癌。治后存活5年以上25例,存活3~5年为67例,存活2~3年为72例,存活1~2年及无明效果为14例。3年生存率为51.6%。
5.治膀胱癌秘方5.1寄生猪苓汤【来源】王小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沙苑子、山慈菇各15克,桑寄生、猪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补肾解毒,清热利水。【方解】方中桑寄生滋补肝肾;山慈菇、猪苓、白花蛇舌草清利下焦湿热;沙苑子既能补肾又能泻邪湿去癥瘕,故治疗膀胱癌取得良好疗效。【主治】膀胱癌。【加减】气短、乏力、头晕,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女贞子30克。【疗效】治疗53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8%。其中有效的44例中,有37例加用膀胱镜电灼或电切。5.2知柏银蓟汤【来源】庞泮池,《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知母9克,黄柏6克,大蓟、小蓟各9克,生地12克,蒲黄炭、泽泻、金银花各9克,山萸肉3克,琥珀末1.5克(吞服)。【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滋阴解毒,清热利湿。【方解】方中用知母、黄柏、泽泻、金银花清热解毒、利湿;大小蓟、生地、蒲黄炭凉血止血;琥珀凉血化瘀、通淋利水,故对于因湿热毒邪下注、灼伤血络的膀胱癌具有良好的效果。【主治】膀胱癌。【疗效】治疗1例,取得显著疗效,已存活5年如正常人。5.3膀胱癌验方【来源】陈延昌,《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白茅根20克,石韦10克,瞿麦15克,萹蓄10克,猪苓、川牛膝各15克,仙鹤草30克,白英40克,龙葵30克,蛇莓15克,苦参20克,喜树果30克,大、小蓟各15克,焦山楂、神曲各15克,枳壳10克,生黄芪、女贞子、红花各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均共研细末。每次服10~15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功用】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扶正抗癌。【主治】膀胱癌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患者。【疗效】临床屡用,多收到较好的疗效。5.4僵蚕软坚汤【来源】倪毓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牡蛎60克,昆布、海藻各15克,土木鳖5克,僵蚕15克,炮甲片10克,山慈菇12克,半枝莲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化痰软坚,散瘀消积,清热解毒。【方解】方中生牡蛎软坚散结,所含炭酸钙及硒等微量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昆布、海藻化痰软坚,其中含海藻胶酸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肿瘤亦有抑制作用;山慈菇有清热解毒、止痛散结之功,所含秋水仙碱可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阻断脱氧核糖酸(DNA),并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穿山甲性走窜,消肿散结;半枝莲可抑制肿瘤生长。故辨病与辨证结合,以软坚、散结解毒为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取得较好疗效。【主治】膀胱癌。【加减】发热加鳖血炒柴胡、青蒿梗;胸部痞闷加佛手片、绿萼梅、玳玳花,玫瑰花;脾虚腹胀加砂仁、蔻仁、茯苓、白术、陈皮;尿血加炒槐花、地榆炭、十灰丸;纳谷不香者,加谷芽;大便秘结加大黄、番泻叶、麻仁丸;体弱虚羸者加人参、黄芪。【疗效】治疗13例,治后生存1~3年2例,3~5年3例,5~10年4例,10~16年4例。
6.治肾癌秘方6.1蝎鳖蛎甲汤【来源】胡安邦,《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牡蛎15克,穿山甲12克,全蝎、青皮各6克,木香4.5克,五灵脂、桃仁、杏仁各9克。另鳖甲煎丸12克(吞服)。【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攻坚破积,理气化痰,滋阴潜阳。【方解】左胁下坚硬肿块,不能推动,此似《难经》所谓“肝之积”。方中以全蝎、鳖甲煎丸(中成药)为主药,软坚散结,辅以穿山甲等能行散、消积除肿;牡蛎软坚化痰、滋阴潜阳;青皮破气;木香行气;五灵脂活血破瘀;杏仁、桃仁通利润滑气血。诸药合用,共奏攻坚破积、理气化痰、滋阴潜阳之功。故用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治】肾透明细胞癌。【加减】头晕耳鸣加首乌、潼蒺藜、白蒺藜、菊花;腹部肿块胀痛加丹参、红花、川楝子、大腹皮。【疗效】单用本方治疗1例因左腰腹部肿块经手术探查无法切除,取活检病理切片确诊为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服药5个月,腹块消失,情况良好,开始半天工作,8年后恢复全天工作。
7.治宫颈癌秘方7.1蜈蚣软化汤【来源】陈明信,《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蜈蚣3条、全蝎6克,昆布、海藻、当归、川续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24克,白芍、香附、茯苓各15克,柴胡9克,云南白药2克(吞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3次,分2次服。【功用】理气化瘀,软坚解毒。【方解】方中以蜈蚣、全蝎活血化瘀;昆布、海藻软坚散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抑癌作用;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血。合用共奏理气化瘀,软坚解毒,扶正攻癌之功。【主治】子宫颈癌。【加减】脾湿带下甚者,加怀山药、萆薢各24克;中气下陷者,加黄芪15克,升麻、白术各10克;肝肾阴虚者,加生地、玄参各15克;便秘甚者,加火麻仁24克;腹胀痛者,加沉香6克,枳壳、延胡索各15克。【疗效】治疗子宫颈癌13例,结果存活20年者1例,13年以上者3例,8年以上者4例,2年以上者3例,半年存活2例。有效率达100%。7.2宫颈癌验方【来源】陈延昌,《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土茯苓30克,贯众、苦参、生地榆各20克,川牛膝15克,栀子、黄柏各10克,苡仁、生黄芪、女贞子各20克,枸杞子15克,枳壳10克,莪术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茅根20克,当归15克,昆布、海藻各20克,白蚤休、山慈菇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治】晚期宫颈癌或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转移者。【疗效】临床屡用,多获得较好的疗效。7.3黄棱方【来源】魏永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45克,当归、三棱、莪术、知母、桃仁各16克,鸡内金、山甲、党参各15克,香附12克,水蛭3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3~6克。日服2~4次,温开水送服。同时,外用三棱35克,莪术、乳香、没药各15克,铜绿5克,硇砂、砒石各8克,阿魏10克,蟾酥0.6克,麝香0.15克,冰片0.3克。共研细末,每取适量,外敷局部。【功用】调气活血、破坚化瘀。【方解】方中以黄芪、当归、三棱、莪术等调气活血、化瘀攻积,且有扶正抗癌作用。同时外用乳没、硇砂等化腐生新、燥湿生肌之品,在局部直接作用于癌组织,杀伤癌细胞,对子宫颈癌局部侵犯浅表且范围小者效果良好。【主治】子宫颈癌。【疗效】治疗24例,内外并治后有效9例,好转3例,无变化及无效12例。在有效9例中,生存3年以上者3例,2年半者2例,1年以上者3例。
8.治乳腺癌秘方8.1公英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蒲公英10克,瓜蒌60克,甲珠6克,紫花地丁10克,夏枯草、金银花各15克,当归30克,黄芪15克,白芷、桔梗、薤白头各15克,天花粉、赤芍、甘草各6克,官桂、远志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方解】方中用蒲公英、瓜蒌、紫花地丁、夏枯草、金银花清热解毒;黄芪、当归、赤芍益气活血;甲珠、花粉养阴生津;薤白、远志、官桂温化痰浊。全方扶正抗癌并举,寒热温凉兼顾,药性较平和。但方中官桂、当归、赤芍有破血温中之力,故本方孕妇忌服。【主治】乳腺癌。【加减】淋巴结转移者,加薏苡仁30克,海藻15克,牡蛎、玄参各24克;肿瘤已溃烂者,去蒲公英、紫花地丁,倍用黄芪;体虚易汗、面色苍白者,加黄芪30克;口干、便秘者,加枳实、青皮各10克;怕冷、带下色白、腰酸、四肢不温者,官桂用18克;面赤发热、口干心烦者,加黄芩、黄连各10克,柴胡15克。同时局部配用外敷药(五灵脂、雄黄、马钱子、阿胶各等份。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敷肿块上,每1~2日换药1次。【疗效】治疗18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6例,无效6例。【附记】本方为辽宁抚顺新宾人民医院经验方。8.2牛黄消肿方【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人工牛黄10克,制乳香、制没药,海龙各15克,黄芪、山慈菇、香橼、炒三仙各30克,夏枯草、三七粉、首乌、薏苡仁、紫花地丁、莪术、仙灵脾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方解】中医认为乳腺癌多系脾虚湿盛,肝郁气滞,痰凝瘀滞化热所致。治宜健脾益肾、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方用黄芪、首乌、海龙、薏苡仁等益气补血,健脾补肾;用人工牛黄、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莪术、三七粉、夏枯草、山慈菇等化瘀散结;乳香、没药等活血行气,共奏扶正祛邪之功。用治乳腺癌,药证相符,故能收到较好的疗效。【主治】乳腺癌。【加减】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青皮、赤芍、白芍、郁金;脾虚痰湿者,加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气血两亏者、加党参、当归、阿胶、鸡血藤。【疗效】治疗134例(16例手术切除,部分病人配合化疗、放疗),结果治后5年生存率为88.8%。【附记】本方为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经验方。8.3乳腺癌方【来源】郁仁存,《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川郁金、玫瑰花各10克,青皮、陈皮各8克,橘叶、赤芍、白芍各10克,当归15克,瓜蒌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兑匀,分两次服用。【功用】理气疏肝,消肿散结。【主治】乳腺病,乳腺癌初起,或乳腺癌手术后。【疗效】屡用屡验,效果良好。【附记】又同书所载田兆黎治乳腺癌方:生黄芪30克,公英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夏枯草10克,生牡蛎30克,全瓜蒌15克,青皮、陈皮、丹皮、女贞子、枸杞子、白术、炒麦芽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本方适宜于乳腺癌局部肿块不消或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者。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屡用多效
9.治鼻咽癌秘方9.1桃仁活血汤【来源】蔡伟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15克,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鸡内金12克,葛根12克,陈皮9克,丹参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方解】方中黄芪、当归益气补血;红花、赤芍、桃仁、丹参活血化瘀;葛根生津散火;鸡内金、陈皮消食化痰。诸药合用,具补益气血、化瘀散结之功。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减少组织纤维化,因而应用本方结合放疗能提高疗效。【主治】鼻咽癌。【疗效】本方结合放疗治疗92例,与单纯放疗治疗的105例作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治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1.3%和80%;3年生存率分别为67.4%和33.3%;5年生存率分别为32.5%和24%。证明本方结合放疗的疗效较单纯放疗为优。9.2三参二冬汤【来源】潘明继,《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麦冬、天冬各12克,沙参10克,元参9克,党参12克,生地10克,白茅根12克,玉竹、金银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白毛藤各30克,茯苓、白术各10克,甘草3克,丹参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解】方中麦冬、天冬、沙参、元参、白茅根、玉竹、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丹参活血化瘀;金银花、白毛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全方配伍合理,气阴双补,扶正祛邪。故本方不仅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的副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调节体内免疫功能,提高远期疗效。【主治】鼻咽癌。【加减】脾胃虚弱加大枣、黄芪、砂仁,酌减白茅根、元参、麦冬、天冬、生地剂量;气血两虚、白血球降低加枸杞子、生黄芪、鸡血藤;发热加黄芩、青蒿、连翘;食欲不振加麦芽、山楂、建曲、鸡内金;便秘加全瓜蒌、麻仁、大黄;失眠烦躁加枣仁、五味子、珍珠母。【疗效】本方结合化疗治疗150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72%;5年生存率为58%,10年生存率为30.8%。9.3鼻咽癌方【来源】田兆黎,《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生黄芪30克,青黛10克,野菊花20克,马勃、粉丹皮各10克,侧柏叶15克,山慈菇10克,天花粉15克,白术、苡仁、沙参、苍耳子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功用】益气养阴、清解毒热。【主治】鼻咽癌,流浊涕,头晕耳堵或涕中带血。【疗效】多年使用,坚持服用,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10.治喉癌秘方10.1白英清喉汤【来源】裘渊英,《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白英、龙葵各30克,蛇莓、半枝莲各24克,猕猴桃根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清热解毒。【方解】对于喉癌热毒壅盛者,当以清热解毒为治,故方中用白英、龙葵、蛇莓、半枝莲为主药、以清热解毒。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药物均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主治】喉癌。【加减】热毒壅盛者加一枝黄花9克,蒲公英、夏枯草各15克;热盛津伤者,加鱼腥草、石韦、岩珠、灯笼草各9克,玄参、麦冬各15克;气血亏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太子参9克,大枣30克。【疗效】治疗1例喉癌(右侧声带鳞状细胞癌),治疗2个月后声音增大,咽痛痊愈,喉镜检查肿块消失,随访7年,未见复发。10.2喉菌丸【来源】程爵棠,《光明中医》(3)1988年【组成】全蝎、蜈蚣各9克,壁虎(用粳米60克同炒至焦黄,去粳米不用)30条,硼砂30克,白矾、僵蚕、射干各15克,山慈菇、孩儿茶各30克,甘草9克。另用芦笋30克,大蒜汁15~30克配制成丸。【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芦笋30克煎水兑大蒜汁15~30克,调和搓丸如梧桐子大,晾干,贮瓶备用,勿泄气。用时每取本丸3粒,令患者1次含咽,徐徐咽下,每日含咽3次。【功用】解毒软坚,消癥抗癌。【方解】《咽喉脉证通治》云:“咽喉生物如蕈状。”本病多因素虚之体,始由气滞,继由痰瘀热毒互结凝聚咽喉,结而不散,郁积而成。治宜解毒软坚、消癥抗癌。方中君以全蝎、蜈蚣、壁虎以毒攻毒,尤善通络解毒,活络软坚;臣以硼砂消炎防腐,“消癥瘕喉痹”;山慈菇清热解毒、抗癌散结;僵蚕祛风热、化痰结;孩儿茶善清上膈痰热、凉血生肌,凡一切口疮、喉痹、时行瘟瘴……服之立能见效。佐以白矾消炎解毒,善涤污垢;射干清热解毒、消痰结利咽喉;又以芦笋、大蒜汁为制,其解毒、杀虫、抗癌之功颇著。甘草泻火解毒,并调和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全虫、蜈蚣、壁虎、山慈菇、孩儿茶、芦笋、大蒜等均有较强的抗癌治癌作用。故诸药配伍为用,其解毒软坚、消癥抗癌之功效颇著。【主治】喉菌(喉癌),症见初起咽喉或附近部位上生一小块硬肿物,皮色不变,质地较硬,形如菌状,或如浮萍,咽中不适,略高而厚、咽中如有异物梗塞感,微痛,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继之硬肿益甚,溃破创面腐烂,时流腐浊之液,疼痛剧增,渐渐肿块表面不平,露现血丝,顶透紫色,形体日渐消瘦,或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午后潮热等。【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确切。若与对证汤剂同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附记】①本人初期临证,凡治喉癌之类疾病,仅依据辨证论治选方用药,虽有效果,但总不够理想,每多沉思再三。后在一次翻阅祖传医籍中发现一方——家传喉菌丸治喉癌有效,即照方配制,随辨证用方交替服用,竟收奇效。后经多次修订而定方。又近期治愈数例,最短存活期也有1年以上。屡用屡验。疗效尚属满意。后又试用于其他癌症病例,亦提高了治疗效果。至于治癌机制,有待今后再加论证。②配用对证汤剂内服,即用自拟治癌汤:柴胡6克,当归、白芍、广郁金、浙贝母、山慈菇各9克,茯苓、制香附、黄药子、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天花粉各15克,皂角刺、射干各6~9克,穿山甲、莪术各6克,硼砂3克(研末、吞服)大蒜汁1.5克(冲服)。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本方适用于癌症初期——喉癌、鼻咽癌及其他癌症等。临证使用,可随证加减。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解毒抗癌。用之多效。③喉菌丸为笔者家传秘方。
11.治甲状腺癌秘方11.1黄白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夏枯草、山豆根、生牡蛎、黄药子、白药子各15克,橘核、留行子、天葵子各12克,甲珠、苏梗、射干、马勃各9克,昆布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化痰软坚,解毒消核。【方解】中医学认为甲状腺癌可归属于“瘿瘤”、“痰核”等范畴,由气滞痰毒互结而成,方中用黄药子、山豆根等清热解毒;夏枯草、昆布、生牡蛎化痰软坚;留行子活血化瘀,故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疗效。【主治】甲状腺癌。【疗效】治疗11例,近期治愈1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2.7%。【附记】本方为湖北中医研究所经验方。临床验证有效。11.2橘核二仁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夏枯草、昆布、海藻、橘核、生牡蛎各15克,赤芍、甲珠、泽兰各9克,桃仁、留行子各12克,薏苡仁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方解】方中用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蛎具有化痰软坚、消核抗癌的作用;留行子、桃仁、泽兰、赤芍活血化瘀;橘核化痰软坚;苡仁健脾利湿,诸药相合,治疗甲状腺囊肿恶性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主治】甲状腺囊肿恶性病变。【疗效】治疗3例,获近期治愈2例,显效1例。笔者临床验证有效。【附记】本方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笔者临床验证有效。11.3海莲汤【来源】贾堃,《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组成】海藻、昆布各12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土贝母、黄药子各10克,半枝莲30克,清半夏15克,陈皮10克,料姜石6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化痰,解凝消瘿。【主治】甲状腺癌。【疗效】多年使用,常获得较好的疗效。
12.治白血病秘方12.1化瘀消癥汤【来源】周霭祥,《名医治验良方》【组成】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川芎12克,丹参、鸡血藤各20克,三棱、莪术、青黛、香附各12克,广郁金10克,鳖甲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方中青黛布包入煎)两次,日服2次。【功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结。【方解】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合并腹中癥积,乃因气滞血瘀所致。中医认为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故治疗此类疾病,须用行气、活血、化瘀、消磨之品组成方剂。方中前9味药有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作用;青黛可解毒、消肿、散瘀,对白细胞高者适宜;鳖甲软坚消磨;香附、郁金行气,可增强活血化瘀作用。诸药合用可治多种血瘀证。【主治】①各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②各种血瘀证。但对非骨髓增生性疾患的血瘀证不宜。【加减】在应用本方时,如瘀血严重、红细胞或血小板显著增多者,可加水蛭、土鳖虫、虻虫,加强破血散瘀作用;白细胞明显增多者,青黛剂量可加大至15~20克,并加雄黄1克入煎,因雄黄可解毒、消积聚、化腹中之瘀血,但此药有毒,不宜久用。有肝肾疾患者禁忌。【疗效】临床屡用,常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须久用。12.2生生丹【来源】胡青山,《名医治验良方》【组成】青黛(4/10),天花粉(3/10)、牛黄(1/10),芦荟(1/10)。【用法】上药按比例共为细末,制成水丸。每日服3克,分2次日服。【功用】清髓热,解毒,开心窍,泻肝。【方解】本方起源于《冷庐医话》所载靛花功用,悟出清髓中之热,不致壅瘀的机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组发生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髓性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的血液系统恶性疾患,居白血病发病率的第三位。胡氏所拟“生生丹”始用于1972年,此方标本兼顾,每救人于危难,且无毒副作用。方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为君;牛黄清心开窍解毒为臣;佐以芦荟泻火清肝解郁;使之天花粉清热生津。研究表明,青黛具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白血病毒之作用,花粉对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芦荟有较高的抗癌效用。【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症见发热,形体消瘦、口舌溃疡、大便干结、肝脾肿大,胁肋胀痛、胸痛、胫骨压痛。【疗效】多年使用,多收良效。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见效。【附记】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所载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研究组之生生汤、即分丸剂与汤剂两方,丸剂即上方——生生丹,仅方中芦荟为(2/10),余同上。汤剂:药用红花3克,黄芪18克,茯苓12克,生苡仁、生地各15克,玄参9克,甘草6克,山豆根、山慈菇、青黛各12克,紫草、黄药子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主治急性白血病。功能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用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1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75%。本组病例中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4例,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3例,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5例。部分病人曾配用不规则化疗。12.3黄芩龙胆汤【来源】周国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猪苓、泽泻各10克,鸡血藤、丹参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热泻火,养阴利湿。【方解】急性白血病初期多以实证、热证、阳证为主。方中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养阴活血,泻中有补,不致苦寒伤阴;柴胡疏肝;木通、猪苓、泽泻利湿。并加夏枯草、半枝莲等具有抗癌作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协同攻邪抗癌而取得疗效。【主治】急性白血病。【加减】热重加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湿重加藿朴夏苓汤、三仁汤、二陈汤、五苓散等;气阴两虚加人参、北沙参、党参、淮山药、白芍、甘草、麦冬、生地、龙骨、牡蛎、五味子、枣仁、山萸肉、浮小麦、大枣等补气养阴。【疗效】治疗26例(部分病例配合间歇化疗),结果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0例,总缓解率为92.3%;未缓解2例。存活1年以上13例,2年以上3例。12.4二甲黄芪建中汤【来源】蒲辅周,《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组成】生黄芪24克,当归尾6克,党参15克,苏木6克,生龟板、生鳖甲、石决明各15克(三味先煎)、地骨皮9克,丹皮6克,干地黄12克,阿胶12克(烊化)。【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分服)。【功用】益气补血,通络消瘀。【主治】慢性白血病、症见面色?白、头晕、头痛、胸部闷痛、牙龈渗血、时有低热、纳少等。【疗效】临床屡用,效果较好。12.5清化汤【来源】秦伯未,《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各9克,黄连、知母、贝母、橘红各6克,川厚朴8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热泻火,化痰散结。【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发作,表现发热、汗出不解,胸腹胀闷,食少纳呆,恶心等症。【疗效】屡用有效。【附记】又方,秦氏加减济川煎:黄芪12克,生地、熟地各15克,当归身8克,肉苁蓉9克,升麻6克,白术、泽泻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用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用之多效。
13.治胰腺癌秘方13.1祛瘀散结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月扎、炮山甲、干蟾皮、香附各12克,枸杞、红藤、龙葵、平地木、夏枯草、蒲公英、石见穿各30克,丹参15克,郁金、川楝子、广木香各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理气止痛。【方解】胰腺癌大多属于中医学“癥积”、“腹痛”、“黄疸”的范畴,由气滞血瘀、湿热邪毒积而成癥。本方用红藤、龙葵、石见穿等清热解毒;炮山甲、干蟾皮解毒软坚消积;八月扎、香附、木香、川楝子、丹参理气活血,药对其症,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治】胰腺癌。【疗效】治疗胰腺癌3例,显效2例,有效1例。13.2铁树牡蛎汤【来源】雷永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煅牡蛎30克,夏枯草、海藻各15克,海带、漏芦各12克,白花蛇舌草、铁树叶各30克,当归、赤芍各12克,丹参18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川楝子、郁金各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活血化瘀,软坚消癥。【方解】胰腺癌临床表现的证候属于中医学中“癥积”、“黄疸”等范畴。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脾胃失调、湿热壅塞、气滞血瘀、积而成癥。方中用党参、白术健脾和胃;白花蛇舌草、茯苓清利湿热;当归、赤芍、丹参、川楝子、郁金理气活血;夏枯草、牡蛎、海藻软坚消癥,取得了良好疗效。【主治】晚期胰腺癌。【加减】活血化瘀,加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软坚消癥,加炙山甲、望江南;健脾和胃加陈皮、木香、孩儿茶、黄芪、苡仁、山药;清利湿热加茵陈、车前草、金钱草、虎杖。【疗效】治疗17例,治后存活2年以上4例,3年以上2例。
14.治眼睑癌秘方14.1菊藻方【来源】尚梓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菊花、海藻、三棱、莪术、党参、黄芪、金银花、山豆根、山慈菇、漏芦、黄连各100克,蚤休75克,制马钱子、制蜈蚣各50克,马蔺子75克,紫草25克,熟大黄15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紫石英1000克煅红置于2000毫升黄醋水中,冷却后将其过滤,以此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3次,每次服25~30粒。【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方解】眼睑部肿瘤多属心经有火,脾肺有热,热毒壅阻于眼睑经络皮肤之间,气血凝滞。方中用菊花,金银花、山豆根、黄连、蚤休等清热解毒;三棱、莪术、熟大黄等活血化瘀;海藻、山慈菇、醋等软坚散结;马钱子、蜈蚣祛风止痛;病久正气易耗,故用党参、黄芪兼以扶正。诸药配合,使邪去而正不伤。现代药理研究海藻、莪术、山豆根、蚤休等药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主治】眼睑基底细胞癌。【加减】热毒壅盛者,加服黄芩、金银花、川楝子、千里光、夏枯草、生地黄、山豆根等汤剂。【疗效】治疗2例,均愈。分别随访8年和10年,均未见复发。14.2三莲汤【来源】周跃曾,《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半边莲、半枝莲各90克,七叶莲45克,白花蛇舌草90克,山豆根、白英各30克,藤梨根45克,仙鹤草90克,玄参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热解毒,抗癌消肿。【方解】方中重用半边莲、半枝莲、七叶莲和白花蛇舌草等以清热解毒,据现代药理研究,本方中药物对实验性肿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主治】眼睑板腺癌。【疗效】治疗2例,均获痊愈。分别随访2年和8年未见复发。
15.治舌癌秘方15.1舌疖灵汤【来源】田永淑,《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30克,党参、当归各15克,川芎12克,丹参20克,半枝莲15克,山慈菇、山甲珠各10克,三七6克,藕节10克,陈皮、金银花各15克,连翘、蒲公英各12克,黄连10克,砂仁6克,鸡内金、菟丝子、枸杞子各1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气血双补,软坚化瘀,清热解毒。【方解】舌癌属中医“舌菌”,方中以黄芪、党参补气以壮生机;当归补机体之阴血;川芎、丹参、藕节、三七活血化瘀;半枝莲、山慈菇、山甲珠软坚散结、抗癌平赘;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甘草清热解毒、泻心火;陈皮、砂仁理气醒脾;枸杞子滋肾益精补先天,共成气血双补、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清热解毒之剂,故取得较好疗效。【主治】舌癌。【疗效】治疗1例舌体色素基底细胞癌,先后服药130多剂。治后肿物消失,舌体活动自如。15.2加味二陈汤【来源】席梁丞,《千家妙方·下》【组成】清半夏12克,茯苓、陈皮各9克,制川乌、制草乌各4.5克,贝母9克,元参、生牡蛎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行气软坚,祛痰开结。【方解】本方系由二陈汤去甘草加制川草乌、贝母、元参、牡蛎而成。方用二陈汤加贝母搜风祛痰;佐川乌、草乌直达痰巢,深入经肌,使风去痰行结散,核自消失;元参滋阴降火;牡蛎软坚散结,故用之收效颇佳。【主治】舌体肿物。此由痰郁气滞,流注经络,结于舌体,形成痰核所致。【疗效】治疗1例,在×医院检查疑为“舌癌”。服药30余剂后,肿物完全消失。半年后检查,未见复发。
16.治扁桃体癌秘方16.1五鳖化结汤【来源】华良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①生蒲黄、五灵脂、土鳖虫各10克,穿山甲、当归各15克,乳香、没药各10克,全瓜蒌25克,川贝母、皂角刺、莪术、地龙各10克(或加血竭5克,夏枯草10克)。②山豆根120克,山慈菇120克,杏仁150克,急性子50克,孩儿茶150克。【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方②研细末为丸,每丸重3克。每取1丸含化。【功用】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方解】肿瘤生于喉间,多为肺经郁热或肝气郁结、导致痰凝血瘀,治法当以化瘀祛痰散结为主。方中生蒲黄、五灵脂、土鳖虫等破血化瘀;瓜蒌、川贝母、皂角刺、地龙、夏枯草祛痰散结,同时含化丸药更增强了其解毒散结之功而取效。【主治】扁桃体鳞状细胞癌。【加减】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仁、杏仁、当归以润肠通便;便溏者加半夏、苡仁以健脾燥湿。【疗效】用本方3个月,治愈1例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中医辨证为血瘀痰凝。治疗35天,肿块变软缩小。随访7年,未见复发。17.治大肠癌秘方17.1清肠消肿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月扎15克,广木香9克,红藤15克,白花蛇舌草、菝葜、野葡萄藤各30克,苦参15克,生薏苡仁30克,紫丹参15克,地鳖虫、乌梅各9克,瓜蒌仁、白毛藤各30克,凤尾草15克,贯众炭、半枝莲各30克。另用壁虎4.5克,研成粉末,分3次吞服。【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同时并将本方煎剂的1/3(约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2次。
17.治大肠癌秘方17.1清肠消肿汤【来源】刘嘉湘,《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月扎15克,广木香9克,红藤15克,白花蛇舌草、菝葜、野葡萄藤各30克,苦参15克,生薏苡仁30克,紫丹参15克,地鳖虫、乌梅各9克,瓜蒌仁、白毛藤各30克,凤尾草15克,贯众炭、半枝莲各30克。另用壁虎4.5克,研成粉末,分3次吞服。【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同时并将本方煎剂的1/3(约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2次。【功用】理气化瘀,消肿解毒。【方解】本病系湿毒蕴热下注于肠,气血瘀滞成积,故以清热解毒、理气化瘀、利湿导滞为本病基本治则。方中白花蛇舌草、野葡萄藤、菝葜、苦参、半枝莲、白毛藤、凤尾草清热解毒、消肿;八月扎、木香、生苡仁、瓜蒌仁理气利湿导滞;丹参、地鳖虫、壁虎活血祛瘀散结;乌梅、贯众炭敛肠解毒止血。采用口服与保留灌肠并用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了药物作用,所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治】直肠癌、结肠癌,并适用于胃癌和肝癌。【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扁豆;伴有脾肾阳虚者,伍用补骨脂、菟丝子、薛荔果、益智仁、熟附块;血虚加当归、白芍、阿胶;阴虚加北沙参、麦冬、川石斛、生地、鳖甲;便脓血加生地揄、槐花炭、血余炭、乌蔹莓、黄柏;便次多加诃子、升麻、补骨脂、扁豆、赤石脂、禹余粮、御米壳;大便秘结体实者加生大黄、枳实、元明粉;体虚者加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腹部肿块加夏枯草、海藻、昆布、生牡蛎、木鳖子。【疗效】治疗5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大肠癌患者,疗程均在3个月以上,治后1年生存率为80%,2年为43.5%,3年为31.7%,5年为20%,10年为9.1%,其中有5例治后病情消失获临床治愈。17.2八角山蛇汤【来源】马吉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八角金盘12克,山慈菇20克,蛇莓、八月扎、石见穿、败酱草、薏苡仁各30克,黄芪、鸡血藤、丹参各15克,大黄6克,枳壳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方解】本方为攻积破结、解毒化瘀之剂。方中重用八角金盘(即八角莲)、山慈菇、八月扎、石见穿、蛇莓等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的作用为主;配以败酱草、生苡仁解毒散瘀、消肿排脓;黄芪、鸡血藤补气血;丹参、大黄、枳壳行气活血、导滞逐瘀。诸药相合,共奏祛邪扶正之功,所以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主治】直肠癌。【加减】便血加槐花炭、侧柏炭;里急后重,加川黄连、木香、赤芍;腹痛腹胀加白芍、乌药、炒莱菔子、川厚朴;大便不通加瓜蒌仁、皂角子。【疗效】治疗5例(Ⅲ期2例,Ⅳ期3例),其中1例Ⅲ期直肠癌服药90余剂,痛除泻止,饮食增加,续服半年,诸恙均消,经随访存活7年仍健在。
18.治前列腺癌秘方18.1参芪蓉仙汤【来源】方伯英,《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15克,潞党参、仙灵脾各12克,甜苁蓉、巴戟天各6克,枸杞子、制首乌各12克,穿山甲15克,牛膝12克,制大黄6克,炒黄柏10克,知母6克,土茯苓15克,七叶一枝花12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杭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益气补肾,行气散结。【主治】前列腺癌。【加减】血尿加重者加小蓟、旱莲草、生地、阿胶等补虚止血;小便不畅,加沉香、郁金、台乌药等;小便疼痛加重者,加延胡索、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等;小便黄浊、下焦湿热,加车前子、萹蓄、瞿麦、金钱草、滑石、萆薢等。【疗效】用本方治疗1例前列腺癌伴左侧髂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1年多治疗,各项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髂窝部肿块消失,两次前列腺液沉淀物检查均未找到癌细胞,取得近期治愈的效果。
19.治卵巢癌秘方19.1双石方【来源】周慕白,《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阳起石60克,云母石120克,三棱、莪术、土鳖虫各90克,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各60克,枳壳30克,大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饭糊为丸、备用。日服3次,每次服18克,吞服。【功用】温肾祛寒、破血逐瘀。【方解】方中重用阳起石、云母石温肾祛寒。《本草纲目》记载:“云母石,治身痹死肌”、“阳起石,破子脏中癥瘕结气”。同时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土鳖虫等破血逐瘀,故可获良效。【主治】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加减】治疗1例,经剖腹探查发现盆腔广泛转移而无法切除。服本方2月余,肿块逐渐缩小,全身状况好转。随访17年仍健在。19.2蛇莲地鳖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60克,橘核、昆布、桃仁、地龙各15克,土鳖虫、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莪术、党参各12克,红花3克,生苡仁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热解毒,舒肝理气,软坚散结。【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桃仁、莪术、红花活血化瘀;昆布、土鳖虫化痰软坚;川楝子、小茴香、橘核舒肝理气、通络止痛;地龙、搜风通络止痛;党参、苡仁益气健脾,故对于肝郁气滞、痰瘀毒邪互结所致的卵巢癌具有一定的疗效。【主治】卵巢癌。【疗效】治疗卵巢癌及卵巢囊肿恶性病变5例,其中4例系统观察,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5%。【附记】本方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笔者临床验证有效。
核桃皮专治癌症
&&& 偏方很简单,就是用核桃最外层的皮晒干煮水喝。
&&& 病例一:我一位表姐61岁,两年前腿痛疼到不能走路到医院检查被当地医院诊断为骨癌且已到晚期,家里人不相信又转到天津市肿瘤医院再次确诊骨癌晚期,医生说手术已经没有意义,存活时间不会超过六个月。我表姐当时已经卧床,不愿意化疗,坚持不治,而是采用了这个偏方,每天清晨家人抓一把核桃皮为她煮一暖瓶核桃皮水,从早饭后开始渴了就喝,喝时嘴有些麻木用量最合适,太浓了嘴会起泡,具体多少克没有天枰没有量过。六个月后不但没有死而且已经可以下地走动,到医院检验癌症标的物,已经趋于正常了。一直喝到现在两年多了,她身上的癌细胞在一年前就正常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料理家务。
&&&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肺癌患者年近七十,(他是)一位饲料厂的老板,晚期肺癌手术后,化疗两次再也不化疗了。他说化疗还不如死了,太难受了。也开始煮核桃皮喝,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他天天早晨跑步,不知道的根本看不出他有病。
&&& 另一个乳腺癌晚期肝转移患者43岁住在我家附近,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六次后开始喝核桃外皮水,现在一年多了一切正常。&(转)治疗癌症的特效方&&& 我的一位亲戚今年就八十岁了,二十多年以前患胃癌,在栖霞市人民医院做了胃癌切除及周围淋巴结大清扫手术。出院回家后三个多月,病情加重,瘦的皮包骨,苍白贫血状。回栖霞市人民医院复诊,经查胃癌复发转移到肝、肺等脏器。医生说无法治了,叫回家对症治疗,准备后事。&&& 眼看着就要死的人,全家哭哭啼啼。&&& 这时候有人献了一个方说:“到了这般天地,就活马当死马医吧”。于是就找来了这两种药,照献方人的说法,烧水当茶喝。&&& 坚持了四、五个月,我这个亲戚逐渐能吃饭了,身体长肉了,精气神改变了,身上有劲了,还到山里干活。大家十分惊讶,议论说:“好死的人了还干什么活”?大家都忽悠他,叫他再到医院检查一下。&&& 于是,又到了栖霞市人民医院复诊,先是把医生吓了一跳:“你是人是鬼”?接着做了CT等各方面检查,转移的癌细胞全部消失。从此就成为健康人了。&&& 二十多年来,一直活得挺好,现在仍健康如常。&&& 我知道这件事以后,我推荐给患有癌症的病人用,都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在医院做了手术以后,被医生判为“死刑”的病人,服用这个方子,有的几年、十几年后仍然健在,有的虽然死了,也延长寿命二、三年不等。&&&&这个方是:灵芝10—20克、槐树枝用剪子剪一寸长5—10节,煎泡水当茶饮,每1—2日一付,或者泡至药水无色味再换。至于这个方为什么能治癌症,其药理作用我说不明白。
祖父辈防治癌瘤的一味药草——半枝莲(中药店有售,750克才7元多人民币),每日7到8克以沸开水冲泡天保暖杯中,每天代茶水饮用,可连续添加开水,视个人饮用习惯服用,也可同时加入视个人需要的茶叶、杭白菊、西洋参(切忌人参)等。
饮用三个月后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我竟然活了下来,期间未做任何放、化疗及其他治疗,身体状况自我感觉均甚良好!可怕的“百日臌”并未将我奈何!此后我隔日乃至隔二三天连续服用“半枝莲”,至今二十三年癌症不复发,后因抗癌有绩荣获杭州市96年度抗癌明星称号。古人名言: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确有其道乎者也!
中药为什么能消除肿块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艾克医院院长 孙尚见
  孙尚见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艾克医院院长,生长于药材之乡磐安县,18岁考入磐安县供销社任中药采购员,1986年考进浙江省供销职工学院中药材专业,1992年在磐安挂牌行医,1993年受聘东阳县防疫站肿瘤科主任7年,1996年就读浙江中医学院成教学院,并相继获得省卫生厅组织的“有一技之长”医师证书、国家执业中医师资格,1999年,创建我省第一个中医治肿瘤专科医院——金华艾克医院。行医至今,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多篇论文入选国家一级期刊,医院承担多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研究课题。2005年被我国著名的中医理论家周超凡教授收为学徒,2008年出版学术论文集《周超凡临证用药经验集锦》,平时主张以解郁、软坚、排毒、化痰组方来治疗肿瘤。
  孙医生平时在金华艾克医院坐诊,每周二在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杭州石桥路559号,公交车省肿瘤医院站下车即到)会诊。
  肿块是怎么长出来的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等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元代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名医之一,他认为肿块就是由气结、痰饮、血块瘀滞等形成的。
  先说气。国外有资料报道,肿瘤发生4个月前,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气愤的事情发生或者长期郁闷或者长期处在工作、生活高压之下,我们也进行过了解,许多人也可以讲出很多故事来。一位患者说在自己正在吃早饭,端着碗在街边站着,却被拖拉机压伤了小脚趾,结果拖拉机驾驶员不但没有道歉,反而给他一个耳光!后来家人去说理,又被轰了出来。这种事情不胜枚举,古人有句话叫做“气死人”,这话是有依据的。
  百病生于气。《内经》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肿瘤不是一天之内形成的,它要10年20年的时间,长期气不顺,导致“百病”发生。很多家庭,外面看看蛮好的,其实内部矛盾很大。夫妻多年不讲话的有,长年斗嘴吵架的有,这样的家庭,往往一方会得肿瘤。特别是胃部肿瘤。
  “怒则气上”,意思是说,一发怒,气就会往上走,由于气往上走而胃气不降,这个时候人就会出现呕血的现象。如果怒气全在上边,那么下面出现的病症就是大便不成形,或者食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胃癌往往就是这样来的。
  “喜则气缓”,缓在这里是涣散的意思。过喜则心神涣散,气就散掉了。过喜或过恐都会导致人突然死亡。老年人最容易“喜则气缓”。老人一年到头见不到儿女,逢年过节突然见到了就会“喜则气缓”。气往外散,再加上过年吃点好东西,他脾胃的气就不够了,心脏病就很容易发作。
  “恐则气下”,即受到惊吓或过于恐惧时,气就会下陷。很多肿瘤病人喜欢上厕所,就是气下的表现。
  “思则气结”,气结的原因与肿瘤发生相关的主要是情志,即忧郁恼怒,郁怒与思虑过度是气结的主因。大家一定要理解肿瘤病人,得了肿瘤的人,都是很脆弱的,他们整天脑子里都在想这个恶毒的肿瘤,外表很平静,其实内心很纠结。明代名医陈功说:“忧郁伤肝,思虑伤脾,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聚结成核。”这个“核”就是肿瘤。
  血瘀也是肿瘤的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的运行是靠气的推动,气滞则血瘀。清代唐容川名医说:“积聚之证,此非凝痰,即是黑血。”血瘀从脉象及舌质上也可以证明,肿瘤病人往往有紫色舌质,紫色舌质表明内有瘀血和病毒。病人往往有刺痛,刺痛为血瘀证一大典型特征。
  再说痰凝。
  这里所讲的痰有广义的意思,肿瘤病人痰凝是肯定的,病人脉象滑,大多有舌苔厚腻、痰性流动症状,所以肿块易为转移,痰湿粘滞难去,所以肿块留止需较长时间治疗。金元名医朱丹溪认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之为有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肿块胀痛,隐痛不休是为痰病的重要特征。
  毒聚。
  对毒聚就不难理解了。民间就有拿清热解毒药来治疗肿瘤的习惯。汉代华佗认为:肿瘤的发生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的原因。这一论断已准确阐明了肿瘤的病因病机,也就是说为什么局部的肿块切得干干净净了,有一部分患者在若干时间后又复发或者在别的部位又长出来了呢?根本的一条,就是五脏六腑的毒没有排除体外。
  中医是怎么治疗肿块的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治病要治本,治本要求因。在肿瘤治疗上,我们经过长期的摸索,治疗上分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3个月,打基础,主要是解郁、排毒、祛痰、软化、活血,重在排毒。
  第二步,第4个月开始到第6个月,解郁、排毒、软化、活血,重在软化。
  第三步,第6个月开始,解郁、排毒、软化、活血、消瘤。
  先来说解郁。
  我们认为肿瘤病人都有郁证,而解郁是治疗肿瘤病的一把金钥匙,没有解郁药,这气滞就解决不了,气滞很大成因是忧郁,所以在药物要用海藻、昆布、香附、合欢皮、郁金等解郁药物。解郁药物的运用,是治疗能否奏效的重要一关。解郁不仅要药物治,还要在思想上同步治疗。
  再说活血。
  活血通络是治疗中基础的基础,如果说解郁是把金钥匙,那把门打开后,最要做的就是基础的治疗工作:活血通络。活血可以通经络,活血可以破瘀。当然,活血药力不宜过大,过大了要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肿瘤实质上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不行了,毒气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所以必须通过通经络、通肠道、通窍(包括开汗孔),遵循中医以通为贵之训,将体内之毒排出体外。当代中医肿瘤专家钱伯文说:“中医药要根治肿瘤,必须走破瘀活血的道路。但破瘀活血容易造成扩散,以至于近代医务工作者不敢去尝试。但回过头来,还是要走破瘀活血的道路。只有找到破瘀活血的药与其它药物的有机结合,既不造成扩散,又消除肿块,那就找到了根治肿瘤的道路。”
  三说软坚。  肿块坚硬如石,这么坚硬的肿块,你说用活血破瘀的药把它给破了,我可以说那是攻不破的。最厉害的破瘀药三棱、梨头霜、水蛭也根本破散不了这么坚硬的肿块,这些药运用过早导致出血反倒有可能,而把肿瘤全部攻散消掉不可能。那怎么办?软化肿块,软化肿块是有可能的。我们运用牡蛎、海蛤、昆布、海藻、鳖甲等软坚散结药物,而这些药(除鳖甲)还具有化痰祛痰的功效,有的病人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如长在颈部等体表的肿块手摸上去会有明显的变软,我们说你这个肿块由原来石头这么硬变成馒头这么软了,这离治好的时间就不远了。在变软过程中这肿块稍为大一点起来,我认为是正常的,如果相反,这肿块没有什么大起来,反而越来越硬,则就必须赶快加重软坚药。在第二阶段必须把软坚药做为君药。有些病人说我这个瘤两个月前还有10多厘米,现在怎么CT、核磁共振做了突然就没有了呢?是不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说这是正常的,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因为软化到肿块跟其他周围组织一样后,自然就做不出来了。保定市的刘耀驰医师,在其集临床40余年经验编写的医书中记载有治肺癌的妙方,而他也敢于对书中每个方药以医德精神负责到底!便在群里告诉了他,让他朋友试试。如今在这里也公开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学习这妙方。药方;仙人掌[去皮刺]100克、白砂糖50克、冰片1克。用法;白糖与冰片研细备用。仙人掌点白糖、冰片吃饭后用,每日两次。病例:曾治好张XX,女,48岁黑龙江人,经当地、北京、保定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检查:面色苍白焦枯,口唇发紫,舌尖淡,苔黄燥,呼吸困难,两胸疼痛,心烦,失眠,食欲尚可,腹部胀满,身倦,四肢无力,体瘦如柴,大便干小便黄,脉沉迟兼滑涩。治以清热解毒,健脾利肺,养心通便。连服3个月体质恢复,6个月呼吸自如,9个月确诊痊愈!肺癌虽到晚期也不必害怕,在我所述的方子里再加上壁虎粉当有特效。取壁虎10只,放瓦上烘干,研细,装入胶囊,每次吃完仙人掌就服用4粒。以五味子 10克煎小半碗水送下。日服三次!注:壁虎粉是以我个人经验添加的,因为肺癌到晚期虽为慢性但实为急性,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难以有时间慢慢调养,而壁虎粉是治疗“肺结核、肺痨”的特效药故加入壁虎粉以求速效。
芦笋应该如何吃才能治疗癌症呢?&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要把芦笋先行煮熟(或者使用罐头装的芦笋也可以,功效是相同的),然后把芦笋放入果汁机里面打成泥状,把这种芦笋製成的泥状物盛在容器里,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面,早晚各吃 4大匙。
介绍一种对癌症患者非常有用的药方:&告诉大家一个药方:用猫眼草炒鸡蛋,每天服用一次。&(干品须采用熬药方法,剂量须咨询中医师)昨天在群里听一位网友说,他的朋友得了晚期肺癌,腹胀便血,医生说没几天可活了。就在群里求助,想用偏方试试,令我想起了保定市的刘耀驰医师,在其集临床40余年经验编写的医书中记载有治肺癌的妙方,而他也敢于对书中每个方药以医德精神负责到底!便在群里告诉了他,让他朋友试试。如今在这里也公开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学习这妙方。药方;仙人掌[去皮刺]100克、白砂糖50克、冰片1克。用法;白糖与冰片研细备用。仙人掌点白糖、冰片吃饭后用,每日两次。病例:曾治好张XX,女,48岁黑龙江人,经当地、北京、保定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检查:面色苍白焦枯,口唇发紫,舌尖淡,苔黄燥,呼吸困难,两胸疼痛,心烦,失眠,食欲尚可,腹部胀满,身倦,四肢无力,体瘦如柴,大便干小便黄,脉沉迟兼滑涩。治以清热解毒,健脾利肺,养心通便。连服3个月体质恢复,6个月呼吸自如,9个月确诊痊愈!肺癌虽到晚期也不必害怕,在我所述的方子里再加上壁虎粉当有特效。取壁虎10只,放瓦上烘干,研细,装入胶囊,每次吃完仙人掌就服用4粒。以五味子 10克煎小半碗水送下。日服三次!注:壁虎粉是以我个人经验添加的,因为肺癌到晚期虽为慢性但实为急性,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难以有时间慢慢调养,而壁虎粉是治疗“肺结核、肺痨”的特效药故加入壁虎粉以求速效。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道友赐教。&(这个方子需要咨询中医师:鬼子红有毒吗?)&说:【胃癌急救方!】&&热心网友:(一帘幽梦 )“你好,先将胃癌方子提供如下:一勺羊油,一勺蜂蜜,半勺鬼子红,先把羊油加热化开然后放鬼子红稍凉后加蜂蜜,一次一小瓷勺,一天喝三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喝上一周停两天,再喝一周就好的差不多了,再加服一个疗程最好,以便巩固。这个方子对胃癌患者特效,喝一个疗程后去做检查,看看患处缩小多少,一般肿瘤部位都会萎缩三分之一的,治愈率是百分之九十。这个方子是长春医大医院一个女护士给的,她用这个方子治好了丈夫的胃癌,现在我一亲戚正用着呢,很神奇的,喝了一周癌细胞都瘪回去了,患者现在气色很好,吃&基三苯甲烷氯化物。"&饭打麻将干啥都不耽误。”献方人:陈老师&&温馨提示:“鬼子红”在化学药品名上叫"碱性品红——主要成分是三氨,在化工品商店有卖,很便宜的一瓶。可以百度去了解下此药。
&治癌神方:糖醋蒜汁的神奇功效(作者:&李鼎衡)&
糖醋蒜汁&&:可用来治疗大肠癌、直肠癌、卵巢癌、淋巴癌、肝癌等等癌症。
製作糖醋蒜汁:
秘方:1斤大蒜、1斤白米醋、冰糖4两。製作方法:1、大蒜清洗晒乾后,去皮就直接放入玻璃瓶,醋注入后加入冰糖。2、瓶口先封上保鲜膜再盖上密封盖。3、浸泡三个月以上即可。每晚空肚时喝一小酒杯就行。製作提示:泡醋时切忌原料不能沾到水,否则易酿坏。浸泡初期蒜头变淡绿色,是正常现象此乃醋分解萃取大蒜营养的过程,色泽会逐渐恢覆不必担心。李鼎衡,一位在图书馆做教导书法的志工,今年86岁,在一本由黄庆源编辑的长远艺术画集v.3第19页的书中,他亲自撰述了本人的抗癌经验,我在95年&11月6日拜访他的时候,他说:当初他被发现的大肠癌,有四颗像葡萄状大小,他的一位爬山的友好叫陆启诚先生的介绍他早、晚空腹时,各喝一小酒杯泡一个月的去皮大蒜加冰糖泡白米醋的糖醋蒜汁,没有开刀,没有化疗,两个月后肿瘤就消失了,大蒜、白米醋与冰糖的比例(斤)为:1比1比0.25(即4两),到昔日已经十年,他还是如往常一样的在喝,身体很健朗,他还告诉我,他的一位叫陈宝文的友好,是一位金石学家,罹患肝癌,有七公分大,荣总医生告诉他说:四公分如下,我们会帮你治,七公分了,你就回家自行疗养好了。结果他也是喝这个好的,到今日,也有廿年了。皮大蒜加冰糖泡白米醋的糖醋蒜汁,很多人都晓得,它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很有帮助,但是明确说出它们製作的比例,并且能治癒癌症患者的说法,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以及遇到了见証者,为了确立我记录的无误,经由李鼎衡先生的引介,我于95年11月20日与陆启诚先生连繫上后,他很热心的告诉我,美国伊利诺州大学的一位院长也是成功大学毕业的校友,直肠癌开刀后,也是这样子喝了以后而没有复发,还特地的回来与大家见面,一来谢恩,二来兼做此种疗法的见証者,而经由陆先生告诉癌症患者用这个办法治好的例子有:大肠癌、直肠癌、卵巢癌、淋巴癌、肝癌,此中又以对肝癌的成绩最为明显。假设有机会,陆先生说:企望有机会能用基金会的力量来推动此一疗法,等待能协助更多的人(谢绝:仙女、女中医、袁哲浩、石艺、蓝月亮、岳勇黎等人转载,这些人几乎没有写过一篇原创,但他们很擅长把别人的文章剽窃复制过来为自己的原创,并进行商业行为)。后来有人问我:李鼎衡先生喝大蒜醋的过程中,身体有无产生变化。这也是个有意义的问题,于是97年8月4日我再访李鼎衡先生以探个下场。李鼎衡先生说:没有变化,全部正常。便是两个月以后去检查,癌细胞就没了。其它他还告诉我一个实例:有一个友好的小孩,也是大肠癌,开刀以后,情况很不好,家人已经居心裡淮备,要淮备后事了,后来透过别人找到了他,想是死马当活马医吧!他送了对方两瓶大蒜。(其它的本人泡),现在完全好了,夫妻两人又来看过他。&&注:市面上剥好皮的大蒜最好不要用,因为它们製作的方式是先把塑料布去闷过后再用水漂去外皮,若拿来泡醋肯定变质。&防肝癌做到四吃四不吃&肝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为此专家提出四吃四不吃原则。&&1&、吃胡萝卜柑橘蔬菜和水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是由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的预防作用最强。董菁博士建议,每天应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蔬菜水果,包括早晨喝一杯果汁,上、下午各吃一片水果,正餐时再吃两份以上蔬菜,这样一天总摄入量约400-800克,可使你患肝癌的危险性降低20%。2、喝铁观音闽南人爱喝茶,董博士说,这对防肝癌很有益,尤以闽南一带常见的铁观音为最佳,雨前龙井也不错。3、吃奶制品医学研究证明,在控制喝酒的情况下,如果每天食用奶制品,包括牛奶及酸奶等,患上肝癌的几率将减少78%。目前小孩已经养成了食用奶制品的习惯,但成年人中食用奶制品的还为数不多,不妨改进。4、多吃“三笋”三笋,即竹笋、莴笋和芦笋。专家提示日常多吃这三种食物,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而且还美味可口。1、不吃发霉食物.春季,食物极易发霉。而发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为致肝癌物质,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因此食物应妥为存放,一旦发霉就应立即丢弃,尤其是黄豆、花生、红薯、甘蔗等,切不可再食用。此外,花生油同样不宜久贮,如果发现产生哈喇味就不宜食用。否则不仅味道不好,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癌症。2、不吃或少吃腌菜.酸菜、咸菜、咸鱼等腌菜爽口开胃,接下来天气热了,食欲不好,许多人更喜欢以腌菜下饭。但腌菜中含有较多量的亚硝胺,实验证明与肝癌的发生有关,最好不吃或少吃。而且切记,一定要腌透之后才能吃。3、不饮或少饮酒.长期饮酒,酒精会将胃粘膜消化掉,胃的细胞一旦受伤,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就容易被胃吸收,从而容易引起酒精性肝炎,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甚至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此乃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果用发霉的花生来下酒,诱发肝癌的可能性会更大。董博士建议,成年男性每人每天饮酒量不能超过2杯,女性不能超过1杯。4、动、植物油变质后不宜食用陈腐油类中均含有丙二醛这种化学成分,它能生成聚合物并与人体内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反应,使蛋白质的结构变异,导致变异蛋白质的细胞失去正常功能并向初期癌细胞转化。此外,丙二醛聚合物能阻碍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并使人的老化过程加快。因此,动植物油切勿存放太久,已变质产生哈喇味的油不宜食用。用哈喇油炸炒制作的食品不仅味道不好,更重要的是能导致癌症,使人缩短寿命。警惕:多种疾病可掩盖肿瘤症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捷教授介绍说,临床上很多病人都有这样的误区:以为没有消瘦、黄疸、腹水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就不可能得肿瘤。“其实,现实中很多肿瘤在早期都缺乏典型症状,甚至到晚期也没有症状,而确诊时往往已失去治疗意义。”王捷表示,判断肿瘤是否进入晚期,不是取决于病人是否出现症状,而是取决于肝功能、肿瘤大小、是否侵犯到血管、是否发生转移等因素。王捷表示,众多肝癌病人已发展到晚期,临床上却没有任何症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病人的肝脏代偿功能良好。“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般情况下,只要有30%的肝脏,就足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肿瘤虽然已经侵犯到肝脏,甚至侵犯到血管,但只要有30%的肝脏没受影响,就不会表现出症状。”王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病人可以高枕无忧,因为肿瘤的生长速度极快,等肿瘤细胞把肝脏都侵犯了,便会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到那时治疗已难奏效。其次,如果患者的肿瘤恰巧长在肝脏正中央,且肝体积没有明显增大,肝包膜张力不高,没有影响到周围的神经,也可能不会出现疼痛。而癌栓没有侵犯到门静脉,或已经侵犯到门静脉,但没有完全堵住,便不会出现腹水。肿瘤坏死可引发感冒症状此外,病人本身有基础病,如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囊结石、胃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与癌症的症状相似,掩盖了病情的真相。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出现低烧、畏寒,以为是患了感冒来看医生,在照B超后才发现得了肝癌。事实上,肿瘤坏死也会引发低烧、畏寒、感冒等症状;而病人本身有糖尿病,也可能因此掩盖了肿瘤引起的消瘦。易感人群最好每半年照一次B超(图片来源:东方IC)提醒:易感人群最好每半年照一次B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刘超教授提醒说,有乙肝病史、肝癌家族史、喝酒、日常生活中爱吃腌制食品者,都是肝癌易感人群,此类人群最好能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家族史的病人,因为肝癌似乎特别青睐‘自家人’,这可能就是疾病本身的遗传易感性在作祟。”刘超介绍说,他近来屡屡遇到前后患癌的同一家人,甚至遇到过两兄弟同时上手术台进行肝癌手术的情况。“肿瘤的发生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相同的基因,加上类似的生活习惯,使得包括肝癌在内的很多种肿瘤都喜欢青睐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家人。”
乳腺癌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舌苔中间黄两边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