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病毒自然情况下多久能自然死亡我的床被(乙肝

推荐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论文题目阅读
热门乙肝病毒携带者论文参考资料阅读
同类论文推荐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生活与定期检查_扬州晚报
第B02版:健康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生活与定期检查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程文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病毒检测阳性,而无慢性肝炎症状,1&年内随访连续3&次以上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携带乙肝病毒。这种人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检查无异常,即所谓“健康带毒者”。另一种情况,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或B超检查发现有肝炎、肝硬化。因此,乙肝病毒感染后应定期进行以下检查,才能了解自己肝脏的健康情况,并加以区别对待。&&&&首先,要检查“乙肝两对半”,即: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E抗原和E抗体(“两对”)、核心抗体(“半”),另外还要检查乙肝病毒DNA,了解乙肝病毒感染处于什么状态及传染性大与小。&&&&其次要检查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及白蛋白,可以知道肝脏有没有发生损伤。做B超检查或CT检查,明确肝脏损伤程度,有没有肝硬化或其他情况。&&&&在此补充一点,千万不要把乙肝和甲肝搞混淆了。甲肝是消化道传染疾病,要注意日常生活特别是吃喝方面的传染,甲肝很容易在公共场所感染,与甲肝患者生活必须分开餐具!而乙肝不是那么容易被传染的,唾液里的乙肝病毒比起血液里少得可怜,况且进入肠胃后被胃酸灭活几乎不具备传染性,所以吃饭喝水甚至接吻都不会传染。与乙肝患者生活注意保护皮肤黏膜不破损就好,因为乙肝是血液传染疾病,若双方有血液对接就不安全。&&&&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只要肝功正常且身体又无明显症状就是医学上所称的携带者,而不是患者。建议每半年定期检查肝功、B超和DNA,若几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就是最好的状态,常年保持这种状态就行,千万不要乱吃药损害自己的肝脏,最好等待自然转阴。这只是时间问题,注意日常生活的调养长期坚持下去转阴就有希望!如果不转阴也没什么,很多人终生携带也没事的。这些年“大三阳”、“小三阳”都可以生小孩,携带者更是如此,到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医院会做小孩的病毒阻断工作,阻断成功率高达97.3%以上。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归扬州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 苏ICP备号 |
| 苏新网备2006011号 |
| 广告服务 | [ 帮助 ] [ 评论 ]|/|/|/|/|/|
//|//|//|//|//|
乙肝基本不传染,1亿携带者是怎样来的? 【感染性与传染性疾病讨论版】
乙肝基本不传染,1亿携带者是怎样来的? --------------------------------------------------------------------------------
  1、问:乙肝基本不传染,现在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样形成的?
  答:目前,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90年代前,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献血等环节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第二是,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导致母婴传播。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阻断,今后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因此,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隔离措施,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在1.2亿左右,没有大流行。卫生部的目标是到2050年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  1%  以下。   (1)目前,我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隔离措施,他们一样要使用人民币,上工交车,到饭店吃饭,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所有人每天都可能接触了乙肝病毒,如果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和严重性真像部分广告宣传的那样大,中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20年前就把乙肝传染给12亿人了,全国人10年前便全是肝硬化、肝癌了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这个推理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乙肝传染性的讨论,不应该盲目的夸大和恐惧,我高中一个同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吃饭2年多,但也没有传染给我们.我认为乙肝并不向社会宣传的那样,大家许多人没见过"非典",但都恐惧,还不是听别人说,因此对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亲自调查才有发言权,不能在一个假想的基础上随便说.   (2)最好的例子就是医学工作者对乙肝感染者配偶的调查。夫妻间的接触算是最密切的吧!但经调查,夫妻都患乙肝者不到10%,绝大多数乙肝感染者的配偶不但没有患者乙肝,还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抗体。这足以证明,只要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在体内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  地坛医院蔡皓东医生的文章节选     (3)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少?   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据有关专家随机调查的263位已婚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35-55岁之间,婚龄均超过5年,并且都有子女。其配偶同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共计17对,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46%。这一结果和国内的其他调查资料基本一致。   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达到65.3%(172位)。他们的化验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但是表面抗体(都未打过乙肝疫苗)或核心抗体为阳性。这说明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     2、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8/9的人终身不发病,只有1/9的人会因生活习惯不好、免疫力差等原因成为乙肝患者。   (2)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也有1/10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每年公务员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确是极少数,也没有引起公务员内部乙肝流行,而且工作的还很不错。      3、无症状乙肝携带者能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卫生部肝炎专家委员会委员姚光弼)
  对这组群体应作为正常人来看待,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特别不能有入学,就业和婚姻上的歧视,更没有必要造成本人及其家属心理上的紧张,大家要正确对待。   目前,有些单位对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就业和工作设置人为障碍,是不妥的,原则上对他们不应有就业禁忌。只是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人,不宜直接接触食品和作保育人员,也不宜从事对肝脏有毒性的化工工作。
  4、做工作需要健康的体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健康人      以携带乙肝病毒就是不健康的人为由不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合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这些亚健康人群里,中青年所占的比例高达75%。亚健康成了排在癌症、艾滋病、高血压之后的“第四杀手”。该调查还表明,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的只占5%,被诊断患病(第二状态)的不足20%,有75%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中华医学会去年对全国33个城市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结论是:我国亚健康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70%。应此健康是相对的,只要能从事应聘的工作就行,而不是盲目追求医学上的完全健康,那样则世界上有95%的人应立刻下岗。因此,以携带乙肝病毒就是不健康的人为由不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合理。     5、(1)在国外,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乙肝表面抗原是个人隐私,除了餐饮等行业,其他行业招工时不允许查乙肝五项,肝功能正常即可  。   (2)除我国外,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如此苛刻的限制。  
  多年以来,人们把乙肝和甲肝混为一谈,其实,甲肝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而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并不通过共用餐具传染,日常的正常工作、学习更不会传染。   举一个例子,甲肝常有爆发,可是谁听说过乙肝爆发?      90年代初,我国的第一次流行病学普查发现,乙肝携带者约为10%,而本世纪初,我国第二次流行病学普查显示,乙肝携带者仍为10%(确切数字为9.7%),也就是说,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乙肝携带率根本没有扩大,这充分说明,在一次性注射器和母婴阻断技术推广使用后,乙肝已经被有效的控制,而与日常接触与否无关。  
  对乙肝的恐惧实际上毫无必要,当然,每个人都有恐惧的权利,如果您在了解了乙肝的传播常识之后仍然恐惧,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您的恐惧呢?把1.2亿乙肝携带者隔离起来吗?像种族隔离一样?这显然不是个好办法,事实上,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推荐给您,就是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很便宜的,只需30元人民币,比每年去抽血化验成本要低多了。   注射了乙肝疫苗,产生了乙肝抗体,那么,您就不必再为此害怕了,即便您因偶然因素输入了乙肝携带者的血制品(恕罪!),也不会被感染上。
  中国的乙肝携带大量增加,与建国后计划免疫(即儿童注射疫苗)有关。建国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开始大规模的为儿童注射牛痘、卡介苗、白百破等疫苗,这当然是件好事。   但,由于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往往是一根注射器,小朋友们排着长队来轮流注射,有的换针头(针头也不是一次性的),有的连针头都不换,这样一来,如果队列中有一位小朋友是乙肝携带者,那么其他众多的小朋友就有可能因此而被感染。   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多半就是在这种危险中长大的。  
  另外一个问题,乙肝携带是不是不等于肝脏有病呢?是不是就一定会影响到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呢?是不是就一定向某些黑心乙肝广告中所渲染得那样要发展为“肝炎-肝硬化-肝癌”呢?   下文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教授魏来教授于9月9日发表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网站上的文章,解答了这个问题:         乙肝感染后的结局是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者为31.94%(即大三阳)。HBeAg阳性是病毒繁殖的标志,HBsAg阳性者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同时,即使有病毒繁殖,也不一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HBsAg阳性和肝脏有病是有区别的。   目前的研究还发现,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年转化率为2.8%~3.5%,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仅为0.83%,而HBsAg携带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则更低,约为0.27%~0.47%。所以乙肝不一定就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但不要忘记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还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消毒不严的牙医器械最容易成为传播乙肝(以及其他疾病)的途径。   据日《北京晚报》报道,有近80%的口腔医疗机构对机头不彻底消毒或假消毒。这种消毒不严的牙医器械使得乙肝传播的几率大增。   所以请朋友们一定要到正规的牙医机构去看牙,而且尽可能的使用一次性器械。
  世界卫生组织从来也没有声称过可以治愈乙肝,只是列出一些药品,但也只能是控制,不能完全治愈,即使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办法,否则,中国大陆早就进口了!   中国的媒体和制药企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当然,这跟我们的政府管理无能有关!   治愈乙肝目前就只能靠自身的抵抗力!药物只能辅助!其实自然转阴的人极少,很多的是终生携带!
  现在世界上的确没有能使乙肝彻底转阴的特效药,但是随着近年来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能够有比较好的办法来控制乙肝发病者的病情了,乙肝患者到正规大医院的乙肝专科(或消化内科),都可以通过正规的主流疗法比较好的控制病情。      至于现在铺天盖地的乙肝医疗广告,本身就是国家禁止的,2003年元月,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十七号令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中国的乙肝歧视为何屡禁不止?
  本周,我接到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的电话。他告诉我,一位乙肝姑娘被一家公司录用。工作一段时间后,公司体检,发现这位姑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以各种理由将她辞退。姑娘很聪明,找来录音笔,录下了公司辞退她的原因实质上是因为她有乙肝。她将那家公司告上法庭,公司认为她在食堂就餐会把乙肝传染给其他同事。最终官司赢了,但只对那家公司处罚了区区几百元钱。
  记者问我:和乙肝感染者一起吃饭会不会感染乙肝?
  我告诉那位记者:乙肝是一种经血传播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记者问我:有些人担心,如果自己的嘴上有溃疡,和乙肝感染者一起吃饭,会不会被乙肝感染?或是手上有伤口,正好那位乙肝同事也有伤口,伤口碰伤口会不会被感染。
  我告诉那位记者:一是那么碰巧的事是十分罕见的,二是人们往往只注意病毒的传播途径而忘记了人们自身的抵抗力。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而且有许多机会被这些微生物所感染。但是,人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成功地抵御各种感染。这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功劳。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是吃干饭的。对付乙肝病毒也是同样。我国的乙型肝炎感染率很高,我们每天有许多机会能够接触到乙肝病毒,即使你把本单位或公司的乙肝感染者都辞退,你在大街上,在饭店中,甚至你手中的钞票上,你都能接触到乙肝病毒。但实际上,我国绝大多数的感染者都是自幼感染,因为幼年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成年人的抵抗力95%以上都能抵御住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另外,我们也有了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完全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记者问我:我国政府对保护乙肝病毒感染者就业有什么法律规定呢?
  我告诉记者: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日通过,日起施行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当然这个金额非常低,对用人单位无法形成有效震慑);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应该受到从业限制的&消化道传染病&的种类,&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被列入,而&乙型肝炎&没有被列入其中。这就消除了多年来食品行业对乙肝携带者的从业限制。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权利,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隐私权。
  记者又问我:这些法律和通知为什么没有被实施?乙肝歧视为何屡禁不止?
  我谈了四大原因:我认为,首先是民众对乙肝的错误认识和对乙肝感染的恐惧。目前许多老百姓对乙肝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来把病毒性肝炎都认为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基础上,把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与通过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搞混,认为它们都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第二,一些健康体检和入职体检医生的误导,让人们对乙肝产生恐惧心理,和公司串通检测乙肝,甚至还在体检时录像,不让一个乙肝感染者&漏网&。这些体检中心对社会上的乙肝歧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是以往的错误政策阴魂不散。以往的公务员体检标准在社会上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虽然现在已经纠正,但许多一起效仿公务员体检的公司或单位仍在执行旧的体检标准,把乙肝感染者拒之门外。第四是政府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够。虽然已经有了这些法律和通知,但对违法者只处罚区区几百元,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状态,乙肝歧视如何完全消除?乙肝感染者如何才能有平等就业的机会?
  前一段时间,雷闯根据我平常写的科普文章帮我整理了一封给公司老总的乙肝科普信,寄给了500位公司老总。我非常赞同。前一段时间,我一直没有一个适当的机会在博客中公布。今天,也借这位记者的新闻由头,将信公布出来,让更多的公司老总看一看。
尊敬的某某公司总裁:
  您好,我是北京地坛医院蔡晧东医生,从事传染病专业30余年,对各种传染病的抢救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10年来从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作为一名医生,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我还一直关注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等社会问题。
  今年上半年,一个武汉的志愿者做了《2009年度中国企业500强乙肝歧视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半数的&中国500强企业&要求在入职体检中查乙肝。
  自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多次出台法律法规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平等就业权利。由于这些法律法规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卫生部再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取消入职体检中的乙肝项目的检查。这一新的政策受到了所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拥护,同时也被广大群众所关注。乙肝可怕吗?它的传染性强不强?会不会造成我国乙肝的流行?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胜任正常工作吗?作为医务工作者,我非常愿意将我所知道的乙肝知识与您分享:
  1、乙肝传播途径与甲肝不同,乙肝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病毒性肝炎分为两类,即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甲肝、戊肝)和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乙肝、丙肝、丁肝)。乙肝是乙型肝炎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
  全球有 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乙肝感染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全国有6/10以上的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有1/10人口体内长期存在乙肝病毒。
  根据国家卫生部《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文件明确阐述:&乙肝病毒不经食物或水传播&。
  (1)母婴传播,即乙肝阳性的母亲未采取阻断措施而传染给新生儿。
  (2)血液性传播,包括输血,消毒不彻底的输液、针刺、纹身、纹眉、牙科治疗及共用带血牙刷。
  (3)性接触传播。
  2、乙肝传染性并不强,且可以通过乙肝注射疫苗预防。
  不少人会认为,乙肝的传染性很强,尤其是乙肝的&大三阳&,其实乙肝的传染性并不强,还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预防。
  乙肝病毒感染者以e抗原是否阳性分为&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和&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一般来说,&大三阳&者体内往往存在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较强;&小三阳&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较弱。但是,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传播病毒的途径仍然是:母婴、血液和性。即便是肝癌患者,传播病毒的途径也没有任何不同。
  传染病医院的医生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天天接触,但他们都没有被感染;按照我国乙肝的感染率,我们周围的人中10个人就有1个人可能是乙肝,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会天天和他们接触,甚至每张钞票都被乙肝感染者拿过。如果,乙肝真是那么容易传播的话,感染乙肝的就不仅仅是1亿人,而是所有人。
  但是,您或许会问,既然乙肝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何中国却有将近1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是因为以前一次性医疗器械未普及,从而因为共用医疗器械而导致交叉传染。
  注射乙肝疫苗是让我们远离乙肝最有效、最方便、低成本的方法。只要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您将不会被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不是遗传病,现代医学技术已可以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
  乙肝并不遗传。新生儿之所以易感染乙肝病毒,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胎儿受母亲产道挤压导致皮肤粘膜破损而感染。而且胎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不能自主清除乙肝病毒,所以才会导致乙肝的母婴传播。但是,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同时,自2002年,国家将乙肝纳入&国家免疫计划&,新生儿及未注射乙肝疫苗的儿童可免费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感染者参加工作不会造成乙肝流行
  甲肝病毒曾造成上海市发生医学史上最大的甲肝暴发流行,累计150多万人感染,31万人发病;戊肝病毒肆虐我国新疆南部长达18个月,使12.2万多人得了戊型肝炎,717人死亡;医学史上从无因接触乙肝造成社会上乙肝的流行的记录。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的胃中能分泌一种胃蛋白酶,这种酶可以把乙肝病毒杀死,所以乙肝不会像甲肝和戊肝那样通过消化道传播,引起社会上肝炎流行。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和中、小学生,由于9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入学不体检,但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吃饭,一起打闹,从无顾忌。在他们中的1/10乙肝病毒感染者并没有造成乙肝在中小学中流行。那为什么我们长大后要害怕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触呢?
  乙肝虚假广告加剧了大家对乙肝的错误认识
  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肝功能正常都不用治疗,因此有2/3的乙肝感染者只是病毒携带,他们和正常人一样不用服药。现在社会上对乙肝的歧视,给乙肝病毒感染者很大的压力,寻找各种方法&根治&乙肝,导致一些根本不用治疗的病毒携带者盲目用药治疗。这些盲目治疗给一些骗人的医疗广告钻了空子,他们打出什么&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乙肝、艾滋、癌症三大顽症&,更有些&专家&热情跟踪,极力推广,&转阴&药物。这不但使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白白花了许多钱,有的反而越治越坏,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这些骗子医疗广告让大家觉得乙肝很可怕,从而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者受到更大的歧视。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胜任正常工作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多是悄悄潜入,长期共存,目前全世界还没有能把乙肝病毒完全从体内清除的药物。有2/3的乙肝感染者可能终生携带病毒,而不发病,和正常人一样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和体力劳动;只有1/3的感染者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在医生的积极治疗下,他们多数能够好转,转变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的能力,只有极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所以,不能因此就让这1亿多人口都不工作,都不上学吧!我国的乙肝流行历史已经很久,我们的父亲、母亲,他们中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不都是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吗?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内的每一个求职者,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也希望在我们每个公司,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北京地坛医院蔡晧东医生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10/10/14
  最后,感谢这位中央台记者对乙肝歧视的关注和对我的采访。希望这次节目成功播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乙肝,反对乙肝歧视,提倡平等和社会和谐。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肝乙肝丙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