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后要查前列腺癌骨转移生存率 前列腺癌骨转移生存率生存率高吗

男性体检应增测PSA预防前列腺癌
核心提示: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并且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成为一种常见的癌症。而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特征性变化,因此难以察觉,常规的体检是发现不了前列腺癌。所以前列腺癌要是要早期诊断基本上都是靠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因此,男性体检时最好在血常规中增测PSA。
  癌症无疑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最大杀手之一,、、……一系列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都让人触目惊心。癌症的预防和早发现成为防治癌症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防癌体检受到极大的关注。在众多防癌体检的项目中,常规血检中增加psa和fpsa两项检测有助了解的患病风险,应该引起男性朋友的注意。(男性体检应增测PSA)  psa检测与前列腺癌有何关系?  psa一直是前列腺癌最重要和最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早期前列腺癌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查。随着诊断技术的改进,psa的检测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以目前的电化学发光psa检测试剂,精度已可达到0.03ng/ml。psa的正常值是小于4ng/ml,一般超过10ng/ml就要考虑前列腺癌的可能。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性研究(erspc)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1000例长期随访的各年龄阶段的男性中,研究人员发现,55岁至69岁年龄段每年进行psa筛检的受试者,晚期前列腺癌可减少28%。  医生表示,可以在健康体检中对高危男性先行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合指检进行早期筛查,对于阳性患者再结合临床病史,进一步采用活检穿刺进行组织病理学确诊及判断分期。通过筛查实现前列腺癌的早期干预,早诊早治。  为什么要重视psa检测?
  由于前列腺癌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等出现严重的下、、全身骨痛和病理性等症状来就诊时,过半的患者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差。进行高危人群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而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穿刺活检后病理学诊断,则是一种侵入性、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且会带来一定并发症,比如血尿、血精、并发感染、、尿梗阻等,并不适合于大范围高危人群的初筛。  而我国PSA筛查还刚刚起步,普及程度就是在一二线城市也明显不足。医生建议,45岁男性应该每年查一次psa。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那么,诱发前列腺癌的因素有哪些?早期症状会怎样?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前列腺癌患者如何自我调理?这些种种有关于前列腺癌的疑问,都可以通过39健康网这个专题上了解清楚。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建议50岁以上的男人每年最好做一次检查。但是,PSA升高并非一定是前列腺癌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前列腺炎、增生、外伤或者射精。发现PSA升高,应该怎么办呢?当前位置:男科
> 前列腺癌可以治愈吗? > 正文
前列腺癌可以治愈吗?
来源:寻医问药网 时间:
09:57:12 发布者:
前列腺癌可以治愈吗?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跟死亡率不断上升,很多患者都尽量避开前列腺癌这一话题。那么,得了前列腺癌能治好吗?专家提醒到,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医学,前列腺癌还是可以治愈的。下面请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介绍一些有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专家以为,由于每个患者引起的改变的原因不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加上自身的抵抗力不一样,在治疗效果上也会存在着差异。前列腺的位置特殊,所以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患者应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对病情的回复是有帮助的。男科专家指出在治疗在治疗前列腺癌时要遵循以下准则:
1.首先是患者心态,一些患前列腺癌的患者,往往失去信心,不愿意接受治疗,对与患者来说,能熟悉得手术的必要性,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对手术后的存活时间有正向的影响。在饮食上,前列腺癌病人应以低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为饮食原则。
2.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只要是恶性肿瘤,术后生存期主要看是否早期治疗。但大部分肿瘤,早期一般可毫无症状,发现时一般都为中晚期。假如是普查发现的癌肿,往往偏早,对手术后进步患者的生存率很有帮助。所以,男性在45岁以后,有条件的最好一年查体1~2次,关注生殖器健康,有助于早点查出前列腺癌。
3.选对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手术是否彻底,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列腺癌手术能活多久。前列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症状、癌肿的分期、免疫力状态等综合因素来考虑。早期采用根治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75%,10年生存率55%,15年生存率33%;B1期肿瘤多数分化较好,但在手术时发现有5%-20%的患者已出现淋巴转移,故应行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根治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达50%-70%;B2期约有50%
的患者肿瘤已侵犯精囊,同时有25%-35%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故应行前腺癌根治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及组织内放疗等;B2期根治手术后15年无癌生存率为25%。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2015年EAU年会荟萃——前列腺癌(四)
本期为您带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许克新教授的2015年EAU年会荟萃
——前列腺癌(四)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于-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本文介绍了此次会议的精彩学术亮点之一。
1.外科医生手术量对前列腺癌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
最近几年几乎所有的研究医疗中心研究均显示许多疾病的治疗结果差异巨大。以3个国家3种疾病为例,英国搭桥手术手术死亡率差异相差4倍,德国髋关节术后再次手术率相差18倍,瑞典结肠术后死亡率相差20倍。
目前的问题在于患者无法得知医院间治疗结果的差异。更糟糕的是多数医院及外科医生自身也不清楚他们自己的治疗结果的现状,因为患者出院后多在诊所等医疗机构随访。
关于预后的差异,目前讨论最多的是医院和医生的病例数及手术量。Vickers报道经验丰富外科医师与初学者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率相差10倍。数据显示大量的外科医生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量较小,比如在德国,50%的前列腺根治术是由年手术量低于50例的医院内2名或者更多的外科医生进行的。在美国,80%的外科医生年前列腺癌根治术低于10例,只有5%的医生年手术例数大于50例。
近期关于医院和外科医生手术量与治疗预后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最近一片综述纳入大量的研究,文章研究了医院和医生手术量与预后的关系,包括:术前死亡率、围手术期并发症、输血率、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再住院率、远期功能(如:控尿率、膀胱颈梗阻、尿路狭窄、瘘、勃起功能障碍)、短期及长期控瘤效果(切缘阳性率、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无转移生存时间、挽救性治疗率、中危及高危患者淋巴结清除率等。
这些信息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于治疗质量控制和促进的讨论。根据以上讨论的治疗预后与手术量的关系,有些中心开始讨论制定最低手术例数的规定。
目前关于临界点规定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没有普遍接受的医院或医生手术量的截断值。2、严格的截断值,如“不小于30例/年”可能会导致手术指征被过分放大。如果医院完成任务的压力较大且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这种风险将会上升。3、最后,Trinh的系统回顾指出关于手术例数与治疗预后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些许不足:
①许多研究都是基于人群的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SEER &
Medicare数据库,该数据库中患者年龄严格限制在65岁以上。这种数据情况不适合其他国家的男性患者。
②并非所有的研究都有分险分层和肿瘤风险分组,加上多数研究是回顾性的,不可避免会导致选择偏倚。
③样本量小的机构不容易发表结果,因此存在发表偏倚。
④单独讨论手术量与治疗预后的关系而不考虑其他辅助条件是不合理的。比如当地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没有病理科协助,有没有重症监护病房,是否有血栓预防措施,是否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都可能影响预后。
⑤部分指标发生率过低,如围手术期死亡率,导致统计结果可信度下降。
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评价治疗结果的方法需要风险控制,系统的评价疾病的治疗结果,使用全球统一的简洁标准评价治疗。
哈佛商学院2012年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组织ICHOM致力于标准制定。ICHOM着重关注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指标,提供全球统一的治疗结果评价方案。28名包含泌尿外科医师、放疗科医师、肿瘤科医师、医疗统计专家、患者代表组成的专家团与ICHOM合作与2014年制定了前列腺肿癌局部治疗的简洁评价标准。这是继白内障、腰部疼痛、冠心病之后的第四个标准。IHCOM计划与2017年前完成不少于50个评价标准,覆盖50%以上的全球性疾病。ICHOM旨在使不同机构和医院的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更重要的是让治疗结果数据对患者保险公司等医疗利益相关的参与者透明。
透明的结果评价
风险控制应该被引入评价治疗结果中评价中来。当评价结果透明以后,一个自由执业的医疗中心,通过病人的减少就能看出治疗结果的优劣,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将促进医疗中心提高治疗治疗,否则将可能失去多数病人。此外在瑞典和德国,政府正在热议是否将医院收益与治疗结果挂钩。
我们相信将建立透明的标准化的治疗结果评价体系,并且不断分析提高治疗结果将最终有利于缩小不同中心治疗结果的差异。通过这个途径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不会增加医疗费用,甚至有可能降低费用,最终使所有患者收益。
2.肿瘤基质中侵袭性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难以预测的恶性肿瘤。目前的诊断方法不能有效地将惰性肿瘤与威胁生命的高度恶性肿瘤区分开。
目前需要新型肿瘤标志用于检测肿瘤进展,以往,研究者多从原发瘤的上皮细胞中寻找。过去20年的研究显示癌的非上皮细胞成分,即肿瘤基质或者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发展、生长、转移及转移灶增长有重要意义。
新生细胞及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前列腺的发育及功能的维持依赖于雄激素刺激下前列腺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需要紧密相联的细胞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的协助。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前列腺肿瘤标记物及治疗靶点可能来自原发肿瘤基质、载瘤器官、转移前微环境及转移微环境。
基质调节器官的发育、功能、雄激素依赖性,同时受年龄和疾病影响
胎儿时期,前列腺基质在雄激素刺激下分化出腺上皮。反过来,前列腺基质的发育也受腺上皮影响。成年后雄激素受体阳性的基质细胞通过基质分泌的“andromedins”调节上皮细胞的生长、死亡、分化。
FGF、ILG-IGF、EGF、Wnt、HGF家族都起“andromedins”作用。前列腺导管上皮细胞雄激素受体维持细胞生存,基质上皮细胞雄激素受体抑制细胞增殖。去势诱导正常前列腺萎缩依赖于前列腺基质细胞中雄激素受体及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前列腺导管周围基质的组成和功能决定了列腺上皮的雄激素依赖性。
前列腺基质受年龄影响,随年龄增长,炎症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逐渐增多。体外试验中老化的基质肌纤维母细胞刺激前列腺癌细胞。常见的前列腺非肿瘤性疾病,如BPH、前列腺炎也与基质细胞的细胞组成及功能变化相关。
肿瘤基质的变化与肿瘤行为及患者结局相关
在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发生改变的上皮细胞会诱导基质中各种细胞出现改变。这种基质改变与受伤后伤口愈合过程中基质变化类似,基质改变反过来会用于新生的上皮细胞。基质的变化(见表1)与肿瘤的浸润及患者结局相关。
&基质基因及蛋白表型发生改变
&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改变
正常基质中平滑肌细胞比较多见,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逐渐被肌纤维母细胞取代,被称为癌相关纤维母细胞(CAFS).
因此平滑肌细胞标志(如肌间线蛋白)减少,肌纤维母细胞标志(如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增多是肿瘤基质的特点。前列腺CAFs与胎儿基质细胞相识能分泌大量肿瘤促进因子,如TGFβ,
CXCL12, CXCL14, CTGF, FAP, ASPN,HIF1α, ERα, Hes1, VEGF-D,IGF-1,
tenascin-C, periostin, collagen-1, EGF, FGF2, FGF7,
HGF,Wnt-3a,PDGF-receptor beta。同时CAFs中caveolin-1, S100A6,
NKTR,stanniocalcin-1,AR表达降低,其中一个亚型TGFβRII不表达。
c.血管生成。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伴随肿瘤周围血管和淋巴管增加。
d.炎症细胞的累积及功能改变。前列腺癌形成伴随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聚集
于载瘤器官和肿瘤基质。肿瘤微环境诱导这些炎症细胞呈现肿瘤诱导表型。炎症细胞影响邻近的CAFs、血管、肿瘤上皮细胞。雄激素剥夺会导致再次的炎症细胞聚集从而改变肿瘤行为。例如B淋巴细胞聚集释放淋巴毒素B可以促进肿瘤向去势拮抗性进展。
e.细胞外基质变化。前列腺癌的发展与肿瘤诱导细胞外基质改变有关。肿瘤发生后。胶原蛋白-1,、透明质酸、多能蛋白聚糖、骨膜蛋白、MM9等含量上升。
f.神经密度增加。神经在前列腺功能调节中发挥中心作用,肿瘤进展过程中,瘤内及瘤周神经密度增加,且肿瘤基质中神经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形成前列腺癌间质的信号同样作用于载瘤器官,因此肿瘤进展的标志可以在瘤外发现
肿瘤间质形成与伤口愈合间质的形成类似,都由新生细胞分泌的TGFβ触发。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的肿瘤中间质细胞的形态并不一致,表明肿瘤上皮细胞的表型影响邻近的间质。
将前列腺癌细胞植入大鼠的前列腺中,我们发现肿瘤诱导的适应性改变同样出现在载瘤器官中。我们称之为“肿瘤诱变正常组织(TINT)”。TINT中的许多变化与肿瘤基质中类似,表明肿瘤诱变肿瘤基质的信号可能深入到周围正常组织中。
肿瘤基质可能决定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在其他肿瘤的治疗中,以基质为靶点的治疗增强了传统的以上皮细胞为靶点的治疗的疗效。对于高危的前列腺癌患者标准的治疗应该是雄激素剥夺结合以基质为靶点的治疗。基质中雄激素受体含量低的患者对去势的反应不佳,原因可能在于去势后基质表达的IGF-1等因子并不像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一样下调。
前列腺癌原发瘤和转移瘤中肿瘤基质是否类似
当前列腺癌细胞进入骨髓后,骨髓中的肿瘤微环境与前列腺中并不一致。新生细胞需要改造新环境形成利于肿瘤克隆和生长的基质,同时微环境也会选择适合在新环境生长的癌细胞,因此转移瘤的肿瘤基质与原发瘤有共性也有不同。
对比原发瘤基质与转移瘤基质不同的研究较少,由于转移发生早,多数微转移灶较为隐匿,以转移灶肿瘤基质为靶点的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
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成、生长、扩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细胞与微环境的交互作用。与惰性肿瘤不同,侵袭性前列腺癌改造肿瘤微环境的路径不同。更多的研究这种机制有利于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的新的肿瘤标志和治疗靶点。
表1.前列腺癌肿瘤基质和载瘤器官肿瘤基质与预后不良或高级别肿瘤相关的因素
3.CRPC患者是否需要继续雄激素剥夺治疗
目前mCRPC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但是mCRPC最佳治疗方案的争议依然持续。
患者进展到CRPC后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是否继续困扰很多研究者。当开始阿比特龙、化疗等治疗时,是否应该停止或者减弱ADT?ADT是否影响CRPC患者生活质量?
EAU指南明确指出,CRPC患者(包括mCRPC与nmCRPC)需要继续ADT治疗,AUA及NCCN指南也同样指出mCRPC进展时需要ADT治疗。
目前所有新药如阿比特龙、MDV3100、sipuleucel-T、卡巴他赛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均将ADT治疗及维持去势水平作为入组标准。mCRPC患者中ADT治疗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明降低睾酮水平能延长生存期。在nmCRPC中ADT和三线激素疗法(卡巴他赛、阿比特龙、ARN-509)联合使用的价值目前还没有定论。
目前主张在mCRPC患者中继续使用ADT治疗是只是基于少量的文献。有一个小样本(n=85)的研究显示,化疗病人雄激素水平上涨不会改变预后。
目前明确的是即使ADT等使血清中睾酮水平下降,前列腺肿瘤及肿瘤微环境中的雄激素水平依然较高。肿瘤细胞自分泌雄激素足够激活雄激素受体启动相关基因。相关的机制有改变雄激素合成通路、雄激素受体过表达、受体突变等。所有这些证据表明包含ADT在内的综合治疗,降低自分泌和系统雄激素水平有助于CRPC的治疗。目前的证据表明,当启动其他治疗方案时ADT治疗依然对CRPC有意义。
ADT与阿比特龙的联合应用
醋酸阿比特龙特异性抑制CYP17从而抑制雄激素的合成。阿比特龙同时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由于阿比特龙也是通过抑制雄激素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因此联合使用ADT尽可能阻断雄激素受体通路具有协同作用。实验研究证明在未去势的患者中单用阿比特龙治疗,当LH升高2至3倍时,治疗效果不能维持。小样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议当ADT治疗睾酮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阿比特龙治疗较好。
恩扎鲁胺与ADT联合应用
去势后由于各种原因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依然活跃,ADT联合雄激素受体阻断剂可以最大程度上阻断雄激素。恩扎鲁胺是一种新型的雄激素受体阻断剂,与雄激素受体亲和力是比卡鲁胺的十倍。
目前尚无恩扎鲁胺单用与恩扎鲁胺联合ADT治疗的临床对照实验。与比卡鲁胺不同,恩扎鲁胺无受体激动性,且比卡鲁胺耐药的患者依然可以使用恩扎鲁胺。研究显示未经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单用恩扎鲁胺相对于单用比卡鲁胺男乳女化发生率降低36%,PSA水平下降程度和ADT类似,但是其他不良事件增加,且睾酮升高。
目前尚需更多的数据决定是否需要联合使用MDV3100与ADT,但是证据显示CRPC患者MDV3100与ADT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总体生存率。
化疗与ADT联合应用
EAU指南指出化疗开始后需要继续使用GnRH类似物,依据在于停止ADT治疗后雄激素反弹升高,刺激残存的激素敏感肿瘤细胞。其他研究表明ADT停药后50%患者维持去势水平2.5年,且部分患者恢复激素依赖性。目前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依然在持续,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化疗联合ADT对患者有害。在新的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发表以前,目前仍然建议化疗联合ADT治疗。
CRPC的治疗依然存在许多困难,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实验及生物标记物以期进行个体化治疗。
4.前列腺癌早期检测的风险分层——着重于高危男性筛查
大规模的随机筛查试验显示定期筛查可以减少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但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花费巨大。因此,迫切需要提高PSA筛查的性价比。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风险分层。
风险分层在现代医学中无处不在,它可以用于指导急诊科进行病人分诊,帮助对心梗患者作出治疗决策或者在肿瘤科中作为“分层医学”帮助对合适的患者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正确的治疗。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在健康男性的人群筛查中采用风险分层的方法?
我们首先来看下两种极端方法:一种是筛查所有人,一种是不使用筛查。欧洲前列腺癌随机筛查研究(ERSPC)以及哥德堡试验已经给出了一级证据:定期筛查PSA可以降低转移癌的风险(诊断时相对相对危险度为50%,随访12年后相对危险度为30%),ERSPC中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随访13年后降低了21%,哥德堡试验中随访14年后死亡率降低了44%。
但所有的筛查都会不可避免地在人群中引起一系列的假阳性结果,导致感染、过度诊断、生活质量下降等副作用。
令人担心的是筛查可能弊大于利,美国的前列腺癌预防实验推荐所有男性患者均不应根据PSA水平进行筛查。但这样做的风险是初诊患者晚期率将会增加,有研究称如果不进行前列腺筛查,转移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将会较现在增长3倍。自90年代早期开始前列腺癌筛查以来,美国高危前列腺癌发病率降低了70%,死亡率降低了45%。
在两种极端的筛查方案之间我们可以选择通过评价患者风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筛查方案。前列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我们希望在尽可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同时减小过度诊断和治疗。现在的指南越来越强调医患双方共同决定筛查方案。
分层筛查的目的在于筛查高危患者,种族和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因此优先对非裔美国人及有强阳性家族史的男性(2个和2个以上一级亲属前列腺癌)进行筛查,同样的BRCA2突变的男性也应在40-50岁以后开始筛查PSA及DRE。
分层筛查不仅包括制定筛查开始年龄,同时包含筛查结束年龄和筛查频率。ERSPC中男性自50-55岁后每2-4年筛查一次,直至70-75岁结束。EAU指南推荐自40-45岁开始PSA筛查。
什么年龄终止筛查目前依然存在争议,以往的研究发现,PSA&2ng/ml的60岁以上男性再次筛查不能降低死亡率,而面临着过度诊断的风险。PSA&2ng/ml的60岁以上男性再次筛查则显著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且过度诊断风险很低。这类研究表明PSA基线值筛查有助于决定前列腺筛查的频率。进一步研究显示,25%的PSA&2ng/ml的60岁以上男性将在再次筛查中获益大于风险,意味着75%的PSA&2ng/ml的60岁以上男性也不需要再次筛查或者筛查间期可以延长。因此对于PSA水平较低的患者降低筛查频率可以使患者受益。
前列腺癌合并疾病可能会比癌症本身对生存期的影响更大,所以许多指南都不建议对预期生命小于10年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对于高龄但身体状况好的患者不应该仅仅因为年龄就放弃PSA筛查。
根据PSA值可以预测患者在未来数年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低。有研究证实PSA水平与男性15-25年后前列腺癌死亡率及转移风险密切相关,PSA低于中位数的男性前列腺癌风险极低。因此高于同年龄段PSA中位数的男性需要规律前列腺癌筛查,当PSA&3ng/ml时行前列腺活检。
前列腺活检同样基于风险评价,活检的指征是基于PSA、血液/尿液检查、DRE、TRUS、MRI的综合判断。
活检的关键在于尽量多的发现高危前列腺癌同时减少过度诊断。活检前需要考虑几个问题:1、充分征求患者意见,了解既往有无活检史。2、PSA有波动趋势,发现PSA升高后数周需要再次复测PSA。3、尽管既往的研究发现PSA在发现早期前列腺癌中优于DRE,但是传统的查体依然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4、前次活检阴性的男性和状况相同但未进行活检的患者相比风险较低,但是不要忘记患者目前风险高于上次。5、和筛查一样,活检前同样需要考虑家族史、种族、年龄、寿命预期等因素。6、将f/t比值、4Kscore、PHI等复合指标纳入考虑范围,它们均能提高PSA筛查效能。7、PSA速率在判断前列腺癌治疗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前列腺癌筛查中并不优于PSA值作用。8、还有很多正在研究中的指标,如SNPs、TMPRSS2-ERG、HOXB13
G84E、GSTP1等、但都未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同。9、目前两周期PSA筛查结合前列腺核磁检查筛选穿刺病人成为研究热点。前列腺核磁有望在PSA检查的基础上提高穿刺的阳性率降低漏诊率。10、前列腺癌风险计算器可以整合各个风险因子计算综合风险,风险计算器的有效性取决于制定计算器时所选的样本是否有代表性。
医患共同参与的决策模式
前列腺筛查旨在筛选出高危患者,使患者收益大于风险,拒绝筛选高龄健康状况较差等不能从筛查获益的患者。对于有意愿筛查的病人可以从45岁起筛查PSA基础值,根据PSA水平和患者年龄决定再次筛查时间,60岁男性PSA&1ng/ml可以终止筛查。
综合考虑家族史、种族、健康状况,没有充足理由不进行穿刺。根据患者年龄查体情况重复PSA筛查。擅于利用除PSA以外的复合指标及风险计算器减少过度诊断治疗,不漏诊高危患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许克新 方志伟)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前列腺癌善于“潜伏”中老年男性检查意识不可少
核心提示:前列腺癌进程缓慢,病人的生存期长,假如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那么可以根治,所以相对于其它癌症而言它是比较‘温和’的。唐炎权说,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诊治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是最善“潜伏”的高手,早期几乎毫无症状,很多患者直到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已经到了前列腺癌晚期。相对于其它癌症而言,前列腺癌是比较“温和”的,病情进展缓慢,假如早期诊断和治疗,那么可以根治,因此,专家提醒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进行一次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对于家族史当中有前列腺癌发生的男性,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检查。
  专家名片
  唐炎权:
  外科肾病区(泌尿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专业,一直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工作,曾在、进修学习,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治、泌尿系疾病的微创治疗。
  前列腺癌早期检查不难,中老年人应有防癌意识
  近年来,前列腺癌死亡率已经攀升至欧美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快速上升,比如说上海前列腺癌发病率从/100000上升到/100000,成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外科肾病区(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唐炎权认为升高的原因在于: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促使了前列腺癌高发。
  “前列腺癌进程缓慢,病人的生存期长,假如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那么可以根治,所以相对于其它癌症而言它是比较‘温和’的。”唐炎权说,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诊治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据了解,由于前列腺位置隐蔽,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后叶带,早期前列腺癌不会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等表现,所以发病早期和中期往往无症状,很难引起患者的警惕;即使有所不适,如排尿困难等,也常常被误认为是年老的表现,或所致,进而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
  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对尿道产生压迫时,往往已不是早期前列腺癌,不少病人首先出现骨痛,发现远处,经检查后才发现已经到了前列腺晚期。
  “男性应该对前列腺癌引起重视。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进行一次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对于家族史当中有前列腺癌发生的男性,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检查。”唐炎权强调说,这两种检查方式能够有效地筛出前列腺癌的“危险分子”,假如这两项检查指标有异常,则建议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这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式。
  早期发现,争取根治
  “在前列腺癌早期进行治疗效果非常好,可以根治。”唐炎权说,目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简称“根治术”)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该手术有三种主要术式,即经会阴、经耻骨后以及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疗效与开放手术类似,优点是损伤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
  据悉,市五邑中医院泌尿外科紧跟国内外发展趋势,在传统开放手术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效果良好,患者小、痛苦轻、康复快。
  “进行根治术之后,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定期进行复查和辅助治疗。”唐炎权提醒说:“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手术后,该病虽已根治,但仍有复发的可能,临床上有27%-53%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10年内会发生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若手术切除不完全,更有转移扩散的可能。因此,患者应树立此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的观念。此病手术后,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其中,中医药治疗已逐渐成为此病手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不仅能防止复发,还能提高人体抗病力,加快机体功能的恢复。”
首页上一页1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关注“39健康网”公众号,免费问医生!
身体总有点病痛,又不想跑医院?体检报告出了,数据看不懂?把问题发给我们的万名医生吧!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公众号“39健康网”并关注,随时随地专家答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那么,诱发前列腺癌的因素有哪些?早期症状会怎样?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前列腺癌患者如何自我调理?这些种种有关于前列腺癌的疑问,都可以通过39健康网这个专题上了解清楚。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目前,泽珂已进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100多个城市。同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已启动了“泽被生命——前列腺癌患者援助项目”,向低收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泽珂(醋酸阿比特龙片)药品援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危前列腺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