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促进身心心灵与身心的互换健康的夏令营吗?可以告诉我几个好的吗?

当前位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16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来源:心理研究所
&&&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创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以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使命,为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是对我国心理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咨询基地。
&&& 为了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心理所读研深造,使同学们尽早了解心理所,了解各位导师及其课题组的科研情况,了解心理学的前沿动态,了解心理所的考研信息,开拓研究视野,& 坚定科学信念,心理所初步定于日至22日举办2016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一、报名条件
&&& 1.2017年届本科生;
&&& 2.专业成绩优秀,英语基础好,具有本校保送研究生资格者;
&&& 3.优先考虑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专业的学生。
二、夏令营内容
&&&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心理所、心理所所情介绍、学科发展前沿报告、与导师(课题组)面对面交流、心理所研究生培养情况介绍、联欢活动等。
三、申请材料
&&& 夏令营实行学生自由申请和专家推荐制,申请材料包括:
&&& 1.“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1份(登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填写申请信息,然后导出“申请表”;页面链接:;2016年的申报系统可能暂未开通,请随时关注);
&&& 2. 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大学学习期间的成绩单1份;
&&& 3. 两份以上专家推荐信(附件1),需将推荐信密封并由专家在封口处签字。推荐专家应为对申请人比较了解的人,如班主任、任课老师、科研课外活动指导老师等;
&&& 4. 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 5. 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四、申请程序
&&& 1.申请人请将上述申请材料的纸质版按照申请表、成绩单、推荐信、英语水平证明、获奖证明材料顺序排好,A4纸打印,侧面装订,于6月1日——6月15日(以邮戳为准)期间邮寄给拟报考的导师(导师信息:),心理所的邮寄地址如下: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邮编:100101;并于6月1日——15日期间将2015年夏令营申请表及申请人信息采集表(附件2)发送电子版给拟报考的导师和研究生部;邮件主题:“夏令营申请”,附件标题格式:“姓名+本人所在学校及院系”(附件不会太大,可以不用压缩的)。
&&& 2. 导师对申请材料进行预选,对申请人进行排序后反馈给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将依据导师的预选意见进行审核,最终录取名单将于7月上旬确定,在中科院心理所网站上公布,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本人。更多相关内容请留意心理所网站。
五、学员待遇
&&& 1. 外地高校学生住宿由研究所统一安排,凭票报销至北京的单程路费(最高不超过所在地至北京的火车硬座票金额),享有生活补贴;
&&& 2. 北京高校的学生享有生活补贴,自行解决交通和住宿;
&&& 3. 对接收为2017推免生或直博生的夏令营营员,如在我所进行本科毕设,将获得本科生基金资助,资助金额1万元。
六、其它事项
&&& 1.本次夏令营获得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资助。
&&& 2.报名后确定不来参加夏令营的, 请及时通知我们。 心理所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名额有限,非常宝贵,不允许无故浪费。因此,如果发现有学生的申请书内容与事实不符,或在申请书中作虚假承诺(如承诺来心理所读学位,但在获得我所接收函后又不来心理所就读),心理所将通报申请人所在院系,并拒绝该院(系)下一届学生的申请。
&&& 3.参加我所以上各项目的学生应遵从研究所的安排,按时参加各项活动。
&&& 4.学生须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报到时需与研究所签署安全协议。
&&& 5.2017年的招生计划出来前,请大家参考前两年的招生计划选择导师。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100101
电&&& 话:010-64191
联 系 人:徐老师、管老师、杨老师
E-mail:yanjsb@
研究所网址:
交通:可乘坐328路、379路、425路、466路、484路、510路、518路、594路、607路、617路、751路、81路、913路、专40路、夜14路、机场6线、特13路、特15路、运通110线等公交车在南沟泥河站下车北行约300米;466、510、81、专40路公交车在奥运村西下车北行约30米。
心理所位置描述:德胜门外北沙滩,亚奥国际大酒店东行第一个红绿灯向北约400米路东。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 日
下载附件:
版权所有(C)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 100049国内有促进身心心灵健康的夏令营吗?可以告诉我几个好的吗?-令营,请告诉我需要准备什么 _最新参考文摘
没有你要的?请搜索……
你现在正在浏览:
国内有促进身心心灵健康的夏令营吗?可以告诉我几个好的吗? 令营,请告诉我需要准备什么
国内有促进身心心灵健康的夏令营吗?可以告诉我几个好的吗?
在夏令营能够锻炼孩子是最重要的,不错,太湖岛上的世外桃源,课程在自有基地内进行、各项游乐设施、吃住玩配套齐全,是一个感恩、尊重、草坪、户外拓展基地,但是每个夏令营也都会这么说的,所以有自己特色的夏令营可能更加吸引人,幸福山庄牛仔风情度假村的夏令营,泳池、马场、爱”为主题的夏令营
衷心祝愿您全家抗癌之路天随人愿您好,告诉老爸,只要意志坚定,心身放松,心灵深处始终健康快乐,身体上的任何疾病都可以秉着正常运作的免疫系统抑制它的发展!消灭它在体内的存在!再见
适合青少年心灵提升的国内首家“6Q心灵之旅”夏令营欢迎您的参加和支持!:
南京新东方的酷学酷玩夏令营做得很好的
也许你也感兴趣的内容恰好今天在公众号更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br&以下为原文:&br&&br&&p&
丧文化科普|你的身体到底被什么掏空了?&/p&&br&&p&
靠你的父母养,直到可以被你的儿女养。&/p&&p&
——大宰治&/p&&br&&p& 2016年的夏天,以葛优躺为先锋的一场早有预谋的比废大战拉开了序幕。&br&&/p&&p&&img src=&/ec2fd8f450bd89f6a512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c2fd8f450bd89f6a512_r.jpg&&
这是著名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剧照。&/p&&p&
在《不速之客》这一集中,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最终梁天无法忍耐,将葛优从家里赶了出去,葛优以跳楼相威胁,要死要活好一阵,文兴宇最终用“点穴”制服了葛优,随后葛大爷就躺在了沙发上,“葛优躺”由此诞生。&/p&&p&
照片中的葛大爷还有头发,穿着优衣库同款碎花T恤,满脸胡茬、双目无神地看着天花板,浑身瘫软地与沙发融为一体,让年轻人们大呼“是我ˊ_&ˋ”,从此,“葛优躺”就成为新一代的颓废代名词,火遍了网络。&/p&&p&
几乎是突然之间,一系列与传统价值观大相径庭的流行语爆炸式地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从“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到“感觉身体被掏空”,找图这些带有绝望性质的语言成为年轻人新一轮的个性标签,并在其他的社会文化领域同时受到追捧。但其实,这并不是这类被统称为“丧”的文化气质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p&&ul&&li& 动画丧|《马男波杰克》&img src=&/1069242fad9dcc6bd507c7d_b.png& data-rawwidth=&1006&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6& data-original=&/1069242fad9dcc6bd507c7d_r.png&&&/li&&/ul&&p&
马男是一个过气的好莱坞明星,虽然他不差钱,但却迷惘忧郁,并对自己的无力极为坦率,常说“活着的感觉就是自己的尿道被不断地猛踢”,认同“这个世界是一个残酷无情的虚空”,他白天健身,晚上嗑药,生活日常就是不断攻击与被攻击。&/p&&ul&&li&表情包丧|sad frog &img src=&/e081c7435a2efc862ca1c9b7c15f3d7e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e081c7435a2efc862ca1c9b7c15f3d7e_r.jpg&&&/li&&/ul&&p&
这只青蛙于2009年首次出现在 Matt Furie 的绘画作品《Pepe the frog》里,嘴角下垂、表情悲伤的他,有着一双随时有泪水可以渗出的大眼睛,戳中了全世界网友的心。&/p&&p&
无论pepe被ps成什么样子,无论它在做什么,不变的都是这个沮丧得极其到位的表情,这简直像人生真谛。&/p&&ul&&li&网红丧|赵曾良&/li&&/ul&&img src=&/fd3679eb4feca520b9efe_b.png& data-rawwidth=&1192& data-rawheight=&8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2& data-original=&/fd3679eb4feca520b9efe_r.png&&&br&&p&
曾良君早年在豆瓣就是小红人,本人是国外大学建筑系萌妹,在网络上号称是中年秃头大叔,写一些青春年少温暖风故事,转战微博之后,让她真正火起来的却是她对“写作业”这件事的态度。&/p&&p&
(赵曾良微博截图) &/p&&br&&ul&&li&
日剧丧|谷口巧(《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男主角)&img src=&/d76c7aa8db282f91f9ec11bcda2c3bf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76c7aa8db282f91f9ec11bcda2c3bf3_r.jpg&&&/li&&/ul&&p&
谷口巧现年35岁,是一位自诩为“高等游民”的家里蹲啃老族,多年以来,他的日常生活就是瘫在家里看书、看电影,生活起居全靠母亲照顾,为了在母亲去世后找到一张长期饭票,他只得硬着头皮和三次元的女性约会,最大的心愿就是“永远被人养着”。&/p&&br&&p&
到底是什么,让这股充斥着消极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显相悖的“不正之风”的丧文化之风吹遍了五十个六个民族呢?所长认为,任何一种流行文化的出现,都不是偶然事件,而一定是社会思潮、现实背景、心理动因、媒介传播潜规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p&&br&&p&
相比于刚从温饱阶段跨越过来的70后、稍稍尝到改革开放甜头的80后,90后所处的社会时期有些特别。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进入到新阶段,我们被认为是“在糖水里泡大的一代”,因为我们似乎不必经历贫穷和战争,但同时,这幸福的代价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阶级进一步固化,换言之,90后想要在目前的阶级状况中凭靠自身的努力跨越原属阶级、改变命运,几乎不可能——老生常谈的房价压力、刚进入社会就面临延迟退休、城市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大学扩招带来的学历贬值、独生子女在赡养父母的同时,又迎来了二胎时代……这些压力不一定会被每个年轻人关注到,但它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最终以无力感的形式表现在以我们为主体的社交网络上。&/p&&br&&p&
除却现实压力的部分,90后与前辈们的区别还体现在,他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发展得相当充分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我们不再迷信权威,有着更强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互联网,也因此成为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和自我认同的重要平台。&/p&&br&&p&
拿所长自己来说,小学一年级拥有了第一个QQ号,三年级拥有第一个手机(当时还叫小灵通),几乎是在刚刚有了主体意识和对世界产生好奇时,就被便捷的信息化设备填满生活——我们很早就开始了解到自己生活以外的世界,并把这看作理所当然。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90后们很早就知道这是一个风险社会,与一心想要寻求外部扩张、抓住机遇的前辈们不同,我们在还未扩张之时,就了解到投资有风险,创业需谨慎;了解到爱拼不一定会赢,而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可能会过得很舒服;了解到生活很快,一生不必只爱一个人,写情书效率太低,不如群发无主情话效率更高。&/p&&br&&p&
网络影响的当然不止信息惶恐,还有自我表达的主动性。自媒体发声的便利带来多元价值表达的可能,我们更加见怪不怪,自恋和自卑水平都空前提高;独生子女后遗症带来被时刻关注的渴望,让我们乐于“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拥有更强的主体意识,“承认自己不行”不再难以启齿,比起强迫自己敬业或友善,我们更敢于直面自我,包括直面自己的脆弱,与自我和解;更希望塑造作为独立个体的新人类形象,“我就是我”,不必有任何扮演和矫饰成分。而我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就成为这情绪最重要的宣泄口。&/p&&br&&p&
另一方面,心理机制里的“自嘲表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原因。&br&&/p&&br&&p&
自嘲,是指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嘲弄自己的优点或缺点,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这既是一种言语策略,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手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将个人对自我的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即“真实的你”),而理想自我则与之相反,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即“你想要成为的样子”)。&/p&&br&&p&
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当自身能力无法满足自我期待时,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类必然会产生焦虑,而自嘲,就是对抗焦虑的有效自我防御手段之一。&/p&&br&&p&
为了避免他人的嘲笑,主体率先对自身展开“攻击”,这种带有攻击性质的自我评价或放大事实,或避重就轻,往往是不客观的。而主体通过这样的表层自我否定,似乎可以起到“堵住他人之口”的效果,减轻或免受他人攻击,以避免可能带来的更大痛苦——&/p&&p&
“我都承认我是个废物了,那你还能怎样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呢?”&/p&&br&&p&
正如先前所说,“丧文化”的出现早有苗头,早些年的网络语“屌丝”中含有的自贬性,已经属于年轻社会个体的底层化表征。从“屌丝”到马男波杰克,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力量失衡带来的个体无助感加强,群体亚文化以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在虚拟世界,几乎是偶然中的必然。&/p&&br&&p&
想更好做一个废物吗?欢迎光临废物招待所,所长宠你上天。&/p&&p&微信公众号:good-fornothing&/p&
恰好今天在公众号更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 以下为原文: 丧文化科普|你的身体到底被什么掏空了? 靠你的父母养,直到可以被你的儿女养。 ——大宰治 2016年的夏天,以葛优躺为先锋的一场早有预谋的比废大战拉开了序幕。 这是著名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
&p&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有一件很有趣的小事是,&b&很多我们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的难题、困惑,或是一些很妙的灵感,都是在我们暂时放弃思考、甚至开始走神时,突然有了答案。&/b&&/p&&p&在洗澡时突然明白了一道难题的解决方法,在散步时突然想通了一个让你苦恼了很久的提案,在发呆时突然脑中浮现了下一篇重要稿件的选题……&/p&&p&奥普拉把我们“忽然间脑子一转弯,明白了某件之前一直想不通的事情的答案”这件事叫做“&b&啊哈时刻( Aha-moment)&/b&”。心理学上,这又被叫作&b&“创造性的洞察(creative insight)”。&/b&&/p&&p&这种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地突然想通了难题的感觉好像很棒,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收获这样的“啊哈时刻”呢?&/p&&p&&br&&/p&&h2&&b&aha-moment与走神的关系密不可分&/b&&/h2&&p&当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检验“洞察力”这一特别的因素时,他们试图寻找:&b&什么类型的注意和思考过程会导致“Aha-moment”?如果你在努力地达成一项突破,或者被某个问题困住了,有什么可以用来帮助你打开局面、度过艰难的诀窍?&/b&&/p&&p&在一项新近的研究中,Beeman和Kounios让人们尝试解决一些“远程联想测试”,同时,他们监测了人们的眼神轨迹,记录了被试注视的方向、眨眼的速率等等,他们希望研究得出“眼神轨迹”是如何与“得出创造性结果”相关的。参与者被给到一系列词语,比如“松树”(pine)、“crab”(螃蟹)、“sauce”(调味汁)等,然后他们必须想出一个在逻辑上能与这些词配对的词。&/p&&p&实验的确证明了,仅仅靠追踪人们的眼睛运动方式,测量他们的眨眼频率和眼神停滞的时长,就有可能预测出人们创造性地解决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他们在什么时候离最终的解决方案最接近。&/p&&p&结果显示,&b&当一个人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表现为他们直视某个词语、眨眼的次数比较少)时,这个人就更可能以一种分析性的、聚焦性的方式去思考。&/b&这种方式看似高效,会让人们系统地抛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得出唯一明确的答案。比如 ,当看到“松”(pine)这个字时,被试就会想到“树”(tree)、或“球果”(cone)。&b&但此时被试也会比较容易被限制在一个十分僵化的思维模式里。&/b&&/p&&p&&b&而当参与者在走神时(表现为他们的眼神没有那么集中地注视某一个具体的词,眼神较为游移不定,而且经常眨眼)时,他们却能够以更宽广的思路、更抽象的方式去思考——而恰恰是这种方式能够产生“ Aha-moment”。&/b&&/p&&p&&b&“有时候,当你想要看出一个点的特别之处,你并不需要总是凝视着它,反而应该向别处看。”&/b& Beeman说。比如,&b&那些走神的被试在看到“pine”这个词时,就会不再局限地只是想到松树、松果,而会想到apple——两个词很巧妙地组成了pineapple(菠萝)。&/b&这种状态往往发生在&b&思绪无目的地漫游&/b&时。一项2006年的研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p&&p&现在的人们过度注重表面上的高效。很多人为了“拖延症”这个诞生没有多少年的词语惶惶不可终日。希望这个回答能够让你明白,&b&有很多看似无用的时刻,恰恰是你获得更好的生活所必需的。是在那些看似没有任何目标的时刻里,诞生了最具创造力的洞察,从而产生价值、意义和丰富的体验&/b&&/p&&p&&br&&/p&&h2&&b&但aha-moment的发生&/b&&/h2&&h2&&b&也需要一些严肃的前提&/b&&/h2&&p&不过,研究也发现,要想引发“ Aha-moment”,思考方式的时间顺序也很重要。&b&我们往往需要先就具体问题作出很多扎实、艰苦的思考,然后再作漫无目的的思绪神游&/b&。比如前面的实验中,如果那些词第一次被放在你面前时,你已经神游天外,你也很难得出一个创造性的、有洞察力的答案。&/p&&p&因此,当你拿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获得“顿悟”,&b&在你开始做白日梦、走神到无边无际之前,你需要先用一点耐心,去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每个部分,尽可能地分析它,为解决它做好扎实地准备&/b&。而不是立刻就出去散个步、跳进浴缸或者小憩一会儿——&b&阿基米德如果没有做过艰苦的学术研究,而是直接泡在浴缸里,他也不可能会猛然意识到浮力的存在。&/b&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没有错过任何有用的细节,然后再开始放任自己的思绪漫游。&/p&&p&同样,你对自己生命的洞察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苦的酝酿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是和咨询师一起完成的,也许是你自己通过反复写作和剖析自我内心完成的,过程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你都必须走过一段直面自己内心种种冲突、矛盾、恐惧的过程。这些之外,还要加上足够的耐心,去允许甚至忍耐自己漫无目的地联想。&/p&&p&在“Aha-moment”真正发生之前,这个过程仿佛看不到尽头。你没有办法预测“Aha-moment”的到来。但有时就在你已经不再抱有期望的时候,它会忽然的出现。它也没有想象中宏大,只是一个一个小小的时刻。直到有一天你不经意回头,才发现这些微笑的时刻已经重组了你整个的人生。&/p&&p&&br&&/p&&p&以上。&/p&&p&原文发表于:&a href=&///?target=https%3A//mp./s/3nMC5yE4Q7QJmAkfzySzS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被低估了的“走神”技能|&Aha-moment&能重塑你的生命体验&i class=&icon-external&&&/i&&/a&&/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i&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i&&/p&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有一件很有趣的小事是,很多我们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的难题、困惑,或是一些很妙的灵感,都是在我们暂时放弃思考、甚至开始走神时,突然有了答案。在洗澡时突然明白了一道难题的解决方法,在散步时突然想通了一个让你苦恼了很…
&img src=&/50/v2-fc458f7e5dedebfe26d86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fc458f7e5dedebfe26d866_r.jpg&&&p&文/阿弗&/p&&br&&p&&b&&u&哎,今天来谈谈丧文化。&/u&&/b&&/p&先祭上这组一本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经的表情包&p&&img src=&/v2-017860adfaa958ee5131a22ecb61b37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017860adfaa958ee5131a22ecb61b370_r.jpg&&&img src=&/v2-d88629d7aaf0bdfd9fffae21adc7983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d88629d7aaf0bdfd9fffae21adc7983d_r.jpg&&&img src=&/v2-dba26c57e9c4efec15fc3f0b586d0fa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dba26c57e9c4efec15fc3f0b586d0fae_r.jpg&&&img src=&/v2-8abc6553342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8abc6553342_r.jpg&&再送一条微博热文&/p&&blockquote&想在喜茶对面开一家”丧茶”, 主打:一事无成奶绿、碌碌无为红茶、依旧单身绿茶、想死没勇气马奇朵、没钱整容奶昔、瘦不下去果茶、前男友越活越好奶茶、加班到死也没钱咖啡、公司都是比你年轻女大学生果汁。杯子上的标语“喝完请勿在店内自杀”。&/blockquote&&p&&br&于是还真的开起来了一家丧茶&/p&&p&&img src=&/v2-ffe083fd1a5b61a96ec36a02_b.jpg& data-rawwidth=&394& data-rawheight=&7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b&这就是丧文化的时代,不好不坏。&/b&&/p&&p&&b&在“文艺”、“正能量”、“有趣”、“小确幸”这些词过后,“丧”似乎变成了互联网上盛行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失落、迷茫、难过,感觉到一阵阵的绝望。这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亚文化现象:丧文化。&/b&&br&&/p&&img src=&/v2-54ea4cdedacd47b56f559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4ea4cdedacd47b56f5593_r.jpg&&&p&丧文化的流行起源于葛大爷的“葛优瘫”,从电视剧中的截图迅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瘫”的版本,随后流行起来的是“咸鱼”表情包,再之后是“我可能有个假脑子”系列。&/p&&p&丧文化与主流精神完全相悖。&strong&传统精神告诉我们要用于突破勤于尝试,但在丧文化下,&/strong&我们洞悉并受困于自身的无能,我们身上不时散发着绝望。&br&&/p&&p&&strong&开心也是一天&/strong&&strong&难过也是一天&/strong&&/p&&p&&strong&那为什么不选择难过的一天呢?&/strong&&/p&&p&&strong&——丧文化的心理成因&/strong&&br&&/p&&br&&ul&&li&&strong&“整个垮掉”的一代&/strong&&/li&&/ul&&br&&p&从小到大前辈们一直教导我们要积极、要健康、要向上,但是我们过着一种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生活。互联网的兴起给前一辈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互联网已经不再新鲜。我们再也回不到下海经商就可以捞一大笔钱的时代了。我们知道我们可能努力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子,我们知道所有的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都在加班都在经历着睡眠不足,我们知道了所有的同学们都在熬夜赶着一个ddl接着另一个ddl。&/p&&p&&strong&在社会和长辈给予年轻人的压力下,我们一边进行着超出自身负荷的努力,一边又被迫接受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打破固化的阶级的绝望。&/strong&&br&&/p&&p&社会和长辈给予年轻人的压力是丧文化形成的部分原因,那么丧文化的心理成因还有什么呢?&br&&/p&&ul&&li&习得性无助&/li&&/ul&&br&&p&如果你每次去上高数课都发现自己什么都听不懂,每次做高数作业都像是看天书一样,那么你还愿意去上高数课吗?你还愿意去做高数作业吗?&strong&这种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之后,面对问题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strong&&/p&&p&习得性无助的人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遇到困难时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渴望。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按照指定水平来执行某个行动,即自我效能感低,面对需要高质量完成的任务时他们有经常很强的焦虑感。期末考试时朋友圈流行的“我可能有一个假脑子”系列表情包便是低自我效能感的一种体现。&br&&/p&&img src=&/v2-202df87abd51c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202df87abd51cb_r.jpg&&&ul&&li&防御性悲观&/li&&/ul&&br&&p&有关于防御性悲观的内容不久之前在大学堂微信公众号也被提到过:&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wMTQ2OTUwNg%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1d75d3cd950ade246f7a9a2%26chksm%3Db600deb17c026fda4bcca5fea1bf6cce0c1cb9ecc74a1c116feb2a8bb9%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这次大概要考砸了……” | 学霸就是矫情?&i class=&icon-external&&&/i&&/a&&strong&防御性悲观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策略,目的是回避因为失败或者表现不好导致的否认自己能力的负面结果。&/strong&防御性悲观的人会降低自己的目标,并且谨慎思考自己对于失败的忧虑,接受失败的可能,帮助他们降低焦虑。&/p&&p&防御性悲观与习得性无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然而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对未来自己最坏情况的打算,而后者则是一次次失败后的无能为力。《不求上进的玉子》的主角玉子经历了“毕业即失业”,害怕主动求职之后失败的尴尬,于是在家中啃老,不愿出去找工作。她表面看起来懒散得像是废柴一样,但是实际上还是偷偷为自己的未来努力。玉子的行为有点类似于之前提到的“学霸”们,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p&&br&&p&&strong&听信鸡汤还是任凭自己“丧”下去&/strong&&/p&&p&&strong&——如何应对成人初显期的迷茫&/strong&&/p&&br&&p&在95后成长的路上先后经历了几种亚文化,曾经的非主流已经没人再提起,之后的心灵鸡汤势头猛烈,随后则是变了味的毒鸡汤,现在流行的又是以马男、 Pepe 等为代表的丧文化。而20岁左右的我们处于成人初显期,也就是刚刚成年的一段时间,是不断探索人生可能性的时期。在这个最为混乱、最容易迷茫、最容易被流行亚文化影响的年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br&&/p&&ul&&li&&strong&“凡事无绝对”&/strong&&br&&/li&&/ul&&br&前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做过的绝大多数题可能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如果不选这个“正确答案”的话就是绝对会失去分数的。成人初显期的我们为了做好人生的选择题,会在各个领域进行探索,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我是谁”和“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但是与之前做的题不一样,&strong&人生中的很多选择是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这个世界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两个对立。&/strong&我们不能否认自己未来成为想要成为的人的可能,也要接受未来碌碌无为的可能。&br&&ul&&li&&strong&迷茫是不好的吗?&/strong&&br&&/li&&/ul&&br&&p&成人初显期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们的恋爱、职业倾向等等都会改变。我们刚进入大学时选择的专业可能并不是自己很喜欢的,那么我们可能会转专业或者修读第二学位;我们大学毕业后可能选择直接工作,却发现薪水并不够日常指出,那么我们可能会继续修读更高的学位;我们的男/女朋友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一致,我们面临的可能是改变生活方式或者放弃一段感情。很多时候我们会想要回到高中岁月,就像每道题的答案是确定的一样,我们第二天、下一周、下个月做的事情也是可以确定的。&br&&/p&&p&但是这种迷茫并不一定是坏事,&strong&在探索之中的迷茫只是短暂的。&/strong&自我同一性的状态中有一种叫做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早闭的人并没有经历过明确的探索过程,而是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或者“专家”的推荐便选定了未来的方向。在迷茫的人眼中看来,同一性早闭可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他们会对社会赞许有着高度的需求,并更倾向于成为专制型的父母。&br&&/p&&ul&&li&&strong&抓住机会脱离糟糕的原生家庭&/strong&&br&&/li&&/ul&&br&&p&&strong&上了大学的我们很多都已经离开原生家庭,但是我们没有将自己完全投入到新的社会关系之中,也没有开始承担各种责任。&/strong&这段时期对于在不利环境下成长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我们的家长经常争吵,那我们也被迫要听他们争吵;如果我们的父母生活在贫困的地区,那么我们也会生活在贫困的地区,并在低档次的学校上学;如果我们的爸爸或者妈妈酗酒,那么他们之间的冲突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而成人初显期的我们离开了家庭,&strong&得到了回到正常生活轨道上的不可再生的机会。&/strong&&/p&&p&对于拥有正常而又健康的原生家庭的人来说,成人初显期也是改变自身的机会,我们并不仅依照父母的期望来成长,也同时可以对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想要如何生活做出决定。&strong&成人初显期为我们做出自我决定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strong&&br&&/p&&p&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试错成本太高的时代。生怕做点什么就赔进老本的时候,仿佛什么也不做才是最安全的,丧文化等亚文化便应运而生。&b&我们时常感觉自己的生活迷茫,时常觉得绝望。但幸运的是,成人初显期似乎是一个专门让我们试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之中产生的种种反应和种种情绪可能都是暂时的,我们既不必盲目听信鸡汤、毒鸡汤这样的“安慰剂”,也不应沉迷于自己能力不足的丧文化之中。&/b&&/p&&blockquote&“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勒内·夏尔&/blockquote&&p&&strong&最后,祝你探索愉快。&/strong&&/p&&img src=&/v2-207426dafaa29e1892bf9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207426dafaa29e1892bf93_r.jpg&&&p&(图侵删)&/p&&p&参考文献:&/p&&p&[1]段鑫星,程嘉. 成人初显期理论及其评述[J].&i&当代青年研究&/i&,-27.&/p&&p&[2]胡燕,杨东明,李雪峰. 大学生防御性悲观的现状分析[J]. &i&华东交通大学学报&/i&,1-126.&/p&&p&[3]纪伟,刘丽丽,李影. 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综述[J].&i&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i&,-99.&/p&&p&[4]张建人,杨喜英,熊恋,凌辉.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研究[J]. &i&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i&,1-653+663.&br&&/p&&br&&p&相关原文链接:&a href=&/?target=http%3A//mp./s/ysGpzXnUdVihi_Uk6tOPg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 | 在丧文化和鸡汤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我们立志做最优质的心理科普,让这里成为当代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学堂。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p&&p&欢迎参与机构号提问讨论&评论回答&私信学堂君和TA的小伙伴们:)&br&&/p&&p&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欢迎关注!&/p&
文/阿弗 哎,今天来谈谈丧文化。先祭上这组一本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经的表情包再送一条微博热文想在喜茶对面开一家”丧茶”, 主打:一事无成奶绿、碌碌无为红茶、依旧单身绿茶、想死没勇气马奇朵、没钱整容奶昔、瘦不下去果茶、前男友…
&h2&我们为什么会被他人吸引?&/h2&&p&这确实一个看外表的世界。&/p&&p&而对于外表吸引力而言,看的不单单是脸。&/p&&p&除了外表吸引力,还有许多因素使得我们喜欢他人。&/p&&br&&h2&&b&一、 外表吸引力 | 这个看脸的世界&/b&&/h2&&br&&p&(1)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p&&p&我们会对美貌的人更好吗?可能确实是的。在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p&&p&在这种刻板印象下,人们会认为好看的人更快乐、更热情开朗、更聪明成功(Eagly & others, 1991; Feingold, 1992; Jackson & others, 1995)。&b&我们渴望与有吸引力的人建立联系,这种倾向使得我们对好看的人表现出友善,互惠互利等品质&/b&(Lemay & other, 2010)。&/p&&p&从孩提时的童话故事里,孩子就慢慢形成了这种“美丽的外表就有美好的品德”的刻板印象: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是美丽的,同时也是善良正义的;继母和女巫是丑陋的,也是邪恶自私的。甚至即便是婴儿,也会看脸。他们更偏爱(花更长时间注视)具有吸引力的面孔(Langlois & others, 2000)。&/p&&blockquote&“即使是美好的品德也抵挡不过美丽的身体。”——维吉尔《埃涅伊德》
“一个奇怪的错觉……认为美的就是好的?”——列夫·托尔斯泰&/blockquote&&br&&p&(2)“美即是好” | 这种刻板印象准确吗?&/p&&p&美貌即正义吗?这种“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研究表明,有外表吸引力的孩子和青年,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外向、社交技能更好(Feigold, 1992b; Langlois & others, 2000)。&/p&&p&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让互相都没有见过面的60名男生每人和3位女生分别在电话里聊5分钟,随后,男生和女生对和自己聊天的人进行评价。结果,&b&被评为社交技能最好且最讨人喜欢的人,正是那些最具外表吸引力的人&/b&(Goldman & Lewis, 1977)。&/p&&p&&b&但是吸引力并非直接来自于美貌:&/b&&/p&&blockquote&有吸引力的人和无吸引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很可能来源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有吸引力的人通常更受重视,更讨人喜欢,并且,大多都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影响社交技能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以及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你是否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社会心理学》&/blockquote&&br&&p&(3)主要看气质&/p&&p&首先,基因决定只决定了我们外表的一部分,一个17岁女孩的面部吸引力难以预测她在30岁和50岁时的吸引力。一个相貌平平的青少年,尤其是&b&一个拥有热情、迷人个性的人,成年后会变成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b&(Zebrowitz & others, )。&/p&&p&其次,我们不仅会认为有吸引力的人讨人喜欢,而且会认为讨人喜欢的人也有吸引力。当你越来越喜欢一个人时,他对你的吸引力会不断上升,而他们外表上的不完美也就不这么明显了。&b&那些被描述为热情,乐于助人和善解人意的人看起来会更有吸引力&/b&(Gross & Crofton, 1977)。&/p&&blockquote&亨利 · 詹姆斯这样描述小说家乔治 · 爱略特:“她非常难看一一简直难看极了。低低的额头,无神的双眼,大而下垂的鼻子,满口龅牙的大嘴,下巴和下颚骨非常奇怪……但是现在,这丑陋之中却潜藏着巨大的魅力,在短短几分钟内,它们悄悄地潜入并迷倒了我们的灵魂,以至于你也会像我一样爱上她。”&/blockquote&&br&&p&(4)匹配现象(matching phenomenon)&/p&&p&抱得美人归的方法论:让自己变得更好吧!&/p&&p&并非人人都能和魅力非凡的人厮守终身。在伴侣的选择上,很多实验证实了匹配现象(matching phenomenon)的存在。即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研究表明,夫妻、约会对象,甚至志趣相投者之间的吸引力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b&人们选择朋友,尤其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在智力、受欢迎程度、自我价值、外表吸引力等方面与自己匹配的人&/b&。&/p&&blockquote&“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让双方感到满意的交换,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埃里克·弗洛姆《健全的社会》&/blockquote&&br&&h2&&b&二、 导致吸引的其他因素&/b&&/h2&&br&&p&当然,除了外表吸引力之外,许多因素对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和喜欢同样重要,比如:&/p&&p&(1)接近性&/p&&p&(2)相似产生吸引&/p&&p&(3)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p&&p&(4)吸引力奖赏理论——我喜欢能让我快乐的你&/p&&p&……&/p&&p&我们下次再讲 :)&/p&&br&&p&参考书目:&/p&&p&[1]戴维·迈尔斯. (2016). &i&社会心理学&/i&. 人民邮电出版社.&/p&&p&相关文章:&/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见钟情是什么心理,是「外貌」或是「人格魅力」起了决定作用吗? - 知乎&/a&&p&我们立志做最优质的心理科普,让这里成为当代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学堂。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p&&p&欢迎参与机构号提问讨论&评论回答&私信学堂君和TA的小伙伴们:) &/p&&p&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欢迎关注!&/p&&p&——我是Psy先生,我学心理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你。 :)&/p&
我们为什么会被他人吸引?这确实一个看外表的世界。而对于外表吸引力而言,看的不单单是脸。除了外表吸引力,还有许多因素使得我们喜欢他人。 一、 外表吸引力 | 这个看脸的世界 (1)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我们会对…
&p&在吃遍了昨天一天各式的狗粮之后,天真地以为今天终于可以缓缓了,结果刚刚糖糖在朋友圈发现有几位别出心裁地选择在七夕的后一天进行大规模无差别投喂,受到惊吓的小可怜于是选择写这篇回答来提升防御值。下面进入正题~&/p&&p&&br&&/p&&p&人嘛,自觉不自觉都想要去追寻快乐,很多人选择单身的原因就是如此。&/p&&blockquote&虽然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发呆,但是我快乐呀。&/blockquote&&p&可是很多天天发粮的人甚至正处在单身状态的我们自己都会奇怪和怀疑,没有另一半的亲密陪伴和支持,&b&单身真的快乐吗?&/b&&/p&&p&&br&&/p&&p&确实有很多研究指出,有稳定亲密关系的人会比单身更加幸福,导致单身被看作了“亚健康状态”。其实正如有不快乐的情侣存在一样,快乐且自在的单身人士也不在少数,他们有着自己满意的生活,本问题下的某些回答就是如此。有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b&真正享受单身的人获得的快乐并不比那些有着稳定的亲密关系的人少,他们避免了很多纠纷和伤害,比那些处在矛盾的爱情中的人更幸福。&/b&&/p&&p&&br&&/p&&p&而对于单身的人来说,&b&更多的时候,让他们不快乐的并不是单身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单身所带来的社会压力&/b&。在中国,社会把单身看作是一种“失常”的状态,没有另一半、没有婚姻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阻碍是巨大的。父母的不断催促、同辈的影响、甚至是餐厅里的情侣优惠套餐都让单身人士生活在压力之中。调查显示,在对单身人士越宽容的环境中,越多的人会选择单身独居。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在这些国家中,几乎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所以忽视那些外界评价,很多单身的人是乐于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的。&/p&&p&&br&&/p&&p&回到问题,我单身,是因为我认为目前阶段单身能比恋爱更让我快乐。而一个人是否能获得这种单身的快乐,和TA的&b&社交意愿(social goals)&/b&有关。Goal在这里的不是目标的意思,而是你正在或正打算花费精力的地方。&/p&&p&&br&&/p&&p&社交意愿和社交动力是紧密相关的。&b&社交的动力来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渴望被接纳和害怕被拒绝是人们进行社交的两种动力类型&/b&。越渴望被接纳就越容易产生亲近他人的社交意愿;越害怕被拒绝就越容易产生回避他人的社交意愿。&/p&&p&&br&&/p&&p&同样是参加聚会这种行为,&b&拥有渴望被接纳的动机的人希望通过聚会认识更多的朋友,而拥有害怕被拒绝的动机的人害怕不去聚会让自己被他人排斥。&/b&&/p&&p&&br&&/p&&p&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Sibley教授基于社交意愿的理论,研究了人们的情感状态和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之前的大部分研究都在论证亲密关系可以增加幸福感,然而&b&实际上是否处于亲密关系当中对人们的幸福感的影响是极小的&/b&。尽管拥有亲密的关系可能会带来稳定感,但亲密关系也是伤害和冲突的根源,反过来也可能带给我们不安全感、被孤立感,减弱我们社交的动力。&/p&&p&&br&&/p&&p&对于持有亲近他人的社交意愿的人,会在关系中感到更多的开心和满足,而且会努力加深关系的亲密程度来提高生活的满意度。但对于那些持有回避他人社交意愿的人来说,进入一段关系并不一定是获得幸福的渠道。他们的社交动机大多来源于害怕他人的拒绝,这种担心让他们努力去避免亲密关系中的冲突,而不是去创造更多的信任,这样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另外关系中的好坏起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情,很可能没有单身的时候快乐。&/p&&p&&br&&/p&&p&当然,&b&社交意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b&,可能两年前的你愿意去亲近他人,享受与亲密的TA在一起的时光。但现在的你,因为生活的压力感到难以应付复杂的两性关系,社交意愿倾向于回避也是很正常的。而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可能会因某个人或某件事再次产生亲近他人的渴望。&/p&&p&&br&&/p&&p&所以对那部分偏向回避的社会意愿的人,单身是种更能让他们快乐的状态。&/p&&p&&br&&/p&&p&是时候好好想想你究竟属于什么样的情况,更偏向于哪种社交意愿,每个人都应该找到现今自己最适合的情感状态。&/p&&p&&br&&/p&&p&我为什么单身?&b&因为我快乐啊~&/b&&/p&&p&&br&&/p&&p&&br&&/p&&p&文/糖糖&/p&&p&参考文献:&/p&&p&Girme,Y. U., Overall, N. C., Faingataa, S.,&br&& Sibley, C. G. (2015). Happily Single The Link Between Relationship Status and Well-Being Depends on Avoidance and Approach Social Goals. &i&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i&, 9828.&/p&&p&Gable, S. L. (2006). Approach and avoidance social motives and goals. &i&Journal of personality&/i&,&br&74(1), 175-222.&/p&&p&相关原文: &a href=&///?target=http%3A//mp./s/uoyLbORSHECPMDKWtTCIH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双十一倒计时 | 单身快乐&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我们立志做最优质的心理科普,让这里成为当代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学堂。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p&&p&&br&&/p&&p&欢迎参与机构号提问讨论&评论回答&私信学堂君和TA的小伙伴们:)&/p&&p&&br&&/p&&p&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欢迎关注!&/p&&p&&br&&/p&&p&&b&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b&&/p&&p&&br&&/p&&p&——糖糖,每个人的心理都值得关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礼物。&/p&
在吃遍了昨天一天各式的狗粮之后,天真地以为今天终于可以缓缓了,结果刚刚糖糖在朋友圈发现有几位别出心裁地选择在七夕的后一天进行大规模无差别投喂,受到惊吓的小可怜于是选择写这篇回答来提升防御值。下面进入正题~ 人嘛,自觉不自觉都想要去追寻快乐,…
&p&&b&1. 识别负性想法和感受&/b&&/p&&p&&b&想法和感受常常是导致甚至于加重焦虑的来源&/b&。那么,&b&识别这些产生焦虑的内在来源是实现自我掌控的第一步&/b&,注意是在这种不确定下&b&获得自我掌控,而不是掌控焦虑&/b&。&/p&&p&知道此时自己身上发生着什么本身就有帮助的,因为&b&所有想要停止或回避这种想法和感受的努力往往都收效甚微&/b&,它们总是会不断地出现。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感受,&b&只是去识别和观察,不是控制它,反驳它&/b&。&/p&&p&然后,&b&去注意这些念头是怎么被自己的经历所塑造,它是怎么促进了焦虑的产生&/b&。&/p&&p&如同上面所例举的,你过去有过什么样的经验使你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移。试着客观的审视它们,这些信念越具体越好。例如“我觉得对方不喜欢我”“我觉得自己不重要”“这是因为我之前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想法并知道这些想法来自于你过去的经历,就会削弱它对你的影响。&/p&&p&&b&2. 寻找支持性证据反驳它&/b&&/p&&p&&b&首先接纳自己的态度&/b&,承认这些想法和感受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们不等同于自己。焦虑者的记忆往往是偏负性的,只记得自己遭遇失败、出糗、被批评的经历。我们需要挑战自己的负性记忆,把负面想法变成问题:“没有及时回复,真的意味着朋友们真的不喜欢我吗?”,“他们真的是在敷衍我吗?”
然后试着寻找正性的记忆,去回答这些问题,可能你会发现,你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p&&p&&b&3.
明白改变从来不易&/b&&/p&&p&不用逼自己看完知乎的答案,立刻就不再焦虑,或是立刻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先明白改变从来不易,尝试do something small. 一步一步的重建你的信心。&/p&&p&&b&4. &/b& &b&寻求专业帮助&/b&&/p&&p&可能你会发现,真正做起来仍然很难。这也并不奇怪,&b&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盲点,我们内心中充满了各种对抗的声音&/b&。&/p&&p&如果你已经出现难以忍受的身体不适,精神上的痛苦已经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如失眠和身体的明显不适,精神紧张,&b&寻求药物的治疗,能帮你有效地缓解上面焦虑带来的症状。&/b&&/p&&p&&b&心理治疗,一些动力性的心理治疗能帮你探索这些焦虑背后的深层次的根源问题&/b&,同时,&b&心理治疗中另一个人的存在有助于修复过去的创伤经历的影响,&/b&对于症状背后存在的不良的关系模式,如人际孤独、疏离感,缺少支持和内心力量等方面,都有着其它帮助所不具备的明显的效果。&/p&&img src=&/v2-abbfc9af51e45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我们也有公众号喔→&b&简单心理(janelee1231)&/b&&/p&&p&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戳:&b&&a href=&///?target=https%3A///%3Futm_source%3Dpr%26utm_medium%3Dzhihu%26utm_campaign%3Dkoubei%26utm_content%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线心理咨询_心理测试_心理学知识 - 简单心理&i class=&icon-external&&&/i&&/a&&/b&&/p&&p&作者:简单心理 &/p&&p&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 识别负性想法和感受想法和感受常常是导致甚至于加重焦虑的来源。那么,识别这些产生焦虑的内在来源是实现自我掌控的第一步,注意是在这种不确定下获得自我掌控,而不是掌控焦虑。知道此时自己身上发生着什么本身就有帮助的,因为所有想要停止或回避这种…
&p&其实不止女生喜欢秀恩爱,情侣们大多都喜欢撒狗粮&/p&&p&比如前几天导致微博崩溃的鹿晗和关晓彤…(汪)&/p&&p&心理学家们也一直在关注着秀恩爱背后的种种心理现象,并试图通过实验探寻答案。&/p&&p&&br&&/p&&p&在讨论背后的心理现象之前,我们先谈谈什么是秀恩爱——&/p&&p&浪漫关系中的人们总是积极地向伴侣示爱(Displays of Affection),比如,用言语表达爱意、互赠礼物、肢体亲密接触等。示爱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其中“公共场所亲热”(Public Displays of Affection, PDA),俗称“秀恩爱”,通常是指恋爱双方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展示出一些亲密行为。&/p&&p&&br&&/p&&p&&br&&/p&&p&面对日常的秀恩爱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误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p&&p&&b&1、秀恩爱,分得快?丨认知偏差&/b&&/p&&p&受&b&易得性偏差&/b&(Availability Heuristic)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正如知乎@张再晗抖的机灵——秀恩爱,分得快。不秀恩爱,分得quiet。人们只知道经常秀恩爱的人分没分,而不知道那些没有秀恩爱的。&/p&&p&&br&&/p&&p&&b&2、秀恩爱,更恩爱丨心理原因&/b&&/p&&p&首先,基于自我验证理论,&b&一旦人们有了关于自身的想法,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观念。&/b&具体而言,既然已经秀恩爱,就要努力证实双方关系确实稳定和亲密(自己秀的恩爱,跪着也要秀完)。其次,关于与伴侣一起自拍(通常会上传至社交网络,简称伴拍,英文名叫relfie)的研究发现,“伴拍”能够显示出良好的恋爱关系,并且能够帮助双方&b&认同“我们”&/b&这个概念,也就是将对象纳入自我,表现出更高的忠诚度、亲密度和满意度。同时,人们通常在心情愉悦或有特殊意义的时候“伴拍”(例如,尝试新鲜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这些事情又与恋爱关系或恋爱对象形成联结,进一步强化伴侣关系,有利于提升情感质量。 &/p&&p&&br&&/p&&p&说了这么多,人到底为什么要秀恩爱呢?心理学家们给出了&b&秀恩爱背后的心理原因&/b&&/p&&p&&br&&/p&&h2&&b&单身的被称为狗,怪周星驰?丨被认可的优越感&/b&&/h2&&p&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雄性要获得雌性的认可,就必须展示出自己的优势。例如,猴王在交配对象上具有更多选择权,这种选择权也反映出公猴的地位和阶层。人类在现实生活也如此,例如,通过展示自己的资源(房子、车子、票子)来自我认证。在当今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b&有对象是展示自身魅力的一种形式,也是确认优越感的一种方式,&/b&因此秀恩爱能够满足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并且,基于印象管理理论,人们倾向于呈现出自己和配偶“好”的一面(例如,美颜、相互吹捧),通过修饰形象等行为来获取更多的支持和赞同,从而提升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p&&img src=&/v2-6beecbfded244e4e99fdf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beecbfded244e4e99fdfb_r.jpg&&&p&&br&&/p&&h2&&b&标记名花/草有主丨主权宣示&/b&&/h2&&p&这一点很多答主都提到了,我们再提供一些补充吧~&/p&&p&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领土是雄性动物求偶的资本之一,很多动物都会建立自己的领地,并留下各种记号用以标示。例如,狮子会用尿液标记自己的领地,鸟类会用羽毛来装饰自己的巢穴。从某种程度来说,&b&公开展示自己的对象属于向其他人宣示主权的一种策略&/b&,通过秀恩爱来传达一种信息:我和我对象关系稳定、甜蜜(内心OS:“妖艳贱货”别来骚扰Ta),这样可以“逼退”一些潜在竞争者,一方面潜在竞争者会受到道德压力的约束而不敢造次,另一方面展示出来稳定的亲密关系让他们知难而退(万一择偶复制效应起了作用,岂不是功亏一篑)。(&a href=&/p/?group_id=814656& class=&internal&&闺蜜绿了我,因为我是她的“榜样”? | 择偶复制效应(mate copying)&/a&)&/p&&img src=&/v2-cbbe9eda575bd1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cbbe9eda575bd16_r.jpg&&&h2&&b&我控几不住我记几啊丨表达需求&/b&&/h2&&p&幼儿通常会与父母或者其他照顾者形成情感上的联结和纽带,成人也如此。依恋理论认为当人们与依恋对象接触时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表现出愉快、放松等情绪。一般来说,在没有外界束缚的情况下,人们渴望表达出内心的欣喜和愉悦,秀恩爱就是一种恰当而不失礼貌的方式。&/p&&p&&br&&/p&&hr&&p&票圈里秀恩爱的小情侣们很多,有的狗粮吃的心甘情愿,有的狗粮吃到想拉黑。如何优雅的撒狗粮才不会引起票圈的反感呢?(看脸)&/p&&p&&br&&/p&&p&&b&论撒狗粮正确的方式&/b&&/p&&p&&br&&/p&&h2&&b&优(cu)雅(bao)地撒狗粮丨公式化元素&/b&&/h2&&p&&br&&/p&&p&秀恩爱具备两个基本条件:&b&一是与恋情的境况或者恋爱对象相关,二是对第三方公开可见&/b&。除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境,比如牵手、拥抱、接吻等等之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基于社交网络的秀恩爱行为更为普遍和广泛。&/p&&p&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秀恩爱的浪潮中,秀恩爱的内容和素材不断重复呈现,产生了一些特定而本质的元素,例如,人(双方合照)、物(玫瑰花)、场景(结婚)、关键词(爱)、表情等等。&/p&&img src=&/v2-d394f7c53fb2b31a69af9d4b58d8607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d394f7c53fb2b31a69af9d4b58d86071_r.jpg&&&p&&br&&/p&&h2&&b&我就放个图,剩下的自己猜丨花样秀恩爱&/b&&/h2&&p&&br&&/p&&p&单身girl穿过成对身影回到宿舍小床,心想今天的狗粮已经吃撑了,打开朋友圈,猝不及防……&/p&&p&&br&&/p&&img src=&/v2-38f6a14de45186adb6be7e0eb7250dc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38f6a14de45186adb6be7e0eb7250dc6_r.jpg&&&p&&br&&/p&&p&随着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让“随手拍”变得便捷流畅,而且成本低廉。拍照省去了编辑文字时,那些咬文嚼字和谋篇布局的“费脑子”,只需配上短短的说明文字,甚至“一切尽在不言中”。&/p&&p&&br&&/p&&p&并且,图片体现的信息也比较表面、肤浅,不会展示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也不会暴露太多个人隐私。另外,图片呈现的信息有限,不会对吃狗粮的单身狗造成暴击,反而留有想象的空间,保留爱情纯真美好的样子。与人方便,与己方便。&/p&&p&&br&&/p&&h2&&b&秀恩爱的最高级形式丨婚礼&/b&&/h2&&p&&br&&/p&&p&尽管很多人狗粮吃得不开心,但是很少对结婚形式的秀恩爱产生反感。访谈的结果显示,&b&当认识的人发与结婚有关的内容时,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积极关注和正面反馈&/b&。这是因为人们倾向于称赞受到社会规范认可的浪漫关系,而婚礼往往作为确定浪漫关系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它意味着双方将真正在社会意义上绑定为一个整体。人们关于这段浪漫关系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因此人们更愿意送出祝福并表示认同。&/p&&p&&br&&/p&&img src=&/v2-1c0e74c6b8a58eb52ae26ce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r&&/p&&h2&&b&秀VS恩爱&/b&&/h2&&h2&&b&秀恩爱的重点&/b&&/h2&&p&&br&&/p&&p&上文提及秀恩爱的两个基本条件,&b&只有人们发出有关恩爱的信息,并且被旁观者接收才是完整的秀恩爱过程&/b&。&/p&&p&&br&&/p&&p&有研究者对许多在社交网络上秀恩爱的情侣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发布这些秀恩爱内容只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为的是给自己和另一半看,或者用于回顾恋情历史的素材库。另一部分人则宣称自己就是有意识地秀恩爱,为的是炫耀自己被选择、被认可,或是对某些虎视眈眈第三者的主权宣示。&/p&&p&&br&&/p&&p&尽管不乏确实存在出于记录生活动机的秀恩爱,但是几乎所有秀恩爱行为的发出者都会有意识地选择和呈现“好”的一面,并且将此公之于众。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b&旁观者的见证和反馈正是行为发出者所期待的&/b&,访谈结果发现,一旦缺少旁观者的反馈,秀恩爱的体验则大打折扣。秀恩爱从来不是“自言自语”的个人独白。&/p&&p&&br&&/p&&p&最后,小编提醒,&b&适度的秀恩爱利人利己&/b&,既能提升感情质量,又能收获他人祝福。但是&b&过度的秀恩爱损人不利己&/b&哦。越炫耀,可能越说明内心不安或者试图掩饰。同时,也会引起旁观者的反感。还有最后一点,秀恩爱的内容切不可过于肉麻和露骨!&/p&&p&&br&&/p&&p&&br&&/p&&img src=&/v2-163cc956b999e3d9b82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2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p&文/糖糖&/p&&p&&br&&/p&&p&参考文献:&/p&&p&[1]张雯宜. (2014). 影像传播与亲密关系:社交网络秀恩爱仪式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复旦大学).&/p&&p&[2]Aron, A., Norman, C. C., Aron, E. N., Mckenna, C.,& Heyman, R. E. (2000). Couples' shared participation in novel and arousing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d relationship qu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78(2), 273.&/p&&p&相关原文:&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wMTQ2OTUwNg%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efaechksm%3D81774debb600c4fd7cd3b5b81a5fe96b1f0215ecf96b%26scene%3D38%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鹿晗关晓彤要公布恋情? | 秀恩爱(Displays of Affec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p&&p&我们立志做最优质的心理科普,让这里成为当代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学堂。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p&&p&欢迎参与机构号提问讨论&评论回答&私信学堂君和TA的小伙伴们:)&/p&&p&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bnupsychology”欢迎关注!&/p&&p&&b&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公众号后台联系。&/b&&/p&&p&&br&&/p&&p&——糖糖,每个人的心理都值得关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礼物。&/p&&p&&/p&
其实不止女生喜欢秀恩爱,情侣们大多都喜欢撒狗粮比如前几天导致微博崩溃的鹿晗和关晓彤…(汪)心理学家们也一直在关注着秀恩爱背后的种种心理现象,并试图通过实验探寻答案。 在讨论背后的心理现象之前,我们先谈谈什么是秀恩爱——浪漫关系中的人们总是…
&p&更新:&/p&&p&经评论指正,这篇文章不是吕莎莎的Publication,之前我误以为是其与导师合发的文章,出了大洋相。关于这名剑桥年轻教师的成果我也很好奇,限于精力没法细致去查看,希望有了解的知友可以指正。 &/p&&p&=================================================================&/p&&p&最近有一个新闻在学界挺火的:&a href=&/?target=http%3A//www.//c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复旦博士生赴剑桥任教 曾用视频数据&读&懂消费者&i class=&icon-external&&&/i&&/a&&/p&&p&本土培养的博士生,拿到剑桥的tenure track,必须是有相当厉害的成果。相信不少相关专业的人看到这新闻以后,也都像我一样立马去找了她的文章来看。果然,其代表作发在大名鼎鼎的Marketing Science上:&a href=&/?target=http%3A//rms.org/doi/abs/10.1287/mks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ust the Faces: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Facial Features in Print Advertising&i class=&icon-external&&&/i&&/a&&/p&&p&这篇文章的结论其实是什么呢,无非再次揭示了这是个看脸的世界:仅仅是将平面广告上代言的模特脸蛋换一换,就能平均提升8%(最高15%)的潜在消费者数量。&/p&&p&我们都知道“看脸学”有个著名的假设是“平均脸假说(Averageness Hypothesis)”,意即那些通过电脑合成后越接近平均脸的“脸”,吸引力越大。&/p&&p&然而这个假说并没有细致考虑个体差异问题。而上面说到的文章就是试图在平面广告的投放上解决这一问题:是任何广告的模特都选用大多数人喜欢的“平均脸”好呢,还是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放不同脸蛋的模特好? &/p&&p&抛开复杂的数学模型,作者做的说起来也很简单:找了一些真实用模特代言的平面广告 ,保持所有内容不变,仅仅PS换一张脸(非明星);所找的产品类别有12种,分别是:beer, restaurant, job search agent, men’s cologne, coffee, computer, hotel, jeans, sports utility vehicle (SUV), sports shoes, camcorder, and car dealer,与此同时在备选数据库中随机挑了找了12张脸PS上去,相应地有12*12=144种组合;再加上原来的广告作为基线。&/p&&p& 结果表明,根据算法换了最优的脸以后,均比基线显著提升了潜在购买者数量,提升效果最差的产品也能提升近5%的潜在购买者:&/p&&img src=&/1fbc99a05931_b.jpg& data-rawheight=&690& data-rawwidth=&8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7& data-original=&/1fbc99a05931_r.jpg&&&p&按照作者在Introduction里引用的数据,全球每年消耗在平面广告上的开销是1500亿美元,而其中抽样显示超过50%都主要有人脸参与,并且使用明星代言的不超过10%。所以作者这份研究是多大的商机不言而喻。&/p&&p&作者将自己这篇研究归为”Artificial Empathy“领域,直译为”人工移情“,也就是要让机器也能感受人们的”感受“,从而预测人们的消费意愿、产品偏好等等。&/p&&p&这种方式除了对业界的营销手段是一个重大的影响,这篇文章对于学界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随着如今大数据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统计方法变革,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消费者意愿的传统手段将有可能被基于大量行为数据的机器学习所淘汰。而机器,到了真正能感受个人的感受的时候,机器自己是不是也会产生情感呢?&/p&&p&作者这篇研究翻开的其实不止是”看脸时代的一个新篇章“,也是数字时代的一个新篇章。&/p&&img src=&/e0ddd3d340ad7a5aea3765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0ddd3d340ad7a5aea3765_r.jpg&&&img src=&/ff7025abdb6f00fc6ea4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f7025abdb6f00fc6ea4_r.jpg&&&img src=&/bb245bfcf7ccd68e0b270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b245bfcf7ccd68e0b270_r.jpg&&&img src=&/9a33fdb309afed0c3a105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a33fdb309afed0c3a105_r.jpg&&&img src=&/831cf00dbbf069aa9d006c1a6a8f78fc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31cf00dbbf069aa9d006c1a6a8f78fc_r.jpg&&&img src=&/0ccf5f6bf8b2bf3c059f58f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ccf5f6bf8b2bf3c059f58f_r.jpg&&&img src=&/a6a7dbbea1ca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6a7dbbea1ca_r.jpg&&&img src=&/fd1ab1908a5fba173ee0f43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d1ab1908a5fba173ee0f43_r.jpg&&
更新:经评论指正,这篇文章不是吕莎莎的Publication,之前我误以为是其与导师合发的文章,出了大洋相。关于这名剑桥年轻教师的成果我也很好奇,限于精力没法细致去查看,希望有了解的知友可以指正。 ====================================================…
&p&背景:BNU心理学专业(毕业狗)&/p&&br&&p&&b&(1)世界公正信念&/b&&/p&&p&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b&“世界公正信念” (Belief in a Just World,BJW)。世界公正信念越强的人,越认为这个实际上“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们秉承“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的信念。&/b&&/p&&p&但是,一些社会新闻不免会报道&b&无辜受害者&/b&的新闻,比如女子下班回家路上遭遇性侵,那么会有一帮人站出来指责这个女孩子不该走夜路。还有之前的女婴被性侵,也有人站出来指责家长怎么不看好孩子。&/p&&p&之所以有一群人会这样指责受害者,是因为他们在看这些新闻的时候,世界公正信念受到了威胁。信念越强,受到威胁时越容易采用非理性策略去弥补信念,他们思考明明这个世界应该是“&b&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b&”,&b&为什么这些无辜的人还会受到伤害呢?世界是没有错的,那么一定是这些人做错了。&/b&&/p&&p&&b&这就是“世界公正信念”过于强烈不可动摇的人们的思考方式。世界公正信念越强,越可能去指责无辜受害者。&/b&&/p&&p&所以“世界公正信念”听着好听,但实际上确是不怎么公正的信念。&/p&&br&&p&&b&(2)确认偏误&/b&&/p&&p&当人们心中秉承某种观点时,往往会关注证实这个观点的证据,而自动过滤反驳证据。&/p&&p&比如某个人会认为“婚姻都是不幸的”,那么当他看到那些有关家暴、离婚纠纷、出轨等等的新闻时,就会一边看一边想“看吧果然是这样,婚姻真的是不幸的”;如果有婚姻幸福美满的新闻时,也就看一遍就过了,很少去反思自己的“信念”,很少去思考“婚姻是否全部都是不幸的呢?”&/p&&p&有时候和别人聊天也会犯这种错误,例如如果想向别人证明“创业如何如何赚钱”,他都会地举出一堆创业成功的案例,而自动过滤到死在了创业路上的那些失败案例以及创业了也没赚什么钱的案例(实际上后者更多,这个现象也可以叫做&b&“幸存者偏差”&/b&)。&/p&&br&&p&&b&(3)可用性启发&/b&&/p&&p&上一条说的是人们如何选择性地阅读新闻以巩固自己的信念,那么这一条说的就是人们如何因为新闻的频率而建立自己的信念。&b&可用性启发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名词&/b&,&b&是指人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会依赖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例子。&/b&比如,如果媒体最近大肆报道跑步猝死的新闻,那么个体则会高估自己跑步猝死的概率&b&。&/b&&/p&&br&&p&&b&暂且以上。&/b&&/p&
背景:BNU心理学专业(毕业狗) (1)世界公正信念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世界公正信念” (Belief in a Just World,BJW)。世界公正信念越强的人,越认为这个实际上“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们秉承“得其所应得,所…
&img src=&/50/14a70b0178dae2ab7fc073_b.pn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0/14a70b0178dae2ab7fc073_r.png&&&p&上周开始就准备在受欢迎心理学专题结束后发这个文章,一直存在草稿里准备修改一下这周末发。巧的是最近正好出现了包贝尔婚礼伴郎想扔柳岩下水这个事件,那就直接发出来了。视频里,我们看到一群人围着起哄或者拿着手机拍,却只有贾玲一个人站出来帮助了柳岩(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贾玲很值得敬佩)。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无动于衷呢?&/p&&p&---------------------------------------------&/p&&p&我们总是会看到新闻,某某受到伤害/侵犯,或者某某求助,而群众漠视,然后结论或者读者评论通常都是人情冷淡社会风气变差blabla,那么真的是这样么?&/p&&p&&br&这次我们就了解一下估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的现象,“&b&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b&”.&br&心理学家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已经持续了超过40年,而这个兴趣火花的产生则是因为一个非常著名的谋杀事件: 1964年,纽约,一个叫做Catherine Genovese的年轻女性,在工作结束回家的夜里被人杀害。纽约郊区杀人在当时并不是少见的事,但是引起公众以及媒体关注的是当时的警方调查发现至少有38个人注意到受害者在街上受到了袭击,然而没有人尝试施以援手。这38个人中,只有一个人从窗内喊了一句“放开她”,另外一个人呼叫了警察,但是当警察赶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p&&p&&br&在这个事件之后,2个心理学家Bibb Latane 和John Darley,决定去研究为什么在这个情况下人们没有去参与施救,于是开始了关于旁观者效应的实验。实验的假设是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旁观者的情境下,我们可能看到了有人车抛锚,有人突发疾病,有人在街上晕倒……我们也可能看到了一个犯罪行为,一场火灾或者其他与其相近的紧急事件。Latane和Darley认为在一些情境下,人们是会进行干预(比如说报警,送医院),而有一些情境下,人们却不会。他们的实验目的就是去寻找到底哪些情况人们会出手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作为旁观者。换句话说,他们想要观察哪些情境会增进或者抑制旁观者效应。&/p&&p&&br&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在实验室中设计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心理实验。这些实验的主要因素是它们都在一个可控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因此研究者得以对很小的因素进行控制然后去观察和测量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出手帮忙的意愿。研究者设计了一定数量的紧急事件,比如一个人急性病发作,一场火灾,一个人从梯子上掉下,然后观察在什么情况下被试会选择帮助,什么情况下则选择漠视或者旁观。&/p&&p&&br&接下来介绍其中一个关键的实验,为lanata和rodin在1969年所做。叫做“痛苦中的女人”。研究者在大学中邀请学生来到实验室,提前告诉他们要参与的是一个市场调查研究。当学生们到了实验室后,他们被一个年轻的女性接待并且收到虚假的调查问卷。所有的这些提前告知的信息,市场调查的问卷,都是为了让学生相信自己在做市场调研而不是其他实验。当他们坐在房间里填表时,接待他们的女人离开了房间,走到隔壁的房间。因此学生们可以听到女人的动静。接下来,学生会听到这个女人开抽屉,攀上椅子或者爬梯子,然后重重的摔下。伴随着这个摔下的还有尖叫以及寻求帮助的哭泣。Latane和Darley感兴趣的是多少独自一人在房间参与这个研究的被试会去到隔壁房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帮助。结果发现在30个单独被接待然后一个人在房间里填表的被试中,有70%的人对摔下的女士进行了帮助。这个表达了当人们独自一人或者是唯一一个旁观者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去进行帮助,这个数字为70%,这个行为与我们的社会规则相一致,即就是当一个人承受痛苦时,另一个人需要对他进行帮助。&/p&&p&&br&之后,研究者再次对实验进行调整,他们使两个被试同时参与调查,其他因素不变。所以在事故发生时,房间里有2个人在填表。研究者的假设是在这个情境下,人们会更有意愿去进行帮助,因为如果70%人在独自的情境下会进行帮助,那么两个人在场并且都不愿进行帮助的概率就会很小。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40%的帮助率(就是2个人中起码有一个人去帮助摔倒的女人),这个结果说明了另一方的在场反而将一个人帮助的意愿从70%降到了40%。而在研究者最后设计的情境下,房间里的被试同样是2个人,然而其中一人是研究者自己安排的演员,这个演员知道实验过程和目的,在女人摔倒后不会做出任何举动。在这个情境下,只有10%的被试真正的出手去帮助了那个摔下的女人。换句话说,如果身边存在一个消极被动的旁观者的话,那么人们进行帮助的可能性则从70%剧烈下降到10%。这个研究的发现,即另一方的存在会导致人们干预行为的降低,也就成为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旁观者效应”。&/p&&p&另外,Latane和Rodin还发现如果2个目击者是朋友的话,那么旁观者现象的抑制作用会比两个人互为陌生人的时候低得多,因为在这种模糊的紧急情境之下,每一个旁观者在行动之前都会观察另一方的行动来获取相应的行动信息,而容易将另一方的不行动误解为对方并不关心,从而觉得这个事件并不危急。而如果两人是朋友的话,那么两人误解对方的几率就小了很多,所以就更容易去进行干预行动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p&&p&&br&但是,这类实验有一个缺陷就是这个研究并非那么贴近真实生活,而是在假设情境下以关注旁观者效应为目的的实验。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我们对一些事物的干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件事物发生的紧急程度,地点,原因等等。比如我们并不会那么乐于给那些喝的大醉不省人事,或者嗑药导致精神错乱的人进行帮助,因为这些结果是他们自己所导致的。而对于另一些情境,比如火灾,抢劫等等,人们在目击了这些事件时,便会很快的对事件进行分析,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进行干预。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那些危及到个人人身安全的事件,恰恰是人们最不容易施以援手的事件,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类事件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围观或者关注,却没有人真正挺身而出去做一个英雄。所以贾玲的行为更值得我们敬佩和称赞。&/p&&p&&br&另外,旁观者这个概念,并不简简单单是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立场而已,这同时也是个道德层面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旁观或者我们称某个人为旁观者,通常都带有隐含的指控性质,也就是说这个人在一件性质恶劣的事件发生时选择了不作为。同样,旁观者也可以成为遇事没有作为的很好的借口,比如在一个恶性团伙犯罪发生时,一些人可以说:“我并没有参与,我只是旁观的而已。”而这些方面,正是很多心理学家没有去关注的点。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到的旁观者,其实潜意识里这个词汇并不是中立的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已,这个词汇同样会引起责备,推脱一些人的行为,或者在道德上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具体的事件我们回想回想看到的新闻就能找到相似的现象。比如这个婚礼事件,很多人指责当时其他人士的不作为,而当事的人士也可以反过来推脱说他们只是旁观,并没有参与。&/p&&p&当然,像国内扶人反被讹的事件导致了人们对这类事件的不作为就属于另外的话题层面了,暂不讨论。&/p&&br&&p&写完才发现百度词条就有专门的旁观者效应词条。。心好累
_(:3 」∠)_ &br&-----------&br&&br&&br&另外,有个很有名的旁观者效应视频,估计不少人看过,不过还是值得一看。我找了半天,不管什么网站,有中文字幕的都只有这个版本。。所以大家看的话忽视前面30秒莫名其妙的东西就好了。&br&&/p&&br&&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my./pl/02220.s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A_见死不救的4个原因--旁观者效应& data-poster=&http://149.img..cn/images/video//12/13/6_g201__1.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149.img..cn/images/video//12/13/6_g201__1.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A_见死不救的4个原因--旁观者效应&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my./pl/02220.shtml&/span&
&br&&p&-----&/p&&p&Reference&/p&&p&Latane, B., & Rodin, J. (1969). A lady in distress: Inhibiting effects of friends and strangers on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i&, &i&5&/i&(2), 189-202.&br&&/p&&p&Latané, Bibb, and John M. Darley.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Why doesn't he help?.& (1970): 276-290.&/p&&p&------&/p&
上周开始就准备在受欢迎心理学专题结束后发这个文章,一直存在草稿里准备修改一下这周末发。巧的是最近正好出现了包贝尔婚礼伴郎想扔柳岩下水这个事件,那就直接发出来了。视频里,我们看到一群人围着起哄或者拿着手机拍,却只有贾玲一个人站出来帮助了柳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491 人关注
800 条内容
1374 条内容
646 人关注
165 条内容
2709 人关注
365 条内容
217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心健康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