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放射性不均匀到骨代谢活跃是什么叫放射性意思

右侧第4前肋及第3腰椎骨代谢略活跃这是Ect的结果
A: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指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刺激
李佛保主任医师
李佛保主任医师
徐洪璋副主任医师
陈建庭主任医师
沈彤副主任医师
疾病症状: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症、骨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 擅长成人、青少年脊柱侧弯、后凸等畸形矫正手术。
广东省人民医院
擅长:脊柱侧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以及
疗效: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
疗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名医在线回答
每周三下午,邀请广州市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在线一小时免费解答网友疑问
千万个答案
已解答网友超过1千万个问题,并有多个医生对同个问题进行不同解答,提供多个解决方案王金娥1& 陈刚1& 陈国红1& 包贺菊1& 陈燕燕1& 夏勇2& 马昆1
1.民航总医院核医学科& .民航总医院外二科& 100123
【摘& 要】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对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因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入院的患者,并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其中女性26例,男性12例。年龄56~97岁,平均73.7岁。病程3天至1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全身核素骨显像及病变椎体局部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38例患者中7例行胸、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6例行胸、腰椎CT检查。骨密度检查均示骨质疏松(腰椎或股骨骨密度T值小于-2.5)。结果:38例患者全身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共有50个,PKP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X线诊断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20个节段,7例行胸、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中,诊断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共有9个节段,核素骨显像均为阳性,且核素骨显像发现了其余3个单纯胸椎或腰椎核磁未检出的压缩骨折节段。6例行胸、腰椎CT检查,诊断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共有7个节段,核素骨显像均为阳性,且核素骨显像发现了其余2个胸、腰椎CT未检出的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节段。结论:核素骨显像对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PKP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核素骨显像;椎体后凸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6)-04-187-03
&&&&&&&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胸腰椎骨折后背部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PKP是目前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因此早期诊断老年患者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进一步治疗尤为重要[1]。而全身核素骨显像可以一次扫描同时显示脊柱所有椎体摄取显像剂情况,且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有助于定位及了解病变椎体形态及骨质密度改变,故可以更好地诊断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因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入院的患者,并接受PKP。其中女性26例,男性12例,年龄56~97岁,平均 73.7岁,病程3天至1个月。
&&&&&&& 排除标准:①病史、影像或最终经病理证实为椎体转移瘤、血管瘤等病理性骨折者;②入院后未能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者;③既往已接受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者。
&&&&&&& 所有患者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全身核素骨显像及可疑骨折病灶局部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38例患者中7例行胸、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6例行胸、腰椎CT检查。所有患者骨密度检查均示骨质疏松(腰椎或股骨骨密度T值小于-2.5)。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 X线检查使用Kodak公司DR3000 X线机。曝光条件110kV,160mA,40mAs,250ms,拍摄患者胸腰椎正侧位片。
核素骨显像采用均采用GE公司Infinia Hawkeye 4图像融合系统进行SPECT检查及同机CT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注射骨显像剂99mTc-MDP 725MBq(25mCi),饮水500~1000ml。2~3h后排空膀胱行全身骨显像,采集时间12~15min;然后对可疑骨折病灶进行局部断层显像及同机CT扫描,CT扫描层厚4.42mm,层距4.42mm,螺距1.9mm。用GE公司Infinia Hawkeye 4随机工作站图像融合软件完成SPECT-CT图像融合。肉眼观察分析图像,观察脊柱出现放射性核素异常增高或浓聚的区域,再对病变区域的同机CT图像进行图像融合,根据核素增高或浓集部位判断病变椎体节段:通过同机扫描的CT图像分析病变形态及局部骨质密度改变。结果由两位核医学医师共同商议后确定。
MRI检查用GE公司1.5HDX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层厚4mm,层间距0.4mm,轴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图像层厚为4mm。对于可疑骨病变加扫STIR序列。扫描条件分别为TSE:T1WI& TR=640ms,TE=14ms;T2WI& TR=2560ms,TE=108ms;STIR序列:TR=3980ms,TE=108ms,TI=120ms。
CT检查用GE公司64排螺旋CT,扫描层厚3mm,层距3mm,螺距1.375mm。
1.3& 观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X线片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X线片主要特点是:椎体高度可降低(楔形变),椎体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显示模糊。新鲜骨折中较严重的骨折可见清晰的骨折线。
1.3.2& 核素骨显像
&&&&&&& 新鲜椎体骨折时可见放射性增强或局部浓聚灶,提示成骨代谢增强表现的节段。陈旧椎体骨折放射性仅有轻度增高或不增高。
1.3.3& 核磁(MRI)
&&&&&&& 新鲜骨折:T1WI上表现为弥漫边界不清的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而STIR(即抑脂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则更具特异性。骨折亚急性期: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稍高信号,且异常信号在椎体内分布不均匀,表现为斑片状、点状或条状的形态分布。陈旧骨折:呈现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STIR序列呈低信号。
1.3.4& CT&
&&&&&&& CT能清楚显示脊柱解剖结构、骨折部位和骨折线走向,易于了解椎体的骨折线和椎体上下缘间粉碎性骨折、骨碎片突入椎管的情况、椎弓根及椎板的骨折。
&&&&&&& 采取综合影像学方法诊断38例患者50个新鲜椎体压缩骨折节段,行PKP手术,均取得成功。本组38例患者,以病变椎体个数为统计单位。在胸腰椎范围内,共50个椎体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X线诊断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节段有20个,全身核素骨显像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节段共有50个,且全身核素骨显像可在胸、腰椎平片发现椎体形态改变之前早期发现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图1)。50个节段的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其中20个节段椎体变扁,9个节段骨质密度增高,1个节段骨质密度不均匀,6个节段可见骨折线影(图2a),1例见碎骨片(图2b),26个节段椎体形态及局部骨质密度均未见明显异常。7例行胸、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中,诊断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共有9个节段(其中胸椎5个节段,腰椎4个节段),而这7例患者的9个椎体压缩骨折的节段核素骨显像均为阳性表现(图3),且核素骨显像发现了其余3个单纯胸椎或腰椎核磁未检出的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节段(图4)。6例行胸、腰椎CT检查,诊断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共有7个节段(其中胸椎4个节段,腰椎3个节段)。这6例患者的7个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核素骨显像均为阳性表现,且核素骨显像发现了其余2个胸、腰椎CT未检出的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节段。
图1 患者女性,76岁& a 术前胸椎侧位X线片示胸103 讨 论
&&&&&&&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传统治疗需长期卧床、支具固定及药物治疗等,由于活动量减少,导致患者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进而骨折反复发生;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而,止痛、早期活动、稳定脊柱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的关键[2]。
&&&&&&& PKP可重建椎体高度,即刻增加椎体刚度,稳定椎体,快速有效缓解背部疼痛,使老年患者早期下床,减少卧床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3],是目前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而术前综合影像学手段准确诊断和定位新鲜骨折椎体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 患者早期多行胸腰椎X线平片及CT检查,但正常椎体也有形态变异,出现轻度楔形变,平片和CT可能出现假阳性;而椎体骨挫伤未发生变形时椎体形态可以正常,平片和CT可能出现假阴性,且平片和CT有时难以判断椎体骨折是新鲜还是陈旧。目前多采用MRI检查来判断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椎体,MRI根据组织内氢质子含量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影像表现,不仅可以准确评估骨折椎体的病理性质,鉴别肿瘤、感染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而且还可以根据病变椎体内骨髓水肿像来定位新鲜骨折椎体[4],因此在诊断老年脊柱骨折时,常首选MRI检查。本研究中7例行胸、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诊断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节段共有9个节段,而这7例患者的9个椎体压缩骨折的节段核素骨显像均为阳性表现,说明全身核素骨显像与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与既往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似[5,6]。但一些患者因其他疾病曾在体内安装有顺磁性材料内置物而不能接受MRI检查,且由于单纯胸椎或腰椎MRI扫描范围有限,较难一次扫描同时包括胸椎和腰椎全部椎体。我们的研究中核素骨显像发现了3个胸、腰椎核磁未检出的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节段,3例患者均为腰部疼痛明显,仅行腰椎MRI检查检出了腰椎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节段,而未能发现胸椎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病变。因此核素全身骨显像一次显像同时显示胸椎和腰椎,较单纯胸椎或腰椎MRI提供更多信息,且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有助于定位和了解病变椎体形态及骨质密度改变,故可以更好地诊断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SPECT骨显像检查中使用的99mTc-MDP是一种亲骨钙盐的放射性显像剂,被骨骼摄取的程度与骨更新的速度和局部血流量呈正比;骨折后骨结构失去连续性,早期即出现血流和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同时多伴有局部软组织的出血或血肿、炎症反应等,故一般在损伤后6~72h内便可在核素骨显像中见到放射性增高或浓聚区(即有阳性发现)。因此可以早期区分正常骨结构及病变部位[7]。虽然SPECT较少用于骨折等良性病变的定位,但从其原理分析,SPECT也适用于定位骨折部位。Pham等[8]报道了SPECT全身骨显像中新鲜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也可以出现&核素浓集热区&,这也与骨折后局部血流增加、骨代谢活跃有关。结合SPECT的原理及既往研究结论,我们认为SPECT可以用于判断脊柱骨折。
&&&&&&& 全身核素骨显像可以在胸、腰椎平片及CT发现椎体形态及密度改变之前早期发现压缩骨折。本研究中,全身骨显像结合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的50个椎体节段的新鲜椎体压缩骨折,仅有17个节段椎体楔形变,其余33个节段对应的胸腰椎平片椎体形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全身核素骨显像还检出了2个胸、腰椎CT未检出的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椎体节段。
&&&&&&& 全身核素骨显像还可以鉴别陈旧及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由于椎体骨折发生后局部骨代谢发生改变,使核素趋向集中于骨折区域,从而形成骨折区域放射性核素增高或浓聚征象。根据SPECT的成像原理分析,如果某一椎体曾发生骨折但现已愈合或接近愈合,该椎体核素浓集程度将弱于新鲜骨折椎体的浓集程度,病变节段放射性稍增高或不增高,胸、腰椎平片提示楔形变。本研究中胸、腰椎平片依据椎体楔形变检出31个节段的椎体压缩骨折,其余11个节段放射性稍增高或不增高,为陈旧椎体压缩骨折。另外20个椎体节段放射性增高或浓聚,为新鲜椎体压缩骨折。
&&&&&&& 本研究中采用全身核素骨显像结合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技术,不是SPECT及CT两种机器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效整合了解剖影像及功能影像的关系,一次检查提供多种信息,可提高读片的效率和增加诊断的特异性[9]。50个节段的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其中20个节段椎体变扁,9个节段骨质密度增高,1个节段骨质密度不均匀,6个节段可见骨折线影,1例见碎骨片。全身核素骨显像结合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技术,有助于定位和了解病变椎体形态及骨质密度改变,了解新鲜压缩骨折放射性增高或浓聚灶所处的椎体节段位置,为PKP手术入路途径提供重要信息。
&&&&&&& 核素骨显像可以在胸、腰椎平片及CT发现椎体改变之前早期发现压缩骨折;且可以鉴别平片和CT难以判断的椎体压缩骨折的新鲜与陈旧;而同机CT断层融合显像有助于定位和了解病变椎体形态及骨质密度改变。核素骨显像与MRI在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核素骨显像一次显像同时显示所有胸腰椎,较单纯胸椎或腰椎MRI发现更多病变,提供更多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核素骨显像及同机融合断层显像对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PKP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参 考 文 献:
[1] 刘纪恩,曹B,勾瑞恩,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423-426
[2] Kado DM,Browner WS,Palermo L,et al.Vertebral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in older women:a prospective study. Study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Research Group[J].Arch Intern Med. (11):
[3] 娄朝晖,白占强,李莹,等.微创治疗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894-897
[4] Spiegl UJ,Beisse R,Hauck S,et al.Value of MRI imaging prior to a kyph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insufficiency fractures [J].Eur Spine J. ):
[5] Masala S,Schillaci O,Massari F,et al.MRI and&bone&scan&imaging&inthe&preoperative&evaluation&of&painful&vertebral&fractures&treatedwith&vertebroplasty&and&kyphoplasty [J]. In Vivo.&):
[6] 高化,李锦军,王炳强,等.磁共振成像与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诊断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675-679
[7] 张敏,张斌青,郭会利,等.图像融合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图像融合技术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十三)[J].中医正骨,):20-25
[8] Pham T1,Azulay-Parrado J,Champsaur P,&et al.&Occult&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vertebral body fractures without radiologic collapse[J]. Spine(Phila Pa 1976).&):
[9] 赵祯,李林,李芳兰,等.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骨良恶性病灶的价值[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骨代谢异常和骨代谢活跃是什么意思,我妈
骨代谢异常和骨代谢活跃是什么意思,我妈
发病时间:不清楚
骨代谢异常和骨代谢活跃是什么意思,我妈后背和腰疼,CT的单子检查意见是这莫说的
检查及治疗情况:检查所见椎体可见放射性浓聚,T7椎体可见放射性浓聚。检查意见,1,首先考虑压缩性骨折,建议动态观察2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2)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
擅长:肿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呼吸系统肿瘤(鼻咽癌等)、消化系统肿瘤(胃癌、肝癌等),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癌等)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等)的诊断以及治疗均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上述的是骨扫描的检查,有外伤,骨折等都可以导致骨扫描检查的结果改变。目前的检查考虑是压缩性骨折引起的,还应做一下磁共振检查,明确压缩的程度。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尿路感染等其他泌尿外科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失眠,脑外伤,脑肿瘤,脑积水,及脑部疾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及其他外科常见病。
从你上面的检查结果上看,存在骨代谢活跃和骨代谢异常,这说明是怀疑有骨髓瘤,或者是肿瘤的骨转移存在,这些就会导致出现代谢活跃。而这些也会破坏骨质,所以容易引起自发性的压缩性骨折。你可以首先服用一些对症止痛的药物来改善症状,然后进行其他部位的检查,比如做胸部ct,腹部彩超等,看看是否有其他部位的原发肿瘤,另外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看看是否有骨髓瘤存在。
向医生提问
腰疼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患。腰疼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出现持续且不明原因的腰疼,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确诊,避免某些严重疾病的发展。腰疼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腰部承受的压力,减轻疼痛。
症状起因:腰疼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引起腰疼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常见的腰疼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五种。一、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以及由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二、由于脊椎病变引起。如类风湿性脊椎炎、骨质增生症、结核性脊椎炎、脊椎外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等。三、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引起。如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神经根炎、脊髓肿瘤等所引起的腰疼。四、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如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列腺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等,肿瘤也可引起腰骶部疼疼,女性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五、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这种腰疼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可见,引起腰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出现持续且不明原因的腰疼,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确诊,避免某些严重疾病的发展。
可能疾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泌尿、中医骨扫描 胸7椎体骨代谢稍活跃是不是骨转移了_百度知道
骨扫描 胸7椎体骨代谢稍活跃是不是骨转移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处是什么穴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骨扫描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的俗称,核医学的常用检查项目之一。同位素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形态或异常。骨显像包括骨全身显像、局部骨平面显像、骨三相显像、骨断层显像、骨SPECT/CT显像、F18(氟)正电子骨显像。
骨扫描方式
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的核医学影像检查,它与局部骨骼的影象检查不同之处是检查前先要注射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等骨骼充分吸收,一般需2~3小时后再用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如γ照相机、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若某处骨骼对放射性的吸收异常增加或减退,即有放射性异常浓聚或稀疏现象,而骨扫描中骨放射性吸收异常正是骨异常的反映。因此,骨扫描比X线检查发现的病灶要早,可早达3~6个月。
骨扫描临床应用
1.继发性骨 对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转移的早期就伴有局部骨组织异常,因此发现恶性骨转移灶可较X线摄片早3-6个月。成人骨转移多见于、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应为此类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恶性患者如主诉有固定的骨骼疼痛,但实验室各项检查及X线摄片等显示正常结果时,应做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
2.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摄取剂(放射性药物)比正常组织或良性骨肿瘤高,在骨三相显像中,动脉相可有早期充盈,血池相呈现局部充血,延迟相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恶性原发性骨以成骨肉瘤、Ewing氏肉瘤及软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最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属何种类型的,临床需结合年龄、病变部位、病变数量、显像图的形态等综合分析。某些原发性骨的骨外转移灶(通常是肺转移)也能浓聚剂,骨显像对于成骨肉瘤肺转移的诊断远较X线诊断敏感。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的原发性骨肿瘤如,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无明显增加,故不及X线检查。一般来说,显示病灶的范围比X线片所显示的要大,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骨,骨显像能显示骨质异常的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合理安排放疗照射野的大小以及估计治疗后的效果。
3.骨折 大多数骨折的诊断依靠X线摄片并不需进行显像。但对于、趾骨、、、胸骨和肩胛骨等处的细小骨折,X线有时难以发现,此时做骨显像有诊断价值。是一种多次超负荷运动引起的骨折。又称为行军性骨折或,类似细微骨折,在新兵训练和长期急行军时发生率很高,若不及时休息,继续增加负荷,可能使细微骨折加重为明显骨折,由于细微骨折没有明显的骨断裂线,X摄片不能发现异常,而在骨延迟显像中可发现出现于疼痛部位的卵圆形或梭形放射性异常浓聚,如骨显像未见此类异常浓聚,可排除。
4.无菌性坏死 骨折和错位能损伤骨的血供,引起无菌性坏死。是缺血性无菌性坏死最常见的部位,坏死初期表现为患侧股骨头区放射性减少,随着股骨头磨损髋白,刺激血管重建,放射性核素摄取量增多,逐渐出现“炸面圈”样改变,即中心区放射性减少而周围放射性增强,后期由于髋白磨损更加严重,放射性聚焦更加明显以至掩盖了股骨头坏死的放射性减少,但断层显像仍能见到“炸面圈”征象。一般认为骨三相显像较单纯延迟显像灵敏。在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可见局部动脉灌注相减低和血池相静脉回流障碍。
5.移植骨监测 骨显像对判断移植骨是否存活有独特价值。骨移植后,待软组织损伤反应减退,局部骨显像若见移植骨处放射性近似或高于正常骨组织,表明血运良好,植骨成活。
骨显像常用于下列情况:(1)原发性骨及骨的软组织和肺转移的早期诊断;(2)检查原因不明的骨痛;(3)选择病理组织学检查部位;(4)制定放疗计划;(6)对可疑患者进行筛选;(7)骨骼炎性病变的诊断及随访;(8)应力性骨折、等骨关节创伤的鉴别诊断;(9)Paget病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
常用骨显像剂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剂量为740-1110MBq(20-30mCi)。
骨扫描医学意义
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转移性,因此对不明性质肿块的患者来说,发现有骨转移性肿瘤存在,意味着所患肿块为恶性,即已向转移。对已明确为癌症的患者,有助于对该癌症进行临床分期,即判断是处于早期还是晚期,从而让医生决定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是局部手术、放疗,还是全身化疗,局部手术时是否有必要广泛彻底地根除。经过治疗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有规律的重复骨扫描(每次间隔3个月~1年)观察有无骨转移及骨转移程度的变化,以监测治疗的疗效和有无肿瘤复发。骨扫描能判断疼痛是关节炎,还是关节旁骨路病变所致,是骨关节病变还是内脏、 神经性疼痛,能诊断各种性骨、关节病变,在肢体软组织炎症中早期诊断,能发现一些特殊部位如、等的细微骨折,观察移植骨的血液供应和存活情况,评价上述各种骨关节良、恶性病变治疗的效果。因此,骨扫描在国外癌症患者中是常规检查项目,也是国内大型综合性医院中核医学科最主要的检查项目。
骨扫描全身骨扫描
同位素全身骨扫描
术前骨扫描
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全身骨组织的异常,一次扫描获得全身骨骼影像。同位素骨扫描可用于下列情况:
(1)原发性骨肿瘤及骨肿瘤的软组织和肺转移的早期诊断;
(2)检查原因不明的骨痛;
(3)选择骨骼病理组织学检查部位;
(4)制定放疗计划;
(5)、、肺癌、前列腺癌等其他系统肿瘤的术前分期及治疗后的随访;
(6)对可疑肿瘤患者进行筛选;
(7)骨骼炎性病变的诊断及随访;
(8)、等骨关节创伤的鉴别诊断;
(9)Paget病的定位诊断及治疗后的随访。
骨扫描与CT的区别
核医学影象诊断ECT(又叫SPECT)和CT的区别较大。核医学检查要先注射药物,利用药物的放射性来显像,CT是机器发射穿透人体进行显像!有种机器叫SPECT/CT就是两者一起做,图像出来后再融合!此种检查对身体危害很小很小,不用担心,一般一天左右药物衰变完就没事了。
CT属于放射的,ECT是核医学的。放射是从解剖结构来看病变,而核医学是从功能上看病变。如果能做SPECT/CT最好,在做ECT的时候,工作人员如果发现你有可疑病灶,会加做CT,这样ECT和CT一起做,位置不变,然后通过融合处理,就更能看清楚你的病灶了。而且这样花的钱比分别作CT和ECT加起来的钱少。
中国电子学会(Chinese Instit...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质代谢活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