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一个人的怎么查献血次数数和毫升

一个人要献血多少毫升才能拿到献血证_百度知道
一个人要献血多少毫升才能拿到献血证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只要参加无偿献血在采血完成后就会发给你一本献血证。全血一次采血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少一次采血200毫升;成分血一次采集1-2个治疗量,最少一次采集一个治疗量。
采纳率:52%
献1次就有200
你要拿献血证干什么?给你搬个奖?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献血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献血量一次多少毫升最安全?
  献血是一件非常有爱心的行为,而且也是国家提倡的行为。因为在全国很多地区,虽然有血站的存在,但是里面储存的血液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一些血型比较特殊的患者需要输血的时候,往往就会遇到无血可输的情况。献血...
  献血是一件非常有爱心的行为,而且也是国家提倡的行为。因为在全国很多地区,虽然有血站的存在,但是里面储存的血液并不是很多,尤其是一些血型比较特殊的患者需要输血的时候,往往就会遇到无血可输的情况。献血对于我们健康人来说是义不容辞的,那么献血量一次多少毫升最好?  1.一次献血400毫升,对献血者的健康并无影响  一个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8%,按50公斤重的人来讲,总血容量为4000毫升。一次献血400毫升,只占总血容量的10%,不会影响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而且,对于符合条件的献血者来说,一次献血200毫升,不足体内血液总量的5%,由于量少,并未触及到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而如果一次献血400毫升,更能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器官内的储存血液参加到血液循环中去,刺激新鲜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更佳明显。  2.一次献血400毫升,对受血者而言更安全  输血,实质上是一种组织移植,对受血者来说,别人的血液进入自己体内,都有一次排异、免疫的过程。因此,输血可能造成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同时,由于传染病“窗口期”的问题及有些尚未认知疾病的存在,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并且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了严格检验,但输血仍存有一定的传染疾病的风险。  因此,一次献血400毫升,意味着受血者接受400毫升一袋的血液比接受2次200毫升的血液,发生输血免疫反应、传染病的几率要少一倍。如果某一病人需要输血800毫升,而献血给他的无偿献血者一次性只献了200毫升,那这位病人就需要接受4个献血者的血液。如果献血给他的无偿献血者一次性献了400毫升,那这位病人只需接受2个献血者的血液。  3.一次献血400毫升,更有利于成分血的分离、保存和使用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临床上一些患者需要的不是全血,而只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所以,除了鼓励一部分献血者进行成分献血以外,中心血站也会将其他献血者们捐献的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成分,根据缺啥补啥的输血要求输到需要的患者身上。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现行规定的每次献血量为多少毫升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现行规定的每次献血量为多少毫升
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以及献血会对人体造成的利与弊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
国内献血者体检标准有: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不能献血的情况有: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23901.html
献血前后需禁忌
为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和用血者的安全,医务人员提醒大家在献血前后注意:献血前一天要休息好。临献血时不要过量喝水,也不要空腹,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如馒头、稀饭、咸菜等。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餐不要喝酒,不要吃鱼、肉、油条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把两臂洗干净,有条件的话最好洗一次澡。别忘了携带本人身份证,军人可持《军官证》或《士兵证》,学生持《学生证》、外籍人员持护照。
有的献血者在拔针后,针眼处不断流血。医务人员支招: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分钟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正常人献血后应注意饮食营养和搭配,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当天可多饮水,但不要暴饮暴食。献血后为防止针眼感染,献血者要注意1-2天内不要让针眼处沾水,保持清洁。献血后当天不可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健康献血者间隔6个月之后方可参加下次义务献血。
特殊人群不能参加献血
一些人不能参加无偿献血。如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炎病患者;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各种结核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一些特定情况的人暂时不能参加献血。如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等。
献血前的注意事项?
应学习献血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
1.献血前应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在献血前应当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腻食物,不要空腹献血。
3.献血前还应把手臂特别是肘部洗干净。
献血前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
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从而影响病人治疗。
有什么手续吗?
填表---个人资料及健康情况问卷
登记---录入电脑,便于用血报销时核查
体检---量血压、称体重、听心肺等
验血---血色素、血型、乙型肝炎表面折、抗原等
领饮品、喝水
献血---约10分钟
休息---用棉球压住针眼处10分钟后,贴止血胶布
领献血证-用血报销时的凭据。
献血者体检及化验多少天内有效?
献血者体检及化验有效期为2周。
之后怎么保养身体?
献血后的营养补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含有优质蛋白质 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含有铁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另外,炒菜时可选用铁锅。
含有叶酸 较多的食物有:猪肝、肾、牛肉等。
含有维生素B12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总之,献血后不必特别地去吃些什么,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服、适量,就能在短时间里,恢复失去的那部分血液。
献血后如何活动或运动?
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献血有害健康吗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心脏推动下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7-8%,一个50千克体重的人,其血液总量约为毫升,正常情况下,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内运行,其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以备人体急需。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或外伤性出血300-400亳升,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机体血容量的减少会刺激红骨髓造血功能,输血后营养适当的话,两到三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补充。一个月内,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等也可逐渐恢复,其核心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也可于两到三个月后回复到献血前数量,所以,一个健康人每次输血不超过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是什么?
(1)要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继往病史。
(2)一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3)献血查体合格后,要按规定时间参加献血,以免影响医院用血计划。
哪些人暂不能献血?
(1)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7)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哪些人不能献血?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献血者体检标准有哪些?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公民献血给予经济上的补偿,会使崇高奉献的光彩行为蒙上商品交易的阴影。近半年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都实行了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现行规定的每次献血量为200CC,身体好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献400CC。两次献血的时间间隔必须在半年以上。适当的献血不但对身体不会有危害,还能促进代谢。我去年献了800,没什么事的!献血之后注意休息,吃饭不要过油,清淡些但要保证营养!!!
一般献血量为200毫升就是一袋血。部分特殊人比如身体条件好的会有献400的情况。大多数都是200
现行规定的每次献血量为200CC,身体好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献400CC。
初次献血者规定只能献200CC,但是以后如果身体情况允许而且在自愿的情况下最多一次献400CC。而且两次献血的时间间隔必须在半年以上。
人体的血液每120天就会全部更新一次,所以适当的献血不但对身体不会有危害,而且还能促进代谢。
200毫升,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献血间隔期是不少于6个月)
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快恢复到原来水平。故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所以说,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以提供足够的造成血原料,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大量进补又不活动,会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会因热量过剩而发胖。
人体血液中的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铁含量大为降低。
适量献血,献血后保护好穿刺孔,适当补充营养就不会有什么坏处了。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你好一个人献血一次能献多少毫升
提问时间: 19:50:43|
病情描述:
患者年龄:发病时间:主要表现:你好一个人献血一次能献多少毫升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8698收到了:
一般情况下一次200毫升左右比较好,一年一次,如果多的话身体有可能吃不消。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7408收到了:
你好,正常情况下,正常的人可以献血一般是200-400毫升 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0263收到了:
你好,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献血一次要献至少400毫升的,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中医科医生
中医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查自己的献血次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