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真能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胞么

中国专家能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新疗法引争议-中新网
中国专家能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新疗法引争议
日 10:24 来源:扬子晚报  
  中国专家能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激动归激动,疗效嘛还是再等等看吧
  昨天,新华社官方微信发文称:早在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用苏打水治疗癌症的思路,有效率高达100%。
  不过,这个新疗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就在不久前,还有媒体称“苏打水治疗癌症是谣言”。
  综合新华社官方微信、钱江晚报官方微信等
  神奇思路
  1 肿瘤是个生物,那它吃什么呢?
  抽走葡萄糖,癌细胞两天死光
  对付癌症,不管是手术或化疗放疗,目标都是直接去除或者杀死癌细胞,但晚期病人往往没有手术机会。放化疗的话,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至于药物,癌细胞进化很快,很容易出现抗药性,而且每个人的癌细胞不一样,药物可能只对小部分人有效。
  胡汛想到从癌细胞的弱点入手,“肿瘤是一个超级生物,但它也有弱点,它也需要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说得通俗点,肿瘤细胞也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和生长。
  于是,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把肿瘤细胞放在培养基中,逐一抽走里面的营养物质,当把葡萄糖抽走时,不出两天,肿瘤细胞都死光了。也就是说,癌细胞的主食是糖。剥夺葡萄糖,肿瘤细胞就会死亡。
  2 都断粮了,为何肿瘤还在生长?
  帮手乳酸,让癌细胞休眠保命
  胡汛说,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液,但肿瘤细胞的血管发育不良,所以糖的供应其实非常少。
  没的吃,照理说应该“饿死”,但肿瘤细胞为何反而在不断生长呢?胡汛解释说,肿瘤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帮手”很可能来自周围环境。经过一系列筛查,研究人员最后锁定了乳酸。
  长时间不运动,哪天突然猛跑3公里,大腿就酸痛得迈不开。初中生物课上,我们大概都学过,这种酸痛是运动中不断产生的乳酸带来的。学得好的人可能还记得,乳酸会分解成一个乳酸根和氢离子。
  “这两个因子协同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在葡萄糖含量很少时,非常节约地利用;在没有葡萄糖时,进入‘休眠’状态,一旦恢复供应,立即恢复生长状态。”胡汛说。
  想象一下,癌细胞是个不谙世事的败家子,大手大脚、胡吃海喝;碰到了乳酸根和氢离子这个“二合一”的超级管家之后,瞬间变身成了“超级生物”。
  3 这种办法,真的能把患者救活?
  小苏打上场,饿死“小西瓜肿瘤”
  怎么去除乳酸根或者氢离子呢?
  研究人员想到的方法是用碱,比如小苏打(碳酸氢钠)可以去除氢离子。碱和氢离子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碳酸,很快就可以溶解在血液中,落单的乳酸根自然难成气候。这时候,再想办法断了肿瘤的“粮路”,就可以把它杀死。
  “去年1月,我们接诊了宁波余姚的一名女病人,肝脏肿瘤直径达17厘米,长得有小西瓜那么大。”晁明说,病人先去外科看,但外科专家认为已经不能手术,“有乙肝病史,黄疸很严重。”
  晁明给患者应用了新的治疗手段,通过血管造影、CT等,仔细找准供应肿瘤的各条血管,将小苏打打进这几条血管里,然后用栓塞剂封堵,再继续往里面打小苏打,再用栓塞剂封堵,把乳酸分解掉。首次治疗就能杀死一半的肿瘤细胞,两三轮治疗后用磁共振检查,会发现肿瘤已死亡。
  最新数据
  这种新疗法号称 治了40人全有效
  晁明和胡汛的这种治疗方法,被命名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令人欣喜的是,他们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以往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了37例病人,18例有效;用“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了40例病人,40例有效。而且在这个临床研究中用“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都是难治型肝癌。
  “人类用30余年的时间,用靶向药物等各种方法,让晚期癌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突破半年,现在正向中位生存期突破1年努力。”胡汛教授说,他们临床研究中的40例晚期肝癌病人,初步统计平均生存期已超过3年。
  今年8月,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学术杂志eLife上。
  ■有此一说
  肾癌患者靠苏打水
  延长了存活期?
  据杭州日报官方微信报道,很多痛风病人知道,喝苏打水可以缓解痛风,因为碳酸氢钠能促进尿酸溶解。
  杭州日报官方微信的文章写道:之前,曾有一名外国专家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名肾癌全身转移的患者治疗已走到尽头,在无药可用的情况下,医生让他喝苏打水,结果在他的论文发表时还活着。
  争议焦点
  凌乱了:
  刚有媒体驳斥过“苏打治癌”
  据重庆晚报报道,“谣言认为,治疗癌症的方法就是向肿瘤组织中注射小苏打溶液,这种方法连普通的真菌感染都治不了,更别提癌症了。恰恰相反,大量证据表明,大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会造成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一项估计认为,对于体重65公斤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12克苏打粉仅能够抵消1立方毫米的肿瘤组织产生的酸。但每天摄入30克苏打粉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必须要说明的是,重庆晚报这篇“西方社会中流行的十个关于癌症的谣言”文章,也是引用于国外网站,文中未见到权威观点的支撑。
  质疑声:
  化疗加小苏打,并没有那么神奇
  昨天,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学系研究副教授张洪涛,发文讨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对于肝癌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化疗药物介入治疗。病人不是靠这小苏打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也接受了化疗,只是小苏打提高了化疗药物介入治疗的效果。在这个研究里,小苏打水是跟化疗药物一样直接注入到肿瘤组织里的。
  对于网上“浙江医生用十几块钱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张洪涛表示,首先注射进人体的药物需要保证纯度,不可能用蒸包子的小苏打。“也许你觉得再纯的小苏打也贵不到哪去,别忘了这治疗里还需要化疗药物。退一万步,即便是只用小苏打就能做治疗这件事,只要这治疗是在医院进行的,就不能忽略医生、护士的投入和付出。”
  有回应:
  带着怀疑研究,还需大量样本
  国际上综合报道,以往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平均客观有效率为35%,晁明和胡汛的方法则为100%。从35%到100%,这样巨大的对比,不仅让国际同行在接受这篇文章时非常慎重,就连两位教授也一直是带着怀疑在进行这项研究,“后续还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如果证实有效,对肝癌治疗来说,确实是一个飞跃。”
  晁明说,收获那么好的效果,他感觉压力更大了,其他癌症能不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是否适用于早期癌症患者,后续的确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新闻热线:028-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专家:是初步研究 结果真实
编辑:王晓勇
  当事专家:有争议正常,研究结果真实有效
  新疗法
  最近,一条标题名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稿子刷爆朋友圈,文中介绍“早在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用苏打水治疗癌症的思路,有效率高达100%。”
  引争议
  然而,这个新疗法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就在不久前,还有媒体称“苏打水治疗癌症是谣言”。此外,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学系研究副教授张洪涛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化疗加小苏打,并没有那么神奇。
  专家说
  晁明医生和胡汛教授昨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独家回应称,喝碱性水有益于健康是公认的,但对于“苏打水防癌作用”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而他们的研究代表了一个治疗肿瘤的新理念,有理论上的意义,但离终极目标还很远。
  刚过去的周末,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一条这样的新闻刷屏:《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文章中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早在2012年就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用苏打水治疗癌症的思路,有效率高达100%。
  不过,这个新疗法也引发了争议。因为就在不久前,还有媒体称“苏打水治疗癌症是谣言”。昨日,两位专家独家回应新华社记者,称两人的疗法是一种创新,虽然是初步研究,但结果是真实的。
  神奇思路
  肿瘤是个生物,那它吃什么呢?
  抽走葡萄糖,癌细胞两天死光
  对付癌症,不管是手术或化疗放疗,目标都是直接去除或者杀死癌细胞,但晚期病人往往没有手术机会。放化疗的话,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至于药物,癌细胞进化很快,很容易出现抗药性,而且每个人的癌细胞不一样,药物可能只对小部分人有效。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想到从癌细胞的弱点入手,“肿瘤是一个超级生物,但它也有弱点,它也需要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说得通俗点,肿瘤细胞也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和生长。于是,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把肿瘤细胞放在培养基中,逐一抽走里面的营养物质,当把葡萄糖抽走时,不出两天,肿瘤细胞都死光了。也就是说,癌细胞的主食是糖。剥夺葡萄糖,肿瘤细胞就会死亡。
  都断粮了,为何肿瘤还在生长?
  帮手乳酸,让癌细胞休眠保命
  胡汛说,葡萄糖主要来自血液,但肿瘤细胞的血管发育不良,所以糖的供应其实非常少。
  没的吃,照理说应该“饿死”,但肿瘤细胞为何反而在不断生长呢?胡汛解释说,肿瘤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帮手”很可能来自周围环境。经过一系列筛查,研究人员最后锁定了乳酸。
  长时间不运动,哪天突然猛跑3公里,大腿就酸痛得迈不开。初中生物课上,我们大概都学过,这种酸痛是运动中不断产生的乳酸带来的。学得好的人可能还记得,乳酸会分解成一个乳酸根和氢离子。
  “这两个因子协同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在葡萄糖含量很少时,非常节约地利用;在没有葡萄糖时,进入‘休眠’状态,一旦恢复供应,立即恢复生长状态。”胡汛说。
  想象一下,癌细胞是个不谙世事的败家子,大手大脚、胡吃海喝;碰到了乳酸根和氢离子这个“二合一”的超级管家之后,瞬间变身成了“超级生物”。
  这种办法,真的能把患者救活?
  这种新疗法号称,治了40人全有效
  研究人员想到的方法是用碱,比如小苏打(碳酸氢钠)可以去除氢离子。碱和氢离子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碳酸,很快就可以溶解在血液中,落单的乳酸根自然难成气候。这时候,再想办法断了肿瘤的“粮路”,就可以把它杀死。
  “去年1月,我们接诊了宁波余姚的一名女病人,肝脏肿瘤直径达17厘米,长得有小西瓜那么大。”晁明说,病人先去外科看,但外科专家认为已经不能手术,“有乙肝病史,黄疸很严重。”
  晁明医生给患者应用了新的治疗手段,通过血管造影、CT等,仔细找准供应肿瘤的各条血管,将小苏打打进这几条血管里,然后用栓塞剂封堵,再继续往里面打小苏打,再用栓塞剂封堵,把乳酸分解掉。首次治疗就能杀死一半的肿瘤细胞,两三轮治疗后用磁共振检查,会发现肿瘤已死亡。
  晁明和胡汛的这种治疗方法,被命名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他们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以往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了37例病人,18例有效;用“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了40例病人,40例有效。而且在这个临床研究中用“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都是难治型肝癌。
  “人类用30余年的时间,用靶向药物等各种方法,让晚期癌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突破半年,现在正向中位生存期突破1年努力。”胡汛教授说,他们临床研究中的40例晚期肝癌病人,初步统计平均生存期已超过3年。
  今年8月,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学术杂志eLife上。
&[1]&&[]&&[]&
太阳鸟时评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它真的只是个“配角”!
来源: 作者:丰西西 
  文/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黄金娟图/羊城派记者
  这几天,一则“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癌症,这个一直被人类畏惧的“恶魔”,当真能用最常见的小苏打给“灭”了?癌细胞是不是真的能够“饿”死?这种号称“有效反应率100%”的治疗手法,真的能成为人们“抗癌”的有效手段吗?
  25日,我国著名肝胆科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主任、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陈敏山在接受羊城派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种说法本身不靠谱!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
  一直从事肝癌的临床和研究工作的陈敏山告诉羊城派记者,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两位教授近期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这项“在40例肝癌患者身上尝试的”,“直接针对滋养肿瘤的血管,向瘤体注射碳酸氢钠(小苏打)”的治疗方法,其实是在常规TACE(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多了碳酸氢钠,“只是对TACE治疗的一种改进。”
中山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主任 陈敏山教授
  至于今后能否用这样的方法“打败”肿瘤,陈敏山表示,目前来看这只是一个小样本的研究,“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需要有严谨、规范的认证过程,单是用这样一项研究结果就断定它可以治愈肿瘤,无法令人信服。”
  疑惑1:“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
  解答:主要还是化疗药的作用
  24日,一则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牵动了人们的神经:“早在201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用苏打水治疗癌症的思路,有效率高达100%。”
  据介绍,这项研究开展的试验是从2012年起,研究团队在40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采取了将常规治疗方法“TACE”和小苏打结合的方法,注射碳酸氢钠,让癌细胞狠狠健个身,把储备消耗掉;然后,堵上血管,断了补给,饿死癌细胞。
  研究团队把这个疗法命名为“TILA-TACE”,意为靶向肿瘤内乳酸的TACE。而这40例原发性肝癌的病人在接受“TILA-TACE”治疗后,客观反应率100%。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
  “常规的TACE是主力,碳酸氢钠只是辅助作用。”在研究了浙江教授们发表的论文后,陈敏山指出了这项研究的本质。
小苏打 资料图
  “堵上了供血动脉,肿瘤还可以从其他的地方供血,所以其实也无法真正’饿’死。”这也意味着,“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一说法并不靠谱,
新的治疗方法不是单靠碳酸氢钠,主要还是化疗药的作用,更不是说花十几块钱买下苏打喝下去就好。
  疑惑2:“突破肝癌疗效差的瓶颈”?
  解答:效果最好的还是手术切除
  那么,这项研究真的能“突破肝癌疗效差的瓶颈”吗?陈敏山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他认为,目前肝癌治疗效果最好的还是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患者五年生存率能达到30%-40%,而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接近零。”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肝癌患者的肿瘤,都适用手术切除。对于不能用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如中晚期的肝癌患者,目前临床上普遍是用TACE治疗。
  TACE治疗的次数需要根据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需要确定。
  据统计,陈敏山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每年收治的肝癌病人约2000人次,其中手术切除900余例,TACE治疗800余例,还有300余例是用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
  尽管目前临床“TACE能够单独治好肝癌的例子不多,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或者让有些患者的肿瘤缩小,再考虑手术切除,或是联合消融治疗。”
  那么,用TACE能延长患者多久的生命呢?陈敏山表示,这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例如中期肝癌病人在接受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也只有10多个月,但如果手术治疗,可以接近30个月。
  新的研究实验在常规TACE里加了碳酸氢钠,那么,需要加多少才有效?要怎么加?
  陈敏山指出,从发表的论文来看,对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描述并不详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记者留意到,这篇论文中对于新实验的安全性只有“疼痛”和“发烧”两个模糊的概念描述,碳酸氢钠的量也并没有具体细分,只是给出了范围——50-250ml。
  “以肝癌为代表的癌症治疗,目前还是比较艰难的,治疗方法的进步需要一步步积累,研究也要脚踏实地地做。”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肝癌外科治疗的医院之一,中山大学肿瘤研究中心近年来一直努力拓展肝癌治疗新方法,除了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和TACE外,还开展了靶向药物治疗、化疗、腹腔镜肝切除术、细胞免疫治疗、微波、冷冻、瘤内无水酒精注射等肝癌治疗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陈敏山也表示,这项研究“开辟新思路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至少勇敢的迈出了一步。”
  疑惑3:新的治疗法能推广到临床吗?
  解答:需要严谨、规范的认证过程
  这篇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论文,是否就代表着肝癌治疗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呢?这样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在40例患者身上起到了有效反应,是否会对所有肝癌患者、甚至所有癌症患者有效呢?
  陈敏山表示,这样的说法还言之过早。
  首先,发表这篇论文的杂志,尽管在国际上很出名,但它是一本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生物学杂志。记者翻阅相关资料显示,eLife的发文范围涵盖了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其中生物科学占了绝对的比重。
  陈敏山认为,这项研究的非随机对照研究例数不多,加起来仅40例;论文主要参考的两篇论文里,一篇发表在病理学杂志,而不是公认的癌症研究杂志。
  另一篇是一个综述,而不是论著。此外,研究者们并没有公布动物实验的结果。“这是一个例数较少的早期临床试验,在少数人身上看到了效果,但不能说它在大规模的实验里就一定能成功,需要后期做更多大规模的实验。”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
  “一般严谨、规范的临床研究,需要首先做非随机的对照,例数肯定不止几十例;其次要做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至少要在100例、甚至300例以上,再次,还需要其他的研究中心来复制试验并确认结果。
只有都达到了规范的认证过程和都被认可的结果,这项新的治疗方法才能被业内认可。”陈敏山如是说。
  最后,陈敏山强调,肝癌治疗是多学科问题,需要以外科为主导的多个学科与治疗方法配合,绝不是单一的方法就能轻易治好。
  即使新的介入治疗手段很有效,也属于姑息性局部治疗方法,而肝癌最难治疗的,还是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这就需要全身整体考虑治疗策略。
  来源|羊城派
  责编|卢永城
对《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它真的只是个“配角”!》表态
对《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它真的只是个“配角”!》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科学吗 八问小苏打治癌
本文导读:先前就有关于饿死癌细胞的说法,最近小苏打饿死癌细胞再次被刷爆网络。那么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科学吗?八问小苏打治癌让你了解了解。
  最近网上一直在热议用小苏打治疗癌症,主要源于今年8月在著名国际学术杂志eLif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针对40位晚期肝癌病人尝试用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治疗癌症的新疗法,有效率达100%。这一研究结果发表之后,引来了各种声音,如果小苏打真的可以治疗癌症的话,那真是癌症病人的福音,从此人们再也不用害怕癌症了,但是,质疑的声音也非常多,治疗癌症这么简单?小苏打真的能够饿死白细胞吗?那我们从8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小苏打究竟有多大作用?
  新的研究是在治疗癌症的时候注射小苏打,能够将癌细胞的需要的氢离子分离出来,让癌细胞更少的利用糖,来抑制癌症的发展。但是,小苏打的作用有限,就像一般菜加了佐料,才可能更好吃,但是,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2、喝碱性水真的好吗?
  从小苏打引申到喝碱性水,因为小苏打是碱性的,于是人们认为喝碱性水好,喝碱性水可以肿瘤,专家告诉我们这是误区,喝碱性水不能预防肿瘤。研究里说明的是用小苏打做介入治疗,和喝碱性水没有关系。
  3、科学吗?
  之前就有饿死癌细胞的说法,用小苏打饿死癌细胞并不科学,用小苏打进行介入治疗只是治疗的一个手段,但是并不是因此将癌细胞饿死,这种说法有误导。
  4、治疗效果如何?
  研究报告有40例成功,专家称这种实例样本的量太小,还不能完全证实结果,还需要不断在有更多的实例才能证明。
  5、值得大规模推广吗?
  专家说是否值得大面积的推广,关键还是看效果,这种操作上很简单,容易掌握,如果真的效果理想,才能做大规模的推广。
  6、有了这种治疗方法,肝癌的治疗费用会降低吗?
  专家告诉我们,并不会因为使用这种方法而降低肝癌的治疗费用,因为小苏打是非常廉价的,而且,只是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苏打,费用上不会明显的降低。
  7、是否适合用于其他的癌症?
  研究是专门针对肝癌的,那对于其他癌症可以吗?相关的研究人员回答说,原理对大部分的实体肿瘤的作用是一样的,虽然取得了初步的结果,令人鼓舞,但是之后还有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8、科学的认识癌症是人人要做的功课
  癌症的发病率确实是越来越高,但是,对于癌症人们也不用谈癌色变,虽然现在癌症还没有被攻克,但是,有一些新的方法正在不断的进展,而在治疗癌症上专家呼吁更要相信科学,对于癌症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轻信,要相信医生的科学的治疗方法,癌症的治愈率是会提高的。
  通过以上8个方面,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的研究还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研究的路还很长,我们也期待能够早日功克癌症,同时专家提醒人们,使用一些新药、新的方法治疗癌症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国家批准的医疗机构,千万不能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实习编译:李
审校:陈加勇)(责任编辑:陈加勇)
新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是真的吗 当事医生回应|小苏打|癌细胞|饿死_新浪新闻
  ▌本文来源:新华社、钱江晚报
  近日,一则《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
  报道称,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团队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那就是碳酸氢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苏打,可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小苏打治癌症靠谱么?真的可以饿死癌细胞?两名浙大教授接受了采访,解答网友的疑惑。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是不是等于喝苏打水可以抗癌防癌?由两位专家团队研发的创新治疗方法TILA-TACE(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小苏打通过何种方式进入体内?打针、吃药还是通过什么方式作用在肿瘤上?
  晁明:喝碱性水有益于健康是公认的,但对于“苏打水防癌作用”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
  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把碳酸氢钠通过肿瘤滋养血管注入瘤体,改变肿瘤内部的pH值。用碱如碳酸氢钠(小苏打)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
  科学原理如何在人体得到实现需要反复验证,这是一个初步研究,但结果是真实的。
  小苏打治疗癌症,除了肝癌,对哪些恶性肿瘤有效?
  晁明:本研究中有非常严格的定义,针对原发性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他肿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这个原理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有普遍意义。
  虽然研究的初步结果让人鼓舞,但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一项研究有它的边际效应,随着推进才能实现在其他癌种的应用。
  哪些病人可以接受TILA-TACE治疗?
  晁明:我们的临床试验研究范围是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这个中期、晚期的定义,不是老百姓口中经常提到的以时间为分界的中晚期,而是有严格的医学标准:肿瘤大于3公分的叫中期;肿瘤出现脉管侵犯的就是晚期。针对一些已经出现腹水、黄疸的终末期患者,很遗憾,我们尚没有突破。
  目前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效果是有效,还是治愈?
  晁明:“有效”的意思是对这项治疗的反应的判断。反应到什么程度称为“有效”有不同的判别标准。比如RECIST标准是观察肿瘤大小变化,我们研究中用的是EASL标准,观察肿瘤的坏死率,坏死50%以上是“有效”。我们的治疗肿瘤客观反应率100%,所以称之为“有效”。
  40人的研究,样本量是不是太小,无法说明问题?
  胡汛:临床研究,有大样本研究、小样本研究,我们这次是一个小样本、单中心的研究。我们开展的研究是探索性、前沿性研究。我们只是引领性的作用,向大家报告了这么一种现象。
  晁明:临床研究有很严格的入组标准、排除标准。与真实的治疗场景肯定不一样。
  小苏打和cTACE,二者哪个是治疗的关键?谁是“主菜”谁是“辣椒粉”?
  胡汛:cTACE是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的,至今40年了,临床证明它有效,但它的瓶颈是疗效不够高,尤其是对中晚期肝癌。TILA-TACE从手术的分量上看,表面上是加了一点佐料,但它具有深刻的肿瘤生物学背景,引入了新的肿瘤死亡机制,先解决了科学理论的问题,再转化到临床实践上。
  若经过科学的反复验证后证实TILA-TACE的疗效,才可能替代现行的cTACE术式,使更多患者得到更好治疗,这才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晁明:不少基础研究停留在实验室,难以转换到临床上来,从理论到实践是一步艰难的跨越。改良是技术问题,创新是科学问题。TILA-TACE不是一种改良,而是一种创新,它用技术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用辣椒粉来做比喻是不恰当的。
  是否和化疗一样会产生比较大的副作用,比如脱发、呕吐等等?
  晁明:因为采取的是局部化疗,化疗反应很低,远远小于全身化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极少采用全身化疗,因为疗效不好同时病人不耐受。研究还没有终止,目前正在随机对照研究用化疗药物和不用化疗药物的疗效差异,下一步希望能降低化疗的副反应。
  预计成熟后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晁明:提高疗效减少了重复治疗的次数,总体的医疗费用一定会得到降低。比较大的肝癌肿瘤可能会需要很多轮次的cTACE,但TILA-TACE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可以减少治疗次数,从而减少总体治疗费用。小苏打是一种非常便宜的药物,并没有增加原来基础cTACE的费用,根据初步研究结果,用肿瘤残留率来计算的相对治疗效果提高了80%。
  国际医学界对此作何评价?eLife的国际学术地位怎样?
  胡汛:eLife是一本较新的杂志,由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英国的Wellcome Trust三家机构出资创立,主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Randy Schekman,20个资深编委有10个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审阅这篇论文的两位编辑都是国际著名学者。
  晁明:科学其实就是一层纸的厚度,科学的道理是很简单的,但发现的过程很艰难的。我们两个人在研究上的想法一致,认为肿瘤研究者需要坚持两个理念——一个是原创性的理论突破,一个是对病人有好处。我们不追求速度,只是想探索科学的真理,对于一些自由的争论,这是正常的,对推动发展、去伪存真也是有利的。
  胡汛: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代表了一个治疗肿瘤的新理念,有理论上的意义。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检验这个思路最好的模型,我们突破了大肝癌疗效差的瓶颈,这是一个进步,但离终极目标还很远,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下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
责任编辑:郑汉星
我之前讲过6个字:守本分,有期待。因为积极的改革和光明的前景,我觉得之前的期待的确都得到了印证。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最主要的,就是在我身边就能感觉到的‘创新’。
有一个办法就是引入大国力量,比如引入中国的海军和海警的力量。倘若如此,估计马六甲海峡也会像红海和亚丁湾那样安全。当然,这些国家估计会非常警惕中国的威胁,宁可让海盗猖獗,也不愿意“引狼入室”。
增加居民对监管者的信任,让居民相信官方的风险评估,或许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邻避问题”。而建立信任的起点就是:一个更公开和透明的决策过程。
所谓老同志“不好惹”,其实是个伪命题。年轻人不妨想一想,自己在家里是不是还会跟父母有“代沟”呢,何况走出家门踏上社会与人相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细胞能被饿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