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肺部结节微创手术术后 到现在十天了还是气很多是什么原因

  8月16日,记者从鄞州二院健康管理中心获悉,今年1-7月在该院体检的10645名市民中,共有768人查出肺部存在结节,平均每100个人中约有7个患有肺结节。

  这份统计数据显示,肺结节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在参检的4729名男性中,共有458名存在肺结节,发病率达9.68%;而参检女性共5916名,发病率约为5.24%。从年龄段来看,最小患者仅21岁,不过45岁以下人群总体发病率并不高,仅为3.27%。但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升高,达14.02%,约为45岁以下人群的4倍。

  59岁男子2年内肺结节直径大一倍

  家住余姚的老陈今年59岁。2年前的一次常规体检中,胸部CT检查显示右肺内有一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结节。当时医生怀疑是曾患肺结核或肺炎引起的,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并定期随访。可老陈却因为身体并无任何不适,压根没把医生的话放在心上。

  今年5月再次体检,医生发现老陈的右肺下叶结节明显增大,直径已长到2厘米左右,且两肺散在慢性炎症。鄞州二院胸心外科岑浩锋主任等专家经过反复阅片、讨论后,综合CT影像中病灶的密度、形态等因素,认为老陈的右肺结节倾向肿瘤可能,建议手术切除。近日,医生在全麻下为老陈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右下肺浸润性腺癌”。

  “老陈的情况并非个例,我们碰到过不少因为不重视或不配合而延误治疗的病例。”岑浩锋说,前不久还有一位62岁的女性,5年前体检发现左肺有一个8毫米左右的小结节,考虑是肺部炎症后改变,一直没去管它。最近因为胸肺部不适到医院一查,也是肺癌。好在肿瘤还是早期,通过微创手术切除后长期生存率还是蛮高的。

  绝大部分肺小结节不是肺癌

  据岑浩锋主任介绍,肺部结节通常是指肺部直径在3厘米以下的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虽然肺癌是目前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绝大部分肺小结节都不是肺癌,患者们也不必过度惊慌。

  岑浩锋说,肺部感染性结节也可以理解为肺内长了一个痱子。肺小结节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炎性肉芽肿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肺结节是良性的,特别是感染性的肺结节,在机体抵抗力好的情况下,或者适当治疗的情况下是可以自行消失的。还有一种是疤痕性肺结节,可以理解为肺部得病后来遗留下来的一个痕迹或者疤痕,可以定期复查。即便确诊为肺癌,只要是早期,一般手术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治愈率接近100%。

  “肺癌晚期预后就相对较差。”岑浩锋提醒,因为肺癌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如轻微咳嗽、咳痰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体检如果发现了肺部小结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胸外科、呼吸科等专业医生,来判断肺部结节的良恶性,然后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对不能立即诊断的患者可以建立随访档案定期进行观察随访。尤其是那些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的,有家族性肿瘤史特别是肺癌遗传史的,或是伴有胸痛、咳嗽、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丝、消瘦、体重下降等症状的高危人群,更应定期检查、随访。

  医生建议,肺结节患者除了要定期复查或治疗外,还应保持规律作息和饮食,适当参加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少吃或不吃油炸物、刺激性食物,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如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另外,一定不要抽烟,也要避免二手烟,少去空气不好的地方。

记者 郑琪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

周二中午临近13: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胸外科陈周苗医师才匆匆下了门诊。病人太多了,号子不得已一加再加,午饭时间也只能一推再推。

他有个明显的感受,如今查出肺部结节的人越来越多,本身没什么症状,往往是做完体检,才发现有了结节,匆匆忙忙来看,问得特别仔细。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亿肺结节患者。可以说,肺结节是肺癌的“爸爸”,肺癌往往起病于肺结节。而在这群患者中,最让他们恐慌的结果之一是“磨玻璃样结节”。

如果说,正常的肺是透明玻璃的话,长了磨玻璃样结节之后,肺部就像是有了纹理,好在磨玻璃样结节这样的早期肺癌,是不容易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转移的。但是任其发展,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发现磨玻璃样结节,陈周苗提出两个处理原则:一是不要恐慌,虽然磨玻璃样结节多是腺癌,往往恶性程度不大;二是看结节大小,8mm是早期肺癌是否需要手术的分水岭,这时一般建议手术切除。

4年前,杭州51岁的倪先生体检做了胸部CT,查出“左上肺磨玻璃样结节”,大小为6mm,之后一直随访。今年7月,他复查发现,结节增大到8mm,需要手术。同时,他持续几年右上腹隐隐作痛的原因,也在术前检查发现了: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壁结晶以及胆囊内胆泥团形成。

在肺上开一刀,倪先生本身就挺忐忑的,现在还得切除胆囊,忧虑又多了一层。与其挨两刀,能不能一台手术全做掉?他向陈周苗提出了这个请求。

陈周苗第一时间与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普外科朱玲华主任医师取得联系,经过评估,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这样的回复,的确是有底气的。

他解释,胸外科胸部手术最令患者害怕、医生头痛的问题是疼痛,疼痛不是因为手术切口,而是术后留置用来帮胸腔引流的胸管,留置时间往往是2-5天,期间让人寝食难安的就是疼痛。如果想要两台手术一起做,关键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留置胸管是教科书提出的操作,但在如今的微创时代,能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陈周苗副主任团队的思路是减少肺损伤,并启动了“胸腔镜手术不留置胸管”项目。

“按照传统方式,这类手术一般要切掉20%左右的肺,而如今,经过手术的改进,早癌不用根治性的肺页切除手术最多切5%左右的肺组织,也就是4cm*5cm的大小。而以倪先生来说,切2%的肺部就够了。同时,通过肋间置管镇痛的办法,来大大降低疼痛。”

今年8月,倪先生接受了胸腔镜左上肺楔形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腹腔、胸腔共“打”了4个小洞,全程耗时1个半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术后病理提示:(左上)肺微浸润性腺癌。

而让倪先生没想到的是,术后4小时,他就可以下床了,术后第一天被得到了“可以出院回家”的通知,术后根本没有传说中的疼痛,只吃一颗普通的止痛片就搞定了。

从全国来看,“胸腔镜手术不留置胸管”的做法也是具有突破性的,在此之前,尚未有相关报道。陈周苗说,患者是否适合该方法是要经过评估的,一般来说适合于肺部小结节、局部楔形切除术等对肺部损伤少的手术患者。

而关于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病因,很多人都好奇,在门诊也会问。倪先生是个公务员,不喝酒、不吸烟,作息也规律,挺纳闷自己为何会得病。

“目前的研究,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发病可能与环境、生活因素有关。但从性别来看,女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1:3.5,这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有关,而主要的发病年龄是40岁-70岁。”陈周苗说,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有个特点,就是一般没症状,曾经有个患者,结节拖到了4cm大才来就诊,好在恶性程度也不高。

虽然病因不明确,但处理防治还是有章法的。好在,现在市民的意识也都提高了。据估计,今年陈周苗个人的手术量将突破700例。“关键是要处理得早,目前我已经给3000多例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做了手术,尚未有患者因转移或复发再来找我。”

陈周苗提醒,正常X光片并不能查出磨玻璃样结节,建议40岁以上的市民每年做个胸部CT。一旦发现病灶,也不要恐慌,如果磨玻璃样结节在5mm以下,一年随访一次即可,大小在6mm-8mm,则3-6个月复查一次,超过8mm建议找专业的胸外科医生评估是否手术。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谢谢您的追问,您很负责

在 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用热毛巾敷一下颈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结节微创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