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青光眼病人避免眼压升高的眼压控制在什么范围

原标题:青光眼滴什么眼药水好

眼睛是我们重要的视觉器官,我们要保护好眼睛,眼睛不舒服了,很多人会去药店买一瓶眼药水滴一滴。眼疾有很多种,青光眼的致盲率高,患上青光眼,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失明,而且这种失明是不可逆的。那么,治疗青光眼用什么眼药水好呢?

青光眼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高眼压是多数青光眼主要的危险,也是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重点。

治疗青光眼用什么眼药水好?

  • 1、派立明布林佐胺滴眼液:适用于下列情况降低升高的眼压:高眼压症;开角型青光眼;可以作为对β阻滞剂无效,或者有使用禁忌证的患者单独的治疗药物,或者作为β阻滞剂的协同治疗药物。

  • 2、阿法根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适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部分患者长期使用时,其降低眼内压的作用逐渐减弱,作用减弱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此应予以密切监视。

  • 3、苏为坦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升高的眼压,这些患者对使用其它降眼压药不耐受或疗效不佳(多次用药后不能达到目标)。

  • 4、美开朗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适用于青光眼、高眼压症。

  • 5、贝他根盐酸左布诺洛尔滴眼液:用于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控制。

  • 6、适利加拉坦噻吗滴眼液: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病人升高的眼压。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

  • 7、卢美根贝美前列素滴眼液:用于降低对其他降眼压制剂不能耐受或不够敏感的(多次用药无法达到目标眼内压值)的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内压。

  • 8、泰普罗斯他氟前列素滴眼液:用于降低眼内压升高的患者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

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有多种,青光眼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遵从医生的指导。青光眼患者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眼药水之后,也要正确使用眼药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点眼药水之前要洗手,以免手上的细菌带入眼中;滴眼后轻闭眼约1分钟,以防药水外溢;使用时切勿让滴眼液管口接触眼部,以免污染眼药水;切勿和他人同用一瓶眼药水,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眼药水要保存好,最好放在阴凉外保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康德乐大药房,帮助病人长期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百济新特药房-专注重大慢性疾病用药管理!

青光眼是眼压超越了眼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这里所说的眼压即眼球内的压力,正常范围是 10-21 mmHg,Goldmann 眼压是眼压测量的「金标准」。
眼球的压力是由于眼球内的组织还有液体产生的,对于维持眼睛的正常形态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压力过大,会压迫眼球和视神经,出现失明等情况。

什么是正常眼压型青光眼?

一般认为,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是由于视神经本身存在某种异常,如供血不足,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降低,即使在正常眼压下,视神经也受到损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比较,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可伴有血流动力学危象、心血管疾病、血管痉挛性疾病,如低血压、偏头痛、缺血性血管疾病。

青光眼是个常见疾病么?

全球约有 6000 万青光眼患者,其中近 10% 的患者因此失明。在我国,青光眼患病率是 0.68%,50 岁后患病率可达 4%-7%。

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发育性三大类:

(1)原发性青光眼:可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类,是主要的青光眼类型,发生在成年以后的人群;

(2)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其它疾病或全身疾病等明确病因所致的一类青光眼,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常见眼病有:

①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

②虹膜睫状体炎后的广泛虹膜后粘连;

③糖尿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3)发育性青光眼:为眼球在胚胎期和发育期内房角结构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所致的一类青光眼,于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发病。

为什么青光眼患者会有高眼压?

眼睛中的角膜、睫状体、晶状体等结构周围,有透明的液体,叫做房水,它不断的在眼球各组织中循环,对于保持眼压有重要的作用。当房水生成增多、排出减少或者循环发生障碍时,就形成了高眼压。青光眼中眼压升高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有:睫状突生成房水的速率增加,房水通过小梁网路径流出的阻力增加,以及表层巩膜的静脉压增加。绝大部分青光眼高眼压都是因为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

高眼压对眼睛有什么危害?

高眼压机械压迫视神经纤维,同时还会影响视神经的血液循环,导致视神经的损害,患者会出现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等。

典型青光眼发作会有以下症状:

(1)眼胀、眼痛、虹视、雾视、视力逐渐下降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2)眼压波动幅度大 ,早晨起床后看书、报较吃力;

(3)可出现鼻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如喝水较多,在饮水 15~30 分钟后出现眼胀头痛。

但也有些青光眼症状不明显,比如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平时没有眼痛,视力也好,随着病情加重,发现视野越来越小,呈管状视野(好比从望远镜里看东西)才来就诊。(虹视:生活中如果看灯光时在其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类似夏天雨过天晴后空中的彩虹,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虹视现象。)

青光眼早期症状有什么?

青光眼早期会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及早排查青光眼:

(1)有眼疼痛感,可能还伴有头痛;

(2)一过性虹视、雾视现象,看发光体如灯泡周围出现彩虹似的光环;

(3)有青光眼家族史,同时出现可疑症状者;

(4)眼球变硬,缺乏活力与弹性;

(5)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眼睛胀常见于劳累、用眼过度、情绪波动等。部分人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任何人出现眼胀,尤其青光眼高危人群,一定要到眼科检查,排除青光眼。

患了青光眼,最后都会瞎吗?

这种想法笼罩在不少青光眼患者的心头。过去,由于医学界对青光眼的复杂过程认识不全面,科学研究还未阐明其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临床治疗手段也很有限,以致一部分青光眼患者最终会失明。如今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青光眼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治疗措施也越来越完善,可以说,青光眼患者若能及早发现疾病,积极接受治疗,并遵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通常是不会失明的。

一只眼睛患有青光眼,另一只眼睛会得青光眼吗?

原发性青光眼是双眼性眼病,但双眼发病可有先后。因此,在一只眼得了青光眼后不可忽视另一只眼的眼压、视野变化,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治疗,比如可用降眼压的眼药水,虹膜激光打孔的预防性手术,但这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视力好就不可能是青光眼吗?

早期青光眼的损害可能仅仅表现为视野的缺损,有很大一部分慢性青光眼的患者在病情的晚期中心视力还可以达到 0.8-1.0,但是视野已经明显的缩小了,有的人甚至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了,所以,不能因为觉着自己视力好就认为自己不会得青光眼。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青光眼?

引起青光眼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由于某些因素比如睫状突生成房水的速率增加,房水通过小梁网路径流出的阻力增加,以及表层巩膜的静脉压增加,使眼内液(房水)产生过多,或从眼内排出的正常通道闭塞或受阻,以致房水在眼内积聚引起高眼压,使视神经纤维及其供血的血管受损,造成视网膜和视神经乳头萎缩,影响视力,严重者还会致盲。

青光眼患病的高危人群:
(1)高眼压,这是第一危险因素,早期没有青光眼性损害,随着持续性高眼压,发生青光眼性损害的可能逐渐增大;
(2)高度近视患者,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增高;
(3)视乳头凹陷大(也称杯盘比大),这是第二危险因素,大而深的凹陷对压力的耐受力差,这类人需定期检查视盘凹陷和视野;
(4)全身血管病,特别是低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视盘供血不足,增加视神经损害的风险;
(5)糖尿病患者青光眼的发生率为 12.6%,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诱发青光眼的因素有哪些?

青光眼常见诱发因素有:

(1)不良生活习惯,情绪波动大比如经常生气,用眼过度,压力大等;

(2)屈光不正因素,比如近视有 1/3 伴有或者发展为青光眼;

(3)遗传因素,有家族史发病高于非家族史的 6 倍;

(4)解剖因素,具有前房浅,晶体厚、眼轴短易导致房水循环障碍眼压升高而形成青光眼;

(5)年龄、性别,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 30 岁,无性别差异,闭角型 45 岁以上多发于女性。

远视眼容易得青光眼么?

如果把眼球比作一间房子,对于远视眼的人来说,这间房子是比正常房子小的,但是里面的家具没有少摆,这就会导致房子很拥挤。正是因为眼球内部的拥挤,往往容易导致前房浅或者房角窄,如果远视眼者碰上激动、熬夜、长时间在暗处看书这些诱因时,可能导致房角突然关闭,房水堵塞使得眼压突然一下子爆发性升高,这样就导致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青光眼患者的后代不一定得青光眼,只是比正常人得青光眼的几率大,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寒冷刺激会使青光眼发作吗?

天气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因素。天气变化与季节交替对人眼的生理功能有很大的影响,青光眼多发生在冬春季,一般在强冷空气入侵的 24 小时内发作,故青光眼患者强冷空气来临时尽量不外出。

提起青光眼,很多人的头脑里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眼压高就是青光眼,青光眼就是眼压高。其实,这两种提法都不准确,虽然眼压升高与青光眼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也有例外,眼压不高也可能是青光眼,还有高眼压症并非属于青光眼的范畴。眼压高并不等于是青光眼,只是眼压高的人比正常眼压的人,有更高的机会导致视神经的损害,进展为青光眼。

眼压高于统计学正常上限(21 mmHg),但长期随访不出现视神经和视野的损害,临床上称为高眼压症或可疑青光眼。

什么是 24h 眼压测定?

24h 眼压测定即住院 1 天,24h 内多次测量眼压(每两小时检查一次眼压)。最高与最低差值≥ 8 mmHg 者为病理状态,辅助可疑青光眼诊断,也可判断已确诊青光眼患者的药物疗效。

宝贝眼睛过大就是青光眼吗?

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眼球发育尚未成熟,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致使整个眼球不断扩大,表现为两眼异常增大,俗称「水眼」或者「牛眼」。宝贝眼睛很大,很漂亮,并非大眼睛的宝贝都是青光眼,但是大眼睛宝宝的家长要注意警惕青光眼这个病,筛查是否为婴幼儿型青光眼。

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有哪些?

因为多数青光眼的发病都和眼内房水增多或排出不畅有关,治疗的原则也不外乎截流和疏导。临床上就是用药物或手术的方法减少房水进入眼球,疏通房水排出通道,或者双管齐下,截流和疏导同时进行。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因为视神经损伤后很难修复或再生,只有早期治疗才能保住尽可能多的视神经。

如何能避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

终生密切在眼科医生处随访,根据眼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即使做完手术,病情仍可能进展,需进一步加用降压药或者再次手术。
青光眼患者需终生随访,只要定期复查,遵医嘱,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而不至于失明。

青光眼如果还没有出现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可以治愈。对于已经出现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不能恢复,只能通过治疗积极有效控制病情,预防或减慢视力进一步受损,努力保留剩余未受损的视功能。

青光眼要长期滴降眼压的眼药水吗?

取决于当前眼压是否导致视神经损害。即使眼压正常,如果已经造成视神经损害,也就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也需要滴降眼压的眼药水,严重的也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则需联合降眼压眼药水,一般根据临床检测调整治疗。

早期青光眼可以仅使用降眼压的眼药水吗?

早期青光眼眼压高时可滴降眼压眼药水,如果药物控制不理想,可尽早联合手术治疗,尽可能阻止或者延缓青光眼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

常用降眼压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1)(1%-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通过缩小瞳孔,开放房角达到降眼压的目的,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5%-0.5%)噻吗洛尔滴眼液(同类药:美开朗、贝他根、贝特舒):是β- 受体阻滞剂,能够减少房水生成而降眼压。心率低于 60 次或心功能不好(患有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有明显心功能衰竭)的患者禁用,哮喘患者禁用。

(3)布林佐胺(派立明)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剂,类似于磺胺类代谢作用,降眼压效果好,副作用小。对布林佐胺或者药品成份过敏者、已知对磺胺(比如复方新诺明)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高氮性酸中毒患者禁用。

(4)溴莫尼定(阿法根)滴眼液:α- 受体激动剂,降眼压效果好,但有口干、嗜睡的副作用,故对高空作业、驾驶员等工作状态的人及儿童慎用。对酒石酸溴莫尼定过敏者禁用,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禁用。

(5)前列腺素类(适利达、苏为坦、卢美根)滴眼液:能增加葡萄膜 - 巩膜的房水排出而降低眼压。副作用为增加眼部色素沉着和眼睫毛变长,眼内急性炎症期慎用。对曲伏前列素、贝美前列素、苯扎氯铵过敏者禁用。

如何正确滴降眼压的眼药水?

目前降眼压的眼药水选择越来越多,而且各有千秋,不仅降压原理不同,在减轻副作用和毒性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在心肺功能、青光眼病理特征等方面因人而异,所以选择眼药水应该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对病人来说,第一要坚持用药,由于渐进性青光眼症状不明显,不能因为感觉良好就自动停药,而应该由医生检查后决定;第二要留心副作用,用药后出现任何异常感觉都应该向医生反映,换药再治。

青光眼可以用什么口服降眼压药?

口服药乙酰唑胺系磺胺类制剂,过敏者禁用,不良反应常见四肢麻木及刺痛感、恶心、食欲缺乏、困倦、体重减轻、抑郁、金属样味觉、腹泻及多尿等。长期用药可加重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以及肾脏并发症(如肾绞痛、结石症、磺胺尿结晶、肾病综合征等)。同类的醋甲唑胺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青光眼手术方法有哪些?

第一类是激光手术,先表面麻醉眼球,然后医生借助显微镜的帮助,将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在正确的虹膜位置。光束通过眼的各层,仅仅在聚焦的虹膜排液口位置作开口,对其他眼组织无害。第二类是显微手术,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在病人眼上方几英寸远的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滤过性手术包括小梁切除术、巩膜咬切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

青光眼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青光眼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一般先采用药物或激光手术,青光眼激光手术适应症是:前房角粘连范围累计小于 180°,无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者,单用缩瞳药物可控制眼压,如果上述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再采取进一步显微手术。对于闭角型青光眼一般应在药物控制眼压后尽快选择手术治疗。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在各种药物及最大药量无效情况下方考虑手术治疗,根据降压机制手术方式有滤过性手术、小梁切除术、巩膜咬切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等。

青光眼手术有什么风险?

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术后会因为瘢痕、滤过泡问题、前房问题等原因导致手术失败。即便手术成功,数年后患者仍需要结合用药或者再行手术治疗,而再次手术的风险更高、预后更差。患者可能出现麻醉及心脑血管意外、感染、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术中或术后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滤过过强或欠佳,从而眼压偏低或者偏高,需再次手术。

青光眼手术能让视力恢复正常吗?

青光眼手术减缓或终止青光眼病情进展,手术本身只能维持现有的视功能,不能提高患者的视力。

青光眼术后为何需要按摩眼球?

按摩眼球能够有效驱除阻塞于巩膜切口的血凝块和炎性渗出,中晚期按摩可使房水冲刷巩膜切口防止关闭,抑制成纤维细胞作用,有助于形成理想滤过泡。教会患者掌握自我按摩的方法,包括按摩部位、力量、方向、次数、注意事项,使患者出院后坚持中晚期按摩,使滤泡保持良好的滤过功能,获得远期较好疗效。

青光眼术后,眼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青光眼术后一周内眼压升高在医院内处理,其它的要看眼压升高的原因,不同原因处理方法也不同,大部分可以保守处理,通过联合使用合适的降眼压的眼药水,效果不错;可定期检测眼压,如果眼压控制不理想,少数患者需二次手术。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致盲眼病,它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目前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只能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手术不能使已经丧失的视野和视力恢复,但能避免进一步视野损伤。大约有 20% 的青光眼患者,手术后三至五年有可能复发。

青光眼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饮食对青光眼并没有太大影响。不过,青光眼患者可以尽量少吃辛辣刺激,避免刺激引起眼压升高。另外,青光眼患者一次喝水不要超过 300 mL,但并不是不能喝水,而是需要「细水长流」一口一口慢慢喝。

体检时怀疑青光眼,该怎么办?

建议到眼科做全面检查,如眼压检查、视神经检查、前房角检查、视野检查等,不能让青光眼漏诊,也不能盲目确诊青光眼。

青光眼可以预防吗?如何预防?

下列方法就可以做到早期发现青光眼,早期预防:

(1)不舒服及时就医:青光眼的典型发作特点是视物模糊、眼球发硬、看灯光有虹圈,但是部分人只是眼睛有点怕光、或者眼酸,也有的人没有任何不适。所以眼睛不舒服最好及时去医院眼科检查一下。

(2)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血流加快,眼底瘀血减少,房水循环畅通,眼压降低。

(3)主动检查:健康人,尤其是老人年,需要每年进行一次眼科健康体检。如发现白内障、虹膜炎,要及早治疗,以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4)避免过劳: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

(5)保持愉快的情绪: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所以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介绍青光眼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使患者困惑的几个问题

正常人的眼压 10—21mmHg,青光眼主要表现为高眼压,治疗的眼压目标为:将眼压控制到不再造成视力、视野的损害,故不是一定要降为正常眼压。但有些人眼压没有达到自觉不适的程度,也没有家族史,被检查出来有青光眼的时候,不能很快接受这个概念,所以,这个介绍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眼压的概念。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疾病,也不可能自愈,无论什么时期发现,均需积极治疗。早期青光眼患者有选择用药和激光治疗的机会,安全性也好,故早期发现青光眼患者的病情更为重要,现在青光眼的筛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进展期的青光眼患者大部分需要选择手术治疗,虽然现在手术的并发症几率很小,但仍然有如恶性青光眼等这种难以预料的术后并发症,故而面对视力、视野损害不断进展的患者,需要和医生共同面对风险,争取挽救视功能的机会,不要拖到完全失明、无法挽回的时候不得不做手术,那时就只能保住眼球,解除一些痛苦。

3、 青光眼的治疗现状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还不能完全解释,有解剖、免疫、机械学说等,包括遗传的研究也有很多进展,但都不能阐明青光眼的根本原因,所以目前患者接触最多的病情关注点是和眼压有关,诸如:眼压高,降眼压治疗,药物、激光、手术,都和眼压有关,如果达到能维护你的视功能的目标眼压,视力的保障性是很大的,所以积极的治疗,预后还是很好的。

4、 患者因害怕而逃避的治疗问题

青光眼到一定程度时药物、激光不能控制病情,就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是大多数患者想逃避的问题,有些患者及家属提出:开点好药,不怕花钱!但已经不能用药控制病情的时候这样会延误时机,固执地认为手术后果不好的想法,会致视力丧失而不能恢复的后果。

5、 需要对固执思维的青光眼患者做健康教育

作为患者,面对病情,最习惯的思维是能不能治好;青光眼患者更明显的思维是视力能不能提高。

有一个典型故事:一位很有主见的老人,双眼青光眼,一眼已无光感,一眼已小视野,很明显治疗的重点在有视力的眼,但老人要求先做无光感的眼,手术后眼压虽好,显然视力不会提高,于是老人要求出院,潜台词留给我们的是:要用我的经验和想法,看无光感的眼手术后能否看见,能看见我才决定有视力的眼做手术;这样的很快会失明的无法劝阻的固执的老人 现在还有多少?这部分老人的经验性思维,需要更努力的进行青光眼的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有改变并接受青光眼的治疗,了解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或延缓视力的损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或发现后及时治疗,挽救残余视力,不要一直延误,然后认为人老了,看不见就不治疗了。一定要了解青光眼会一直损害眼球组织,失明后仍会疼痛,角膜大泡,眼球葡萄肿或溃疡破溃,甚至不能保留眼球。所以,了解危害,破除固执思维,能让更多的患者挽救病情,保留视力,维护自己的生活质量。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指导青光眼病人避免眼压升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