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常见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口忌炎有哪些,其特征性病变是什么

你好,我也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已经喝中药半年多了,现...
你好,我也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已经喝中药半...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你好,我也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已经喝中药半年多了,现在医生说叫我手术,我想问一下这个很容易复发吗?手术能治好吗,B超单上范围有三公分多。还未婚的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乳腺增生、乳房肥大、乳腺病等
擅长:乳腺肿块、乳腺病、乳房肥大等
擅长:乳腺增生、乳腺病、乳房纤维瘤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22296
问题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意见建议: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肿瘤类疾病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糖...
&&已帮助用户:14174
问题分析:你好,关于您叙述的情况,肉芽肿性乳腺炎,大小已经3cm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属于良性的疾病,切除后一般是不会复发的意见建议:建议您可以考虑一下行手术治疗,如果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只能是越来越多,中药和西药效果都是不佳的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过敏疾病
&&已帮助用户:79860
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情况考虑是乳腺炎的原因引起的,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建议积极到医院做个血常规及超声检查为好,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rxzs=2, 乳腺增生患者要保证规律的生活,调整心恋,放松心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不要让自己过于疲劳。保持乳房清洁,经常用温水清洗,注意乳房肿块的变化。可以常吃海带、桔子、桔饼、牡蛎等具有行气散结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问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吃什么中药能预防复发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已帮助用户:209911
指导意见:你好,可能是需要长期的保养,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乳安片试试。
问08年得过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刀口一年多才愈合...
职称:医学会员
专长:糖尿病 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65983
问题分析:你好,炎症造成的情况,积极消炎治疗, 选择敏感抗生素输液控制感染意见建议:同时注意局部硫酸镁湿热敷,另外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一段时间观察看看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怎么治疗?
专长:外科其它、前列腺、男性不育
&&已帮助用户:218754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问今天去查乳腺B超
双乳腺体厚約1.9cm(左...
职称:护士
专长:胃炎,胃溃疡,肠炎,胃穿孔,胰腺炎,胆囊炎,肝炎,肝硬化等
&&已帮助用户:9243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如果确诊是乳腺增生,首先不要慌,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判断应该如何治疗,进行多方面的咨询。随着乳腺疾病早期诊断方法的出现,保乳治疗技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日趋成熟,一般乳腺疾病不易做手术,建议保守治疗,进行食疗。
问合肥乳腺炎医生哪个最好
专长:外阴白斑、斑秃
&&已帮助用户:220797
办公室女性如果要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上身基本挺直,胸部离桌沿10厘米,这对解除胸部疲劳、保护乳房的生理活性很有好处。
问最近发现自己左乳上有个小硬块大概3公分左右,我是上个...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骨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11724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这种情况治疗越早还是愈合好的,防止有恶变的情况。意见建议:你的这种情况应该去医院做手术治疗,将肿物摘除做病理检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給予相应的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乳腺炎相关标签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肉芽肿性乳腺炎不手术能治愈吗...
"网友求助"肉芽肿性乳腺炎不手术能治愈吗...已回复
性别:女 年龄:19我得了半年了有脓液从皮肤流出有做引流.里面摸了有肿块比较大有大概4X6厘米那么大医生开了激素要吃说有治愈可能.我才27岁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乳腺增生、乳房肥大、乳腺病等
擅长:乳腺肿块、乳腺病、乳房肥大等
擅长:乳腺增生、乳腺病、乳房纤维瘤
推荐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副主任医师& |
专长:各类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在乳腺癌的术...
问题分析:您好,女性患有乳腺纤维瘤治疗方法可以主要以养生为主,保持心情的舒畅,保证良好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慢跑打太极拳等。意见建议:您好,建议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节奏,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有规律的工作,生活是预防乳腺疾病发生的有效方法。
共1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8198 07:43:49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象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睾丸炎一样易与结核性乳腺炎混淆以前发病率不高所以临床和病理医生都对其观察研究不多  [1] 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埠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1]病理改变:  ∞检:大小不等的肿块没有包膜有的切面呈实性色灰白、质硬发污散在烂肉馅状的坏死病灶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肿米汤样或黄白色稠脓总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光镜观察:见乳腺小叶结构尚有轮廓低倍观察乳腺小叶有多数肉芽肿有的相互融合高倍观察有异物型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构成肉芽肿病灶抗酸染色未见结核杆菌PAS霉菌染色阴性镜下所见是乳腺组织慢性炎 肉芽肿散在或大片坏死性融合 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脓肿形成  病理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英文缩写GLM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  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   初起肿块期酷似乳癌易造成误诊误治有人贸然行乳癌根治术应当台上冰冻或耐心等待石蜡切片结果本病还须与乳腺结核乳房脂肪坏死等相鉴别  当有红肿化脓时可能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或一般细菌性脓肿错误的切开引流   [1]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1、病人若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且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无压痛或轻压痛 或发现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其特征酷似乳腺癌;  2、术前均未行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若针吸细胞学检查为炎性细胞有助于与乳腺癌鉴别;  3、由于本病少见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  为减少误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多为年轻女性病程较短;  2、对于患乳腺肿块的病人均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针吸多见炎细胞无癌细胞;  3、手术台上有怀疑时应做台上冰冻或等石蜡结果不可贸然切除乳房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关键在于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既要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台上整形尽量保持乳房的完美   2、术后中药治疗至少半年改变机体超敏状态肃清残余病灶减少复发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 ①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多数患者有授乳困难史;②肿块位于乳晕周围乳头溢液多见为浆液性或脓性;③病变主要累及乳头、乳晕的大导管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早期仅见导管扩张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⑤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大导管扩张  2、乳腺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乳腺炎①多见于中青年有结核病史;②乳腺组织中有典型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③结节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抗酸染色查见结核杆菌  3、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①多数为绝经期后女性;②局限性乳腺肿块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硬呈红斑状;③病变位于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内乳腺实质一般不受累;④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小血管炎为特点一般不累及小叶及导管  4、乳腺脂肪坏死:①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体型肥胖者;②为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③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周围围绕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炎细胞、多核巨细胞等;④典型的非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少见  5、结节埠①界限清楚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且血管壁内有淋巴细胞浸润;②无干酪样坏死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③镜下缺乏血管炎和脂肪坏死;④肺及纵隔常见受累  6、Wenger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①主要累及中、小动脉;②常见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③病变不以小叶为中心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怎么治疗,饮食要注意什么?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外妇儿的一般疾病
&&已帮助用户:0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意见建议: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关键在于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既要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台上整形,尽量保持乳房的完美。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如何治疗?
专长:生殖孕育、人流、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220664
选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同时也可做一些热敷、及理疗,从而可对乳腺炎的治疗起到较好的疗效,但是乳腺炎患者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为宜。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不手术能治愈吗?
职称:医师
专长:血液病 肾病
&&已帮助用户:74973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象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睾丸炎一样,易与结核性乳腺炎混淆,以前发病率不高,所以,临床和病理医生都对其观察研究不多。
  [1] 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1]病理改变: 
  巨检:大小不等的肿块,没有包膜,有的切面呈实性,色灰白、质硬,发污。散在烂肉馅状的坏死病灶,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肿,米汤样或黄白色稠脓,总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光镜观察:见乳腺小叶结构尚有轮廓,低倍观察乳腺小叶有多数肉芽肿,有的相互融合。高倍观察有异物型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构成肉芽肿病灶。抗酸染色未见结核杆菌,PAS霉菌染色阴性,镜下所见是乳腺组织慢性炎, 肉芽肿散在或大片坏死性融合 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脓肿形成。
  病理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英文缩写GLM。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
  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
  初起肿块期酷似乳癌,易造成误诊误治。有人贸然行乳癌根治术,应当台上冰冻或耐心等待石蜡切片结果。本病还须与乳腺结核,乳房脂肪坏死等相鉴别。
  当有红肿化脓时,可能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或一般细菌性脓肿,错误的切开引流,
   [1]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1、病人若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且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无压痛或轻压痛, 或发现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其特征酷似乳腺癌;
  2、术前均未行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若针吸细胞学检查为炎性细胞,有助于与乳腺癌鉴别;
  3、由于本病少见,,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
  为减少误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多为年轻女性,病程较短;
  2、对于患乳腺肿块的病人,均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针吸多见炎细胞,无癌细胞;
  3、手术台上有怀疑时应做台上冰冻或等石蜡结果,不可贸然切除乳房。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关键在于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既要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台上整形,尽量保持乳房的完美。
  2、术后中药治疗至少半年,改变机体超敏状态,肃清残余病灶,减少复发。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 ①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多数患者有授乳困难史;②肿块位于乳晕周围,乳头溢液多见,为浆液性或脓性;③病变主要累及乳头、乳晕的大导管,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早期仅见导管扩张,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⑤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大导管扩张。
  2、乳腺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乳腺炎,①多见于中青年,有结核病史;②乳腺组织中有典型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③结节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抗酸染色查见结核杆菌。
  3、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①多数为绝经期后女性;②局限性乳腺肿块,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硬呈红斑状;③病变位于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内,乳腺实质一般不受累;④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小血管炎为特点,一般不累及小叶及导管。
  4、乳腺脂肪坏死:①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体型肥胖者;②为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③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周围围绕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炎细胞、多核巨细胞等;④典型的非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少见。
  5、结节病:①界限清楚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且血管壁内有淋巴细胞浸润;②无干酪样坏死,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③镜下缺乏血管炎和脂肪坏死;④肺及纵隔常见受累。
  6、Wenger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①主要累及中、小动脉;②常见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③病变不以小叶为中心。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一定要手术吗?大概多久可以
专长:器官移植、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外科
&&已帮助用户:220741
您好根据您的症状我建议您可用逍遥丸合乳康片与谷维素治疗比较好的主要就是保暖饮食也要注意多喝点水可以减少刺激缓解症状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有条件还是去医院检查下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不手术能治愈吗
专长: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227303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象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睾丸炎一样易与结核性乳腺炎混淆以前发病率不高所以临床和病理医生都对其观察研究不多  [1] 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埠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1]病理改变:  ∞检:大小不等的肿块没有包膜有的切面呈实性色灰白、质硬发污散在烂肉馅状的坏死病灶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肿米汤样或黄白色稠脓总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光镜观察:见乳腺小叶结构尚有轮廓低倍观察乳腺小叶有多数肉芽肿有的相互融合高倍观察有异物型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构成肉芽肿病灶抗酸染色未见结核杆菌PAS霉菌染色阴性镜下所见是乳腺组织慢性炎 肉芽肿散在或大片坏死性融合 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脓肿形成  病理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英文缩写GLM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  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   初起肿块期酷似乳癌易造成误诊误治有人贸然行乳癌根治术应当台上冰冻或耐心等待石蜡切片结果本病还须与乳腺结核乳房脂肪坏死等相鉴别  当有红肿化脓时可能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或一般细菌性脓肿错误的切开引流   [1]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1、病人若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且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无压痛或轻压痛 或发现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其特征酷似乳腺癌;  2、术前均未行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若针吸细胞学检查为炎性细胞有助于与乳腺癌鉴别;  3、由于本病少见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  为减少误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多为年轻女性病程较短;  2、对于患乳腺肿块的病人均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针吸多见炎细胞无癌细胞;  3、手术台上有怀疑时应做台上冰冻或等石蜡结果不可贸然切除乳房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关键在于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既要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台上整形尽量保持乳房的完美   2、术后中药治疗至少半年改变机体超敏状态肃清残余病灶减少复发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 ①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多数患者有授乳困难史;②肿块位于乳晕周围乳头溢液多见为浆液性或脓性;③病变主要累及乳头、乳晕的大导管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早期仅见导管扩张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⑤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大导管扩张  2、乳腺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乳腺炎①多见于中青年有结核病史;②乳腺组织中有典型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③结节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抗酸染色查见结核杆菌  3、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①多数为绝经期后女性;②局限性乳腺肿块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硬呈红斑状;③病变位于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内乳腺实质一般不受累;④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小血管炎为特点一般不累及小叶及导管  4、乳腺脂肪坏死:①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体型肥胖者;②为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③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周围围绕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炎细胞、多核巨细胞等;④典型的非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少见  5、结节埠①界限清楚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且血管壁内有淋巴细胞浸润;②无干酪样坏死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③镜下缺乏血管炎和脂肪坏死;④肺及纵隔常见受累  6、Wenger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①主要累及中、小动脉;②常见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③病变不以小叶为中心
问肉芽肿性乳腺炎不手术能治愈吗?
职称:医师
专长:血液病 肾病
&&已帮助用户:74973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其中一种较为为多见,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故叫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病名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肉芽肿或肉芽肿性小叶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查不到病原体,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象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睾丸炎一样,易与结核性乳腺炎混淆,以前发病率不高,所以,临床和病理医生都对其观察研究不多。
  [1] 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非细菌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反应,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有关。好发于生育年龄、已婚经产的妇女。
  2、可能由于导管内的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外逸于小叶间质内,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
  3、病变中可见微脓肿,上皮样巨噬细胞及异物肉芽肿形成,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局部感染、创伤及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因炎性损伤导致导管上皮破坏,管腔内容物进入小叶间质,引起肉芽肿性炎症。
  [1]病理改变: 
  巨检:大小不等的肿块,没有包膜,有的切面呈实性,色灰白、质硬,发污。散在烂肉馅状的坏死病灶,多发大小不等的脓肿,米汤样或黄白色稠脓,总之病变表现多种多样。光镜观察:见乳腺小叶结构尚有轮廓,低倍观察乳腺小叶有多数肉芽肿,有的相互融合。高倍观察有异物型多核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嗜酸性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构成肉芽肿病灶。抗酸染色未见结核杆菌,PAS霉菌染色阴性,镜下所见是乳腺组织慢性炎, 肉芽肿散在或大片坏死性融合 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脓肿形成。
  病理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英文缩写GLM。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平均年龄为30岁,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
  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发病突然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
  初起肿块期酷似乳癌,易造成误诊误治。有人贸然行乳癌根治术,应当台上冰冻或耐心等待石蜡切片结果。本病还须与乳腺结核,乳房脂肪坏死等相鉴别。
  当有红肿化脓时,可能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或一般细菌性脓肿,错误的切开引流,
   [1]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1、病人若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且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无压痛或轻压痛, 或发现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其特征酷似乳腺癌;
  2、术前均未行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若针吸细胞学检查为炎性细胞,有助于与乳腺癌鉴别;
  3、由于本病少见,,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
  为减少误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多为年轻女性,病程较短;
  2、对于患乳腺肿块的病人,均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针吸多见炎细胞,无癌细胞;
  3、手术台上有怀疑时应做台上冰冻或等石蜡结果,不可贸然切除乳房。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治疗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而关键在于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既要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台上整形,尽量保持乳房的完美。
  2、术后中药治疗至少半年,改变机体超敏状态,肃清残余病灶,减少复发。
   [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 ①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多数患者有授乳困难史;②肿块位于乳晕周围,乳头溢液多见,为浆液性或脓性;③病变主要累及乳头、乳晕的大导管,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早期仅见导管扩张,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⑤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大导管扩张。
  2、乳腺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乳腺炎,①多见于中青年,有结核病史;②乳腺组织中有典型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③结节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抗酸染色查见结核杆菌。
  3、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①多数为绝经期后女性;②局限性乳腺肿块,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硬呈红斑状;③病变位于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内,乳腺实质一般不受累;④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小血管炎为特点,一般不累及小叶及导管。
  4、乳腺脂肪坏死:①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体型肥胖者;②为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③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周围围绕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炎细胞、多核巨细胞等;④典型的非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少见。
  5、结节病:①界限清楚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且血管壁内有淋巴细胞浸润;②无干酪样坏死,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③镜下缺乏血管炎和脂肪坏死;④肺及纵隔常见受累。
  6、Wenger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①主要累及中、小动脉;②常见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③病变不以小叶为中心。
病症名称:
咨询标题:
病情介绍: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芽肿性乳腺炎自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