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魏文斌的急诊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病情紧急魏文斌又不坐诊,怎么办孩子视网膜脱落了,真的等不起呀,怎么办

访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首席专家魏文斌
&当前位置:
访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首席专家魏文斌
【字体:&&】 
日10时01分
  魏文斌 1965年生于安徽桐城,医学博士。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3年,擅长眼底病诊疗,尤其是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肿瘤诊断和治疗。任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青联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织委员等职务。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数十部。曾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中宣部“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北京市党代会代表,入选国家人事部和北京市首批“千百万”人才工程。
  清朝光绪12年,即1886年,同仁医院创建于北京。1986年,同仁医院创建一百周年之际,医院扩建,从全国招贤纳才,也就是在这一年,安徽桐城,一个名叫魏文斌的大学生刚刚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凭借“省级优秀毕业生”的成绩,魏文斌顺利获得进入北京同仁医院工作的机会,而那一年,整个安徽医科大学只有5个名额。“从没来过北京,但是想,北京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肯定是最好的。”魏文斌那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简单。他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是从安徽买了一张站票就出发的,直到山东德州才有了座位,号到达北京。从这一天开始,他的一切都印刻着同仁医院的影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生命中最旺盛的20多年扎根在这里”。
  鸾翔凤集,同仁医院眼科聚集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专家,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魏文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一个小大夫成长成现在的眼科权威。1990年,他选择眼科疾病中颇具挑战的眼底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整整20年来,他医治的患者不计可数,做过的手术有近万台,受他医治重见光明的病人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甚至海外,他被称为“小魏飞刀”、 “时代先锋”。在互联网“好大夫在线”――魏文斌的页面上,网友跟帖十分热闹,曾经的病友们在这里写下对给他们带来光明的魏医生的感谢,言辞恳恳,字字饱含感情。在这里,可以捕捉到那种迷失了很久的医患情感,而这种和睦与彼此信任的医患关系也是魏文斌行医二十几年所执力追求的。
  十年一剑
  ――“小魏无影飞刀”
  眼睛虽小,但里面有整个世界,光明之于人类,与生命一样重要。成人眼球的横径,不会超过23毫米,而眼底只是眼球的一部分,魏文斌就是在这个微小的领地不断给患者创造摆脱黑暗和病痛的奇迹。眼底手术时,医生在病人眼球部位开刀的刀口长度有一个限度――0.9毫米,超过这个限度,病人的眼睛就会受到伤害,手术台上,无影灯下,戴着300度近视眼镜的魏文斌从来都是凝神屏息、镇定自若,毫末之间,他干净利落地操刀,游刃有余,他的双手就有拨动光明的力量。
  千年树木,百年树人。任何人的成长都是需要过程的,魏文斌“刀工”的磨练要从他刚进同仁医院的那段时间说起。那时,魏文斌主动请缨,为愿意捐献眼角膜的死者取出角膜,这个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他先后取下了1000多幅角膜。这些角膜的份量在他心里面是沉甸甸的,因为这意味着一千个人有重见光明的机会。人在死亡6小时后,角膜就作废了,三年来,魏文斌就是这样争分夺秒地工作的,无论冷暖,不管风雨.只要得到通知,他必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太平间,太平间虽然阴冷,但是为着那些受黑暗折磨的人,他总是充满力量。
  25岁那年,魏文斌取下一个他终身都难忘的眼角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沙眼病原的医生、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泰斗――张晓楼先生的角膜。先生曾在自己的眼睛里培植沙眼标本,再从自己的眼睛里刮下病原进行实验,他刚刚一手创办起同仁眼库就辞世了。魏文斌为晓楼先生取下的这个眼角膜成为了同仁眼库的第一个材料。
  迅速、准确、沉稳,三年来他几乎没有失误。
  厌难折冲
  ――攻克眼疾难题
  1、攻克并发症雷区――爆发性脉络膜
  上腔出血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于魏文斌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他还有国内医学界的就是眼科手术难以预防的并发症――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这种并发症是眼科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当时在国内外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手术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会摘除眼球。魏文斌的心里一直记挂着当年那位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北京老太太。老太太双眼白内障,右眼在北京郊区的一家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因为手术中出现并发症,效果不好,没有了视力,所以左眼的手术就一定要到同仁医院来做,当时魏文斌是老太太的主治医师,在手术将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爆发性的脉络膜上腔出血,老太太的左眼最后仅存微薄的视力。魏文斌告诉记者,老人家只觉得是自己命不好,对他没有丝毫的责备,反而还在他沮丧的时候鼓励他,“但是我们做医生的,就总在想着这件事情、琢磨这件事情,想克服它,想用心去攻破它”。
  完美的手术给病人带来光明,一点点失误对病人都是灾难――魏文斌
  不知道生活中的魏文斌是不是追求完美的人,但在手术中,他绝对是个完美主义者。去法国留学,他带着国内的医学瓶颈去,也带着解决瓶颈的福音回。1994年,魏文斌被同仁医院派往法国国家眼科中心进修,离开安徽医科大学8年之后,他重新做回了学生,每天在宿舍、图书馆、学校、医院之间穿梭。那时,他经常观摩法国医学教授进行各种眼底病的诊疗,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一例患者,在白内障手术中发生了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魏文斌如获至宝般地仔细观察着法国专家的处理过程,而事实证明,也就是这次经历,让他洞见症结。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后,前房消失而且眼压很高,法国医生会对无前房进行处理,细心的魏文斌也发现,从巩膜切口中流出来的不是他想想中的血凝块,而是像酱油一样的血液。他把这些步骤和现象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之后马上进行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弄清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设计了一整套手术方案。回国后,他将自己苦心孤诣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些临床尝试,并把现在的玻璃体手术技术融合进去,效果很好。1998年,在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大会上,他第一次把自己治疗脉络膜脉络膜上腔出血的研究结果向全国同行汇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受到眼科前辈们的肯定,那次会议评出了5个一等奖,他获得的是5个第一里的第一。从那以后,全国很多这样的病例都转到同仁医院进行医治。魏文斌笑着对记者说“我那时是小小年纪就出名的,出名的原因也是跟这个有关吧”。
  魏文斌不仅在临床上努力攻克眼底疾病的难题,而且非常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读书是魏文斌2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甚至都成为了一种爱好。他刚来同仁还是住院医生的时候,下班后的娱乐活动除了奢侈一把从56块钱的工资里,拿出几毛钱看场电影外,再就是看看小说了。五年住院医期间,他和图书馆最熟,因为几乎每天下班在食堂吃完饭后就一头扎进图书馆,查资料,翻看历史病例, “图书馆的每一本眼科书、杂志放在什么位置,都记在心里,闭着眼睛去都能找回来。”20多年来,他最舍得花的就是时间和精力,他为之付出最多的就是医学知识。
  2、切肿瘤保眼睛――攻克眼内肿瘤难关
  在眼科临床技术上,国内的眼科与国外基本接轨,但是眼内肿瘤上与国外差距非常大。国外很少有因为眼内肿瘤而把眼睛挖掉的情况,但是在国内,因为缺乏局部放射和局部手术,往往是一有肿瘤就拿掉眼睛,这些理念和措施上的差距几年来一直是魏文斌着力要改善和弥补的。
  “全国各地的眼病患者很多都集中在同仁医院。每来一个病人,眼内一有肿瘤,我们就让他挖眼球,这个医生做的就没劲。”魏文斌就是抱着既要为患者切除眼内肿瘤又要为他们保留眼睛的目的,不断进行医学攻坚。从1996年开始,他就尝试进行眼内肿瘤的局部切除术,效果很好,跟其他主攻肿瘤的医生不同,魏文斌不仅有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修复眼球、修复视网膜的基本功,而且有对付肿瘤的技术,两相结合,他既可以把患者眼内的肿瘤切除又可以把眼球修复好。对于手术,魏文斌就是要追求完美,“我不仅要把眼球保留了,我还希望你有视力”。
  为了弥补国内局部放疗方面的空白,几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进这项研究,他的眼内肿瘤研究申报了国家级课题,获得了北京市科委、自然基金的支持。通过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已经生产出国内用于眼内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制放疗产品, 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临床验证,国内使用该技术的前景已经十分明朗了。以前的放疗治疗方法是对整个眼睛进行照射,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导致其被照射眼睛的整个眼眶都不发育,眼睛会一边大一边小。现在的这种局部放疗,把放疗器直接缝在眼球表面,只对眼内肿瘤进行放疗,并发症就会减少。这项局部放射技术的应用,将给很多眼内肿瘤患者带来希望,魏文斌也特别盼望早日把局部放疗术应用于国内的眼内肿瘤临床治疗上,早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薪火相传
  ――像恩师那样授业解惑
  高考填志愿时,魏文斌填报的学校要么是医学院,要么是师范院校。医生,治病救人;教师,传道授业,这两个职业都是他那时的梦想。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进入同仁医院后,他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去法国进修一年,回国后攻读了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在的他还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如魏文斌自己所言“我当年的两个愿望都得到了实现”。
  魏文斌带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说的少,做的多。他这套以身作则的教学方法,重在让学生在观察中看出行医的门道来。他出门诊时,学生在一边观察老师怎么跟病人交流、怎么处理病症;他进行手术时,学生要观摩老师的技术,这种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除了行医技术,魏文斌还特别要求学生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大医精诚,切不可太势力太功利。
  医学在发展, 医患关系却变得很脆弱,魏文斌的教学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患者的意识,他经常讲,病人是医生的教材,也是医生的老师,很多经验和教训都是从病人身上得到的,病人对医生成长的奉献,永远都值得医生铭记。“做一个医生,首先你要对病人好”,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态度温和、平易近人、为患者着想几乎是所有接受魏文斌诊疗的病人的一致评价。身体力行,老师这样做到了,也要求学生这样做。年轻医生不被患者信任的问题,魏文斌也看在眼里,他认为医生培养机制应该进行改善,尤其是对住院医的培养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资源上的支持。
  对于医院的实习生,魏文斌也有叮咛,他说“要用心做任何事情,包括重复的事情”,不要以为看门诊的病人都是一样的,不要以为每天翻看病例只是例行公事,每个病人都不同,每次诊疗都应该有新的体会。“一个病人,他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可能我记不住,但是他的眼底特点我看一眼就印在脑子里了”,做医生20多年来,魏文斌就是这样重视每一位患者的,只有从心里尊重这份职业,尊重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医生的那份信任,才是医生所以为医生之所在。
  他之所以这样言传身教、不辞辛苦,是因为他曾经也是学生,同仁的老师那时就是这样呕心沥血,砥砺他前行。
  他的恩师――青光眼专家刘磊教授,在身体极度不适的情况下,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陪着他做手术,晚上回家就消化道出血。身为学生的魏文斌心疼老师,老师却说“我要是说了,你手术怎么做呢?我不能把你放下啊。”
  他的恩师――今年88岁的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傅守静教授,在1986年的中秋节邀请在北京举目无亲的魏文斌去她家里包饺子,这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魏文斌说“虽然是很普通的饺子,但是吃得我终身难忘。”
  他的恩师――今年80岁的眼科权威王光璐教授,在1 994年他去法国进修时,百忙中托人给他送来100美金,那句写在便条上的“我也出过国,这点钱应急用”的话让魏文斌终身难忘。那时,魏文斌几乎把家里所有的钱兑换了,也只有1 30美金,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至今仍让他感怀不已。
  他的恩师――已经辞世的著名保健医生张淑芳教授(毛主席保健组成员),曾经扒开人群, “蛙泳”过挤满了患者的狭长过道,目的就是喊学生来看一个很特殊的病例。
  医学路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良师躬亲示范、指点迷津,他才能迅速成长。有恩师在前面树立的标尺,魏文斌也一定会对他的学生倾尽所学、呕心沥血。薪火相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所有财富都应该像这样辈辈传承。
  蔼然仁者
  ――缘何格外关心普通病患
  作为眼底疾病的权威医生,全国各地有很多眼底病患者慕名前来求医。这些病人中,80%来自普通家庭,举债也好,倾尽全部家当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摆脱疾病困扰。一周中,魏文斌最辛苦的时间可能就是每周二四两次门诊,接诊的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虽然额定工作时间只有一个上午,但是他基本都是拖到下午的两三点,中饭时间都在接诊。因为他明白,这些离开遥远故土北上或南下的人们,在北京多呆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钱,所以他经常加号,自己辛苦一点,就会为患者减轻很多负担。医者仁德,对患者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对于贫困的病人,魏文斌会像节省自己的钱袋一样尽可能节省他们的钱袋。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能用便宜的药绝不用昂贵的药;能吃药打针解决的绝对不手术;能挂普通门诊的绝不挂专家门诊。在眼底检查时,只要他能够判断出是视网膜脱落,就不让病人再做仪器检查。
  一场高难度的手术,魏文斌把光明带给了那个名叫小信的孩子,虽然家庭不富裕,但是父母亲的希望就只有孩子的眼睛。拆下纱布,小信说“我看见你了”,这在医生心里就是天籁之音。
  6000元,一位甘肃籍大学生带着全校师生给他募捐的钱来北京做视网膜手术,对于这样的贫困学生,魏文斌不让他住院,不用他等床位,短时间就为他专门加了一台手术。后来,这位学生带着家乡的土特产――一包枸杞来感谢魏文斌,这在医生心里是天下美味。
  对于普通病患,尤其是贫困的病人,魏文斌为何总是格外的关切?因为他就是农民的儿子,他知道苦日子的滋味。即使从农家院来到大都市,即使时间走过了20多年,他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理解和关切从来没有淡去。
  魏文斌深知偏远地区和发达地区、小城镇和大都市在医疗条件和资源上的巨大差距,所以对于那些报着希望来到首都北京求医的外地人,他都会尽己所能,也让他们带着满意和欣慰回去。生活中的艰辛和困苦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自己找到出路的,但是魏文斌却希望这些苦难的人们能因为治愈疾病而尝到生活中的一点甜、看到一点光亮。
  魏文斌说,以自我为中心成长起来的人很难去理解病人的心理,所以他在诊疗时,特别重视与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体会病人的心理反应。他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病人之后,对这种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有了直接的体会。2008年,汶川地震后,魏文斌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赴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灾情评估,11月份他再次前往四川灾区时摔了一跤,导致骨折,在家休息了三个月,2009年3月份他拄着拐杖上班,5月份才把拐杖扔掉。这三个月对魏文斌来说是一生中难得的假期,也是难得的病人感受时期。在住院期间,他也没闲着,写下了3万字的住院日志,里面谈到了自己做病人的一些感受,方方面面,特别详实。比如第一次大便什么情况、护工怎么帮他做复建训练、手术技巧和病后康复、体会医患关系等,甚至还有基础教育和科普以及住院医生的成长。这次做病人的经历实实在在地让魏文斌感受到了医生尊重和理解病人的重要,对于病人来说,能够体会他们心理、想他们所想的医生才是他们放心把自己的身体托付出去的最大保障。
  魏文斌每年都会去做社会工作,他说“只要你觉得自己有用.就不会觉得苦”。几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贵州、安徽、江西、山西、新疆、青海、西藏……。他的手术笔记中,写着这样一个故事:兵荒马乱的年代,瘟疫爆发。一个医生尽力在医治他的患者。可无论怎样努力,患者不是病情太重死掉.就是治好了,也可能饿死或被杀死。医生绝望了,决定不再救人,因为谁都难逃一死。终于,被一个大师点化:你是医生,医生就是医治生命、医治活着的人。魏文斌一直以这个故事砥砺自己:医生就是要在黑暗中修炼光明。 洪叶高/荐(摘自《科学中国人》2010年3期)
稿件来源:
新闻信息中心
桐城新闻网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 广告服务 | |
| 网站律师
中共桐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桐城市新闻信息中心承办
皖网宣备080007
网站信息未经允许,请勿复制或镜像热线电话: 传真: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府广场好医生魏文斌为患者守住最后的光明
08:54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李文蕊)在眼科,几乎所有的眼底检查和手术都是在暗室中进行的。因为只有在黑暗中,透过检眼镜或是玻璃体切割机导光纤维发出的光,医生才能更清晰地辨析出隐匿于患者内眼深部的眼底疾患,才能在微小的方寸之地进行精雕细琢的眼底手术。至今,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科专家魏文斌已经在这片被黑暗包围的世界里探索耕耘了20余年,为近万名濒临失明的眼底病患者守住了最后的光明。
  “你不知道,这0.03对我有多重要”
  1986年,魏文斌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当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我国方兴未艾。看着老师们每天在显微镜下操作,游弋于毫厘之间,实施着高难度的玻璃体切割术,魏文斌心里满是羡慕,可当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眼底专业医师后,却常常被一种失落情绪所困扰。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无论手术多么完美,由于视网膜神经结构的特殊性,很少有患者能够达到0.3以上的视力。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的工作有意义吗?”他几乎要放弃。 但如果放弃,患者那仅有的光明将一点点丧失,眼球将一点点萎缩,黑暗将彻底包围他们。魏文斌在矛盾中挣扎着,直到有一天……
  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他双眼高度近视,右眼已经失明多年,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视力只有“眼前数指”。经过两次失败的眼底手术后,他辗转来到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又为他做了眼底手术。手术很成功,视网膜完全复位,但患者的视力却只能恢复到0.03。魏文斌无奈地告诉患者:“您的眼底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但视力只能这样了。”没想到患者却激动地说:“谢谢大夫!你不知道,这0.03对我有多重要。有了这0.03,几乎所有的事我都能干呢!我来北京,就是怕左眼也像右眼,那种感觉,不知白天黑夜,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一瞬间,魏文斌顿悟,原来一丝光亮对人的生命如此重要!这0.03对患者来说,就是全部的光明;能保住患者最后的光明,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将手术风险所带来的名誉风险置之度外”
  博学睿智,儒雅谦和,目光中永远闪烁着机敏而智慧的光芒。魏文斌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在未知的领域中去探寻。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以往经典的治疗方法是眼球摘除术。能不能探索出一种既能保留眼球,又不影响生命预后的治疗方法呢?在综合考虑患者的视力、肿瘤大小、部位和生长特征以及全身状况的情况下,魏文斌设计了一套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截止目前,他已开展此类手术150余例,是国内开展这种手术最多的医生。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很难处理、非常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被称为“医生和患者的灾难”。魏文斌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弄清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融合玻璃体手术技术设计了一整套手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处理这种并发症的方法。1998年,在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大会上,他第一次把治疗脉络膜脉络膜上腔出血的研究结果向全国同行汇报,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受到眼科前辈们的充分肯定。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3等奖、中华医学会中青年外科医师2等奖。
  凭着一名眼科医生的责任感,魏文斌勇敢地闯进被称为手术禁区的黄斑区。在这个厚度要用微米来做度量单位的视网膜最薄弱的地方舞动手术刀,并总结出黄斑前膜手术的理论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濒临失明的患者夺回了光明。在完整记录这项突破性手术的笔记中,魏文斌写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医者之心,可以将手术风险所带来的名誉风险置之度外;而娴熟的手术技巧则可从容面对术中出现的一切意外。”
  “我带回来的可全都是字,一字值千金”
  1994年,魏文斌被派往法国国立眼科中心医院巴黎第五大学进修。他每天拿着一个笔记本,跟在专家教授身后,观摩他们如何为各种各样的眼底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他把出国时带的有限的钱,全部用来购买了价格不菲的原版专业书籍,还复印了很多材料。回国时,他担心行李超重,便将材料缩小复印,还细心地把多余的白边裁掉。他风趣地说:“我带回来的可全都是字,一字值千金啊!”
  2006年11月,魏文斌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加拿大和英国的医院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2月回国的时候,他花6000多元人民币买回了两个巩膜敷贴放射治疗器的样品。它由放射线穿不透的特殊金属制作而成,有了它,医生就可以对眼肿瘤患者实施局部放射治疗。这项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魏文斌随后申报了这一课题,并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支持。目前,通过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国内用于眼内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制放疗产品正在接受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这项技术在为患者保住眼球,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
  “我过一个年,患者就要耽误7天”
  按照医院安排,魏文斌出一次门诊最多可以挂30个号。但看到那些千里迢迢从贫困地区赶来的患者,他总是尽最大努力让他们看上病。就这样,魏文斌的门诊经常是连轴转,从早上8时一直看到下午3、4时,一天下来经常要看七、八十名患者,中午饭自然也就免了。
  对于贫困患者,魏文斌尽量帮他们节省每一分钱。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能用便宜的药绝不用昂贵的药;能吃药打针解决的绝对不手术;能准确判断是视网膜脱落的就不让再做超声波检查。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患者等候住院时间不能超过两周,患者住院等候手术时间不能超过3天。
  有一年大年三十,一位来自深圳的视网膜脱落患者焦灼地辗转了几家大医院,找不到手术的医生。来到同仁医院后,魏文斌立即为他安排了手术,有人问他:“大年三十你还做手术呀?”他说:“过一个年,患者就要耽误七天,手术成功率就会降低,视力恢复会很困难。”
  在无数患者发自内心的赞誉声中,越来越多的光环围绕在魏文斌的周围。他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然而在他心中,“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是他不懈追求的职业梦想。作为北京市党代会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北京市青联常委,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赴老、少、边、穷地区义诊、扶贫。山西、安徽、江西、贵州、新疆、青海、西藏……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一次在新疆库尔勒扶贫时,当看到一个小医院条件很差,消毒设施都很不完善时,魏文斌提议建立青年志愿者基地,让他科室的年轻人轮流去帮扶。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7名志愿者前往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后,魏文斌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赴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灾情评估,却不幸发生意外,导致腿部骨折。在接下来长达数月的治疗、康复过程中,魏文斌亲身感受到了患者内心对医生的期待和渴盼,深刻理解了医生的职业使命。他体悟并思考着,记下了近3万字的《疗伤日记》,被一些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专家认为是难得的生动教材。
  长期处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魏文斌的健康已严重透支。同事们经常强迫他休息,但一见到病人,他就又精神起来。在魏文斌的心中,有一个他一直默默追求的最高境界――做一名既有医术又有医德的好医生。
您已浏览完所有图片
责编:张文静往期回顾 &
“光明天使”魏文斌
□ 本刊记者
&&&&“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0.03的视力,对于黑暗来说就是全部的光亮。抢救病人最后的光明,对医生来说,是一种幸福。”&&&&&9月的一天,北京同仁医院东区眼科中心门诊大厅,一位风尘仆仆从山东农村赶来的中年汉子请求护士加号。他黝黑的手里捏着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条,那纸条似乎已被多次展开又攥紧,并沾上了些许汗渍。&&&&纸条上写着三个字:魏文斌。这三个字,意味着他十几岁的儿子能否重见光明,也意味着这个父亲最后的希望。&&&&“我没有业余爱好”&&&&约好上午11点的采访被一再推迟。12点、13点、14点……一直到15点05分,魏文斌才从门诊室里出来,他身形微曲、面容清矍。连续工作的时间太久,他几乎直不起腰。&&&&“甚至连口水也不敢喝。”眼科导诊护士王晶雪说,每次魏文斌出诊之前,都会在办公桌上为他放一杯茶,但是8个小时的门诊下来,他几乎滴水未进。就因为“怕上厕所,病人等不及。”&&&&本应12点的午饭也被推迟到3点半,这对魏文斌来说,已经是常态。他曾经连续坐诊13个小时,看了110个病人。&&&&为了尽可能多的治疗患者,魏文斌把所有的行政工作都安排在下班时间,“晚上8点才是他的下班时间。”王晶雪说。&&&&“我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说出这些时,魏文斌自己也觉得很惊奇。经常在手术中给病人放音乐的他连听音乐的时间也没有。细数自己平时回家干的事情,也没有和娱乐沾上边的。“业余时间就是看书,医学发展非常迅速,不及时学习根本赶不上。”&&&&如此紧张的生活节奏,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想象。但是,魏文斌却认为非常正常,“我周围的医生们都是这样,我并不特殊。”&&&&魏文斌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时间陪孩子。魏文斌的妻子李冬梅是全国有名的眼部整形专家,忙碌的工作使得夫妻二人无暇顾及家庭。儿子小时候,就被送到寄宿制幼儿园,上学后的接送工作也只能委托给一位邻居奶奶负责。&&&&“他儿子小时候还跟着一位住院病人‘混’过一段时间。”说起这个事情,王晶雪就觉得好笑,孩子每天放学回来直接去病房里找长期住院的一个阿姨写作业。“孩子好像不是他们家的。”&&&&工作的忙碌让魏文斌觉得亏欠了孩子。“高三那年,我推掉了一切外出活动,帮助儿子冲刺高考。”他说这话时满脸得意,因为他的儿子今年已经是人民大学大二的学生。&&&&黑暗中全部的光亮&&&&眼科医生这个职业,魏文斌一干就是26年。不过,他也曾经彷徨过。&&&&“我也曾经坚持不下去。”脱下白大褂的魏文斌看上去更为谦和。“刚工作那几年,我内心很挣扎,很失落。”那时候,魏文斌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无论他怎么努力,无论他把手术做的多么完美,由于视网膜神经结构的特殊性,不少患者术后很难达到0.3以上的视力。“特别是晚期患者,甚至仅能达到解剖复位。”&&&&“这些病人到底需要不需要治疗,是否需要我这个医生?”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我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小男孩捡回来的。如果不是他,今天的我可能就不会是同仁医院的眼科主任,甚至有可能连一个医生都不是。”&&&&魏文斌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小信那天的情形。&&&&那天是北京一个刮着五六级西北风的冬日。小信是被爸爸拉扯着走进魏文斌门诊室的。这个9岁的男孩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活泼好动,自始至终,除了回答问题外,便是低垂着头,没有光彩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一个小角落。&&&&由于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视网膜病变,小信的右眼已失明,左眼仅剩下一点光感,现在这一点光感也开始有失明的危险。&&&&小信的眼疾属疑难病症,小信在当地已经联系过四五家医院,但是,没有一家医院敢接这个高难度手术。最后,在当地一名医生的指引下,他们找到了魏文斌。&&&&“这里是我们最后一站,如果不行,其他医院给的建议是摘除眼球。”说到这里,小信爸爸已经泣不成声。&&&&这个手术魏文斌做得格外仔细,他要帮小信夺回“唯一的光亮”。&&&&术后,小信眼上的纱布慢慢被揭开。当最后一圈纱布被拿掉时,小信突然惊呼:“我看见你啦!”小脸上写满了雀跃,魏文斌却满脸泪水。&&&&经过检查,小信的视力只有0.03。&&&&0.03意味着什么?是用放大镜才可以看得清视力表上最大的符号。小信可以“看见”的,只是模糊的轮廓。&&&&那一瞬间,他顿悟了:原来那一丝的光亮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0.03,是光明和黑暗的分界线,让他的人生充满光明。对于医生,0.03意味着一种幸福,意味着责任。&&&&授人以渔&&&&“我其实不怎么喜欢出去义诊。”说这话时,魏文斌完全没有顾忌记者一脸的惊讶。“义诊也就是那样,医生呼啦一下来了,呼啦一下子又走了。对患者来说,能起到多大作用?”&&&&虽然每次市卫生局和医院要求的义诊他仍然坚持参加,但是,“从心底里来说,我更愿意讲课。”&&&&除了给医务工作者讲课之外,魏文斌最喜欢给小朋友讲课。眼科中心的很多小护士特别不理解,“这么权威一个眼科专家,有必要挤出那么宝贵的时间给小朋友讲课吗?”&&&&“他还准备充分,各种教具一应俱全。那些孩子听得都很兴奋,也很配合。”王晶雪也不理解魏文斌的举动。&&&&只有魏文斌自己清楚,“讲课的意义大于看病”,他觉得,看病帮助的是一个人,讲课帮助的是一群人,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的眼睛健康更应该受到关注。&&&&随着名气的壮大,全国各地很多人都给他写过信,有感谢的,也有求助的。“我的一封信曾经帮助国家挽留住了一个医务工作者,这使我很自豪。”&&&&2005年的一个秋天,魏文斌收到锦州医学院一个刚入学新生的来信,说不想再继续读医科。“我立刻回了信,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告诉他我也曾经彷徨、迷茫过,告诉他我是怎么站起来的。”&&&&当年的这个新生如今已经毕业,并成为所在医院的骨干。魏文斌“惊叹于文字的力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也过了一把“作家”瘾。&&&&2008年11月,魏文斌作为香港福佑基金会的义工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灾情评估。不幸发生意外导致腿部骨折。&&&&手术后的第一个早晨,另一个不幸接踵而来。他患上了全麻后的眼部并发症——右眼的角膜结膜上皮剥脱。“眼睛无法睁开,并且磨痛的厉害。”&&&&他第一次尝到眼睛疼痛的滋味。事后,他将自己得病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戏称为《疗伤日记》。&&&&“虽然伤口时常还会痛,可是心理倘然了,知足了,觉得自己很‘富有’!同样,也明白此后的人生该如何走,走的心里踏实,走的心安!”&&&&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魏文斌已经获评国家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而且是六位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当他知道这个获奖的消息时,心里微微有些颤动。&&&&他想起了他的恩师张晓楼教授,一生兢兢业业为中国眼科事业奋斗的医学界泰斗。他想起1990年,恩师因病逝世。他在恩师的遗体前,深深地三鞠躬,满怀虔敬地取下了恩师的角膜。这双角膜让两位年轻的盲人重见光明。&&&&“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也会把自己的角膜捐献出去。”魏文斌说。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