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岳王庙庙 免费 后裔症 怎么办 汤阴

旅游漫笔:被误读的汤阴岳庙
E-mail推荐:&&
  去了一趟河南汤阴,无意中见识了另一名明朝的奸佞,其本事堪与宋代的秦桧一决高低。  汤阴有3处岳飞纪念地。一是县城里的岳飞庙,二是南周流村“岳飞先茔”,三是程岗村“岳飞故里”。三处中的前两处均与一个叫徐有贞的有关。“今佥都御史徐有贞,以翰林侍讲假节出镇汤阴间,以立庙意讽其士庶”(《汤阴县志》)。“景泰初,学士徐有贞出使彰德,因遗迹王先茔而扫祭焉,时有大鸟翔集之异,遂议建祠。”(《汤阴精忠庙志》)也就是说,根据县志、庙志记载,汤阴岳飞庙和岳飞祖坟的祠堂,都是徐有贞这个明朝钦差,视察时上奏皇帝修建的,徐是一个岳飞精神的鼓吹者,是一个很正面形象。可事实上,这个徐有贞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是秦桧的嫡传徒子徒孙!  徐有贞,原名徐。1449年,明英宗不顾兵部侍O于谦等人的反对,在权臣王振的挟持下,率50万大军贸然西征来犯的蒙古也先。土木堡一战,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土木之变”,京师震动,朝野混乱。当时的侍讲徐就跳出来大嚷:“天命已去,唯南迁可以纾难。”立刻遭到于谦的痛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请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于谦受命于危难之际,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面主持京都保卫战,调全国兵马救援京师,拥英宗之弟朱祁钰为景帝,以绝敌方之念。当也先押着英宗来攻北京时,遭到坚决抵抗,大败而逃。京师围解,英宗放回。徐因主张南逃遭到批判,景帝很讨厌他,见到他的名字就烦,于是这家伙改名“有贞”,想标明自己是有贞节、贞操的。  “土木之变”与宋朝“靖康之变”很相似,所以当时对岳飞的尽忠志节的宣传一浪高一浪,功德可比岳飞的于谦威望如日中天。改名徐有贞的徐便见风使舵,摇身一变,与朝庭保持高度一致,向景帝上奏改建汤阴的岳飞庙和为岳飞祖茔修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急先锋,以此捞取政治资本。可是没过多久,1457年,景帝病重,“善奇策”的徐有贞一伙突然发动政变,拉着已当太上皇的英宗,夜夺宫门,复辟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第一件事就是杀害保卫大明江山的大功臣于谦。“其罪名为意欲迎外藩入继大统”。这“意欲”也就是“莫须有”的再版。一代忠良、又一个岳飞被杀害了,“朝野冤之”!跟随于谦共赴国难的忠勇之士大都遭到迫害,而这一切“皆徐有贞主之”。  过去,我们总觉得岳飞千古奇冤,现在看来,于谦更冤。岳飞当年因为赵构、秦桧的投降,最终没能尽雪“靖康耻”,迎回徽、钦二帝,而于谦成功地保卫了大明王朝,避免了“第二个南宋”,使英宗得以生还。这是多么空前的大功!其结果还是落得岳飞一样的罪名,一样的下场。由此可以推断,就算岳飞当年全部收复河山,直捣黄龙,救出两个落难的皇帝,立下盖世之功,说不定也是于谦的结果!  于谦直到万历年间才得以平反昭雪,谥“忠肃”,与岳飞的“忠穆”也相似。可为浩叹!  然而,真正的历史是写在人民心上的。岳飞被害,杭州百姓号啕痛哭,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岳飞背出去埋了,并做好记号,隗顺直到临死时,才告诉儿子,这才留下了今天的岳飞墓。于谦被害,都督同知陈达感谦忠义,冒死收其遗骸殡之,后其女婿将于谦归葬杭州。两位命运相同的民族英雄相聚西子湖畔,昭示天下,光照千秋!  只是,秦桧一干人罚跪在岳坟前,而徐有贞之流至今还在岳庙被人误读。
(责任编辑:段欣毅)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 ????? ? ??
&&&播客?视频
&&&小编推荐
&&&深度报道
???胡锦涛咋解决官员"边腐边升"? 征集:中国教师最期盼提拔宋秀岩显中央用人导向 黄光裕案的神秘举报女
&&&无线?手机媒体安阳人的博客记载的汤阴岳庙情况
>> 安阳人的博客记载的汤阴岳庙情况
安阳人的博客记载的汤阴岳庙情况
岳新津, 17:28:54
[URL=/index.php?uid-4905-action-viewspace-itemid-2277]/index.php?uid-4905-action-viewspace-itemid-2277[/URL]谁还在守护岳飞[URL=/mon.php?action=viewspace&op=up&itemid=2277&uid=4905][U][COLOR=#0000ff]上一篇[/COLOR][/U][/URL] / [URL=/mon.php?action=viewspace&op=next&itemid=2277&uid=4905][U][COLOR=#0000ff]下一篇[/COLOR][/U][/URL] & 04:48:51 / 个人分类:[URL=/?uid-4905-action-spacelist-type-blog-itemtypeid-180][U][COLOR=#0000ff]文学[/COLOR][/U][/URL] [URL=/index.php?uid-4905-action-viewspace-itemid-2277#xspace-tracks][U][COLOR=#800080]查看( 6 )[/COLOR][/U][/URL] / [URL=/index.php?uid-4905-action-viewspace-itemid-2277#xspace-itemreply][U][COLOR=#800080]评论( 0 )[/COLOR][/U][/URL] / [URL=/index.php?uid-4905-action-viewspace-itemid-2277#xspace-itemform][U][COLOR=#800080]评分( 0 / 0 )[/COLOR][/U][/URL] [SIZE=3][FACE=宋体]去了一趟汤阴,我突然醒悟:即使[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岳飞[/SIZE][/B][/U][/URL]全部收复河山,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帝,也难免一死。[/FACE][/COLOR] & & 1.少年时看小人书、听评书,就知道岳飞的故事,十分崇拜这位[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民族英雄[/COLOR][/B][/U][/URL],为他的奇冤鸣不平。那时就想,有朝一日去[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杭州[/COLOR][/B][/U][/URL],看看岳坟,与这位武艺高强、尽忠报国的大英雄零距离接触,那将是[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人生[/COLOR][/B][/U][/URL]的一大幸事。以后又想起汤阴岳飞故里,想看看那个诞生英雄时屋顶上飞过一只大鹏的农舍、[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襁褓[/COLOR][/B][/U][/URL]中的岳鹏举在滔滔洪水上躺过过的那只大木盆。可一想到许多历史名人的故里,已无处可寻、坟头不杂草丛生、荒凉破败的景象,双怕坏了心境。& & 曾看到一篇文章说,日,毛主席视察[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河南[/COLOR][/B][/U][/URL]回京途中,在火车上提出路过汤阴时要去岳飞庙看看。当时汤阴火车站离县城里的岳飞庙有五里地,一条坑坑洼洼高低平的路,仅有一辆公用马车。无奈,再伟大的领袖也只好在火车站上细读“岳忠武王故里”碑和询问“岳庙都有啥子[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建筑[/COLOR][/B][/U][/URL]”来解渴。临走前,听说县里拿出三千斤小米的费用在维修岳庙,领袖十分赞赏说:“岳飞是个大好人,你们办了一件好事。”“还要凑些钱,把坏了的地方修修,要保持古庙的静穆,不要到里边开会。”可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哪里顾得上你一个破庙?何况又过了半个世纪,谁知又破成什么样?& & “岳飞是个大好人”。这分明是“英雄惜英雄”的意思。想当年,一个[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农民[/COLOR][/B][/U][/URL]的儿子,只因国破山河碎,毅然从军,奔赴杀敌的前线,从一个士兵到统领无敌的“岳家军”,经大小数百战,收复大片失地,眼看就要直捣黄龙府,成功在望,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成了千古奇冤。而毛泽东当年,率领红军突破重围,北上抗日、东渡黄河,开赴抗战前线,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路线下,顶着“叛党叛军”的罪名所遭的难,吃的苦更是前无古人。相距八百年,两人的遭遇何其相似!但毛泽东证实了[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自己[/COLOR][/B][/U][/URL]的命运,岳飞不能,历史注定他必然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所以毛泽东对岳飞有一种特别的心灵相通,还给了岳飞一个“大好人”的评价。历史证明:好人不易,好人难当,历史的“大好人”更难得。& & 2.汤阴城里的岳飞庙算是最阔气的了,带有“官方”性质,这座岳庙建[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于明[/COLOR][/B][/U][/URL]景泰初年,于今已600多年。其实应当说是改建或者搬适。当时旧庙在县南关外,明钦差徐有贞视察汤阴,奏请改建城内,并赐额“精忠”。& & 改建的“精忠庙”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一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二是徐有贞这个政治投机分子的需要。徐有贞可是有来历,他是当年杀害岳飞一样的忠良于谦的凶手,可与秦桧一比。“今佥都御史徐有贞,以翰林侍假节出镇汤阴间,以立庙意讽其士庶(《汤阴县志》)。摇身一变,竟成了忠义之士。可秦桧等奸贼就没他运气了。一进庙门,右边正对山门的是一字排开的秦桧、王错、万俟l、张俊、王俊五铸铁跪像,他们身后是施全祠。施全,高举斩妖剑,怒视群奸,旁边还有隗顺。当时盖庙时设计的并没有秦桧等跪像和施全祠,是庙成之后人们意犹未尽,觉得应当让秦桧一伙永远受到惩罚,才补了几个跪像,以后又加上施全举剑斩妖、隗顺一旁助威的场面。& & 施全祠的斜对面,有一通乾隆碑。乾隆十五年,弘历皇帝南巡回京途中到此祭庙,一阵风吹,庙门很快关上了。乾隆认为岳飞不欢迎他,记恨他的祖先,让他很尴尬。满族是南宋时的金国后裔,当初金国元帅完颜兀术要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岳飞是议和投降的主要障碍。可以说,岳飞是金兀术与秦桧、赵构合谋杀害的。老祖宗有罪,乾隆当然明白。但乾隆必竟是乾隆,他们自己找了个台阶,随口谄了一首《七律》,末了来一句“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意思是说,现在家乡人这么纪念你,你还有什么可恨的呢,要恨就恨下十二道金牌的你的混蛋昏君吧。& & 县东十六公里的程岗村“岳飞故里”,实际就是一座村级岳庙。& & 这里原叫双凤岗。岳飞出生在这里,当他发出第一声啼哭时,一只大鹏鸟正好飞过屋顶,岳父就给岳飞取名习,字鹏举,寄予厚望。他在这里上私塾读书,跟名师习武,并从双凤岗走向抗金前线,成为一代英雄,万世楷模。当年岳飞被害,家遭洗劫,百姓四逃,村子荒芜。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移民,有程姓人间从山西迁来,遂改名程岗村。& & 讲解员是个女孩,她说,这里的老百姓管岳飞叫“岳爷爷”,把他当神灵来祭祀。老乡生活一般都不富裕,可一说要修缮岳庙,东家拿几个鸡蛋,西家出几升米,你扛几根木料,我来干几天活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凭一份心意。她还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不远地方的大娘,生了重病,奄奄一息了,忽然有人托梦,说到岳庙去拜岳爷病就会好的,就让女儿陪着来到程岗,住进岳庙,每天扶着病体,扫地,除草,结果身体一天天好起来,饭量一天天大起来,一个多月后竟然好了。从此后,每年她都要来这里住一两月,为岳爷爷打扫清洁。不管这样的故事有多少传奇,但故乡人千百年来对英雄的那份情不变,像[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守护[/COLOR][/B][/U][/URL]神灵一样守护先贤,还是令人[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感动[/COLOR][/B][/U][/URL]的。& & 3.徐有贞,原名徐。1449年,明英宗不顾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的反对,在权臣王振的挟持下率50万人西征来犯的蒙古也先,土木堡一战,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于是京师震动,朝野混乱。皇太后急命英宗之弟朱祁监国,代总国政。当时的侍讲徐跳出来大嚷:“天命已去,唯南迁可以纾难。”立刻遭到于谦的痛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请召勤王兵,誓以死守。”于谦受命于危难之际,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全面主持京都保守卫战,又拥英宗之弟朱祁为景帝,以绝敌方之念。当也先押着英宗来攻[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北京[/COLOR][/B][/U][/URL]时,遭到坚决抵抗,大败而逃。京师解围,英宗也被放回来。徐因主张南逃遭到批判,景帝很讨厌他,见到他的名字就烦,徐于是改名有贞,想说明了自己有贞节、贞操之士。“土木之变”与宋朝“靖康之变”有相似之处,所以当时对岳飞的尽忠志节的宣传一浪高一浪,于谦的威望子成龙和权力也越来越高。徐见使舵,想捞政治资本,就向景帝上奏改建汤阴的岳飞庙和为岳飞祖茔修祠。如果单看汤阴县志和《汤阴精忠庙志》,人们会误以为徐是一个正面形象,岳飞精神的传播者。然过几年,1457年,景帝病重,“善奇策”的徐有贞一伙突然发动政变,拉着已当上太上皇的英宗夜夺宫门,复辟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 & 英宗复辟,第一件事就是杀害保卫大明朝江山的大功臣于谦!“其罪名为意欲迎外藩入继大统。”这“意欲”也就是“莫须有”,凭空捏造的胡说八道。一个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受命抗敌保全国家的忠良硬是被加上卖国通敌的罪名给杀害了!又一个岳飞,“朝野冤之”。所有跟随于谦共赴国难的忠勇之士全部受到迫害,直到万历年间于谦才被平反昭雪,谥“忠肃”。& & 岳飞当年因赵构、秦桧的投降,最终没能尽雪“靖康耻”,迎回徽、钦二帝,而于谦却是成功地保卫为了大明江山,使英宗得以生还。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可结果还是落得岳飞一样的下场。由此可以推断,就算岳飞当年全部收复失地,救出两个落难的皇帝,立下盖世之功,难道就不会成为又一个于谦?!& & 真正心里有杆秤的,是有良知的志士和普通百姓,他们没有功利,更不势利。于谦被害,都督同知陈达感谦忠义,收其遗骸殡之,后其女婿将于谦归葬杭州,与岳飞一同安息西子湖畔。两位命运相同的历史忠烈相会西湖,成为民族之魂,精神之光。[ALIGN=center] [B][SIZE=4]岳飞,汤阴人心中的神[/SIZE][/B][/ALIGN]& & 汤水淙淙,几千年来,滋润着汤阴这片古老的土地。古老的汤阴900多年前涎生了一个人。他以39岁的短暂生命,金戈铁马,驰骋抗金战场,屈死风波亭中,谱写了一曲正气之歌,这个人的名字叫岳飞。& & 汤河孕育了汤阴,汤阴又以岳飞这位彪炳史册、千古不朽的英雄而知名于海内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藏老在写《有的人》这首不朽诗篇时一定想到了岳飞。是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飞得到了不朽,在人们的心中,岳飞得到了永生。& & 对一个人的景仰、崇拜,莫于把他神化,建庙修祠,塑造金身,顶礼膜拜,四季香火祭祀。孔子如是,关公如是……岳飞也如是。一个人物,见证着一段历史,公领一个地区的风骚。早在明初汤阴人就在县城修建了精忠祠,纪念岳飞这位旷古一见的大英雄。岳飞至此开始走上神坛,享受乡人祭祀、供奉。明中叶,瓦刺入侵,经土木堡之变,明皇帝急需凝聚全国士气,构筑一道心的万里长城,派大学士到汤阴,官民合建,将精忠祠移之县城中心,修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岳飞庙,供职世人瞻仰、朝拜。经历代修葺,今日的岳飞庙巍巍壮观,成了汤阴人一张最珍贵的名片。& & 村老野夫,芸芸众生,对神对宗教的信仰,既是精神的麻醉,亦是心灵的寄托。在汤阴,岳飞取代了神,取代了仙,成了主宰汤阴人精神世界的岳王爷。人们有疑难、期求,都会到岳庙叩头、烧香、许愿,期限冀岳王爷的保佑、庇护。& & 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要祭天,祭神,可汤阴不祭天,不祭神,祭拜的却是岳王爷。岳王庙内,烧香祭拜者如织,一年顺心者拜,一年不顺心者也拜,有心者拜,无心也拜,祭者是那样的虔诚,拜者是那样的恭敬。清乾隆皇帝在民族问题上还算是一个有胸襟的皇帝,作为女真人后裔,南巡返京在汤阴也不忘朝拜岳王庙时,突然一阵大风,关住了岳王庙的大门,难道是岳王庙显灵了?不欢迎乾隆?陪同的地方官员叩头向谢罪,担心喜怒无常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怒,降罪于己。可这阵大风,却没有触怒龙颜。乾隆对岳王爷的祭拜更虔诚。集风流才子皇帝于一身的他,题诗盛赞岳飞:“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撮一时;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幸犹支;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乾隆题写此诗时恐又想起了那阵大风,想起被风关住的岳飞庙门,“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岳王爷啊,故乡人几百年来都当神样的祭拜您,您还有什么遗恨的呢?即使有遗恨,这笔账也算不到乾隆我的头上,只能怨您的高宗皇帝的十二道无情金牌。题诗也就罢了,许是地方官吏的溜须拍马,又许是秉乾隆之圣意,在岳飞庙大殿前,盖起了御碑亭,将乾隆的诗刻于御碑亭中。这块诗碑于大殿岳飞神像与前边跪着的秦桧、王氏五奸像之中,给人一错觉,秦桧、王氏王奸跪拜的不是岳飞,而是乾隆御碑。汤阴人怪不满意,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可又有什么办法,人家是皇帝嘛。辛亥革命,让汤阴人振奋,后帝都推翻了,皇帝的碑也就该靠边站了。人们就将乾隆御碑移到了庙内一隅,恢复了五奸跪岳飞的历史面目。& & 抗战期间,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汤阴县城,将炸弹投进了岳飞庙内孝娥祠边,又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炸弹竟没有炸,成了颗臭弹。汤阴人自豪,岳王爷显灵了,岳姑姑(岳飞之女)显灵啦,你小日本的炸弹又能如何?& & 2003年,是岳飞诞辰900周年,纪念岳飞,这是百年一遇的大事,汤阴人要筹办这一将截入汤阴史册的百年大祭。纪念[URL=javascript:;][U][B][COLOR=#0000ff]活动[/COLOR][/B][/U][/URL]既有盛大的祭祀活动,又有岳飞纪念邮票的面世,再有国内著名演员荟萃的文艺演出,纪念内容可谓恢宏,纪念规模可谓空前。一时四方佳宾集汤阴,万人一心祭英灵。农历二月已步入春天,纪念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却气温骤降,一起罕见的大雪飘了一天,飘了一夜,洁白的雪覆盖了一切,大地银装素裹。苍天有情,为英雄落泪;大地有义,为英雄献白;万物有声,为英雄披孝。冤哉岳王爷,屈哉风波亭!用汤阴人的话讲,岳王爷的忠魂感动了苍天,感动了大地,感动了万物。在大雪中,在泥泞中,人们在岳飞塑像前祷告,盼望祭祀活动能雪过天晴,如愿进行。第二天,盛大活动祭祀开始前,大雪骤然而止,真是雪过天晴,万里无一丝云彩。自然的巧合,可在汤阴人的心中,亦然是,岳王爷真灵。岳喜道, 18:02:09
天道昭彰,不忘忠魂岳伟, 19:34:12
生为武穆后,立世当自豪。继承先祖志,传我忠和孝。 &97
8: 此主题共有3帖 此页3帖 每页12帖&
[] 耗时46.9毫秒 请求2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汤阴岳王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