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医生:抑郁症能彻底治愈吗究竟能不能被治愈

恩恩医生:得抑郁症必须吃药吗?可以自我治愈吗?
当前,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认为只有内向、孤僻的人才会得抑郁症,其实这是错误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呢?得了抑郁症一定得吃药吗?不吃药能不能好?今天,恩恩医生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有其独特的易感人群。下面几类人很容易得抑郁症:
表面看来是外向性格的人
性格外向总是对自己说要乐观,不能让别人小看,甚至强迫自己去想高兴的事,即使苦恼也都强忍着不流露出来。
专家指出,人们遇到痛苦和挫折保持清醒、积极的心态虽然比消极害怕、怨天尤人好一些,但若总是强迫自己冷静、清醒,这种压抑总有一天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一旦这种疲惫超过承受极限,就会陷入抑郁情绪之中,甚至最终患上抑郁症。
过度自卑本身就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自卑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压抑情绪中的,他们往往无法与他人友好相处,而如果他们处在不利的人际关系终于到生活难题,他们的压抑感和自卑感就会更强烈,久而久之,压抑就会转变成抑郁。
过度爱慕虚荣的人
这类人太过虚伪,做一切事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所谓的名声,而当现实把他们的梦想粉碎后,他们就会感到无颜见人,就会产生强烈的自罪感,无限夸大自己的过错,而过度的自责和自罪感,正是导致抑郁症发作的最重要的心理原因之一。
过于敏感、多疑的人
此类人群无论男女都属于心思细腻,做事也细腻的类型。
过度敏感的后果即是常常对于旁人的言语行为想得过多,每天都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多变的情绪状态。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抑郁症很容易就发生在其身上。
事事追求完美的人
这个人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心态,凡事都要求完美,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很高,而一旦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不完美的事情,他们就会陷入压抑、挫败之中,最后转化为抑郁症患者。
得了抑郁症必须吃药吗?
得了抑郁症需不需要吃药,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
首次发作的轻度抑郁症可以自发缓解,不需要吃药
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在来看诊之前常常都有过抑郁发作的经历,但是当时由于不知道是抑郁症,所以没有太在意,经过3到6个月的调整,然后就自己缓解了。
如果患者的睡眠基本还可以,没有自杀自伤行为,进食正常,那么一般属于轻度抑郁,这时其实可以给自己1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积极的调整。
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需要吃药
当然,如果患者经过了轻度抑郁症阶段的调整,病情没有改变反而加重,出现了消极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观念或行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等症状时,那就必须服药甚至住院了。
抑郁症可不可以自我治愈?
前文提到,自我治疗抑郁症是可行的,但仅限于轻度抑郁。下面恩恩医生提几条自我缓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不健谈比较内向,写日记应该是最好的缓压方式,把自己的问题写一写,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自己的心路历程,时间会让你看清当时的自己,自己会看清自己。
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你为生活压抑很久,那么放下手头工作,停下来。可以请个假去旅行,或者在家看场电影,或者去逛街,唱歌,画画等等。只要你喜欢并感到快乐,那么就去做吧。
规律的体育运动
做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减轻抑郁症病情!每天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体育锻炼:例如跑步,游泳,攀岩,羽毛球等等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精神面貌定会焕然一新!
多参加社会活动
等同于多交际,无论公益活动,还是娱乐活动,你所见到的看到的,都会一点点由外而内的触及你的内心改变你的思维。也许某一刻你会豁然开朗。
拥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观点,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因流言蜚语,不被世俗大众所困扰影响的人,很难得而且活的更好!
试一试给自己的心放个假期,接受现在所面对的所拥有的所失去的一切,接受它,承认它,不给自己过分的期望与压力,静静的感受着自己内心的变化,对抑郁症的康复是非常有帮助的。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大家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恩恩医生APP,平台汇集近千名精神心理科专家,为您提供专业的一对一服务。有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问题,都可以进行免费咨询,还能直接购买药品!
关于抑郁症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恩恩医生:我战胜了抑郁症,把我的成功经验分享给病友!
我深谙抑郁症给人造成的深入骨髓的绝望感,但只要你坦然面对它给你带来的重重考验,还是能坚挺过来继续现在的生活。虽然你现在可能面临的都是黑暗和一些无望的现实。
我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感激,我现在十分的健康,还拥有可爱的儿子和一个爱我的丈夫,亲密有爱的大家庭和一群交心的朋友。我感激上苍对我的眷顾,但是在几年之前我的生活却是截然不同的。
最黑暗的时光,四顾心茫然
日,我试图结束我的生命,在我已经忍受了长达6年的抑郁症所带来的折磨之后。在此前经历了创业失败,结束了一段长达5年的婚姻,还因病情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在那个时候我深信不疑我的人生已经无望了,我永远也不能回到正轨了。我每天都在梦想着死亡的来临。
对抑郁症的病情,我一直都是悲观和被动的。我尝试了3、4种不同的药物治疗,也试过经颅磁刺激疗法,我也寻求了一些其他疗法,列如针灸、运动等。
后来我决定去学一点什么,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我去了一家花店,其实我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让自己过得充实一点,因为得了抑郁症每天都那么的漫长。可能抑郁症症状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我连卖花这种简单的事情都能出错,我更加肯定了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废物。我觉得这一切都超出了我的极限,觉得自己活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还会拖累自己的父母。如果没有我,我的父母会过得更好,我开始想选择自杀。现在想想我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 。
努力找到自己的出路
最终我在无底洞里终于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子,我在自杀未遂之后也明白了,死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这些痛苦也是不断前进的方式。其实很多人都和我走过一样的路,受过和我一样的苦。我知道不能再次陷入那种自我毁灭的怪圈了,于是我开始尝试疯狗式的自救。
首先改变了自己想法,从“我就是病”转变成了“我生病了”。让自己生活发生了改变,我有了新的需要优先考虑的目标,并且我也变得更加的平静,更加容易接纳自我,甚至能达到内心的和谐。
参加互助小组
我还参加了互助小组,当我看到他们挺过来之后,我对自己说“如果别人能挺过来,那么我也可以。” 其实像这种能和抑郁症做过较量的人,给了我很大的能量。在我完全康复之后也继续待在小组,每次看到别人问我“你吃了什么药物?” “你真厉害现在居然好了”。看到自己也能给别人带来希望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无法衡量的一种满足感。
我一直都知道锻炼能给我带来好处,但像我这么懒的人做起来又不容易。于是我经常和朋友一起旅行参加户外活动,出去亲近亲近大自然。
每个星期制作一个小的目标
我每个星期都会制作一个小的目标,来增加自己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满足感。当因为没有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感到失望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那种 沮丧感和无力感并不会持续很久。当我修正自己的目标之后,我发现自己更加注重的是未来的路,而不是过去。
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情感支持
在我的治愈过程我一直都不敢告诉自己的父母。在我自杀之后。父母知道了我的病情,他们很清楚的记得我也有状态不错的时候,作为旁观者,他们比我能更客观的看待我的心境的改变。他们还了解了一些有关抑郁症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每天监督我吃药,定期带我散步,不得不说,家人支持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坚持脚下的路
抑郁症也让 我变成了一个更富有爱心的人,让我也更加懂得感恩,变得更加的宽容,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欢斤斤计较。虽然不知道我的抑郁症究竟什么时候还会再复发,但我坚信还能再次战胜它。
来源:恩恩医生APP用户一汀***。
如果你有关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问题,可以在各大应用市场免费下载恩恩医生app,免费咨询公立三甲医院精神专科医生,还能和其他病友一起交流治疗经验!
你是否也有上面的情况,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恩恩医生:双相情感障碍是抑郁症吗?能治好吗?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有时他的情绪非常高涨,心情明显很欣快,他们思维奔逸、精力充沛;容易冲动,甚至行为失控。但是这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他们马上陷入一种情绪异常低落,悲观消极的状态,他们觉得一切都没有意思,甚至会出现轻生的想法。这两种状态的转换如此之快,反差如此之大,使得人们对他们的表现百思不得其解,容易把他们看做怪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患有抑郁症吗?感觉也不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恩恩医生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
双相情感障碍不是抑郁症!
由于他们时常陷入一种低沉状态,跟抑郁状态很像,所以了解抑郁症的人会将他的表现跟抑郁症对号入座。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期间没有躁狂发作,所以当他们有间歇发生的躁狂时,便不能再判断他们是患有抑郁症了。
双相情感障碍,它可以解释这类复杂的现象。双相情感障碍有两个相,一个是抑郁相一个是躁狂相。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过度升高,可以导致躁狂;过度低下,可以引起抑郁和焦虑。这两种情绪会交替出现。双相情感障碍有两种类型,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诊断为I型,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在躁狂发作之前或之后可能有轻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诊断为Ⅱ型,则必须符合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轻躁狂和躁狂发作的区别是疾病对于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是否有显著影响。
是的,这样看来,双相情感障碍比单纯的抑郁症会更加复杂一些。
如果不幸患了双相情感障碍,是否能治好呢?
恩恩医生提醒您,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个发作性的疾病,有时候发作,有时候缓解,一旦确诊,在它的发作期,不管是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都需要治疗。如果处于疾病缓解期,病人可以与常人无异,所以不需要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要根据每个人的疾病特点、严重程度、缓解期的长短、用药后的疗效来制定和调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相对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是比较好的。病人在缓解期与正常人无异,工作、生活、认知功能、人际交往都没有任何问题。如果遵医嘱用药,双相情感障碍是有望治好的。
对待双相情感障碍,最重要的是及早治疗,然后是足量足疗程用药,使疾病在早期就能够完全治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跟治疗单纯的抑郁发作也是不同的。单相的抑郁症,建议起始治疗至少用药一年左右,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缓慢停药。而治疗双相障碍时抗抑郁药的用药时间需随着疾病的变化来掌握,原则上不建议超过半年。因为抗抑郁药有可能会诱发躁狂。如果抗抑郁药服用三个月以上,密切观察半年之后可以停用,改用情感稳定剂,主要起到抗躁狂作用。
如果您身边出现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疑症状的人,建议您立即提醒对方,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配合治疗,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怎么办?大家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恩恩医生APP,平台汇集近千名精神心理科专家,为您提供专业的一对一的服务。有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问题,都可以进行免费咨询,获得专业解答。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恩恩医生: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接受治疗!
虽然各媒体对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做了大篇幅的报道,但至今抑郁症仍不能被人们广泛所认识与接受。抑郁能给人带来痛苦,但人们更怕深埋在传统价值观里的偏见。患上抑郁症就等同于“弱者”“矫情”,是一张永远也摘不掉的羞耻标签。越来越多的人患抑郁症,但是大部分人依旧对抑郁症无感,这种无感体现在“知道自己患抑郁症,但依旧不愿意接受治疗。”
首先你对抑郁症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抑郁症会让你丧失睡眠,让你快感缺失,生不如死,心理备受煎熬;躯体也会莫名的不适,长期处在焦躁、自责、无助、失望、绝望之中。严重程度的抑郁症,会渐渐影响到大脑的功能,但是很多患者想靠自己的意志力硬撑下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勉强能过得下去,但是你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考的能力也会慢慢地变差,而这些是你的意志力掩盖不了的。但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却不愿意接受治疗,有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强大的意志力,抑郁症患者有的时候怕被人说是内心脆弱的表现,觉得能够通过劝解和疏导来避免。
对抑郁症无感的人依然让自己置身在抑郁症的风雨中心,不去面对,不去处理,不愿意接受治疗。
比抑郁症更可怕的是,不愿意接受治疗!
李朵25岁,患抑郁症7年,曾经服药,割腕自杀,手腕有着明显的伤痕,很抗拒抑郁症的治疗,并且还藏药、自伤、自杀。她从高中就开始抑郁,症状一年比一年严重。去年开始,李朵不仅受到失眠折磨,并且“精神一紧张就感觉皮肤疼痛,好像每个毛孔都扎了一根针”。但是她却拒绝接受治疗,直到大学毕业才开始接受精神药物的治疗,如果在抑郁症初期时确诊病且得到治疗,她不可能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抑郁症全国的就诊率只有4%左右,90%以上的患者根本没有治疗。近80%入院治疗的患者可以治愈,20%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再没有复发。其实,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灵感冒”,像身体感冒一样,可以被治愈。
“只有愿意自救的人,医生才能救他。毕竟只有患者自己才能决定是否看医生,克服内心的不适应去接受治疗。”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很多人都知道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走向自杀的结局,但是这里面又有多少人接受过正规有效治疗。近80%入院治疗的患者可以治愈,20%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再没有复发。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和治愈率一向是抑郁症患者和亲人最关心的事情。“像个正常人一样正常的生活”,这在医学上认为是可能的,但是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却很难实现,因为有的病人怕药物成瘾产生药物依赖,或者是觉得抗抑郁药副作用比较大,所以在情况好转的时候就会私自停药,这样就会导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急剧的复发。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系统治疗,至少七成首次发作的患者的症状可完全消失,并能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记住,得了抑郁症并不是你的错,但是要记得看医生!抑郁症像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需要被治疗的。而且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疾病,只要你积极的配合医生,积极的接受治疗。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大家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恩恩医生APP,平台汇集近千名精神心理科专家,为您提供专业的一对一服务。有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问题,都可以进行咨询,还能直接购买药品!
关于关于抑郁症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恩恩医生:不睡觉能治疗抑郁症?治疗抑郁症最新方法介绍!
在9月19日的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一项新的研究结果出炉:在受控的住院患者中进行睡眠剥夺,能够迅速改善近一半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根据近30年研究荟萃分析得出的结论。
睡眠剥夺是什么意思,不让人睡觉了吗?抑郁症患者本来就容易睡眠不好,为什么还要剥夺睡眠时间呢?......相信很多患者和恩恩医生有同样的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睡眠剥夺是怎么回事。
睡眠剥夺是怎么进行的?
1971年,国外的两名研究者对一位严重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尝试性地使用了完全睡眠剥夺,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患者的情绪在第二天便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种疗法,并尝试改进方案,减少复发。
睡眠剥夺包括部分睡眠剥夺(睡三至四个小时后被清醒20-21小时)与完全睡眠剥夺(被剥夺睡眠36小时)两种形式。治疗期间,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监控下,可以自由活动,可以看电视、听音乐、散步或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但除了安排的睡眠时间外,其他时间不得睡眠。
在治疗前后,会分别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检查。
睡眠剥夺真的可以缓解抑郁吗?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审查了2000多项研究,最终从66项研究中获得了长达36年的研究数据,分析了睡眠剥夺的类型和时间(完全剥夺或早期、晚期部分剥夺),临床样本(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两者的结合),用药状态以及样本的年龄和性别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对某些人群是有效的,大约有50%的抑郁症患者从中受益,且这种有效性不受睡眠剥夺类型,疾病类型等变量的影响。
以前有其他研究报告过睡眠剥夺对内源性抑郁的治疗有效率比反应性抑郁患者要高,也有研究对双相抑郁患者进行睡眠剥夺,发现仅5%的患者在睡眠剥夺后转为躁狂,和使用抗抑郁药物的结果相近,约2%~7%的患者在睡眠剥夺后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但程度较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睡眠剥夺或许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
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睡眠剥夺的抗抑郁功效目前还处于学术研究阶段,并没有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使用。而且研究是在规范住院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有研究者对睡眠剥夺的程序进行规范的安排,大家不要自己尝试,因为对一些人来说,睡眠剥夺可能会对情绪有消极作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也不宜采用这种疗法。
虽然目前药物依然是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方式,但是不可否认,治疗抑郁症的方式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抑郁症患者们以后将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关于睡眠剥夺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你的留言区分享你的经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恩恩医生是首家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能彻底治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