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背内侧缘产生痛觉的传导压力不足路

当前位置: >>
六、回答问题 运动系统 1.颈、胸、腰椎各有何特点? 2.鼻旁窦有哪些?它们分别位于何处?开口于何处? 3.简述脊柱是怎样组成的?能作哪些运动? 4.胸廓是怎样组成的?可作哪些运动? 5.肩关节的组成如何?可作哪些运动? 6.肘关节包括哪些关节?各关节的关节面是如何对应的? 7.桡腕关节的组成如何?沿冠状轴可作何运动? 8.髋关节是怎样组成的?可作何运动?参加冠状轴运动的肌主要有
哪些? 9.膝关节是怎样组成的?沿冠状轴可作何运动?这一运动分别有何肌参加?各受何神经支配? 10.踝关节由何骨组成?可作哪些运动? 11.附骨间关节可作哪些运动?参加这些运动的肌有哪些?支配的神经? 12.胸锁乳突肌的起止和作用如何? 13.膈有何作用?有哪些孔裂?各孔分别有何结构通过? 14.腹股沟管位于何处?其内、外口的名称和位置如何?腹股沟管内男、女性分别有何结构通过? 15.三角肌起、止于何处?该肌有何作用?受何神经支配? 16.肱二头肌起、止于何处?该肌有何作用?受何神经支配? 17.肱三头肌起止于何处?该肌有何作用?受何神经支配? 18.股四头肌起、止于何处?受何神经支配?该肌有何作用? 19.小腿三头肌起、止于何处?该肌有何作用?受何神经支配? 消化系统 20.咽峡是怎样构成的? 21.大唾液腺有哪些?位于何处?腺管分别开口于何处? 22.咽腔可分几部?各部经何结构分别通于何处? 23.食管的起止?食管三个狭窄分别位于何处?距中切牙的距离如何? 24.作十二指肠引流时,引流管从口腔经哪些器官方能到达十二指肠?插入引流管如剧烈咳嗽时,说明引流 管可能误入何处?经过引流管的 40cm 和 75cm 标志时,分别表示引流管可能到达何部? 25.阑尾根部的投影位置如何?阑尾切除手术时,沿麦氏点切开皮肤后通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腹膜腔? 26.大、小肠各分哪些部分?结肠和盲有何特点? 27.直肠的毗邻和弯曲如何? 28.胆汁产生和贮存于何处?胆汁经何路径排至十二指肠? 29.肝位于何处?肝的体表投影如何? 30.小网膜位于何处?分几部分? 其右侧部内含何结构? 31.腹膜的配布如何?腹膜于男女性盆腔内分别形成哪些陷凹?临床意义? 呼吸系统 32.喉有何功能?喉软骨有哪些?喉腔侧壁上有何结构? 33.胸膜按其被复部位可分几层? 壁胸膜可分哪几部分? 34.肺下缘和胸膜下界分别于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上的投影位置如何? 泌尿系统 35.肾的内部结构如何? 115 36.尿液产生和贮存于何器官?尿液自乳头孔排出后经何径排出体外? 37.输尿管起止于何处?三个生理性狭窄分别位于何处? 38.经肝门、肾门和肺门出入的结构分别有哪些? 生殖系统 39.精子产生和贮存于何器官?精子产生后经何途径排出体外? 40.精索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41.男尿道有何功能?其分部及各部的位置、特点如何?有何弯曲? 42.卵巢的功能?位于何处?卵子自卵巢产生后经何路径排出体外? 43.输卵管位于何处?可分几部?各部特点如何? 44.子宫位于何处?其正常方位如何?分部及固定装置如何? 循环系统 45.肺循环(小循环)的途径如何?有何特点? 46.体循环(大循环)的途径如何?有何特点? 47.试述心传导系的组成、位置及作用。 48.简述心内主要瓣膜及心室收缩舒张时各有何作用。 49.心壁分几层各有何特点? 50.左冠状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分布范围如何? 51.叙述心各腔的出入口的名称、瓣膜和有关结构。 52.腹主动脉有哪些主要的脏支?它们主要分布到何处? 53.试述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54.叙述上、下肢浅静脉的名称、起点、行程和注入部位如何? 55.试述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及收集范围。 56.当门静脉血高压时,门静脉血流通过脐周静脉网回流至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如何? 57.当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血流经食管静脉丛回流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如何? 58.当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内的血液经过直肠静脉丛回流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如何?(以箭头表示) 59.口服黄连素从小肠吸收,其代谢产物由尿液排出,试述该药的血液循环的途径(以箭头示之)? 60.大隐静脉内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问此栓塞形成的途径(箭头示之)? 61.如经股动脉插一导管,此导管需经哪些动脉才进入右冠状动脉? 62.当足背感染时,细菌通过淋巴管扩散最后进入血循环引起肺部感染,试问细菌扩散的途径如何? 63.从肘正中静脉注入含糖溶液后,至舌感到甜味的血循环途径如何? 64.淋巴管道可分为几部分?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各有何特点? 65.胸导管的起止、走行,及其收纳的淋巴干如何? 66.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它们汇集的淋巴导管是什么 67.在肺部发现鼻咽癌的癌细胞,箭头表示其经淋巴及血液循环的转移途径。 68.一胃癌患者,后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怀疑是胃癌转移,箭头表示其转移途径。 69.箭头表示肾、脾、小肠、乙状结肠的淋巴回流至血的途径。 内分泌系统和感觉器 70.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何主要不同?其主要功能如何? 71.根据感受器的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简述其分类。 72.简述房水的产生和循环。 73.简述晶状体的位置、结构特点和屈光功能的调节。 116 74.光线从外界到达视网膜的途径。 75.简述泪器的组成和泪液的排出途径。 76.简述眼球外肌的名称、运动和神经支配。 77.简述鼓膜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78.简述鼓室的位置、交通和内容物。 79.简述膜迷路的分部、位置和各部感受器。 80.声音以空气传导的途径。 神经系统 81.通过检查患者的感觉障碍现象怎样知道是脊神经、后根、后索和白质前连合损伤? 82.怎样通过检查判断是脊髓的皮质脊髓侧束损伤还是脊髓的前角运动细胞的损伤? 83.简述脊神经的数目和出椎管的部位。 84.简述脊髓前根、后根的性质以及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和来源。 85.膈神经含有何种纤维成分?各来源于何处(指细胞体)及分布如何? 86.试述桡神经及其分支的走行及分布。 87.试述支配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神经的名称及损伤后的主要症状。 88.试述坐骨神经(包括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走行。 89.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症状如何? 90.简述和脑干相连的脑神经的名称和部位。 91.简述脑干内主要躯体运动核的名称和位置。 92.脑干有哪些主要的脑神经核?其位置和功能如何? 93.脑干内有哪些主要的非脑神经核?其位置和功能如何? 94.延髓内有何交叉?各由何组成? 95. 什么是内侧丘系和三叉丘系? 96.试述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97.间脑的位置和分部如何? 98.简述大脑半球的分叶。 99.试述大脑躯体运动中枢的位置和特点。 100.试述躯体感觉中枢的位置和特点。 101.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主要纤维束及损伤后的典型症状。 102.简述大脑的基底核和纹状体。 103.试述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来源(胞体的位置) 、走行和分布及损伤后的症状。 104.试述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来源、分支、走行和分布。 105.试述迷走神经各种纤维成分的性质、来源及主要分布。 106.迷走神经在腹部是如何分布的? 107.试述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的途径和损伤后的症状。 108.试述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路的途径和损伤后症状。 109.试述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的途径和损伤后症状。 110.箭头表示针刺合谷穴(第 1、2 掌骨间皮肤)产生痛觉的传导路。 111.试述针刺四白穴(眶下孔处皮肤)产生痛觉的传导路。 112.详述视觉传导路。 113.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如何?怎样通过瞳孔对光反射判断视神经损伤或动眼神经损伤? 117 114.简述锥体系中上、下神经元受损后临床表现的不同。 115.分别简述面神经、舌下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临床表现。 116.简述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 117.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在形态上有何区别? 118.试述管理瞳孔开大和瞳孔括约肌的内脏运动神经(包括性质、来源及途径,以→示之)。 119.试述管理心肌的内脏运动神经(包括性质、来源及途径)。 120.试述管理胃和小肠的交感神经(包括来源及途径)。 121.试述管理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的内脏运动神经(包括性质、来源及途径)。 122.箭头表示腰椎穿剌至终池所经过的结构。 123.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常见损伤侧瞳孔散大、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及对侧面下部表情肌、舌肌、上下肢瘫 痪等体征。试用解剖学知识,说明损伤了哪些结构?为什么? 124.主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汇流和临床意义如何? 125.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如何? 126.箭头表示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直至排入颈内静脉)的途径。 127.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动脉分布如何?这些动脉各发自何动脉? 回答问题答案: 运动系统 1.颈椎 7 块,椎体小,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另有三块特殊颈椎:第 1 颈椎又称环椎,无椎体,有前、 后弓;第 2 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有齿突;第 7 颈椎又称隆椎,棘突长,当头前屈时特别隆起。 胸椎 12 块,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前面都有肋凹;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 腰椎 5 块,椎体肥厚,棘突直伸向后方。 2.有 4 对鼻旁窦,额窦位于额骨,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筛窦,位于筛 骨,分为前、中、后小房,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小房开口于上鼻窦;蝶窦位于蝶窦内,开口于上鼻甲后 上方(蝶筛隐窝)。 3.脊柱是由 24 块椎骨、1 块骶骨和 1 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组成的:椎体与椎体之间有椎间盘,椎 间盘周围是纤维环,中央有髓核;在椎体前有前纵韧带,在椎体后方有后纵韧带,椎弓之间有弓间韧带,棘突之 间有棘间韧带,棘突上有棘上韧带,在项中线有项韧带;在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脊柱主要可作:冠状轴上的前屈、后伸运动;矢状轴上的侧屈运动;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 4.胸廓由 12 个胸椎、12 对肋和 1 块胸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在后面:12 对肋头与 12 个胸椎体构成肋 头关节;肋结节的关节面与胸椎横突肋凹构成肋横突关节。在前面:12 对肋的前端均为肋软骨,第 1 肋软骨与 胸骨柄为直接连结;第 2~7 对肋与胸骨侧缘相应的切迹形成胸肋关节;第 8~10 对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 骨,形成肋弓;第 11、12 对肋软骨前端游离于腹肌中,又称浮肋。 后端可沿贯穿肋结节和肋头的轴作旋转运动,前端与胸骨一起作上升、下降运动,即吸气和呼气运动。 5.肩关节是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特点:①肱骨头大,关节盂小,盂周有关节唇;②肱二头肌长腱在囊内通过;③囊的上部、前部、和后部都 有肌、肌腱或韧带加强,前下部较薄弱。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在冠状轴上作屈、伸运动;在矢状轴上可作外展、内收运动;在垂直轴上作旋 内、旋外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 6.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关节组成。肱尺关节是由肱骨滑车和尺骨的滑车切迹组成,肱桡关节是由 肱骨小头和桡骨上端的关节凹组成,桡尺近侧关节是由桡骨上端的环状关节面和尺骨的桡切迹组成。 特点:①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囊内,有一个共同的腔;②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 118 侧副韧带加强;③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 肘关节在冠状轴上可作屈伸运动,参加屈的肌是肱二头肌,支配的神经为肌皮神经;参加伸的肌是肱三头 肌,由桡神经支配。桡尺近侧关节连同桡尺远侧关节可作旋前、旋后运动。 7.桡腕关节(腕关节)是由桡骨下面的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构成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构 成的关节头组成。其最大特点是在尺骨下方有三角形关节盘。 桡腕关节可作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8. 髋关节是由股骨头+髋臼组成 特点:①髋臼周缘由髋臼唇,可容纳股骨头的 2/3;②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前面股骨颈全部包在囊内,后面 股骨颈 1/3 在囊外;③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④关节囊外有韧带加强,但后下部薄弱。 髋关节与肩关节类似,可在冠状轴上作屈、伸运动;在矢状轴上可作外展、内收运动;在垂直轴上作旋内、 旋外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但髋关节不如肩关节灵活。 冠状轴可完成屈、伸运动,参加屈的肌:髂腰肌(髂肌、腰大肌),支配的神经为腰神经。 参加伸的肌是:臀大肌支配的神经为臀上神经。 9.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 特点:①关节囊广阔松弛,各部薄厚不一;②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有髌韧带,两侧有胫、腓副韧带,关节 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③在股骨、胫骨相对的内外髁之间内、外侧半月板。膝关节在冠状轴可作屈伸运动,在屈 膝关节时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膝关节沿冠状轴可作屈伸运动,屈,参加的肌:腓肠肌内、外侧头,胫神经支配;大腿后群肌(股二头肌、半 腱肌、半膜肌)坐骨神经支配;缝匠肌,股神经支配。 伸,参加的肌:股四头肌,股神经支配。 10.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下端踝关节面与距骨组成。 特点:①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内侧有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加强,外侧有三条独立的韧带;②距骨 滑车前宽后窄。 踝关节在冠状轴上可作背屈(伸)和跖屈(屈)运动;当跖屈时在矢状轴上可作轻微的收、展运动。 11.附骨间关节主要可作足内翻和足外翻运动。参加足内翻的肌是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参加足外翻的肌是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支配胫骨前肌的神经是腓深神经, 支配胫骨后肌的神经是胫神经; 支配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的神经是腓浅神 经。 12.胸锁乳突肌位于颈两侧,起自胸骨柄前面、锁骨的胸骨端,止于乳突。作用:两侧收缩,头后仰;单侧 收缩,头外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13.膈的作用:①收缩助吸气,舒张助呼气;②增加腹压。 膈上有三个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 通过。 14.腹股沟管位腹前壁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两个口,外口:腹股沟管浅环也称皮下环,位于耻 结节外上方;内口:腹股沟管深环也称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1.5cm 通过结构: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5.三角肌起于锁骨的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前部 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略旋内,后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略旋外。 支配的神经为腋神经。 16.肱二头肌 起:短头起于喙突;长头起于关节盂上方,止于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长头还可协助屈肩关节。支配的神经为肌皮神经。 119 17.肱三头肌有三个头:起:长头:关节盂下方;外侧头:肱骨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肱骨后面桡 神经沟内下方。止于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伸臂,支配的神经为桡神经。 18.股四头肌四个头 ,起:股直肌起于髂 四个头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支配的神经为股神经。 作用:股直肌可屈髋关节,全肌伸膝关节(伸小腿) 。 19.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起:腓肠肌内、外侧头起于股骨内、外侧髁,比目鱼肌起于胫、 腓骨上端后面,三个头会合形成跟腱,止于跟骨后端(跟结节) 。 支配的神经为胫神经。 作用:上提足跟(足跖屈) ,屈膝关节。 消化系统 20.咽峡是口腔通往咽腔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21.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位于耳廓前下方,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下 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体内,舌下腺位于舌下襞内,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均开口于舌下阜 22.咽腔可分为咽腔鼻部(鼻咽部) 、咽腔口部(口腔部)和咽腔喉部(喉咽部) 。咽腔鼻部(鼻咽部)经鼻 后孔通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咽腔口部(口腔部)经咽峡通口腔;咽腔喉部(喉咽部)经喉口通喉腔,向 下通食管。 23.食管在平第六颈椎下缘(环状软骨下缘)与咽相接,止于贲门。 三个狭窄的位置及距中切牙的距离: 第一个狭窄:与咽相接处(第六颈椎缘) ,距中切牙 15cm; 第二个狭窄: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 25cm; 第三个狭窄:穿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 40cm; 24.引流管经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插入引流管如剧烈咳嗽时,说明引流管可能误入喉。 40cm 为引流管可能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75cm 标志时表示引流管可能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处。 25.阑尾根部的投影为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 阑尾切除手术时, 沿麦氏点切开皮肤后通过的层次是: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 横筋膜→壁腹膜→腹膜腔。 26.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 盲肠、结肠的特点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27.直肠前面的毗邻:男性为前列腺、精囊腺、膀胱;女性为子宫,阴道。直肠后面的毗邻男女性相同为骶 骨和尾骨。 两个弯曲是:直肠骶曲位于骶骨前面,凸向后;会阴曲饶过尾骨尖的前面,凸向前。 28.胆汁产生于肝;贮存于胆囊, 不进食时肝产生的胆汁经肝内胆小管→肝左、 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内贮存和浓缩; 进食时经肝所肝 产生的胆汁和在胆囊内贮存和浓缩的胆汁一起经胆总管经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29.肝的位置: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伸至左季肋区。 投影:上界:在右侧腋中线处起至第 7 肋,右锁骨中线第 5 肋,至左锁骨中线平第 5 肋间隙。 下界:与肝下缘一致,在右腋中线平第 10 肋,在右侧第 8、9 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经剑突下 3~5cm 处 向左上,在左肋弓第 7、8 肋软骨结合处,进入左季肋区连于上界。 120 前下棘;股内、外侧肌起于股骨粗线;股中间起于股骨体前面。 30.小网膜是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球部)的双层腹膜。 分为左肝胃韧带和右侧的肝十二指肠韧带。 在右侧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 31.腹膜是一层浆膜,根据配布可分为:脏腹膜和壁腹膜。 在男性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形成了直肠膀胱陷凹,为男性盆腔的最低点,与直肠前壁相邻。当腹膜腔积液、积 血或积脓时可经直肠前壁作穿刺或引流。 在女性有直肠子宫陷凹和膀胱子宫陷凹,其中直肠子宫陷凹为女性盆腔最低点,与阴道穹后部相邻。 呼吸系统 32.喉即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喉的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 在喉腔侧壁有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为前庭襞,下方的为声襞。 33.壁胸膜按其被复关系可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 壁胸膜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 34.肺下缘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的体表投影如下: 锁骨中线 肺下缘 胸膜下界 泌尿系统 35.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表层,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髓质位于肾实 质的深方,由 15―20 个肾锥体组成,肾锥体的底向皮质,尖端伸向肾窦,称肾乳头,乳头有孔,称乳头孔。 肾窦内有 7―8 个肾小盏,2―3 个肾小盏会合为 1 个肾大盏,2―3 个肾大盏会合为 1 个肾盂。 36.尿液产生于肾,贮存于膀胱的输尿管口。 尿液自乳头孔排出后经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37.输尿管起于肾盂,终止于膀胱。 三个狭窄的位置是:第一个狭窄:位于起始处(与肾盂移行处) , 第二个狭窄:越过小骨盆入口处。 第三个狭窄:膀胱壁内。 38.经肝门、肾门和肺门出入的结构如下: 肝门:肝固动脉、肝左、右管、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 肾门: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 肺门: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神经和淋巴管 生殖系统 39.精子产生于睾丸, 贮存于附睾。 精子由睾丸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曲小管→精直小管→睾丸网→睾丸输出管→附睾(头、体、尾)→输精管→射 精管→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尿道海绵体部→体外。 40.精索为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 精索的主要成分是: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和淋巴管等,外面包有被膜。 41.男尿道有排尿和排精功能。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前列腺部位于前列腺内,此部官腔最宽,有射精管和前列腺排泄管开口。 膜部为男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一段,此部最短,最狭窄。周围有尿道膜部扩约肌。 海绵体部为男尿道通过尿道海绵体的一段,尿道球内的尿道官腔较宽。 121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 10 肋 肩胛线 第 10 肋 第 11 肋 42.卵巢为女性生殖腺,可产生卵子并有分泌女性激素的功能。卵巢位于盆腔内,髂内、外动脉起始部之 间的夹角处。 卵子自卵巢产生后进入腹膜腔→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阴道→体外 43.输卵管位于子宫底两侧,包在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输卵管自内侧向外侧分为四部: 输卵管子宫部:有输卵管子宫口; 输卵管峡:短而狭窄,为输卵管结扎部位; 输卵管壶腹:官腔膨大而长,为受精部位; 输卵管漏斗部:外侧有输卵管腹腔口,漏斗周缘有输卵管伞。 44.子宫位于小骨盆中央,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方位为前倾前屈位。 子宫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子宫颈又被阴道分为阴道部和阴道上部;子宫颈与子宫体连接的部位称 子宫峡。 子宫的固定装置(韧带):子宫阔韧带,为双层腹膜,限制子宫向侧方移动;子宫圆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 织构成,维持子宫的前倾位;子宫主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防止子宫下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的 前屈位。 循环系统 45.自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经肺动脉及其分支到达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重新变成 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然后经肺静脉各级属支再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路程短,只流经肺, 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 46.自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经主动脉及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经各级 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个循环途径为体循环(大循环) 特点: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 。 脉血营养全身,完成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将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47.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及其分支。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的深面,呈椭圆形,是心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发源地, 即心的正常起 博点。 房室结 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的深面,冠状窦口的前上方。房室结呈扁椭圆形,它发出房室束入室间 隔。 房室束又称希氏(His)束,从房室结发出后,在室间隔上部分为左脚(左束支)和右脚(右束支) ,分别沿 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下行,到左、右心室。 左脚下行中又分为前上支和后下支。左、右脚在左、右心室内 逐渐分为许多细小的分支,最后形成浦肯野(purkinje) 纤维网,与一般心肌相连。 48.心内有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关闭,防止血液从右心室进入右心房;二尖瓣关闭,防止血液从左心室进入左心房;肺 动脉瓣开放:右心室血流→肺动脉;主动脉瓣开放:左心室血流→主动脉。 心室舒张时:三尖瓣开放:右心房血→右心室;二尖瓣开放:左心房血→左心室; 瓣关闭:防止血从肺动脉逆流右心室;主动脉瓣关闭:防止血从主动脉逆流左心室。 49.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心外膜构成。 心内膜衬于心各腔内面,在各口处折成瓣膜。 心肌是由心肌纤维构成,心房肌较心室肌薄,左心室最发达。 心房肌与心室肌心不连续。心肌在中层。心外膜在心的外面,为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50.起自主动脉升部根部的左侧,左心耳与肺动脉干的根部之间向左行随即分为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 间沟走行,分布于左室前壁,室间隔前 2/3 和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 旋支沿冠状沟向左、绕心左缘至主膈面分布左心室侧壁后壁及左心房。 122 肺动脉 这个循环途径称肺循环 (小循环) 特点: 。 51.右心房:入口是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出口是右房室口。 右心室:入口即右心房的出口,右房室口。出口是肺动脉口,位于动脉圆锥的上端。 在右房室口的周缘附有 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为右房室瓣(三尖瓣),垂向心室。室壁上有突起的乳头肌,乳头肌尖端有数条腱索,分别 连到相邻两个瓣膜的边缘。在肺动脉口的周缘附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 左心房:入口是四个肺静脉口,位于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左右各两个,出口为左房室口。 左心室:入口即左心房的出口,左房室口,出口是主动脉口。 左房室口周缘有左房室瓣(二尖瓣) ,其结构同 三尖瓣。主动脉口周缘有主动脉瓣,其结构同肺动脉瓣。 52.不成对分支: (1)腹腔干→食管腹腔段、胃、肝、胆囊、脾、胰、十二指肠。 (2)肠系膜上动脉:十二指肠、空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胰头。 (3)肠系膜下动脉: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中部。 成对的分支: (1)肾上腺中动脉:肾上腺。 (2)睾丸动脉(男性) :睾丸、附睾;卵巢动脉(女性) :卵巢、输卵管。 (3)肾动脉:肾 53. (1)静脉壁较薄,管腔大。 (2)管壁内有静脉瓣,四肢较多,以下肢最多,可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向心流动,头颈部静脉无静脉瓣。 (3)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注入深静脉;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54.上肢浅静脉 (1) 头静脉 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经前臂前面,沿前壁桡侧及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经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2) 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逐渐转向前臂前面,沿前臂尺侧及肱二头肌内侧沟上升,到臂的中部,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3) 肘正中静脉 位于肘窝部的皮下,一般一条,自头静脉连到贵要静脉,该静脉变异较多。下肢的浅静脉 (1) 静脉。 (2) 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踝的前方沿小腿和大腿 的内侧上行,经卵圆窝注入股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经外踝后方沿小腿的后面皮下向上到达N窝,穿深筋膜注入N静脉。 55.组成: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位置:在肝十二指韧带内,其右前方有胆总管,左前方有肝固有动脉 收集:胃、小肠、大肠(到直肠) 、胰、胆囊、脾及食管腹段等处的静脉血。 56.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向上和向下: 向上浅:胸腹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向上深: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向下浅: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 →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向下: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57.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58.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阴部内静脉→髂内静 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59. 小肠毛细血管→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肝毛细血管→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 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胸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 60.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 123 61.股动脉→髂外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右冠状动脉 62. 下肢浅淋巴管→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总淋巴结→腰淋巴结→左右腰干→乳糜 池 →胸导管→左静脉角→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 63. 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 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颈外动脉→左舌动脉 →舌。右侧:主动脉弓→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右颈外动脉→右舌动脉→舌。 64.淋巴管道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毛细淋巴管特点:以膨大盲端起于组织间隙, 单层内皮细胞构成,通透性大,吸收大分子物质及异物等,除个别部位外,遍布全身各处。淋巴管的特点:有瓣 膜,浅淋巴管位于皮下,深淋巴管伴深部血管、神经,深部浅部淋巴管间有交通支。 65. 胸导管是全身最粗最长的淋巴导管, 下端起于乳糜池, 该池接受左右腰干及肠干, 上行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 走在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 后至左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 进入之前接纳左颈干、 左支气管纵隔干和左锁骨下干, 胸导管收纳 3/4 身体的淋巴。 66.全身共 9 条淋巴干。其中左颈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锁骨下干、 左腰干、右腰干和 肠干,上述 6 条淋巴 干汇入胸导管。 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入右淋巴导管。 67.鼻咽部的淋巴→咽后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的上部)→左右侧颈外侧深淋巴结输出管分别注入: ①(左侧)→左颈干→胸导管→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②(右侧)右颈干→右淋巴导管→右静脉角→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最后①②由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引起肺的转移。 68.胃癌细胞经胃的淋巴→腹腔淋巴结→肠干→胸导管→(倒流)左颈干→左锁骨上淋巴结引起左锁骨上 淋巴结增大。 69.① 肾的淋巴→腰淋巴结→左右腰干→胸导管→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血液。 ② 脾的淋巴→腹腔淋巴结→肠干→胸导管→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血液。 ③ 小肠的淋巴→肠系膜上淋巴结→肠干→胸导管→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血液。 ④ 乙状结肠的淋巴→肠系膜下淋巴结→肠干→胸导管→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血液。 内分泌系统和感觉器 70.内分泌腺的特点:无导管,其分泌物称为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然后运送到全身。外分泌腺的特点: 其分泌物有导管排出。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对机体的新陈代射、 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这种调节为体液调节,是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种重要功能调节系统。 71.分为三大类(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嗅粘膜、味蕾、视器和前庭蜗器等处,接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 触、压、痛、温度、光、声、嗅、味等刺激。 (2)内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和血管等处,接受来自内脏和血管的刺激,如压力、渗透压、温度和化合物浓度等刺激。 (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和前庭器等处,接受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 72. 睫状体产生房水→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隙(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巩膜静脉窦→汇 入眼静脉。 73.(1) 位置和特点: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双凸、后面较前面凸,透明而富有弹性,无血管和神经。晶状体 外包有晶状体囊,为一层透明而有弹性的薄膜,晶状体囊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 (2) 作用:屈光作用。借睫状体和睫状小带完成。当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使晶状体依其本 身的弹性变凸,屈光能力增强,使物象清晰的落在视网膜上。视远物时,则与此相反。 74.光线由外界到达视网膜的途经:角膜→前房房水→瞳孔→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24 75.泪器由泪腺和泪道构成。泪腺位于眼眶的外上方,其排泄小管开口于结膜上穹。泪腺分泌的泪液具有冲洗结 膜囊内的异物和保护角膜的湿润以及抑制细菌繁殖等作用。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经:泪腺分泌泪液→泪腺的排泄小管→结膜上穹→泪点→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泪囊→鼻 泪管→下鼻道。 76.眼球外肌包括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为骨骼肌。一侧共 7 块。 运动眼球的肌肉:一侧共 6 块。包括 4 块直肌和两块斜肌。 4 块直肌是上直肌(使瞳孔转向上内)、下直肌(使瞳孔转向下内)、内直肌(使瞳孔转向内)、外直肌(使瞳孔 转向外)。 2 块斜肌是上斜肌(使瞳孔转向下外)、下斜肌(使瞳孔转向上外)。 运动眼睑的肌肉:上睑提肌。其作用是提上睑,开大眼裂。 眼球外肌中,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其余为动眼神经支配。 77.鼓膜的位置:位于外耳道底与鼓膜之间。其位置向前外倾斜,与外耳道底约呈 45 度角。 形态和构造: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形似漏斗。 中心向内凹陷,为鼓膜脐,是锤骨柄末端的附着处。上 1/4 的三角形薄而松弛称为松弛部。活体为红色。下 3/4 的鼓膜坚实紧张,称为紧张部。活体为灰白色。前下方有一 三角形的反光区,称为光锥。 78.鼓室位置:是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 毗邻和交通:借鼓膜与外耳道分隔;通过卵圆窗和蜗窗与内耳相连。经咽鼓管通鼻咽部,经乳突窦与乳突小 房相通。 鼓室的内容物:主要有 3 块听小骨,有外至内为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形成听小骨链,连于鼓膜和前庭窗之 间。 79.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 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椭圆囊在后上方,球囊在前下方。椭圆囊的后壁有膜半规管的 5 个开口,前壁有 椭圆球囊管接球囊。球囊下端以连合管连于蜗管。在椭圆囊的底部有椭圆囊斑;球囊的前壁有球囊斑。二者为位 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膜半规管 位于骨半规管内,形状类似骨半规管。在骨壶腹内也有相应膜壶腹,在膜壶腹的壁上有隆起称壶 腹嵴(共 3 个)。壶腹嵴为位觉感受器,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椭圆囊斑、球囊斑和三个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 蜗管位于在耳蜗内。蜗管的顶端为盲端,下端借连合管连于球囊。在横切面呈三角形,位于前庭阶和鼓阶之 间。蜗管下壁为骨螺旋板和蜗管鼓壁(螺旋膜),后者又称基底膜,与鼓阶相隔。在基底膜上有螺旋器又称 Corti 器,为听觉感受器。 80. 声波→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镫骨底→前庭窗→前庭阶的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螺旋器→蜗 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神经系统 81.脊神经受损:支配部位运动及感觉皆障碍。 后根受损:发生同侧节段性感觉障碍。 后索受损:同侧节段平面以下本体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白质前连合受损:节段性双侧痛温觉丧失, 触觉存在。 82.皮质脊髓侧束损伤引起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肌肉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并出现病理反 射如巴彬斯基征。 前角运动细胞受损伤时,引起同侧损伤节段内的骨骼肌瘫痪,为周围性瘫痪,表现为深、浅反射均消失,肌 张力减弱或消失,肌肉变软,肌萎缩明显。 125 83.脊神经共 31 对,即颈神经 8 对;胸神经 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 第 1─7 对颈神经在相应椎骨上方的椎间孔出椎管。 第 8 对颈神经在第 7 颈椎与第 1 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 胸、腰神经均分别在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 第 1─4 对骶神经在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 第 5 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84.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 所以脊神经是混合性的。 脊神经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它除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外,在第 1 胸―第 3 腰节前根,第 2―4 骶前根内还分别 含有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脊神经的后根是感觉性的。它除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外,在胸和腰上部的后根,骶 2-4 后根内,还含有内脏 感觉纤维。 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细胞,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将浅感觉和深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2) 内脏感觉纤维来源于脊神经节细胞, 分布于心血管、 内脏和腺体, 向脊髓传入来自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 (3)躯体运动纤维来源于前角运动神经元,分布于骨骼肌。 (4)内脏运动纤维来源于第 1 胸―第 3 腰节侧角细胞及骶 2-4 节副交感神经元,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85. (1)运动纤维:主来源于颈 1-颈 4 前角运动细胞,支配膈肌; (2)感觉纤维:来源于颈 1-颈 4 脊神经神经 节细胞,分布到胸膜、心包,右侧还分布肝、胆囊表面的腹膜等。 86.发自臂丛后束→经肱三头肌深面紧贴桡神经沟(桡神经本干)→肱骨外上髁分为桡神经浅支和深支→其浅支 与桡A伴行→前臂下1/3→至手背分布至手背桡侧半和桡侧 2 个半手指的皮肤管理其感觉; 桡神经深支穿至前臂 背侧分布至前臂后群伸肌;桡神经本干:支配肱三头肌和肱桡肌。 87.三角肌:腋神经;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瘫痪,上肢不能外展,肩部失去圆隆状而成方形。 肱二头肌:肌皮神经;损伤后表现为臂前群肌肉瘫痪,不能屈肘,肱二头肌腱反射障碍或消失,前臂外侧皮肤感 觉障碍。 肱三头肌:桡神经本干,桡神经本干损伤时,主要表现为不能伸肘、伸腕、伸指,呈垂腕姿态。感觉障碍以手背 第 1、2 掌骨之间的皮肤最明显。 88.答:发自骶丛→经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面→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大腿后面→N 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及 腓总神经,腓总神经:绕腓骨颈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胫神经:小腿三头肌深面→内踝后方→足 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89.胫神经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在小腿三头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通过内踝后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 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其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并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胫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足不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足底内翻力弱。由于拮抗肌的牵拉,出现足背屈和 外翻位,呈“勾状足”畸形。感觉障碍主要在足底。 腓总神经沿N窝上外侧缘下行,绕过腓骨颈至小腿前面,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在小腿外侧群肌 内下行,分支支配小腿外侧群肌,其末支为皮支,分布于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及足 背和趾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在小腿前群肌之间伴胫前动脉下行,分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及足背肌,末支至第 1.2 趾间皮肤。 腓总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由于重力和后群肌的过度牵拉,足下垂并 内翻,病人走路时呈跨阈步态。感觉障碍在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明显。 126 90.有 10 对脑神经和脑干相连。 中脑:第三对动眼神经从脚间窝出脑;第四对滑车神经在下丘下方和脑相连。 脑桥:第五对三叉神经在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交界处,在延髓和脑桥的横沟内由内向外是展神经(第六对) 、面神 经(第七对)和前庭蜗神经(第八对) 。 延髓:橄榄的外侧由上而下分别是:舌咽神经(第九对) 、迷走神经(第十对)和副神经(第十一对) ,锥体外侧 是第十二对舌下神经。 91.中脑:动眼神经核,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延髓:疑核、舌下神经核。 92.脑神经核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又分为躯体运动核和内脏运动核,它们分别相当于脊髓灰质的前柱和 侧柱。感觉核相当于脊髓灰质的后柱,又分为躯体感觉核和内脏感觉核。这四种核都位于脑干的背侧部,其中躯 体运动核在最内侧,向外依次为内脏运动核、内脏感觉核和躯体感觉核。 ①躯体运动核 主要由躯体运动神经元的胞体组成, 其轴突构成脑神经中的躯体运动纤维, 分布到头颈部的骨胳肌,管理其随意运动。其主要者:在中脑内有动眼神经核支配大部分眼球外肌。脑桥内有三叉神经运动核支 配咀嚼肌;面神经核支配面肌。延髓内有疑核支配咽喉肌;舌下神经核支配舌肌。 ②内脏运动核 脑干的内脏运动核皆属副交感核, 它们的轴突组成脑神经中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其重要者:在中脑内有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延髓内有迷走神经背核支配 颈部、胸腔和大部分腹腔器官的平滑肌或心肌和腺体。 ③躯体感觉核 接受脑神经中的躯体感觉纤维。 其重要者有位于脑桥内的三叉神经脑桥核, 主要接受面部皮肤和口、鼻腔粘膜的触觉冲动;还有三叉神经脊束核,它是三叉神经脑桥核的延续,向下贯延髓全长,主要接 受面部皮肤和口腔粘膜的痛、温度觉。 ④内脏感觉核 为延髓内的孤束核,接受脑神经中的内脏感觉纤维。来自咽、喉及胸腹腔脏器的感觉纤维皆终止于孤束核,其中味觉纤维终止于孤束核的上端。 93.①薄束核和楔束核:位于延髓背面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内,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它是传导意识性本体 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地。 ②中缝核: 位于脑干中线及其附近, 是自延髓伸延至中脑上端的小核团群, 主要包括中缝大核、 中缝隐核、 中缝苍白核、脑桥中缝及中缝背核等,是脑内 5 一羟色胺能神经元的集中地,有广泛的传人、传出联系,与镇痛、 睡眠等调节功能有关。由于中缝核与脑干网状结构关系密切,一些学者将它们归属于脑干网状结构。 ③下橄榄核: 经小脑下脚入小脑。 ④黑质:是紧靠大脑脚底的灰质带,是含黑色素的细胞团,细胞内富含多巴胺。黑质与纹状体之间有往返的 纤维联系,黑质细胞合成的多巴胺,通过轴突输送到纹状体;黑质的多巴胺缺乏可导致运动减少,肌张力过高, 震颤等症状,是引起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 ⑤红核:在中脑上丘水平,位于被盖部的中央,因富有血管,在新鲜脑干切面上显红色而得名。红核主要接 受小脑的纤维,这些纤维主要构成小脑上脚。红核的传出纤维主要有红核脊髓束,交叉后下行,终于前角运动神 经元。 94. 锥体交叉:由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发出的锥体束(皮质脊髓束) 在延髓大部分纤维交叉后在脊髓外侧索下 降,逐渐和前角细胞发生突触联系,管理躯干、 四肢骨骼肌 内侧丘系交叉:由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前方左右交叉, 然后上行组成内侧丘系传导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95.内侧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内的神经细胞体发出的纤维,呈弓形走向延髓中央管的腹侧,在中线上左右交 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折向上行,组成内侧丘系。先走在正中线两旁,继而偏向外侧,终止于背 侧丘脑。 127 位于延髓橄榄内,它主要接受大脑皮质、脊髓和中脑发来的纤维,它发出的纤维走向对侧, 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越至对侧,转而上行组成三叉丘系。三叉丘系的位置与内 侧丘系毗邻,它上行至背侧丘脑。 96.小脑上面平坦,小脑半球下面凸隆,两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椭圆形隆起,称为小脑扁桃体,它紧靠枕骨大 孔,其腹侧邻近延髓,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入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称为小 脑扁桃体疝或枕骨大孔疝。 97..间脑位于中脑前上方,除腹面一部分露于表面之外,其它部分全被大脑掩盖,外侧壁与半球愈合,中间有 一矢状裂隙,为第三脑室。主要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和下丘脑三部分。 98.大脑半球被 3 条较重要的沟,分为 5 个分叶。 3 条沟是中央沟、外测沟和顶枕沟。 中央沟:在半球上外侧面,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向下前斜行,几乎达外侧沟。 外侧沟: 位于半球的上外侧面,此沟较深,由前向后斜行。 顶枕沟: 位于半球内侧面的后部,由前下向后上,并略转至半球上外侧面 。 5 个叶是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 额叶: 在外侧沟以上和中央沟之前。顶叶: 在中央沟与顶枕沟之间。枕叶: 在顶枕沟以后。颞叶:在外侧沟 以下。岛叶:在外侧沟的深处。 99. 躯体运动中枢是随意运动的最高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一侧大脑半球运动中枢的神经冲动, 经该区发出的锥体束传到对侧的脊髓前角及对侧或双侧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再由脊髓前角或脑神经躯体运动核细 胞发出的纤维经脊神经或脑神经传到骨骼肌。 特点: (1)交叉性: 支配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但这种交叉性不是绝对的,眼外肌、眼裂以上面肌、 咀嚼肌和咽喉肌等都是双侧皮质支配的。 (2) 倒置性: 中央前回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前部支配下肢肌的运动;中央前回中部支配上肢、躯干肌的运动; 下部支配头颈肌的运动。它与身体各部的关系,尤如一个头在下,脚在上的到置人形,但头面部的投影依然是正 立。 (3)身体各部在皮质的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如口和手在皮质所占的面积较其他部分 (如躯干)相对地大得多。 100.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此中枢接受背侧丘脑发出的纤维,司躯体浅、深感觉。 特点: (1)交叉性:接受对侧身体的感觉冲动。 (2)倒置性: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也是倒置的,和躯体运动中枢相似。即下肢的代表区在中央后回上部 及 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上肢和躯干代表区在中间;头颈部代表区在中央后回下部。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安排是正立。 (3)代表区的大小与身体各部感觉的灵敏程度相关,如手指、唇、足等感觉灵敏的部位的代表区面积大,而躯 干的代表区面积小。 101.内囊位置: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在大脑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呈“&&”形。 分部及通过的纤维束: 前肢: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称内囊前脚(前肢)。主要有额桥束。 内囊膝:前、后肢相交处称内囊膝。内囊膝内通过有皮质脑干(核)束。 后肢: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称内囊后脚(后肢) 。后肢内从前向后主要有皮质脊髓束、丘脑顶叶束(丘脑皮 质束) 、视辐射和听辐射。 损伤后的症状:三偏症状。对侧半身的偏瘫,包括对侧下部面肌、舌肌的核上瘫(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上 下肢的痉挛性瘫痪(皮质脊髓束损伤)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皮质束损伤) ;两眼对侧半视野同向偏盲(视辐 射损伤) 。 128 102.基底核:是埋藏在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等。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 状体。 豆状核:位于岛叶的深部,背侧丘脑的外侧,它被白质分成内、外侧两部,内侧部色泽较浅由两块组成,称 苍白球,是纹状体中古老的部分,又称旧纹状体。外侧部分色泽较深,称为壳。豆状核的壳和尾状核在进化上较 新,合称为新纹状体。 纹状体是人类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协调各肌群间的运动和调节肌张力等功能。 103.(1) 纤维成分:含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副交感)两种纤维。 (2) 来源和走行:躯体运动纤维发自中脑的动眼神经核;副交感纤维发自动眼神经副核。两种纤维并行一起 自脚间窝穿出,向前经眶上裂入眶内。 (3) 分布:其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 副交感神经纤维在视神经 外侧的睫状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由此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入眼球内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4) 损伤症状: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出现上述所支配的肌瘫痪:眼睑下垂、眼外斜视、瞳孔开大、瞳孔对光 反射消失。 104.(1) 纤维成分: 为混合神经,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 (2) 来源和走行: 1) 躯体感觉纤维起自三叉神经节。胞体内为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进入脑桥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 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出三叉神经节组成 3 支。第一支称为眼神经,第二支为上颌神经,第三支称为下颌神经。 2) 三叉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发自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出脑桥后进入下颌神经内, (3) 分布: 1) 眼神经: 感觉性,在三支中最小,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泪腺、眼球、结膜、部分鼻腔粘膜以及上睑、 鼻背和额顶部的皮肤,司感觉。眼神经的一个终支,称眶上神经,它经眶上切迹(孔〕分布于额顶部皮肤。 2)上颌神经:感觉性,穿圆孔出颅后经眶下裂入眶内,为眶下神经,经眶下沟、眶下管、眶下孔、至面部, 分布于睑裂于口裂之间的皮肤。 上颌神经在穿出眶下孔之前, 延途分支至上颌窦和鼻腔的粘膜以及上颌牙齿和牙 龈等处。 3)下颌神经:是三支中最大的分支,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经卵圆孔出颅后分出许多分支。 躯体感觉纤维主要分布于下颌牙齿和牙龈、颊和舌前 2/3 的粘膜,以及耳颞部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躯体 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运动。 105. (1)副交感纤维:起于迷走神经背核,发纤维支配咽、喉腺体,胸腹腔器官的运动和腺体分泌。 (2)内脏感觉纤维:起于迷走神经下神经节,其中枢突至孤束核;周围突分布至咽、喉、胸腹腔器官,司内脏 感觉。 (3)躯体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咽肌、喉肌运动。 (4)躯体感觉纤维:起于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其周围突至耳部皮肤,中枢突至三叉神经脊束核,管理其一般感 觉。 106.迷走神经入腹腔后,左侧迷走神经形成迷走前干发支分布至胃前壁、肝、胆囊和胆道。右侧迷走神经形成 迷走后干至胃后壁, 并发支至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与交感纤维一起形成腹腔丛, 由此丛再分出许多分丛 , 随动脉的分支走行至肝、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道。 107.意识性本体觉传导路能将本体觉传至大脑皮质而引起感知机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方向。此传导路还传 导精细触觉(包括辨别皮肤两点距离的两点辨别觉和辨别物体形状、大小、软硬和纹理粗细等的实体觉) 。它由 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 1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为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至躯干、四肢 的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同侧的后索上行,其中 129 支配咀嚼肌。 来自第 4 胸节段以下的纤维在后索中形成薄束, 传导躯干下部及下肢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来自第 4 胸节段以上 的纤维,在薄束的外侧形成楔束,传导躯干上部及上肢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薄束和楔束上升到延髓,分别止于 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 2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它们发出的纤维呈弓形前行至中央管的腹侧, 在中线与对侧纤维交 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为内侧丘系,经过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 第 3 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 它们发出轴突组成丘脑皮质束, 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 3/2 和中央 旁小叶的后部。 此传导路受损时,患者闭目不能确定其相应部位的位置姿势和运动的方向,震动觉消失,同时精细触觉也丧 失。 108.第 1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为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组成脊神经的躯体感觉纤维,分布至躯干 和四肢皮肤内的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上升 1~2 个节段,主要止于后角。 第 2 级神经元主要是后角神经元, 它们发出轴突, 经中央管前方的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 行,组成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向上经延髓、脑桥和中脑止于背侧丘脑。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 第 3 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 它们发出的轴突形成丘脑皮质束, 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上 2/3 和中央 旁小叶的后部。 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一侧受损,受伤平面下 1~2 节段以下的对侧皮肤痛、温度觉减弱或丧失,而 粗触觉影响不大,因后索也传导触觉。 109.第 1 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经三又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口、鼻腔粘膜的感受器; 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根入脑桥。其中传递痛、温度觉的纤维入脑后下降为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传递触觉的纤维终止于三又神经脑桥核。 第 2 级神经元的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内, 它们发出轴突交叉至对侧, 组成三叉丘脑束 (三叉丘系) , 伴随内侧丘系上升,止于背侧丘脑。 第 3 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背侧丘脑。它们发出轴突参与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下部。 此通路在交叉以上损伤,对侧头面部出现浅感觉障碍,若在交叉以下损伤,则浅感觉障碍在同侧。 110.桡神经浅支→臂丛后束→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后根) →后角细胞(轴突)→白质前连合→脊髓丘脑侧束(对 侧)→背侧丘脑→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脚→中央后回 2/3 111.痛刺激→眶下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对侧三叉丘系→背侧丘脑 →丘脑皮质束→中央后回下部 112.视网膜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不完全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 半纤维交叉、颞侧半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大脑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113.其通路是:光→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顶盖前区灰质交换神经元→双侧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 经节→双侧瞳孔括约肌。 一侧视神经损伤后, 光照损伤侧眼球, 两眼瞳孔对光反射都消失; 光照健侧眼球, 两眼瞳孔对光反射都存在。 损伤侧眼球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后,光照损伤侧眼球,损伤侧眼球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眼球存在;光照对侧眼球,损伤侧 眼球对光反射消失,健侧眼球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损伤侧眼球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都消失。 114.上运动神经元(如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中枢、锥体束)受损伤时,引起的骨骼肌瘫痪称 为中枢性瘫痪,为 硬瘫也称痉挛性瘫。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可出现 :腱反射 亢进,肌张力增强,并出现病理反射阳性征。 下运动神经元(如前角运动细胞、脑干躯体运动核、脊神经、脑神经)受损伤时,引起的骨骼肌瘫痪,称 130 周围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肌肉变软,又因肌失去了下运动神经元的营养作用,肌萎 缩明显。此种瘫痪也称弛缓性瘫或软瘫。 115.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或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对侧下部面肌和舌肌瘫痪,临床上称核上瘫。面神经核上 瘫,其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发笑时病灶侧口角斜向上,但两侧额纹存在,眼睑闭合正常。 舌下神经核的核上瘫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对侧,舌肌不萎缩。 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或脑神经受损时导至的瘫痪又称核下瘫。面神经核的核下瘫表现为病灶侧所有面肌瘫痪: 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发笑时口角斜向病灶侧对侧。舌下神经核的核下瘫表现为:伸舌 时舌尖偏向病灶侧,舌肌萎缩。 116.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控制骨胳肌活动的传导路,为多级神经元链,涉及脑内许多结构,主要包括大 脑皮质、纹状体、红核、黑质、网状结构以及小脑等。它们之间有复杂的纤维联系,形成许多环路,最后主要通 过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等影响脊髓前角细胞。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的活动等, 在保持肌 的协调和适宜的肌张力的情况下,锥体系得以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117. (1)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从中枢直达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从中枢发出后,要在内脏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因此从中枢 到效应器有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内脏运动神经包括交感和付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4)躯体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分布途中则常攀附于脏器血管的表面或丛,由丛再发出分 支至器官。 118.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低位中枢在脊髓1―2段侧角→节前纤维→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相应 的交感干神经节(上行)→颈上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颈内、外动脉丛→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中脑动眼神经副核→节前纤维→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 →瞳孔扩约肌。 119. 交感神经: 1-4(或 5)节段侧角的一部分细胞→节前纤维→经相应的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相应的胸 胸 神经节(一部分纤维在交感干内上行到颈上、 中、 下神经节换神经元)由这三个神颈节发出节后纤维→形成颈上心 神经、 颈中心神经和颈心下神经→加入心丛→心脏; (另一部分纤维就在直接到达的交感干相应胸神经节内换元) →节后纤维→胸心神经→加入心丛→心脏。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背核→节前纤维→随迷走神经的其它成分自延髓外侧出脑→经静颈脉孔出颅→在颈部 走在颈内、 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胸心支加入心丛→在心神经节内换元→节后纤 维→心肌。 120.胸 5-11(或 12)节段侧角的一部分细胞 →节前纤维→相应的脊神经前根 →白交通支 →交感干相应的胸神 经节(不换神经元,而是穿越交感干神经节) →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 →穿膈至腹腔内的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 上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与迷走神经的纤维共组成腹腔丛 →胃和小肠。 121.交感神经: 腰 1-3(或胸 11-腰 3)节段侧角的一部分细胞 →节前纤维 →相应的脊神经和白交通支 →交感干相应神经节(穿越这些神经节) →组成腰内脏神经→加入肠系膜下丛→肠系膜下神经节换神经元 →节后 纤维 →横结肠和乙状结肠。 副交感神经: 脊髓骶2-4节段中间带的副交感核→节前纤维→随骶神经前根→前支→出骶前孔→至盆腔→组成 盆内脏神经→参加盆丛→在器官内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支到降结肠、乙状结肠。 122.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蛛网膜→终池。 123.压迫动眼神经和大脑脚。 动眼神经损伤出现瞳孔散大、 眼球运动障碍、 眼睑下垂。 瞳孔散大是由于瞳孔括约肌瘫痪; 眼球运动障碍(外 斜视)及眼睑下垂是因为动眼神经支配除上斜肌、外直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眼球外肌,上睑提肌瘫痪出现眼睑下 131 垂,其它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瘫痪出现外斜视。 大脑脚内通过锥体束,即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一侧皮质核束受压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则不 能接受其支配,则出现损伤侧对侧面下部肌、舌肌(表现为面神经核上瘫及舌下神经核上瘫)瘫痪;皮质脊髓束 在延髓的锥体交叉部位交叉后进入脊髓, 逐渐终止于前角运动细胞, 由此发出轴突随脊神经支配躯干四肢的骨骼 肌,一侧大脑脚部位的皮质脊髓束受损(在锥体交叉以上) ,则出现对侧上下肢肌瘫痪等偏瘫(硬瘫)症状。 124.主要的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汇流: (1)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内。 (2)横窦:成对,在小脑幕后缘内,沿颅骨横窦沟走行。 (3)乙状窦:成对,位于乙状窦沟内,是横窦的延续,在颈静脉孔处移行为颈内静脉。 (4)窦汇:由左、右横窦与上矢状窦后端于枕内隆凸处汇合而成。 (5)海绵窦:位于颅中窝垂体窝两侧,左右间以数个横支相连。海绵窦前方接受眼静脉,向后注入横窦或 乙状窦。 临床意义: (1)硬脑膜窦是硬脑内、外两层分离,形成的腔道,内面衬有内皮细胞,含静脉血,窦壁无平滑肌, 故无收缩性,因此,硬脑膜窦损伤时出血较多。 (2)由于面部静脉与眼静脉交通,眼静脉向后又通海绵窦,面部静脉无瓣膜,所以面部感染时,有可能波及海 绵窦,引起海绵窦的炎症和血栓的形成。 (3)硬脑膜窦通过导静脉可与颅外静脉相交通,故颅外皮肤感染也可借此通路蔓延至颅内。 125.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粒→硬脑膜窦。 126.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 膜粒→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127. (1) 大脑中动脉: 分布于除上外侧面边缘部以外的中心区(此区包括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中下区及说话中枢) 发自颈内动脉。 (2)大脑前动脉:额顶叶的边缘部发自颈内动脉。 (3)大脑后动脉:颞枕叶边缘部,发自基底动脉。132
10篇阅读回答问题答案_英语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Do you want to keep your brain active and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好处_学习计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倡议书,鼓励学生学习非常有好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治理班级的办法。...5页 1下载券 阅读一回答1 10页 2下载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 4页 免费 初三阅读(回答问题)每日... 4页 1下载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 暂无评价 2页 3下...很实用很经典的面试常见问题回答技巧_面试_求职/职场_实用文档。很实用很经典 1、请你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你提的问题很好!大家要向她学呀! 问题回答的虽然不够完整,但老师也为你的积极动脑感到高兴,下次努力! △问题回答的虽然不够完整,但老师也为你的积极动脑感到...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短文_回答问题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客户回答问题准则_销售/营销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客服接待基本原则 1、首语,热情及时接待每一位顾客。(自动回复) 原则:首次回复客户时间应尽量保持在 15 秒以内,...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处理方法 ――张明丽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学生的答,根本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正确 理解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问时,教师...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探索及对策_其它课程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农村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探索及对策 王会长 目前,农村中学的课堂总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且年级...标题回答问题5_英语考试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标题回答问题 5(zb)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heading from the list 标题...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圆缘足彩比分直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