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致眼敛肿怎么处理: 因婴儿长湿疹眼睛肿服中药,第二次大夫加了6克木通,服第三付时脖子及浑身起红疹子,耳及脸

相传,从前有一个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刚学了一年半载,徒弟就骄傲自满起来,言行狂妄,有时还把卖药的钱偷偷地花掉。师傅三番五次地劝说,却终究无济于事。后来,师傅就对徒弟说:“你现在可以另立门户了,收拾一下行李,走吧。”徒弟听了,傲慢地说:“如果师傅再没有什么可教的,我马上就走,保证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堂来。”师傅难过地提醒道:“还有一种草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病情辨别不清,吃了就会出问题的。”

徒弟听了,不以为然地问道:“什么草药?”

师傅说:“是无叶草。”

徒弟满不在乎地问:“这药怎么啦?”

师傅语重心长地说:“这种草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有四句话你要牢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当弄错,就会死人。千万记住。”

徒弟不耐烦地点点头,全当成耳边风,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跟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认识的药虽不多,却什么都敢用,没过几天,就忘记了师傅的叮嘱,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病人。死者家属哪能善罢甘休,就把他告到官府里。一经审问,他便把师傅供了出来。差役传来师傅,责问道:“你是怎么教徒弟的?让他用无叶草把人治死了!”师傅便如实把情况说了一遍。

县官又问徒弟:“你还记得那四句话吗”徒弟想了想说:“记得”。县官接着问他:“病人有汗无汗?你用什么药治?”徒弟说:“病人浑身出虚汗,我用无叶草的茎治。”县官大怒,训斥道:“你这庸医,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你还用发汗药,怎能不治死人?你为什么不牢记师傅的话?”于是,县官传令,将徒弟打四十大板,又判坐牢三年,师傅则无罪释放。

徒弟出狱后,找到师傅,痛哭流涕,承认错误,并决定痛改前非。师傅原谅了他,并继续耐心地传他以医道。因无叶草使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所以,他就把无叶草叫“麻烦草”。后来,又因为无叶草的根是黄色的,故又改名叫“麻黄”。

上述这个故事,告诉了大家麻黄名字的由来,还十分清楚地指出麻黄的茎和根均可入药,但作用截然不同。麻黄的茎是发汗解表药,麻黄的根则为收涩固表止汗药,用于自汗、盗汗,为临床止汗专品。

【别名】策敦木、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咳嗽气喘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3.风水水肿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用量用法】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药性】甘,平。归心、肺经。

【应用】用于自汗,盗汗。

【注意】有表邪者忌用。表邪指在表的邪气。六淫外感,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出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或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憨娃子娶了个贤惠媳妇。

憨娃子的媳妇叫桂枝。桂枝孝敬公婆,勤劳能干,人也长得俊美。可惜憨娃子没福气,娶了亲没几个月,就得急病死了。

桂枝早上顶着星星去山上耕种几亩荒地,晚上背着月亮回家来照顾年迈的公婆。邻居们都说,憨娃子的爹娘丢了个儿子,捡了个姑娘。不过,姑娘大了还有出嫁的那一天,桂枝在憨娃子家只能守寡。

桂枝在憨娃子家受苦受累倒也没有什么,最让她感到不安的是,憨娃子家前几辈都是独苗单传,到了憨娃子这一辈断了香火。

桂枝的公婆都是通情达理的人,看到桂枝起早贪黑,终日操劳,心里很是过意不去。老两口心里也很矛盾,留下桂枝吧,不忍心让她年纪轻轻的就独守空房;让桂枝走吧,两个黄土快掩了脖儿梗的人又没人照应。桂枝知道二老的心思,一再表示自己要留下来为公婆养老送终。

桂枝人缘好,平时家里遇到什么困难,街坊邻居都热情地过来帮忙,所以日子还算过得去。

憨娃子过世一周年的那一天,桂枝把公婆安排好,早早地来到了亡夫的坟前。她摆好供品,烧了一叠黄纸,想到一年来的艰辛和对憨娃子的思念之苦,跪在坟前,忍不住悲声大放。

桂枝哭累了,站起身,准备清除一下憨娃子坟上的杂草就回家。忽然,她发现憨娃子坟上的杂草间有一棵甜瓜秧,瓜秧上结有一个小瓜,小瓜黄黄的,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桂枝刚好哭得口干舌燥,就摘下来吃掉了。

此后不久,桂枝逐渐感觉到身体不适,经常反胃,嘴里流酸水,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吃一点就想吐。

桂枝身上的异常变化,引起了婆婆的注意,有一天吃过晚饭,她把桂枝叫到身边,很谨慎地问:“你最近身体是不是不舒服?”

桂枝点点头:“是有点不舒服,直想吐。”

“身上还来那个吗?”婆婆小心地又问。

桂枝明白婆婆问的是什么,摇了摇头。

婆婆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掉到了冰窖里,浑身发冷。她故作镇静,不动声色地说:“明天我带你到东庄去看中医。”

第二天一大早,婆婆艰难地扭动着两只小脚,领着桂枝来到东庄老中医的诊所。

老中医蓝褂着身,须发皓然,他给桂枝号了一会脉,睁开微闭的双眼,笑着对桂枝的婆婆

“你说啥? ”桂枝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婆婆痛苦的抖动着嘴唇,一句话也不说,给老中医付了钱,拉着桂枝就往家走。

回到家里,桂枝“扑通”一声跪在婆婆面前,流着眼泪指天发誓:“娘啊,请您相信我,我绝没有做见不得人的丑事,如果我说一个字的假话,天打五雷轰。”

婆婆满面泪水,悲伤欲绝,她哽咽着说:“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受了不少苦,婆婆不怪你,你回娘家去吧,我和你公公都一大把年纪了,丢不起这个人。”

桂枝对婆婆说,肯定是老中医搞错了。她还哀求婆婆,让自己在这个家里再生活一段时间,看看情况,等有了结果再说。但是,婆婆不再相信她,不管桂枝说什么,始终不点头。

桂枝知道婆婆的脾气,她分别给婆婆和公公各磕了三个响头,交待可靠的邻居好好照顾两位老人,就一步三回头地回了娘家。

桂枝回娘家后,一直掂念着公婆,经常托人带些吃的穿的给两位老人。

十来个月后的一天,桂枝抱着长得和憨娃子几乎一模一样的儿子回到婆婆家。桂枝向公婆和乡亲们解释,自己确实没有做过伤风败俗的事。她回到娘家以后,试想了种种可能,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自己吃了憨娃子坟上的小瓜以后才怀孕的。

大伙都不相信。桂枝的婆婆开始也不相信,后来她非要亲自到憨娃子的坟上看看不可。

桂枝的婆婆看到,憨娃子坟上那棵干枯的甜瓜秧还在,甜瓜秧生长的位置,正对着躺在棺材里的憨娃子的裆部。

【别名】柳桂、嫩桂枝、川桂枝、桂枝木、桂枝尖、广眉尖、桑枝。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1.风寒感冒 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寒凝血滞诸痛证 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痰饮、蓄水证 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证。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4.心悸 用于阳虚不得温通之证。本品可温经通阳,治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麻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用量用法】3~9g,入汤剂。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产后风湿伴有多汗等情形均忌用。

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富家子弟在酒家里比赛吃螃蟹。一只只大螃蟹又黄又多油,他们越吃越香。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塔。

华佗带着徒弟,也到这儿来饮酒。他看到那伙少年像疯了似的比赛吃蟹,便好心地劝说道:“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年轻人,你们比赛吃螃蟹可没有好处。”

少年们很不高兴:“我们吃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谁听你的管教!”

华佗说:“吃多了准会闹肚子,那时侯可有生命危险啊!”

“去去去,别在这儿吓唬人!我们就是吃死了,又关你屁事!”这些醉醺醺的少年根本不听劝告,继续大吃大喝。有的还嚷道:“螃蟹是美味,谁听说过能吃死人?咱们放开肚子吃咱们的,馋死那个老头子!”

华佗看他们闹得实在不象话,就对酒家老板说:“不能再卖给他们啦,会闹出人命的。”

酒家老板正打算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哩,哪里听得进华佗的话?他把脸一板,说:“就是出了事也不关你的事呀。你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

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吃自己的酒。

等到半夜,那伙少年突然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直冒汗,有的翻倒在桌下打滚儿。

酒家老板吓呆了,急忙问:“你们是怎么啦?”

“疼坏了,快帮我们请个医生来吧!”

“这半夜三更的,让我到哪儿请医生去?”

“求求老板行个好,医生再不来,我们的命就难保啦!”

这时,华佗走过来说:“我就是医生。”

“呀!”少年们大惊失色,这不是那位不让多吃螃蟹的老头儿么?他们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一个个捧着肚皮,哀求道:“先生,请您给治治吧!”

“你们刚才不是说不让我管吗?”华佗说。

“大人不记小人过。求先生发发善心,救救我们。您要多少钱都好说。”

“那您想要别的也行。”

“我要你们答应一件事!”

“别说一件,一千件、一万件也行。您快说什么事吧?”

“今后,你们得听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

“一定,一定。您快救命!”

华佗让他们等着,自己带着徒弟到了荒郊野外,采了些紫草的茎叶回来,煎汤给少年们喝下。过了会儿,他们的肚子都不痛了。华佗问:“喝了这药,觉得怎么样?”

华佗心想:这种药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确实会感到舒服。今后就叫它“紫舒”吧!

少年们千恩万谢,告别华佗,回家了。华佗又对酒家老板说:“好险啊,你以后千万不能光顾赚钱,不管人家性命啊!”酒家老板连连点头。

华佗离开酒家,徒弟问道:“这紫草叶子解蟹毒,出在什么书上?”

华佗告诉徒弟书上没有,这是他从动物那儿学来的?

原来有一年夏天,华佗在江南的一条河边上采药。他看见一只水獭逮住一条大鱼。水獭吞吃了很长时间,把肚皮撑得象鼓一样。它一会儿水里,一会儿岸上,一会儿躺下不动,一会儿来回折腾。看来,这水獭难受极了。可是后来,它爬到岸边一片紫草旁边,吃了些草叶,又躺下会儿竟没事了。华佗心想,鱼类属凉性,紫草属温性,紫草可以解鱼毒。从此,他便记在了心上。

后来,华佗还把紫草的茎叶制成丸和散。他又发现这种草药还具有发散的功能,可以益脾、利肺、理气、宽中、止咳、化痰,能治很多病症。

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它取名叫“紫舒”,可不知怎么,后来人们把它叫作“紫苏”了——这大概是音近的缘故,弄混了吧。

【别名】紫苏叶、白丝草、紫菜、黑苏、白紫苏、尖紫苏、回回苏、红苏、红香师草、赤苏、苏、苏叶、苏麻、青叶紫苏、香苏、桂荏、蚊草、臭苏、臭草、皱紫苏、野香、野猪疏、野紫苏、野生紫苏、野紫苏叶。

【药性】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和剂局方》)。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药性】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应用】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4.生姜的故事            一天,苏轼与他的文学好友姜志之饮茶闲谈,姜志之提议道:“苏子,我们还是指坐中一物为药名吧。”苏轼以赞同的口气连声说:“好!好!”志之沉思片刻说:“君为药名。”苏轼不解其意。志之笑曰:“苏子嘛!”苏轼随即说道:“你也是药名,不是厚朴,就是半夏。”志之茫然无知,问其缘故。苏轼曰:“若不是半夏、厚朴,何以姜志(制)之!”志之拍案叫绝:“妙哉!妙哉!”

那“姜”与“制之”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在中药的制法上有净选、切制和炮制等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确保用药安全。姜制法就是诸多炮制方法之一。

相传,我国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

生姜不但治了帝王的瘟疫,也救过许多平民百姓。

唐朝时期,长安香积寺有个叫行端的和尚,夜间上南五台山砍柴,回寺后成了哑巴,人们相互议论不解其故。有的说这是让山上的妖魔给迷住了;也有的说是怕他讲出山上的真情就将他弄哑了。这样一传,吓得众僧再也不敢上山砍柴了。

香积寺的方丈急忙带领众僧在佛前做了八十一天道场,让佛祖为行端驱魔,可是无济于事,行端仍不能说话。这时有个略懂医术的僧人德始提议让行端前去求医于长安城里一位医术高超的刘韬。

德始陪着行端来到长安,拜见了名医刘韬并详述了得病的缘由。刘韬察颜望诊、号脉后说:“师傅先回,待我明日上山一观再行处方。”次日凌晨,刘韬来到山上,仔细观察后便胸有成竹地来到了香积寺,从药袋里取出一块生姜,对方丈说:“尊师放心,请那沙弥速将此药煎服,三五日内定能药到病除。”方丈虽让人将生姜给行端煎服,但心中有疑虑,于是就有意挽留刘韬在寺中多住几日,以观疗效。且说时过两日,行端连服三剂姜汤,胸中郁积渐解,咽喉轻松爽利。又连服了三剂,竟能开口说话了,寺中众僧都惊讶不止。

方丈询问行端病因,刘韬说:“此乃沙弥误食山中半夏所致,用生姜一解,药到病除,并非什么妖魔所害。”众僧也除掉了心病,照旧上山砍柴。

生姜在我国不但是饮食常用的调味佳品,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约有1500年的《名医别录》一书中就有记载。现代研究证实,生姜含有生姜酮,具有健脾、促进食欲与镇咳止吐的作用;姜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感到温暖、发汗,因此,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有奇效。至于生姜的药用方剂举不胜举,这里就不再例举了。

【别名】白姜、均姜、姜头、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

【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后,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肺寒咳嗽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外无表邪而痰多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1.生姜皮 为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性味辛、凉。功能和脾行水消肿,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煎服,3~

2.生姜汁 用生姜捣汁入药。功同生姜,但偏于化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然昏厥者。用量3~10滴,冲服。

5.香薷的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南太武山麓住着一个樵夫。樵夫早年父母双亡,从小就一个人居住在一间破茅屋里,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他为人忠厚老实,刻苦耐劳。有一天樵夫带了扁担,拿了柴刀,上山打柴。刚走不远,忽然听到草木中传出嚓嚓的声音,顺着声响看去,忽见草丛中一条大蟒蛇张开血口想吞吃一只小白兔。樵夫上前举起扁担朝大蛇猛揍下去,大蛇立即放弃小白兔,挣扎着回头要咬樵夫。樵夫眼明手快,急速朝大蛇的要害部位揍几棒,大蛇被打死了。小白兔向救命恩人跪了几跪,说:“恩人,请跟随我走一趟。”然后一蹦一跳地将带着樵夫到一个洞口。樵夫见这个洞又大又奇怪,便俯身跟着小白兔走了进去。这洞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走过了好几十个洞后,樵夫忽然看见一个大洞,洞中金玉满地,光辉耀眼,一个金须银发的老翁满面笑容地从洞中走出来,对樵夫说:“我的大恩人,洞中的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应有尽有,你喜欢什么,任你挑选吧!”樵夫两眼呆呆地望着老翁,不敢开口。老翁见这樵夫很老实,十分喜爱,就牵着他的手走到另一间房门口,伸手拉开珠门帘,叫他独自进里面观看,樵夫被一片金光照射得睁不开眼,闭了一阵,两眼才慢慢睁开,忽见整个房间金壁珠宝,中间有一张玉床,小白免正在床上蹦蹦跳跳地欢迎着他呢!樵夫顿觉双眼发亮。怜爱地捧着小白兔走出门来,双腿跪在老翁面前,恳求地说:“老伯伯,您这里的宝物我都不要,您赐给我这只小白兔吧!“老翁见樵夫这般诚实恳切,便欣然答应了。樵夫手捧小白兔,喜出望外,连蹦带跳地往回家赶,不料走路半路,脚下绊了一块石头,他连滚带翻地掉进深渊,身受重伤,立即晕了过去。小白兔见状,悲痛万分,连忙跪下,朝山洞方向连连盍头,恳求仙翁让它变成人来救活樵夫。倏地,彩云下降,从中显出一位身态苗条,面如桃花的少女来。这少女立即咬破自己和手臂,用流出的鲜血滴入樵夫的口中,然后又采来几株青草,放在口里嚼碎,贴到樵夫受伤之处。过了片刻,樵夫便慢慢地苏醒了。当他睁开双眼的时候,看到面前站着一个婷婷玉玉、美貌如仙的少女,感受到万分惊奇,以为自己是做梦。姑娘见樵夫醒过来,惊喜万分,慢慢地将樵夫扶起来,为他擦去脸上的血污,然后轻声细语地说:“恩人,我是仙翁的侄女,名叫香茹,你就带我回家吧!”樵夫欣喜地把姑娘望着香茹姑娘,高兴地把她带回家,不久,两人便结成了夫妻。

香茹姑娘不但长得漂亮端正,性格温和可亲,而且打柴做饭,绣花缝衣,样样能干。小两口相亲相爱,男耕女织,朝夕相处,相依为命,生活过得非常和睦。香茹的美名,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就传到的一个员外的耳朵里,贪得无厌的员外,见香茹姑娘长相美貌,聪明能干,想强夺为妾,并派他的爪牙登门威胁椎夫:“此山是员外的产业,山中的一切者归员外所有。香茹姑娘原是这山中的一只小白兔,也应归还员外。”樵夫怕了,把员外的话告诉了妻子。香茹姑娘安慰樵夫说:“你去对他们说,只要员外能告诉我,太武山方圆有几里?山上的树木有几根?山中白兔有几只?若能数得出,我便主动上门。”樵无听了,胆子壮了起来,将香茹姑娘的话转告了那些爪牙,爪牙就将情况察告了员外。员外听了,认为香茹姑娘不是好惹的,不敢轻举妄动。但他又不甘心,但揑造了个罪状,到县衙门告了樵夫一状。一天早晨,天刚蒙亮,樵夫正准备上山打柴。刚到门前,就听到外面急剧的狗吠声和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嘭”地一声,门被砸开了,冲进来一群衙役,不容分说地将樵夫押走了。

樵夫被县太爷发配充军,流落到一个孤岛上。香茹思夫悲痛万分,眼泪哭干了,嗓子哭哑了。从那以后,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天刚亮,她就跑到太武山巅,遥望着丈夫流落的方向,巴望着丈夫能从遥远的孤岛插翅飞到自己的身旁。可她万万没有想到,丈夫早已被坏人暗中处死了。不久,员外便派爪牙登门讨亲,香茹见来势汹汹,便心生一计,对众爪牙说:“请转告员外,允许我在太武山巅立名建塔,塔成之日,始来娶亲。”员外听后欣然答应,立即派人大兴土木,不久塔即建成。随后,带着花轿、乐队直朝眷方家门闯来。香茹见状,直奔山巅,冲进石塔,攀上塔顶,遥望孤岛,恨不得化为一片云,随风朝到丈夫的身旁。这时,忽听鼓乐声声逼近,她便纵身跳下石塔,鲜血四外飞溅,染遍了石壁。隔年,在香茹血洒之处,长出无数青翠幼苗,婷婷玉立,芳香扑鼻,嚼之甘味润喉,顿觉舌床生津,具有清凉止渴、利水解暑之功效。因这种幼苗只在香茹鲜血飞溅的巉岩绝壁中生长,为怀念这位美丽贤惠的姑娘,后人将这种草命名为:“太武香茹”。

【别名】香茹、香草、香菜、香戎、石香薷、香茸、蜜蜂草。

【药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和剂局方》)。

2.水肿脚气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如深师薷术丸(《外台秘要》)。

【用法用量】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6.荆芥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有位年过30的妇人,初次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全家高兴不已,就像庆祝盛大节日一样,招待家族亲朋,近邻好友,持续几日。尽管是刚刚出生的孩子,可家人们不管是谁,就像抱着宝贝一样,家中整日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有一天午饭后,大家争着哄过孩子后,各自带着笑意,离去午休。在静静的屋里,只有母亲仔细地看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脸颊,脸上浮现出一种无比的幸福感,一种陶醉的心情从心底不由自主地涌出,她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细嫩的脸蛋儿,带着微笑,在孩子身旁也睡着了。

产妇睡着睡着,觉得身体很热,无意识地掀去薄薄的被子。由于连日来家中宴请四方亲友的劳累,不知不觉一直睡到黄昏,家人准备晚饭的声响也没有使她醒来。她丈夫和小妹进屋想叫起她吃饭,只见她像喝醉了酒一样,直直地躺在床上,手脚稍微硬直,已经不省人事了。

在此之前,仍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家人们,见此情景,人人脸上刹时由晴转阴,能沉住气的,脸上也露出惊异的表情,还未顾上商量如何是好,早已有人跑出去请医生了。

不多会儿,第一位医生请来了。他看着产妇的病状,经过很长时间的诊脉、思考,最后摇摇头,一言不发地低头走了。第二位医生也被请来了。他听了病情介绍,看看病人,还未诊脉,表示毫无办法后告辞了。接着,第三位医生也来了,他也只是看看病人的样子后,摇摇头就走了。连着请了三位医生,都没有医治办法,急得家人团团转,有的人发出了悲哀的哭泣声。

正在此时,从正对大街的大门外,走进一位也不叫门打招呼的老人,看上去已有相当的年纪。雪白的头发、胡须,眼睛炯炯有神,听觉也很敏锐,脚步虽慢却很有力,使人感到是位非同寻常的老者。老者进屋后,先是止住了人们的哭泣声,又仔细地询问了产妇及家人的生活情况后,走近产妇的床前看了看,慢慢说道:“让我来试着给她治疗,你们看好吗?”

产妇的丈夫听罢,拉住老者的双手,刚想要双膝跪下,被老者制止住了。

“让我治疗是行,可是,我还没有把握。因为眼下还没有能治疗此病的药材。如果治不好,请你们一定不能恨我呀。”家人们听后,再看眼前的情景,别无其它的选择,只能照老者说的去做了。

老者从身上的衣兜里随手掏出一个小瓶,从中取出一些黄褐色的粉末,用绍兴酒调匀,将病人的嘴挣开,将药液灌进胃内。老者让家人们纷纷坐在妇人身旁,观察着她脸色的变化情况。

此刻,让人觉得时间就像停止了一样,屋里又静得出奇,好容易过了三四个钟头。这时,妇人的手微微地动了一下,一会儿腿脚也相继动了几下。看来,病人渐渐地恢复了知觉,紧张的神色从老者的脸上消失了,脸上露出了笑容。病人的苏醒及老者的表情,感染了在场的家人,低沉的气氛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老者又按同样方法,连着给病人又服了几次药,只见她病情一点点儿地好转起来。

又过几日,产妇终于从床上坐了起来。老者向家人讲解了治愈的基本方法,又说产妇危难之时已去,让大家尽管放心,说完想告辞离去。他们拉着老者的手,再三道谢,感谢老者的救命之恩,并希望老者赐教一二治病的方法。老者笑着答道:“我用的药是荆芥。当初我看到产妇的病情后,判断是因为产后劳累,内热蓄积体内,汗出又导致毛孔开放,故而风邪从汗毛孔侵入体内,导致中风,继而引起昏睡。为了散发体内风热邪气,使其上行而发散,在这方面荆芥是有很好作用的一味药,且很常用的。虽然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但荆芥治疗此种病例还没有经验,所以前两天试着治疗时,我是很担心的。”

老者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道:“现在仔细想起来,荆芥的功效对此种病例有如此的疗效,对我来讲是一很大的发现,真是值得庆贺的事。”

就这样,荆芥用于产后中风症,渐渐地被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别名】假苏、姜芥、全荆芥、香荆芥、裂叶荆芥、鼠蓂、小茴香、四棱杆蒿、多裂叶荆芥。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1.外感表证 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辛凉解表药银花、连翘、薄荷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故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偏于风热者,每与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4.吐衄下血 本品炒炭,其性味已由辛温变为苦涩平和,长于理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叶等药;治血热便血、痔血,每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治妇女崩漏下血,可配伍棕榈炭、莲房炭等固崩止血药。

【用法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传说古时大禹治水,当“地平天成”之时,在会稽大会诸候,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各州省诸候,纷纷赶到会稽山下一片欢腾,史称“执玉帛者万国。”可是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如今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氏居功自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令杀了防风。

防风被杀,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水,防风氏接到通知,虽然日夜兼程,还是迟到了。

防风被无辜冤杀,当时从他头中喷出一股股白血。大禹感到奇怪,便命人剖开防风的肚皮,细看满肚都是野草,这才知错怪了防风,大禹后悔莫及。

防风死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血,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后来当地乡民为治水受了风寒,头晕脑胀,浑身酸痛,非常难忍。病人中有人梦见防风要他们吃这种草,说是能治风寒病。乡民们试着一吃,果然病就好了。乡亲们说:“这是防风神留给我们的冤魂神草,就叫它“防风”吧!

【别名】防风草、排风草、土霍香、山芹菜、落马衣、秽草。

【药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1.外感表证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以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又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2.风疹瘙痒 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治疗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和剂局方》);治疗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治疗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如消风散(《外科正宗》);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3.风湿痹痛 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桂枝、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医学心悟》)。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4.破伤风证 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熄内风以止痉。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外科正宗》)。

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可与人参、黄芪、白术等药配伍,如升阳益胃汤(《脾胃论》)。若用于土虚木乘,肝郁乘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常与白术、白芍、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用法用量】煎服,4.5~9g。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相传唐代,有一个名叫刘师贞的人,其兄患风湿顽症多年,长期卧床不起,家人遍访各地验方屡试,皆无良效。

一天晚上,刘师贞梦见为治兄病,自己四处访医,忽遇见一位老翁,师贞上前求教道:“我兄患有严重风湿病,虽经多方治疗,仍无良效,请问有何办法治疗?”老翁道:“你兄所患风湿,一般药物是治不了的,有一种药物可治,就是用胡王使者浸酒服可愈。”说完后老翁就不见了。师贞便知此是仙人托梦,连忙记住药名。可是他查遍了所有的医药书籍也找不到胡王使者这种药,只好走访名医药农,竟无一人知道是何药物,师贞十分着急,寝食不安。就在此时师贞又做了一个梦,梦见逝世多年的老母亲,师贞向母亲诉说了哥哥的病情。并告知“曾有一仙人托梦授方,用胡王使者浸酒服可治,但无人知道胡王使者是何药物?”其母连忙告知道:“胡王使者就是羌活。”

师贞醒后即用羌活浸酒给其兄饮服,兄的多年顽疾果真慢慢痊愈了,从此,人们便知道了羌活的祛风湿作用。

【别名】川羌、西羌、蚕羌、大头羌、竹叶羌、胡王使者、追风使者。

【药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故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尤为适宜,常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解表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若风湿在表,头项强痛,腰背酸重,一身尽痛者,可配伍独活、藁本、防风等药,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2.风寒湿痹 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常与其他祛风湿、止痛药配伍,主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常与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如蠲痹汤(《百一选方》)。若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可与川芎、白芷、藁本等药配伍,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9.白芷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苏州有一位李秀才,家境虽然贫寒,仍争分惜秒,埋头苦读经书,可谓废寝忘食。时间一久,经常头痛目眩。一日傍晚,头昏脑胀的李秀才外出散心,行至屋后山中,正欲赋诗,忽闻一阵嘈杂声,李秀才循声搜寻,发现前方一老鹰正在捕食白兔,眼看那白兔遍体鳞伤,敌不过老鹰,李秀才拾起一根竹杆朝老鹰打去,老鹰弃兔而逃。李秀才救下白兔,带回家中细心为它包扎伤口。

白兔为报救命之恩,临别前交待李秀才,日后若有难事只需在后山连呼三声“白兔仙女”道出情由定予帮助,但不可违例。

白兔仙女走后不几日,李秀才又头痛发作,实在难忍。他想起白兔,赶忙跑至后山连呼三声“白兔仙女”,未候片刻,又急呼数声,却不见白兔仙女踪影,只好回到家中,空自叹息。

次日,一老郎中踏入门来,从药囊中取出三粒药丸。嘱其连服三天。李秀才问:“此乃何药?汝是何人?”郎中只答:“白芷一味,以清汤咽下。”便拂袖而去。是夜,李秀才从梦中得知。因违例呼唤,错过了与白兔仙女结为夫妻的良机。秀才后悔不已,为感念白兔仙女,遵嘱服药,药到病除,此后更加发愤读书,这些姑且不提……

【别名】虈、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药性】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配伍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神仙飞步丹(《袖珍方》)。

3.鼻渊 本品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4.带下证 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5.疮痈肿毒 本品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10.细辛的故事        “说到细辛,你们一定要细心啊。”老中医喝了口茶,扫了徒弟们一圈,道:“为师有个教训要你们牢记。大概二十年前,为师那时候还很年轻。”

“师傅都快八十岁了,二十年前也不年轻啊!”

老中医横了他一眼,继续道:“那时候,为师还在游走行医。我来到一个村庄,那里的人们生活的还算富裕。在那看了几天的病,一些老病号觉得我瞧得挺准,在巷里巷外说开了,一些平日里不看大夫的身体小恙的也来凑热闹。其中有一个后生说他因为贪凉,在院子里光着膀子睡了一宿,第二天醒来便觉怕冷、发热、周身疼痛、鼻塞流涕等。见是很明显的风寒感冒,我便给他开了三剂九味羌活汤加减,并嘱其一天一剂,病当好转。本想此小病定当药到病除,可万万没想到……哎……”

“当天傍晚天还没黑,院外便传来喧闹之声,不待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东家便推着我往后门跑,见他如此慌张,只是叫我快跑,以后再细谈,只得作罢,先避一避。”

“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后生买药回去之后便叫媳妇儿给他熬药,拆开一看,见细辛药量偏少,只有其他药的三分之一,以为是我开错了,便把三剂药的细辛量一次性全熬了,心想着明日再去买些那位药不就行了吗。谁知道服药后不到一个时辰,便口唇发乌,满脸通红,呼吸急迫,眼看就要不行了。家人哭的哭,叫的叫,思来想去,也只有这药有问题。想想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被弄成这样,便叫上乡邻亲戚要来捉我偿命。”

“还好后来那后生没事,不然为师心里又会多一个阴影啊。你们以后一定要细辛地用细心啊。”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山人参、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本品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证因脉治》);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又当配伍川芎、麻黄、附子,如细辛散(《普济方》)。治疗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若胃火牙痛者,又当配伍生石膏、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若龋齿牙痛者,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防风等以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3.鼻渊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4.肺寒咳喘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11.藁本的故事          南宋末期的文天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是一个豪杰式的秀才。《宋史》记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顾盼烨然。”“皙”就是肤色白嫩,“顾盼烨然”,指的是眼睛,回眸一看,光彩有神。

这样的美男子,在那一个时代,说不上“妻妾成群”,也称得上是美女绕身了。确实,《宋史》也是这么写的:文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平生自奉甚厚”,说的是文天祥很懂得生活,“声伎满前”说的就是能歌善舞的美女。但这一切,从文天祥的一生来看,是一种愤世嫉俗,是在不得志下的自娱。一旦国家有难,四岁的恭帝诏告“天下勤王”,文天祥马上驱散了声伎,变卖了家财,招兵买马,与“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连汉族带苗族共一万多人马,来到了杭州,最终成就了一段“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光辉人生。

其实,文天祥的才能早已得到了恭帝的爷爷理宗的赏识。帝制时代,一个基层的书生,能得到皇帝的廷试对策,由此提拔,也是科举制度好的一面。尤其南宋,在擢用人才方面,很有可取之处。文天祥当时上了凤凰山皇城的集英殿上,对策的题目是“法天不息”,《宋史》对此赞誉仅仅十一个字:“其言万余不为藁(gǎo),一挥而成”。

这“一挥而成”不是指文章,说的是殿试时答辩的语言:“其言万余不为藁”。“藁”是什么?按《康熙字典》的说法,是满山遍野一种理不清的乱草。杭州人说“搞七搞八”,其实就是这一个“藁(gǎo)”字。大概当时的南宋朝廷中说“藁”话的人实在太多,这也是理宗总要昏昏欲睡的缘故。文天祥说了洋洋万言,却头头是道,一点都不“藁”,理宗大奇。可惜,文天祥太倒霉,处在乱世不说,谋事还正在奸臣当道的年头:先是丁大全,后是贾似道。

“藁”这个字后来也作为“草稿”的“稿”字,本意也是一种欲理且乱的样子。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作为“乱七八糟”的本意,出现在宋明时期的市井俚语中。譬如《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桂员外途穷忏悔”,说的是桂某当年潦倒,在苏州给一位施员外当长工,施员外见桂某可怜,馈赠三百两银子助他还债,并收留成家。某日,桂某在施家后花园劳作,掘得几千两施家祖上的窖藏白银。桂某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施员外,举家迁到绍兴,成了远近闻名的桂大富人。

十几年过去,施员外去世,施家孤儿寡母因疏于理财,家境逐渐衰败。施夫人和儿子去了绍兴,本想投奔发了家的桂某。没料到桂某忘恩负义,“自见了施小官人之后,却也腹中打藁”,左思右想,怎么才能打发施家母子?

桂某“腹中打藁”的“藁”,就是七上八下,综错复杂的“乱”。六百年前冯梦龙所写的“三言”,几乎是以口语入书,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当时的市井俚语。这也可以看出,“藁”的本意作为口语,在当时依然存在,但作为书面语,已经极少用了。至少,在吴越地区是这样的。

【别名】藁茇、鬼卿、地新、山苣、蔚香、微茎、藁板、山园荽、辽藁本、水藁本、家藁本、西芎藁本、北藁本、香藁本、净藁本、西芎、茶芎、热河藁本、野藁本、野芹菜、辽宁藁本、土芎、儿卿。

【药性】辛,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本品辛温香燥,性味俱升,善达巅顶,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甚者,每与羌活、苍术、川芎等祛风湿、止痛药同用,如神术散(《和剂局方》);若外感风寒夹湿,头身疼痛明显者,常配羌活、独活、防风等药,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如羌活胜湿汤。   2.风寒湿痹 本品辛散温通香燥之性,又能入于肌肉、经络、筋骨之间,以祛除风寒湿邪,蠲痹止痛。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每与羌活、防风、苍术等祛风湿药同用,如除风湿羌活汤(《内外伤辨惑论》)。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12.苍耳子的故事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到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苍耳子。刺猬先生感到很奇怪:“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的!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先生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刺猬先生问好并请他有空去做客。

当小兔离开时,刺猬先生发现,有三颗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了小白兔的毛上,并快乐地唱起了歌:“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跑天下,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刺猬先生乐了,他终于懂了苍耳是怎么来的。

【别名】呆耳、亦名胡、常思、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老场子、地葵、芨芨、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药性】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宣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可与防风、白芷、羌活、藁本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因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故一般风寒感冒少用。

2.鼻渊 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用治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者,一药数效,标本兼治,可内服亦宜外用,为治鼻渊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常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如苍耳子散(《济生方》)。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本品又常与薄荷、黄芩等疏散风热、清热药同用。其他鼻病,如伤风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等,本品亦较常用。

3.风湿痹痛 本品辛散苦燥,性温散寒,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四肢拘挛,可单用,或与羌活、威灵仙、木瓜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药同用,治风疹瘙痒。又本品研末,用大风子油为丸,还治疥癣麻风,皆取散风除湿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为苍耳的茎叶。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风,清热,解毒。主要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也可用于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证。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本品散气耗血,体虚者慎用。

相传古时有一位姓秦的秀才得了鼻病,经常鼻塞不通,浊涕常流,腥臭难闻,连妻女都回避他。他求过不少名医,用过不少药物,但病情总是不见好转,为此他非常苦恼,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这天,秦秀才来到一棵古树下,准备自缢,被一个过路的樵夫救下。问明缘由后,樵夫告诉他说:“此病不难治,北山中就有一种药可治。”秦秀才忙问药名,并拿出银两酬谢。樵夫摆摆手,笑着说:“老夫认柴不认钱,救人一死值几何?心诚意至香扑面,活命自不惧坎坷。”说着用手往深山一指,就走了。

秦秀才按照樵夫的指点,走到深山中寻找。终于,他来到一片遍山花树的地方,只见到处都是一种叶茂花大的树,香气四溢。他采了一些花蕾,煎水连服数天,鼻病果真痊愈了。他异常高兴,又采了一些种子带回家,精心种在自家院子里,以此花为患鼻病的人医治,皆得奇效。有人问秦秀才此药何名,他想了想,觉得这药得来是樵夫暗言指点,自己意会所识,就叫“心意花”吧。天长日久,后人就传成了“辛夷花”。

【别名】林兰、木栏、桂栏、杜兰、木兰、紫玉兰、辛矧、侯桃、房木、辛雉、迎春、木笔花、毛辛夷、姜朴花、毛桃、房木、新雉辛矧、侯桃、玉兰、迎春。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用治外感风寒,肺窍郁闭,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者,可配伍防风、白芷、细辛等发散风寒药。若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亦可于薄荷、金银花、菊花等疏散风热药中,酌加本品,以增强通鼻窍、散风邪之力。

2.鼻渊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偏风寒者,常与白芷、细辛、苍耳子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偏风热者,多与薄荷、连翘、黄芩等疏风热、清肺热药同用。若肺胃郁热发为鼻疮者,可与黄连、连翘、野菊花等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使用注意】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传说葱是神农尝百草时寻出的一味良药,由于在日常饭菜中常用,又被称为“和事草”。在中国传统饮食中,葱是常用的调味作料。相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某日到女婿家,女婿和女儿招待他,只是一锅葱汤及半锅麦饭,于是女婿一再向岳父大人表示歉意。朱熹即兴吟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题诗之后,便欣然离去。

葱原产于我国,16世纪传入欧洲,在此之前,欧洲人吃的是洋葱而非我国的细香葱。

经过我国近3000年的培育,至今葱已有许多品种,市场上常见的有羊角葱、改良葱、水沟葱、青葱、小葱、老葱等。我国北方多栽培普通大葱。长葱白类型有:山东章丘梧桐葱、北京高角白、辽宁盖平大葱、洛阳笨葱等;短葱白类型有:山东寿光八叶齐、西安竹节葱、河北保定对叶葱等。南方较著名的有上海分葱、四川楼葱等。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章丘大葱,每株长达1.3米左右,仅葱白就有约1米,重达0.5-1公斤,大者1.5公斤,可谓葱中之王。《中国实业志》说:“葱,鲁人多生食。”说明山东人常把生葱当菜吃。

关于葱的品种和用途,《本草图经》记载:“葱有数种,入药用山葱、胡葱,食品用冻葱、汉葱。又有一种楼葱,亦冬葱类也,江南人呼龙角葱,言其苗有八角故云尔,淮、楚间多种之。”《本草纲目》还说:“冬葱即慈葱,或名太官葱,谓其茎柔细而香,可以经冬。汉葱一名木葱,其茎粗硬,故有木名。”著名文学家老舍在《到了济南》中赞道:“不看花,不看叶,单看葱白儿,你便觉得葱的伟丽了……济南的葱白起码有一米来长吧!”“最美是那晶亮、含着水、细润、纯净的白颜色,这个纯净的白色好像只有看过古代希腊女神的乳房者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鲜白、带着滋养生命的乳浆”,“假如你不信呢,吃一棵尝尝。”

【别名】葱茎白、葱白头、大葱白、鲜葱白、绿葱白、大葱。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不燥烈,发汗不峻猛,药力较弱,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之轻证。可以单用,亦可与淡豆豉等其他较温和的解表药同用,如葱豉汤(《肘后方》)。风寒感冒较甚者,可作为麻黄、桂枝、羌活等的辅佐药,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

2.阴盛格阳 本品辛散温通,能宣通阳气,温散寒凝,可使阳气上下顺接、内外通畅。治疗阴盛格阳,厥逆脉微,面赤,下利,腹痛,常与附子、干姜同用,以通阳回厥,如白通汤(《伤寒论》)。单用捣烂,外敷脐部,再施温熨,治阴寒腹痛及寒凝气阻,膀胱气化不行的小便不通,亦取其通阳散寒之功。

此外,葱白外敷有散结通络下乳之功,可治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治疮痈肿毒,兼有解毒散结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相传,从前,有一个农家的孩子,自幼患鼻炎,长年鼻塞流黄脓鼻涕,臭哄哄的。孩子家里养有一群鹅。一天,他赶着鹅群到一个山边的地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有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鹅群却一口都不吃。小孩用竹竿把鹅群赶到草旁,鹅群只低头闻闻,又跑开了。小孩心里好奇,拔一株草用鼻子闻了一会,忽然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也开通了。后来,他再不流浓臭鼻涕了。同村还有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了。从此,这种草的药用功效逐渐流传开。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

【别名】球子草、石胡荽、地胡椒、三牙戟、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

【药性】辛,温。归肺、肝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药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

2.鼻塞不通 本品辛温升散,入肺经,能通肺窍,利鼻气。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息肉以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经鼻腔给药,剂型多种,单用有效。或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内服,治疗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若偏于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药同用

3.寒痰咳喘 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

4.疮痈肿毒 本品兼能解毒消肿,治疗疮痈肿毒,《濒湖集简方》以本品和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药渣敷患处。《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适量。

16.胡荽的故事          胡荽又名芫荽,最初称为香菜,英文名Coriander Herb,原产于中亚和南欧,或近东和地中海一带。据唐代《博物志》记载,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香菜,故初名胡荽。后来在南北朝后赵时,赵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顺耳,下令改名为原荽,后来演变为芫荽。

据民间传说,商纣王昏庸无道,朝政荒芜,崇信妖妃,残害忠良。周文王顺天意,主正义,集诸侯,讨伐商纣。赵公明逆天意,助商纣,命丧疆场。赵公明的三个妹子云霄、琼霄、碧霄为兄报仇,与姜子牙对阵。两军激战混乱中,杨戬放出了哮天犬,把碧霄的裤档一口扯烂了。碧霄害怕露出羞处,臊的两手捂住羞处蹲了下去。云霄、琼霄一下于赶了过来,捡起一块条石,照准哮天犬的后脑勺打去,一下子把哮天犬打的脑浆四喷。碧霄裤档被扯烂,失了贞体,恨死了哮天犬,把死犬拿来扒了皮,吃了狗肉。吃了肉,喝了汤,解了恨,嫌狗皮和狗爪扔在那里恶心,就地挖了个小坑埋上。谁知哮天犬也是得道仙犬,它的毛长成一种香草,后人称为香菜。

【别名】香菜、香荽、胡菜、原荽、园荽、芫荽、芫茜、胡荽、莞荽、莚荽菜、莚葛草、满天星。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1.麻疹不透 本品辛温香散,能发散风寒,透疹外达,用治风寒束表,疹发不畅,或疹出而又复隐者,可单用煎汤局部熏洗,或与荆芥、薄荷等解表透疹药同用。亦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者,因其发汗解表之力较弱,故临床少用。

2.饮食不消,纳食不佳 本品气味芳香,能开胃消食,增进食欲,尤多用于饮食调味。若治疗饮食积滞,胃纳不佳者,可与健脾消食药、行气和中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服。

柽柳又叫做观音柳、西湖柳,柽柳枝条十分的细柔,姿态也是婆娑多彩,所以,无论风怎么样吹,它都能以它的柔软而抵抗风沙,开的花就好像是红色的蓼,看上去十分的美观。而在应用方面则是多种在庭院中作为绿色的篱笆用,望上去显得绿荫垂条,别具风格。

观音柳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生态环境的树种之一。它的树根很长很广,长到可以吸到沙漠深层的地下水。西湖柳还不怕沙埋,如果被流沙埋住后,它的枝条也能顽强地从沙中探出头来,继续顽强地生长着,完成它那防风固沙的使命。柽柳的花语为赎罪,之所以为赎罪,据说柽柳的前身是玉皇大帝殿前的植物,因为有一天一不小心挂烂了玉皇大帝的衣服,于是就给降罪到人间的沙漠中去防风固沙来赎罪。所以,它又叫做观音柳,花语为赎罪。如果你想道歉的话,赎罪的柽柳也是不错的选择。

【别名】金条、黄金条、三春柳、观音柳、西湖柳、红柳、阴柳。

【药性】辛,平。归肺、胃、心经。

【功效】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1.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辛散透发,功专发表透疹,主治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或表邪外束,疹毒内陷,始见形而骤然收没者,常配伍牛蒡子、蝉蜕、竹叶等透疹药同用,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亦可煎汤熏洗、擦摩。此外,本品煎汤沐浴治风疹瘙痒,也可配伍防风、荆芥、薄荷等祛风止痒药。

2.风湿痹痛 本品辛散,有祛风除湿作用,治疗风湿痹证,肢节疼痛,可与羌活、独活、秦艽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者不宜使用。用量过大易致心烦、呕吐。

从前有一个很有才华的男人,而且很有钱,但是他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身边的漂亮姑娘都是因为钱而接近他,每周都会在他的大花园举行盛大的舞会,邀请全城最有名的人来参加,可是在狂欢之后所剩下的只有更多的寂寞。

有一次他的管家病了,管家的女儿从乡下来来替父亲的工作,顺便从乡下带了几粒薄荷籽,周末又是一场盛大的舞会,善良的姑娘把场地布置的更加漂亮,得到了男人的称赞。

一天,男人看到姑娘在花园里刨地,就问姑娘在做什么,姑娘回答:“种薄荷。”

男人大笑起来:“在我这个名贵的花园里怎么会配种这种东西呢?我正准备在这儿放一个现代雕塑呢?”

但是姑娘还是自顾自的种下了深褐色的种子,并说出了一个理由,不是一个而是有很多理由:“薄荷可以煮茶,调果子酒。爱神,最重要的是关于薄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爱神,会在秋天的傍晚,安排有缘的情人在薄荷花边相逢,所以在家乡未婚的男女都会在家门口种上一些薄荷!”

男人笑得更凶了:“我可是全城最有钱的钻石王老五,会没有姑娘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姑娘说:“她们都是冲着你的钱而来的,不会带给你真正的爱!”

男人被姑娘的话噎住了。

种下的薄荷很快发芽抽出绿绿的枝儿,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和花园里名贵的花比起来实在是太平凡了。而来参加舞会的客人问起,男人简直不敢说那是廉价的薄荷,男人还是照旧举行他的舞会,而且是一次比一次热闹。

到了夏天,男人不幸患了肺病,而且很严重,不得不取消所有的舞会,先前环绕着他的美女们自然时不时打来电话,送点鲜花什么的表示问候。但,只是仅此而已,没有这个男人,她们还有别的乐子可寻。在这些一个人的日子里。只有姑娘每天忙里忙外,尽心地照顾男人,而且还用薄荷调出一种果茶,每天午后送到男人的床前,男人慢慢地喝,觉得异常的可口清凉,姑娘每天会陪他聊聊天,有时谈到投机处还会开怀大笑,渐渐的男人觉得不一定要开舞会生活才会有意思,反而觉得简单和安闲会带人一种别样的情趣。

有一天他把这种感觉告诉了姑娘,“我现在就不孤独了么?”男人自问自地想。但是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清楚,他感到内心中坚硬的地方,在被姑娘的温柔一点点的变软。

夏天过去了,男人的病也好了。一天他到花园看到那茂盛的薄荷,不由得想起了那个传说,有种期待秋天的感觉。又一次空前盛大的舞会,在晚会的前一天,男人把姑娘叫到书房,男人为姑娘们准备了一大堆礼物,让她第一个挑选礼物,

姑娘听着,脸色马上变了,转身就走了。

男人一把拉住姑娘,以为礼物不合她的意,但是看到姑娘脸上泪水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所谓的慷慨伤害了姑娘。

第二天的舞会非常好,可是主人却闷闷不乐。

下个周末,下下个周末,再下下个周末人们都没有再接到男人的邀请。因为管家病好了,姑娘要走了,回到了那个朴实的乡下去了,浅色的花朵变成了褐色的籽。

男人一直在薄荷边徘徊到深夜,好像是在等待爱神。

一天又一天,很快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这个时候男人来到了乡下,找到了姑娘。告诉姑娘他一直在薄荷边上徘徊可是没有遇到爱神,更惨的是薄荷全冻僵了。

姑娘哦了一声,然后又听男人说:“还好秋后我保留了八粒种籽。”

说着他像变魔术一样伸出手来,在掌心是几颗带体温的褐色种籽,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着姑娘数过,男人笑笑指着自己的心“第八颗在这里。保留在我的心里,明年我们一起种,等待着和爱情一起发芽……

【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

【药性】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眩晕,宜与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风、清热、止痛药配伍,如上清散(《丹溪心法》)。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可与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如六味汤(《喉科秘旨》)。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蝉蜕、牛蒡子、柽柳等药,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金银花等同用,如薄荷汤(《痧胀玉衡》)。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从前有一个很有才华的男人,而且很有钱,但是他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身边的漂亮姑娘都是因为钱而接近他,每周都会在他的大花园举行盛大的舞会,邀请全城最有名的人来参加,可是在狂欢之后所剩下的只有更多的寂寞。

有一次他的管家病了,管家的女儿从乡下来来替父亲的工作,顺便从乡下带了几粒薄荷籽,周末又是一场盛大的舞会,善良的姑娘把场地布置的更加漂亮,

一天,男人看到姑娘在花园里刨地,就问姑娘在做什么,姑娘回答:“种薄荷。”

男人大笑起来:“在我这个名贵的花园里怎么会配种这种东西呢?我正准备在这儿放一个现代雕塑呢?”

但是姑娘还是自顾自的种下了深褐色的种子,并说出了一个理由,不是一个而是有很多理由:“薄荷可以煮茶,调果子酒。爱神,最重要的是关于薄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爱神,会在秋天的傍晚,安排有缘的情人在薄荷花边相逢,所以在家乡未婚的男女都会在家门口种上一些薄荷!”

男人笑得更凶了:“我可是全城最有钱的钻石王老五,会没有姑娘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姑娘说:“她们都是冲着你的钱而来的,不会带给你真正的爱!”

男人被姑娘的话噎住了。

种下的薄荷很快发芽抽出绿绿的枝儿,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和花园里名贵的花比起来实在是太平凡了。而来参加舞会的客人问起,男人简直不敢说那是廉价的薄荷,男人还是照旧举行他的舞会,而且是一次比一次热闹。

到了夏天,男人不幸患了肺病,而且很严重,不得不取消所有的舞会,先前环绕着他的美女们自然时不时打来电话,送点鲜花什么的表示问候。但,只是仅此而已,没有这个男人,她们还有别的乐子可寻。在这些一个人的日子里。只有姑娘每天忙里忙外,尽心地照顾男人,而且还用薄荷调出一种果茶,每天午后送到男人的床前,男人慢慢地喝,觉得异常的可口清凉,姑娘每天会陪他聊聊天,有时谈到投机处还会开怀大笑,渐渐的男人觉得不一定要开舞会生活才会有意思,反而觉得简单和安闲会带人一种别样的情趣。

有一天他把这种感觉告诉了姑娘,“我现在就不孤独了么?”男人自问自地想。但是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清楚,他感到内心中坚硬的地方,在被姑娘的温柔一点点的变软。

夏天过去了,男人的病也好了。一天他到花园看到那茂盛的薄荷,不由得想起了那个传说,有种期待秋天的感觉。又一次空前盛大的舞会,在晚会的前一天,男人把姑娘叫到书房,男人为姑娘们准备了一大堆礼物,让她第一个挑选礼物,

姑娘听着,脸色马上变了,转身就走了。

男人一把拉住姑娘,以为礼物不合她的意,但是看到姑娘脸上泪水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所谓的慷慨伤害了姑娘。

第二天的舞会非常好,可是主人却闷闷不乐。

下个周末,下下个周末,再下下个周末人们都没有再接到男人的邀请。因为管家病好了,姑娘要走了,回到了那个朴实的乡下去了,浅色的花朵变成了褐色的籽。

男人一直在薄荷边徘徊到深夜,好像是在等待爱神。

一天又一天,很快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这个时候男人来到了乡下,找到了姑娘。告诉姑娘他一直在薄荷边上徘徊可是没有遇到爱神,更惨的是薄荷全冻僵了。

姑娘哦了一声,然后又听男人说:“还好秋后我保留了八粒种籽。”

说着他像变魔术一样伸出手来,在掌心是几颗带体温的褐色种籽,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着姑娘数过,男人笑笑指着自己的心“第八颗在这里。保留在我的心里,明年我们一起种,等待着和爱情一起发芽……

【别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

【药性】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眩晕,宜与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风、清热、止痛药配伍,如上清散(《丹溪心法》)。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可与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如六味汤(《喉科秘旨》)。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蝉蜕、牛蒡子、柽柳等药,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金银花等同用,如薄荷汤(《痧胀玉衡》)。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话说在古代,有一个旁姓老农,一家五口,二亩薄地,一头老黄牛,男耕女织也能维持一家生计。但是家中老母有病,症状三多及视力模糊(糖尿病)。

一天,老农耕地累了在一棵树下睡着了,醒来看到老黄牛在路旁吃草,把牛赶来继续耕地,这老牛拉起犁来比刚开始时轻松多了,他自感有点跟不上趟。

第二天老农又去耕地,休息时老牛又到路旁吃草,老农对昨日老牛吃过草后拉犁的牛劲大增有些奇怪,他想看看老牛吃的是啥草。过去一看,只见那草的叶子大而厚,像个大象耳朵,看牛吃得起劲,他就随手拔出一棵,那知这草的根长的吓人,足有三尺多长,形状有点象山药,掰开里面呈白色,咬一口尝尝微粘带点土腥味,不知不觉把这草根吃完了,也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反而觉得比刚才还精神了。于是,他拔了些带回家,让家人洗干净,切成段,再放几块萝卜一起煮,全家当汤喝。一连喝了七八天,老母亲的眼睛突然明亮了,原来的三多症状也消失了,还能干点体力活了。家中其他人的精神也大有改变,小儿子原来脸色土黄、嘴唇发白,如今变得红璞娇嫩,活泼可按。全家人坐在一起议论这种草叫什么,给它起个名字,老农说:是老牛吃过这种草后拉犁才有劲的,我姓旁,在旁字上面加个草字头,就叫“牛蒡”吧!小儿子说:老牛吃了这种草就有劲,应该叫“大力根”。从此以后,人们叫这种草为“牛蒡”,也叫“大力根”。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牛蒡、黍牿子、蝙蝠刺、毛然然子、黑风子、毛锥子、粘苍子、鼠尖子、弯巴钩子、万把钩、大牛子、牛子、鼠粘、鼠粘草子、夜叉头子、劳翁菜子、便牵牛子、饿死囊中草子、象耳朵子、老母猪耳朵子、疙瘩菜子、老鼠憨子、鼠见愁子、牛菜子、老母猪豁子。

【药性】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配银花、连翘、荆芥、桔梗等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柽柳、竹叶等同用,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若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本品能散风止痒,常配伍荆芥、蝉蜕、苍术等药,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 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故可用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等热毒病证。因其性偏滑利,兼滑肠通便,故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芒硝、栀子、边翘、薄荷等同用。治疗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连翘、栀子、瓜蒌等药同用,如牛蒡子汤(《外科正宗》)。本品配伍玄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清热泻火解毒药,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别名】大力子根、恶实根、鼠粘根、牛菜根。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植物形态详牛蒡子条。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药材】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功能】祛风热,消肿毒。

【主治】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蝉,俗称“知了”,属昆虫纲蝉科。传说古时候,一名叫单的猎户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新婚不久,单的妻子被一个叫堂的纨绔子弟看中。堂常常施一些小恩小惠接近单,单妻看出了堂的不良用心,就提醒单疏远堂,可单不听妻的规劝,反视堂为知己。初夏的一天,堂设骗局邀单进山狩猎,并谎称在山里聚会。单出门后,堂闯进单家对单妻强行非礼,单狩猎归来,妻子哭诉了经过,单不但不信,还怪妻子撒谎,动手打了妻子。单妻深感委屈,自缢于一棵树上。此时,单如梦初醒,悔恨交加。深夜,他潜入堂家,逼堂说出真相后将堂杀死。之后他跑到妻子自尽的树前,抱住树狂叫三声“知道了”便吐血而亡。单死后变成了蝉,栖在枝头,终日向妻鸣叫:“知了!知了!”以示忏悔。单妻被单的真情所感动,也变成了蝉,终日陪伴着丈夫,只是不会鸣叫。

关于“蝉”,不仅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还是药食兼优的佳品。它幼虫时期深藏土中,吸取树根液汁,脱壳成虫后,栖于嫩枝上,摄取树枝中的养分。无论幼虫、成虫,均可食用,其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菜肴形式入席,也可加工成蜜饯、调味品和饮品,或磨成粉末掺在面粉中做成各种食品。在我国淮北一带,人们爱吃蝉,农贸市场上也卖蝉。那些爱喝酒

(药材的毒性由小到大排列为:小毒--->有毒--->大毒--->剧毒)

感冒头痛,黄疸,小儿惊风
散风邪,止头痛,祛寒湿 感冒头痛,疥癣,寒湿腹痛
疏风散热,退目翳,止血 脱肛,迎风流泪,咽喉痛,矽肺,血痢,白内障
大力王,雷公菜,飞廉蒿 祛风利湿,凉血止血,散结 风热感冒,头晕,尿道感染,皮肤痕痒
疏散风寒,祛风湿,消肿 风湿痛,风寒感冒,骨节疼痛
风疹痕痒,咽喉炎,麻疹不透,风热咳嗽,疮毒
解表,透疹,升阳,清热 咽喉炎,崩漏,带下,中气下陷,斑疹不透,子宫脱垂,脱肛
疏风解表,利尿解毒,透疹 麻疹难透,感冒,慢性支气管炎,鼻咽癌 麻疹已透者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风寒感冒,呕吐,痰满喘咳,解半夏、天南星毒
头痛,齿痛,鼻炎,带下,肠风,痔疮,疥癣
解表,祛风,除湿,止痛 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骨节酸痛,破伤风,崩漏,自汗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 风寒感冒,痰多喘咳,水肿,风湿痛,跌打损伤,牙齿痛,毒蛇咬伤,肋间神经痛 中毒量为15-30克;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风寒头痛,鼻炎,鼻息肉,下肢溃疡,腰腿痛,支气管炎,牙痛,风寒湿痹
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骨节酸痛,水肿,扁桃体炎
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 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子宫火热,耳聋
风寒头痛,鼻炎,鼻窦炎,牙痛,风湿痛,耳聋 
麻疹透发不快,食积,肠风
祛风,解表,理血;炒炭止血  感冒发烧,头痛,咽喉痛,中风,吐血,鼻出血,崩漏,产后血晕,疥癣
发汗解表,祛暑利湿,调中  中暑,风寒感冒,呕吐腹泻,水肿,脚气,发烧头痛
发汗解肌,温经通络,消炎杀菌 风寒感冒,痰满胸痛,经闭,手足冷冻,梦遗,关节痉挛 温病、血证者及孕妇忌服 
和解表里,疏肝利湿,升阳 高烧,胸满肋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肝炎,脱肛,疟疾,头痛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  斑疹不透,皮肤瘙痒,水肿,肾炎,鼻出血,风热感冒 
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感冒发烧,头痛,肺热咳嗽,喉炎,牙痛,浮肿,眼睛赤痛,脱肛 
清热泻心,凉血;炒炭止血  热病烦燥不眠,黄疸,淋病,糖尿病,感冒高烧,鼻炎,尿血,目赤,乳腺炎,吐血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头痛眩晕,目赤,肿毒,疔疮,高血压,咽喉痛,冠心病 
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排脓止痛  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肠胃炎,高血压,鼻炎,宫颈炎,泌尿系感染,湿疹,丹毒 
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小便不利,风疹,咳喘,浮肿  体虚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忌服 
风热感冒,寒热往来,头痛,烦躁,感冒鼻塞,断奶乳胀,胸闷 
升阳解肌,除烦止渴,透疹止泻  感冒,风热头痛颈痛,烦热干渴,高血压,急性肠梗塞,心绞痛,斑疹不透,泄泻,眼底病,早期突发性耳聋,酒醉不醒
风寒感冒,风寒头痛,二便不通,脚气,蛲虫病,乳腺炎,消化不良,霍乱转筋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胎动不安,鼻炎,慢性气管炎,解鱼蟹毒
祛风寒,祛湿,退翳,通鼻窍  风寒感昌,哮喘,喉炎,百日咳,疟疾,鼻炎,鼻息肉,白内障,疥癣 
风热感冒,正、偏头痛,目昏多泪,胃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秃头,赤眼  血虚有火之头痛眼痛者慎服
风热感冒,过敏性鼻炎,声音沙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小儿惊风,中耳炎,白内障,疔疮,破伤风
流行性感冒,流脑,肝炎,肝硬化,乙脑,肺炎,丹毒,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流行性腮腺炎,吐血,鼻出血,暴发性红眼病 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慎服
风热感冒,鼻塞,头痛目赤,咽喉肿痛,中风失音,口疮,骨蒸劳热,食滞腹胀 不宜久煎,需后下;阴虚血燥、表虚多汗者忌服
感冒,高烧,肝炎,目赤
消炎,散瘀,下气,破积 支气管炎,淋巴结炎,跌打损伤,肝腹水 煎药宜4小时以上,孕妇忌服
消肿止痛,平喘止咳,解毒 腮腺炎,带状疱疹,支气管炎,脱肛,淋巴结核
胎动不安,月经不调,崩漏,吐血
疟疾,胃痛,神经衰弱,肠胃炎,
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消肿 阑尾炎,疳积,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解毒,凉血止血,祛瘀积 风热感冒,肝炎,矽肺,乙脑,口疮,肺炎
肠炎,疳积,皮炎,尿血,菌痢
中风,百日咳,丹毒,淋巴结核
心衰,吐血,蛇咬伤,咽炎,烫伤
感冒发烧,麻疹,湿疹,痔疮,高血压,肠炎
咽喉炎,宫颈炎,乳腺癌,牙齿肿痛,鼻咽癌
各种癌肿,狂犬病,淋巴结核,咽喉炎
利湿,解毒,泻火,养阴 淋病,腮腮炎,牙痛,糖尿病,咽炎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杀虫 各种急性炎症,丹毒,败血症,扁桃体炎,黄疸肝炎,鼻炎
湿疹,乳腺炎,痢疾,疟疾,肠炎
吐血,黄疸,腮腺炎,淋浊,哮喘,胃溃疡,结膜炎
痢疾,感冒,结膜炎,乙肝,麻疹
血淋,阑尾炎,百日咳,钩虫病,糖尿病,带下
解毒祛瘀,止血,破血,杀虫 咽喉炎,肝炎,小儿惊风,血淋,疟疾,乳腺炎
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生津 肺热咳嗽,糖尿病,葡萄胎,乳腺炎
牙痛,鼻炎,头痛,乳腺癌
血崩,金疮出血,肠胃炎
高烧,小儿惊风,口舌生疮,抽搐,丹毒
白喉,乳腺炎,毒蛇咬伤,血淋,乙肝,咽喉炎
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消炎 感冒发烧,食欲不振,食道癌,闭经,胃炎,乳腺炎
湿疹,外伤出血症(外用),下肢溃疡 (内服外敷),烧烫伤(外用)
解毒,凉血,杀虫,止痒,通便 腮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湿疹,便秘,肝炎,结膜炎,扁桃体炎
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 肺结核,乳腺炎,带下,蛇咬伤,乳少,肿毒
腮腺炎,黄疸,尿血,丹毒,毒蛇咬伤
清肺祛痰,消肿解毒,祛风化湿 咽喉炎,关节炎,痢疾,无名肿痛
清热凉血,清心安神,泻火解毒 高烧,扁桃体炎,吐血,小儿惊风,咽喉肿痛
高烧,牙痛,口舌生疮,口干咽千,中暑自汗,胃火头痛,发狂乱语
痰喘,乙肝,骨痛,带下,各种癌症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 乙脑,头痛,黄疸,咽喉炎,目赤痛,阴囊肿痛
解毒,活血消肿,利尿,散结 高血压,毒蛇咬伤,泌尿系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肾炎,宫颈癌,肝癌
解毒,散结,生肌,止痛 痔疮,血痢,烫伤,疔疮,痈肿
血淋,尿道感染,肺结核,水肿,风湿痛,咯血
清热凉血,消积滞,解毒 细菌性痢疾,结肠炎,风火牙痛,子宫癌,神经性皮炎,崩漏
清热祛痰,凉血解毒,止痛 咽喉炎,吐血,鼻出血,肝硬化腹水,内出血,腮腺炎,神经性皮炎
扁桃体炎,盆腔炎,黄疸,恶性肿瘤,阑尾炎,咽喉炎,附件炎
通经草,半面花,再生草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 吐血,鼻出血,血淋,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各种癌肿,乙肝,阑尾炎,食道癌
午后潮热,高血压,眩晕,血淋,吐血,健忘,小便不通
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尿 中暑,暑热烦渴,高热津伤,小便不利,口疮
发烧烦渴,小儿惊风,鼻出血,小便短赤,淋浊,产后大出汗,中暑
风热赤眼,青光眼,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失明,习惯性便秘
罗苇,龙角,油葱,象胆 清热泻火,通便,杀虫,美容 便秘,经闭,小儿惊风,小儿疳积,萎缩性鼻炎,疥癣,青光眼,痤疮
高热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解河豚鱼毒
风热感冒,咽喉炎,丹毒,斑疹,小便痛,肺脓肿,急性肾炎,视网膜出血
强心镇静,消炎,助消化 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高血压,脑血管病,肝炎,支气管炎,肺癌,宫颈癌,前列腺炎,麻风,胃炎 0.9-3 溶化为水后使用
清热解毒,生津,活血,抗感染 感冒,风热头痛,烦燥,淋病,咳血,咽喉炎,扁桃体炎,解毒菌或砒霜中毒(配合金银花、凤尾草)
吐血,便血,肺结核午后潮热,经闭,高热,高血压,过敏性鼻炎,乙脑
清热解毒,消肿,降低转氨酶 乙肝,咽喉肿痛,丹毒,蛇咬伤,痢疾,迁延性肝炎,乳腺炎,癌性溃疡
发烧,血痢,肝炎,疮毒,筋骨疼痛,细菌性痢疾,肠炎,盆腔炎
黄疸,胃痛,小便刺痛,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清热解暑,除骨蒸劳热  高烧,中暑,骨蒸劳热,疥疮   产后血虚及泄泻者忌服
小儿惊风,斑疹,吐血,咯血,丹毒,高烧
肺结核,痰火咳血,肿毒,高烧,精神病,跌打损伤
鼻出血,黄疸,淋病,脚气,水肿,蛇虫咬伤,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
高热癫狂,吐血,下血,带下,丹毒,跌打损伤,哮喘 
肠炎,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疥癣,蛇咬伤,腮腺炎
烦热,糖尿病,骨蒸劳热,肺热咳嗽,便秘,胎动不安,小便不利
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阑尾炎,声音沙哑,胃痛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结膜炎,淋巴管炎,口疮
咽喉痛,风热感冒,肠炎,败血症,子宫糜烂(外用),肺炎,乙肝,外伤感染,阑尾炎,角膜炎(外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咳  肺炎,支气管炎,水肿,带下,中耳炎,淋病,鼻炎,湿疹,百日咳,宫颈炎(外用),肠炎
惊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吐血,鼻出血,火眼,痔疮
清热解毒,截疟,杀虫,燥湿 痔疮,早期血吸虫病,细菌性阴道炎(外用),痢疾,疟疾,久泻 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饭后吞服
清热开肺气,泄肺热,利咽 声音沙哑,干咳无痰,吐血,痔漏,风火牙痛,咽喉痛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炎  菌痢,风热感冒,肠胃炎,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高血压,扁桃体炎,阑尾炎,脉管炎 
痰热咳嗽,吐血,尿血,崩漏,消化不良,扁桃体炎,宫颈炎
菌痢,带下,肠炎,支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崩漏,小儿惊风发烧
热病烦渴,黄疸,崩漏,咽喉肿痛 
解毒消肿,止血和血,祛痰散结  风湿痛,肢体麻木,月经不调,宫颈癌,支气管炎,咳喘,牙痛
饮食中毒,传染性肝炎,赤眼,咽喉肿痛,烫伤,淋巴结核,生殖系统炎症,中耳炎
头目眩晕,口眼歪斜,肺结核,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扁桃体炎,高血压,带下,乳腺癌
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活血,利湿  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吐血,脱肛,膀胱炎,习惯性流产,高血压,肾炎,肝炎,鼻炎,少乳 
解毒降火,化痰,化瘀血 咽喉炎,鼻炎,鼻咽癌,经闭,乳腺炎,腮腺炎,痰阻塞
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暑热烦渴,水肿,丹毒,小便不通,腮腺炎,解农药中毒,解乌头毒、铅中毒
清热,镇惊,消肿止血,利湿  高热惊搐,破伤风,慢性支气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银屑病,肠癌,肺结核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滋阴降糖  支气管炎,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眼底疾病,胃病,骨折,黄疸,糖尿病,各种癌症
高热烦渴,肺热咳嗽,吐血,高血压,风热感冒,胎动不安,黄疸,肾炎,猩红热   血虚型胎动不安者忌用
解毒泻火,燥湿,消炎  口疮,高热心烦,咽喉炎,百日咳,湿疹,猩红热,白喉,蛔虫病,流脑,萎缩性鼻炎,肺结核 
解毒泻火,清热燥湿,消炎  热痢,糖尿病,黄疸,梦遗,淋浊,便血,中耳炎,肝炎肝硬化,目赤肿痛,骨蒸劳热 
百日咳,喉炎,吐血,鼻出血,腹泻,甲状腺肿瘤,胃癌,食道癌 
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生肌 吐血,刀伤出血,胃痛,中耳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咽喉肿痛,关节炎 
惊风,吐血,热咳嗽,经闭,烫火伤,白喉,阑尾炎,哮喘,黄疸,肝、肺、胃癌(辅助治疗) 
血热吐血,斑疹,小儿疳热消瘦,五脏虚损,久疟,血热便血,肺结核骨蒸劳热  风寒感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高热烦渴,便秘,支气管炎,痢疾,哮喘,喉炎,黄疸,砂眼(外用),中耳炎(外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血糖  肺热咳嗽,暑热泄泻,丹毒,乙肝,糖尿病,喉炎,小儿麻疹,脚气 
高热口渴,心烦,小便赤痛,小儿惊风,尿血,鼻血,吐血,牙痛,口疮,淋浊 
凉血,明日,祛风,润肺  角膜炎,多泪羞明,青光眼,白内障,目赤肿痛 
凉血,清热解毒,活血  热病斑疹,黄疸,吐血,尿血,淋浊,肝炎,小儿胎毒,宫颈炎,玫瑰糠疹,银屑病,扁平疣,阴道炎,外阴湿疹,乳癌(辅助治疗) 
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生津  咯血,吐血,风疹,目赤涩痛,外伤出血,疔疮,烦热惊狂,丹毒
肠炎,风热目痛,胃癌,食道癌,宫颈癌,败血症,疔疮 
清热降火,通窍,消肿  水肿,尿闭,牙出血,丹毒,鼻塞,高烧不退,烫伤(外用),解巴豆毒 
烦燥不安,丹毒,吐血,鼻血,斑疹,高烧不退、惊狂、胡言乱语 
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消炎   淋巴腺炎,疔疮,结膜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骨髓炎,副鼻窦炎,先天性血管瘤,附件炎,肝炎,胆囊炎,子宫内膜炎,支气管炎
风痰阻塞,鼻息肉,恶疮
泻热排毒,调血脉,破积滞 便秘,急性肝炎,高热发狂 脾胃虚寒,胎前、产后者慎服
水肿,痰阻塞,晚期血吸虫病
水肿,肝腹水,经闭,痰阻塞,白血病
润燥,滑肠,通淋,补中益气 便秘,热淋,疥疮,月经不调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 胸腹胀满,水肿,冷积凝滞,痰满闭塞 无寒实积滞、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 气虚,阴伤,脾胃弱者及孕妇忌服
便秘,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血,积滞
便秘,白内障,乳腺炎,大骨节病,丹毒
痰积聚,喘咳,水肿,胸肋痛,食物中毒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大肠气滞,便秘,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病
水肿,痰满喘咳,便秘,脚气,虫积,食积
水肿,脚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炎,血吸虫性肝腹水痛 
也可以研末服1.5-3
通便,攻毒,定惊,祛瘀  反胃,腹胀便秘,惊风,淋病,鼻息肉,小儿疳积,痔漏,疔疮,尿道结石,肠梗阻
痰饮症,胃酸过多,产后恶露不下
消化不良,厌食,呕吐泄泻,妇女乳胀不消
呕吐反胃,泻泄,疳积,糖尿病,遗尿,肠结核,骨结核
消化不良,腹胀,黄疸,小儿盗汗,感冒 
呕吐,反胃,霍乱,暴泻,食积,产后瘀血腹痛
下气定喘,消食化痰,解郁 食积气滞,胸闷腹胀,痢疾,偏头痛,乙肝(作为干扰素),牙痛
清热补虚,止咳化痰,退虚热 肺痨咳血,骨蒸潮热,风火牙痛
祛瘀消肿,化痰散结,燥湿泻火 疔疮,跌打损伤,脱肛,劳伤吐血
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惊风,目赤痛,痢疾
肺结核,乳腺炎,百日咳,淋巴癌
咽炎,肺结核咯血,上呼吸道感染,外伤出血
中风失音,糖尿病,乳腺炎,百日咳,头风,淋巴结核
肺结核,乳腺癌,糖尿病,扁桃体炎,咽喉炎
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半身不遂,宫颈癌,腮腺炎,惊风,中风,破伤风
化痰祛风,消肿,行气,泻火,利咽开音 声音沙哑,水肿,咽喉痛,小儿惊风,气喘咳
润肺,和胃,生肌,舒肝 百日咳,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声音沙哑
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淋巴结核
止咳,行气,活血,利水 经闭,腰痛,偏头痛,小儿疳积,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哮喘
百日咳,呕吐呃逆,饮食积滞,酒精中毒
舒肝和胃,化痰,安神定惊 痘疹,口疮,头眼痛,胃炎
清热解毒,降血脂,利尿通便,平喘止咳 糖尿病,咽喉炎,高血脂,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胃癌,肝癌,脚气
哮喘,痰咳,遗精,带下,支气管炎,肺结核,美尼尔氏综合症
咳嗽,多痰,咯痰不爽,胃脘疼痛,哮喘
化痰行气,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痰满喘咳,反胃呕吐,肢体痹痛麻木,慢性支气管炎,脚气 阴虚火旺及肺虚咳嗽者忌服
雄黄草,地黄连,山黄连 止咳镇痛,解毒利尿,平喘 胃肠痛,肝硬化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百日咳,胃溃疡,支气管炎,扁平疣,肠炎,皮肤结核
化痰燥湿,降逆止呕,散结 痰多,呕吐,反胃,矽肺,胸膈胀满,疟疾,中耳炎(外用) 血证、津伤口渴者及孕妇忌服
风寒咳嗽,肺结核,老年咳嗽,疥癣,支气管炎,蛔虫病
润肺,清火,安神,平肝 咳嗽,眩晕,失眠,疔疮
祛痰定喘,强心利尿,镇痛祛瘀 心力衰竭,哮喘,癫狂,跌打损伤肿痛,经闭,斑秃 不可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呕吐,崩漏,胎动不安,热疮,呃逆,热痰阻塞
高烧神志不清,中风,小儿惊风抽搐,癫狂
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 中风失音,痰满,口眼歪斜,头痛,破伤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小儿吐逆不安
习惯性便秘,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支气管炎
坠痰,消食,下气,平肝 痰满阻寒,癫狂,惊风,咳喘
甲状腺肿大,脚气,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梦遗,各种肿瘤
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咽喉痛 
截疟祛痰,杀虫,蚀恶肉 寒痰哮喘,疟疾,梅毒,痔疮,疥癣 入丸、散;体虚者及孕妇忌服 
中风痰塞,惊风,癫狂,痰火喘嗽,头风眩晕
哮喘,惊风,脚气,肺心病,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出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支气管炎,精神分裂症,作为麻醉剂 代谢不全、高烧病人、高血压及肝肾亏损者忌服
风热头痛,痰热咳喘,消化不良,胎动不安,小儿夜啼
感冒咳嗽,咽喉痛,肺炎,肺结核,痢疾腹痛,鼻炎 阴虚内伤、咳血者忌服 
痰热咳嗽,肺结核咯血,糖尿病,便秘,冠心病,胸痛,肝癌、肺癌、胃癌(辅助治疗) 
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气管炎,吐血,淋病,咽喉肿痛,疔疮,呼吸道感染,跌打损伤。
水肿,银屑病,肺结核,虫积,骨结核,淋巴结核,支气管炎,疥癣;胃癌、肝癌、肺癌的辅助治疗(用量3克) 
痰满阻塞,淋巴结核,支气管炎,喉炎 
水肿,脚气,睾丸肿痛,慢性支气管炎,痰满阻塞 
清肺火,化痰,软坚,通淋  痰热咳嗽,痰满阻塞,淋病,疔疮
小肠,膀胱,大肠,胃  痰热咳嗽,水肿,淋病,血痢,崩漏,带下,淋巴结核,痔疮
肺热咳嗽,吐血,水肿,小便不利,崩漏,糖尿病,肝炎 
止咳平喘,祛瘀消肿,消炎 哮喘,支气管炎,胃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牙痛,肝硬化腹水,慢性骨髓炎,淋巴结核,冻疮,疥癣 
醉葡萄,天茄子,闹羊花子  平喘,祛风,止痛,消肿  喘咳,惊风,支气管炎,蛇咬伤,类风湿关节炎,胃脘痛,痛经,跌打损伤,医学临床用来散瞳孔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痰满阻塞,咳喘,水肿,风火牙痛,惊风,乳腺炎
庵摩勒,牛甘子,望果  止咳化痰,生津,抗衰老  感冒发烧,白喉,烦燥口干,哮喘,体虚无力,解豚鱼毒,痰热咳嗽 
水肿胀满,痰满喘咳,耳鸣耳聋,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炎,带下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除烦 百日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
痰满咳嗽,水肿胀满,经闭,肺心病引致心力衰竭,肺积水
风寒咳嗽,虚劳咳嗽吐脓血,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
风寒咳嗽,咳喘,气滞,便秘 气虚久咳、脾虚泄泻者忌服
咳嗽痰多,气喘,支气管炎,带下,蚕豆病,筋骨疼痛,风寒感冒 不宜久服多服,否则伤目
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痛,风湿痹痛,滑精,尿频尿急,带下 痢疾初起者忌服,肺热咳嗽及有外感者忌服
腹胀,水肿,脚气,疟疾
肝胃气痛,痛经,子宫下垂
活血止痛,疏肝解郁,行气 胃痛,妊娠水肿,乳腺炎
肝区闷痛,泄泻,腋臭,呕吐,胃寒痛
反胃吐食,霍乱吐滞,尿频,脚气,痛经,胸腹胀痛
行滞气,暧脾胃,杀虫解毒 水肿,感冒,食滞,脘腹冷痛
根:辛温,酸涩 全草:平,微苦,酸涩 胃酸过多,月经不调,妊娠浮肿,带下,小儿吐泻
感冒,口臭,咽喉炎,血崩,吐血,产后中风
 胃脘疼痛,乳腺炎,肝气不和,小腹痛
心胃气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吐血,咯血,风湿痛 血热型吐血及便秘者忌服 
胸闷,呕吐,厌食,胃病,脘腹胀满
痰满阻滞,食积,呕逆,脱肛,子宫脱垂,胁胀
胸腹胀满,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水肿,食积,便秘
胃脘痛,睾丸肿痛,妇女血气痛,产后腹痛
肝胃不和,气郁不舒,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胃痛胀满,痰满喘咳,呕吐,食少
肝炎,肝硬化,心胃气痛,痢疾腹痛 
食滞,胸膈胀闷,脘腹疼痛,胎动不安,水肿,心腹痛
胃痛,脚气,神经衰弱,霍乱转筋,头痛
吐血咯血,月经不调,带下,痢疾,肿毒
冠心病,心绞痛,泻痢,胎动不安,鼻炎,干呕
胃痛,胁胀,呕吐反胃,痰满喘咳,醒酒
心腹疼痛,呕吐,反胃,胸膈不舒,霍乱 阴虚火旺者忌服;服用过量会引起血尿。
呕吐,脘腹胀满,腰膝虚冷,男子精冷 阴虚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
吐血,跌扑瘀血,心绞痛
吐血,疔疮,肺结核,高血压,崩漏
凉血止血,清肝火,消肿,润肺养阴 吐血,肠风,血淋,咳嗽,血崩,烫伤
血淋,血崩,肾炎,急性肝炎,吐血
血虚,吐血,便血,脱肛,带下,尿频,烫伤,遗精
血淋,痔疮,崩漏,血痢
心腹痛,经闭,蛇虫咬伤,血崩
解毒,止血,利湿,消肿 肝炎,月经不调,吐血,湿疹,烫伤,热淋,牙痛
便血,鼻出血,崩漏,带下,痢疾
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黄疸,肠炎,菌痢,淋浊,扁桃体炎,湿疹,腮腺炎
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 吐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高血压,秃发(外用),支气管炎,烫伤(外用)
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瘀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血淋,痔疮,脱肛,湿疹
吐血,血痢,崩漏,血淋,脾弱泄泻
吐血,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胃溃疡,胃酸过多,十二指肠溃疡
清暑解热,收敛止血,活血生肌  崩漏,咳血,烫伤,泄泻,水火烫伤,风热眼痛 
吐血,便血,尿血,高血压,小便不利,带下,崩漏,疥癣(外用) 
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消炎  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胃溃疡出血,肺出血,带下,鼻出血,烧伤(外用),痔疮
痔疮出血,尿血,崩漏,带下,吐血,肠风便血,目赤痛,中风失音,银屑病,淋巴结核 
清热,凉血止血,柔肝  痔疮出血,血淋,血痢,肠风泻血,心胸烦闷
生用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痛,疮毒;炒黑止吐血,崩漏,泻血,尿血,带下
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带下,跌打损伤,滴虫性阴道炎
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 肺伤咳血,金疮出血,汤火烫伤,矽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肛裂,肺结核
发烧烦渴,小便不利,黄疸,肾炎,急性肝炎,淋病,吐血
崩漏,湿疹,烧伤,胃肠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炎,吐血
吐血,咳血,便血,血痢,淋浊,刀伤出血,带下
血见愁,活血丹,满江红 止血行血,通经络,止咳化痰 吐血,鼻血,尿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支气管炎
吐血,鼻出血,牙齿出血,血痢,血淋,崩漏
吐血,鼻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白内障,胞衣不下
胃寒呃逆,小儿疝气,妇人阴冷
温阳散寒,补命门,开胃止呕 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温中下气,健脾胃,温肾补元,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退虚热  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心腹冷痛,牙痛,疳积 
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 寒湿腹泻,盆腔炎,附件炎,腹痛肠鸣
理血气,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带下,胎动不安,久痢,吐血,月经不调,腹泻转筋,支气管炎 
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 腹痛泄泻,肢冷脉微,阳气虚脱,低血压
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 呕吐,腹痛泄泻,虫病,风寒湿痹,脚气病 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消化不良,吐泻,湿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脚气,牙痛,呕逆吞酸,胃寒腹痛
回阳补火,散寒除湿,防止心力哀竭 亡阳大汗,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惊风,风寒湿痹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者及孕妇忌服
寒痰,食积,反胃,呕吐,泄泻,脘腹冷痛
心腹冷痛,呕吐吞酸,泄泻,鼻炎,牙痛
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食积腹胀 
脘腹冷痛,肾亏腰痛,胃寒痛,脚气,呕吐 
暖脾胃,散风寒,通经脉  呕吐,反胃,跌打损伤,血痢,念珠菌病毒感染,风湿痹痛
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  胃寒痛,寒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
肝炎,风湿痛,鼻咽癌,风寒咳嗽,牙肉肿痛
风湿关节炎,半身不遂,胃痛
半身不遂,骨质增生,心腹冷痛,风湿痹痛,阴茎癌
舒筋,祛风湿,平肝和胃 吐泻抽搐,脚气,腰痛,荨麻疹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 阳痿,风湿痛,水肿,抽筋,疮毒,脚气
风湿痹痛,关节结核,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疥癣,风疹 血虚生风者忌服;忌铁器
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高血压,脑血栓,小儿麻痹症
风湿病,吐泻转筋,腹痛,湿疹,四肢不遂
祛风湿,强筋骨,止血通经 风湿病,腰膝无力,咳嗽咯血,崩漏,外伤出血
乙肝,血崩,胃痛,风湿关节痛,痔疮,烫伤,感冒,慢性苯中毒
祛风除湿,止血止痛,消肿散瘀 风湿痛,胃痛,吐血,跌打损伤,经闭,痛经,肋间神经痛 孕妇忌服,果实有毒,多食会头痛
经闭,风湿病,久痢,白癜风,积聚
祛风湿,强筋骨,降血压,止痛安神 神经衰弱,乳腺炎,宫颈炎,黄疸,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疟疾,脑中风后遗症
疥癣,风湿痹痛,产后中风,皮肤瘙痒
清骨风,白面风,兔子耳 骨节痛,关节痛,腹痛,疟疾,肝癌腹水,胃病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 胃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夜盲症,鼻息肉,胃下垂,心动过速,菌痢
 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口眼歪斜,麻木瘙痒
风湿病,乙肝,带下,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痔漏下血,跌打损伤,阑尾炎,骨髓炎,胆囊结石

追风定痛,健骨,镇惊 
四肢痉挛,惊风,癫狂,脱肛,痔疮,健忘
踯躅花,三钱三,惊羊花  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止痛  风湿性关节炎,疥癣(外用),作为手术麻醉药,偏头痛,运动障碍  体虚者及孕妇忌用,不宜多服久服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祛痰,消肿  偏头痛,中风瘫痪,脘腹冷痛,风湿关节炎,淋巴结炎,重症肌无力,面神经麻痹,破伤风,疔疮  体虚、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祛风湿,通经络,散瘀积 痛风,腰膝痛,脚气,破伤风,扁桃体炎
祛风湿,壮筋骨,消水肿  风湿关节炎,小儿筋骨软弱,水肿,小便不利,心力衰竭 
风湿痛,牙痛,头痛,气管炎,腰膝酸痛 
风湿痛,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甲亢,疟疾,甲状腺瘤
祛风除湿,养血舒筋,利尿 风湿痛,筋骨痉挛,黄胆,便血,午后潮热,小便不利,小儿疳积,流脑
祛风湿,降血压,止痛  风湿痛,半身不遂,高血压,偏头痛,慢性支气管炎,疥癣(外用),痔疮
镇痛止咳,祛风湿,活血,利水消肿  胃痛,牙痛,精神分裂症,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跌打损伤,哮喘
风湿痛,四肢痉挛,全身麻木,腰酸软,劳损扭伤
祛风湿,通经络,理气宽中  风湿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  风湿痛,痢疾,牙痛,疥癣,劳损扭伤,腰酸软 
祛风湿,熄风止痉,攻毒  麻风,痔疮,肠风泻血,破伤风,胃痉挛疼痛,跌打损伤 1条,酒浸;分多次饮用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  风湿痹痛,四肢痉挛,紫癜风,中风口眼歪斜,高血压,脚气浮肿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子宫脱垂,痢疾,小儿抽搐,冠心病心绞痛,脚气,吐血,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腰膝酸痛,乳汁不下
祛风湿,利小便,消肿痛 关节疼痛,水肿,痔疮,淋病,肌肉麻木,肿毒,乳腺炎,胃癌,食道癌,鼻咽癌,急性外科急性感染
祛风湿,活血调经,益肾 虚咳,劳伤吐血,半身不遂,肺结核咯血,肠炎,崩漏,关节痛,带下,外伤出血,结膜炎 
祛风湿,活血化瘀,消肿  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风疹,丹毒,跌打损伤,支气管炎,黄疸,痢疾,骨折
祛风湿,消炎止痛,消肿,杀虫  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麻风病,皮肤瘙痒,硬皮病,皮肌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肾炎,肾病综合症,鼻咽癌,慢性活动性肝炎,子宫出血

(要去净二层根皮,药用为木质部分) 

煎汤要熬3小时以上; 有心、肝、胃、肾、脾疾患及育龄妇女需慎用;孕妇忌服;不宜久服多服。
风湿痛,吐血,风火牙痛,产后恶露不行,跌打损伤,肺结核,关节炎 
淋浊,中耳炎,阑尾炎,肿瘤,经闭
尿路感染,子宫糜烂,化脓炎症
利水渗湿,健脾胃,利关节 淋浊,梅毒,带下,脚气,疳积,疔疮
祛风燥湿,杀虫攻毒,行经络 麻风病,疥癣,象皮病,荨麻疹 必须久煎去其表面浮油,以防中毒,多服本药会失明
痔疮,跌打损伤,胃痛,中耳炎,淋浊,外伤出血
肾炎,淋病,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水肿
淋浊,带下,上呼吸道感染,肺虚咳嗽
痢疾,脱肛,带下,痔疮
小便不通,淋浊,带下,惊风,支气管炎,高血压,水肿
利水,通淋,明目,祛痰 小便不通,带下,尿血,白内障,泻痢,肾炎
(由滑石、甘草与6:1组成) 小便不通,淋痛,石淋,结石
痢疾,带下,霉菌性阴道炎,泄泻,咽喉炎
利尿消肿,利胆退黄,泄热 肾炎水肿,脚气,黄疸,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
淋病,尿路结石,肾炎,崩漏,支气管炎,肺热咳嗽
水肿,青光眼,腮腺炎,肝硬化腹水,骨髓灰质炎瘫痪后遗症
疟疾,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肝硬化腹水,胃癌,肺癌,丹毒
黄疸,水肿,痢疾,蛇咬伤,肿毒,湿疹,血吸虫腹水,肝硬化腹水
黄疸,前列腺炎,疔疮,肾炎,咽喉炎,结膜炎,鼻出血
肝炎,小儿惊风,疳积,阑尾炎,泻痢
铁扫把子,竹帚子,地葵 小便不利,淋病,带下,风疹,疥癣,阴道瘙痒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 水肿,黄疸,百日咳,扁桃体炎,淋浊,丹毒,疥癣
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心烦失眠,小儿夜啼,膀胱炎,尿道感染
口舌生疮,小便赤痛,闭经,膀胱炎,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水肿
石蟾蜍,山乌龟,金钱吊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睛湿疹肿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