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根注射和双黄连注射剂液一起有什么过敏反应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防治春季气温变化大,易滋生致病性;1猪瘟;贯彻免疫程序,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d免;早期发病猪只根据临床症状应用抗病毒药品和抗菌素类;2仔猪大肠杆菌病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2仔猪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及水肿病;仔猪黄痢以1~3日龄多见,仔猪白痢以2~3周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防治 春季气温变化大,易滋生致病性细菌、病毒、支原体。以猪而论,常发疾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
贯彻免疫程序,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2头份/头,1~2 h后再喂初乳),3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4头份/头),65日龄进行第三次免疫(6头份/头)。安全区35日龄首免(4头份/头),65日龄二免(6头份/头)。
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 d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发生猪瘟的猪场应紧急“超”剂量接种猪瘟疫苗。
早期发病猪只根据临床症状应用抗病毒药品和抗菌素类药物标本同治,主要措施是用相应的抗病毒药品增强猪只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具体处方如下:增强机体抵抗力,用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同时用氨苄西林钠配合长维舒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d。重症病例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C,将氨苄西林、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3 d。如果病猪开始吃食,每头猪可喂1~2个生鸡蛋和适量奶粉,以增加机体能量,增强抵抗力。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应抗病毒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病毒,降低应激反应。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推荐处方:清瘟败毒散1 000 g、奇毒康颗粒500 g、可立克500 g,拌料1 000 kg,连喂5~7 d。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 仔猪大肠杆菌病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应抗病毒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病毒,降低应激反应。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推荐处方:清瘟败毒散1 000 g、奇毒康颗粒500 g、可立克500 g,拌料1 000 kg,连喂5~7 d。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 仔猪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及水肿病。
仔猪黄痢以1~3日龄多见,仔猪白痢以2~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猪。
猪场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保持圈舍干燥,注意防寒保温,母猪产前40 d、15 d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能有效防制大肠杆菌病在仔猪中蔓延。重点抓好仔猪七天补料和过好“三关”(初乳关、初料关、断乳关)。
发病仔猪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具体方法如下:母猪产前3 d、产后当天分别注射10~15 mL附血康注射液;产前5 d至产后5 d用四黄止痢颗粒配合七清败毒颗粒及催奶灵散(主要成份:王不留行、黄芪、皂角刺、当归、党参、川芎、漏芦、路路通)进行饲喂,以防母猪产后三联症及小猪腹泻,同时壮仔。
取白龙散1袋,加母猪料0.5 kg,温开水浸润,用其擦拭初生仔猪身上的胎衣及血液,然后将该料饲喂母猪,以防治小猪腹泻。
初生仔猪口服抗菌毒、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出生后3 d、7 d、21 d及断奶当天分别注射附血康注射液0.5 mL、1.0 mL、1.5 mL、1.5 mL,防治仔猪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小猪出生后5~7 d教料,饲料中添加四黄止痢颗粒。
发生腹泻的仔猪,选用抗菌素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金根注射液+独特注射液)对母仔进行治疗,同时料中添加白龙散+硫酸粘菌素,饮水中添加补液盐。
3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
本病多发于2~4月龄的仔猪,冬春季多发,其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关系。仔猪断奶(1月龄)后要接种副伤寒疫苗,注意防寒、防潮,分批饲养(密度合适),少吃多餐,喂匀喂饱,不要突然改换饲料,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发生本病时,采用以下方案治疗:
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配合抗菌素,黄芪多糖注射液+头孢伤寒(氧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同时用四黄止痢颗粒+硫酸粘菌素拌料饲喂,饮水中添加补液盐效果更佳。
4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俗称冬痢,均为病毒感染,呈一过型流行,早春常有发生。患猪以灰色水泥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疫苗预防效果不佳。
本病发生后注意补充水分(氯化钠4.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 g溶解于1 kg水中即成),重视猪舍消毒。平时注意保温、饮水清洁,少食多餐。可用以下方案治疗:
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配合抗菌素,黄芪多糖+氨苄西林钠,另一侧肌注氧氟沙星注射液。
饲料中添加四黄止痢颗粒+硫酸粘菌素,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及补液盐。 5 呼吸道综合征
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猪喘气、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食欲减弱。
发病场要隔离、净化、建立康复猪群,未发病猪场要注意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发生呼吸道障碍综合征的猪场可用以下方案治疗:
硫酸庆大-小诺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另一侧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另一侧肌注毒链体;
同时添加磷酸替米考星+七清败毒颗粒拌料饲喂。
6 副猪嗜血杆菌病
本病主要侵害2周龄至4月龄的仔猪和青年猪,本病属条件性疾病。
患猪上呼吸道内常有副猪嗜血杆菌存在,当遇断奶、运输、疲劳、天气突变等应激和发生其他疾病时,患猪因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发病。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剖检主要见心包腔、胸腔、腹腔有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关节肿大,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猪场要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及水肿病。
仔猪黄痢以1~3日龄多见,仔猪白痢以2~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猪。
猪场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保持圈舍干燥,注意防寒保温,母猪产前40 d、15 d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能有效防制大肠杆菌病在仔猪中蔓延。重点抓好仔猪七天补料和过好“三关”(初乳关、初料关、断乳关)。
发病仔猪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具体方法如下:母猪产前3 d、产后当天分别注射10~15 mL附血康注射液;产前5 d至产后5 d用四黄止痢颗粒配合七清败毒颗粒及催奶灵散(主要成份:王不留行、黄芪、皂角刺、当归、党参、川芎、漏芦、路路通)进行饲喂,以防母猪产后三联症及小猪腹泻,同时壮仔。
取白龙散1袋,加母猪料0.5 kg,温开水浸润,用其擦拭初生仔猪身上的胎衣及血液,然后将该料饲喂母猪,以防治小猪腹泻。
初生仔猪口服抗菌毒、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出生后3 d、7 d、21 d及断奶当天分别注射附血康注射液0.5 mL、1.0 mL、1.5 mL、1.5 mL,防治仔猪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小猪出生后5~7 d教料,饲料中添加四黄止痢颗粒。
发生腹泻的仔猪,选用抗菌素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金根注射液+独特注射液)对母仔进行治疗,同时料中添加白龙散+硫酸粘菌素,饮水中添加补液盐。
3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
本病多发于2~4月龄的仔猪,冬春季多发,其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关系。发生本病的猪场应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全群投药保健:
双黄连注射液+复方氨苄西林粉肌注,另一侧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同时深部肌注葡萄糖酸钙溶液2~5 mL;
银黄注射液+头孢噻呋钠(或热血多肽),6 h后肌注重硫酸庆大-小诺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同时深部肌注葡萄糖酸钙溶液2~5 mL;
全群用呼喘通+七清败毒颗粒拌料,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粉,连用5~7 d。
7 流行性感冒
春季常见病,多为外感风寒,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液,有时伴有拉稀。平时应注意防寒、防贼风、防潮湿,可用以下方案治疗:
桂柴黄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钠,6 h后另一侧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
柴胡安乃近注射液+普鲁卡因青霉素G注射液,6 h后另一侧肌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同时配合磷酸替米考星+清肺止咳散拌料,饲料中添加柴胡、板蓝根、鱼腥草等中药效果更佳。
8 仔猪低血糖症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初生仔猪,原因是妊娠母猪后期营养不全或产后少乳使仔猪获得的能量不足而发生血糖下降。
预防应注意母、仔猪喂养并加强防寒保暖。治疗:补充右旋糖酐铁,深部肌内注射,1次即可,同时用10%葡萄糖溶液20 mL,10%安钠咖1~2 mL,地塞米松磷酸钠2.5~5 mg混合加温后腹腔注射,每隔6~8 h 1次,连用1~2 d。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58春季猪的常见疾病及预防等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射用双黄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