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大龄产妇产假,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几率吗

婴儿出生缺陷率明显升高 生二胎高龄母亲要留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婴儿出生缺陷率明显升高生二胎高龄妈咪要留神
母亲节刚刚过去,“如果多一个宝贝为我庆祝节日该多好啊”,想必符合“二孩政策”的妈妈们开始对母亲节充满期待。
据了解,自从“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以来,
原标题:婴儿出生缺陷率明显升高生二胎高龄妈咪要留神
母亲节刚刚过去,&如果多一个宝贝为我庆祝节日该多好啊&,想必符合&二孩政策&的妈妈们开始对母亲节充满期待。
据了解,自从&单独二孩&政策放开以来,前来咨询的高龄女性明显增多。已经不太年轻的准妈妈们,是否在思想上、身体上做好了孕育二胎的准备?
婴儿出生缺陷率明显升高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3-30岁,生育二孩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卵子质量高,妊娠并发症少,分娩危险小,胎儿生长发育好,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低;而且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夫妻精力充沛,有利于抚育好婴儿。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理功能下降,35岁以后女性会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子宫收缩性变差、体质下降等生理变化。临床上把35岁以上的产妇称为高龄产妇。40岁以上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体质下降,临床上把丈夫为40岁以上的孕妇也称为高危孕妇。
通常,普通孕妇孕前应进行常规检测了解其肝脏功能,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以及甲状腺功能、糖耐量检测、肾脏功能、心电图了解心脏功能等。与年轻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更容易得妊高症和糖尿病,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胎儿的畸形率及出生婴儿缺陷率均明显升高。所以高龄孕产妇的孕前要做各方面的检测评估。
妇科肿瘤风险增加
内分泌是超过35岁的妈妈备孕需关注的重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杨冬梓教授介绍,二胎妈妈的生育能力的鼎盛期已经过了,她们需要检查卵巢的储备机能,激素水平的相关检测可以一窥一二。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孙晓光教授介绍,内分泌检查主要包括卵巢机能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检查、胰岛素功能的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人甲状腺功能悄悄发生了隐匿性变化如甲亢甲减,而甲状腺是孩子发育的&智力激素&。甲状腺功能(主要查甲功三项、甲状腺抗体)异常,可以影响孩子的发育。近年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以导致不孕、流产等;还有一些备孕二胎的母亲由于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逐渐发胖,产生了胰岛素抵抗,存在着临床前糖尿病,也要予以筛查。
而且随着二胎母亲的年龄增长,一些20多岁人比较少见的疾病会逐渐找上她们,例如:子宫肌瘤、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需要在孕前予以明确。
剖宫产给生育二孩埋下隐患
早年间,大家对剖宫产的认识不全面,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剖宫产简单而安全,导致很多女性生第一个孩子时选择剖宫产,这就给生育第二个孩子埋下了隐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陈慧副教授介绍,医学定义剖宫产疤痕妊娠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峡部疤痕处妊娠&,是一种较罕见的特殊异位妊娠,但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们来通俗理解这种妊娠,为美观,现如今的剖宫产切口通常选择在子宫下段,大概是我们三角裤边缘部位,所以也叫比基尼切口。产后子宫复旧,子宫下段恢复为子宫峡部,剖宫产疤痕正好位于子宫峡部位,受精卵如果恰巧落到剖官产后子宫疤痕处,就属于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目前已公认子宫疤痕妊娠是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异位妊娠,由于剖腹产疤痕处肌壁薄弱且纤维组织多,随着此处妊娠后容易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原则上,经历过一次生产的妈妈们,只要子宫之前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得好,产妇就可以自然分娩。但原本高龄产妇就存在诸多风险因素,所以选择实际情况中,不得已选择剖宫产的不在少数。
相关链接:出生缺陷知多少?
何谓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也叫先天异常,先天畸形。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指婴儿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兔唇、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缺陷常常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以及聋哑、致盲等异常。
二是指婴儿出生后表现为肉眼可看见,或者辅助技术诊断的器质性、功能性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青光眼等。但不包括出生时损伤造成的异常。
出生缺陷可导致胎儿死亡、婴儿死亡和残疾,它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对家庭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
出生缺陷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遗传因素,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的出生缺陷,可分成单基因缺陷、染色体异常、多基因缺陷。
二是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疾病、感染、用药和接触有害物质等。如胚胎时期(怀孕的前3个月)受各种感染或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药物,以及怀孕期间母亲生病,或长时间在高温高热环境工作等。
据资料报道,单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出生缺陷仅占10%~25%,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缺陷儿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引发的,或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类人群易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
1、 准妈咪年龄在35岁以上者,属于高龄产妇,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加。
2、孕早期受过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者。
3、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碘与叶酸缺乏者。
4、孕早期接触过&射线或苯、铅、汞等有害物质者。
5、孕早期发生高热者,或用药未经医生指导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宏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高龄产妇是出生缺陷高危人群 孕20周左右应做产前诊断
区别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降低孩子出生缺陷风险
目前,浙江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在稳步降低的,但对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来说,孩子出生缺陷的机率依旧相对较高。
  浙江在线03月01日讯(记者 柴燕宏 通讯员 孙美燕)&目前,浙江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在稳步降低的,但对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来说,孩子出生缺陷的机率依旧相对较高。所以,我建议高龄孕妇在孕20周左右,最好到医院做下羊水穿刺。&
  近日,在第一届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大会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林俊教授主持的项目《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创新、运用与推广》获得了全国妇幼健康科技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林俊院长表示,自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来,准备怀二胎而到医院咨询的人数就有了明显增长。2013年11月浙医妇院开设了国内首家再生育咨询门诊,需求量日渐增加,迄今已有6763位女性接受咨询。
  我年纪这么大还能生吗?做什么检查可以降低孩子缺陷风险?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高龄孕产妇
  孩子出生缺陷的机率相对较高
  郑女士今年37岁,头胎是个儿子,还想再生了女儿凑成&好&。但是尴尬的年纪,让她很担忧,生怕会生出一个不健康的宝宝。
  据最新统计,现在浙江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已从&下降到&,威胁我省围产儿健康的前三位畸形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畸形和外耳畸形。
  &从目前全省产前诊断的情况看,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林俊院长说,自2001年成立了全国首批省级产前诊断中心,目前已累计完成产前筛查总人数近30万例,会诊高风险病例11768例,共阻断了454个家庭严重遗传缺陷儿的出生。而在浙医妇院,2015年医院共做了2051例的羊水穿刺,147例脐血穿刺,其中534位是高龄产妇。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卵细胞质量的下降,就容易发生染色体畸形;长期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将会引起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的概率增加;身体也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生殖道感染等疾病,增大围产儿先心、外耳畸形的概率。
  因此,高龄孕妇的产前检查,显得更为重要。
  无创DNA和羊水穿刺选哪个?
  其实属于不同范畴
  &对于高龄产妇,我们建议孕前一年或半年,就先到医院的遗传咨询门诊做咨询和相关身体检查,条件允许再备孕。&林院长表示,但如果已经怀上了,我建议可以选择不做唐筛(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直接做羊水穿刺。
  &我听说羊水穿刺是有创的,可能会导致流产,真的有必要做吗?现在不是可以做无创了嘛。&和许多孕妇一样,郑女士对产前诊断到底应该选择做什么,很犹豫。
  对此,林院长说:羊水穿刺的确存在一定风险,但如果产妇本就是高龄产妇,或者已经通过筛查确诊为高危人群,那就应该采用羊水穿刺、脐带穿刺等方法,来做进一步诊断。
  因为,无创DNA其实和唐筛一样,属于产前的精准筛查,目前只能筛查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这3种染色体异常疾病;而羊水穿刺,属于产前诊断,主要是指在超音波导引之下,将一根细长针穿过孕妇的肚皮、子宫壁,进入羊水腔,抽取一些羊水,以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可以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他进一步解释,目前,大家听到比较多的产前筛查主要有唐筛、无创DNA、三维B超,产前诊断有羊水穿刺、脐带穿刺、绒毛检查等。筛查和诊断,是不同的。对普通孕妇来说,正常的产前检查应该是:
  在16~18周时到社区服务中心做唐筛,以评估风险;如果一切正常,则正常妊娠;如是高危人群,则有两个选择:&保守派&先选择无创DNA做进一步精准筛查,或者&乐观派&直接进行羊水穿刺、脐带穿刺等。
  而像郑女士这样的高龄产妇来说,因为高龄本就是一个高危因素,所以建议可以不做唐筛,而直接在孕20周以后做羊水穿刺。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我国高龄产妇生育出生缺陷儿的比例增至近10%
日02:10&&来源:
E-mail推荐:&&
  ★新闻背景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目前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我国高龄产妇(≥35岁)生育出生缺陷儿的比例由2000年的3.90%上升到2013年的9.29%,出生缺陷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池慧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生缺陷干预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议建立将出生缺陷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的长效机制,解决主要出生缺陷的筛查和检查费用问题。   “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国家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池慧说。   我国出生缺陷防治的支付保障亟待加强。池慧指出,目前我国预防出生缺陷的孕前保健服务主要是以项目形式开展,尚未建立长效的筹资机制。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尚不完善;同时缺乏特异性的干预技术和措施,应用中的主要核心技术由国外企业掌握,临床应用成本高、普及困难。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出生缺陷防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池慧说,中西部地区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2011年,东部地区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是西部地区的2倍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是西部的近5倍。   池慧呼吁,建立政府支付机制,加大财政对西部和贫困地区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的保障力度。将更多出生缺陷病种的治疗和康复纳入基本医疗保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大支持出生缺陷防治技术和产品研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健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网络。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 & & & &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两孩时代,高龄孕妇须警惕出生缺陷
来源:南方网作者:王耀 苏叶
  出生缺陷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明显增多,出生缺陷发生率将随之增高。如果不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必然会影响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4月21日,在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高峰论坛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出生缺陷防治重在预防,期望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重点推广三级预防措施,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
  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4月1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标志着“全面两孩”政策在我省正式落地实施。
  “我想再生个宝宝,可我都40岁了,可以吗?”“我的第一胎是剖腹产生的,二胎想顺产行吗?”“孕育二孩提前要做哪些检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省城各大医院妇产科迎来高龄女性的咨询热潮。
  虽然生育意愿强烈,但高龄妇女想要生育二孩却并不容易。
  “夫妻双方都有再生育意向,那么这件事还是尽量早些完成好。”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倪亚莉表示:女性年龄大于35岁,生殖能力会直线下降,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同时,男性若是超过40岁,胎儿的畸形率也会增加一倍。
  “很多人认为,已经生育过的女性若再生育,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会降低。其实不然,经产妇(曾经生过孩子的产妇)生产中,发生重症或死亡等不良后果的比例要远高于初产妇(第一次生孩子的产妇)。”倪亚莉建议,再次妊娠的妇女一定要到医院定期进行孕前检查。如女性检查甲状腺功能,功能低下者影响胎儿智力。
  临床统计发现,女性年龄较大时,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高龄孕妇应该及早进行产前诊断,排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疾病。尤其40岁以上孕妇,更应该早期检查。4月21日,在由省卫计委主办,省妇幼保健院承办的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高峰论坛暨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管理办法研讨会上,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披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生缺陷带来的危害逐步凸显,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数量明显增多,出生缺陷发生率将随之增高。出生缺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甘肃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如果不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必然会影响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
  论坛上,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杨兰发布的《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报告(2015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我省为出生缺陷高发省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平均每年出生新生儿约36万例,以出生缺陷发生率5.6%估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至少20160例。
  杨兰说,近年来,我省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113.35/万上升至2015年的150.96/万,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多指(趾)、神经管缺陷和脑积水。
  “出生缺陷防线”还存在不足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格局。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开展孕前、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工作,全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从2010年的53.54%、44.48%分别提高到2015年的99.31%、99.07%,实施多项中央和省级妇幼项目巩固出生缺陷三级防线,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不断完善,综合防治保障更加有力,部门之间协作更加紧密,防治的条件逐步改善。
  但是,4月21日,杨兰在《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报告(2015年)》中分析称,之所以这样,一是影响出生缺陷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增多,如育龄妇女环境有害物质暴露增加,二孩政策实施后高龄产妇逐年上升,艾滋病和梅毒等感染性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妊娠安全等,出生缺陷风险居高不下。二是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且多数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的干预技术和措施;同时,受经济条件、医疗水平、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尚未得到应用和普及。三是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综合防治工作人力、财力、政策等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我省出生缺陷检出率还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发生水平,出生缺陷识别、诊断技术有限,漏报率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有待提高。五是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亟待加强,防治网络不健全,婚前医学检查、孕前检查、遗传咨询、产前筛查诊断等综合防治措施尚未做到有效衔接,儿童脑损伤早期诊断干预机构短缺,出生缺陷患儿医疗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是出生缺陷防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防治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甘南、临夏、陇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与全省的总体水平还存在较明显差距。
  对于现阶段我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刘维忠指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多举措保障生育健康
  “这些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本身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我省人口素质、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杨兰说。
  刘维忠指出,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有利于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有利于减少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缩小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发展和中国健康梦的实现。
  此次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2020年甘肃要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将精准扶贫与卫生工作相结合,是从群众的健康源头上精准扶贫的有力措施。专家建议,甘肃要将出生缺陷防治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防治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把工作重点放到出生缺陷高发地区、综合防治能力弱的地区及高危人群,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对于下一步的综合防治工作,刘维忠介绍,要认真测算基础数据,积极争取资金开展婚检和孕检补助,把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纳入卫生计生工作考核,加强健康教育和优生优育知识普及,通过推广食疗和中医适宜技术方式强化孕期保健,不断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医学上把三级预防称为守护新生命健康的“三道防线”。与会专家提出,出生缺陷防治重在预防,期望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重点推广三级预防措施,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
  医学上把三级预防称为守护新生命健康的“三道防线”。一级预防是指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保健、遗传咨询、计划生育、最佳生育年龄选择、增补叶酸、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二级预防是指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以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出生缺陷患儿出生后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残、促进健康。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网络版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如何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搜狐健康
---------------
出生缺陷典型案例:
  ·中国每年有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儿诞生
  ·包括约22万例先天性心脏病,10万例神经管畸形,5万例唇腭裂及3万例先天愚型
全世界每年缺陷婴儿85%出生在发展中国家
  ……[]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也叫先天异常,先天畸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婴儿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二是指……[]
为什么会发生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的出生缺陷。二是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疾病、感染、用药……[]
哪些人群易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
  准妈妈年龄在35岁以上者;孕早期受过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者;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别……[]
出生缺陷该如何预防?
  目前,全国重点推广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可预防大多数缺陷儿的出生或减轻症状……[]
  ·婚检 ·孕前4至6个月进行孕前检查
  ·避免近亲结婚生育和大龄生育
  ·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食盐加碘可预防地方性克汀病   ·孕前3个月接种风疹疫苗   ·在孕早期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远离毒品、戒烟、戒酒·严格控制孕期用药安全   ·女性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婚检是新婚夫妇获取各种医疗服务、保健知识的一个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婚检,医生可以提供婚前卫生咨询与指导,从而把好优生优育的第一关。。…[] []
  专家指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6岁至28岁。由于城市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夫妇为了事业打拼,或者希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而推迟生育年龄…[][]
  有些先天性缺陷如神经管畸形、先天愚型,虽属遗传性疾病,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发生有一定的随机性,仅根据家族史、妊娠史难以排除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有条件的孕妇都应参加产前筛查。…[][]
  根据美国FDA的标准,孕妇每日需补充叶酸800微克(0.8毫克)。临床实验也表明,如果在怀孕前一个月到怀孕后三个月内,白天服用0.4毫克的叶酸增补剂就可预防神经管畸形。但是服用叶酸一定要在医生或保健人员的指导下,切忌滥用,尤其不能用…。 []
杨慧霞教授谈预防出生缺陷13个热点问题
第一:烟酒会不会对孕妇有危险?  杨慧霞:一个女性妊娠期大量地饮酒,尤其是饮用一些烈性酒会对胎儿构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的发生。吸烟也是一样,孕期吸烟,而且每天每日的吸烟支数比较高,比如说十支甚至二十支以上,肯定对胎儿不好。
第二:老公吸烟对孕妇有何影响?   杨慧霞:孕妇已经怀孕了,丈夫在吸烟的时候,最好要注意,尽量减少孕妇被动吸烟。我想在医学方面,总是有一个累计量的问题。在量上要注意。
第三:在怀孕期间,家里可以养宠物吗?   杨慧霞:关于宠物,在妊娠前就应该避免,孕期更应该避免与宠物的接触。主要是在孕期跟宠物接触可能会导致感染弓形虫,会引起胎儿致畸。如果家里面一直养宠物,在怀孕前可以查一下弓形虫的抗体。
  ·孕前遗传咨询和遗传学检查  ·产前筛查和异常染色体筛查  ·怀孕16至24周进行超声检查
  发生流产征兆后,孕妇及家属总希望医生能千方百计给予保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赵秀艳等专门从事出生缺陷研究的专家提醒准妈妈,如果不客观地分析病情盲目保胎,可能会将原本有缺陷、应该自然淘汰的胎儿保存下来,从而使新生儿出现残缺、呆傻、智力低下、白化病等畸形。…[全文]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严重或致死性的先天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包括相应的产前和异常染色体等项筛查。卫生部门调查表明,孕妇在怀孕16至24周时间内进行超声检查,80%的胎儿畸形可以被查出。… [][]
  那么,准妈妈们该如何安全服药呢?杨教授强调要想尽量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不应该等到已经怀孕再考虑,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准备怀孕阶段就开始考虑。在国外的推荐做法是,所有的孕龄女性,假如没有避孕措施准备怀孕,那么在选择服药的过程中就要通过咨询医生,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
第四:使用电脑和手机会影响胎儿吗?  杨慧霞:电脑和手机走进我们的生活已经有很多年,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事实上电脑的辐射量很小,手机接触的时间也非常短,对于孕妇来说应该还是安全的。
第五:微波炉或电视对孕妇有没有影响?  杨慧霞:孕妇如果要是接触我们日用的微波炉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不主张晚期孕妇长时间坐在电视前。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电视对她的影响了。长时间坐在电视前,胎儿会影响孕妇下肢的血液循环。
第六:有必要穿防护服呢?   杨慧霞:现在还没有资料显示,穿和不穿防护服能给孕妇或胎儿带来的明显差异。
第七:怀孕年龄偏大对胎儿有影响吗?  杨慧霞:现在我们国家有规定,对于35岁以上的孕妇,建议直接做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分析。
第八:怀孕后性生活方面应该如何注意   杨慧霞:整个孕期还是可以有性生活的,只要注意度、频率就可以。当然有一些先兆早产的病人,或者前置胎盘的需要注意。
  ·进行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进行早期干预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早期发现、预防和减轻听力残疾的程  ·开展儿童系统保健,即通过规范体检及早发现畸形缺陷争取适时进行手术治疗
  胎儿的先天缺陷主要包括胎儿解剖结构异常和染色体异常。前者主要借助于B超的检查。胎儿染色体的异常,如果不伴有结构异常的时候,B超就检查不出来,主要通过羊水穿刺获取进行胎儿细胞。…[]
   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妇由于医疗知识有限,他们很可能不知道小孩得了先天性心脏病,以至于延误了治疗,那么当家长发现小孩有什么样的症状的时候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呢?… []
  胡一舟,因患有第21对染色体综合症,是个先天愚型儿。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智商最低为70,而舟舟只有30,属于重度弱智,也就是说终其一生,智力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舟舟不识乐谱,但他对音乐有超常的领悟力、准确清晰的指挥思路,相当到位的音乐感觉,把指挥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
□ 搜狐健康推荐
第九:避孕药会对胎儿有影响吗?   杨慧霞:关于避孕药,如果长时间吃,通常用的都是短效避孕药,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如果吃紧急避孕药后避孕失败怀孕了,从理论上来说不会对胎儿构成太大影响。
第十:感冒发烧对胎儿有影响吗?  杨慧霞: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感冒,不伴有发烧等等可以吃中成药物,比如我们常用的清热感冒冲剂、板蓝根这类的药物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真出现了发烧,整个妊娠期高热对于胚胎和胎儿都是不利的,所以如果出现发烧,尤其是体温在38度或者38.5度以上,我们还应该及时服用退烧的药物。现在常用的比如泰诺或百服宁等药物还是相对安全的。
第十一:做B超对胎儿有影响吗?  杨慧霞:现在我们的医用B超,一般来说对胎儿不会造成危害,虽然几年以前曾经有研究提示,长时间的B超照射,会对胚胎细胞或者绒毛造成影响,但那是试验研究,长期的B超接触。而在临床上B超都有一定的时间量,探头不会固定某个部位持续的照射,一般来说,为了医学检查我们所使用的超声波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第十二:进行羊水和脐血检查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吗?   杨慧霞:在进行胎儿诊断的时候,需要做B超,抽羊水,进行体外的羊水细胞培养,进行核型分析,这个危险性很低。脐血穿刺与抽羊水相比风险性高一些。不过这几种方法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十三:拍牙片、胸透对孩子有影响吗?  杨慧霞:拍一次牙片放射量是很小的,按道理来讲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有些疾患需要做胸部检查的话,最好不要做透视而是拍胸片。
策划:搜狐健康 制作:邵沛 李文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龄剩男都有性格缺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