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总指挥 pdf怎么指挥手和脚?怎么指挥嘴说话?嘴说话需要把话说出来,是不需要大脑总指挥 pdf系统直接就可以做出相应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l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说话的地方。一个人要说话时,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首先产生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思维。它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舍适的语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发出信号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肺、气管、喉头、声带、舌头、嘴唇,引起运动,发出振动的气流,这就是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处传播,这就是说话的运动过程。  ③听话活动的起点在人的听觉器官。当说话人发出的声波传到听话人的耳朵时,引起鼓膜振动,接着,听觉神经就把振动的信号传到听话人大脑的言语听觉区里。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上额回后三分之一处。1874年德国科学家威尔尼克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人们就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了。因此认定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听话活动的地方。声波振动的信号传入这一区域后.同样引起这一区域的思雏活动,识别传入的信号,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排列起来,从而理解其意义,这就是听话的运动过程。  ④人类大脑的言语运动区和言语听觉区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说话的运动过程和听话的运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听话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速度,也常常根据说话的情况来调整听话的方向和重点。  ⑤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因此,对于说话和听话这一运动过程的解释还很不完善,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脑的思维,说话要想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听话要想做到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关链是要动脑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准确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力求做到说清楚、听明白。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的活动中,要努力研制和改进电话、广播、录音机等声音的保存和传递装置,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克服种种干扰,以使人们更有效、更方便地说话和听话。要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首先要弄清它的原理,说话和听话也是一样,了解它的运动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有关听话和说话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说话和听话的能力。1.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说话的运动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请从下面选出恰当的选项(
)A.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进行思维。B.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C.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D.发出信号。E.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F.发音器官发出声音。G.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3.请你对“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一句中的加粗词语进行简要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段说明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l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说话的地方。一个人要说话时,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首先产生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思维。它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舍适的语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发出信号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肺、气管、喉头、声带、舌头、嘴唇,引起运动,发出振动的气流,这就是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处传播,这就是说话的运动过程。  ③听话活动的起点在人的听觉器官。当说话人发出的声波传到听话人的耳朵时,引起鼓膜振动,接着,听觉神经就把振动的信号传到听话人大脑的言语听觉区里。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上额回后三分之一处。1874年德国科学家威尔尼克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人们就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了。因此认定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听话活动的地方。声波振动的信号传入这一区域后.同样引起这一区域的思雏活动,识别传入的信号,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排列起来,从而理解其意义,这就是听话的运动过程。  ④人类大脑的言语运动区和言语听觉区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说话的运动过程和听话的运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听话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速度,也常常根据说话的情况来调整听话的方向和重点。  ⑤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因此,对于说话和听话这一运动过程的解释还很不完善,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脑的思维,说话要想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听话要想做到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关链是要动脑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准确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力求做到说清楚、听明白。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的活动中,要努力研制和改进电话、广播、录音机等声音的保存和传递装置,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克服种种干扰,以使人们更有效、更方便地说话和听话。要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首先要弄清它的原理,说话和听话也是一样,了解它的运动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有关听话和说话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说话和听话的能力。1.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说话的运动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请从下面选出恰当的选项(
)A.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进行思维。B.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C.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D.发出信号。E.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F.发音器官发出声音。G.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3.请你对“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一句中的加粗词语进行简要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段说明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话与听话  ①说话靠嘴巴,听话靠耳朵。说话、听话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仔细一想,其实不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②说话活动的起点是人脑的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下额回后三分之一处。l881年,法国科学家布罗卡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说话的地方。一个人要说话时,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首先产生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思维。它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舍适的语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然后发出信号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肺、气管、喉头、声带、舌头、嘴唇,引起运动,发出振动的气流,这就是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四处传播,这就是说话的运动过程。  ③听话活动的起点在人的听觉器官。当说话人发出的声波传到听话人的耳朵时,引起鼓膜振动,接着,听觉神经就把振动的信号传到听话人大脑的言语听觉区里。这个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上额回后三分之一处。1874年德国科学家威尔尼克发现,人脑的这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人们就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了。因此认定这一区域就是主管人们听话活动的地方。声波振动的信号传入这一区域后.同样引起这一区域的思雏活动,识别传入的信号,从大脑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相应的语词排列起来,从而理解其意义,这就是听话的运动过程。  ④人类大脑的言语运动区和言语听觉区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人们说话的运动过程和听话的运动过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听话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速度,也常常根据说话的情况来调整听话的方向和重点。  ⑤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因此,对于说话和听话这一运动过程的解释还很不完善,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人脑的思维,说话要想做到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听话要想做到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关链是要动脑筋。它还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活动中,要学会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准确地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力求做到说清楚、听明白。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说话和听话的活动中,要努力研制和改进电话、广播、录音机等声音的保存和传递装置,打破空间、时间的局限,克服种种干扰,以使人们更有效、更方便地说话和听话。要掌握一种方法和技术,首先要弄清它的原理,说话和听话也是一样,了解它的运动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有关听话和说话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我们说话和听话的能力。1.这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说话的运动过程要经历四个阶段.请从下面选出恰当的选项(
)A.言语运动区的中枢部分进行思维。B.从大脑原来储存的语言信息里,找出合适的词语。C.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D.发出信号。E.通过言语运动神经传给发音器官。F.发音器官发出声音。G.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3.请你对“由于大脑的构造和机能十分复杂,人们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一句中的加粗词语进行简要分析,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段说明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最佳答案1.“从科学的角度看,说话和听话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物理等活动在内的复杂的运动过程。”2.ADEF3.“十分”修饰限制“复杂”,说明极其复杂,程度深。“至今尚未完全”揭开它的奥秘,说明现在只是揭开了一部分秘密。这两个词语的使用充分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4.“研究说话和听话的运动过程对于指导我们说话和听话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宝典丁兆林 哈佛式管理拓展思维方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宝典丁兆林 哈佛式管理拓展思维方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大脑思维行动僵化
悲观主义者如何重塑自己的大脑? 低估婴儿的大脑
大脑思维行动僵化
悲观主义者如何重塑自己的大脑? 低估婴儿的大脑
大脑思维行动僵化关于大脑的见解与幸福感 译者: Charloties 原作者:Daniel J. Siegel, M.D.&& &这些是人际神经生物学首要系列:人际关系、健康以及大脑状况。如何了解大脑部分使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更可能发生呢?一方面,我们知道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由大脑作用的。神经系统科学告知我们损害了这里或者大脑的那部分功能,我们的思维、感受、记忆以及机能将会受到直接性冲击。我们还知道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事件塑造了我们的思维和感受、记忆以及机能。并且因此,在人际神经生物学领域我们集中研究讨论明白思想不只是简单地在你的脑海里发生——它至少延伸到在“你”住的整个机体。但是,“你”还住在与其他人的人际交往以及更大的外界、星球之内。因此另一方面,你在和他人、和星球的联系中塑造了你的心理历程,并从思维、感受中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是我们说思维不但与之相关,而且有所体现的原因。这种观点来自精神生活的本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流动是一种跨越时间的变化。信息是一种使用符号值能量的模式——它代表了某些本身以外的东西。还有能量,在物理学者的领域是做某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建立一种潜能,从而扩展了从确信到无法预测的范围,正如可能性被变成了现实并且又逐渐变化为潜能。即使你仅仅认为能量是宇宙中的固有属性,它使事情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发生,如光、声音、热,只要仅仅感觉“能量”如何蕴含的条件,你就会有一个好的起点。能量如何在我们的一生中“涌出”和“流动”塑造了我们的心理体验。如果你对我微笑而我没有回以一笑,你的感觉将会和我对你的笑容产生共鸣有所不同;你会感知我内心的情感,又就揭示了共鸣在于我回应的微笑,我的手势,我的语气。我们各自独立的个体变得“连接在一起”,就像来自于你的能量以微笑的形式流淌然后与我相联系。你的眼和耳不费力地学会那种能量是怎样接收到的,而两个分开的“独立存在体”变得息息相关就像在这种交流中变成了一个一样。这是人们如何感觉到也互相“接近”彼此的方式,即使有物理上的距离使他们的身体分开。亲密度是关于两个“系统”产生变成一个的联系的共鸣。了解大脑在幸福感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我们理解大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并且人体和人际关系塑造了思维,接着心理健康因其为思维整体的一部分时,更有可能刺激大脑的认知。了解大脑的不同部分能使我们去优化完善,让这些部分作为互相协调的整体合作成为可能。在人际神经生物学领域我们说一体化是健康的基础。一体化作为“有区别的地方的连接”被定义得相当简单。由于一体化呈现出连贯性与调和,当一体化受损时,混乱或者僵化继起。这种背景将会让你的思维准备优化生活机会的经历,以至于你将能感知混乱与僵化,并且察觉出各个大脑区域怎样不同,或者你和他人关系的不同方面,这也许不会一直充当一个联系的整体。路易·巴斯德曾说“ 机会总是垂青思维有准备的人”,而且大脑部分的认知可以让你的思维通过联系大脑的不同区域,准备融入你的生活,因而能建立神经整合。在遵循这篇介绍性概述的相关博客中,我们将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参与者,如果知道这些,能特定地塑造它们怎样发挥机能的方式。对大脑来说,“功能”意味着能量和信息是流经这些特定的环路的渠道。在我们的大脑和人际交往中,精神集中是引导能量和信息流动的步骤。并且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学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能刺激特定的环路,注意力到达的地方,神经放电发生。并且神经放电的地方,神经结构会增强。当那种放电整合起来时,我们就能明白我们以综合的方式运用注意力后,事实上能立刻加强连贯的、综合的功能并且发展综合纤维让以后的功能变得更加平衡、连贯、协调。所以现在,这对我们来说足够分享了。你带有目的性以及在综合方面的知识地集中注意力,将能发展你需要去建立大脑中的神经整合的技能。做好发现趣事的准备吧!《INSPIRE TO REWIRE》所有者为博士丹尼尔·J·西格尔神经元的再利用一个人长得漂亮是偶然的运气,会写字念书才是天生的本领。——莎士比亚,《无事生非》从前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灵长类动物的视觉系统既不是先天就设定好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学习而形成的。灵长类动物视觉系统的总体结构具有严格限制,并且彼此都是一样的;但每一个神经元具体如何作出反应取决于我们所看到的特定视觉景象。先进的统计学习技术找出了外部世界的规律性。我们大脑的构造使得类似这样的非偶然特征出现时,如视网膜上出现几条基本对齐的光条"T" 形联结或"L" 形联结,或连续重复的两张图像,都能够迅速提取出来并储存于大脑皮层的联结中。我们的"学习本能"在阅读能力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触可塑性普遍存在于儿童身上,同时也存在于成年人身上,它使得灵长类动物大脑的视皮层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应付由字母和文字识别所带来的特殊问题。我们的视觉系统从进化过程中继承的可塑性恰好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学会阅读。在学龄前儿童第一次进入学校的时候,他的大脑己能适应字母和词汇识别任务。像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他的大脑腹侧颞叶皮层包含字母的原型记忆。组合原则是基于神经元对基本形状表的编码,这些形状是我所谓的原型字母,其中一些类似于我们的字母。我的一个大胆设想是,由于灵长类动物额下皮层存在预适应,才使得我们能够学会阅读。如果我们的视觉系统不能自发地执行那些类似词汇识别所必不可少的任务;如果它先天不具有允许它学习新形状的部分可塑性,我们将无法阅读。上学期间,视觉系统的一部分将自己重新设置成一个相当不错的恒定的字母与单词识别装置。根据这种观点,我们的大脑皮层既不是一张忠实记录所有文化发明的白板或蜡片,也不是一个在进化的过程中运用固定"模块"来阅读的僵化器官。一个更好的比喻是,将我们的视觉皮层比喻为乐高积木,孩子们可以用它们搭建起包装盒上所提示的标准模型,也可以用各种创新的思想对它加以修改与补充。我的假设与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无限潜能"的看法相悖。他们认为人脑可以吸收任何形式的文化。事实上,自然和文化之间有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的基因组是千百万年进化历程的产物,它规定了部分可塑但受到先天限制的大脑结构,其对我们所能学习的东西有严格的限定。只有达到大脑结构限制条件的新文化发明才能被吸收。文明的产物有可能严重偏离了我们生活中的自然世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看起来会跟一页书中的内容有丝毫的相似。然而,每个文化的产物都必须找到其在脑中的"生态位置",或者一个初级功能足够类似、其灵活性足以适应这种新角色的神经网络。此刻,被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 定义为"exaptation"的一个经典达尔文主义概念浮现在我的脑海。Exaptation 指的是在进化过程中,一个古老的生物机制向一个与其最初功能不同的角色转化。设汁十分完美,用来放大传人声音的耳朵深处的细小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的设计非常完美,可以扩大传人的声音,达尔文进化论将其剔除出古老爬行动物的颗骨。在一篇被大量引用的文章里, Francois Jacob 将进化论描绘成一个不知疲倦的修理工,他的后院堆放着很多杂乱零部件,他可以随意拿几件来组装一个新玩意儿[叫。在我的假设中,文明创造同样起摞于将古老的神经回路融入新文化产物的再组合过程,之所以选择这些再组合,是因为这些神经回路对人类有用并且可以稳定地进行脑与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在文化学习的例子中,改变脑的速度要快于缓慢的生物进化速度。一种新的文化工具的发明可能只需要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尽管将其大范围传播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此外,文化产物的创造所依靠的神经元学习机制不需要任何基因组的变化。由于生物和文明进化之间的这些根本性差别,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新名词一一"神经元再利用"以使我们脑内所发生的文化改变合理化 。我所说的"神经元再利用是指一项文化发明部分或全部占用曾用于其他功能的大脑皮层区域。"再利用"这个词意在引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发生的短期变化。韦氏字典将其定义为"再次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并"适应新的用途" 。在我的母语法语中,动词再造(se recycler) 指的是学生或员工为了新工作而进修课程或参加培训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神经元的再利用也是一种再定位或再训练的形式:它将一个在进化过程中为特定领域服务的古老功能转变为一个在目前的文化背景下更实用的新功能。"再利用"这个词也明确指出,支持文化学习的神经组织不是一块白板,它含有限制其应用范围的属性:比如回收的玻璃或纸张不能生成任何物体:这些材料所固有的物理属性使它们只适合于某些用途:同样,每一块大脑皮层区域或神经网络,由于其联结性、遗传倾向、学习规律等的不同,使其拥有的内在属性在文化学习过程中只能进行部分改变。如果我提出的神经元再利用假设是正确的,文化学习则不能完全消除这些已经存在的倾向,它只能实现部分改变和调整。因此,我们不能指望文化产物有无限的兼容性或适应性。人类文明的变化范围受到我们神经网络的限制。&悲观主义者如何重塑自己的大脑?& 看点:为何幸运的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运,倒霉的人仍会一次接一次地继续倒霉?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伊莱恩·福克斯在《为什么幸运的人一再走运,不幸的人继续倒霉?》一书中向人们指出:基因结构、人生经历和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塑造了我们,然而,面对一系列的认知重塑练习,悲观主义者也有理由开始心怀希望。&恐惧障碍&我们需要恐惧脑。没有恐惧脑生活就容易出事故,寿命就可能非常短。但是,当恐惧脑变得过度活跃,我们就容易被焦虑和绝望打倒。这样的病态恐惧太容易转化成焦虑症和抑郁症,造成毁灭性后果。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花了几十年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方法——从药物治疗到谈话治疗,以用来帮助人们处理这些颇具危害的问题。消除生活当中不正常的恐惧和绝望是一回事,促进生活的幸福和殷盛是另外一回事。最近的研究得出了一项鼓舞人心的发现: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惊人的韧性。遭遇巨大不幸,比如恐怖袭击、严重疾病或亲人去世后,我们大多数人都能从深度打击中迅速恢复过来。有些人甚至发现自己变得更好了,体验到了创伤后的成长而不是创伤后的压力。心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告诉我们,付出努力的话我们完全可以重塑大脑,进而不仅减轻不正常的恐惧,而且能够踏上真正的殷盛之路。美国飞行员兼实业家霍华德·休斯的恐惧系统出现了严重故障,患上了强迫症(OCD)。这种病消耗了他的大部分精力,直至1975年他去世。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患有OCD,有趣的是,有OCD的人虽然知道一切都很好,他们知道自己已经熄了炉子、锁了门,但是仍然有一种反复检查的强迫需要。当一种基本恐惧——我会死于病菌变成一种强迫观念就在患者本人看来,要对抗这种强迫观念就只能依靠重复行为,比如不断洗手,于是OCD就形成了。如同大部分焦虑症一样,当OCD变成一种耗费全部心神的烦恼就会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休斯去世30年后,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电影《飞行员》中扮演了他。为了充分进入角色,迪卡普里奥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跟精神病医生杰弗里·施瓦茨了解OCD。迪卡普里奥还花了一些时间与施瓦茨的病人待在一起,以便近距离观察这种病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迪卡普里奥入戏太深,结果形成了OCD的很多想法、感受和症状——他自己的大脑被诱发出了暂时的OCD。拍完戏后,他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进行密集治疗和练习才最终摆脱了OCD。据估计,超过2000万的美国人患有恐惧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恐惧症、泛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发作和强迫症。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惧和担忧有时候好像没有任何根据,有时候则与具体事物有关。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惊恐发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恐惧障碍,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两个女人的故事。这两个女人都在我做研究的那家英国诊所治疗焦虑问题。第一个女人——我们就叫她安吉拉吧,有次她差点儿被强奸。那天,安吉拉出去慢跑,在一条偏僻的林间小路遇到了抢劫。她清楚地记得一个男子站在路边,看见她跑过来时显得有点儿不自然。她经过他的身旁时男子揪住了她,想把她拽到灌木丛中。她不断挣扎,心中满是恐惧和愤怒,踢打、尖叫了好像整整一个世纪。“我最终设法逃掉了。”她告诉我。安吉拉在敲开了一所房子的门后昏倒了。醒来后,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家医院的病床上,病床旁边围着她的父母。她的身体多处受伤:鼻子破了、眼睛乌青、肋骨断了。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这些伤口愈合了。但是就像在这样的案例中经常见到的那样,心理创伤要花更长时间才能平复。一连几个月她都害怕得不敢独自外出,外出时必须让朋友陪着才行。有一次在逛当地超市时,安吉拉第一次体验到惊恐发作。“强烈的恐惧淹没了我。我觉得肚子不舒服,迫不及待地回了家,进了房间。”即使在家里惊恐也没有丝毫缓解,因为她的脑子很快开始回放遭袭经历。“我看见了他的脸,闻到了他的体味。”她说。安吉拉经常在夜里惊醒。“我的脑子里不断想着一把刀。”尽管她并不确定他有没有带刀。安吉拉不吃任何东西,几乎一直待在房间里。最后,她来看了心理医生。经过多次治疗后,她的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开始消退。她仍然有些问题,仍然紧张得不敢独自外出跑步或散步,但是事件发生的4年后,她的生活多多少少恢复了正常。杰恩(Jayne)的焦虑则比较弥散,很难解释。“就是无缘无故。”她告诉我。30岁的时候,她开始担忧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断地觉得害怕和紧张。“我总是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她说。杰恩想不到有什么具体事情引发了这些恐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恐惧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就像安吉拉一样,她开始龟缩在房间里紧张得不敢外出。她经历过几次严重的惊恐发作,但是最让她烦恼的是恐惧感和担忧感。杰恩的表现是泛焦虑症的典型症状,它是临床心理学家最常见到的问题之一。杰恩还有抑郁问题,她害怕事情永远不会好转。她的脑子里经常充满了消极想法和消极的信念。“我真的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她说,“我觉得自己是在浪费粮食。”被恐惧控制后就几乎不可能过正常的生活,更不用说形成乐观的心态。找到摆脱恐惧的办法就是找到一种阻止这些情绪障碍泛滥的办法。正如迪卡普里奥的经历表明的那样,阴雨脑回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允许我们非常迅速地形成难以动摇的习惯和思考方式。好消息是,这些不良回路也可以逆转,然后调向比较积极的方向。&暴露疗法&正如很多从阿富汗和伊拉克回来的老兵作证的那样,经历严重的创伤可能就会形成永久记忆,然后在脑中不断回放。陷在创伤体验中无法自拔就很难开始新的生活。这些记忆对维持PTSD那样的病起着关键作用,安吉拉脑中不断闪现歹徒的脸就是一个例子。恐惧学已经找到了很多方法来帮助人们摆脱这些类型的恐惧。恐惧条件化中的消退为减轻恐惧提供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众所周知,如果引起恐惧的东西,比如实验室研究中的音符,在没有电击的情况下呈现多次,那么恐惧就会渐渐减轻。就像从马上摔下后需要重新学会骑马一样,重复直面可怕的东西,最终会在认知和情绪上都认识到:这个东西现在是安全的。有些人在动物恐惧条件化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开发了暴露疗法,这个疗法对蜘蛛恐惧症那样的针对性恐惧特别有效。暴露疗法的工作原理是:教人直面所害怕的东西。把恐惧记忆压抑起来,恐惧症患者竭尽全力回避所害怕的东西,所以永远没有机会认识到那些东西其实并不恐怖。强迫恐惧症患者一次又一次直面所害怕的东西对消除其恐惧非常有效。第一次暴露在所害怕的东西面前,患者心跳很快、手心很湿、恐慌感很强;但是随着暴露次数的增多,这些反应会慢慢减弱。几次治疗过后,大多数有蜘蛛恐惧症的人就能够去那些可能遇到蜘蛛的地方了。暴露疗法的工作原理就和实验室恐惧研究中消退程序的工作原理一样。最近,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最初用于治疗结核病、名叫环丝氨酸的抗生素能够加快这个过程;服用该种药物的人克服恐惧所需暴露治疗的次数远远更少。环丝氨酸本身对恐惧反应没有一点作用,但是与暴露疗法结合起来后就能够促进人们去学习直面恐惧。为了弄清这是如何起作用的,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突触传递的过程。电冲动传到轴突末端,突触泡就移到神经元边缘,突触泡里面的神经递质就溢出到神经元之间的微小空隙里,被下个神经元树突上的接收器探测到。这个神经元树突上的受体如果与神经递质拟合就会发送电冲动给自己的轴突,轴突也会释放自己的神经递质把以上过程继续下去。研究者发现,谷氨酸受体在恐惧记忆的形成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些受体可以分为两类:AMPA,控制快速兴奋性突触;NMDA,对神经回路的长期可塑性和长期发展非常重要。研究还在继续,但毫无疑问的是,把心理治疗与环丝氨酸之类药物结合起来,就能有力对抗大脑恐惧系统出现故障造成的破坏。然而我们从恐惧条件化研究中了解到,消退并没擦去最初的恐惧,好像只是压抑了恐惧,这意味着恐惧可以轻易恢复。这一点我的朋友桑德拉体会最为深刻——她听到汽车逆火声就会马上卧倒。正因为如此,科学家正在继续寻找比较持久地擦去恐惧的方法。&永久擦去恐惧&纽约大学恐惧研究者利兹·菲尔普斯和约瑟夫·勒杜利用人类记忆的动态性质找到了一个永久擦去恐惧的方法。心理学家过去总是认为,记忆以非常僵化的方式贮藏在大脑中。现在他们发现,记忆特别是情绪记忆,在提取之时再次激活处于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状态,此时可以添加新的信息。这意味着每次提取一段记忆,这段记忆都会发生轻微的变化,然后作为一段更新的记忆再次存储起来。这个过程在技术上叫做再巩固,持续大约6个小时,而我们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记忆。纽约团队发现,再次激活一段恐惧记忆确实就能加入新的非恐惧记忆,进而更新记忆痕迹。有过这样的实验,实验者把小电极放置在65个志愿者的手腕上,当呈现蓝色方块时施以轻微电极,制造恐惧记忆——蓝色方块是CS+刺激;对比之下,呈现黄色方块时从未施以电极——黄色方块是CS-刺激。如此,所有志愿者都对CS+蓝色方块形成了恐惧反应。第二天,在消退阶段把志愿者分成三组。对于其中两组单独呈现一次CS+作为提醒,让志愿者提取恐惧记忆——这样做的目的是启动再巩固过程。这两组中的一组10分钟后开始消退测试,就是在关键的再巩固期期间开始;这两组中的另外一组6小时后开始消退测试,就是在关键的再巩固期结束后开始。第三组没有单独呈现CS+作为提醒,直接进行消退测试。消退测试就是在没有电击的情况下呈现多次蓝色方块和黄色方块。24小时后,所有志愿者再做一次测试,查看恐惧记忆是否还在。没有得到提醒的那组和在再巩固期结束后受到消退训练的那组,恐惧记忆都自发地恢复了。但是在再巩固期间、记忆处于不稳定状态进行消退训练的那组恐惧反应没有回来。换句话说,首先回忆害怕的东西,然后一次又一次直面害怕的东西,但没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那么最初的恐惧记忆就会被擦去。其中少数志愿者一年后再测试一次,在再巩固期进行消退训练的人恐惧记忆仍然没有出现。这意味着最初的恐惧记忆永久地擦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理查德·休加尼尔沿着这条思路研究了老鼠,得到的惊人证据表明:最初巩固恐惧记忆的那个复杂的分子学机制,可能也是消除恐惧记忆的关键。他们发现,杏仁核的神经元充满谷氨酸受体(AMPA那种),在存储恐惧记忆的关键期,这些受体会来次“大洗牌”,在不同神经元之间转让。在这个转让阶段,谷氨酸受体容易溜进溜出神经元。休加尼尔和克莱姆推测正是这一点让恐惧记忆如此脆弱。为了验证这个推测,他们给老鼠注射了一种阻止受体转让的药物,结果发现恐惧记忆就擦不去了。先提醒创伤记忆再进行消退训练,就可以永久地擦去恐惧记忆,这一发现表明我们找到了一项治疗焦虑症的新技术。这项新技术为永久消除创伤记忆提供了一种非侵害性方式。&殷盛心理学&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是研究殷盛的专家,一直在提倡寻找办法让人生有更多积极情绪。她在研究中发现了关键的3∶1——三次积极情绪可以抵消一次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惊奇、同情、满足、感恩、希望、快乐、爱和性欲等,而消极情绪包括愤怒、轻蔑、厌恶、尴尬、恐惧、悲伤和羞耻等。弗雷德里克森发现:如果我们真想殷盛,那么我们不是该努力消除消极情绪,而是应该努力让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保持3∶1的状态。她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比为2∶1。这样我们虽然可以勉强过下去,但是却会越来越颓废,一旦把这个比例提高到3∶1,我们就能真正地殷盛。弗雷德里克森与巴西数学家马歇尔·洛萨达一起做了研究之后发现:不仅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存在关键的3∶1,而且积极情绪与殷盛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一个精确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殷盛意味着:活在巅峰状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有成长,有创新;遇到逆境能很快恢复过来。弗雷德里克森和洛萨达为此调查了188个大学生,发现其中45个处在这样的“殷盛”状态。188∶45(23%)也许看起来很少,但是好几个研究都发现,美国人只有约20%处在这个意义的殷盛状态下。弗雷德里克森和洛萨达把那些大学生分成了“殷盛者”和“非殷盛者”后,让每个学生每天晚上都登录到一个安全的网站写日志,总共写一个月。日志内容是填表格,表明前24小时体验到的各种不同情绪各有多少次。一个月结束后,计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体验了多少次后,用积极情绪的总次数除以消极情绪的总次数就得到一个“积极比”。比较了殷盛者与非殷盛者的积极比后,研究者发现了差异:殷盛者的积极比是3.3,非殷盛者的积极比是2.2。正如其他研究发现的那样,3.3的积极比是个关键的分水岭,它能将殷盛者与非殷盛者区分开来。积极比对婚姻幸福来说也很重要。西雅图高特曼研究所的约翰·高特曼博士应用了严格的科学原则研究了夫妻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婚姻幸福的广泛研究他了解到: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测夫妻是否会分手,那就是互动中的积极体验次数与消极体验次数比。这个神奇的比例好像是5∶1。随着这一比例的慢慢下降,离婚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积极比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际交往、工作效率甚至健康状况。也许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解释那个悖论:尽管消极事件影响力更大,但是大多数人报告说自己是幸福的。我们知道,恐惧重于快乐,危险线索显于快乐线索,这让人更容易变得悲观而非乐观。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报告说自己乐观看待未来,觉得生活幸福、满足。本文摘自《为什么幸运的人一再走运,不幸的人继续倒霉?》(东方出版社)关于这本书:你是乐观还是悲观?你把杯子看作半满的还是半空的?你是看向光明的一面还是看向阴暗的一面?这些问题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好像预设了我们的人格类型。正如前沿心理学家兼神经科学家伊莱恩福克斯发现的那样,我们的人生观反映了我们是偏好追求快乐还是回避危险——这两个原始倾向在很多人身上处于健康的平衡状态。但是,当“恐惧脑”和“快乐脑”中有一方太过强大,结果就可能很糟糕。这一点,我们当中那些遭受羞怯、成瘾、抑郁或焦虑折磨的人是深有体会。幸运的是,任何遭受这些痛苦的人都有理由心怀希望。神经科学的突破性发现表明,大脑的可塑性远远超过了我们曾经的想象。我们可以训练控制某个思维过程的神经系统来增强这个思维过程,同时让大脑回路发生确实的变化。福克斯在《为什么幸运的人一再走运,不幸的人继续倒霉?》中介绍了一系列这样的技术,从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到新兴的认知重塑练习。其意义是巨大的:终身悲观者可以训练自己积极思考、找到幸福,而不顾危险追求快乐的人可以掌控人生。借用自己的前沿研究,福克斯演示了怎样通过重塑大脑来点亮人生、学会殷盛。《为什么幸运的人一再走运,不幸的人继续倒霉?》敏锐地洞察到了基因结构、人生经历和认知过程是如何交互作用塑造我们的,读了它,我们的人格发展观很有可能发生根本变化。我们会了解到,我们可以影响自己的人格;我们还会了解到,“悲观”还是“乐观”,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东方管理评论经典励志心理学著作推荐《性、金钱、幸福与死亡》(人性的四个基石,管理和心理的双重拷问,经济学、管理学、精神分析三栖学者曼弗雷德可传世作品)《正念力:挑战墨菲定律的凯西法则》(释放正念能量,扭转困局,迎接挑战。一个时代最成功的美国商业领袖,挑战墨菲定律的正念力法则。)《战胜拖拉》(关于战胜拖拉的奠基之作,战胜拖拉就是战胜对未来的恐惧,二十余万战拖勇士对付拖延症的“唯一宝典”)《为什么幸运的人一再走运,不幸的人继续倒霉?》(七周,重塑大脑,整理情绪,改变运气)认识婴儿的大脑& 父母第一个错误就是低估婴儿的大脑为人父母的,当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时,就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对孩子的痴情。但是,有多少人能感受到对孩子的敬畏?&“我们在婴儿床里看到的那个小东西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心智,是宇宙间最有效能的学习机器。那精巧的小手指和嘴巴,就是理解陌生世界的探测仪,运转得比火星巡行器还要精确得多;那皱皱巴巴的小耳朵接收着杂乱无章的噪音,并将之准确无误地解读为意义明确的语言;那双有时似乎是洞悉我们灵魂的大眼睛,在破解着我们最深层的情感;那毛绒绒的小脑袋里,每天形成着几百万个神经连接。这至少是三十年的科学研究所告诉我们的东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在与Andrew N. Meltzoff、Patricia K. Kuhl这样写道。他们合著的《婴儿床里的科学家:早期学习过程向我们揭示的心智》 (The Scientist in Crib: What Early Learning Tells Us about the Mind) 一书开篇就指出:人类虽然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但是,不管比尔.盖茨拿他的数百亿美元和他卓越的技术才能造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计算机,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比起他的女儿躺在婴儿床时期的大脑来,也要粗陋得多。再高级的计算机也是人造的。孩子的大脑则是天造的。计算机与婴儿大脑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是:计算机不会自发地应付出其不意的环境挑战。比如,不管是多么高级的计算机,没有中文软件就无法处理中文信息,还是要依靠人所输入的程序。一个婴幼儿则不同。你不管把她或他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不用任何语言课程,到两三岁时都能说话。也就是说,你把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集中在一起,他们也制造不出一种比婴儿的大脑更有效的学习机器。“早教之母”、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早就感叹:一个孩子在生命头三年的学习成就,要成人奋斗六十年才能达到。所以她提倡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成人的使命是给孩子创造心智发育的良好环境,而不是试图去“教”他们。要让比成人更聪明的孩子自己“教”自己。&人类对婴儿智能的这种认识是建筑于现代儿童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科学家们通过脑电图等手段发现:婴儿大脑中的脑细胞或神经元要比成人丰富得多。在婴儿的脑皮层(控制感性和高层次思维的中心)里,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也比成人更充分,运转得更有效率。这也解释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常识:为什么儿童几乎学什么都比大人快得多。&不过,我们更要问的是:这一被现代科学验证了的老常识,对自古以来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什么挑战?既然孩子比大人聪明,为什么孩子要听大人的?当然,大人有孩子没有的经验,大人靠着这些经验积累了更多的知识。这是大人权威的依据。但是,即使大人的经验和知识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孩子们学习,难道在学习的“方法”上,更聪明的孩子也要听那些远不那么聪明的大人的指挥吗?也许大人可以对孩子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如你好使。但我也曾经是个孩子,曾经象你一样聪明。我有你的经验,你却没有我的经验。所以我有指导你的资格。”可惜,我们所谓的童年,主要是指三岁以前。这是超出了任何大人的记忆范围的时期。大人早已忘记了自己和婴儿一样聪明时是怎么学习的,自然也没有能力指挥这台自己并不了解的“学习机器”的运转。&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基本就是建立在这种大人的自以为是的基础上。他们经常觉得自己具有种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能力:自己脑子明明已经不好使了,却要指挥一个天才如何运用大脑;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弹跳力了,也忘了怎么打篮球,却坚持要教科比怎么“三步上篮”,而且这位科比还必须听。&我们最习惯的死记硬背,就是经典的一例:脑子已经变笨的大人,要让比自己聪明得多的孩子遵守笨人所奉行的教条。我们一直说“书读千遍,其意自见”。我们学习语言的传统办法就是背诵。婴儿则不用这一套。如蒙台梭利所言,婴儿学得最快的时期,正是成人无法指导其学习的时期。在生命的最初一两年时间里,婴幼儿能够把毫无头绪的“噪音”整理为语言,并用之进行基本的交流。而这一切都是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换了成人会如何呢?我们都知道破解古文字或密码的难度。成人经过严格的训练,大多数人对此还无法胜任。如果你能用十年功夫破解一个失传的出土文字,你就是世界级专家,可以到哈佛或者牛津拿个终身教职。这就是婴儿和我们之间的差距:他们每一个都有比哈佛、牛津的教授还高得多的智商。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我们怎么向他们学,而不是怎么让他们向我们学。你要是一个考不进哈佛的人,就别试图去教一个哈佛教授怎样学习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用中国的话说,这叫“关公门前舞大刀”。你要争取的,是一个旁听他讲课的机会。&现代儿童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许多研究,其实就是“旁听”婴儿这一最大的“天才”给我们讲课。学者们大多承认,直接学习这位“天才”的大脑运转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自己的婴儿期都没有记忆,也无法让婴儿来答疑。也就是说,婴儿无法直接给我们授课。我们只能“旁听”,也就是从各种侧面观察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的“旁听”提供了各种便利。比如,通过脑电图等手段,科学家们可以测量婴儿脑组织的密度,分析其神经连接的阶段性发育,在解剖学上对婴儿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进行比较。上面所讲的儿童大脑的优越性,就是被这些技术手段所证明的。&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生理上被证明的优越性,是如何在功能上体现出来的?这也是许多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当自己说东,孩子却向西时,究竟是孩子不懂事,还是孩子比自己聪明正确?在什么时候应该引导孩子听自己的,什么时候应该接受孩子的引导?记得女儿不到两岁的时候,我用童车推着她在街上散步,看到马路边一对鸽子正在交配。按照我这个成人的思路,要真给女儿解释什么是交配,就要解释什么是性行为。女儿还不到两岁,似乎太早了。况且,鸽子交配,就如同鸡交配一样,公的要踩到母的身上,嘴咬住对方后脖儿的羽毛,母的作挣扎状,更象打架。我们小时候(也就是七八岁记事的时候)看见鸡的交配,都说是公鸡欺负母鸡(或者“公鸡耍流氓”)。所以,我当时就对女儿说:“看看,它们在打架呢。”谁知女儿用小手指着这对鸽子用中英混杂的语言高声纠正我:“一块kiss(接吻)!”&这比我的解释靠谱儿多了。此事多年来一直令我玩味不尽:我对动物的交配或人的性行为都有着基本的知识,女儿则完全没有。假设我象女儿一样没有这些知识、仅凭肉眼观察,这两只鸽子的行为更象打架或者一个欺负另一个,就象幼儿园的孩子一个骑在另一个身上拳脚相加一样,和人类充满爱意的亲吻非常不同。女儿每天都接受爸爸妈妈的亲吻,也见过自己幼儿园里的大班孩子打架。但她在不需任何解释也无任何知识的情况下,怎么一眼就能看出这两只鸽子是在kiss而不是打架呢?她肯定观察到了我这个成人观察不到的东西!&传统的观念认为,儿童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耐心,只能跟着感性和欲望走,无法遵循理性的引导。这是儿童智力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无法象成人那样进行高强度思考的证据。但是,现在的一些研究修正甚至推翻了这样的成见。比如,前述的儿童心理家Alison Gopnik就概括说:“我们有时说成人比儿童更有注意力。其实正好相反。成人比儿童更缺乏注意力。成人善于把许多事情迅速地从意识层面过滤掉,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我和女儿一起看鸽子交配就是一例。我在解释这一现象时不自觉地把一些关键性的细节给过滤掉了,女儿则根据被我忽视的细节得出了接吻(kiss)的结论。我的注意力之缺乏,实在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成人和儿童的这一对比,有着生理学上的根据。脑神经体系有一种不断进行着的“修剪过程”(pruning process)。在我们睁开眼睛的一瞬间,这种“修剪”就开始,把那些庞杂的、似乎是没有必要的神经连接都给去除掉。在一方面,“修剪过程”就象收拾房间一样,把我们的大脑整理得更干净整齐、更有效率,使我们能够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但在另一方面,因为“修剪”得太干净简洁,仿佛是把一些一时不用的“家具”都给扔掉了,这一过程也就把我们的思维变得更为狭隘,导致了学习的困难,使我们缺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就好象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家在应付几位不速之客时竟找不到多余的凳子坐。从生理的角度说,婴儿没有经历这样的“修剪过程”,其脑组织更密集,更有可塑性,其构造中有非常少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素(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一种防止神经元被激活的化学物质)。这就使婴儿的大脑充满了比成人多得多的飞速驰骋的思绪。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强度反而是成人无法达到的。Alison Gopnik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经过“修剪过程”的成人,大脑的神经连接简单明了,进而更有效率。结果,成人比孩子更容易把自己的鞋带系好。相比之下,未经“修剪”的儿童大脑神经连接四通八达,甚至以成人的标准是混乱无序。这就使孩子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系好鞋带,但却能轻而易举地同时掌握三门语言!两者谁更优越呢?&用个更直觉的比喻,成人的智力象个手电筒,当准确地射到一件物体上时,这件物体的形态就非常清晰地显示出来。儿童的智力如同一盏灯笼,点亮以后光芒四射,周围的物体大致都能显现,虽然不象在手电筒照射下那么清晰。我们在黑暗中走路,靠手电筒能看清眼前每一块绊脚石,但路究竟通向哪里却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甚至看了这个漏了那个。打起灯笼,则顿时四下亮堂、一览无余,很容易看清大概的方向。 “修剪过程”的目的本来是提高效率,但是也使我们丧失了太多的神经连接。这些神经连接也许仅仅是因为一时无用而被淘汰,但时过境迁后可能排上大用场时,却已经不在了。这就使成人在观察世界时经常忽视了太多看似多余混乱、实际可能是非常关键的事实。这也是成人的思想为什么越来越僵化、越不能接受新鲜事务、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原因。&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多莱尔有句名言:“天才不过是能自如地恢复自己的童年而已”。成人必须向儿童学习,只有设法恢复自己的童心,才能保持创造力。娱乐、坐禅等等,都有此功能。根据《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一些科学家在成人看电影时用脑电图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发现他们大脑前部的活动被抑制,大脑后部与视觉相关的部分则被激活。Alison Gopnik指出,这就是在成人大脑中发生的瞬间即逝的还童状态:你绘声绘色地捕捉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一下子丧失了自我意识,完全想着屏幕上的事情。在坐禅的玄想中和被美丽的景色所震撼之时,成人也会出现这种“忘我”、“无我”的境界。这是一种儿童的境界。他们大脑中的神经连接是如此丰富活跃,乃至无法把思想集中在“自我”身上。用禅师鈴木俊隆的话说:这就是起初的心智,是人象婴儿一样思想的时刻。用心理学家的语言来解释,大脑经常在你不试图控制它时运转得更好。&我们传统的“早期教育”,实际上是在作的相反的事情。这种教育,是要过早地把孩子的智力发育纳入严格结构化的成人模式,加速受教育者脑神经的“修剪过程”,进而更早地使孩子的大脑僵化、封闭、丧失学习能力。所以,当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学钢琴、外语、美术,纳入成人的学科时,家长一定要格外注意。孩子脑神经复杂丰富、思绪流动迅速,很难在一件事情上停留太久,也不受成人的意识框架和学科的局限。幼儿的学习浅尝辄止也许是好事。除非象莫扎特那样的天才,小时候在一件事情上太专注,可能会不自觉地把孩子的想象力和在其他方面的创造力给砍掉。我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一书中引述的一些研究证明,过早开始识字的孩子后来的阅读能力经常反而比晚开始的孩子要差,象日本这种过早开始成人式教育的东亚社会,人均诺贝尔奖得主的比例远比那些不让孩子在五岁前读书的同等发展水平的欧洲国家要小。道理很简单:孩子的脑神经被过早“修剪”、其学习过程过早被纳入成人的学科中。结果他们思路太狭隘,也许照本宣科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创造力受了极大的损伤。&《参与孩子的成长》:父母第一个错误就是低估婴儿的大脑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是最糟糕的早期教育之一。比如我反复举的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无意贬低此诗的伟大。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人的感受和诠释。诗人本身的思维是发散式的、其大脑的神经连接是丰富活跃的、情感状态是亢奋忘我的,所以才能言人所未言。此诗的原创性,正在于其不可重复性。如果你一定让孩子重复、背诵,就是按这一单一的模子对孩子的脑神经连接进行“修剪”,毁掉了他或她成为诗人的潜力。比如,孩子如果真登上黄鹤楼看到这样的景观,本能的结论也许不是“更上一层楼”,也许是想飞翔,也许是想追逐入海的黄河。甚至孩子们对景观本身的描述也各有不同。他们也许觉得白日飞到天边一把拎住快入海的黄河、想停止其奔流,也许白日和黄河站在地平线上“一块kiss”,也许是黄河正在把白日冲走…. 我这么个中年人也能想出许多,对孩子们而言,可能就更是无限的了。但是通过背诵,天真烂漫孩子就变成了心如死灰的老学究。&孩子是人生最大的礼物,也是你最好的老师。你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常常要比你能教给孩子的更多。应该发生的,是孩子让父母的思想和精神生枝开花、枯木逢春,而不是父母把孩子这一棵枝叶茂盛的小树砍成了一根光秃秃的树干。&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话时文字浮现大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