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与心脏病的关系的人不能拨牙

&  近日,家住铁西区的韩先生心急如焚地咨询沈阳晚报:“我父亲患急性心梗,有急救史,长期服药已经4年了。最近他牙疼了很长时间,我想问一下,有心脏病能否拔牙呢?”类似的问题,很多读者也曾经遇到过,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究竟能不能拔牙呢?听听专家的说法。  拔牙禁忌症并非绝对“禁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永峰介绍,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般被认为是拔牙的禁忌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在临床上是没有绝对的禁忌症的。我在临床上处理过血友病、白血病、放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脑出血及脑血栓等复杂病人的牙槽外科手术。一般在术前做好评估和用药,术中注意无痛和心情放松,术后注意抗炎和止痛,一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毕竟人不能因为有一种疾病,其他的病就不治了。”郭永峰说。  有这些疾病要谨慎拔牙  那么,哪些情况下需要谨慎拔牙呢?郭永峰介绍,拔牙前应慎重考虑的某些全身疾病,如下列一些疾病,应特别注意其拔牙后果,最好是先经过有关科室会诊检查,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再决定是否适于拔牙。首先是血液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白血病等伴有凝血障碍,拔牙后可因出血不止而危及生命。如必须拔牙,应在住院和内科协作条件下,采取有效防治出血措施,然后进行拔牙。  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应事先了解其病情轻重、性质,是否经内科治疗得到控制,然后考虑拔牙时机。决定拔牙时还应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术前术后药物,以防意外。其它慢性病,如严重糖尿病、肺结核、肝肾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应经内科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再考虑拔牙。  另外,急性传染病、口腔黏膜急性炎症、口腔恶性肿瘤病人在决定治疗方案前,均不宜拔牙,以免引起病情加重,肿瘤扩散等后果。在孕期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内,为了避免引起流产和早产,不宜拔牙。妇女月经期一般也暂缓拔牙。最后,全身健康情况较差,或在饥饿、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最好暂缓拔牙。  老年人拔牙应有家属陪同  很多需要拔牙的患者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比年轻人更为复杂,拔牙前要综合评估口腔局部情况,全身系统状况,患者精神心理状况,以及医疗设备条件等因素。对于高龄、行动不便和视力不佳的患者拔牙,应有家属陪同,以减少患者的奔波,降低医疗风险。老年人拔牙之后,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拔牙后压迫止血用的棉纱卷,应在40分钟左右吐出,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拔牙后24小时不刷牙漱口;不吃过热过烫的食物;不做剧烈的运动如游泳打球等;不抽烟饮酒;不要用棉签等硬物擦洗伤口,以免将凝血块破坏、脱落,引起术后出血或伤口感染。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子匀
第40版:第一健康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 正文
牙病没治好小心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注意
在国外,人们对口腔健康十分重视,在发达国家甚至一些非洲国家,口腔检查是一个跟体检并齐的重要项目。然而我国对口腔健康的关注不甚理想,国民对口腔疾病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据报道,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患者发生的几率为牙周正常者的1.5倍,发生中风的几率则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还有一个研究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87.5%-90%。为什么口腔问题也会跟心血管有关?关键就在于口腔细菌对患者血液环境的影响。1。牙周袋内细菌每天都在通过破损的上皮组织进入血液而引发一过性。菌血症状不断发生,进入的细菌数量大量增加并长期累积,在细菌的作用下,患者的血管形成的几率比一般人要大,更容易出现等心脑血管疾病。2。牙周的可促使血液凝集,导致,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患病风险。3。有研究指出,牙龈发炎会导致C-反应蛋白增多,而C-反应蛋白偏高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一个致病因素。所以,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要重视口腔护理,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更要小心处理口腔问题,以免加重疾病。如果刷牙时经常出现不同程度出血,牙齿松动、或牙根暴露,口臭难以缓解,牙龈肿胀松软、易塞牙等情况,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心血管病人治疗牙病后还要复查心血管项目。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症的老人,由于心理因素和病痛刺激,有可能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发生脑血管意外;同时也可能因为血压骤然下降,致心、出现相应症状,严重可引致猝死。心血管病患者拔牙有7个注意:1、高龄老人更应谨慎,70岁以上有心血管病的人对拔牙的耐受力更差,出现危险的机会更多,是否需要拔牙,应充分考虑后再定。2、紧张可使36%的人血压升高,63%的人心律失常,12%的人出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所以,拔牙前应打消顾虑,不要过度紧张。服用安定、鲁米那等镇静剂和心得安等心脏的药物,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的影响。3、拔牙时间超过5分钟时,有17%的人心率明显加快,37%的人血压升高,65%的人心律失常,14%的人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这就要求由技术熟练的医生操作,病人做好配合,力争在5分钟内完成。4、观察显示,麻醉效果欠佳时,可使42%的人血压升高,55%的人出现心律失常。目前认为还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较好,在充分麻醉后可以达到无痛拔牙,比较安全。5、血压如超过180/100mmHg,就应先进行降压治疗。同时患者要解除顾虑,安定情绪,然后再拔牙。有些思想过度紧张的病人,血压也会骤然升高。6、对有心脏病的人,应先确定心脏病的性质,是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还是冠心病等。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炎患者拔牙要特别注意,因为拔牙可能引起暂时性菌血症,拔牙前2~3天就应注射抗菌素,以防止诱发细菌性心内膜炎。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拔牙时,也要慎重,拔牙前应服用扩血管药。7、高血压病人拔牙后容易出血,拔牙后应注意压迫止血和应用降压、止血药物。另外,如果高血压患者已有心脑肾等脏器病变或心脏病患者已出现心力衰竭,都不能拔牙。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不宜空腹拔牙,避免引起晕厥,也不能吃得太饱,加重心脏负担。拔牙后建议休息半小时才能离开医院。专家提醒,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最好先咨询主治医生,看看自身条件是否适宜拔牙。
(责任编辑:郑梦雪 )
文章关键词:
现在生活好了,各种大鱼大肉不再缺少,饮食上面确实很好,但是健康状况却出现了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一大……
很多中老年人被心血管疾病困恼,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大家要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怎样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所以,老人的养生也十分重要。而养生离不开开衣食住行,这里面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穿衣,尤其对……
 秋老虎逞威,天气凉爽、干燥,还渐渐变得寒冷。秋主燥、冬主寒,寒气入体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脏压力增加,若家中有心血管病人则要特别注意。失眠……
心血管病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的高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那么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心脏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亚太...
擅长:心律失常介入诊断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开展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擅长:心血管病,内科杂病的中西医诊治,尤其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诊治。
擅长: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胸闷胸痛、心慌心跳、咳嗽气喘、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水肿及各种疑难杂证。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生育二胎的注意事项
擅 长:围产医学: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妇产科超声……【健康·生活】医生提醒:患高血压、心脏病不能随便拔牙_网易新闻
【健康·生活】医生提醒:患高血压、心脏病不能随便拔牙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患高血压、心脏病不能随便拔牙
老年人龋齿病、牙周炎等发病率很高,若没有及时治疗,最终不得不拔除牙齿。
当医生告知“要拔牙”时,人们惧怕的往往是疼痛,但鲜有人知道,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心肌病等病的老年人而言,拔牙还存在一定风险。
对拔牙操作影响较大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拔牙时,许多高龄患者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出现心悸和心慌。有的还会诱发心肌缺血,严重的在拔牙过程中会发生心绞痛,表现为胸部憋闷、心前区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意识模糊,需要立即抢救。
高血压患者拔牙术前一段时间内要控制血压平稳,规律服用降压药。
冠心病患者若拔牙前的心电图检查与既往相比出现明显的ST-T段变化,或者新发严重心率失常,应暂缓拔牙。
另外,近期(6个月以内)曾发生过心肌梗死;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心功能只有Ⅲ-Ⅳ级;以及有严重的、未控制的心律失常的人都应暂缓拔牙。
作者:贺文鹏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