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去医巫闾山在哪里里

& 医巫闾山在哪里?医巫闾山怎么去?
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医巫闾山风景区
当季热门景点
使用以上合作网站帐号登录/注册头图加载中...
  医巫闾,我曾在07年到访过。不过那一次是游览了面的老爷岭、宝林楼,以及的大芦花。这几处只是医巫闾的一隅,而且上次天公不作美,正好赶上沙尘天气,满天的黄沙,实在是影响游览的心情。所以决心一定会再次游览一番医巫闾。
  医巫闾是一架巨大的山脉,属于阴山山脉的余脉。山势自向西南走向,纵长45公里,横宽14公里,面积630平方公里。山脉的东边归市管辖,西边归管辖。虽然医巫闾海拔不算太高,但是东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辽河平原,加上山势多直立的崖壁,还真显得它高耸险峻异常。尤其是在一侧的沿山公路上,见到车窗外的山势,总使我想起03年去时看到的:同样是一片肥沃平原的屏障;山脉的走势也相同;虽然绝对高度不高,但是参照起来,同样显得伟岸高大。当然,医巫闾的长度无法与相比,但是在文化积淀上,却不输于。
  有一句话叫做:自古名山僧占多。医巫闾就是一座宗教兴盛的大山,从南到北,基本上每一个山弯里,都会有名刹禅院占据。发展到现在,每一处寺院基本上都形成一处景区。从南到北依次为(如下图所示):闾山风景区(大观音阁景区、玉泉寺景区)、闾山森林公园(三清观)、双龙寺风景区、山风景区(寺)、灵山寺风景区、大芦花风景区(云岩寺)、青岩寺风景区、五佛寺风景区。这些还只是的景区。在西侧的,还有老爷岭风景区(圣清宫)、宝林楼风景区(宝林禅寺)、大石湖景区(双龙禅寺)。
  出发前的想法是想从直接穿越到,把医巫闾的主要风光一次游览完。到达之后才知道这种想法很天真。医巫闾山太大了,景区也太众多,真的不是一次就能够全部游览完的,对于我来说,时间和体力都是问题。于是这一次还是只选择了一侧的主景区以及青岩寺和大芦花,做了一个三天的爬山行程。即使是这样,由于我爬山一般情况下是纯徒步式的,加之为了拍摄风光,往往一处景点为了角度的问题,需要往返几次取景,所以三天下来,感觉上已经是有些疲劳了。剩下的几处风景区和徒步穿越的计划,留待下次成行吧。
  从到医巫闾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或坐长客到市;一种是坐火车到管辖的沟帮子镇,然后再倒小客去闾山的各个景点。我这一次选择的是火车。说来奇怪,当年修铁路的时候,几条铁路围着一圈,偏偏避开了市区,不知道为什么。会不会也与这高大的医巫闾有关系呢?火车道要穿越医巫闾可能要花费更多的费用吧。不过这倒是成全了南部的小镇——沟帮子,使这座历史逾百年的沟帮子火车站,成为通往关内外的咽喉要道。尤记得小时候坐火车往方向,好象沟帮子是出之后,到之前的必停之站。虽然几经铁路的提速之后,从到沟帮子站,还是有许多列火车可以选择。
  早晨八点十分从站出发的2066次火车,十点十七就能到达沟帮子,而且车费也是最低的13元。虽然车身是老旧的绿皮车,但是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花费上,都是最合理的选择。只是有一点,这趟车由于经停较多,终点又是旅游城市,所以车票一定要提交去买,不然就只能一路站到目的地了。
  一下火车,当地的传统名产——沟帮子熏鸡的广告就到处都可以见到。据说这种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绪二十五年时,刘从迁来沟帮子落户,并以卖熏鸡为生。为适应人的口味,刘对熏鸡做了许多改进,成为一方名产。发展至今,沟帮子熏鸡主要以郝家云杉牌和尹家亚茹牌熏鸡最为闻名。其中,云杉熏鸡以香、熟、嫩、烂而连丝,肥而不腻为主要特色;尹家熏鸡以口感劲道为主要特色。
  出站之后,广场上有许多出,见外地游客模样的人,司机就会上前询问是不是去青岩寺进香的。虽然这天不是农历的初一、十五,但是因为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想来去拜佛的信众还是不少吧。不过打车贵,还是选择小客比较划算一些。而且以我的经验,一般城镇的长途客运站就应在火车站附近,也没问路,就照着站前的路一直走了下去。
  果然,前行不远处,就是沟帮子的长途客运站。不过打听了才知道,到青岩寺不用坐长客,在长客站的楼外边,就有去往青岩寺的公交车,每十五分钟就会有一趟车,很方便,车费6元钱。
  到闾山的第一站选择去青岩寺,其实还是挺随意的。原因是青岩寺离沟帮子相对比较近,这样十点多到沟帮子后再转车去景区,时间安排更合理些。还有两点原因,一是这里我从来没去过,二是刚刚站前广场上拉客司机的推荐。
  说起来,似乎现在的青岩寺真比闾山的名气还要大。而这种名气主要就来源于民间的宗教信仰。甚至于“青岩寺风景区”这个名称,都被人们转而叫作景区里面主要供奉的神祉——“歪脖老母”了。所以去游览青岩寺,也被称为去拜“歪脖老母”。但是也正是因为青岩寺这里的宗教性质,好象远远大过了它的风景名胜的性质,所以这里开发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没有兴趣去游览。但是也不得不佩服景区的经营者,能够闯出一条“宗教旅游”的独特之路,使青岩寺一跃成为、甚至全国闻名的景区。每年的营利额,更是使众景区难望项背。
  小客车到达青岩寺的时候,已经时近中午了,在景区门口简单的吃了一口饭,就直接奔山门而去了。
  青岩寺现在的山门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形象是糅合古代牌坊与塔的造型。但是说实话,不管怎么看,这造型里面都有一股子水泥味,不管是与山水,还是与宗教、古典,都无法产生联系。个人感觉很失败。山门上书写的“青岩寺”三个大字,是由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同样的,景区名称下面的汉语拼音,也使人感觉不伦不类。
  青岩寺原来还有老山门,不过我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青岩寺最早始建于北魏时期,为当时渤海国僧人释·贞素所建,至中唐时期兴盛,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青岩寺原称千秋万古寺,到明代才改为青岩寺,名称的由来,可能与这里闾山所呈现的一面青色崖壁有关系吧。
  从前门沿着柏油马路向里面走不远,路右侧可以看到一处牌坊,牌坊两侧排列着天王神像。这里就是青岩寺的圣水院。与青岩寺千年以上的历史不同,圣水院是现代修建的,原建于1992年,2004年8月又重修过。
  “圣水”院,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这里应该主奉的就是观音。在牌坊后面就有一处水池,水池之中建有滴水观音像。
  “滴水观音”是观音三十三法相之一,也可以叫做“洒水观音”,意思是将大悲甘露洒向人间,为世人造福。这种观音法相,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经过演化传承,在唐朝以后,人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法相之一,表现上,好象更易于表现观音母性的慈爱的形象。
  在观音像后面的台阶之上,并布着十二生肖像。旁边有贩卖香袍和破解生肖太岁的。按理说,生肖崇拜应该是本土的“原生态”宗教吧?不知道为什么放到这里与佛教中的观音同处一地了。看来人的问题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太杂了。
  再上台阶,就是圣水院的主殿——圣水殿。殿内中央供奉着的同样还是手持净水瓶的滴水观音,左右则大智文殊、大行普贤相伴。
  主殿的两侧还有配殿。左配殿为“护法堂”供奉的是保家仙“胡大太爷、大太奶,胡二太爷、二太奶,胡三太爷、三太奶”;右配殿为“地藏殿”供奉着“大愿地藏王”和“十殿阎君”。这样的配置就更让我不理解了。先不说佛教地藏和道教阎罗同处一室,就单说护法堂里面的六位胡氏神祉,看过《聊斋》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胡”姓的来历吧。把他们供于观音的配殿之内,还是不妥吧。在全国看过很多处佛道同祀的庙宇,象青岩寺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当然,在佛教之中,“四大”合一的佛殿,青岩寺的圣水院也是全国唯一。
  登上圣水殿的平台,左后方有山路可以上山。在殿后仰望背依的大山,可见一处建筑临绝壁而建。那就是青岩寺的上院,也是歪脖老母被供奉的地方。在上院下边的崖壁上,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青岩圣境”四个朱红的大字。
  我没有选择在圣水院后面上山,而是又返回到院前的主路上来,因为前边就是青岩寺的下院了,我要从下院再一步步登到上院去。
  青岩寺的下院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名叫大雄宝殿,这里也是青岩寺的主殿。大雄宝殿雄居在一座之上,为仿明清重檐式建筑。这里也是渤海国僧人贞素于此建造万古千秋寺的原址。现在的大雄宝殿是由原来的三间小殿改造而成的。
  大雄宝殿的石阶之下,是“钟楼”、“鼓楼”和居中的“天王殿”。与其他的寺庙相同,主殿前的天王殿内供奉有佛、韦驮和四大天王。在大殿对面有一座山峰,如同一个天然形成的照壁一般,成为寺院的照山。此山的名字也正叫做“影壁山”。
  大雄宝殿是2004年新修的,但是看上去却有古旧的气质。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横三世佛:即中央娑婆世界教主佛祖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佛。
  青岩寺的下院,因山势所改,山门牌坊是建在大雄宝殿的一侧的。牌坊上书“天开静域”四字。我从主路进入下院,又从下院的牌坊处返回到主路上来了。
  回到主路,只见路两旁摆满了出售的香袍花等物。以前就听说过青岩寺的香火旺盛,而且香也贵得很,从这沿街摆满的商品,就能看出这宗教经济的繁荣来。
  前行一个台阶之上,就是青岩寺的财神殿。在这里,佛教道教又一次混搭了。殿里供奉的是关羽和比干文武二位财神。看来国人还是最爱金钱,路过的几处殿宇,数这财神殿的香炉里面的香最多,多到已经满出来了。财神殿旁边还立着一尊一手拄龙杖,一手托,身旁立一神鹿的寿星神像。看来到青岩寺来,一定要照顾到香客们的各方面需求啊。
  转过财神殿,路分为两岔,一条是往山上走的,另一条则是通向观音阁。
  通往观音阁的路,沿着山坡布满了汉雕塑的罗汉神像。这些罗汉像,共有500尊,这面山坡也被称为五百罗汉坡。
  这五百罗汉的造型,似僧非僧,似佛非佛,有文有武,有老有少。有怒目的金刚、沉思的比丘、赤脚的行者、袒腹的弥陀,皆惟妙惟肖、神态各异。由罗汉布满的这座山峰,也就被称为“罗汉山”。
  在五百罗汉的簇拥下,一尊汉释迦牟尼佛像座落在罗汉山的中央。整座罗汉山上的罗汉像,都是由信众捐资修建的,在每一尊像的下面,都留有捐资人的姓名。看来有钱的信佛人还真是不少。
  整座罗汉坡都是青岩寺在2003年修建的。在修建的同时,还投巨资在罗汉山的山顶,修建了神州第一吉祥白象。
  白象,是普贤的坐骑,也是佛教中的吉祥物。传到之后,国人喜欢在象之前加一个“吉”字,取谐音“吉(象)祥”之意,象征着吉祥如意,永保天下太平。
  罗汉坡上也种植着许多松树,透过松枝远望斜对面的山峰,还是很有一种美感的。
  观音殿就座落于罗汉山上,山门正对着白象。虽然这座山门不大,却别有一番清幽的意境。由其是山门两旁的开满了粉色的杜鹃花,还真配门上“菩提真境”四字。
  观音殿中供奉着净瓶观音。佛像为紫铜雕像,是大明宣德年间所制,造型美观,神态超然入化。该座佛像也被人们称为“飞来佛”,在日星期六(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了隆重的观音殿飞来佛观音开光法会。
  观音殿后边有小路可以回到登山的主路上来。我是选择又从罗汉坡下来,从财神殿开始上山。前行不远,有一座小亭在路边供游人休憩。小亭名字叫做“登善亭”,亭内还立有一块大石,石上题写着“从善如登”四字,这题刻和亭名,都是由孟子名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中衍化而来的,意思就是说人做好事是十分困难的,它既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零做起,又要一步一步努力地艰难付出。亭柱所悬楹联为闾山诗人徐长鸿先生撰,辽西书法家任国翥先生书。联云:“善德要求真,举步须登千级路;利名终是幻,洗心且看一亭云。”
  从登善亭开始,山路开始陡一些了,但是好在都是台阶路,也不甚艰难。不时的回望一下,还是风景如画的:下院就圈在一个山窝里,对面的影壁山上的小塔,也别有一番景致。
  另一侧的罗汉山和白象,也在脚下了。
  向前走不远,远远就能看到处一只雪白的大手。这个雕塑名叫“观音佛手”,又称“老母手”。高九米九,宽三米九,是黄铜与玻璃钢结构,为全国之最。
  转过“佛手”之后,就是青岩寺的药师佛殿。在佛殿内供奉有供奉着号称东方三圣的药师佛、、月光和我国古代十医。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也被称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等。、月光同为药师佛的二大胁士。
  把佛主与神医一起供奉,不知道在国内还有没有第二例。不过把药师佛与医药联系在一些,虽有些牵强,也还说得过去,拜佛拜佛,还真有不少是祈福祛病为愿望的。不过舍去这里的宗教意味,我还是更愿意欣赏自然与建筑之美。
  转过药师佛殿,可以仰望高处的青岩寺中院和上院。正对上院的山腰平台上,有一巨鼎非常醒目。此鼎所处的位置也很奇特,好象大自造就的进香的供桌一般,所以当地人给它起名叫作“香炉峰”,峰上平台名曰:“转运台”。台上巨鼎高十三米,长八米,宽四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有三支钛金香,白天金光四射,晚间映月欺星,喻示老母香火长盛不衰。大鼎的四足缠满了红绶带,据说围绕大鼎旋转并绑缚红带,可以鸿运当头,吉星高照。
  继续前行,有一面浮雕壁画立在登山路旁。它是根据我国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在1950年创作的作品雕刻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劝人尽孝的意思。
  继续向上攀登,所处的位置也越来越高了。回头望,整个来时的路,都清晰的呈现在眼前。今天的天气还真不错,虽然是正在中午爬山,但是却没感觉到特别的酷热。只是正午的时间,拍片的时候,光线有些太硬了。
  快接近中院的时候,又是另一处罗汉坡。这里共有罗汉三百尊,是在2007年增建的,加上之前的五百,正好是八百罗汉。在群罗汉之前,有一尊汉达摩祖师像。达摩,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是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祖师于梁武帝普通元年,从泛海三年来到,在与梁武帝见面谈佛法。后来在长江一苇渡江到达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在,面壁十年,独自修习禅定。开创佛教宗派之一的禅宗,为佛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回望影壁山,在群山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秀丽。
  再向上就是青岩寺中院的平台。首先到的是娘娘殿。娘娘殿中供奉着眼光娘娘、耳宫娘娘、送子娘娘,据说均为观世音化身。不过看过殿内的神像之后,感觉有道佛神像的feel。本身娘娘信仰就是道教的,如果非要扯到佛教,那也是把佛教本土化了。就象南方人信奉的妈祖,本身也是本土道教的神仙,也被佛教借用过去了,说是观音的化身之一。北方的妈祖和北方的娘娘,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院香炉峰的转运台就在娘娘殿的右侧。站在转运台的大鼎旁,山下的圣水殿、罗汉山、药师佛殿可以尽收眼底。
  巨鼎的位置正对着上院的位置。上院和崖壁上“青岩圣境”的题字更加清晰了。
  青岩寺的大山,是一面巨大的悬崖,现在还没有旅游开发,不过看山势,应该有小道可以攀登。极目最高处的那个山峰叫作障鹰台,那里是医巫闾南第一高峰,海拔637米。传说苍鹰盘旋却不能飞跃此峰,故此得名。
  返回身再看上院,只凭几根立柱,支撑起一座平台,真为它的安全性担心。
  进香殿在娘娘殿的右侧,是青岩寺中院的正殿。整个大殿为五开间四组十异角五彩重昂斗拱前廊歇山式建筑,里面供奉着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佛像。一旁还供有一尊的杨柳观音站像,左右陪侍善财女。
  过中院之后的一段山路,不是很陡。在一处平坦处,有一道山门,说实话刚看此门上题字时,只认识一个“关”字,中间一字模糊读作“曲”,但是不敢肯定。首字却说什么也读不出来。回来后查过之后才知道,那是小篆体的“抱”字,这里也就叫作“抱曲关”。
  再向前走,又一处牌坊式的山门,上面写着“九道弯”。到这里才知道那处“抱曲关”名称的由来。从这里开始,山路被铁栅分成了左右两侧,一边上山,一边下山,路开始左拐右弯,并一路上行,可以说这里是青岩寺最据险要之处了。
  这时的游人越来越多了,想是所有的游客都挤在这狭窄九道弯里,确实能显出人多来。出了九道弯快到青岩寺的上院了,也就是“歪脖老母”所供奉的地方了。在进上院之前,路旁有一座“孝女亭”,亭中有一汉雕像,是当地的罗氏孝女。传说这罗氏女与婆婆俩相依为命,婆婆双目失明,罗氏为救治婆婆,在“老母”前许愿,若得婆婆重见光明,原舍身跳崖。回去后果然灵验,罗氏叩谢“老母”慈悲之后,纵身从这悬崖跳下,却被一朵祥云托起。从此和婆婆幸福生活。后人为纪念罗氏的贤淑美德,于此雕像以示世人。
  过了孝女亭,路就被游人堵住了,一点动弹不得。刚刚在山下的时候,还没觉得游人有这么多,到了这里才感觉到,拜老母的真的是人山人海。
  等了十多分钟,人群终于向前移动了。我也就跟着人群向前。前边不远就是青岩寺上院的山门。
  过了山门,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上院的主殿了。但是前进基本靠蹭。这一段数百米的路,花去了我小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还记得临上山之时,我询问了山下的小客车,最晚一班从青岩寺去往的车是三点半,看来下山的时候,要加快脚步了。
  整个上院的路,都是建在一处几米宽的峭壁悬崖上。居高临下,向南远眺,据说天气好的时候能够看到远处的渤海,所以这一处悬崖被称作望海崖。今天天气不错,远望去,天地交界处一片蓝色,也不知道是天还是海?
  近处,一路登临的路线都历历在目。
  一步一步,总于蹭到了上院的主殿平台。回头看看后排拥挤的人群,很壮观吧。据说这阵势还没有赶上初一十五或者佛教大日子呢,不然要比这还有更挤。我理解为什么要用栅栏把上山和下山的路分隔开了,不然的话,这人潮会把路全部堵住,无法通行了。现在立上栅栏,上山来进香的信众,都喜欢用红色的祈福带绑在栏杆上,把栅栏都包裹住了,远望去倒是很好看,象是一条红色的缎带飘在山腰一般。
  山崖的尽头,就是青岩寺主要供奉的歪脖老母的地方——老母洞。老母洞是一座天然加人工凿成的石洞,洞深5.5米,宽高各&4米,洞口高&1.8米。据说这歪脖老母是观音的化身之一。据《古迹轶闻》记载:落潮现一尊青石佛像,人们请至青岩石山云中古洞,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见佛像之颈即歪,群工人从容移入。置诸于莲花台上,吃惊老佛显灵,皆肃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当然这只是传说而矣。不过这尊用花岗岩雕塑而成的神像,其歪头的造型确实属国内仅有。
  不过说到“老母”的称谓,总使我从佛教联想到本土的萨满和神怪崇拜,像我去过的地区,就很流行娘娘(老母)的崇拜,但那里没有把之神演化为佛教尊神,而是还保留着道教的本色。联想到这里不禁使我想到,青岩寺内里的歪脖老母,会不会也是闾山山神,只是被人们披上了佛教的圣衣,而更方便人们接受呢?说到这里,我没有对老母和青岩寺不敬之意,青岩寺这里佛道狐仙并尊,确实体现在国人在宗教信仰上多神、功利的一面。
  老母洞前可供人叩拜的地方实在太小了,仅仅摆得下二十多个蒲团。于是管理人员每一批只放进二十多个人参拜。洞前也不准焚香,只能叩拜之后,把香平放于洞前。这样的人流,才是造成后边拥堵的原因吧。我没叩拜,便匆匆从洞前的平台下来了。
  下面是老母洞的护法堂。老母洞附近有许多打表升疏的地方。所谓打表升疏乃是道(佛)教专有法事,是简单快捷,直接传奏心灵信息的祈祷方式。
  返回的路都是沿着山崖的内侧,基本没什么风景。在护法堂对面,还有一处十不全亭。十不全的信奉在国内很早就有,但是具体到一个人物身上,据说是因为施公案,而把施公尊为“十不全”了。各地的十不全造像也不尽相同,青岩寺就把十不全当作神医供奉了。
  返程的路还需再上几级台阶,这里有青岩寺最高的一处佛殿——文殊院,殿内供奉的是大智文殊佛,佛教认为文殊以智慧第一,辨才第一,学问深广,被称为大智。想来近年高考参拜的需求增加,青岩寺为了这方面的需求在2005年此殿。使人讶异的是,殿内还塑有仓颉、孔子、老子、孙子、李斯、司马迁、蔡琰、王羲之、祖冲之、孙思邈、吴道子、李白、苏轼、李清照、耶律楚材、关汉卿、徐霞客、曹雪芹十八位圣古先贤。分别代表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戏曲诗词等门类。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返身下山。下山的路和上山的路不在一起。在下山路上可以看到抱曲关和九道弯“挂”在山腰。再走一段路,下山路和上山路在抱曲关前合并了。其实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绕道直到下院,但是我没有找到,只能从上山时原路返回了。
  由于要赶三点半钟的小客车,下山基本上是一路小跑着。因为都是来时的路,两旁的风光也熟悉,就不用多欣赏了。过了药师佛殿之后,选择观音殿后的小路,那里有小路可以到圣水院后。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因为上山时远望到圣水殿后有一尊露天大佛还没有到访,而这条路,正好通向那里。这时的阳光已经有点斜下去了,不象正午时分的光线那么硬,在像下仰望香炉峰和上院,山恋树木都被抹上了一层暖暖的色调,更象青岩寺的秀美。
  这个巨大的坐像就位于圣水殿后边的山顶上。此好象很好财,右手着一个金元宝哈哈大笑。
  一路急行,可算是赶回到青岩寺的山门了。山门背面为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声题“天开圣境”四字。出山门,已经是下午三点十分。我还要赶到市区去,最后一班小客说是三点半。但是当我到候车点时,才知道,好象三点半不是最后一班车。
  整个青岩寺走下来,我还是老规距,一个头没磕,一根香没上。记得一位在也同样信奉佛教的朋友说过,佛主释迦牟尼在是“老师”的意思,老师对于人的意义,主要在于教化与引导,而不是给予和施舍。那些急于叩拜并索取某种好处的人,只能说不懂佛的真谛。
  拜佛不若信佛,信佛不若作佛。念佛千遍不如行善一桩。常存善念于心,我便是佛,佛便是我。
观音阁(上)
  坐小客离开青岩寺,目的地是市。这小客车就是往返于与青岩寺之间的公交车一样,车费7元,车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不过小车沿途还要搭乘许多乘客,加上路途中路况颠簸,从山上游览完毕下山的人,一定要找个座位,不然会很辛苦。
  小客车一直沿着医巫闾的山势向北行驶,巍巍的医巫闾一直在左窗相伴。医巫闾山的海拔虽不高,但是山脉有许多处绝壁悬崖,加之在平原仰望,还真自有一番雄伟气势。怪不得自古一带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呢。这样险要的地势,真是用兵的好地方。尤其是明代,为阻关外日益强大的满人,历代辽东总兵都要在一代布置重兵。这正是因为北边的医巫闾山是天然的屏障,而在一代形成了天然的地理。不管是满人入关,还是近现代的辽沈战役,都以、一代作为争夺的重点。
  为什么医巫闾会有这么奇怪的一个名字呢?当然,这名字一听就知道不应是从汉语而来,它是古代东胡语的一个译音。汉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被汉人称之为胡人,而匈奴族处于东部的一个支派被汉人称为东胡。当时东胡民族有一部分就居住在医巫闾山附近,他们用东胡语称这座山为“医克敖拉”,是大山的意思。后来东胡被族所灭,“医克敖拉”转变成语就是“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在古代就享誉全国了。相传在舜时,曾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而闾山就是北方幽州的镇山。到了周朝时,医巫闾山又被封为五岳五镇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将四镇与五岳并举,并记有祭祀镇山之制,表示安定四方。这样闾山就与国内五岳名山齐名了。而到了清代,又有多位皇帝东巡时前来祭山,更使医巫闾增色不少。
  我今晚的目的地——,正是因为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而得名。的历史悠久,在西汉时就已置县,县名叫做无虑,此二字正是从“医巫闾”后两字音译而来。到辽代盛极一时,因为辽代九帝之中有三位葬在了,并升格为“显州”。金灭辽以后,又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到了明朝,广宁成为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成为辽东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至熙三年(1664年)置广宁府,统州、锦县、广宁县。第二年,移府治所于府。从此,广宁县为府所辖。民国时一直为县级,到1995年,撤消县,设立北宁县级市,到06年,又更名为市至今。
  正座落在医巫闾脚下。而高耸的医巫闾正好成为和相邻的的天然界碑。但是老天眷顾,医医闾的绝佳的景致,十之七八落在了这侧。所以离开青岩寺,我就选择到市区之内去住宿。
  小客车到之后,先到的是老客运站,从车窗望出去,周遭还算繁华,但是却没看到客运站的身影。于是问过售票员之后,选择到的新客运站再下车。新老客运站其实距离不算很远,从老客运站只一拐弯就到了。可能是了客运站之后,老客运站就被拆除了吧。不过老客运站处在102国道之上,道路宽阔,加上时间已经不早了,站前的广场上无车无人,倒显得有点空旷了。
  进客运站询问有没有明天去闾山风景的班车,服务人员说市内什字街有公交直接通往就到景区。问了半天也没问明白去什字街的路怎么走。不过想来县城也不应太大,来之前也看过的地图,了解大概的方向,加上时间还早,才四点半,于是决定自己走路去寻找住宿和车站,也可以随便去游览一下市区内的两处景点,
  的路其实很好认,基本上都是横平竖直的,。新客运站在的南部偏东,向北进入市中心,再和东折,就是什字街,所以叫做什字街,可能这里原来是市内最大的十字路口吧。在什字街的北面,就是最繁华的步行街了。
  沿步行街一路向北,可在街心看到一处古旧的石牌坊,那就是明代的“王”——李成梁的石牌坊。李成梁在明朝的中后期,曾经两次出任辽东总兵,总领地区的军政大权,在当时有“南戚北李”之称。正是李成梁和戚继光的出现,使积弱的明代,又苟延了几十年。可能由于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更为后人所知晓,但是在将吏贪懦,边备废驰的明代,李成梁纵横北方边塞四十余年,屡破强豪,力压各方北方游牧部落,拓疆近千里,其声望可是要远超戚的。明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李成梁的功绩,特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人在李的驻地修建了此牌坊,以兹褒奖。
  整个石牌坊是用淡紫色石料仿木牌坊所雕,为四柱五楼庑殿顶式,其后明朝为祖氏弟兄在古城立的两个牌坊与这形制是一模一样的。牌坊通高9.25米、宽13米,柱前后各有夹柱圆雕石狮,边柱前后有鼓心雕花公形抱鼓石一对,其外侧各有石兽一只,柱上置坊,坊下置额坊及华板,坊上浮雕镌有“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封侯、鲤鱼跳”等浮雕。寓有吉祥如意,加官进爵,富贵绵长之意。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劵”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石坊错落有致、造型古朴典雅、镌刻俊美秀逸、做工细腻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但现在的石牌坊的保护却非常不到位,周遭扯满了电线,停满了车辆,在坊身上还有多处的乱写乱画。这可是历史文物啊,看着真让人心疼。
  石牌坊往北不远,就是步行街的终点了,那里有一座古城门式的建筑——鼓楼。说它形似古代城门,原因是它在辽代时,就是显州城的南城门。到了为李成梁修建牌坊时,将它改建为点将台。李成梁和后继辽东总兵马咏曾先后在此点将。到清代,改为鼓楼。
  鼓楼的台基为砖砌,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米,高8米;楼的上部有女墙,中有券门,门洞高6米,宽4.5米;台上正中为两层阁楼,高8米,有梯可攀。清末民初曾屡加修葺。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南北两面新添“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
  拐过鼓楼之后,沿路再向北走,有些越来越荒凉了,人也见少。小城的生活区和商业区还是偏重在南部,北边发展稍差一些。但是我继续向北,是为了寻找的另一处古迹——崇兴寺双塔。
  向北走出很远,向右拐进一处小胡同,才可以看到崇兴寺的大门。从墙外看,似乎里面除了两座古塔之外,没有什么建筑。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进门需要5元的门票。
  进门之后才发现,院内的环境比较杂乱,除了高高耸立的两座高塔之外,还堆放着许多柴木,有多处还被开辟成了菜园子。角落里还有许多的生活垃圾。古塔很美,但是环境确实差了些。
  院内的古塔后边,还有一处院落,那里才是真正的崇兴寺。原来的双塔是建在庙外的。崇兴寺与古塔一样,都是建于辽代,古塔经历代维修保存了下来,寺庙却于文革的时候被彻底毁坏了,现在所见是近几年又重新修建的。
  崇兴寺内环境的破败,反倒使它增加了许多古风,建筑上面的仿古也做得很好,只在某些小处,能看到其新的一面,象这些亮晶晶的琉璃。
  进入寺庙院内,最醒目的就是正殿前面树立着的大杆,杆上置一锡斗,这就是满族建筑的标志之一——索伦杆。它是满族喂饲乌鸦祭祀祖先用的。但后来可能装饰的作用要大于实际的功用吧,不然正规的满族祭祀是需要杀猪,用猪肉和猪的内脏的,这肯定与佛教的信仰是相悖的。
  崇兴寺正殿5间,进深3间,内塑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整个大殿黑砖黑瓦,显得十分的古朴庄重。
  站在崇兴寺大殿前的台阶上,回望庙门外的两座古塔。
  崇兴寺的前殿山门供有有和韦陀像。殿顶的绿色琉璃瓦,区别于中原寺庙的金黄色,这也是少数民族的特色。
  出了寺院,返回到双塔所在的院落,此时夕阳已经西沉,光线正是拍照的最佳时机。
  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古塔旁伴着一弯新月。是不是很有些诗意的味道。
  崇兴寺的双塔,从造型上说,是典型的辽代古塔。据专家考证,应在辽代清宁、天庆年间(年)所建。它与、的辽塔一样,同建于州城之内。但是清代有典籍说它为唐代贞观时所建,但是贞观以后,唐朝的军事势力逐渐内收,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不断角逐,广宁一带已成为不安定的地区,因此,在这里修塔的可能性较小。
  而崇兴寺内的建筑也充分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特色,加上辽代一带的显、乾二州下统14个州县,地域大约在、一带的广大地区,并且这里还有皇帝的陵寝——显陵和乾陵,另外还有皇妃和王公的墓冢,因此可以推断,在崇尚迷信的辽代于显州修建双塔的可能性较大。
  双塔都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塔基为石条砌筑。每边长7.3米,高3米。是明代李成梁镇守辽东时,为增加塔身安全而包砌的。塔座上有砖砌斗拱、万字栏板和仰莲。底层檐下有仿木砖雕斗拱,为双抄五铺作。往上为十三层塔檐,各层均用砖砌迭涩出檐,逐渐内收。在八角攒尖式的塔顶上建有莲座、宝瓶、刹杆,顶端装宝珠,是为风磨铜所制,色泽如金而其价贵于金。传说“风磨铜可减弱高空风力。故皇家高大建筑上的顶端饰件和塔顶的宝珠多用之”
  细看塔身,八面都供有拱龛,中雕坐佛,龛外两旁各立一胁侍,上有宝盖、飞天等装饰图案,每角刻一力士,作负重形态。另有腾龙、舞凤、伏狮、游鱼等纹饰陪衬。
  在崇兴寺院墙内的荒草里,还矗立着几尊石俑。不知道原来应是站在哪位王侯将相坟前的。现在立荒草夕阳下,确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
  离开崇兴寺,回到什字街附近,找了一处宾馆住下。由于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了,宾馆的房间还算好找,一般标间都在百元左右,还算可以接受。住在什字街还因为出门就是3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明天要去的医巫闾山。
  第二天一早,坐上公交车,直奔医巫闾山风景区。由于医巫闾山景区众多,所以人们常说的医巫闾山风景区,指的是闾山的大观音阁风景区。同样是3路公交,据说还可以到达闾山森林公园,那里就是另外的一处景区了。
  市区离景区很近,我住的地位在市中心,车程也就需要半个多小时就到景区的正门了。从正门向里望,闾山观音阁风景区的一众景观,都可以先提前瞻仰一番。在正门右手还有景区的微塑区,那里的的模型,把景区内的建筑都微缩到一个沙盘之上,也可以提前先饱饱眼福。
  闾山的正门是四座柱式建筑。在中间两根门柱顶部各饰有一只神兽——“啸天吼”。吼的形状有点象麒麟或者貔貅,它本为龙之第三子,本名蒲牢,常出现在华表之上。医巫闾山作为北方镇山在此把吼作为功能门柱的饰物,也有威震四方之意。
  天公不作美,到景区的时候下起了小雨。说雨还不算准确,因为滴到身上可以看出来,都是一个个小泥点。医巫闾应该算是中部与西部的分界了吧。辽一向是以贫瘠干旱著称的,再往,基本就是内蒙的沙漠草原地带了。所以下“泥雨”应是空气中沙含量大的原因吧。还记得上一次在2007年到(医巫闾的西侧)游闾山老爷岭、万佛阁时,也遇到了沙尘天气,天空中一片黄蒙蒙的,呼吸都是黄土的味道,那就应该是从大风把内蒙沙地里的沙尘吹到来了吧。
  天气预报报的天气是晴,所以冒着小雨也进景区了。进入正门之后,就是山门广场。广场地面上镶着四面镇山,上书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广场两侧树立着到巡边祭祖、考察民风、巡游祭祀时,曾到闾山观山览胜、题诗吟咏、刻石立碑的六位清朝皇帝的雕像,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圣祖康熙、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山门广场的一端矗立的悬臂交叉剪影式建筑,就是闾山的标志门。四根悬臂立柱再现了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独乐寺的剪影(独乐寺座落在,为唐代木制建筑典范,有机会应该去看看)。
  在境内的、两处山,都有这种镂空式的山门,但是象闾山这种四柱交叉式镂空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标志门的底部还刻有八幅壁雕:《舜封医闾图》、《屈子吟哦图》、《历代尊封图》、《太子写志图》、《辽帝冬猎图》、《楚材幼读图》、《三贤抒怀图》、《清帝览胜图》,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
  过了标志门,是一处水坛。水坛喷泉之中,端坐着一位头戴大拉翅,身穿旗服的满族少女。雕塑名叫玉女洗头像,是为了纪念仙女吞服神鹊留下的果子而生下满族祖先的神话而塑立的。
  水池后边矗立的石刻“医巫闾山”四字可大有来历,据说这是乾隆的御笔。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巡游闾山,这是他历次中规模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这一次,乾隆留下的碑刻诗文也最多。“医巫闾山”这四个字正是据乾隆皇帝于十九年亲自题写的御笔,后人按照其碑记临摹而成。此碑高11.2米,宽2.9米,厚1.9米,重196吨,碑座深2.4米,价估40万,于2010年重建于此。
  在乾隆御笔碑旁有一条小路,通向闾山山神庙。山路很陡,从下面就可以看到朱红的山门,过了山门之后,有一通医巫闾山山神的石牌位。从古代舜封五镇名山开始,医巫闾就与五岳齐名,尤其是辽、清两代,曾多次受到皇家级别的祭拜。
  再向上,就是山神庙的主殿。里面供奉的就是医巫闾山的山神——丹朱。丹朱是古尧帝的嫡长子。因出生时全身红彤彤,故取名为“朱”,又因其封地在“丹水”(今县的丹水流域),所以被称为“丹朱”。《世本·作篇》中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所以丹朱又是围棋界的始祖。尧禅位于舜时,舜曾让位丹朱三年,但丹朱因“心既顽嚣,又好争讼”而不得人心,终人心归于舜帝。另据《太平御览》记载:“尧禅位于舜,封其子为之神。”所以的医巫闾山,奉丹朱为闾山之神。还有一种说法,元初的耶律楚材死后,被追封广宁王,而医巫闾山封为贞德广宁王,因此,耶律楚材理应享祀医巫闾山香火,故此耶律楚材应为医巫闾山的山神。
  山神殿前的平台,是个天然的观景台。向下可以看到刚刚来处的山门广场和远处大片的梨树林。我去的时候,正值五一,正是闾花节期间,梨树上都绽满了雪白的梨花,因为时间的关系,没在山门外的梨园里多多的停留,有些遗憾。
  除了山下的美景。向上望,山上的一众景观,也可以一收眼底。只是这时天还阴着,还伴着点小雨。但是拍出来的景致倒显得浓郁了许多。
  山神殿后面有山路可直通圆通殿,然后上山。但是我还是选择重新返回到登山的主路上去。山神庙山门外的小桥上,可以远眺到闾山上的观音阁和白云关。
  我开始正式登山的时候,小雨停了,象来是天公作美啊。刚刚开始的一段上山路,都是大块的石头铺成的,很少有石阶。想来这路还是蛮原滋原味的,应该是从古时留下来的原物吧。现在许多名山的路都由青色的条石铺成,一点没有野味了,但是闾山好象不会。
  沿山路上行不远,有一座独孔石桥横跨山中溪流两岸,这就是“圣水桥”。此桥得名,是因为桥下流淌的溪水是“圣水”的缘故吧。
  圣水桥端,就是一大整块巨大的岩石,石面光滑,显得十分的硬朗。
  沿路向上,就到达了闾山的财神殿和殿。此二殿为一个整体的二层式的建筑。这里的财神殿内供奉着两文(比干、范蠡)、两武(关羽、赵公明)加上土地公公,共五位财神。财神殿上面的殿原名土谷祠,在1996年改建殿。殿内正中供有观世音,东侧是文殊,歪脖老母;西侧是普贤,大势至。文殊、普贤,包括大势至,与观音一殿供奉常见。把歪脖老母一同供奉,可能是因为青岩寺的香火太过旺盛,闾山也希望分一杯羹吧。
  财神殿对面有一座四角黄琉璃瓦顶,饰以苏轼彩绘的凉亭——观艺亭。传说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来闾山游览时,途中曾在此亭休息和观赏武术、歌舞表演。凉亭的后面就有一块长12米、宽10米的巨石,平坦如舞台一般,那就是比武和表演的“习武台”。乾隆所用的古亭已经毁坏,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5年重建的。亭柱上题有乾隆留下的对联:“地静避凡尘,问景堂深山曲抱;处幽宏造化,旷观封矗水飞流”。字是由现代书法家省书法协会主席沈延毅所书。
  离开财神殿时,游人渐多起来。其实闾山的山路很平缓,没有惊险之处,在路上就遇到一群七旬老人,也如我们一样登山。
  名山一般都有许多名人题刻。再向前就有一块“从善如登”。之前好象在青岩寺的从善亭内也有一块同文的题刻。不过闾山的这块应该才是本源。“从善如登”,语出左丘名著《国语·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行善如登山艰苦困难,作恶如山崩,容易轻取。这一题刻出自乾隆朝时广宁知县爱新觉罗·庆铃的手笔。据说庆铃在任期间非常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广宁遇大旱,他上书朝廷,并亲自到医巫闾山的观音阁许愿。当时观音阁的主持请他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他做好事犹如流水,而他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寓意深刻。
  继续上行,走不远就到达闾山的一处重要的景观——大石棚。乃天然形成的一个大石洞,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底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宽纳5、6百人。由于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耶律倍曾经在此隐居读书,所以又被称为“道隐谷”。耶律倍虽贵为皇长子,并被封为辽太子,但是最终没能当上皇帝。在阿保机去世后,皇位被手握军事大权的耶律德光夺去。作为兄长的耶律倍最后连他的封地,辽的属地“东丹国”也没能保住,只能秘密的逃往后唐,投奔后唐明宗避祸,却不幸在明宗死后的太子叛乱,石敬瑭围城中死于非命,年仅39岁。虽然耶律倍身世坎坷,但其子耶律阮后来却登基成为辽。即位后即尊耶律倍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其中的,景宗,天祚帝更是埋葬在了闾山。
  大石棚附近的悬崖上,摩崖石刻很多。有“水石奇观”、“高山流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云壑”、“思岩”等,字形大小不一,字体各异。尤以明朝嘉靖年间辽东分守道张邦土所书“医闾佳胜”四字最为醒目。
  在大石棚的右边山崖上有一佛龛,龛内雕古佛一尊。此尊佛像刻于辽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整个佛像摩刻艺术精湛,体态丰满,端庄慈祥,目视前方,神态自然,被称为护山佛,是医巫闾山的保护神。据说文革期间造反派要把他砸了,当地百姓用黄土和白灰把他抹起来,文革后才又使它重现天日。
  大石棚的东面,有一个四角亭。亭内有石碑,碑上刻有清嘉庆皇帝于乙丑年(1805年)仲秋,来游医巫闾山所写《观音阁歌》一首。西侧还嵌有道光皇帝《观音阁歌》石碑一块,是道光依其父嘉庆的原韵而作。
  从左右两侧都有石阶可以登上大石棚。右边的台阶是笔直而上的,正好是七十级。
  登上石阶。在大石棚的右侧,建有佛堂建筑。那里是十八罗汉和胡仙堂,供奉和十八罗汉尊者和历史上唯一一座受皇封的仙堂(清太宗皇太极曾亲封为“天下第一仙堂”)。后来在2009年,又有杨姓信徒献一尊歪脖老母石像,现也供于殿内。
  大石棚的左侧有泉水从棚顶流下,形成天然的飞瀑景观。我去的时候水量稍小,据说到雨水丰沛的时候,气势还是极为壮观的,被誉为“北方的水帘洞”。瀑流之下,有一雕刻精美的石盆作接水状。水流入石盆内,碎玉飞溅,叮咚作响。乾隆游闾山时,见此奇景,改名为“圣水盆”。
  飞瀑的泉水从圣水盆中泻出,汇入到下面广场的一个中。从大石棚上往下看,好似一轮满月一般。
  石棚下面的水潭叫作“圣水龙潭”。在泉水出口处建有一个龙头,游人到此处,总有好事者愿意用硬币向龙嘴里投,以示祈福之意。
  离开大石棚,有左右两条道路可以选择。左边通向索道站和南,右边的则通向观音阁。有带团的导游带领一群游客从右边观音阁上山了,为了清静,我选择从左侧上山(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有问题)。
  向上攀登几步之后,可以回头再看一眼大石棚,也可以看到大石棚上的白云关。
  沿山路向上,路边可见一陡壁大石上雕刻着“游目天表”四字。这字与大石棚上的“医闾佳胜”同出明代张邦土之手。“游目天表”来源于汉班固的《西都赋》。原句为:“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於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它的意思是说登上闾山远眺,可以望到云天之外,用来形容闾山的雄伟高大。
  再向上行,路左有一块平地,建有几座小石塔。这石塔又被称作和尚坟,塔下埋葬着观音阁几代住持和尚,为首的一位是清乾隆十九年圆寂的觉玺和尚。
  往前转过通往缆车站的叉路口,山路就有陡了。路旁石壁上有摩崖石像古佛三尊,分别坐于上下三个佛龛中。这三尊造像形态各异,端庄静坐,神情严肃,目视前方,被称为“罗汉三贤”。从此攀上去,就是南了。这三位罗汉像是南的守护神,注视着每一位登山者。
  再踏石磴向上攀登,就到南了。南,是天然形成,东西两大石壁夹立,形如门,仅可通行人,居高临下,形势险要,气势磅礴。南前的石壁上有一摩崖石刻群,其中以明嘉靖丙戌状元、翰林修撰龚用卿,题刻在石壁上的“名山”四个大字最为醒目。右侧还有明代嘉靖十四年的辽东总兵马永题刻的“瞻忆皇都”四字。瞻忆,瞻望回想;皇都,帝都,指的是明朝都城。从闾山的地理位置看,是明朝边关的屏障,山脚下的古城广宁,是“卫中扼外”的“冀北岩疆”,“幽州重镇”。马临闾山,亦不忘皇都之安危。旁边的两字应为“桓齐”二字,不知何意。
  南可以从两块大石间翻过。但是还有一条小路从山崖边穿过。我爬山从来都喜欢走外侧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外侧的视线都特别好,风光当然也更漂亮些。
  从南悬崖上的小路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大石棚右侧的观音阁座落在山窝之中,宛若遁入世外的仙境。
  从大石棚通向观音阁的路,好象登仙的路径。观音阁也似仙阁。
  平视,则可远望到一处城关建筑和远处雄奇的岩石。
  从小路下来,是老爷阁。老爷阁里面,供奉的就是关老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帝庙。庙系座北朝南的两间小木架结构建筑,灰瓦顶盖,庙内原塑有关羽、周仓、关赤兔马像,现已无存,据说,此庙址原是元代广宁王耶律楚材幼年读书之所,老爷阁便是在其遗址上改建的。
  老爷阁上可以看到山下的财神殿、观艺亭、脚下大石棚前的广场和两条上山道路的全景。
  老爷阁的后面就是关了望台。这建筑有些“长城”的味道呢。
  从老爷阁的殿内穿过,后墙上有“忠义仁勇”字样,以示世人关公的品德。但是最醒目的还是中间巨大的“财”字,这也是在提醒游人,关公也是财神的化身吧。
  老爷阁旁、南下边有一块大石悬于一斜壁之上,四边都已经裂开,仅有上边一点点连接着山体,石上有字“闾山第一险”,名符其实。
  从阁后的台阶下来后,才发现其实老爷阁的地势也很险峻。它三面都是直上直下的陡壁,仅有一面与山体连在一起。
  老爷阁、白云关与南之间,有一处平地,这里成为一处天然的广场一般。在广场的正中间,有一株松树,傲然独立,高耸挺拔,枝叶繁茂。据传说这是辽太子耶律倍在闾山隐居时与爱妃高云云亲手所栽,算算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所以它才有了“万年松”的美称。
  乾隆巡游闾山时,见其冠盖如云,遂题诗:“云巢真可号,龙种是谁栽。”故此松树又被称为“云巢松”。
观音阁(下)
  没想到闾山的山腰间能有这么开阔的一片平地。不知道是天然形成的?还是后来人工改造而成的。
  不过旁边的这个瞭望台式的建筑叫作“白云关”,不知道是否古时候在这峻峭的山顶上,是不是有一座山城呢?
  从平地拾级而上,就是白云关的城门。这里原是辽太子耶律倍在闾山隐居时所建的“瞭望台”,用以警卫用。到明代时因为辽东守卫重任,这里被开辟成明长城的一座关隘,“白云关”的名称就是由此得来。但是现在只能见到瞭望台,平地上是否还有其它城关建筑就不可知了。白云关城门旁是一悬空巨石,上面刻着“壁立万仞”、“闾山第一石”,这还是出自镇守辽东总兵官右都督马永之手。
  关倒真是警戒瞭望的好地方。进入关门之后,在之上远眺,山下的村庄道路尽收眼底。在山下时还下了点小雨,所以天空中有许多雾气,能见度不是很高。据说天晴时,城和城北的崇兴寺的双塔都清晰可见。
  向老爷阁方向望去,群松掩映下的岩石就是来时没有经过的南。
  与南隔白云关相望的另一侧,景色更加绝美。几块巨大的岩石堆垒出一处峰顶,那里就是吕公岩。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云游至医巫闾山,被闾山的云烟幻化,危峰凌虚的景色所陶醉,挥笔写下“仙境”四个狂草大字,因此此峰被后人称为“吕公岩”。
  白云关依山垒石,工程十分艰巨。底部占地为1366平方米,共分五层,各层面临悬崖处,都围以墙垣,设为垛口。第一层上建有辽代萧太后蜡像馆。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辽代的历史地位有点类似于慈禧之于清朝,也是把持朝政大权的一代女强人。不同的是,慈禧把清朝带向了灭亡,萧太后却使大辽帝国带向了鼎盛。辽代的许多帝王相将都与和闾山有着许多的联系,这可能与未能当上皇帝的辽太子耶律倍曾有着重要的关系,因为辽代后面的许多帝王都是他的后代,因此他曾在读书隐居的闾山也就成为辽代的神圣之山。萧太后算来应是他的孙媳妇,死后,据传说也是葬在了闾山脚下的地区。
  白云关的瞭望台整个是建在一个花岗岩石块堆成的之上。不真不知道这是人工还是自然形成。整个台长6米,宽4米,据说原来在台上还有瞭望亭,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明代的白云关到了清代之后,曾有小观音阁建于其上。清乾隆帝巡游闾山时登临白云关顶远眺,水天一线,云雾缭绕,特题封此处为望海寺。但现在小观音阁和望海寺早已不存在了,只有在瞭望台下还有一块石刻和一龛佛像留存至今。
  登上瞭望台顶之后,视线更加开阔了。东望观音阁背依着吕公岩,更显佛殿雄伟,大山巍峨。
  瞭望台的后面还有一组古建,那里跟另一位耶律家的古人有关。据说辽太子耶律倍曾在此读书。到了元代的时候,耶律倍的八世孙耶律楚材出生,三岁丧父,他的母亲杨氏就在祖上读书的地方修建了三间读书堂,教子读书。原书堂已毁,元时重建又毁,现在所见是现代重建的。
  耶律楚材在医巫闾山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在医巫闾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严师的教诲下,使他成为博古通今、运筹帷幄的一代贤相。最初在金朝为官,后来他辅佐元朝三位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世祖忽必烈),励精图治,国运昌盛。元史称他为三朝元老。死后葬于颐和园的万寿山。
  耶律楚材读书堂旁边就是继续上山的山路,那里就是通往医巫闾山风景区主峰——老祖峰路。
  站在白云关的瞭望台上远眺老祖峰,那处烽火台就是今天登顶的目的地。
  从白云关下来,再登上68级台阶,就到耶律楚材读书堂了。读书堂分为上下两部份,下边现有两进院落。两个院落之间有一月亮门相通。
  二进院内是闾山文殊院,始建于金代(1206年),为金章宗皇帝派人所建。文殊代表聪明智慧,想来是因为耶律楚材在此读书为相,金章宗认为是医巫闾山的神韵灵气,加之文殊的庇佑才使得耶律楚材成为如此才智超群之士,所以才下御令在此修建文殊院。
  文殊院旁是医巫闾碑廊的入口。入口处的门楣上题写的“医巫闾碑廊”五个大字是出自已故著名书法家启功大师之手。
  医巫闾碑廊为清代爬山卷棚式布瓦青砖建筑,苏式彩绘。它是我国地区第一座碑廊,也是地区集中展示古代碑贴最大的碑林。碑林中是两晋、南齐、隋、唐、五代和宋朝等七个朝代四十九位书法家所书的117幅书帖,精刻在209块墨石之上。
  从碑廊转上去,才是真正修原的耶律楚材读书的地方。想来有这么一个群山环绕的幽静之所来读书,还真是一种享受。现在里面是耶律楚材蜡像馆,用蜡像的形式展现了耶律楚材的一生。
  在读书堂远眺,视野很开阔。正前方就是白云关的瞭望台。
  在医巫闾碑廊的中部有侧门可通到上山的道路。这段山路相对来说比较险一些,因为路基本就是一大片平滑的岩石,石面的坡度很陡,上面还没有台阶,如果雨雪天气的话,登起来还真有一定的危险。
  这一段山路其实不长,抬头就可以看到顶峰——老祖峰就在眼前了。
  最后一段山路,就可以在登上医巫闾山风景区的最高峰了。
  山顶有圆石,上面写着“闾山主峰”四字。说这里是主峰也只是景区内的主峰。真正的医巫闾的主峰,是处在景区北面,海拔867米的望海峰。此处之所以名叫“老祖峰”,得名也因此石而来,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从南下边远望之块巨石,宛如一个和尚向东面壁而坐,形态逼真,取达摩老祖面壁之意,因此名为“老祖峰”;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医巫闾山老祖在此峰修炼,修炼的地点就是这巨石的石窟窿,后来炼成后将石崩开,于是此处多了一景,人称老祖石,而山峰也故称为老祖峰了。
  其实到圆石这里,还没有到达真正的顶点。圆石后有一条“长城”状建筑,它尽头的峰火台才是真正的最高处。
  站在这里回望白云关望海寺,宛若矗立在松涛之间。
  沿城墙边的石路续继攻顶。身后的“长城”蜿蜒曲折。据说这里原有一段古代长城的遗迹,后人顺着山势仿建了一条小小的长城,算作纪念。
  终于到了老祖峰顶的烽火台。这里海拔350米,虽不算高,但却是大观音阁景区内的至高点了。
  登上烽火台,山下一群景致,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在老祖峰顶环顾,四周群峰皆拱手而侍,真有“群峰拜老祖”之势。
  沿小“长城”而下,择路下山。再回望山顶的烽火台,虽然这段长城是仿建的,但是蜿蜒曲折之间,还算建的很有气势。
  下山的路,还是刚刚登顶老祖峰的原路,到达白云关望海寺之后,再左拐,选择上山时没有选择的吕公岩下山。
  吕公岩四周都有石阶可以攀登盘旋而上。踩蹬攀石,就可达岩顶。原来在岩顶还一座有吕公亭,现在只剩下遗址了。
  站在吕公岩顶上,四周景致绝佳。西边就是望海寺白云关雄岸的身姿。
  下望是两座小亭:左为旷观亭、右为望仙亭。望仙亭,又叫四角亭,清乾隆年间曾为草亭。站在亭中,北望吕公岩上几棵松树,在晨风吹拂下,犹如一位下凡的仙女,越观越真,还有微动之感,人称此景为仙人幻影,因此,此亭被称之为望仙亭。旷观亭,原为辽太子耶律倍所建“读书观景亭”。乾隆十九年于原址重建,并改称旷观亭。乾隆后来登临此亭时,曾御赐对联一幅:“旷代号称名胜地,观光重到帝王亭。”并有感于耶律倍在此读书的史实和旷观亭的开阔,题诗一首:“曾闻万卷储书亭,欲胜刘家陋室铭,榱桷缥相消已尽,维余名共碧峰青”。
  吕公岩的岩壁上有多处题刻。朝东一处“情望”最为醒目。只是不知道这字是谁所留,有什么喻意。不过使我更好奇的还有这岩石的竖状节理,很漂亮。
  医巫闾山的美除了奇石,就要算是它满山生长的松树了,它们大都笔直、挺拔,成片生长,形成如松的海洋一般。当然最美的还是那些生长在山岩之中的,虽然看不见一点泥土的痕迹,它们却都长得健壮,繁盛,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品格。
  闾山倒是一座老少咸宜的山,因为它不高,也不算陡,所以一路上遇到许多上了些年纪的登山者。下山途中遇到的这两位应该是一对老夫妻,回头看他们相互搀扶着走向“情望”石,还真有点感动。
  从吕公岩一路下山,吕公岩下面的寺庙建筑就是观音阁了。
  在观音阁前的广场上仰望望海寺白云关,这景致好象在许多关于闾山的风光片中见过,它就象是白云关的标准照一样,也是闾山风景区的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观音阁,始建于辽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清之前称为清安寺,清初才改称观音阁,现在所游览的这处医巫闾山风景区的核心区——大观音阁景区,就是因这庙的名字得来的,当地的老百姓更亲切的简称这里为“大阁”。
  观音阁历史有多位名人光顾。追溯到一千年前的辽代,辽景宗耶律贤曾与肖太后到闾山巡游时几次在观音阁东厢房驻跸。而到了三百年前的清代,东厢房又成为了乾隆爷的御书房,乾隆到访闾山留下的许多名句诗篇,都是在这里写就的。
  大观音阁所处的地方地势平坦开阔,正是山上的一处平台。整个寺庙有五重大殿,共十间,建筑都属硬山式小木架结构。一进院子就为大雄宝殿,内供有五尊佛像,分别是:释迦牟尼、观世音、地藏王、伽蓝、达摩尊者。
  正殿旁东侧上房,厢房为佛经碑室,藏有明永乐皇帝制序的“金刚经”碑二十八方和清乾隆皇帝御书“心经”碑二十六方。右侧为老母殿,里面供奉的就是闾山鼎鼎的歪脖老母。想来这个殿应该是老母信奉火了之后,后改建的吧。
  在旷观亭简单用过午餐之后,从观音阁沿路下山,就回到大石棚了。迎面石壁上“气象万千”四字,是光皇帝的御笔。这四字用笔干净利落、严整劲拔,结体疏朗平稳,端庄俊美,能看出道光皇帝驾驭文字工夫颇深。
  “气象万千”旁的崖壁上还可以寻到“天空海阔”四字题刻,但它高高在上,不知道是哪位文人所留。
  在闾山风景区游到这时,才只到午后一点多。游兴正盛,爬山的欲望还没有满足,于是决定坐缆车去玉泉寺景区再转转。到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我才发现刚刚登山的路径选择错了,真应该从观音阁上山,从南下山,这样就可以直接去缆车站,不用再从大石棚折返了。
  在大石棚和南之间有叉路可以通到闾山风景区的索道站。这个索道站很有趣,它不为爬山准备的,因为它不通向主峰,它是连接两处风景区用的,这样的索道好象在别的以主为主的风景区里还很少见到。如果在山下以为可以为爬山节省体力而买了缆车票,那算是买错了。
  单程索道票价30元,如果在景区门口买大套票的话,加门票共80元,可以省10元。票价还不算贵,只是缆车看上去老旧一些,总有些危险感。
  缆车全长1800米,目的地就是玉泉寺景区。去那里,除了坐缆车之外,在缆车的下面可以看到还有山路可以通过去。昨天登顶青岩寺,上午又登顶老祖峰,有些累了,所以没试着再去走山路。坐缆车还可以换个角度欣赏山景,也很不错。
  闾山的索道不向上,基本上是平行运行的。索道凌空飞架,连续跨过几座山峰,还真有一番气势。
  缆车在中途的速度缓慢,有几处还停下来,不知道是不是让你有时间更好的欣赏眼前的风光呢。最穿过一道,前面就到终点了。
  缆车到站之后,游人一下就稀少了,路上没见到几个人,心也仿佛一下安静了许多。玉泉寺景区位于观音阁西部山中,与观音阁相距二公里,看来这里相对要偏僻许多。
  玉泉寺景区的路基本上都是在山腰的平路,不算辛苦。转过一个山弯,眼前可以看到一幢黑色六角亭——玉皇亭。亭后有联:亭峻凌空,统观四竟(境)水;帝尊盖世,总领三才天地人。
  亭的正面柱上有许少文撰、当代著名书法家,人李仲元书写的一幅长联:“圣地境幽深只赢得达摩飞锡关侯驻马;玉泉景缱绻定胜它芦沟月上渤海来潮。”联内把玉泉寺风景区的美景夸赞一番。
  立于玉皇亭内远眺,可以看到远山之巅有一高塔,那就是闾山森林公园之内的“摩云塔”。闾山森林公园是闾山山脉的另外的一处景区了。去那里得另外购票。
  玉泉寺风景区这块区域原来建有玉泉寺,原寺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有庙殿两层,大殿三间,韦驮殿一间,东西配殿四间,硬山式小木架结构。但是整个寺院都已经毁坏了。现在在景区之内还能够见到的寺院建筑,那是后建的药王殿,内供华夏名医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神像。
  玉泉寺,得名于泉名,就连寺后所依之山,也名叫“玉泉山”。在药王殿旁,原寺遗址处建有一座凉亭,亭楣有匾,上书“泉甘水冽”。
  亭子旁边的,依山崖建有上行的木廊,廊内有石阶,这里就是玉泉洞。
  拾阶而上,玉泉洞处在悬崖之上,洞内有观世音和善财童子、龙女石刻像。
  玉泉洞的山崖下有一汪池水,那里就是玉泉和鱼泉。两泉之水冬暖夏凉,四时不竭,深不可测,玉泉寺即由此得名而来。西边的削壁上刻画有一条青龙,从天而降;旁有石刻达摩坐像。每当东方日出,阳光反照,青龙石刻映于池中,似真动,称为“青龙戏水”。达摩像在池中浮动,有如进入龙潭,甚为奇观。
  玉泉池旁有一座关公亭,亭里石壁上有关公像一尊。亭中的关羽,身穿甲胄,勒马提刀,回首注视,成为关公勒马望之状。关羽骑马像人物硕大,形象生动,雕工精巧,无不反映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玉泉旁的佛像正应了玉皇亭上长联“达摩飞锡、关侯驻马”之意。
  玉泉寺已经被毁了,原址上现在只建有一座长廊与凉亭。整个景区的规制也不大,游人少,非常的幽静。
  亭前有路,转过玉泉之后,前面一面大石壁上题写“高标,秀耸辽西”八字。字出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之手,是先生于1986年题写的。在绿树掩映下,真有高耸,秀绝之美。
  过了题字之后,玉泉寺景区就已经到头了,石亭旁的树林中着牌子,写着闾山森林公园的一些信息,从亭左的路下去,就有柏油马路直通森林公园,入园的话,需要另外再花30元购买门票。
  从森林公园的地图上能够看到,从玉泉寺共有两条路通向那里,不知道这亭旁的路是不是也是通向森林公园的。本没想到要去森林公园,因为购买缆车票的时候购买了往返票,本意是想还坐索道返回观音阁的,但是即然到这里的,遂决心一路向前吧,如果不行,从森林公园下山也不错。
  没想到我的估计完全错误了,这小路开始时还是向前上进行,但是登到一定高度之后却折向来时的方向。原来它是通到玉泉寺后崖壁上层的。那里是满清皇帝御制闾山诗碑林。
  满清皇帝御制闾山诗碑林共有150方诗碑,是著名书法家温同春先生的力作。温先生把满清五位皇帝御制闾山诗五十首,三千五百字完整地刻在石碑上,然后镶嵌在玉泉寺二层的石壁之上,很是壮观。
  沿着碑林再向前走,路已经变成了山间的小路。本来期待着峰回路转,能够直接通到森林公园,但是却不想,山路转过几个弯之后,开始向下,居然回到了药王庙与玉皇亭之前的主路上。心想,即然返回了,就不去森林公园了,改回原计划,还是坐缆车返回大石棚吧。
  返回到通向索道站的路口。这已经是我往返经过的第四次了。路口有位卖雪糕的大爷,很健谈。还为游人准备了许多塑料垫来休息。走了一天了,便停下来吃根冰棍解解乏吧。这“老冰棍”据说在还挺有历史的,大爷说已经有好多年了。只是看包装,咋这么像的“中街老冰棍”呢。没准是师出同门吧,就是的冰多奶少,不过爬山路上,冰多的更解渴吧。
  下山时突然发现,还有一处景观没有去到,那就是半山处的圆通殿,本来上山时,从山神庙可以直接转过去,但是我却返回景区主路,从而错过了。现在的圆通殿正在进行改造,不过整个大殿气势宏大,殿前的广场开阔,占地甚广。圆通是观音之别号,意为:“圆满乾坤、通灵今古之含义”。2005年建成后,圆通殿因主殿内供奉的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遗赠闾山的观音古佛而著名。
  离开闾山风景区之前,在圆通殿前的广场上再回望一眼老祖峰伟岸的身姿吧。
  坐上返城的小公汽,时间是午后三点半。这时是折返沟帮子,然后回呢?还是选择再在停留一晚,第二天再去闾山其它的景区?心里比较犹豫。
  选择在新客运站下车。打听到第二天一早有去往大芦花的客车,于是下决心留下来,明天再去爬大芦花。
  没有回市区中心去住,第二天早起,住在长客站附近要方便许多。没想到的是,长客站附近的小宾馆又多,条件还好,价格还便宜。早知道第一晚也选择在这里了。
  连爬了两了,有点累,遂早早睡了,只等明天的大芦花之行了。
  2007年3月的时候,我曾经游过一次大芦花,那时候正好赶上大芦花风景区重新修整后在省内做景区推广。一晃已经五年过去了。还记得当时大芦花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这个很不搭调的名字之外,就是处在悬崖之上云岩寺。这一次到闾山决心再去,是因为上一次走马观花,仅仅匆匆而过,这一次却要仔细的游览一番。
  从到大芦花的客车一天两班。最早一班是早上七点的,车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时间。这种近途的客车,不需要在客运站买票,只需要直接进站上车就可以了。上车之后才知道,这趟小巴最终的目的地是山,那里也是闾山的旅游景点之一。等有机会再来闾山,这里可作为备选的目的地之一。可能因为这辆小客需要绕行许多小村庄的原因,感觉它始终在走闾山山脚下的小路,路况相当的一般。
  大芦花风景区位于医巫闾山中南部,市鲍家乡村境内。到达景区后,车子直接停在首道大门的门内,不过全车仅有我一个人下车,看样子是没有别的游客与我同行了。景区里面更安静,工作人员仅有售票室里面的两个人。
  问好午后一点钟有通往沟帮子的小客在景区正门处发车,遂购票入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大芦花风景区的标志门。标志门是由仿古精雕斗拱,三开四柱、青瓦照顶组合而成,一望可知是近代的东西,不过经过几年的风雨洗礼,朱红的柱体倒有些褪色了。经过标志门,右侧是景区的综合服务区和办公区域,记得上一次来大芦花的时候,就在这里的餐厅大堂吃的午饭。
  过了综合服务区,迎面红色重檐八柱三开门式、仿天安门城楼格局而建造的仿古式建筑,就是景区的功能门。正常的时候,这里是进入景区检票的地方,今天就我一个游客,这里就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了。还有就是这里是可以让车辆进入的,如果车来的朋友,倒是可以开车直接进入景区,这样能减少不少步行的体力。
  沿着柏油路继续向里走,路还是很平坦,基本没有坡路。走不远,路边可以看到一处两座连体的凉亭,这就是姊妹亭。建姊妹亭是为了保护亭内的两处泉眼——双。
  据这口井不远处,有一块巨大的卧石形似斑斓猛虎扑卧于地,当地人就把它与这双龙井联系起来,称作卧虎听泉石,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据说这块卧石原来是天上的一员猛将,因在玉帝的庆功宴上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被罚下界化为一只斑斓猛虎,所以这块巨石也叫飞来石,它在天上听惯了仙乐,来到下界发现这两口山泉水,滴水石发出的叮咚悦耳声,错觉是仙乐,就趴在那里听了起来,年复一年,时间一长就演变了一块石头,因此得名叫卧虎听泉。卧虎听泉四个字是由人、光大银行总裁唐双宁先生题写的。
  在向前走,路左有一块小水潭,名叫“芦花湖”。该湖长100米,宽40米,深6米,说它是湖,却真的有点太小了。不过这里与景区同名,却是有另外一番意义。据说闾山在两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因地球板块运动,版块抬高,海水逐年退去,这里就变成了退海之地。现在漫山遍野的芦苇,山间的清泉湖水,巅峰岩层的水浪痕迹,都是两亿年前大海遗留下来的。而这里得名“芦花”,正是因为这里由大海变为陆地的时候,留下了漫山遍野的芦苇荡。尤其是那些生长在峰巅的芦苇,更是一绝。
  在芦花湖中所立的祥兽为貔貅,是龙第九子,相传此兽只有口,光吃不拉,喜吞天下财宝,聚于腹中,故民间供奉为聚财纳福的瑞兽。因为游人至此,总是喜欢向貔貅嘴中投掷一些硬币,所以这里又被叫作投缘池了。
  果然在池边就有芦苇的存在。
  芦花湖畔还修建了一尊观音供游人祈祷许愿。
  过了芦花湖之后,前边是一处比较大的开阔地带,那就是山下的圆通殿。圆通殿这名称很熟,因为昨天在闾山风景区山下,也有一座同名的佛殿,也同样建得气势雄伟壮观。这里的圆通宝殿,也叫大悲观音殿,是云岩寺东下院。它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圆通殿是一座明代佛殿建筑,但是近期经过过大型的整修工作。
  “圆通”是什么意思呢?通常的解释是融会贯通而不偏激。佛家认为,“圆通”既有“不偏倚,无阻碍”的意思;也有“圆而通于法性之实”的含义;更是指“圆满”、“通达”的境界。观音有普渡众生同登彼岸的宏愿,就是有了成就佛的觉悟,而且已经把握了佛教的真理,当然是达到了“圆满”、“通达”的境界。因此,“圆满”就作为观音的别号了。
  这座圆通宝殿殿内供奉的千手观音,是世界最大的铜铸鎏金座像。佛高14.9米,神台高0.9米,体现佛家九九归真的法则。到目前为止,这座圆通殿是全国最大的千手观音佛殿。
  圆通殿旁边依山而建的一处建筑就是——财神殿。财神这种神好象在佛教里面是没有的。但是传入之后,国人最喜欢的神祉却又是财神。因为许多人信佛,就是抱着升官发财的目的去信,当然就对财神殿最感兴趣了。
  在圆通殿前,仰望殿侧后的绝壁,一座寺庙就座落在绝顶之上。那里就是今天登顶的目的地——云岩寺上院。
  过圆通殿之后,路旁还有一处水潭,名叫碧波潭。潭内也供有一尊观音神像,手持净瓶,脚下乘有神龙。碧波潭两边各建有仿明亭阁一座,名叫水榭亭。
  碧潭旁还有一处“福”字石,到这里,道路开始分岔了:柏油路向左拐去,直行则改成了上山步道。一个人上山,选择步道。在进山的入口处有一处佛殿——地藏殿。从正门走到这里,才遇到了两位同游大芦花的游人。今天放晴的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从登山开始,另外的那个游客就一直很慢,渐渐的又变成我一个人在前进。
  大芦花最早的上山步道建于元代,是历代僧人道士开凿铺设的路。能够到达顶峰云岩寺的古道本来还有一条,名叫“十八盘古道”,后来山路越来越难走,景区便把十八盘改建成了刚刚在步道岔口左拐的柏油马路了。现在在上山步道的两旁建了十八罗汉像,可以倍着你一路攀登。
  这条山路基本是在茂密树林间行进,观景的视线不算太好,仅有一处可以回望一下山下。对面的十八盘公路清晰可见。
  步道的中途有一岔路口,我选择了向左侧拐,走不远,感觉山路向绝壁的后面拐过去了。但是在山下的时候,见指示牌上写明还有一处“张作霖避难洞”。没有找到。可能是因为刚刚岔路的原因,错过了。
  翻过山梁,好象就离开登山上来的芦花古道了,反而并到了十八盘公路这条路上来了,只是脚下不是公路,而还是泥土路。路旁可以看到许多古树名木,平均树龄在800至1000年左右的古松有18棵,人称十八神松。传说这十八棵古松是18罗汉化身,来大芦花普度众生,点化众生从善积德,积福增寿。
  这时在路上遇到一伙儿从后山翻上来的游客,一路也没遇到几个人,于是跟他们攀谈起来。原来他们就是大芦花后山的乡民,带着几个远来的朋友登山。从后山上山是可以逃过门票的噢,不过据他们说,逃票只能登山,山上的云岩寺就不能去了,因为那里有检票人员。
  告别这群逃票的游客,沿着土路继续向前行。道路变成了由石板铺筑的小道。这道小路名字叫做“芦花古道”,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长有2500米,直通上院云岩寺。最初是由云岩寺出资修建供寺中僧侣上下山行走的曲径小路,路面宽仅有60公分左右,完全是用自然山石拼对而成。明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李成梁将大芦花购为家庙后,将道路拓宽为“马道”,常策马登山拜庙。
  芦花古道的尽头就是山顶的云岩寺。从山下看的时候,整个寺庙处在绝壁之上,但是真从山后绕上来,却发现寺庙所建的地方虽不算开阔,但是还是很平坦的。
  沿着进庙的山路向里走,只见依着山势修起了一面高高的石墙,有古庙的飞檐从石墙上凌空探出头来,那就是芦花山峭壁悬崖之上的云岩寺了。云岩寺占地总面积7434平方米,共可分为三层。元代史称云岩寺,明初曾改为龙战寺,明代中期由佛院改为道观,名叫海云观。芦花景区重建时,又重修古刹,并把寺名又恢复为云岩寺了。
  在石墙下边可以看见有两尊石狮,它们守护在云岩寺的第一道山门之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仔细观看你会发现,这两个石狮的头部,都是后用水泥固定住的,这是因为它们都在文革期间被人为的破坏过,大芦花景区重新开发之后,又把它们从山下的老乡家里找回来,重新放置在山门之外了。
  从第二道山门——也就是石墙中间的石拱门进入到寺内,登上几级台级,就到了云岩寺的上层平台。上层的主体建筑为“古佛殿”。这座辽代佛殿,是为供奉千年古佛所修。公元915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使国泰民安,万物更新,下旨烧制密宗四臂观音一尊。由于时代变革和战火频繁,古佛约于公元1200年失落于民间。现古佛又被后人寻到并供于古佛殿内。
  上层平台平均宽10米左右,东西长约70米。除了古佛殿之外,还建有一些观景亭。最高处所建白塔名叫“凌霄塔”,是芦花山的镇山之塔,它造型优美,结构独特,工艺精湛。
  古佛殿后的绝壁尽头,有一小亭如同凌空而建,据说那是原派道教创始人丘处机的拜斗亭,也叫望海亭,游人举目远眺,近可观云崖石壁,森林草木,田园桑陌,远可瞧见白浪滔天,风帆一片,故叫望海亭。依方位来判断,这面向东方的绝壁之上,应该是观看日的绝佳地点。
  站在望海亭上,回身看云岩寺的上层建筑。
  这里应该是此次登顶芦花山的最高点了,向下俯瞰,云岩寺的下面两层平台就在眼前,好象不如刚刚在山下时所见那么的险要。远处山下的圆通殿和对面密林间蜿蜒的十八盘都一收眼底。
  顺沿石壁石阶,通过古人修建的甬道,顺势下行就来到了云岩寺平台的第二层,那里就是云岩寺的主体建筑所在地了。
  从二层平台抬头向上看,观景亭、望海亭和古佛殿的飞檐在绝壁上形成一条完美的弧线。
  可能是因为云岩寺曾经被改为道观的原故,所以在二层平台上佛殿里供奉的神祉相对也比较杂。在最北端的两间佛殿,其中一间供奉着“观音老母”;另一间为“地宫老母”。两间门楣上的匾额,一个为从左向右读,一个为从右向左读,看起来比较混乱。当然还有更混乱的事。室内供奉的两尊神像,一位为观音大士,另一位“地宫老母”是一个手持太极八卦的神像,想来应该为道教所有吧。从“地宫”二字推算,应与阎王掌管同一事物吧?
  北端尽头可以看到下层的平台,平台上树立着几尊小塔,应该是僧人圆寂后为了纪念修建的吧?
  向山壁的侧翼望去,天空如洗,群峰竞岫。今天爬大芦花,跟昨天去闾山风景区,真是天壤之别。今天的天气超透,只是光线有一点点硬,不是拍风光的好时候。
  回头看,云岩寺上层和二层的佛殿,尽收眼内。
  云岩寺的正殿是龙凤观音殿,旁边的另一间则是文殊殿。除了正殿的佛殿之外,在二层平台的南侧,还分别建有药王殿、灵宵殿和山神土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在辽西闾山一带,佛道同祀还比较普遍。
  进入正殿,正位所供是国内唯一与龙凤搭配在一起的观音坐像。之所以有龙凤这种奇特的造型,据说是当年辽西李成梁把云岩寺收为家庙之后,为显示自己崇高的地位,所以把只有皇家才能用的“龙”和“凤”修在了自己的家庙之中,后人评论,都说李当年可能有不臣之心。不过也正因为这个造像形态的奇特,所以香火还很旺盛。
  这时候有一些游客也进入云岩寺,整个山顶稍微有一些生气了。
  在龙凤观音殿的前面,有一座古亭,亭内有水井一口。这是一口奇特罕见的山巅古泉井,据这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口井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此井水虽不深,但清流澈甘甜,从不干枯,原是寺中僧侣们吃水所用之井。但是成为李成梁家庙之后,李成梁的五姨太蓝氏借到家庙上香为名,与寺内的方丈敬远和尚私通,却不想被李成梁知晓。于是李炮轰大芦花山,火烧云岩寺。当时蓝氏正正和敬远和尚在禅堂厮混,听见炮声,看见火起,知倒是李总兵已经知晓,一急之下便投进这井里自尽了。李成梁驱赶和尚,改修道观,原意将此井填死,但经道士劝阻,没有这么做。后人因此便称这口井为“李成梁五姨太井”。直到现在,山上还没有水源可以饮用,只能通过后山的山路从山下运水下来。
  五姨太井旁就是下到三层平台的台阶。而在台阶一旁,仿佛还有一口水井。我好奇心起,走进一看,却原来是一个十分隐秘的地道口,名叫海云暗道。暗道内仅可容一人蹲伏或者爬行。据说此暗道始建于唐辽之交,最初为寺中僧侣躲避战乱、匪患和藏匿金银珠宝所用。
  三层平台主要是僧侣们住宿的僧房。在僧房前面的空地上,还开辟出一块块的菜地,种一些应时的蔬菜。
  三层平台的最北端,就是道士塔所在的地方。这座石塔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所造。碑文上有:医巫闾山隐士——王公之墓的字样,依史书及有关人士鉴定:王公者乃王良、王栋之父也。王公被称为隐士,其主要原因是他饱经文墨,一世书香,他识破世态凄凉,不愿倦入风波,虽有治国之道,才溢八斗,从不显露,他到晚年踏足于清闲静地,游遍仙乡佛地,最后就在大芦花一呆二十年,其子王良、王栋效力于当朝,他曾多次劝阻无效,一气之下就在大芦花定居下来永不回家。又过了多年,其子王良、王栋因擒盗贼不至,就来父亲这里出家脱俗,成了道士。悔当初不听父训,以致有今之祸事,此塔就是王良、王栋为父所造立的。
  据云岩寺的出家僧人说,从这里有小道可以直下的,但是因为道路狭小,所以有些路段很难辨认了。在三层平台的下面,有大片的芦苇荡,初春的天气,看不到新的苇荡,只有去年枯黄的一小片。这种在高山之巅生长的苇荡真的是世所罕见,这也是大芦花景区名称的由来。
  结束了在云岩寺上院的游览,又从来时的石拱门离开。才发现这个角度拍摄的逆光中的观景塔和灵宵塔很漂亮。
  再欣赏一张灵宵塔与十八罗汉神松的合影。
  从云岩寺上院离开,沿着十八盘公路下山。景区在芦花古道与十八盘公路相交的地方设有接送车,花费车钱,就可以乘车上下山的,不过那样可能就失去了旅游的乐趣了。时间还早,我一定要步行下山的。山路的第一个拐弯处,路旁有小路,路旁立着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有八仙洞。路上的游人稍微多了些了,但是没有人选择去走小路。我怀着探险的心情,去山林的深处去寻找这个洞府。
  这条小路十分的安静惬意,耳中听到的只有林间小鸟的叫声,鼻中闻到的只有路旁野花的清香。
  尤其在路的中段,这里的山坡上、山路旁到处都盛开着沁人心脾、芳香怡人的野生丁香花和杜鹃花,简直就是花儿的海洋,花儿的世界。
  山路一直沿着芦花山对面的山腰前进,转过了几个山坳之后,前边的山色秀丽,远眺,可见在那山巅都好象开满了山花。
  八仙洞没有什么,只是山间的一个小洞,洞内摆放着八仙的小塑像。山路到八仙洞开始向下,不知道通向哪里。
  没敢再继续向前走,从小路原路折返。找了一处树的空隙,拍一张对面的芦花山。这趟闾山之行,遗憾没带长焦镜头。不然应该能拍到更好的远景。
  回到十八盘公路下山。拐过两个弯之后,路旁又有小路通向云岩寺的南下院。小路两旁植满高大的松树,很有些威严卫士的气势,人们也形象的称其为“护芦松”。
  沿着小路向前,走不远就到了南下院的护法殿。护法殿象是新修建的。
  路过护法殿再向前行,山的中间有一块野生杜鹃保护区。有小路向上,看方向应该就是通向刚刚去过的八仙洞的方向。也许刚刚不返回到十八盘的主路的话,从八仙路一路向下,也许就能够到达这里。
  转过一个山弯,可以看到刚刚进来的小路的路口。这幅图像应该叫做“护芦松护卫下的芦花山”吧。
  这条路的终点是南下院的圣水寺送子观音殿。这座佛殿始建于明代,几经战火损毁,几经修复,&是大芦花风景区第三大庙宇。这里远离主景区,处在深山密林之间,背有南天龙脉相依,到这里才真有些清修的意味。
  再次返回到十八盘的主路上来。弯弯曲曲的公路,在半山处留下了许多处可供仰望主峰——芦花山的观景台。这里是拍芦花山全景的绝佳地点。
  返回到景区正门,距离午后一点还差半个小时。背包里还有带来的面包,但是想想这里到沟帮子也就是四十多分钟的车程,于是决定返回到火车站附近再吃午饭。
  三天的行程终于要结束了。返回到沟帮子镇上之后,满街除了卖烧鸡的之外,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小吃——水馅包子。因为好多家小吃店都打着这个招牌。给我的感觉,水馅包子与的灌汤包是不是一个意思呢?于是决定中午饭就吃这个了。
  水馅包子在广为流传,以省市沟帮子水馅包子最为有名。但是好象在省会没有发现这种包子。等到包子端到面前之后发现,它有点类似于灌汤包,但是跟灌汤包还不完全相同。准确的说,水馅包子应该叫做水打馅,灌汤包里面要放置皮冻等,上屉蒸后会变为汤。这就是不同之处。
  水馅包子创始人名叫杨澍,字沛霖,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前后,从省县芦台逃荒来到沟帮子镇落脚。开始他在街面租了两间小房,专做枣馒头、黄米面切糕,后来改为包子馆。杨澍手头利落,技艺精巧,并善于采人之长,补己之短。常与外地面案行家交流经验,很快掌握了包子、包子、包子的制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调料上,他喜用海参、干贝、虾仁;在肉料上,专用猪前槽,肉质肥瘦相宜,香嫩可口;在制作上,弃骨汤而改用鸡汤拌馅,味道更加鲜美。因此买卖,到1939年,庞守山看到杨澍包子馆日益兴旺,遂以高价聘请杨家第一代门徒李维国,办起了庞家水馅包子馆。两家竞争,各有千秋。中华人民国建立以后,此传统小吃得以发展。如今,沟帮子水馅包子仍是传统小吃中的上乘佳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
  吃过午饭之后,买了2065次火车票,17:33返回。
本篇游记共含31273个文字,252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巫闾山门票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