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念佛的正确方法时分别念太多,心脏痛,心不能安住怎么办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想排除心脏方面的疾患,可做如下检查:
1、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等有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改变,主要检查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改变;...
运动后心脏会剧烈的疼痛可能是心绞痛,心肌在剧烈运动时候缺氧导致的,平躺喘气更能说明心脏有严重疾患,希望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治疗啊
男,38岁。有时心脏会突发一阵无规则的乱跳,有时好厉害,持续几秒钟,感觉很不舒服,好像在天气变化或情绪紧张时就会有。不知怎么办,请教专家。谢谢
根据你说的情况...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老年男性,既往有过心肌缺血的病史,偶有心动过速现象,最好不要有过强的体育锻炼,过度的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
答: 温馨提醒:想要防治心血管,就一定要吃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低蛋白质、高钾、高C、高纤维素的清淡食物,减少心脏负担
大家还关注The requested URL '/tushuguan12-192_.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如何让自己的心相续平静下来好好修法--慈成加参仁波切
我的图书馆
如何让自己的心相续平静下来好好修法--慈成加参仁波切
慈成加参仁波切&&&&&&作为一个佛法的初学者,只要你确实精进地实修过,在闻思、观修、禅坐等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从哪里开始修,自己修到哪里了,怎么将佛法与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联系在一起等等。如果不及时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的修法就会停滞,不会有进步,就会像一个盲人坐在经堂里一样白白空耗时间。&&&&&所以大家在实修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不要压在心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至于在书上看到的理论一类的问题尽量少问,因为我们的思维意识是没有边际的,不可能一个一个来回答,我一个人也不可能回答得那么全面。我们这里主要针对自己实际修行方面的困惑来提问。有些人提不出什么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参考别人提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会在自己今后的修行过程中遇到,现在搞清楚了,会对将来的修行很有帮助。一个人提出来的问题可以解决很多其他人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修行的时间不同、智慧的程度不同、修行的体会不同,通过这样交流,可以断除很多人内心的困惑,增长大家的智慧。&&&&&&&&&&&&&&&&&&&&&&&&&&&&&&&&&&&&&&&&&&&慈成加参仁波切--禅修问答1、有什么持咒的方法能让人不疲劳吗?&答:持咒的时候要让心清净下来,先清清楚楚地观想本尊,比如你念阿弥陀佛心咒就观想阿弥陀佛的形象,念文殊心咒就观想文殊菩萨的形象在你前上方的虚空中,然后安住于自己的心与本尊的形象融为一体的状态中再开始持咒。持咒的时候轻松自然,不急不缓,不紧不松,声音不高不低——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持咒本身、持咒的声音与自己的心也融为一体,自己心里清清楚楚,但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样持咒很容易产生一种轻安的觉受,不会疲劳。这样持咒的力量也非常大,这样你对修法的信心也会增长,自己调伏烦恼的力量也会增长。如果心不清净持咒是没有多大功德的,心不清净是因为禅修的基础没有打好的原故。&2、我在念佛的时候心里非常清净,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心里非常喜悦,念的过程中还出现许多善妙的境界,这不知该如何解释?答:这些显现你能看见,这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不是与其他人共同的世界,共同的世界是我们大家都能看见的。你的心里还知道:此时如何如何,还有喜悦和快乐的感觉,说明你虽然没有粗大的妄念,但还有细微的意识存在。这些境界是属于好的显现,但是它是会变化、会无常的,它属于有为法,所以不管出现什么境界你都不要太在意了。&3、我对上师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可是我在修法的时候却总是打瞌睡、脚痛,我感觉自己的业障很重,努力调整还是不行,我恨我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呢?”祈请上师加持我,给我传授一点窍决:如何使自己不被业障退失修法的信心?答:这不是业障的问题,是你还没有习惯修法这件事,就像练习瑜珈一样,起初身体很僵硬,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身体各个部位就会慢慢变得柔软,打坐也是一样,需要锻炼。修法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保持有规律而且不间断的修法习惯。开始学打坐的时候时间不要太长(一二十分钟就很好了),时间短一点,次数多一点,昏沉、身体痛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继续坐下去。打坐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增加,比如今天打坐十分钟,明天再加一、二分钟,这样慢慢延长,练习了一段以后打坐就会觉得很轻松了。另外如法的打坐姿式非常重要,比如毗卢七支坐、九节佛风等,这些都很重要。曾经有个罗汉在山上打坐,附近的一只猴子每天学着罗汉的毗卢七支坐、排九节佛风在旁边跟着打坐,以此善业这只猴子命终往生了善趣,这就是如法的打坐姿式的功德。其实修行的时候,身体的问题很容易调整过来,而最不容易调整过来的是心的问题。&4、如何求得这个如法的打坐姿式呢?答:现在亚青寺喇嘛仁波切传下来的有龙萨和龙钦两个传承,这两个传承的打坐姿式都不一样,但是这两个传承都是以口耳传授的方式来传的。所以,如果你想求得这个如法的打坐姿式,必须按传承的次第修法要求先修完五加行,再找与自己有缘的具德上师求这两个传承的窍诀法。&5、我打坐时身体痛得不行,要如何调整?答:身体痛得不行的时候不要强行打坐。你可以利用这个打坐时的痛苦来修持出离心和慈悲心。你可以想,众生的痛苦无量无边,我今天要代替一切众生忍受这个痛苦,这个发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动机,那么你今天所受的痛苦就只是消除了自己一点点旧业,没有其他的功德。你还可以把这个痛苦看成是上师的加持,是上师让你认识这个痛苦,使你的出离心增长。通过这样观修,你的出离心、慈悲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都会增长,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只有打坐才算是修行。身体不好的话就去治疗,治好了以后再去打坐,如果不去治疗就这样憋着,身体会更不好。&6、问:我一个人在家里打坐的时候心很清净,也不紧张,可是当上师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共修时,我的身心就非常紧张,这是上师的加持还是自己业障现前啊?答:这既不是上师加持也不是你的业障现前,而是你的心太紧的缘故。身体的感觉是意识在起作用,如果你的心紧张那么你的身体也会跟着紧张,如果你的心轻松那么你的身体也会柔和温暖。把心放轻松,慢慢就会没问题的。&7、我修法的时候昏沉很多,要如何调整?&答:昏沉跟饮食、房间的光线等等都有关系,吃饭太饱、房间光线太暗容易产生昏沉,还有自己的身体很弱的时候也会出现这个问题。你自己看是属于哪方面的原因再进行调整。平时吃饭不要太饱也不要吃太少,尤其晚饭不要吃太饱。打坐的地方如果光线比较暗产生昏沉就把窗户打开,重新入座,毗卢七支坐、排九节佛风、发菩提心,打坐的时间短一点,打坐的次数多一点……就用这些方法来调整。&8、问:我每次打坐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不知是什么原因?答:“你有没有高原反应?”“不打坐的时候不会这样的。”“那应该就是你打坐的时候心太紧了的原因,打坐的时候如果心太紧,有些人会出现头痛、胸闷、气喘等现象。你放松一点,但也不能太松,太松了会跟着妄念跑,心会散乱,保持不紧不松,自然一点,慢慢就会调整过来,你还可以用缓慢细长的呼吸来调整。”&9、问:我在打坐过程中越是注意呼吸,比如从一数到十,越数呼吸心越乱,请问上师这种情况该如何对治?答:这是你打坐的时候心太紧的缘故,心太紧了没有办法保持自然,你放轻松一点。禅修时如果心太紧张的话,没有办法清净下来;但是太松了也不行,因为心太松了五根会散乱,所以打坐的时候身心要保持不松不紧,在松紧平衡的状态去禅修。&10、问:打坐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治妄念?答:众生的根机不同,烦恼无量,所以佛法中讲解的对治烦恼的法门也无量。在大圆满的修法中,粗大的烦恼通过修持共同外前行:死亡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人身难得,这些基础打好了,你的出离心会生起来。有出离心时粗大的烦恼一定会减少,你打坐的时候心自然会清净。打坐的时候要按传承的要求有次第的修持,在亚青的传承中,调服烦恼的方法根据禅修的境界不同而有不同。一般初学者通过观修四出离心、皈依境、持咒等方法与安住交替修持的方式来调服烦恼。如果是已经求了窍诀法的人,可以按窍诀的要求来对治妄念。&11、问:现在很多人认为打坐就是把心安住在一个无念的状态,请问仁波切对这方面有什么开示吗?答:无念是打坐过程中的一种状态,有迷惑无念和清明无念两种情况。如果执着在迷惑无念中,这不是打坐的进步,而是打坐的一个问题。譬如打坐的时候安住在无念状态,但是呆呆的、没有觉知、没有精神,这实际上是打坐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把这个无念的状态转变到清明的状态,这个很重要,如果是清明无念的话,非常有精神、有觉知,就从这个差别上面去观察自己的禅修。&12、问:在家修上师瑜伽的时候,由于昏沉非常重,只能安住几分钟。但是参加小组共修的时候,是能够做到安住的,但是妄念却很多,请问仁波切该如何对治呢?答:这主要是因为禅修训练的时间太少了,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在上师的引导下按次第修法的问题。不要突然禅修一下,这样不好。13、问:在家人很难像出家人一样有一个专门的时间禅修,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进行安住呢?答:你平时要多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这非常重要,有了这两个的基础上禅修,你打坐就是五分钟、三分钟都非常的清净,没有专门的时间打坐的话,可以打坐的时间短一点、次数多一点就可以了。禅修时一定要按次第来修,你就是禅修半小时也要按次第来修,你可以观想死亡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啊,或者观想皈依境啊,这些前行非常重要,在这个前行的基础上你再修上师瑜伽法。&14、问:弟子打坐时呼吸掌握不好,甚至胸痛,而且没有一点觉受,不知该怎么办?答:出现这个问题是你修法时身心太紧的缘故。打坐时身体按毗卢七支坐式不紧不松地坐着,坐姿不要过于强迫,保持自然、放松。按传承的要求次第而修。初学者每次打坐时间不要太长,打坐次数多一点。调整呼吸:微开双唇,用口均匀、缓慢、细长地呼吸,这样妄念会越来越少,容易安住;而口张太大或用鼻子呼吸妄想会很多。昏沉或妄想不是太强的时候,可以缓慢吸长气,屏气片刻,再以“呵”音慢慢呼长气,如此反复,再安住,这叫持风。初学者打坐的时候妄念很多,心静不下来,可以通过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等共同外前行;或者观想皈依境、祈祷上师、持咒而修上师瑜伽法;或者专注于自己修窍诀时所观修的物体等,用各种方便法使心安定下来,然后自然松缓地安住在当下清明无念的状态,待粗大妄念或昏沉生起时,又用上面介绍的各种方便法使心清明而专注,然后又自然地安住下来,就这样交替修持,这是一种止观交修的方法。随着掉举昏沉的减少,观修念诵的时间可以逐渐减少,安住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一定会生起禅修的体会。以上是初学者禅修的方法,更进一步的禅修一定要在具德上师的指导下修持。&15、问:我打坐的时候经常会哭,止不住,这是怎么回事?等把心思转出去就会好。有时候念咒念经也会哭,有时候还会手臂发麻。答:这是打坐的时候自然调整身体气脉的一种反应,也是消业障,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不用太在意。&16、问:弟子修五加行的质量不好。目前正在念百字明,传加行的上师让我念30万遍百字明,请问上师我是不是只持这一个咒子就可以?我打坐不好用不用念什么别的咒子?答:持咒的时候就持咒,打坐的时候就打坐,按法的要求来修。修五加行和打坐的质量不好是共同外前行的基础没有修好的缘故,出离心没有生起来,由于对世间的执著太强,放不下,所以修法时心不清净,烦恼妄念太多。或者对解脱的愿望不强烈,心里麻木的,处于无记状态,所以修法质量不好。如果能按传承的要求如理如法地修持,每一个步骤都一定会修出体会来。你修百字明的时候可以同时修共同外前行,好好观修因果不虚和轮回痛苦等等,生起恐惧心和后悔心,这样忏悔才有力量。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打坐心会很清净,没有那么多昏沉和掉举,所以应该多在基础的修法上下功夫。&17、问:我在家自己修习上师瑜伽法的时候,使用定闹钟的方法。但经常会在20分钟左右开始不断地想时间的问题,最后反而安静不下来了。有时候会放音乐或者其他咒语录音、念佛机等来辅助判定打坐的时间,也通过音乐帮助静下来,不知道放音乐是不是允许的?答:初学禅修的时候定力不够,最好不借助声音,因为心很容易跟着声音转,自己觉得是静下来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静下来。你可以通过观一个物体(比如看着闹钟的某个部位)来训练寂止,心外散了马上收回来,回到这个部位上来,训练一段时间以后心慢慢会安静下来。&18、安住时放松不下来,感觉有时观想后又特别有精神,有点兴奋,再安住时感觉心悬着,很难安住下来。答:安住不下来,那是心太紧了,你自己感觉不到,但实际上就是心太紧了。打坐的时候心要保持松紧平衡的状态。&19、安住时能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是否属于昏沉?答:听到外面的声音,那是你的意识在听,不是智慧的境界。你听到、看到,但是不要分别,不要管它,自然安住在明空无二的觉性当中。&20、在打坐观察佛像的时候,视线会慢慢模糊,这时候,是继续保持平静明了的心为主,不管清不清楚,还是先调整视线,努力看清佛像为主?答:对,调整一下,眼睛眨一下再看这个佛像,佛像还在你面前,这是修寂止。修寂止的时候出现这种问题,你还可以重新排九节佛风,烦恼昏沉多的时候排九次,烦恼昏沉少一点的时候排三次也可以。&21、安住在本性是一种什么状态?修法时一点感觉也没有,很着急。答:这是因为你在无记的状态中打坐所以没有感觉,你应该用很有精神、很清明的状态去打坐&22、不习惯用嘴呼吸,有没有方法训练?答:必须要让这种习惯培养起来&23、 打坐时分别念太多,心脏痛,心不能安住怎么办?答:这是心太紧了。身心自然放松,先观想共同外前行,然后发菩提心,最后安住在与上师相应的状态去打坐。&24、&禅修时观想上师归依境,上师三处放光观不清晰,请问该怎么办?答:参考《速得成就上师瑜伽》实修引导这个法本。&25、睁着眼睛打座时心静不来,而闭着眼并不感到昏沉和掉举,那么,可以闭着眼睛打座吗?答:不可以,闭着眼睛昏沉很快就来了,一定要眼睛不大不小的睁着。昏沉多的时候往前方的虚空看,昏沉少一点的时候往下看。&26、安住后散乱时,应该持咒、祈祷、观想,还是数息,以便重新回到安住状态?答:都可以。&27、问:当我安住在皈依境的时候对外境还了知吗?如果对外境什么都了知,那是不是我的专注还不够?答:不要去管外境了不了知,一心专注于皈依境就好了。&28、问:弟子在打坐时好像总是紧张,请大恩上师教弟子一个放松的方法。答:感觉紧张时你可以试着把心注意在所观想的上师形象上。&29、四灌顶观想不清楚,灌顶时是不是需要昂着头接受?为了让灌顶进入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只能让上师移动?是自己本人在受灌顶,还是观想出另一个自己在受灌顶?答:就按仪轨的要求、按次第来好好的观想。&30、念完上师瑜伽正修后,安住之前需要放松和调整呼吸吗,还是马上进入安住状态?答:如果内心清净的时候,直接进入安住的状态,如果内心不清净的话,就调整呼吸、排九节佛风、发菩提心。&31、修寂止时观筷子,观到什么情况再进行下一步?下一步观什么?怎么观?达到什么要求?答:观到你的散乱心随时可以静下来,然后下一个可以观想佛像。&32、安住本性中与安住在阿赖耶识中有什么区别?答:这个在你自己求窍诀的时候单独讲。&33、打坐时犯困,上师教的那些招我都用了也对治不了,请问上师我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抓住刚困或要进入昏沉的状态?答:多忏悔,多念无垢忏悔续,过去想的起来、想不起来的罪业都要忏悔。&34、修上师瑜伽时睁开眼安住之后觉得疲倦没劲,如将眼皮放下露1条缝则精神好些,是因为睁眼时眼神外露而精气随之在身外才疲倦么?答:心往外散就会疲劳。具体的禅修方法,等你的加行修完以后,亲自到上师面前来求法。&35、某佛友平常没念上师瑜伽仪轨直接安住行否?答:刚开始不行,如果你的上师说你的境界达到最高的阶段,你现在不需要念上师瑜伽了,那你就不用念了。&36、上师传我的有相止观不出来,我观心可以吗?或是回光返照行吗?&答:如果有相止修不出来,后面的就更修不出来,还是按传承的次第一步一步修上去,这样最安全、最快捷&37、问:请问上师对于健康不良者或怀孕者,哺乳期、月经期打坐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答:怀孕者少打坐或不打坐,哺乳期、月经期打坐时单盘就可以了。&38、上师传我的有相止观不出来,我观心可以吗?或是回光返照行吗?&答:如果有相止修不出来,后面的就更修不出来,还是按传承的次第一步一步修上去,这样最安全、最快捷。&39、顶礼大恩上师:我在安住时看到眼前虚空出现蓝色的光亮,有时候蓝色中出现日并发出光芒,这光照我身上时很舒服,这种现象是否正确?请求上师慈悲开示。答:禅修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觉受,就像坐车去拉萨的路上有不同的风景。不管好与不好的觉受都是无常的,会变化的,所以不要太在意。&&下文来自:圣道光辉网()综合慈成加参仁波切--有关修法有关的其它问题链接地址:1、问:我有时修法很精进,可是遇到困难或打击的时候又懈怠了,不想修法了,请问上师,我应该如何让自己的心相续平静下来好好修法呢?答:要让心相续平静下来需要几个条件:一,先要有能让心清净下来的外在环境;二,要按传承的次第修法,把四个共同外前行和五加行的基础打好,就像盖房子先要把地基打好一样,修法的基础没打好,修行就会上上下下不稳定;三,听闻了法,修了窍诀法以后就会知道如何调伏内心的烦恼,没有修窍诀法时,修行还是会反反复复,有信心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个佛一样,没有信心的时候心里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感觉。你就按这几个条件一步一步坚持修下去,心相续逐渐逐渐就会稳定。2、问:依止上师有什么条件?对上师的信心怎么确立?答:我们必须依靠上师的智慧才能认识法界,得到解脱,这位上师对我们的解脱非常重要。所以依止一位上师之前先要长时间观察这位上师。先要看这位上师的传承法脉是否清净,其次再看他自身的德行修养是否符合具德上师的要求。一般来讲,一位密乘的金刚上师最低的要求是:第一,三乘戒律清净;第二,广闻佛法;第三,有大悲心愿意摄受众生;第四,精通显密仪轨;第五,要有通过实修而来的证悟智慧,但不一定证悟圆满,也不一定完全断除烦恼;第六,懂得摄受众生的方法。观察清楚以后再求法。求法以后就要精进实修上师所传的法,通过实修生起体会,自己的智慧增长了,内心的烦恼也会自然减少,这样对上师的信心自然会不断增长。修法以后生起体悟了,就能够理解上师所传的法的珍贵,并且由衷地感恩上师的恩德,对上师的信心就会稳定不退转,即使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毁谤这个上师,你也不会怀疑这个上师,因为你已经体会到了上师所传的法义,理解了上师的境界。如果没有实修过上师传的法,或者没有修法的体悟,只是依靠对上师的了解和自己的意识分别来依止上师,那是很危险的,你的信心一定会上上下下不稳定,有时候你会怀疑上师,甚至会毁谤上师,所以依止上师先要观察,在上师面前求法,精进实修上师所传的法,通过实修生起体悟,这样信心才能不断增长,最后达到稳定不退转。3、问:我修法的信心有时大有时小,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信心不退转呢?答:第一就是你没有理解上师。第二是你还没有理解上师传的法,不通达法的含意。第三是上师传给你的法你还没有修出体会来。所以你修法的信心不会增长,有时大有时小。自己修法上面有问题一定要找上师问清楚。如果你想即身成就的话必须像我们做生意一样,要很劳累辛苦地在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上面下功夫才行。通过长时间观察了解上师,向这位上师求法,生起修法的体会,这样才能增长自己的智慧和信心。4、问:请上师开示一下关于如何在烦恼中安住的问题。答:对于一个次第修行者来讲,一般用出离心来转变粗大的烦恼,用菩提心来转变较细微的烦恼,通过证悟空性大智慧来解决最细微的烦恼。对于一个还没有认识烦恼本性的修行者来讲,用意识来调整烦恼;对于一个已经证悟烦恼本性的修行者来讲,将烦恼转为道用。5、问:请问上师,我在修窍决法的时候总是观想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呢?答:如果你是正在修窍决法时而观想不清楚,这说明你窍决方面的基础没有打好,你的心还没有清净下来的缘故。心不清净的时候,观想也好、持咒也好、禅坐也好,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就像一个照相机,镜头模糊时拍出来的照片也不清楚。你应该多精进,把窍决的基础打好,让心清净下来,心清净了,自然观想得清楚。6、问:我的工作非常繁忙,没有很多时间修法,为此我感到很茫然。答:修行不一定就是在座上,如果有智慧可以将忙碌的工作、平凡的生活转为修行道。我们可以利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来思维佛法的法义:一切人事的变化无常,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因果,轮回中一切生命的苦难和无奈……。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众生而发心。比如早上要出门去上班了,心里可以这样想:我现在去上班,挣钱以后我先孝养父母,教育子女,让家庭生活稳定,这样我就可以让自己有修法的顺缘;余下的一部分钱可以拿来放生、帮助贫困者,或者做其它慈善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动机去上班,那么这个上班就成为一种修法。再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这样想:吃饱饭以后我要去工作,尽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好,对更多的众生有帮助,有这样的动机,吃一顿饭也变成了修行,为自己累积了修行道上的善业资粮。如果吃一顿饭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享受、满足食欲、吃完了去做伤害众生的事情等等,那么吃这顿饭就成了做恶业,将来就会产生相应恶的果报。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以后,你的出离心和菩提心自然而然会增长,你的烦恼也自然而然会减少,这就是在实修佛法。7、问:我求的法很多,手头上的法本也很多,可是我的工作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功课,我应该怎么做呢?答:现在各种各样的法本都有,这些法本当然也是很重要,这是不同的上师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传不同的利益众生的法。佛陀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我们一个一个修的话,肯定修不下去的,每一个法本的仪轨都不同,我们也不可能每个法本都照着念诵修持。所以我们按照佛陀的正法来修就好了,如果你有清净的传承,有自己传承的上师,按上师的要求去修就好了。如果你这个有传承的上师要求你的法修好了,那就等于你一切法都修好了,因为一切佛法的目都是为了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8、我是一个初学者,不懂得仪轨,不知道该怎么思维四个共同外前行。答:有两种方法可以思维:通过修持上师传授的窍诀生起智慧,很快自己就能通达明白;还可以通过闻思来明白,但是对于没有善知识指导,没有经常闻思的人来讲这个也不容易,因为仅靠自己看书容易理解错误。你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去思维:先从自己的身上去认识痛苦,因为你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你曾经苦过,你生过病,不得不和亲人分离,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不想碰到的人和事偏偏要在一起,你有很多的不满足和欲望……,认识到痛苦才会让你生起出离心,生起寻求解脱的渴望,痛苦是修行人的上师,是帮助你转向修行的最好助缘,所以你先要认识存在于自己身心方面的种种痛苦。然后你再观察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和你一样有痛苦,再进一步观察到一切有烦恼的众生都有痛苦,烦恼是痛苦的根源。从你自己身上认识到自己渴望快乐,再了解到一切有生命的众生都和自己一样在努力地追求快乐。这时候,你的心里自然会想到:一切众生都和我一样非常可怜,虽然想追求快乐,但是内心却被贪、嗔、痴、慢、嫉等各种烦恼所控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快乐,即使某些愿望达成了,内心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满足和烦恼。现在你已经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身,佛法难闻可是你已经闻到了,善知识难遇你也已经遇到了,如果这辈子通过修持佛法断除或者减少了自己的烦恼的话,未来就有可能彻底解脱轮回痛苦或者减少轮回痛苦了。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还可以帮助有缘的众生也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样思维你自然会生起出离心和慈悲心。但是作为一个凡夫人不可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成佛,所以你应该依止一个有智慧的上师,在上师的引导下慢慢按次第修持。9、修五加行要修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求窍决法?答:五加行每个内容的修法都有一定的标准,上师是根据弟子内心生起的修行体会来给弟子印证,给弟子传法的,而不是从数字上来观察的,修持五加行的每个内容时,心里的感受都如量地生起来了才算是符合标准,如果心里没有体会那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标准,还要继续修。修行要看自己,法王说:我已经告诉你们解脱道,走不走你们要看自己。传法的这些上师也为你们指出了一条解脱道,但是你们自己不走的话,你的上师是一个具德上师也没有办法帮你,没有办法代替你,所以自己按要求认真修法是最重要的。10、问:我看到书上说,破誓言者的过失非常严重,伏藏师在取伏藏时如果有破誓言者在场,这个伏藏无法取出;破誓言者摸过的加持品这个加持品也会失去加持力。答:是的,尤其是破密乘十四条根本戒的誓言,这个业障是不可思议的,密法里面非常强调这个问题。密法续部中说:“破誓言者犹如腐烂的尸体,他的晦气和不清净污垢会染污其他人。”取伏藏时如果有破誓言者在场,其他修行人的缘起都全部被破坏了。传法灌顶时有这样的人在场也会影响上师的传法和弟子的证悟。11、不是说“修行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业力因果各自承担”吗?一个破誓言者对其他的修行人真的会有这么大影响吗?答:这个影响是一定有的。业力有个别的业力和共同的业力,喇嘛仁波切有一个比喻说,在一个全部是牛奶的大锅里只要放入一滴酸奶,整锅的牛奶都会变酸,同样,在很多清净的修行人里面只要有一个毁谤金刚上师的人存在,其他的修行人都会受到影响,就像传染病一样,其他的人很快会被传染到。破誓言者无论去到哪里,哪里就不会清净。问:这样的业障能够忏悔吗?答:必须在金刚上师面前忏悔才有可能清净。以前有一个藏族出家人在金刚上师面前出了这些问题,后来他到上师面前去忏悔,上师叫他十年闭关专修金刚萨垛来忏悔,并且必须要在梦中见到上师对自己说“你的这个业障已经清净了”才能清净这个业障,并不是在上师面前随随便便说“我忏悔”就能清净的,没有那么容易的。但是这个金刚上师也要看他是不是功德圆满的一个金刚上师。12、问:我看到书上说:“诸佛菩萨的本体及事业永远不会涅槃”,上师您认可这种说法吗?答:当然。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诸佛菩萨的本体是无为的智慧,它没有坏灭和消失的时候,只要虚空存在诸佛菩萨的本体就存在。另一方面,在诸佛菩萨的证悟境界里,本体和救度众生的事业是无二无别、无法分开的,所以诸佛菩萨救度众生的事业也永远存在,不会坏灭。13、问:在我们的修法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虽然说在修法,但是内心总有一些嫉妒、傲慢、竞争等不好的细微念头生起来,如何祛除呢?答:这个问题非常好,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有些人看起来有傲慢心的表现,但是他的内心有正知正念的修行境界,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傲慢。有些人看起来不傲慢的样子,可是他的内心却隐藏着非常严重的傲慢。傲慢心的来源是“人我执”,是由“无明执著”产生的,比如认为“我的修法好,我持戒好,我闻思好,我的境界高,我比其他人都修得好……”,只要有“我执”心就会产生傲慢心。傲慢心通过修出离心来对治,如果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业力因果,认识到死亡无常和轮回的痛苦,就没有心情傲慢了。嫉妒心和傲慢心不一样。比如你的朋友修行越好你心里就越不高兴,有些人有钱财、有名声、有地位的时候,旁边的人就嫉妒他,心里排斥他。嫉妒心是属于嗔恨的一种形式,这是缺少慈悲心的缘故,由于内心缺少真实的慈悲心,所以不断地会生起想要伤害众生的嫉妒心、排斥心、竞争心。所以修持佛法一定要按次第来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要打好。出离心稳定的话,傲慢心自然很小。经常观修慈悲心,自己内心真正生起了大悲心就不会增长嫉妒心,缺少菩提心的情况下竞争心、嫉妒心、嗔恨心就自然会冒出来。14、问:很多人说学院和亚青都是很有加持力的地方。如果我们来到圣地心里并没有生起欢喜心,修法也修不进去,这时候要如何取舍或者如何对治呢?答:一个地方殊不殊胜要看这个人自己的信心,如果这个人充满信心的话,他到了圣地可以得到利益,也很有意义。如果他没有信心的话,他到什么样的地方也得不到任何加持,因为不管是圣地也好、殊胜的上师也好,是需要自己的信心为缘起的。如果自己生不起信心,这是自己的业障重、善根薄的缘故,证明自己没有好好实修过,禅定的境界太弱,大悲心不强,所以,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自已的心清净下来,好好地实修,多念百字明咒忏悔,通过修持上师所传的窍诀法把心调整过来。15、问:我以前修的是气功,修的不是正法,到现在接触佛法才三个月,我也没有师父,也没有什么修行体会,但我考虑到自己现在年纪大了,活在人间的时间也不多了,我是真心想求解脱,请上师开示我该怎么修?答:你能这样想非常好。很多人即使已经闻到佛法、遇到善知识也根本就不会想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说明你跟佛法有缘份,你有这么好的缘起,有求解脱的欲求,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刚刚开始接触佛法的时候一定要遇到有正知见的善知识,要修持正法,不要修偏,这样,你以后修行的路就不会出偏,你会一直走向正道。藏传佛法的格鲁、宁玛、萨迦、噶举、觉囊等各大教派都以四个共同外前行和五加行为修学的基础。找到与自己有缘份的具德上师,在上师面前如理如法地按传承的次第来实修,在你还没有成佛之前一直要在金刚上师面前求窍决。16、问:上师,有没有什么窍诀来清净意念呢?答:清净意念有很多方法,有显宗的、密宗的方法。密宗里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这些方法都不一样。我们现在修的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里面清净意念最重要的方法是修窍诀法。现在,喇嘛仁波切传下来的龙萨传承和龙钦传承的窍决,这些是极密的口耳传承阿底法的窍诀,这些窍决调伏内心烦恼是最快的,但是必须要自己修出体会来。你还可以运用龙树菩萨传的中观推理的方法来让内心慢慢清净下来。17、问:我学佛的时间不长,我的困惑是为何问不出问题来?答:如果真正没有问题的话很好啊,没有问题就不要再去找问题了。不过对初学者来讲,没有问题也是一个问题,这说明你修行的体会比较少,修行的体会越少,你的问题就越少。平时没有见到上师的时候自己心里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见到上师的时候该问的问题就想不起来了。今天你回去以后详细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明天再来提问。18、上师您讲到学佛要先学做人,做人做好了再修大圆满法,那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做人的大圆满呢?答:“做人的大圆满”没有这个词,大圆满是出世间法。做人的道理是世间法,包含在佛陀给我们制定的居士戒和菩萨戒里面了,一个学佛的人先把该守持好的居士戒、菩萨戒守好,这样做人的道理就完成得不错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学习大圆满法,通过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因缘聚合才能产生大圆满境界。19、上师,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大圆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答:我可以讲,但是你理解不了,如果你没有实修的话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它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嘴里讲出来的,它是一种修出来的体会,你通过实修有了体会才会明白,没有实修的话,我讲了你也只能了知,你了知的和我想表达的不可能一样,所以我讲了也没有意义。20、问:我看到书上很多地方讲,藏传佛法可以成办即身成就。像我们这样来修法,语言又不通,不知道如何成办即身成就?答:藏传佛法里面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法都可以成就,但是速度有不同,其中成就最快的是属于阿底瑜珈的大圆满法。就像我们从这里到成都,如果坐飞机一个小时可以到达,如果开车要走一两天的时间,如果骑自行车,差不多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路程都是一样的,只是成就的速度有不同。像大手印、大圆满这样的法确实是可以成办即身成就,因为这些是直指心性的法,通过上师所传授的窍诀的智慧让弟子能够很快认识心的本性,认识心的本性的当下,远离一切边执戏论,心转变到智慧上面,从果地上开始起修,所以它成就的速度很快。但是,这个法需要什么样根基的人才能修成就呢?要像无垢光尊者说讲的那样,曾经有一个弟子问无垢光尊者:“什么样的弟子可以得到您的大圆满法?”尊者回答说:“有闻思、有智慧的弟子总是喜欢在二取分别上面思维,属于思维转道用,大圆满法不会从这样的人里面修出来的。爱禅坐的弟子特别执著打坐的境界,执著空性,这些人也修不出大圆满法来。只有对上师有无比信心的弟子,他们的内心自然而然能够得到大圆满的境界。”大圆满的智慧不是通过闻思修出来的,也不是通过执著的打坐修出来的,大圆满的智慧来自于有证悟境界的上师的加持和弟子无比的信心因缘和合自然而然体悟出来的。想要通过修持大圆满法成办即身成就的修行人,应该在培养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方面多下功夫,守持清净的誓言,对上师传授的窍决依教奉行。21、问:上师,我对“法界”是这样理解的:一切法都在法界之中,无论是善法还是恶法,通过先修有为的善法再慢慢过渡到无为的善法。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是实修方面的问题。善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像出离心、六波罗蜜等等,这些属于是有为法。依靠五根的作用所做的一切善业都属于是有为法。五根的作用转变成五智慧以后的境界是无为法,在无为的觉性当中,一切所作所为都成为五智慧的显现,它是本性的显现。觉性的本身就具有无为的能量,有救度众生的能力。一个凡夫人要修无为法的话,先要依靠修持有为法,一个没有证悟的上师可以引导弟子修习一般的善法,从文字上面引导修习有为的善法,但是如果要修无为法就必须依靠有证悟的金刚上师的诀窍,不然没有办法通达这个无为法。22、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成就者他们的弟子却成就的那么少呢?如果他们有办法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给众生吃不同药的话,那应该所有跟随他的弟子都成就才对啊?答:众生的成就需要四个条件的和合:第一要有清净传承的条件。第二要有具德的金刚上师的条件。第三要有上师窍诀的条件。第四要有弟子的信心和精进的条件。这几个条件都具足了才具足成就的缘起,但是由于众生流转轮回痛苦的时间太长,颠倒执著的习气深厚有不同,所以成就的时间也会有不同,有的利根者通过一世的努力就能成就——如往昔汉藏诸大祖师,而有的则在临终中阴时成就,还有的在无数的未来世成就。23、问:上师好,我对佛法还不太了解,我在书上看到“圆满了断证功德”,这个词怎么解释?答:“断证功德”的断是指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种障碍,证是指断除二障烦恼后相应生起的证悟智慧。“圆满了断证功德”是说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圆满了佛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一切功德。24、问:神山是不是与风水有关?普通的山与神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转神山有功德?答:神山不完全跟风水有关,本来同样都是山,都属于外器世界,但通过大成就者智慧的无形加持使这个山变得更有力量,变得像清净刹土一样有加持力,所以绕转神山有功德。比如汉地的五台山、九华山等,它们是佛菩萨的道场;印度的金刚座,是佛陀证悟成就的地方;藏地许多神山是莲师或其他大成就者禅修过的地方,这些地方都经过了大成就者们智慧的加持,所以它们与普通的山有不同的力量。25、问:请教什么叫等持?答:等持即禅定的意思。26、请问上师在修宁玛加行阶段是否可以同时修其它教派的法,比如在修宁玛的五加行的同时修噶mb的法?答:当然可以,修法的目的都一样的。但是如果修的法太多、太杂,最后修哪个法都生不起觉受来,容易使自己对修法退失信心,甚至生起邪见,所以初学者还是应该量力而行,专心修一个传承的法比较好。27、问:在家居士没有办法经常亲近上师,如何能够做到对上师的信心增上?答:如果你对解脱道真的很重视,真心想修行的话,那你应该想办法给自己面见上师的机会,不管交通多么不方便。如果你见上师的机会都没有,那你根本连修行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修行的机会没有,那你的解脱谈都不用谈了。所以你一定要自己给一个机会,难得的人生当中,非常不容易遇到佛法、遇到真正的善知识。现在汉地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上师过来给弟子传法。如果你解脱道真的很重视,应该是你要去找上师,而不是说上师来找弟子。如果你老是等着总有一天谁会来度你,我觉得这是很难的。你从上师那里求到了法以后,就要好好的依教奉行,努力实修,并不是要天天呆在上师身边。你闻思、实修不断进步了,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自然会增长。28、问: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修上师瑜伽法,请问修上师瑜伽的窍诀是什么呢?答:上师瑜伽的修法虽然简单,但道理却非常深奥,上师瑜伽的修法包含八万四千法门,一个上师瑜伽的修法可以包括全部的窍诀。什么叫上师呢?上师有外上师、内上师、密上师的区别,外表形象上的上师是外上师,圆满甚深的智慧是密上师。什么叫上师瑜伽呢?就是跟上师相应的意思,究竟的跟上师相应是圆满证悟心的本性。初学者禅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按修法的次第来修很重要,先从共同外前行和四灌顶开始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上师行相应呢?就是要学习上师的智慧和大悲心。29、问: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修上师瑜伽法,请问修上师瑜伽的窍诀是什么呢?答:上师瑜伽的修法虽然简单,但道理却非常深奥,上师瑜伽的修法包含八万四千法门,一个上师瑜伽的修法可以包括全部的窍诀。什么叫上师呢?上师有外上师、内上师、密上师的区别,外表形象上的上师是外上师,圆满甚深的智慧是密上师。什么叫上师瑜伽呢?就是跟上师相应的意思,究竟的跟上师相应是圆满证悟心的本性。初学者禅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按修法的次第来修很重要,先从共同外前行和四灌顶开始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上师行相应呢?就是要学习上师的智慧和大悲心。30、问:上师瑜伽中讲到了四灌顶的修法,但这个比较简单。有一个道友是按照龙钦前行四灌顶来观想的,那里面讲的非常详细,而且他也非常想讲给别的道友,请问仁波切是否可以这样观想并讲给别的道友听?答:四灌顶分为次第接受四灌顶和顿时接受四灌顶。上师瑜伽中是以顿时接受四灌顶的方式领受上师的四灌顶,所以比较简单。龙钦前行中四灌顶是按次第接受四灌顶,所以讲得很详细。这要看自己的根机来去修。我觉得作为一个居士,在告诉别人怎么修法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点,如果你的修行还没有达到如法的质量的话,你只是口头上和理论上的理解是不可以传法的,还是请上师亲自传,这样比较如法一点。31、问:修持菩萨道和解脱道有什么区别吗?答:解脱有暂时的解脱和究竟的解脱,像声闻、缘觉、阿罗汉这是暂时的解脱,佛的果位是究竟的解脱,他们相同的地方是同样得到解脱,都属于是解脱道。有菩提心摄持的解脱道叫菩萨道,这是菩萨的修行方式,是快速成就佛果的方法。32、问:如何增长菩提心?答:先从共同外前行的暇满难得、轮回痛苦、因果不虚、死亡无常开始修,这些基础一定要打好,从自己身上体会痛苦,再想到一切众生的痛苦。这个前行修好了你的内心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内心生不起菩提心和大悲心,那就是你的共同外前行的基础没有打好。33、问:很多人在修行时对感情方面比较执着,请仁波切开示一下应该如何对治?答:要多思维佛法的道理,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轮回的痛苦,如果没有理解到轮回的痛苦,内心不会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话,对轮回中的贪心是永远不会断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轮回的痛苦和因果的规律。34、问:对于在都市里生活的汉人来说,如何能获得虹光身的成就呢?是不是一定要在藏地出家才可以呢?答:不一定是在藏地出家修行才有虹光成就,这不是地方的问题,也不是出不出家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传承上师的教言和自己的信心,还要有自己精进的修持。即是在藏地,虹光成就的也是比较少的,要想虹光成就,一定要有很坚固的信心,要放弃世间一切的贪著和贪欲,还要有上师不同的修持大悲和智慧的方法,在这基础上一定要下很深的功夫才行,要苦修很长时间,这样才有可能虹光成就。35、问:很多人感觉自己业障非常深重,如果要增长自己的信心和消自己的业的话,是不是应该经常念地藏经呢?答:念地藏经是一个方法,可以念。但并不是说念了地藏经就会清净自己的业障,最重要的是内心有没有后悔心。如果你有后悔心,真心忏悔的话,顶礼啊、磕大头啊、供灯啊、供香啊、或者是念地藏经啊,怎么做都可以清净你的业障。但是你没有后悔心的话,怎么念都不一定能清净你的业障,这要看你心的动机,因为你所作所为的恶劣的业障都是心的作用下去做的,所以一定要转变心的动机才可以清净你的业障。36、问:有些人感觉自己修法心力不够,每当要修法的时候总会有各种违缘来干扰,以至于无法静下心来修法,而且越来越没有惭愧心了,请问仁波切应该如何对治?答:这是他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不够的缘故,所以他修法的违缘越来越多,如果福报够的人,修法的违缘会越来越少,所以一定要先好好修五加行增加福德资粮;多闻思、多实修,这样才能增长智慧资粮。福德资粮不够的话,不会修成智慧资粮。怎么修福德资粮呢,依靠放生啊、修五加行啊、布施啊、持戒啊、忍辱啊、供养啊,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福德资粮的方法,修大圆满法的人,一定要修好五加行,这很重要。37、问:我在跟随学院的索达吉堪布修前行,堪布曾开示:十万个大头磕完后,心相续会变得调柔,贪嗔痴的烦恼会减少,但我十万个大头快磕完了,心相续并没有变得调柔,不良的习气还是非常深重,这么殊胜的前行修法都无法让我有所转变,这样修下去我还获得解脱吗?答:这并不是说前行的修法没有加持和转变烦恼的力量,虽然你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堪布的要求,这一点很随喜,但是你在质量上还没有达到要求,所以通过这个修法并没有减少你的习气。38、问:有些人提出来,身体不好、或者是年龄大,磕大头磕不下去怎么办?答:磕大头实在磕不下去的话,可以磕小头,但是磕小头的话你要磕四十万遍。39、问:我们在修上师瑜伽法的时候,观想上师的皈依境时,是观想上师您呢?还是观想喇嘛仁波切呢?答:亚青传承的上师瑜伽法都是喇嘛仁波切传下来的,大家只要观想喇嘛仁波切就可以了。我自己觉得,观想像喇嘛仁波切这样的一个大成就者比观想一般的上师更有加持力。你可以参考喇嘛仁波切的照片、唐卡或者实际形象来观想。40、问:修上师瑜伽法时,为何在《上师瑜伽法本》中祈受四灌顶念完就打坐,而不是在之前或之后才打坐呢?答:具体的修法亚青的每位上师都传得稍有不同,以上师对你的口传为准,如果上师没有对你口传过,你按这些方法中的其中一个都可以。41、问:我是初学佛者,非常喜欢禅的境界,但是看净空法师说修禅的有传承,没有传承就不能修吗?怎样得到传承?答:成就禅的境界需要诸多因缘的和合:清净殊胜的传承,具证悟的上师指导,自己坚定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精进,有必要的闻思和精进的实修。并不是说没有传承不能修,而是说自己盲修瞎练会走弯路,会修偏,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殊胜清净的传承,找一位具证悟的上师,然后在这位上师的指导下次第修学。在你还没有遇到具缘的具德上师之前,要多祈祷佛菩萨加持。42、问:同时修了很多法,感觉忙不过一来,又不好放下一个不管,请仁波切开示答:忙不过来就不要抓那么多。你现在五加行和上师瑜伽可以同时修,但以五加行为主,每天坚持一坐上师瑜伽,其余的时间都修五加行,持咒可以先放下,不要赶数量,保证质量最重要,明白修行的要点的话,修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达到我们修法的目的。43、问:上师说:在日用中修上师瑜珈时一切都是上师的世界。那看到其他众生造恶业或受苦时该如何融入上师瑜珈来修呢?答:众生没有认识真相,所以造恶业受痛苦。但是你不能跟他们一样,你安住在空性智慧上面,那么你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空性智慧的妙力显现,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这个空性智慧就是真正的上师。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坐 打坐 心脏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