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髋关节脱臼置换找臼底目的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当前位置: &
& 人工髋关节置换
郭盛君医生信息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1、什么是人工关节& &&&人工关节是人们为挽救已失去功能的关节而设计的一种人工器官,进而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的目的。人们根据全身各关节的特点,为许多关节设计了各种不同的人工关节。人工关节是人工器官中疗效最好的。而在人工关节中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疗效最为肯定,一般来说,人工关节在人体内20年左右仍有70%左右的病人可以继续使用。多数假体有两部分组成:一侧为人工股骨头假体和股骨柄假体,另一侧人工臼杯。它们共同组成了新的人工髋关节。2、为什么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是什么?人工关节置换就是将已经失去功能的关节切除和修整,放置特定的人工关节使其重新获得功能,因此人工关节对那些关节破坏已达晚期的患者,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来说,具有广泛深远意义。人工关节的出现使过去许多不能治的关节疾患有了治愈的方法。使许许多多失去生活信心的人,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开始新的生活。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总起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疼痛。缓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破坏等。2、稳定关节。稳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不稳定。如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严重髋关节不稳定合并骨关节炎。3、矫正畸形。在进行人工关节手术时同时矫正关节畸形,使原先存在的畸形得到矫正和改善。4、改善关节功能。使原先僵硬、活动受限的关节,能够活动,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3、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用人工假体取代受到严重损坏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髋关节,从而使髋关节恢复原有的支撑作用、稳定性和活动度。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为您选择合适型号的假体并植入髋臼和股骨之间。在某些病例中,医生会选择骨水泥来协助固定股骨假体或者髋臼假体,而另一些病例中医生会为您选择不采用骨水泥固定的假体,这种假体的固定需要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器械来准确的修整处理股骨近端以使假体与股骨精确的匹配。骨是一种不断生长的活组织,如果假体表面覆盖有一层金属小孔或一层有利于骨长入的羟基磷酸盐镀层,那么就形成一个多孔面,它会与活的骨组织紧密接触,骨组织会长入孔隙并锁住假体。多孔面髋关节假体已被应用了很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假体的选择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股骨的形态,骨的质量,以及手术次数等一系列因素确定的。&
给郭盛君医生留言:
给郭盛君医生的留言列表
&&&&guijwgjsiyi&& 00:00
提问:急神经挫伤该怎么治疗
所患疾病:
在医院医生建议自然康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您好:我丈夫因工伤导致左手骨折,到目前已有2个月,现感觉明显疼痛,医生建议自然康复冶疗,我想请问有没有更好的冶疗方法,谢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请问医生有没有更好的冶疗方法
医生回复:&&&&&&&& 00:00
请问左手什么位置骨折?骨折复位情况如何?有无软组织损伤?如有程度怎样?这种症状一般是骨折畸形愈合或软组织粘连所致,应根据具体情况治疗.可以上传X光片给我看再具体回答.
&&&&lylohnyvztg&& 00:00
提问:手拇指关节痛是什么病?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手指关节痛,发病一年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看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能否找您看病?
医生回复:&&&&&&&& 00:00
你好!这种情况首先考虑是否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可到医院检查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
&&&&huhiaonuan&& 00:00
提问:产后腰部疼痛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产后头两天抱孩子久了腰酸,我是刨宫产的。后来注意休息也没好。出了月子腰一直没好,现在已经3个月了,只是比月子里好了一些,就在腰部尾骨那偏上一点的中心位置,觉得腰部支撑力很差,弯腰容易腰酸,拎沉的东西容易加重。前两年得过急性韧带炎,好像也在这个位置,当时打了针封闭好了,不知道是不是还是韧带的问题。另外有时会左腿麻,从左屁股一直延伸到左脚都麻。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由于是产后腰一直没有回复正常,很怕落下病根,现在一点不敢累,累到就腰疼,想积极治疗,尽早治疗。
医生回复:&&&&&&&& 00:00
你好!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到医院仔细查一下,明确疾病原因。医生会给你一套合理的建议。腰痛的原因很多,如:你所知道的韧带炎还有腰肌劳损、间盘炎、骶椎裂等等。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
&&&&zsbebeczsb&& 00:00
提问:我的右漆盖下蹲时发出咯吱咯吱响声,请问是什麽问题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2010年入冬以来,我的右漆盖下蹲时发出咯吱咯吱响声,但没有疼痛不适的感觉。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是什麽问题?需要如何治疗?
化验、检查结果:无
医生回复:&&&&&&&& 00:00
你好!这种情况首先考虑膝关节内组织炎性改变,这种表现是否与天气变化有关?与劳累有关?应到医院就诊,祝你早日康复!
&&&&pyytt7-04-29 00:00
提问:左小腿外侧,时不时的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所患疾病:
小腿外侧疼痛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妈44岁左小腿外侧,时不时的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时间持续很短,最长不会超过5秒钟,发作没有规律,一天出现10几次!就是感觉左小腿外侧这里,突然热了一下,就好像被什么热的光线突然照到的那种感觉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不用客气,祝你母亲早日康复!
郭盛君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郭盛君 医生,或者
郭盛君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郭盛君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郭盛君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guijwgjsiyi 给留言
提问:急神经挫伤该怎么治疗
所患疾病:
患者 lylohnyvztg 给留言
提问:手拇指关节痛是什么病?
所患疾病:
患者 huhiaonuan 给留言
提问:产后腰部疼痛
所患疾病: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朝阳区建华南路17号三层307室 公司总机:010-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郅涵大夫本人发表
髋关节置换处骨溶解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现在有什么药物可以服用控制骨溶解,如果做翻修手术需要怎样做,费用多少?
所就诊医院科室:
河南省郑州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王义生大夫
用药情况:
服用说明:每天服用甲泼尼龙片半片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你好,如果假体出现松动,有明显症状,那就需要做关节假体翻修手术了。根据手术方式和采用的假体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
状态:就诊前
李教授您好,现在假体对比以前的x片没有出现松动和移位,我这样的情况现在该怎么办,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骨溶解吗?还是我现在必须需要做翻修手术
&副主任医师
目前没有什么药物能证明对预防骨溶解有效,你注意不要过度负重,不要太多剧烈活动,以避免出现松动。如果目前下肢功能良好,没有疼痛症状,可以考虑保守观察。
副主任医师
李郅涵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李郅涵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李郅涵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李郅涵大夫通知分享: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副主任医师
李郅涵大夫通知通知:亲爱的患者,相信您也从各个渠道耳闻到了我广东省口腔医院陈主任被凶手杀害一事。陈主任于今天中午不幸辞世,全国医护人员一片悲痛。为了表示对陈主任的哀悼,表示对残害医护人员的行为的谴责,我决定暂停网络咨询服务1周。请谅解,谢谢你们对我的一贯支持与拥护。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扫描下载好大夫App,立刻挂号,与李郅涵大夫面对面交流>>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医院&的“名医挂号”选择该医生进行挂号
3.预约成功后,等待医助与您联系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右髋股骨头坏死二期,错位&&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来北京积水潭医院作置换术。
病情描述:女,48岁。大概十年前有轻微痛,后几年逐步感觉不适,当地医院拍片检查为右髋骨股头坏死二期,错位。
疾病名称:左侧外伤股骨头坏死&&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术完事能恢复正常吗会不会还疼
病情描述:左侧外伤导致股骨头坏死腿短4公分肌肉萎缩疼
疾病名称:一月前诊断为考虑股骨头坏死&&
病情描述:男性右侧能走路颠簸有点疼现在也就吃点止疼片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郅涵大夫的信息
手术:关节镜下微创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治疗;关节镜下肩关节习惯性脱位盂唇修...
李郅涵,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
李郅涵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骨关节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骨关节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南方医院
关节外科中心
副主任医师
骨科关节组
副主任医师
骨科关节组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专科
山东省立医院
骨关节外科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肿瘤、关节、运动医学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面面观
我的图书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面面观
作者:Medicaltalks 来源:医学界骨科频道  一、髋关节手术介绍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植入人体替代病损的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其目的是消除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而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二、髋关节解剖   1、正常的髋关节  2、病变的髋关节  三、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证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减轻或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因此原则上对于只要有髋关节破坏的征象,伴有中到重度持续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而且通过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不能得到缓解的疾病,都是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指征。包括髋关节骨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髋部骨折等。  年龄因素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过去认为60~75岁是全髋关节置换最适合的年龄范围, 现在这个年龄范围也已经放宽,包括更高年龄和更年轻患者。  四、手术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很多,主要与患髋局部情况、能否同时作某些附加手术及术者个人习惯有关。只要显露满意,不必苛求某种入路。常用的入路有: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  前外侧入路  手术步骤:麻醉起效后让患者侧躺在手术床上,对骨盆进行前后固定以大转子为中心,上下各延长8 cm左右切入,使四分之一的切口在大转子上,剩下切口指向近侧,然后将切口下的皮下组织和深筋膜进行分离开来,将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朝上下拉开,在分离和牵拉的过程中不能损伤到外侧皮神经。找到髋关节囊并对其进行T形切开,并将髋臼充分的暴露出来,然后用髋臼锉对软骨面进行清理后将臼杯放入。将股骨颈和转子部显露出来,根据患髋的情况进行截骨、髓腔扩大、假体置入等,完成后冲洗关节腔,最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包扎。  前外侧入路的优点:前外侧入路切口,可以使髋关节充分的暴露出来,便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是沿着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间隙进入,避开了重要的血管神经,不切断肌肉或神经,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并避免了对神经的损伤。髋关节后侧仍保持稳定,减少了术后脱位的发生。此外,前外侧入路所需手术时间较短、切口不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前外侧入路的缺点:组织损伤较大,股骨颈、大转子处于切口部深,器械操作、假体安装不方便。同时,由于手术切口小,手术视野就会变的狭小,对局部解剖要求较高,从而要求手术者的经验较为充足, 对于复杂和翻修、髋关节解剖变化复杂以及过度肥胖不利于视野暴露的病例, 则应慎重选用前外侧入路方法。  外侧入路  手术步骤:患者连硬外麻醉下健侧卧位,取髋关节外侧切口,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向下直行向上偏后侧作弧形切口长约8~10 cm,平均9 cm。术中切开阔筋膜,将臀中、臀小肌距大粗隆止点0.5 cm处的前下1/4从大转子部离断并线扎后翻向前侧,即可显露前侧关节囊。 沿转子间线“厂字形切开关节囊,进入髋关节后摆锯锯断股骨颈,取出残头。用三把髋臼撬骨板,采取三点放置,分别置于髋臼上缘、前缘及后缘,将患肢置于屈髋、内收、外旋位,能轻松保证髋臼成型工作通道,清除关节囊及关节周围骨赘。如行全髋置换则先置换髋臼,否则即可行股骨髓腔扩髓,并安置假体柄。完成后冲洗关节腔,最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包扎。  外侧入路的优点:切口设计在外侧,进入关节的入路移向髋关节前方,不必过多广泛地切断臀中肌,也不用进行大转子截骨就可以从髋关节前外侧进入髋关节前侧,术后可很快恢复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缩短。  外侧入路的缺点:外侧入路需切断臀中肌、臀小肌在大粗隆的部分止点,同时切口向近端延伸增加臀上神经损伤的危险,导致持续跛行可能。  后侧入路  手术步骤:患者取健侧卧位,自髂后上峭前5 cm 偏下处切口,向前弧下行于股骨大转子后缘。切开阔筋膜,分离臀大肌,沿臀大肌肌纤维方向切开臀大肌后并拉开,显露梨状肌窝和外旋肌群,结扎旋股内动脉分支,在大转子止点后侧切断外旋肌群,分离后切开关节囊后即可进行髋臼及股骨端的处理,常规方法进行关节置换。  后侧入路优点:暴露清楚、操作方便、不损伤臀中肌。同时由于切口部位无重要血管神经,手术时可用电刀直接向内切开一切口暴露仅需10分钟,较其它切口时间缩短。  后侧入路缺点:损伤旋后短肌。术后旋后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切口位于身体后侧方,病人仰卧时容易压迫手术区,以至术后引流出血较多,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差者需要输血可能。  五、置换过程示意图  六、术后康复  人工关节手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达到安全可靠的程度。据报道,90%以上的人工关节术后20年都很成功。现代的人工关节已经达到耐磨、耐用,入体不会发生排斥。原来走路一跛一跛的病人,手术后行动自如,甚至忘了它的存在。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要点如下:  手术当天  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嘱病人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组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以减轻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术后第一天  1、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每日2~3组。  2、股四头肌训练: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5秒,每20次/组,2~3组/日;同时病人可于床上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的高度,但要有5秒左右的滞空时间;缓慢屈膝屈髋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足尖保持向上,防止髋内收内旋。  3、抗阻肌力训练:可进行抗阻内收肌和抗阻外展等长肌力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次/组,2~3组/日。  术后第2至3天  病人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和股四头肌训练。  术后第4至14天  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教会病人用双拐行走,安排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在此期间,还应进行仰卧位直腿抬高和屈膝屈髋训练。并加强体位转移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术后第2至3周  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训练病人用单拐行走。  术后第4周至3个月  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教会病人如何如厕、穿脱鞋袜、坐车、上下楼梯,没有做大转子切骨的病人应在6周左右弃拐行走。同时应嘱病人定期复查,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坐位: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高患肢来改善,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前弯身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  2、如厕:用加高的自制坐便器如厕,或在辅助下身体后倾患腿前伸如厕,注意保持膝关节低于髋部。  3、取物: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吃饭时宜把饭碗放在面前。  4、乘车:臀部位置向前坐,身体向后靠,腿尽量前伸。  5、淋浴:伤口愈合后,辅持可靠可进行淋浴,因站着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6、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行后外侧切口者可内侧提鞋,行前内侧切口者可外侧提鞋。  7、完全康复后可进行的体育活动:散步、园艺、骑车、保龄球、兵乓球、游泳、跳舞,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进行对新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雪、滑水、网球等。  但人工关节中的聚乙烯仍有磨损问题,所以手术后患者不要过分活动,当动则动,应穿低跟的软底鞋,适当野外散步,郊游和室内工作,而不应过多爬山、上下楼、跑步,最好采用不会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游泳、太极拳和体操等。  七、术后注意事项  人工关节的活动范围有限,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会引起脱位,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脱位;人工关节感染会引起灾难性后果应该注意避免,包括:  1、保持髋关节外展:在坐、站、躺时避免交叉腿和膝。坐位时保持双足分开6英寸。卧位时,在双腿之间放一个枕垫,使关节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2、防止髋关节屈曲过度:坐位时保持双膝在髋以下水平。避免坐太矮的椅子。可以用枕头垫着坐,以保持双膝在髋水平以下。避免弯腰动作,患者可以考虑购买长柄鞋拔或软鞋,这样无需弯腰就可以穿脱鞋袜。  3、如有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牙齿痛,腹泻及尿频尿痛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以免引起关节感染。  4、若需要进行拔牙等有创操作时与医师说明,提前三天口服抗生素防止引起关节感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
&&&&&&&&&&&&&&&
: &&&&DOI: 10.3969/j.issn.13.13.003
人工假体 artificial prosthesis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
李广伟1,2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2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6
Artificial hip joint replace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ip diseases
Li Guang-wei1, 2
1 Zheng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Zhengzhou 450001, Henan Province, China
2 Secon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6, Henan Province, China
参考文献(30)
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各类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现代置换手术发展与普及,人工髋关节的更新换代,人们观念的转变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髋关节置换发展相当成熟,其临床成功率已达到94%-100%[1]。但随着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不断增加,髋关节置换后疼痛、脱位、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撞击等并发症出现多样化并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关节置换疗效及患者满意度。作者通过对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随访,其中52例资料齐全,获得长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对其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象和方法
设计:前后对比观察。
时间与地点:实验于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完成。
对象:筛选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资料齐全,获得长期随访的52例患者(57髋),其中男32例(33髋),女20例(24髋);年龄37-82岁,平均56.3岁;体质量45-92 kg,平均59.4 kg。手术原因:新鲜股骨颈骨折(头下型)2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含4例双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例(含1例双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骨折1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不连4例。置换前髋关节Harris评分[2]为(35.9&5.4)分,目测类比评分为(7.0&1.2)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诊断标准:遵守卫生部发布《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WS/T335-2011)标准[4]:①关节破坏的X射线改变。②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③长期保守治疗得不到实质性改善。
纳入标准:①各类成人髋关节退行性改变、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关节内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疾病引起严重疼痛、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疼痛时间持续大于3个月,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②70岁以下,(Garden Ⅲ、Ⅳ型骨折)移位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③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按照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制定的标准:骨折9个月仍未愈合,并且已连续3个月没有任何愈合迹象。④患者手术意愿强烈,不伴有或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经内科积极治疗明显改善,病情稳定能耐手术的均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证范畴。患者均为初次置换。
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早期,疼痛可耐受,经非类固醇类止痛药内科保守治疗及关节镜检效果确切的。②既往有髋关节置换病史,二次行髋关节返修者。③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处于急性活动期者。④股骨头坏死Ⅰ、Ⅱ期,仅MRI显示缺血改变,X射线未见塌陷变形者。⑤无移位的头下型骨折以及经颈型、基底型股骨颈骨折。⑥对金属过敏者及肾病等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患者。⑦术后资料不齐全,随访缺失以及因病死亡的患者。⑧术后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或外伤致丧失关节活动能力、偏瘫、长期卧床的患者。
置换假体类型:假体采用LINK国产关节假体18髋,AK国产假体13髋,正天国产钻石系列20髋,美国Zimmer公司6髋;其中非水泥型假体12例(14髋),水泥型假体40例(43髋);负重面选择金属-聚乙烯44髋,陶瓷-聚乙烯1髋,金属-金属12髋。其应用根据患者的体质、个人要求及经济情况选择假体。
治疗方法:
置换前准备:手术患者常规查血沉/C-反应蛋白,体温正常而血沉快的的患者,控制血沉后择期手术。对骨质疏松者给予服用密盖息和钙剂,并控制骨转换[3]。置换前1 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前30 min应用抗生素,置换过程中及置换后神经阻滞配合口服药物有效镇痛[4]。
置换入路与方法:本组41例手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入路(Moore氏切口),11例采用前外侧入路。置换中注意在保护组织前提下充分暴露,保留股骨距1.5 cm,术中严格遵循无菌观念,高频脉冲冲洗枪反复冲洗,髓腔、植入界面用1%的双氧水纱条干燥止血,骨水泥以第2代灌注技术为主,灌注时股骨髓腔均放置排气硅胶管协助灌注排气。手术时间为60-150 min。
髋臼假体安装:部分切除置换野关节囊及软组织,切除清理盂唇,切除股骨头圆韧带并清理髋臼,用髋臼锉由小到大依次磨锉髋臼至软骨下骨点状渗血即可(水泥型磨挫至软骨下骨暴露,弥漫性渗血,有利于骨水泥充分渗入),避免过度磨锉破坏髋臼壁的完整性。非骨水泥髋臼假体保持合适外展角及前倾角压配击入,确保获得良好的稳定性;髋臼杯选择大直径股骨头进行匹配,臼杯参照定位杆引导安全角度于外展40&-45&,前倾15&-20&击入压配固定;骨水泥型假体在骨水泥面团期塞入髋臼并给与强力持续加压使骨水泥充分渗入骨小梁后置入,保持合适外展及前倾角直至骨水泥凝固,假体固定。使用模具观察髋关节软组织张力及股四头肌等关键肌张力,并测量双下肢长度。
股骨假体安装:通常垂直于股骨颈截骨,截骨后股骨矩的保留长度应保留1.0-2.0 cm,作者常规保留1.5 cm骨矩。髓腔锉由小到大逐渐扩髓,注意髓腔锉应紧贴股骨矩后壁进行磨挫,与股骨长轴一致。非水泥型先行安装试模假体复位后检查髋关节,确认假体间位置、角度正确再压配击入非骨水泥假体柄至敲击为实音。部分老年患者股骨颈前倾角较大,股骨近端髓腔较为狭窄,骨质疏松严重,扩锉髓腔及击打压配时要避免力量过大致股骨近端骨折。水泥型假体安装前髓腔、植入界面用1%的双氧水纱条干燥止血,骨水泥以第2代灌注技术为主,灌注时股骨髓腔均放置排气硅胶管协助灌注排气。在骨水泥拔丝期注入髓腔后安放中置,置入水泥型假体保持合适角度前倾角至水泥凝固。
X射线偏心距评估与重建:①置换前做X射线的测量评估,患侧应用直径D=2 cm钢珠作参考,根据X射线片放大比例算出不同患者X射线片不同放大比例,从而测出不同个体真实两侧股骨头旋转中心至股骨干中线的垂直距离即双侧的股骨偏心距或根据健侧股骨头旋转中心来测算患侧旋转中心及偏心距。②置换过程中髋臼安装完毕以后,安装股骨假体式模、股骨颈转换颈及股骨头试模,连接并安装于股骨假体柄上,复位关节,肢体于中立位评估大转子顶点垂线经过骨头旋转中心视为偏心距得以重建。观察髋关节软组织张力及股四头肌等关键肌张力,并测量双下肢长度,在股骨假体柄安装后,可以再次评估决定股骨头颈长度的选择,并根据测量情况,调整头试模,直至患肢长度,张力,偏心距等均满足手术要求。
置换后处理:置换后平卧位,根据术中出血情况放置引流管,下肢外展中立位,膝间垫枕,患肢冰敷,以减少关节内出血渗出,软组织肿胀。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监测血常规及体温,术后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50 mg,口服,1次/d,或低分子肝素钠,6 150 U皮下注射,1次/d,应用1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置换后第1天,配合神经阻滞及止痛药物行主动伸屈髋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1周后可下地扶拐站立,3周后扶拐或助行器行走,6周后可逐渐过渡至完全脱拐行走。避免任何深蹲,内收内旋等危险动作。如效果差,可配合中医熏蒸,按摩,使用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辅助锻炼,或转康复科进一步行早期康复训练[5]。
随访及评定标准:①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良,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尚可,小于70分为差。②疼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0-3分为轻度疼痛,3-7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主要观察指标:置换后1,3,6,12个月各1次随访,以后每12个月随访1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髋关节功能检查,并做置换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Harris评分及X射线片分析等,并定期指导功能锻炼。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组病例所测数据以x(_)&s表示,采用t 检验比较所有病例置换前后评分有无显著差异,以P &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髋关节置换作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越来越普及,其目的是重建髋关节功能,去除病灶,纠正畸形,改善功能及生活质量。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及观察认为:髋关节置换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置换前需做整体、详细的测量及评估,置换过程中需科学、严谨的操作,置换后需良好的镇痛配合科学的功能锻炼康复,哪个环节出现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者应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个体采取具体的差异性的治疗措施。
3.1 适应证的选择 各种先天性髋关节疾病、畸形,各类慢性退行性疾病如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外伤所致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不连,各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或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髋部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均为髋关节置换适应证。但需综合分析患者全身情况及基础疾病,能否耐受手术等手术禁忌证。
3.2 假体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因、一般状况、年龄、骨骼以及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假体。如金属过敏体质则避免使用金属臼杯,避免过敏反应及不稳定。大直径股骨头的髋关节假体其头颈率大,可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颈部与聚乙烯内衬的撞击,减少脱位的发生及界面的磨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金属对金属界面人工髋关节置换会导致血液或尿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升高,这是学术界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其他新型关节面临的问题[7],但究竟这种变化会对人体产生多少影响尚无定论[8]。本组年轻患者、外伤患者、骨质量良好的患者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年龄大,严重骨质疏松,长期卧床的患者选择水泥型假体。本组非水泥型假体12例(14髋),水泥型假体40例(43髋)。
3.3 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3.3.1 手术入路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的发生率为1%-3%[9-11]。Sammer等[9]通过对相关髋关节置换后脱位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在35 894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有804 例(2.24%) 发生了脱位。Masonis等[10]通过综述文献对超过万例的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后外侧入路术后的脱位率(3.23%) 要明显高于前外侧入路(2.18%) 和正外侧入路(0.55%)。通常认为髋关节置换后方入路较前方入路更容易发生脱位[11]。但通过术中尽可能从肌肉间隙入路及暴露,不过多剥离及切断相关肌肉,注意保护关节周围软组织,置换后给予髋关节后侧软组织,特别是外旋短肌群的充分修复,可使脱位率明显降低[12-13]。
3.3.2 手术截骨 截骨后股骨矩的保留长度应保留1.0-2.0 cm,作者常规保留1.5 cm骨矩,如截除过多骨矩,置换后失去足够强度的股骨矩支撑,易发生股骨上端劈裂或,产生失用性骨质疏松,假体下沉;如保留骨矩过长,可致使假体上移,人工股骨头对髋臼压力过高[14],或导致关节上下部的不协调,引起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松动和不平衡,甚至引起髋臼的磨损甚至髋臼磨穿引起持续、剧烈的疼痛[15],难以忍受。同时通过合适的截骨量也可以获得置换后下肢的等长[16]。因此,手术截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谨慎操作。
3.3.3 髋臼及股骨髓腔的处理 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认为:①扩髓后髓腔的冲洗,特别是脉冲冲洗枪的应用,能够达到髓腔的充分冲洗,冲吸掉挫伤组织及积血等。②灌注骨水泥前,可用浸泡过稀释的1%的双氧水纱布条对髓腔进行填塞,起到对髓腔的干燥、止血作用,并有利于骨水泥对髓腔及骨小梁的充分渗入及接触、融合。③灌注骨水泥时髁预先置入一根排气管,可将髓腔远端内残存气体排出,消灭死腔,避免远端髓腔高压。
3.3.4 置换前测量 置换前认真读片测量,排除双下肢有无不等长、对侧有无畸形改变及短缩,排除骨盆、脊柱倾斜等;置换前认真设计,置换过程中认真操作,使用模具观察髋关节软组织张力及股四头肌等关键肌张力,并测量双下肢长度。患者术前往往有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患肢短缩,双下肢不等长,并随长时间的生活逐步适应。通过髋关节置换,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Konyves等[17]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延长9 mm,置换前应对患者作出相应的解释说明,做好适应性思想准备,置换后通过知觉训练,逐步适应,如患肢过长& 2 cm,可给予鞋垫或矫形器轿正[18]。同时手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增加髋外展肌的力臂,改善髋外展肌的力量,使外展肌力矩在较小值下与重力力矩获得平衡,可降低头臼间的作用力和高分子聚乙烯臼的磨耗,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阻止磨损颗粒扩散及抑制骨溶解的生物学过程,减少假体周围骨溶解[19]。
3.3.5 假体植入角度及位置的处理 不同的患者其髋臼的解剖角度存在个体差异,而不同的髋臼前倾角外展角的测量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差[20]。Lewinnek等[21]研究30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中髋臼脱位和不脱位时髋臼角后得出髋臼角的安全范围为(40&10)&,前倾角为(15&10)&。一般认为, 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度在35&-45&是相对安全范围,超出此范围后术后关节脱位率增加约4倍[22]。有实验报道计算机仿真髋关节模拟实验发现臼杯的外展角在45&-55&是最稳定的范围,过小的外展角容易导致髋关节屈曲时发生撞击[23-24]。不同的入路对前倾角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别, 后外侧入路时前倾角应该适当加大,而侧前方入路时应该适当减小[25]。Malik等[26]提出采用置换前CT扫描进行定位测量,所得数值与解剖学更为准确,误差更小。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进行测量操作,提高了手术的精确率[27]。本组病例均采取骨盆正位结合CT扫描测量,髋臼外展45&-50&,前倾角15&-20&,置换后无撞击及脱位、疼痛等并发症[28]。
3.3.6 压配 生物型假体需与周围骨质紧密接触并产生压力,达到初期压配,从而达到初期牢固固定,并利于多空假体骨长入,如置换中髋臼研磨深度不够,方向角度的差异,假体配套器械不全,假体设计上的缺陷患者个体股骨、髋臼发育的形态差异,均可致使假体与周围估值不能紧密接触并发生微动,影响骨长入,形成假体的纤维性固定或者为了达到良好压配过度的敲击导致假体周围股骨劈裂骨折[29]。
3.3.7 软组织清理及保护 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清理需引起足够重视,置换中根据病情做关节腔内的彻底清理及关节周围滑膜、关节囊的适当切除、保护,获得良好的软组织平衡[30],避免损伤关节周围软组织,防止置换后的软组织嵌顿及粘连,引起髋部疼痛及功能障碍。
总之,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各类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功能恢复,效果满意。但置换操作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部分患者效果不确切,因此术前手术适应证的掌握、X射线片准确的测量分析、精心的置换前准备,置换中熟练、科学、严谨的操作,严格的无菌观念及骨水泥技术是预防髋部假体松动、感染、疼痛、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置换后科学正确的康复锻炼是减少置换后疼痛、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贡献:设计、实施、评估均为作者实施完成,本文作者对文章负责。
利益冲突:课题未涉及任何厂家及相关雇主或其他经济组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或利益的赞助。
伦理要求: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患者知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没有与相关伦理道德冲突的内容。
作者声明:文章为原创作品,数据准确,内容不涉及泄密,无一稿两投,无抄袭,无内容剽窃,无作者署名争议,无与他人课题以及专利技术的争执,内容真实,文责自负。
文章的创新性特点说明与不足: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水平的比较:本实验的技术和研究结果层面上的创新性((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①随着现代置换手术发展与普及,人工髋关节的更新换代人们观念的转变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不断增加,以及髋关节假体设计和安装技术的改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已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被公认为是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适应症的选择、手术入路、截骨方法、偏心距的重建,髋臼及股骨假体安装方法、角度以及假体类型的选择等方面国内尚存在许多的争议,各有自己的不同临床见解和理由。②本院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见解,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常规保留股骨距1.5 cm截骨,假体臼杯安装保持髋臼外展45&-50&,前倾角15&-20&,股骨假体保持10-15&前倾植入,恢复髋关节的联合前倾角及下肢的长度、力线,同时术中注意软组织保护及修复,重建髋关节软组织平衡,根据本地经济情况大部分采用国产假体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经随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为国内同行提供一个相对可靠、治疗方法明确的临床途径,同时也提供了可靠、专业的临床数据,供国内同行参考。③国内近些年出现了针对国人人种解剖特点设计的国产假体,经过近些年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国产假体效果确切,作者医院采用发展相对成熟,应用相对广泛的国产假体,即可以保证手术的质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进一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
实验的不足之处:①因为我国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相对国人类型配套生产的符合国情的专用假体出现晚且类型、配套不完善,使得我国髋关节置换尚未完全普及,临床缺乏大宗的、长期的、系统的、持续的研究以及髋关节置换的专业标准等等。从而为国产髋关节假体置换患者作出科学,量化的评价以及为临床严重髋关节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导工作提供客观、真实、有效、有力的临床数据与证据。②因中国医学发展的种种限制及医疗习惯,未能有效建立患者的长期的医疗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病情缺乏长期的跟踪、随访调查及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后的近远期效果以及降低了我们获得临床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能全面的反映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局限性。③由于本实验系回顾性研究,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及限制,其严肃性、科学性、抗干扰性等没有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研究数据的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需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从而更多的开展课题的前瞻性研究与国外医学研究领域接轨从而提高国内相关专业研究的知名度,并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研究亮点: 1& 对成年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行相应病变侧髋关节首次置换,并长期随访&1年。功能评价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评分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治疗效果满意。
2& 实验常规采取后外侧Moore入路,置换中注意安全的暴露及保护、准确的截骨,保留合理长度股骨距,重建股骨偏心距,假体臼杯安装保持髋臼外展45&-50&,前倾角15&-20&,股骨假体保持10&-15&前倾置入,恢复髋关节的联合前倾角及下肢的长度、力线,同时置换过程中注意软组织保护及修复,重建髋关节软组织平衡,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系统指导及治疗,置换前后进行测量、评估对比研究,效果确切,
3& 预防髋部、假体松动、感染、疼痛、置换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掌握手术适应证、X射线片准确的测量分析、精心的置换前准备,置换过程中熟练科学严谨的操作,严格的无菌技术及骨水泥技术操作,以及置换后科学正确的康复锻炼可减少置换后疼痛,提高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
2.1 随访情况分析 52例患者均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并定期复查X射线片。随访时间为14-8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按意向处理分析,全部进入结果分析。
2.2 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 见表1。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2.3 置换前后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52例患者1周后可下地扶拐站立,3周后扶拐或助行器行走,6周后可逐渐过渡至完全脱拐行走,生活自理。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患髋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52例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由治疗前的(7.0&1.2)分降至(2.0&0.7)分,Harris评分由治疗前的(35.9&5.4)分提高至(89.7& 3.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2。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2.4 典型病例分析 女性患者,36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入院进行治疗,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半年外伤致股骨干假体柄尾处断裂移位,二次翻修手术行记忆合金固定,术后复查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假体无松动。见图1-4。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2.5 不良反应 纳入患者置换后24个月内共发生4例髋部疼痛,发生率为7.02%,给予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固定及理疗等对症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例(1髋)置换后半年因外伤发生股骨干骨折,采用骨折复位记忆合金钢板内固定后,原植入生物型股骨假体无松动,置换后8周逐步扶拐下地行走,6个月骨折愈合(详见典型病例)。1例出现关节积液较多,发生率为1.75%,早期给予冰敷,3 d后给予烤电理疗,关节肿胀逐步消除,功能恢复。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髋关节僵硬、血管及神经损伤、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下肢活动度、力线及长度均恢复正常。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2.6 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分析 患者的年龄、知识层次、生活习惯、骨质疏松程度、骨盆及髋臼发育的个体差异性、对疼痛的敏感及耐受程度、对手术的期望值的不同以及配合医师指导功能康复训练强度及有效性、持续性等均为此次研究中多重不利影响因素。同时不同界面的假体类型及假体与患者的生物相容性不同以及置换假体置入角度、深度、压配的人为不可控制的个体差异性也是此项研究的影响因素。手术操作及手术入路、方法、置换后康复均在本院、本组医师操作及指导下完成。
930 ? 650: true); max-width: 930">
[1]Mont MA,Maker DR,Smith JM,et al.Resurfacing is comparable 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t short-term follow-up. Clin Orthop Relat Res. ):66-71.
[2]Zhang XL, Jiang C, Chen YS. Beijing: The Publishing House of People&s Health. . 张先龙,蒋矗,陈云苏.人工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Wang J, Xing HP, Liu G. Dangdai Yixue. ):8-10. 王俊,邢海鹏,刘刚.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8-10.
[4]Tang LH, Jiao YX, Li WB. Linchuang Junyi Zazhi. ): 576-577. 唐丽华,焦裕霞,李五白.术中静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576-577.
[5]Tang YN, Su D. Anmo yu Kangfu Yixue. ):55-56. 汤艳妮,苏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55-56.
[6]Zhang HN, LV CY, Xun H, et al.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626-629. 张海宁,吕成昱,徐浩,等.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626-629.
[7]Xie M. Yang SH, XU WH. Linchuang Guke Zazhi. ): 278-280. 谢卯,杨述华,许伟华.新型短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78-280.
[8]Jiang T, Zheng C, Xu JD, et al. Linchuang Guke Zazhi. ):56-58. 蒋涛,郑冲,徐建达,等.金属大头全髋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56-58.
[9]Sammer DM, Shin AY. Wrist surgery: management of chronic scapholunate and lunotriquetral ligament injuries. Plast Reconstr Surg. ):138e-156e.
[10]Masonis JL, Bourne RB. Surgical approach, abductor function, 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disloca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 ):46-53.
[11]Wang HT, Liu WJ, Liu KG, et al. Zhongguo Jiaoxing Waike Zazhi. ):231-232. 王海棠,刘万军,刘可贵,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31-232.
[12]White RE Jr, Forness TJ, Allman JK, et al. Effect of posterior capsular repair on early dislocation in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Clin Orthop Relat Res. ):163-167.
[13]Tian H, Zhang K, Liu Y, et al. Zhongguo Jiaoxing Waike Zazhi. ):185-187. 田华,张克,刘岩,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85-187.
[14]Shao M, Ge SQ, Li GL, et al. Sichuan Yixue. ):385- 386. 邵明,弋拾权,李贵林,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分析[J].四川医学,):385-386.
[15]Tang XC, Xia P. Zhongguo Jiaoxing Waike Zazhi. -4): 274-275. 唐希初,夏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4):274-275.
[16]Wang YS, Chen B, Li JW, et al. Zhengzhou Daxue Xuebao (Yixueban). ):251-253. 王义生,陈宾,李军伟,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的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51-253.
[17]Konyves A, Bannister GC. The importance of leg length discrepancy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J Bone Joint Surg Br. ):155-157.
[18]Cameron HU. Managing length: the 'too long' leg. Orthopedics. ):791-792.
[19]Hu RY, Tian XB, Sun L, et al. Zhonghua Chuangshang Zazhi. ):622-626. 胡如印,田晓滨,孙立,等.93例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622-626.
[20]Yan L, Xia J, Wei YB. Guoji Gukexue Zazhi. ):340- 342. 严亮,夏军,魏亦兵.髋臼前倾角研究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 ):340-342.
[21]Lewinnek GE,Lewis JL,Tarr R,et al. Dislocations after total hip-replacement arthroplasties. J Bone Joint Surg Am. ):217-220.
[22]Barrack RL. Disloca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mplant design and orientation. J Am Acad Orthop Surg. ): 89-99.
[23]D'Lima DD, Urquhart AG, Buehler KO, et al. The effect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acetabular and femoral components on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hip at different head-neck ratios. J Bone Joint Surg Am. ):315-321.
[24]Wan DD, You J, Jiang WX. Zhongguo Jiaoxing Waike Zazhi. ):220-223. 万东东,尤佳,姜文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撞击征[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20-223.
[25]Berkes MB, Cross MB, Shindle MK, et al. Traumatic posterior hip instability and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in athletes. Am J Orthop (Belle Mead NJ). ):166-171.
[26]Malik A, Wan Z, Jaramaz B, et al. A validation model for measurement of acetabular component position. J Arthroplasty. ):812-819.
[27]Wan Z, Malik A, Jaramaz B, et al. Imaging and navigation measurement of acetabular component position in THA. Clin Orthop Relat Res. ):32-42.
[28]Zai JL, Weng XS. Zhonghua Waike Zazhi. ):366- 368. 翟吉良,翁习生. 髋关节置换术后腹股沟区疼痛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366-368.
[29]Li JY, Guan GH, Li XF, et al. Zhongguo Gushang. ): 74-77. 李建有,管国华,李雄峰,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伤,):74-77.
[30]Liu HP, Ge CL, Li JM, et al. Zhongguo Shiyong Yiyao. ):68-69. 刘汉平,葛崇林,李家民,等. 96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68-69.
吴鸿,袁源,刘礼金,严亮,熊力伟,邹志远,闵志海.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 19(在线): 1-5.
李贵春,王文己.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马志翔,尹宗生,许鹏飞,高维陆,胡
钦,祁家龙.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李广伟,王红军,孙晓智,陈林斌,高宇亮,白忠旭,程新胜.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Maddali Taraka Venkata Pavan,孙俊英,查国春.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侯振扬,苏长征,庞
彪,孙义玲,李
振,柴星宇,许正文.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王本杰,赵德伟,谢
磊,傅维民,刘保一,邱
兴.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王培丞,曹 力,杨德盛,胥伯勇,郭文涛,艾力o热黑.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洋,刘义超,马
骏.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冯皓宇,马
迅,何李明,陈
强,张彦男.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李飞雄,王智勇,张志强.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周常艳,周庆焕,边
文.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彬,刘军军,赵宗刚,李
君,李永欣,辛
兵,王豪夫.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韬,盛伟斌,王国旗,郭海龙.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
勇.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537-542.
&版权所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 辽ICP备号 新出审字[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社 地址:沈阳10002邮政信箱,邮编:1101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