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有什么危害时也会有窦性心律吗

窦性心律失常
1. 什么是心脏病?心脏病,顾名思义,简单地理解就是心脏生病了,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出现问题了,较正常减弱了。广义来说,心脏病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1)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在胎儿期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乏等。(2)后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导致的心脏异常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是我们所说的冠心病,包括大家最熟悉的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等。2. 凡是心脏病就一定是致命的吗?(1)大家都知道,心脏是我们的重要器官,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核心器官,一般可能认为有点问题就是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对心脏问题要重视,但也不需要过度恐慌。(2)心脏病的种类有上百种,但真正对我们产生大的影响、影响我们生存的疾病种类并不多,除了常见的冠心病(一般好发于老年人)之外,很多疾病是相对安全的,不必过于担心,而且很多在早期也是不需要治疗的,比如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窦性心动过缓,关键是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体检,预防才是根本。3. 心率与心律的区别是什么?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 60~100 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心律就是指心脏的节律,即心脏跳动的节奏。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在其控制下,进行有节律的搏动。有时可以出现心律的紊乱,称为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心律不齐,有时休息不好会出现。4.「窦性心律」不正常吗?心电图是临床中常用的基本检查方法,拿到报告的时候,第一句就是「窦性心律」,这个特殊的词让很多人就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严重的心脏病,或者有的人「窦性心律」的「窦」字一时还不认识。其实这是正常的,假如不是「窦性心律」才不正常。5. 什么是窦性心律?人体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其中在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称之为做窦房结。它是心脏的高级指挥部,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信号,并且把信号依次传到心房、房室结、心室,进而带动心房、心室搏动。窦房结出现不工作,心脏就可能停止搏动。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 1 次冲动,心脏就跳动 1 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如果窦房结功能不好,或者信号无法下传到心脏,心脏也会自救,下级的心房、窦房结、心室等位置可能产生信号让心脏跳动,被称为异位心律,一般效果都更差,影响心脏功能。6.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首先符合我们提到的右心房的窦房结发出的窦性心律,而不是上面说的异位心律,同时伴有心跳次数慢于每分钟 60 次,即为窦性心动过缓。7. 窦性心动过缓临床表现有哪些?因人而异,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有的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和危害。发生症状主要是因为心动过缓,影响心脏对全身的供血而导致。轻者心慌、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有黑蒙、晕厥等发作。部分严重患者除可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心排血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少尿等。8. 如何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当自己有头昏等症状时,可以自行数脉搏,看秒表数一分钟,看是否一分钟心跳次数低于 60,甚至 50。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到最近的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让专科医生进行判断。当然,很大一部分人是无症状的,通常都是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9. 发现自己心跳慢,需要去就诊吗?(1)心跳慢可以自己按照上述方法数脉搏进行判断,自己可以大概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心跳慢。(2)如果存在心跳慢,且不舒服的症状明显,建议尽早就医。(3)如果无明显症状,身体整体感觉良好,可以尝试爬楼梯或者适当跑步,检查自己的心率能否因活动而增快,如果活动后心率能 & 90 次/分钟,说明心脏功能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分担心,部分运动员心率在安静状态下仅每分钟三四十次,也是正常的。10. 如何诊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就可以诊断,当然诊断需要专科医生进行下达。(1)窦性 P 波频率 & 60 次/分钟,一般不低于 40 次/分钟,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窦性心搏 & 8 万次。(2)P-R 间期 0.12~0.25s。(3)QRS 波正常。11. 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哪些?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此时属于生理性的、正常的反应,不是病态的。其他原因如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 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导致的心动过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如心脏缺血。12.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预防?(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如甲减的病人,治疗好甲减后就恢复正常心律了。(2)对于严重的心动过缓,如心室率 & 50 次/分钟,且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起严重症状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猝死等的发生。(3)慎用说明书中提示可以减慢心率的药物,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和误用。(4)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5)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身体的潜在疾病。13.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治疗?(1)治疗原则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 50 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 50 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或可考虑安装起搏器。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4)原发病治疗。5)对症、支持治疗。(2)一般治疗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5)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14. 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安装起搏器吗?一般绝大多数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不需要任何治疗,只有严重地、引起明显症状且能危及生命的患者才考虑行起搏器安装,为了避免严重心动过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这个决策需要咨询专科医生及结合自身的状况综合评定。15. 窦性心动过缓会危及生命吗?一般身体整体机能良好、一过性的心动过缓,无明显不适的症状,而且心率在运动后可以提高的,基本都是功能性的,不会危及患者生命,观察即可。只有当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引起明显的头昏等心、脑供血不足时,此时是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尤其本身合并其他心脏病时,此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接受最专业的处理与治疗。16.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观察与随访?在观察过程中,要学会监测自己的心率,学会数脉搏,观察自己在安静及运动后的心率情况,并记录当时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尤其在使用提高心率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同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休息,避免感冒等因素的影响,在去除影响因素后,大部分可恢复正常,如果进一步加重,引起严重的症状及并发症,需要行起搏器等治疗。17.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前提是我们提到的正常的窦性心律,同时伴有心跳次数快于每分钟 100 次,即为窦性心动过速。18. 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有哪些?心悸,或出汗、头昏、眼花、乏力,或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可诱发其他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心率多为 100 次/分钟~150 次/分钟,大多心音有力,或有原发性心脏病的体征。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症状的个体差异也较大。通常从休息状态下心率 70 次/min 左右增加至 2.5 倍左右(180 次/min),心脏的工作效率最大;当超过 180 次/min 时,则心脏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是因为心率 > 180 次/min 时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有冠心病者更加明显),舒张末期缩短,心室充盈减少,每搏心排出量减少等所致。19. 如何发现窦性心动过速?主要是自己感觉及数脉搏,当自己有头昏等症状时,可以自行数脉搏,看秒表数一分钟,看是否一分钟心跳次数超过 100,甚至超过 130,有时心率太快,不好计算,需要通过仪器进行帮助,比如现在的家用电子血压计同时可以记录心率。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到最近的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让专科医生进行判断与处理。20. 发现自己心跳快,需要去就诊吗?出现心慌等不适,自觉心跳快,这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及症状进行判断,可以自己按照上述方法对心率进行判断,如果存在明显心跳快,而且伴有明显的不舒服症状,建议尽早、就近就医。如果无明显症状,身体整体感觉良好,有明确的诱因,如情绪激动等,可以尝试让自己休息、安静等处理,如果几分钟后恢复如常,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心动过速,难以缓解,同时考虑合并其他疾病时,应及时就诊,并查找心动过速的可能原因。21. 如何诊断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心电图,并须由专业医生才能给予诊断。以下是心电图的诊断标准。(1)P 波:窦性心动过速时的 P 波由窦房结发出,PⅡ直立,PavR 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的 P 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 P 波振幅稍高。在Ⅱ-Ⅲ导联中更明显。(2)P-R 间期:在 0.12~0.20 秒。(3)P-P 间期:常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可有轻度不规则,但 P-P 间期间差异应小于 120 毫秒。(4)QRS 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5)频率:成人 P 波频率 100~160 次/分钟,多在 130 次/分钟左右,个别可达 160~180/分钟。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 1 岁以内应 & 140 次/分钟,1~6 岁应 & 120 次/分钟,6 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 100 次/分钟,通常不超过 160 次/分钟。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 230 次/分钟左右。22. 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哪些?(1)生理因素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咖啡;吸烟、饮酒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体位改变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不影响生命健康。(2)病理因素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 100~120 次/分钟,严重者心率可达到 120~140 次/分钟。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 30%~40%。4)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 100 次/分钟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 120 次/分钟。5)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7)其他: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等,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8)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23. 窦性心动过速如何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如甲亢、贫血等,是减少窦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关键。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病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体育锻炼,防止感冒;经常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24. 窦性心动过速如何治疗?(1)治疗原则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2)对症处理。(2)用药原则1)由生理或心外因素所致者,大多不需特殊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主要在于甲亢的治疗及普萘洛尔的使用。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 β 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 & 110 次/分钟时,为减慢心率,可临时试用小剂量 β 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需要时可 8~12 小时服 1 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25. 窦性心动过速会危及生命吗?一般由于情绪激动等引起的一过性的心动过速,一般心率不会太快,一般是安全的。如果伴发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心力衰竭伴发心动过速,此时需要密切关注,容易引起心、脑等脏器的供血不足,危及生命。26. 窦性心动过速预后如何?窦性心动过速的预后与心律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轻度心动过速,心率 < 150 次/min,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时间短者,预后良好,不需要。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心率 > 150 次/min,则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减少,从而使原有心脏病加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27. 窦性心动过速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如进行药物治疗,必须谨遵医嘱口服药物及随访,及时复查,同时有些药物有并发心动过缓的风险,必须密切关注。若一般人群,主要是避免刺激性饮食、情绪激动等生活因素,按期体检,尽早发现引起心动过速的一些常见原因,如甲亢等。责任编辑:老俞本文由「蒋永荣」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参考文献:[1] 李世锋, 李中健,申继红,等.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 ( 九)—窦性心律失常 [J]. 中国全科医学,): .[2] 游振涛,郑宁,黄金狮,等. 体表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阻滞的体会 [J]. 实用临床医学,):85-86,88.[3] 程慧磊.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 [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756-757.[4] 王春华. 窦性心动过缓与窦性心动过速 [J]. 河南医学院学报,1975,(4):61-63.[5] 解新星,侯应龙. 窦性心动过速 [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71-73.[6] 吴祥.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J]. 心电学杂志,):59-63.[7] 张媛. 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J]. 临床心电学杂志,):337-338.[8] 王丰禾. 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疗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52-53
在App内 免费咨询用药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检查/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P波在Ⅰ、Ⅱ、aVF、V5导联直立,aVR倒置。(2)P-R间期大于0.12秒。凡是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改变的有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及窦房结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两种,只有少数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本身的器质性损害引起。在神经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经的影响,其次是受交感神经的影响。因此,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餐后及发热时均可引起心动过速。同样,一些体液因素也能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而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分类/窦性心律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着快慢不均,称为 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 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 儿童、青年及 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发生 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 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 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 心电图特点如下:①P波为 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④P?R间期大于0.12秒。(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 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②P波 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④P?R间期大于0.12秒。(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激动的发生点在 窦房结内移动,因此, 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 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 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 自律性发生改变。(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 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 运动员、 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 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 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 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 甲基多巴等药物。在 器质性心脏病中, 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 冠心病、急性 心肌梗塞、 心肌炎、 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窦性心律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窦性心律体征窦性心律多见于正常人,呈短阵发作,当窦率加速时即转为窦性心律。临床意义同逸搏心律。有人认为多见于永存左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缺如等体静脉畸形患者中。
诊断依据/窦性心律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窦性心律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3.显着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4.原发病治疗。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窦性心律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疗效评价/窦性心律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心电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24:01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律不齐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