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就可以让医生看病图片啊?

靠手机软件给自己看病?&医生:可作参考不能全信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靠手机软件给自己看病? 医生:可作参考不能全信
  下载一款手机软件之后,自己就可以在家测心率、诊断病情、开药方,你相信吗?家住含光嘉园小区的阎平涛就相信了。自从安装了一些“会治病”的手机软件之后,阎平涛就“难以自拔”,只要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就会用手机上的软件自我诊断一番,根据症状对照手机上给出的处方自己“治病”。
  阎平涛今年26岁,在一家银行上班。他是个手机达人,手机里装了各种类型的软件。“有调节生物钟的,有改善饮食的,有调整生活作息习惯的,还有专门看病开药方的。”阎平涛说,现在自己一有头疼脑热的,就用随身携带的“看病神器”,几款有关自我诊断、用药的手机软件。“这类型的软件很流行,我的很多同事的手机上都安装了,去医院看病多麻烦啊,既耽误时间又多花钱。”阎平涛说,只要把自己的症状上传到软件上,软件就会马上针对病情提供多种治疗方案,可以自由选择,根据症状自行买药。
  “总有一种方案适合自己,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能解决问题的,这样不仅省时又省事。”在阎平涛的指导下,记者试用了一下他手机上安装的一款家庭医生软件,发现软件的功能确实不少,能够查询药品真伪、解答用药禁忌,还能提供饮食调理和偏方。
  随后,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自我看病的软件还真不少,而且大都可以免费安装到手机上。只要手机下载安装这些软件之后,输入症状或者疾病的名称,软件很快就能显示出用药信息、饮食安排等内容。
  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任医生表示,手机看病软件提供的资料只能当作参考,但不能全信,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以避免误诊,延误病情。“因为通过做选择题来诊断身体状况,依症找药,难免有失偏颇,甚至会耽误病情。”她说,疾病本身具有复杂性,随时都可能存在变化,不能简单从表象来判断,而且个体差异明显,同样的疾病、同样的药,在不同人身上的治疗效果都不一样。
  “看病也是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因为很多看似不相干的病,都可能引发相同的症状,这就需要医生在了解了病人具体情况后,通过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任医生表示,一般来说,手机软件并不是由专业医疗机构开发的,不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用软件看病导致病情恶化,患者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建议市民不要笃信软件诊断,去诊所或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才是可取之举。
(责编:曾亮、毕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家长嫌麻烦不带孩子就医 请医生看手机图片视频-中新网
家长嫌麻烦不带孩子就医 请医生看手机图片视频
  “经常遇到一些家长,进入诊室后并没有带孩子,而是拿出手机给我看图片或视频,想让我通过这些信息诊断、开药。”在我市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工作的李莹(化名)告诉记者,尤其是最近持续下雨,有些家长嫌带着孩子过来不方便,类似的情况明显增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我市不少医务工作者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特别是在骨科、皮肤科、肛肠科、耳鼻喉科等科室。部分受访患者及其家属认为,通过手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把相关医学影像和患者的情况呈现给医生,这样的方法在特定情况下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可以免去患者跑腿、排队的麻烦……真的是这样吗?
  萌生想法:
  4次尝试“手机视频看病”都被拒绝
  “去年春天,父亲左臂的一小块皮肤出现病变,我带他到医院诊治,医生让我们描述病变发展的情况,但我们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当时我的手机里恰好存着刚发现病变时拍摄的照片,就展示给医生看。”33岁的王宁任职于我市一家科技研发企业,平日工作较为忙碌,上述就诊经历让她萌生了“手机视频看病”的想法。“父亲患有多种疾病,行动不方便,如果能用手机视频的方法看病,那就只需我一人去医院,不仅能让父亲免受奔波之苦,而且也能减少我的时间、体力消耗。”
  然而,王宁的上述想法却从未真正实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曾4次作出尝试,前往的医院等级包括三甲、二甲,科室涵盖皮肤科、骨科、脑血管科,涉及的医生均委婉拒绝了她“手机视频看病”的要求,并提出请患者本人前来。
  信息单一:
  仅凭图片视频难以准确诊治
  对于上述情况,受访的医务工作者普遍表示,他们能够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但诊断和治疗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要求,大家应共同配合以免影响诊治。
  “经常遇到一些患者的家属,把患者的患病部位用手机拍下来,再加上一些对病情的口头描述,想让我们据此进行诊断,这样的想法不切实际。”一位受访的骨科医生告诉记者,诊断病情并非只依靠医生对患者外在静态表现的观察,患者对按压、叩击等的反馈,瞳孔、口腔等部位的情况,以及相关医疗设备提供的信息,比如血液化验单、B超图像等,这些都是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如果仅提供手机里存储的图片和视频,信息过于单一,无法全面了解疾病的情况,因而难以进行准确的诊治。”
  “作为医生,见到患者本人是我们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前提,用‘手机视频’的方法绝非看病的‘捷径’。” 李莹也表示。
  后续康复:
  交流内容仅为咨询并非诊断意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后与相关医生保持联系,有时会通过手机社交软件发送图片、视频等,让医生对后续康复情况给出评价和意见。一位刚出院不久的受访者表示:“我认为这种方式挺好,出院后在家休养时偶尔会发现一些小问题,通过智能手机进行交流,不用再跑腿了,医生看到图片、视频,回应也更为具体。”
  对此,部分受访的医务工作者认为,考虑到患者刚出院的实际情况,为了减少路途周折,双方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就康复情况进行交流,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交流仅限于咨询,并非诊断意见;二是交流对象应尽量选择患者的主治医生,因其对疾病的整个诊治过程较为熟悉。同时,也有受访医生指出,用手机、相机等拍摄的图片和视频,画面受光线、角度等影响较大,多数情况下难以真实还原患者的身体情况,尤其是一些与诊断密切相关的细节,所以,患者出院后应按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亲自前往医院复查。(杨耀青)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省卫生厅推出“手机预约挂号平台”
想约哪个医生看病,手机上网就能搞定_新浪新闻
省卫生厅推出“手机预约挂号平台”
想约哪个医生看病,手机上网就能搞定
  本报讯(记者赵汇)手机上下载一个APP终端(手机应用软件),今后想约哪个医生看病,手机上网就能搞定。8月21日,备受大家关注的甘肃省医院挂号系统()又推出一项便民服务――现在登录该网站免费手机版下载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轻松挂号。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甘肃预约挂号手机版只支持中国电信手机,凡手机号是133、153、180、189开头的电信手机都可进行手机网上预约挂号。
  由甘肃省卫生厅、中国电信甘肃分公司联合推出的“手机预约挂号平台”是一款同时具有预约挂号、医院/科室/医生信息查询、点评等多功能应用的平台,装有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免费下载。届时上线后,市民想约哪家医院、哪个医生的门诊,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在手机界面上点击操作。
  据悉,早在2010年省卫生厅建成了全省医院预约挂号管理平台,由全省医院免费使用,目的是改善医院诊疗服务功能,合理分流医院门诊就诊高峰病人,方便门诊患者就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患者可通过全省医院预约挂号网站和12320服务卫生热线电话实现预约挂号。目前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全部接入预约挂号平台,每月在预约挂号平台放号34万个,10家省级医院共放号11.2万个,占全省总放号量的三分之一,预约成功近2万个,占全省总预约量的97%。新的手机预约挂号系统有利于医疗专家资源惠及普通群众,方便群众就医,减少候诊时间。  (原标题:省卫生厅推出“手机预约挂号平台”
想约哪个医生看病,手机上网就能搞定)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医生给自己看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