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怎样进行幼儿园心理健康计划教育

  摘要:自古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2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自古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因此保护幼儿健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可见,健康已不再是过去那种“无病既健康”的旧观念了。一个真正健康的儿童,不仅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正常能力。 中国论文网 /9/view-7411356.htm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使幼儿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在这一阶段,是培养他们健康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及生长指标的达标。如何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成了首要任务。我园对在园幼儿做了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家长反馈中有心理健康隐患的幼儿占17%。反映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性格情绪问题占65%、社会行为方面占15%、人际交往问题占14%、认识方面的占6%,突出表现为自私、任性、胆怯、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孤僻、攻击性行为、多动、情绪障碍等等。另有数据显示,上海市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中,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幼儿的这种心理健康状况不尽人意,如不加以重视、解决,将可能成为他们今后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幼儿负性情绪潜藏于内心,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现实所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下面就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谈一谈我自己的见解。   一、幼教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素质   1.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思想观念: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蒙台梭利曾说过: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幼教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   2.幼儿教师在掌握一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在老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老师心理不健康或举止不当,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做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率。   二、把爱、尊重与严格要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我们强调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不是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我们用爱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教师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教师忽视的幼儿则经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如: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们付出的爱太少所致,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孩子美或丑,也无论聪明或愚钝,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用我们的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感、信任感。   2.我们要给予孩子尊重,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多说说:“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或以微笑来肯定、鼓励幼儿。我们在与幼儿交往的时候,要非常注意与孩子们保持平等的关系。我们在孩子们发生“矛盾”的时候,认真倾听孩子们的争论,通过争论,让幼儿认清自己错在哪里,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引导幼儿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会友好交往和团结友爱,不断培养孩子们优秀的性格。一次,我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孩子,我立刻给这个孩子道歉并微笑着把他扶了起来。一句“对不起”,让这个孩子高兴了一整天。下午妈妈来接她的时候,这个孩子高兴的告诉妈妈:“今天老师把我碰倒了,还给我道歉了……”老师的一句“对不起”,就让孩子们有了这么愉快的情绪,足以证明教师对幼儿施以爱与尊重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3.在爱与尊重的教育过程中增加“适度”的严格要求,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喜欢“慈”而害怕“严”,正因为“严格”二字令人畏惧,所以,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才显出“严格”的重要。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不因为喜欢哪个孩子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也从不因为哪个孩子小而迁就他的不良行为。在爱、尊重与严格要求中,使孩子们懂得了为什么要遵守集体规则?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通过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就是在爱他们,就是在尊重他们。我们班有个孩子刚来幼儿园时非常任性,一不高兴就抓别的小朋友,在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她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克制、忍耐,与同伴合作,好东西要分享……在接受批评的过程中提高自尊水平,逐渐规范了她的行为。家长感动得逢人便说:“我们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变化真大,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懂事多了……”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1.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萌发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幼儿喜欢玩玩具,可在玩中学习交往、合作,不断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通过班级自然角培育植物,在孩子们每天为植物浇水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和求知欲;通过鼓励幼儿饲养小动物,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柳树姑姑的长辫子”,听“小鸟欢快的歌唱”,学“蜗牛慢慢地走路”的快乐中学习;在炎热的夏季,孩子们捕蝴蝶,观看雨后的彩虹等;在寒冷的冬季,孩子们在寒冷的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体验着什么是克服困难?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强的意志……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心的同时,建立了幼儿做事的自信心,激励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性格。   2.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来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及儿童歌曲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去教育幼儿。如:唱完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之后,许多孩子都想做一个勤快、爱劳动的好孩子。又如:在歌曲《真能干》(自编)教完之后,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们喜欢自己做事了。能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手绢、洗袜子,有时还帮家长做事呢。孩子有时高兴的跑到老师跟前说:妈妈夸我真可爱,爸爸夸我棒宝宝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儿童歌曲,使幼儿摒弃了不良的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增长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提高了自信,学会了交往,更为幼儿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了平台。   四、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在幼儿园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出现“两面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此,我采取以下做法:(1)向家长宣传“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克服溺爱孩子的心理,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当,以促进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2)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引导家长不强迫孩子去做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事情,重视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3)真诚指导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增强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和检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4)通过校讯通、微信平台互相反馈孩子的“表现”,加强对幼儿家、园一致性培养的作用,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5)引导家长多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家园一致的良好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维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Powered by Copyright & . 学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This page is cached at Fri Dec 9 12:44:42 UTC+浅议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师幼搭建"爱心桥"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昆山市绣衣幼儿园,江苏 昆山,2153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互动百科相关词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在幼儿园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_幼儿园心理健康_3edu教育网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3edu教育网,教育第三方。为您提供好资源,是我们的快乐!
在幼儿园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分类:&& 更新:&& 来源:网络
  在园里教育不仅要使幼儿身体健康成长,还要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人的心理有良好状态,它是人的心理的一种属性,另一种是指人的心理的完好标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促进幼儿心理正常发育,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前在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认识、调节和发展自我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弄清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关键,目前为人们所接受的标准,有以下几点:(1)情感健康、情绪反映适度;(2)自我意识正常;(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4)意志品质良好;(5)行为协调,与年龄相符合;这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
  (一) 情绪情感教育内容
  1、 分辨基本情绪的能力,2、情绪情感的表现能力。3、合理疏泄不良情绪的方法。4、积极情绪的培养。
  (二) 自我意识的教育内容
  1、 自我认识。2、自我评价能力。3、自己情感和自我调控能力。
  (三) 意志品质教育教育内容
  1、 自制力和坚持性。2、勇敢的精神
  (四) 动作行为教育内容
  动作行为协调,能按生活常规做事。
  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内容,就要把教育内容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幼儿,在这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环节起着重要做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喜爱儿歌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摆脱不了这种形式。
  当向幼儿讲道理时儿歌是常用的教育形式,例如:一名幼儿性格懦弱、胆小,为了让幼儿变得胆大。不怕挫折,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我们就可以利用幼儿这种形式对其进行教育,说一段幼儿易懂易记的儿歌〈〈小蚱蜢跳高〉〉,让幼儿记下,当幼儿再次表现出胆小懦弱时,我们就可以用这首儿歌提醒他、鼓励他,让他学习小蚱蜢的勇敢和不怕挫折的品质,使幼儿慢慢的变得坚强勇敢。
  当培养幼儿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交往等方面,游戏这种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如果幼儿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那么,用游戏的方法,提高他的交往能力,是最好的方法,幼儿喜欢玩的游戏, 离不开与人交往,比如,幼儿玩《小鱼小鱼那里游》除了扮演小鱼的幼儿,其余的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做鱼网,如果幼儿不不交流,那么,就不容易使鱼网玻漏掉小鱼了,
  这里只是举几个例子,在进行心理健康其他方面的教育时,儿歌、游戏等这些幼儿感兴趣的形式。
  为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有以下建议:
  一、 建立新的健康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在幼儿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按照身心综合能力结构理论实施教育,促进的心理健康,发展儿童更大心理潜能。
  二、 充分发挥,幼儿任心理健康中的主体性。
  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个和内容的落实,均应贯穿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全过程,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是识是度和行为习惯。
  四、 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和专门教育活动相综合的原则,[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幼儿园心理健康相关子栏目
&&&&&&&&&&&&&&&&&&&&&&&&&&&&&&&&
幼儿园心理健康热门文章
&&&&&&&&&&&&&&&&&&
幼儿园心理健康推荐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心理健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