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是抑郁症易患人群的易感人群

抑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不良情绪,几乎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间段都经历过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兴趣下降等情绪状态,但这与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和痛苦境遇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都能通过自我调适和外界的帮助,走出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只有少数人,在抑郁情绪得不到释放和缓解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痛苦和压抑的状态,才会引发抑郁症。
本测评将根据你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你对自我的态度,综合评估你的抑郁易感指数,了解自己产生的抑郁情绪的原因,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帮助你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幸福感和自我满意度。
温馨提示:
① 本测评为付费测试, 体验价为9.9元。
② 测试题:33题,测试时间:约15分钟。
③ 本测评不能重复测试,答题结束后会形成一份专业的测评报告,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④ 由于题目数量较多,在付费成功后,跳转页面可能需要时间进行加载,请耐心等候(建议在网络较好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⑤ 测评结果将永久保留在【壹心理账号】中,在登录状态下选择【测试】即可查看;如需下载报告,请登录壹心理官网:,点击右上角头像登录后,选择【我的测试】,点击具体测试进入,即可查看报告并下载。
⑥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壹心理客服@测评】,或关注【壹心理测评】公众号,会有客服为你耐心解答。
价格¥109.9
编辑推荐:······
专业测评推荐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全球3.5亿人患有抑郁症 职业人群更易引发抑郁症_凤凰财经
全球3.5亿人患有抑郁症 职业人群更易引发抑郁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抑郁症仅次于艾滋病、心脏病等,在全球十大疾病中位居第5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全球目前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全球抑郁症年患病率约为11%。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抑郁症患病率达3%至5%,患者约4000万人,其中只有10%的人寻求帮助,情况不容乐观。在近日的“第三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上,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教授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网络的兴起,很多人陷入无处不在的工作形态。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手机和电脑的过度使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抑郁症仅次于艾滋病、心脏病等,在全球十大疾病中位居第5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抑郁症患病率达3%至5%,患者约4000万人,其中只有10%的人寻求帮助,情况不容乐观。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抑郁症仅次于艾滋病、心脏病等,在全球十大疾病中位居第5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全球目前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全球抑郁症年患病率约为11%。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抑郁症患病率达3%至5%,患者约4000万人,其中只有10%的人寻求帮助,情况不容乐观。在近日的“第三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上,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教授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交网络的兴起,很多人陷入无处不在的工作形态。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手机和电脑的过度使用,使得职业人群得不到合理的休息,造成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不佳,压力随时迎面而来,更易引发抑郁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雇主和职业人群自身都高度追求绩效,职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无论是员工还是雇主都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职业人群日益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一项研究显示,职业人群由于惧怕失业而产生抑郁症或引起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这些因素还会引发人际关系与家庭生活的不和睦。施慎逊说,工作上的重大变故容易触发一些心理疾患,但是抑郁症并不可怕。职业人群遭遇抑郁症,应当及早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干预,大部分患者若积极配合治疗都能取得明显效果。与会专家建议,企事业单位的雇主应该更加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当的疏导措施,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帮助患病员工消除病耻感,积极治疗,以期尽快回到工作岗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630075
播放数:317575
播放数:464025
播放数:248248
48小时点击排行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现在的位置:&&>>&&>>&&>>&正文异常心理
抑郁的易感人群
10:07:17 编辑:心灵花园
  师指出,我们的大脑至少受以下三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我们成为抑郁易感人群。  第一种可能性是有些人天生具有抑郁的易感性。我们陷入抑郁状态是因为我们脑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出现异常,这种异常根源于我们的基因,即控制着大量生物化学物质的DNA片段。心理研究部分证明,抑郁在家族中的延续,即抑郁具有可遗传性。  如果双生子中的一个患有,另一个出现抑郁的概率则远高于普通人群。并且,抑郁越严重(如精神性抑郁或双向抑郁),共同患病概率就越大。对于异卵双生,这种共同患病的概率虽然也高于普通人群,但低于同卵双生的人。以上事实说明,某些抑郁病症具有基因基础,基因降低了生活事件引起大脑抑郁状态的阈限。  当然,我们下结论时应避免犯简单化的错误,认为“所有抑郁病症都是遗传性疾病”。因为,首先,是否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抑郁的界定,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些类型的抑郁症有基因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抑郁症都有基因基础。其次,如果某人的近亲有某种心理疾患,如焦虑、嗜酒等,他本人罹患这种疾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除了基因的遗传因素,另一重要的因素是成长的环境。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时刻处在环境的影响中,事实证明环境和脑的交互作用,时刻影响着脑的运作。从一出生,大脑就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抑郁的易感性在生命的早期就埋下了种子。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那些患慢性抑郁症的病人都有受虐待的历史,其中―些人的应激系统的敏感性有明显地提高。  抑郁的生物敏感性可能源于童年那些影响大脑生长、发育的生活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因这一论断产生悲观的想法,因为心埋干预对于这一症状的改变大有帮助。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敏感性,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且主动参与心理训练,不仅可以更好地应对,而且能改变这种敏感性。  使我们大脑陷于抑郁状态的另一个因素是应激。许多年前,马丁?塞里格曼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给动物施加不可控的应激刺激,他们会表现出抑郁病人所有的消极和被动。后来,另一些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试图弄清楚:处于不可控应激刺激下,动物的大脑发生了何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脑变化与人类抑郁时的大脑变化非常相似。例如,控制积极情绪与行为的大脑皮层受到抑制。如果给动物施加可控性应激刺激,动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大脑变化,即控制积极情绪与行为的大脑皮层活动大大提高。同一应激刺激,不同的可控水平,能导致动物大脑完全不同的生物变化。如果你处于应激状态,但你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你的大脑是一种变化模式;如果你处于应激状态,但对面临的状况无能为力,你的大脑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变化,其中,应付方式是关键因素。  这些研究发现至关重要,它提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应激刺激的应付能力越强,我们脑内发生的生化变化就越小。简而言之,对生活有一定掌控能力的人,陷入抑郁的可能性会比对生活觉得无能为力的人要小的多。  上海心潮(/工作室)师 Seeking 编辑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 邮箱:
上一个信息:
下一个信息: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易发人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