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危害 已散播爱的小天使至整个美洲

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寨卡病毒离中国有多远|医学病毒学|病毒可能_凤凰健康
寨卡病毒离中国有多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25日发出警告,寨卡病毒已散播至整个美洲,只有加拿大和智利暂时幸免。寨卡(Zika)病毒于上世纪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传播到非洲各地、南太平洋等地,近期扩散到拉美。
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25日发出警告,寨卡病毒已散播至整个美洲,只有加拿大和智利暂时幸免。寨卡病毒这个陌生的名字随着媒体报道进入大众视野。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会带来哪些健康伤害?离中国又有多远?这一系列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寨卡(Zika)病毒于上世纪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传播到非洲各地、南太平洋等地,近期扩散到拉美。目前的研究认为,该病毒主要由生长在热带环境中的伊蚊传播,现已知多种伊蚊都可以传播这种病毒。寨卡病毒之所以半个多世纪不为世人所知,是因为它引起的症状比较轻微,类似登革热的温和形式。只有约20%的感染者会表现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轻微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极少有人需要住院治疗,尚无死亡案例。不过,寨卡热的症状至今没有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 2014年以来,WHO已发现寨卡病毒在美洲存在本土流行。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的传播出现上升态势,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其中,巴西的疫情最为严重,目前已报告近4000宗病例,有21个州(巴西全国有26个州)受此病毒影响。由于最近发现该病毒可能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使得这种被人们忽视的病毒似乎一下子&苏醒&了。萨尔瓦多、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甚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警告。 据法新社1月22日报道,三个月前,巴西首次出现了关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存在关联的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尔解释说,畸形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但寨卡病毒&似乎是主要可疑因素&,病毒与小头症之间的关系仍在研究中。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报道指出,到2016年,巴西卫生部只能&确认134例小头畸形与寨卡病毒相关&,其他病例仍处于调查中。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二科主任陈志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寨卡病毒及其引起的寨卡热,&了解这种病毒的专家应该也不多&。综合国外的资料,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这种蚊子在南方比较多。据统计,北京大约只有6%的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载体之一。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杨占秋表示,随着当前全球人群流动加速,寨卡病毒由南美地区传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地区流行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引起大范围的流行。至于北方温带、寒带地区,并不适宜该病毒的生存,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国人不必恐慌。这一观点与英格兰公共卫生局相似,这一官方机构指出,寨卡病毒不会自然出现在英国。 考虑到近期和未来数月的感染传播模式,多国卫生机构给出了建议。1月1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尤须警惕。如果必须前往上述地区,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在当地做好防蚊虫准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同时提醒,近期如准备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应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等。如有发热、头痛以及红疹等症状或体征,应在入境时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尽快就医,就诊时应告知医师旅行史等相关讯息。杨占秋建议,育龄期妇女尽量不要前往南美地区。由于寨卡病毒可导致新生儿神经发育畸形,因此孕期前3个月要加强管理,避免感染。
[责任编辑:晏霏霏 PQ016]
责任编辑:晏霏霏 PQ016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播放数:1196356
播放数:191856
播放数:868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寨卡病毒离中国有多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寨卡病毒离中国有多远
  世界卫生组织(WHO)1月25日发出警告,寨卡病毒已散播至整个美洲,只有加拿大和智利暂时幸免。寨卡病毒这个陌生的名字随着媒体报道进入大众视野。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会带来哪些健康伤害?离中国又有多远?这一系列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寨卡(Zika)病毒于上世纪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传播到非洲各地、南太平洋等地,近期扩散到拉美。目前的研究认为,该病毒主要由生长在热带环境中的伊蚊传播,现已知多种伊蚊都可以传播这种病毒。寨卡病毒之所以半个多世纪不为世人所知,是因为它引起的症状比较轻微,类似登革热的温和形式。只有约20%的感染者会表现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轻微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极少有人需要住院治疗,尚无死亡案例。不过,寨卡热的症状至今没有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
  2014年以来,WHO已发现寨卡病毒在美洲存在本土流行。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的传播出现上升态势,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其中,巴西的疫情最为严重,目前已报告近4000宗病例,有21个州(巴西全国有26个州)受此病毒影响。由于最近发现该病毒可能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使得这种被人们忽视的病毒似乎一下子“苏醒”了。萨尔瓦多、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甚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警告。
  据法新社1月22日报道,三个月前,巴西首次出现了关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存在关联的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尔解释说,畸形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但寨卡病毒“似乎是主要可疑因素”,病毒与小头症之间的关系仍在研究中。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报道指出,到2016年,巴西卫生部只能“确认134例小头畸形与寨卡病毒相关”,其他病例仍处于调查中。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二科主任陈志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寨卡病毒及其引起的寨卡热,“了解这种病毒的专家应该也不多”。综合国外的资料,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这种蚊子在南方比较多。据统计,北京大约只有6%的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载体之一。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杨占秋表示,随着当前全球人群流动加速,寨卡病毒由南美地区传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地区流行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引起大范围的流行。至于北方温带、寒带地区,并不适宜该病毒的生存,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国人不必恐慌。这一观点与英格兰公共卫生局相似,这一官方机构指出,寨卡病毒不会自然出现在英国。
  考虑到近期和未来数月的感染传播模式,多国卫生机构给出了建议。1月1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尤须警惕。如果必须前往上述地区,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在当地做好防蚊虫准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同时提醒,近期如准备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应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等。如有发热、头痛以及红疹等症状或体征,应在入境时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尽快就医,就诊时应告知医师旅行史等相关讯息。杨占秋建议,育龄期妇女尽量不要前往南美地区。由于寨卡病毒可导致新生儿神经发育畸形,因此孕期前3个月要加强管理,避免感染。
(责编:陈思危、孙逸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图推荐|视频播报
本网专稿|推荐新闻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近日美洲出现了一种蚊媒病毒──寨卡病毒。2015年5月以来,巴西发生了大规模寨卡病毒感染疫情。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底统计,美洲、非洲等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蔓延迅速。寨卡病毒是新病毒吗?它会引起怎样的后果?瑞金医院感染科谢敬东医生为您讲述寨卡病毒的前世今生! 寨卡病毒流行史
  “寨卡”并非新近被发现的疫情或病毒,人们知道它的存在已有69年的历史。“寨卡”是非洲中部乌干达地方语言卢干达语“茂盛”之意。在距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仅25公里的恩德培国际机场附近,有一处面积达12公里的茂盛河畔热带丛林,当地人叫它“寨卡森林”。
  1947年,24岁的当地妇女露丝.米伦贝(Ruth Miremb&)在这里感染上一种类似黄热病的瘟疫,眼眶变红、微微发热、有轻微皮疹。当时恩德培国际机场是英国驻军重地,医疗条件较好,医学家们很快发现这是一种和黄热病、登革热等黄病毒系统热带病同属的热带病毒性瘟疫。米伦贝接受治疗后很快痊愈,并未留下什么后遗症。
  1968年人们首次在尼日利亚实现从人体血清中分离出传播病原体,直到2007年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雅浦(Yap)发生较大规模疫情,WHO才首次确认“寨卡”疫情的存在。
  寨卡病毒如何传播?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伊蚊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埃及伊蚊(背部有四条线),主要在热带区域,另一种叫白纹伊蚊(头部有一条线),可以分布到温带区域。另外美国发现首个疑似经性传播感染病例,但目前尚不能说明病毒能够通过人际传播。
  寨卡热以及疫情现状
  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
  2015年4月,巴西发现了一例“寨卡”疫情,因为这里平均每年有160例左右确诊病例,因此人们最初不以为意。但很快人们惊恐地发现疫情失控了,自10月起疫情在巴西东北部各州大范围蔓延,且很快传播到大半个南美和世界各地。
  疫情集中发作于婴儿身上,最明显的症状是小头畸形,许多还并发智障――尽管WHO表示,至今尚无科学手段证实婴儿小头畸形并发症和“寨卡”确凿有关,但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承认“疑点越来越多”。据世卫组织的数据,自去年疫情开始巴西已上报婴儿小头畸形案例4180个,其中自2015年10月至今达3893例,死亡68例。
  寨卡病毒会在我国传播吗?
  由于该病毒通过伊蚊传播,而冬季非蚊虫活跃季节,因此,中国目前发生寨卡病毒感染广泛暴发的风险较低。
  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与传播登革热及其他疾病的蚊子相同。中国已在控制广东省等登革热多发区的蚊虫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并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寨卡病毒做好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世卫组织关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IEC)的声明针对的是与寨卡病毒有关的小头症(一种罕见的出生缺陷)聚集病例,而非寨卡病毒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寨卡病毒感染者表现轻微,患者可很快完全康复。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西非埃博拉的阴云尚未彻底散尽,寨卡病毒又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敲响警钟,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巴西成为重灾区,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对人的威胁有多大?会传入我国吗? 本期插播小科普:寨卡病毒。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
  Zika病毒是一种虫媒性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类似于乙脑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一般不能人和人直接传播,但还不能排除性传播的可能性。
  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从乌干达卡森林的一只恒河猴在上分离出来,并于1968年首次在尼日利亚从人类身体上分离出来 。从1951年到1981年,在一些非洲国家以及亚洲部分国家均出现了人类感染寨卡病毒的案例 。
  目前,由蚊子叮咬而传播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正在巴西引发疫情,有蔓延全球之势,这是一种可能诱发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症的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今日(1月25日)发出警告,寨卡病毒已散播至整个美洲,只有加拿大及智利暂时幸免,情况令人担忧。
  南美国家巴西的寨卡病毒疫情最为严重,目前已经报告近4000宗病例,而在26个州中,其中21个受寨卡病毒影响。巴西将于今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奥运会,当局日前表示奥运期间使用的里约热内卢场馆会每日进行检查,以防止由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蔓延。
  【寨卡病毒会带来哪些健康伤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兹卡感染并不是特别严重。只有约20%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少数人会有轻微的发烧,有时会出现腹泻或皮疹、头痛、肌肉疼痛。症状会在一周之内消失,极少有人需要住院治疗。兹卡没有特效药或疫苗,只能通过休息、补水、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病情。从CDC的资料来看,以前从未有过兹卡致人死亡的病例。
  但对于孕妇来说,兹卡非常危险,对孕妇而言,寨卡病毒特别凶险:人们怀疑,是它导致了婴儿的大脑发育畸形。孕妇染上这一病毒,它将造成腹中婴儿的颅骨畸形。婴儿出生时头颅显然小于正常婴儿,大部分情况下还伴有智障。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先天缺陷,指胎儿大脑不能正常发育,往往会导致死亡婴儿头部畸形同寨卡病毒之间的关系虽然还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但疑点已越来越多。巴西向世卫上报了近4000个病例,是 2010年的3倍。为此美洲一些国家甚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警告。
  【奥运在即,南美却ZIKA病毒泛滥】
  今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将主办夏季奥运会,但该市目前也传出寨卡病例不断上升的消息。巴西卫生部认为病源很明显--源于非洲、之前未被注意的寨卡病毒。为控制疫情,巴西军队投入了16万陆军、3万海军和空军兵力清理蚊子的滋生地。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非洲乌干达的猴子身上发现,而直到2015年,这一病毒才开始大规模传播,首站便是巴西。拉丁美洲超过20个国家都发现了这一病毒,专家担心,除阿拉斯加和智利部分地区外,该病毒在整个美洲蔓延。
  寨卡病毒被80%的感染者对此根本没有察觉。目前,针对这一病毒既没有疫苗可以接种,也无法用药物医治,控制疫情扩散是当前关键。
  【寨卡病毒离中国又有多远?】
  有世卫组织官员预计,未来12月可能会有300万至400万人感染该病毒。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周四在日内瓦召开的特别会议上称,Zika病毒正在美洲地区“爆炸式蔓延”,她宣布将于下周与独立专家召开紧急会议,以决定是否将目前的Zika疫情宣布为“国际卫生紧急事件”。陈冯富珍表示,目前Zika病毒已经蔓延到美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虽然还没有确定的证据表明Zika病毒和巴西地区小头症婴儿数量飙升有关,但由此发出的警报已经十分严重了。
  南亚国家新加坡近期正处登革热高发期,根据海峡时报的报道,新加坡这时候对于塞卡病毒也毫无免疫力。至今已经发行了两例塞卡病毒的报道,理论上说,寨卡病毒由南美地区传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地区流行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引起大范围的流行,我国目前处于冬季,蚊媒不活跃,不适合该病毒的扩散,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国人不必恐慌。
  【春节出游注意事项:】
  虽然寨卡病毒主要在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和地区流行,但眼下春节快要到了,估计会有中国游客会去这些地方旅游,那么我们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目前,针对寨卡病毒还 没有疫苗或者有效的药物,民众、尤其是孕妇要尽量避免到病毒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旅行。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