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症状属于过敏体质吗

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生机制?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的表现.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有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Ⅰ型变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多器官水肿可以迅速改变全身体液分布,从而表现为血压下降(大多数血管扩张)、呼吸困难(呼吸道因水肿而缩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免疫性疾病 & 正文
青霉素过敏 多数由杂质引起
核心提示:“青霉素”和“皮试”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是一对孪生兄弟。使用青霉素而不做皮试,无疑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过敏反应可能要命。
  皮试具有参考价值
  “引起青霉素、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原因,的确主要是杂质。”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刘又宁教授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特邀专家孙忠实教授都对此做出了明确答复。
  以青霉素为例,虽然本身极少引起过敏,但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如青霉烯酸、青霉酸等降解产物,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它们进入人体后会与蛋白质、多糖及多肽类物质结合成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以往我国的青霉素制备工艺不够好,青霉素制剂中含有的杂质较多,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大,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做皮试。”孙忠实教授说,“皮肤过敏试验,可以测定皮肤对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对预报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过,刘又宁教授也强调:“即使青霉素制剂中不含有任何杂质或杂质含量很低,也不排除导致过敏反应的可能。”一方面,即使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混入杂质,长时间的放置、水汽的渗入也会使制剂中出现降解产物。“青霉素进入人体后,会分解出一些青霉噻唑酸,引起过敏。”孙忠实教授说,“当然,与大量杂质引起的过敏反应相比,此种过敏的发生几率要低得多。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在极个别人身上诱发过敏反应。”
  另一方面,刘又宁教授表示,有些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只接触到一点过敏原就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即使杂质再少也可能对他们造成威胁。
  美国用青霉素不做皮试
  据专家介绍,在很多国家,使用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确不必做皮试。“例如美国,他们的药品质量比我们要好,青霉素中杂质很少,药物的安全性很高。”孙忠实教授说。另一方面,医学界一致认为皮试的结果并不可靠。可能出现“假阳性”,即皮试呈阳性,其实患者并不会过敏,这样就耽误了患者的治疗;此外,还可能出现假阴性,即皮试无异常,但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美国避免过敏的主要方式是询问过敏史,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属于过敏体质。”刘又宁教授介绍。
  “其实在我国,皮试的准确率也只有70%左右。”孙忠实教授说。
  口服青霉素一直有争议
  其实对于口服青霉素是否需要皮试,我国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
  孙忠实教授说:“口服青霉素制剂中的高分子杂质不容易通过肠道吸收入血,并形成抗原,因此口服青霉素相对不易引起过敏。”
  刘又宁教授也认为,严重的青霉素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大多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时发生。口服青霉素过敏发生率较低,危害较轻,只要在使用前向患者询问过敏史,口服后再观察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基本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的过敏反应。
  但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国家药典一直要求口服青霉素也应该做皮试。而很多患者认为口服药物做皮试过于麻烦,于是往往不选择使用口服青霉素。“这对口服青霉素而言,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专家们表示。不过,他们也都强调,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意见未做修改之前,患者还是应该“照章办事”。
(责任编辑:叶惠玲)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血管】即可测试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眼下,不少家长对孩子长期咳嗽感到非常头疼,其实如果在咳……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青霉素类药(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过敏反应引起休克,皮试就是为了预防过敏的发生。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因人而异。青霉素过敏试验_百度百科
青霉素过敏试验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青霉素过敏试验机理
过敏反应系抗原与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后引起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属于药物的物质,进入机体后,其――青霉和青霉稀酸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全抗原――青霉噻唑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由于IgE与组织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故形成的抗体固定在某些组织的上和血液中的表面,使机体呈状态,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再次接受类似抗原刺激后,即与特异性抗体(IgE)结合,发生,导致细胞破裂,释放、、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使、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由于血管活性物质作用的部位不同及个体差异,故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青霉素过敏试验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试验过敏性休克
一般在做或注射药物后数秒或数分钟内闪电式发生,也有的于半小时后出现,极少数病人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1.症状 和 于是出现缺氧和窒息,病人主观感觉胸闷,堵塞伴濒危感,客观表现气急、紫绀、口吐白沫。
2.循环衰竭症状 患者面色苍白,,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3.由于脑组织缺氧,病人表现烦躁不安、头晕、面及、意识丧失,抽搐,。
4.皮肤过敏症状,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青霉素过敏试验血清病型反应
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全身、腹痛等。
青霉素过敏试验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有皮疹(),严重者可发生。
2.呼吸道过敏反应 可引起哮喘或促使原有的。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上述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常以呼吸道症状或皮肤瘙痒最早出现,故必须注意倾听病人的。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试验
皮试液的配制
液以每毫升含200-500u的等渗盐水溶液为标准(即皮试液浓度为200-500u/ml)具体配制如下:
以一瓶(80万u)为例,注入4ml则每ml含20万u.
取0.1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2万u.
取0.1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2000 u.
取0.1ml加等渗盐水至1ml,每ml含200 u.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青霉素过敏试验试验方法
取皮试液0.1ml(含20u)作皮内注射,观察20分钟后,判断试验结果。
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
青霉素过敏试验注意事项
1.试验前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和家族过敏史。
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注入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溶媒、注射器及针头应固定使用。
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和注射器等)。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
6.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同时报告医生,在医嘱单、、床头卡和注射簿上醒目地注明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青霉素过敏试验快速过敏
青霉素过敏试验原理
人体的体液含有许多电解质,这些电解质在体液中可以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这些离子的存在,体液就具有导电性,体液遍布全身,所以整个人体是可以导电的。青霉素结构具有酸,带负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青霉素负离子可在负极上产生定向移动,通过汗腺孔透入皮肤,可在局部起作用,也可通过血流到深部组织或全身器官,与体内全抗原。同时电流流过人体活组织,促进体,并加快人体体液的化学变化,促进皮肤组织的快速反应,从而使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能在电极的皮肤上看到阳性反应现象。 此法不用注射,具有无痛、快速、安全、设备无需灭菌处理、自动计时、交流电与直流电两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
青霉素过敏试验用物
过敏反应快速试验器,青霉素试验液(每毫升含1万单位的青霉素G注射用水溶液),,0.25%溶液,纱布。
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方法
部的3个头子上分别用两层纱布包扎,以便吸咐试验液。
1.在前臂内侧,用或浸湿的纱布或小毛巾揩净皮肤(忌用酒精),在电极板负极的方形头子上滴上配好的试液1滴,中间圆形正极上,滴注射用水1滴,另一圆形正极头子上滴0.25%试液1滴(在注射时用),然后将电极板束于前臂内侧面,松紧应适度。
2.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电流表指示电流需在50-80μA之间。如电流过高或过低,可调节电流表旋钮。电压维持在9-12V之间,待电流表指针稳定后,开动计时开关5分钟,当试验终了时,快速试验器自动报警,电流随即中断,取下电极。观察反应5分钟。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肤试验的结果判断
阴性:试验处皮肤的充血和压迹的程度,在及的电极板下均相同,1-2分钟后即消失,全身也无反应者为阴性。
: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周围充血或不充血。部分病员伴有痒、刺、灼、压等感觉或全身反应,为强阳性:如局部皮肤出现小丘疹,荨麻疹则为阳性。少数病员皮肤上出现,也为阳性表现.
为防止迟缓反应,须继续观察5分钟,并在注射前再观察一次。
青霉素过敏试验注意事项
1.试液每次1滴,不宜过多。若试液流到电极板上,将影响试液结果的正确性。
2.经常调换离子导入器铜头上的纱布,及时除去表面褐色氧化物,以保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
青霉素过敏试验急救措施
1.就地抢救 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 立即皮下注射0.1%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兴奋、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的作用。
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 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或等。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或配合施行。
4.抗过敏抗 根据医嘱立即给5-10mg或用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等。病人,立即行。
5.纠正和抗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 密切观察病人体温、、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霉素过敏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