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芍苓汤的中以下不是催情药成份的

金石翁芍散的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2012年
金石翁芍散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摘要】:目的:为了评价连续使用中草药复方金石翁芍散而产生毒副反应和严重程度,以及停药后的发展和恢复情况为拟定临床安全用药剂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石翁芍散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通过混饲给药方式在90只18-22g昆明系小鼠上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各组小鼠的血象及血清GPT均在正常范围。组织学检查,肝,肾,脾等均无中毒病变。饲喂30d,也未见毒副作用。结论:说明该制剂的临床用药剂量是非常安全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S853【正文快照】:
金石翁芍散是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科研人员基于中兽医学对鸡感染性疾病的认知结合现代免疫学机理和临床药效学方法而组方的,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扶正祛邪,活血化癖等功能。是临床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感染然性疾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制剂11一2]。为观察连续使用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俊;;[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04期
;[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6期
曾鹏芝,覃广泉,谢少龙;[J];农业与技术;2004年06期
思议;;[J];农家参谋;2007年07期
赵曼容;贾恢先;程国权;郭红云;;[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J];农村发展论丛;1999年01期
罗永江,胡振英,罗超应,张新国,史彦斌,尚若峰,郑继方,梁纪兰,崔颖;[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11期
陈建;周兴华;;[J];内陆水产;2006年09期
冯恩昌;;[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0年08期
贺建新;[J];渔业致富指南;200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六灵;秦运忠;陈懋弘;罗志军;;[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秦哲;杨志强;郑继方;罗永江;李建喜;;[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严作廷;王东升;杨国林;谢家声;李世宏;梁纪兰;余四九;;[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吴晓秋;;[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王更生;;[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周清澍;;[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牛兵占;;[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子龙;;[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丁晓卿;;[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教育文化类[C];2003年
拜根兴;;[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初雪;[N];安徽日报;2005年
民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姚先林;[N];中国旅游报;2001年
瞿德权;[N];中煤地质报;2007年
孙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江苏煤炭地质局一四七队队长
刘建国;[N];中煤地质报;2007年
周宗奇;[N];山西日报;2004年
本报记者 杨龙;[N];贵州日报;2011年
萧颂;[N];华夏时报;2006年
上海石材行业协会
茅明舫;[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海霞;[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李洪权;[D];吉林大学;2008年
王立民;[D];复旦大学;2006年
李新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马晓风;[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王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李勇慧;[D];山东大学;2011年
黄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王晓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眭骏;[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王玉峰;[D];延边大学;2010年
张英;[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熊明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刘战;[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曹岩;[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崔晓莉;[D];兰州大学;2007年
汪小红;[D];兰州大学;2007年
李润民;[D];山西大学;2007年
王慧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名老中医蔡友敬经验】_中医专业调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贴子:
【名老中医蔡友敬经验】
【名老中医蔡友敬 】发扬古义 融会新知的蔡友敬 蔡光斗 林禾禧 整理 编者按 蔡友敬,男,福建泉州人,1916年生。早年毕业于名医丁甘 仁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解放后曾先后担任泉州市联合中医院院长, 泉州大学医学院、泉州市卫生学校、福建中医学院教授,泉州市中医院 院长、名誉院长。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副会 长,福建省泉州市人大常委副主任,民革泉州市主委。 蔡氏早年崇尚“丁氏学派”,中年以后治病用药力倡顾护脾胃之 气,注意调节肾阴肾阳,疑难病症,沉疴痼疾,亦经蔡氏从脾肾入手每 获良效。他毕生著作丰硕,有《中医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蔡友敬 医案选》等。并有学术论文数十篇分别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影响甚广。 由于蔡氏在医疗、教学中的杰出贡献,1992年受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本文着重介绍蔡氏早年崇尚“丁氏学派”,中年以后力倡顾护脾胃、注意调节肾之阴阳的学 术思想。临证特色则重点反映蔡氏临床思路以辨证辨病相结合的特点,以及益气法的临床运 用,四味消毒饮治疗感染性疾病,蝉衣防风汤治疗过敏性疾病和水肿病的治疗经验等。医论医 话所言及的“论火”、“瘀血证”、“释劳风”等均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力作,所选医案及经验方又为 蔡氏经验之结晶。总之纵观全文,蔡氏崇尚“丁氏学派”,强调脾胃之治的思路与方法,对后学 之人皆为很好的借鉴。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 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 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告别死工资:送150美金,可提取
(一)外感热病注意察舌辨证 丁氏学派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是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而不拘于四时温 病。指出读了《内经·热论》以后,必须熟悉《伤寒论》和《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方书,这才能 全面学习外感病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丁氏医案》和《杂病讲义》对外感热病即贯穿这个观 点。所以蔡氏在学校就读四年中,认真对上述书籍进行阅读。当时,上海正在流行湿温病(即 肠伤寒),在丁济万院长亲自带领实习期间,湿温病例特多,在他的临床记录中,集案例共九 本,其中三分之一是湿温病,蔡氏感受特深,故其毕业论文《温病之史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即 由此而总结的。 蔡氏认为丁氏诊治外感热病,注意察舌辨证。从湿温病来说,湿温之邪,表里兼受,其热弥   第三卷431 #### 漫,蕴蒸气分时间最长,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与伤寒六经之传变相符合。概 言之: 1.邪在卫分、气分按三阳经治法。如初起表邪未解,舌苔必白腻,而胸闷泛恶,脉濡,用三 仁、桂枝、栀豉等方。如邪入气分,舌苔白腻而黄,壮热有汗不解,于甘露消毒丹之中加二三分 甘凉,如竹茹、芦根、滑石之类。如湿邪偏盛而见舌苔白厚腻,口渴喜热饮,小便短赤,用三仁汤 加滑石、黄芩同用。若湿在太阳热在阳明,热重于湿,而见苔白腻,质红绛、汗多、口渴、喜饮、脉 洪数者,用苍术白虎汤。若舌中有一圈无苔而边厚腻者,阴虚而湿盛也,此症难治,养阴不可, 燥湿不能,惟先用藿香、佩兰、橘皮、竹茹、苡仁等。数日后,苔见黄边厚腻而白,口渴稍引饮,或 口苦者,宜苦温中夹一分苦寒,用平胃散加黄芩五六分。若苔腻渐渐化黄,苔中带黄,口渴欲 饮,不辨冷热者,宜苦寒苦温并用。若苔黄较深,口苦反甚者,为热重于湿,宜七分苦寒,三分 苦温,用黄芩、黄连加白蔻、陈皮。如苔腻厚黄,而边红绛,口渴喜饮,小便短赤者,为湿有化燥 之象,用苦寒淡渗同用,黄连、黄芩、芦根、滑石、通草、苡仁等。如苔中黄腻厚,扪之干燥边红 绛,寒热胸闷,宜淡渗夹寒凉同用,银花、连翘合四苓散之类。如苔黄腻,口渴喜饮,胸中痞闷, 宜苦辛开泄,泻心汤主之,此乃湿热互结之征。如苔白腻,口甜盛者,用平胃散加省头草等,而 甜不去者,用乌梅、干姜,木来泻土法。若苔厚腻而白,兼见胸痞、脘闷、寒热往来,湿邪内伏募 原,轻则小柴胡去黄芩(苔转黄腻可加入),重则达原饮,此湿温病本治法也。 2.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如身热泄泻,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灰黄,脉濡数,用理中合小 柴胡汤等。如舌质淡苔厚白,腹满肤肿,脉象迟弱,为湿困太阴,健运无权,用五苓真武等方。 如湿温月余不解,身热汗多,神识昏糊,舌质淡苔干腻,脉沉细,急用参附回阳、龙牡潜阳之法, 得以转危为安。 3.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治法。如舌质红,苔干燥无津,身灼热有汗不解,烦躁少 寐,脉弦数,邪热入营,宜大剂生津凉营之品,用鲜生地、鲜石斛、天花粉等。若出现痉厥,则加 羚羊角等。甚则舌质红绛,唇焦齿干,神昏谵语,用犀角地黄汤及清心牛黄丸。 从以上所述,蔡氏根据丁氏治湿温病采取六经和卫气营血辨证,从舌苔的变化进行辨治, 是独出心裁,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疗效,找出了湿温病的治疗规律。
(二)内伤杂病辨别气血虚实 丁氏学派对内伤杂病认为除经典著作外,金元四大家各有所长,不得偏执。蔡氏早年深领 教诲,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学习精神,做到汇集群言,知所选择。并认真学习明清两代 的名家著作及其医案,对他的后学启迪很大,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所发展。例如: 1.对中风闭证和脱证的辨治:蔡氏认为中风当分闭脱两证,目定口呆,牙关拘急,痰声拮 据,气粗息高,面赤唇红,脉急洪大,皆为闭证之确据。若目合口开,气息微续,昏倦无神,面色  白,痰声隐约,脉急细微,皆是欲脱之显象。尤有甚者,则脉伏不见,自汗如油,肢冷青,撒手 遗尿,更甚极危之候。然而闭甚亦有目合神昏身僵者,必须以“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小便自遗, 脉虚”为准,疑似之间,尤当细辨,至于治法,则闭证宜开,惟开亦有法,一切芳香走窜如牛黄、至 宝、苏合类均不相宜,应用潜降。但当痰涎壅盛,药无下行之路,故不得不暂借开道之药,以稀 痰涎,通关散为佳。凡属闭证,先开其闭,即用大剂潜降,平其上逆之势,再用清滋之品,清其气 火,滋其阴液,腻补之药,非到最后时期,不宜妄用。脱证宜固,中风之本,由于肝肾阴虚,阴虚   第三卷432   #### 不能恋阳,孤阳浮越,则为脱证。治分三步,阳脱由于阴虚,阳厥上逆,宜大剂养阴恋阳,潜阳镇 固,如生脉、三甲复脉、大小定风之类加入金石潜降,此第一法。若肢冷脉伏,汗出淋漓,阳脱 在即,急用参附、龙牡等浓煎急灌,先回其欲脱之阳,阳气既回,再用养恋之法,此第二步。闭脱 开固,虽有不同,而肝阳化风,气血并上,则为一辙,故无论开固各方,潜镇终为必用之品。潜镇 药中,介类为最,金石次之。金石之中,又当分吸纳与镇坠两种,如磁石、龙骨、紫石英等有吸纳 为上。此证在程编《金匮讲义》中论述最明。 2.对虚劳病的辨证施治。首先在辨别阳虚和阴虚,蔡氏认为阴虚较阳虚为多见,阳虚者必 舌淡、便溏、汗出、畏寒;阴虚者,必舌绛、口渴、烦热。两者必须鉴别。在治疗方面,不论阴虚 或阳虚,对形瘦食少者,必须顾及其脾胃之气,在劳倦伤脾者,偏于阳虚,用补中益气法;有思虑 伤心,色欲伤肾,偏于阴虚者,用育阴潜阳,交通心肾法;有抑郁伤肝,气滞血瘀者,用解郁行瘀 之法;有阴枯肺损者,用清燥润肺,壮水养肺,培土生金法。种种方药,都是汇集前人的经验,根 据辨证要点,加以运用。总之,蔡氏对脾胃之气受戕,则损症难复,最为重视。 3.对痿证立论,宗《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论。阳明为十二经之长,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管 利关节。在《丁氏医案》痿痹门中,认为书有五痿之称,实则为二:热痿和湿痿。蔡氏对热痿的 治法,谓下病治上,乃古之成法,欲两足不痿,必须肺液输布,能下荫于肝肾。肝得血则筋舒,肾 得液则骨强,阴血充足,络热血清,并以舌质红绛,脉象濡数,为热痹辨证要点,故用清阳明之 热,滋肺金之阴为治。至于湿痿,蔡氏认为,湿热由外而内,由肌肉而入筋络,经脉壅塞,气血凝 滞,其证常见舌淡白而苔腻,脉象濡缓,根据《内经》“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 弛长为痿”,治宜补土逐湿,去瘀通络之法。用苍术、白术、红花、牛膝为之,另用茅山苍术500 克加苡仁250克、酒炒桑枝250克,煎沸泛丸,每服10克,连服二料可愈。由此可见,热痿和湿 痿根本不同,宜加详辨。 4.对痹证以热痹和风寒湿痹为分类纲领。关于热痹,据《内经》阳气多,阴气少则为热痹之 论,专清络热为主。蔡氏对用桂枝白虎汤无效的病例,手不能举,足不能步,痛处微肿,舌边红, 苔黄腻,脉弦小而数,诊为络热血瘀不通,用羚羊、石斛、白薇、丹参、当归、秦艽、牛膝调理而愈。 若风寒湿痹,气血两虚,不能驱邪外出,脉虚弦而浮,病在阳分,用玉屏风散加当归、白芍之类。 肝脾肾之不足,病在阴分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大小活络丹等。其中阴阳虚亏不同,必须加以辨 识。 综上所述,仅是丁氏学派一些主要经验,蔡氏继承之后,深有所得,在临床上收效甚多,尤 其是《丁氏医案》中证因脉治,都有很多心得,为后学树立良好楷模。 二、注重脾胃学说 处处护卫胃气 蔡氏在中年时期,值抗日战争进入紧张阶段,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人民更是颠沛流离,生 活日趋困难,于是脾胃疾病日渐突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转而潜心研究脾胃学说,以期适 应临床需要。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来已久,是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自《黄帝内经》、《金匮》启始,李东垣《脾胃论》之升补脾阳,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之滋润 胃阴,代有发挥。他撷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冶于一炉,逐渐形成了以调理脾胃为中心的学术   第三卷433 #### 思想。他认为,脾居中央能灌通其它四脏,为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 仓廪,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五脏六腑皆禀气 于胃”,“谷气通于脾”等。人体各部分,必须通过脾胃的运化作用而获得气血和营养的补给。 同时,脾胃又是人体抗御病邪的重要防卫机构,在预防和治疗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灵枢》提 出“肺为之卫”及张仲景又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李东垣认为“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 倍,则脾胃之气即满,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说:“诸病由脾胃生”。说明脾胃 在保持人体健康,抗御致病因素中的重要作用。总之,千百年来,我国无数医学先辈们在丰富 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形成的脾胃学说,以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所提出的防治疾病的观点和 创立的许多调理脾胃的著作方剂,经受了长期的考验,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 在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蔡氏体会尤深,临床应用颇广,他的经验是:  
千百年来,我国无数医学先辈们在丰富 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形成的脾胃学说,以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所提出的防治疾病的观点和 创立的许多调理脾胃的著作方剂,经受了长期的考验,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 在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蔡氏体会尤深,临床应用颇广,他的经验是:    (一)处处顾脾胃之气 蔡氏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根本的因素,就是人体内的正气不足,即所谓“正 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也就是李东 垣所强调的胃气、元气。因此,可以说正气就是胃气、元气。它的盛衰与脾胃功能的强弱有着 内在的联系,脾胃功能强则正气充盛;脾胃功能弱则正气不足。而正气的强弱,又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到预防和抗病能力,正如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他在临床实践中处 处顾及脾胃之气。对于六淫之邪,饮食失节,劳倦过度,七情失调,病后虚损,均能导致脾胃气 虚之证。其候为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少食懒言,四肢倦怠,腹满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边缘或 见齿痕,脉象缓弱。如涉及他脏,如不能散精于肝,则血的化源不足,导致肝血亏虚,而见食少 形瘦,视物模糊,月经量少或闭经。如不能统摄血液,则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累及于心,导致 心血亏耗,而出现心悸、失眠、面色无华、食少肢倦等心脾两虚之候。如土不生金,肺无所养则 出现形瘦咳嗽无力,少气懒言之症。如损伤及肾,导致脾肾阳虚,则出现腹满肠鸣,大便稀溏, 腰膝酸软,白带清稀,形寒肢冷或见尿少等土不制水病证。此时蔡氏遵循李东垣“治脾胃即所 以安五脏”的原则,强调健脾益气,投以四君子汤为主方进行化裁,以益气为法。蔡氏总结出十 二种配伍法,为他毕生经验之精华(见临床特色)。 《内经》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他进一步认为:凡病之发生和转归无不与脾胃有 关,诊病者必先察脾胃的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气之盛衰。因此,在临床上对外感或内伤必须 处处顾及脾胃之气。 1.预防和治疗外感时,蔡氏遵照《金匮要略》中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在预防和治 疗外感病中善用玉屏风散。他认为此方确有益气、祛风、固表之效。方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 和营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黄芪确实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它与防风 一收一散,共同协调,对体虚易受外邪者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即使在治疗外感病的过程中, 亦时时顾护脾胃之气,尽量少用大寒大温之药,以免耗气伤津,伤及脾胃。对于外感恢复期, 更强调益气健脾为法,临床常用六君子汤加味以善其后。 2.治疗内伤杂病时,蔡氏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如果脾胃发 生疾病必然影响心脏。如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营血大亏,则发生心病;脾胃气弱,不 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则可致肝病;脾胃气虚,土不生金,肺无所养,则可致肺病;脾胃虚弱,   第三卷434   #### 土不制水,则水邪泛滥,而致肾病。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 受气而俱病”的道理。所以历代医家对不少疾病,多以脾胃立法。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 当先实脾”,“治痿独取阳明”,“补肾不如补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等,可见脾胃之气 在内伤杂病中的实际意义。当然,内伤杂病中,其他内脏的疾病亦能影响和耗伤脾胃之气。因 此,他在内伤杂病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时时顾护脾胃之 气,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如肺病日久,可用健脾养肺法,使水谷之精微得以上输于肺,肺气充 沛,足以控制病情发展以至痊愈;肾病可以用健脾制水法,使肾脏之元阳得谷气以充实,达到阳 生阴长,气能化水,正气胜而邪自却;心病可以用补土生血法,增强供血来源,使血液充足,循环 通畅而心神得以安宁;肝病可用疏肝健脾法,肝喜条达,又主藏血,有赖于脾胃健旺,资助气血 的滋养,使肝体得以柔和而气火自平。因此可知从重视脾胃出发,确实得到满意的效果。故在 临床中,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实脾饮、归脾汤、逍遥散等方剂,都是蔡氏所常用,其理即在于 此。    (二)注意调理脾胃阴阳 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皆贵健运和畅,脾运宜健宜 升,胃纳宜降宜和。因此临床必须维持升降纳化、健燥平衡。他常说调理脾胃,贵在升降润燥 之调和,无使其偏。 1.升清阳与降浊阴:人体气机升降是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脾胃为人体气机升 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心肺,流布周身,灌溉四旁。胃主降,能受纳水谷并 使糟粕痰浊从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而升脾与降胃,又是相辅相成,相得 益彰,不可偏废;在病机上又相互影响。如脾气下陷,可致清阳不升,而出现眩晕久泻、虚胀,或 带下崩漏,虚损劳热等症,临床首推补中益气汤,蔡氏用之,每用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 甘草等甘温药,配合升麻、柴胡、葛根、荷叶等升提药,以益气升阳。其他一切气虚便秘,气短胸 闷者,亦皆同用此法治疗而获效。如果胃虚气逆之证,临床首推旋复代赭石汤、丁香柿蒂散等 补胃降逆之方。我们整理《旋复代赭石汤的临床运用》一文,就阐述其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而 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反胃呕吐等症,疗效甚佳。 同时,还要特别指出,蔡氏经过几十年摸索实践,对于脾胃升降失调,中焦寒热交阻引起心 下痞、呕逆、结胸等症,辛开苦降法以调之。他常说,辛开苦降即以脾胃升降之理论为其基础而 设的。我们整理《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一文,作为其经验的总结。 2.扶脾阳与养胃阴:蔡氏认为脾乃多气少血之脏,恶湿喜燥,气多于血,则脾之升降正常。 若劳倦伤脾,阳气受损,则脾之升降与运化失职,久而变为虚寒。此时,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 湿浊困脾,必须用温燥之品,临床上用温运法为多。证见少气懒言、食不知味者,以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调之。若食呆腹胀,口淡欲呕,大便不实者,香砂六君子主之。甚则中焦虚寒,泻下 或呕,腹痛绕脐者,理中汤投之。中阳式微,阴寒内盛,脘腹剧痛,畏冷喜按者,大建中汤用之。 但蔡氏常指出:燥能耗阴,易于伤胃,所以一方面尽量不用或少用大温大燥之药,如桂、附等,另 一方面主张燥湿之中,寓以濡润之品,以适应脾胃之性。在临床上,对于前者蔡氏喜用六君子 汤、香砂六君子汤,认为能益气健脾,又能温运脾阳,使湿化气行,不至耗伤胃阴。后者如必用 桂附等温燥之药,必佐以白芍以尽燥中兼濡,养阴保胃之功。总之,蔡氏调补脾阳多以平补、运   第三卷435 #### 补取胜,而不用峻补图近功,并反对一味壅补。 胃为多血多气之腑,恶燥喜柔润,故用润降为顺。若温燥过度,或火热炽盛,则使胃阴耗 损,或为胃阴不足之证。临证上蔡氏善用叶氏养胃方,润而不腻适当其中。同时又认为脾为胃 行其津液,胃阴之源乃脾阳之转输而成。因此,在用养阴滋润药中常常加入健脾和中之药,以 求阴阳协调平衡。 总之,叶天士所云:“脾为阳土,胃为阴土,脾恶湿,宜升宜燥,胃恶燥,宜降宜润。”蔡氏甚为 赏识。他认为脾胃中升与降,润与燥,在生理上是相互作用,以维护后天生命之功能。在病机 上,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因此,强调临证须察在脾在胃,权衡轻重,何主何从,正确处方用药, 以复脾胃升降润燥之机。 三、强调命门原气 维持生命动力 蔡氏晚年,声誉遍及泉州各县、市及海外、港、台、菲律宾,来诊者大都是疑难杂证。因此他 在注重脾胃学说的基础上,着重肾和命门的研究。他认识到肾与命门的关系,进一步探清命门 原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他大量搜集历代有关肾和命门的文献及有关现代学者的著作,探 讨了命门学说,曾于1981年概要地写出一篇《命门学说的探讨》,后来经过理论上不断探讨及 临床上不断实践,使他的思路更为完整了。他拟编写一本《命门学说的理论与临床运用》以阐 明命门学说的涵义、理论体系及临床运用。现将蔡氏对命门学说的学术思想概述如下:    (一)对命门位置的看法 命门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历代医家争论甚多。蔡氏认为张志聪《侣山堂类辨》根据《内经》 以论督脉,指出:“督脉之从上而下者,起于太阳之命门,上额交巅,络脑出项,循脊抵腰,下膂入 肾,是起于阳者,出于上之命门,而入于下之命门也。太阳与督脉乃阴中之生阳,本于先天之水 火,为性命始生之门,故上下出入之处,皆名命门。”提出了上命门与下命门之说。上命门即《灵 枢·根结篇》所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的位置。张志聪解释说:“太阳为水 火生命之源,目窍乃经气所出之门也。”其实以经络循行部位来看,督脉之别络与太阳起於目 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说明目不仅是经行出入之门户,而且 是命门与督脉及脑的生理功能上的联系,因此,称为“上命门”。 至于“下命门”呢?《素问·刺禁论》有“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之说,一般注家均释“小心”为 命门。张景岳《类经》云:“人之脊骨共有二十一节,自上而下,当十四节之间,自下而上是为第 七节,其两旁者皆命门穴。其中则命门外俞也。……故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正因为下命门 属于两肾之间,中医认为肾与命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张景岳又说:“肾两者坎外之偶, 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一以统两,两以合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赵养葵《医 贯》更说:“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是真君真主,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 见,两肾之中,是安其宅也。”这样,我们可以认识从上命门之目、脑,下命门之两肾之间联系在 一起,即是整个命门的位置,类似于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命门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 统。因此把上下命门联系在一起,即是整个命门系统的位置。   第三卷436   ####    (二)对肾间动气———
蔡氏曾治疗一例由市儿童医院住院而转来会诊的患儿,6岁,高热(40℃)入 院,经各项检查诊断为右下叶肺炎,用多种抗菌素治疗,发热转为上午热退,下午晚间又升为 40℃,但神志清楚。告请蔡氏会诊,诊断为少阳发热,而投用小柴胡汤加青蒿、秦艽治疗,三天 后,热即退而痊愈。 实践证明,疾病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不同阶段,运用辨证和辨病的长处,分阶段结合治   第三卷442   #### 疗,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上述几个辨证的观点,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临床实践,正确 对待不同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吸收两者之长,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疗效 的关键。    (三)几种结合的方式 蔡氏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比较全面的认识疾病,因而提出如下 四种结合的方式。 1.以中医理论的特点进行结合 中医理论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强,概括性较高,从运动的观点出发,认识机体和疾病的关系, 既注意疾病的普遍性(共性),又注意疾病的特殊性(个性),前者就是“异病同治”,后者就是“同 病异治”。 根据中医理论,六腑“泻而不藏”,是“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对由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六腑 不通,临床上病理反映,即出现不通则痛的疼痛症状,依照这个理论,一切急腹症的共性“不通 则痛”,在治疗上就要“以通为用”,作为治疗总则,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属于梗阻类的急腹 症,如肠梗阻、胆道梗阻、阑尾炎等所出现的疼痛,就采用“通里攻下”法再结合辨证施治的规律 进行治疗,结果使一部分病人免于手术获得痊愈,从而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蔡氏在治疗一个 急腹症病人,就是采用此方法。 洪某某,女性,46岁,本院工人,1977年10月11日入院。 患者自诉于昨晚十二时半开始,下腹部剧烈疼痛。今晨8时到本院内科检查,发现麦氏点 压痛明显,腹软,但无呕吐。询问病史,大便经常秘结,数天一次,已一周来未大便。月经正常。 血象:白血球8300/mm 3 ,中性79%,淋巴21%。拟诊为急性阑尾炎。请外科会诊,认为急性单 纯性阑尾炎,动员患者住院手术治疗。但患者不同意,乃住中医科治疗。 10月11日初诊:患者右下腹剧烈疼痛,阑尾穴压痛明显。大便一周未通。饮食正常,小 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脾胃失调、气血瘀滞、肠内郁热,尚未成脓。宜通腑散瘀 清热,用大黄牡丹汤加减。 处方: 生大黄10克、元明粉10克、粉丹皮10克、败酱草30克、生苡仁10克、金银花10克、川楝 肉10克、桃仁泥10克、延胡索10克、生甘草3克,服1剂。 10月12日二诊:服药后,大便已通,日泻3~4次。腹部疼痛已减,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腑气已通,瘀血亦减。再拟原法加减,上方去大黄、元明粉,再服1剂。 10月13日三诊:右下腹痛已消失,但尚有压痛,大便已通,疲乏无力,食欲较差,苔薄黄, 脉沉细,瘀滞已除,正气亦虚,再拟清热祛瘀,健脾益气。 处方: 金银花10克、连翘壳10克、败酱草15克、川楝肉10克、苏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云茯 苓10克、制陈皮10克、生甘草3克,服1剂。 10月14日四诊:诸症基本消失,无任何不适。苔薄、脉沉细。再拟健运脾胃,以善其后。 处方:   第三卷443 ####   苏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制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生甘草3克。 服1剂痊愈出院。 又如蔡氏根据中医脏腑辨证为“肝肾阴虚”的病理,采用“滋补肝肾”的杞菊地黄丸或一贯 煎,治疗高血压、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不同疾病,属于“肝 肾阴虚”类型者,均同此法治疗,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这些病例,都是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论治的规律,对西医所称的病,进行“异病同 治”,从而找到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2.以西医理论的特点进行结合 西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注意形态学的观察对疾病的局部变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治 疗措施就针对性强,这是西医的长处。 例如对肺脓疡的处理,西医的处理原则是“有脓必排”。华山医院中医科,运用“有脓必 排”这个理论,采用中药桔梗这一强有力的含皂素的祛痰药,结合中医的辨证,分阶段在X线 配合下,对肺脓疡进行治疗。 第一阶段,病人多由于炎症与脓液引流不畅而发热,X射线上见脓腔有水平面。以大量桔 梗12~15克配合鱼腥草、鸭跖草、半枝莲、野荞麦根等清热解毒药的应用,则见病人咯出大量 脓痰;第二阶段,病人咯出大量脓痰后,热退,X射线片上脓腔全显而无液平面,则以桃仁、冬瓜 仁、苡仁祛瘀化痰,以破散脓腔,并继续应用上述清热解毒药以消炎;第三阶段,X射线复查,炎 症又退,但脓腔未闭,可在消炎祛瘀基础上加用黄精、白芨补肺扶正,以达脓腔闭合。按上法治 疗,平均一个月左右,脓腔完全消失。这证明正确地运用西医理论进行中西医结合是可取的。 在上述资料的启示下,蔡氏在1975年5月间,治疗一例苏姓患者,女性,在X射线片上提 示右肺下部有一直径5cm圆形透明区,壁厚光滑,中央一液平面,诊断为肺脓疡,其临床症状符 合此病诊断。第一阶段吐出大量脓血,发热胸痛,属于热壅血瘀,即用大量桔梗15克加银花、 连翘、鱼腥草、白花蛇舌草、三桠苣之类清热解毒以消炎;第二阶段X射线提示右下叶基底段 有一空洞,脓腔显出,发热退,脓血减少则以桃仁、生苡仁、冬瓜仁配合败酱草和上述清热解毒 药以祛瘀化痰;第三阶段X射线复查,脓腔缩小,尚未愈合,面色萎黄,食纳减少,属正虚邪实, 改用祛瘀化痰,补肺扶正之法,用白芨、白术、党参、黄精、苡仁、瓜仁之类。最后症状消失,X射 线复查肺部正常,达到痊愈,共治40天左右。说明以西医辨病理论,结合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 是良好的。 3.以中西医理论各自的特点进行结合 对某些疾病,单用中医辨证或西医辨病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根据病人的不同年 龄体质,发病原因和机体对疾病反映的临床表现,充分发挥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理论长处, 互相取长补短,则可提高疗效。 例如慢性肾炎肾变期,从西医辨病,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 的基底膜因变态反应性损害,引起的通透性增高,致使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产生蛋白尿,而血 浆白蛋白的降低,即引起严重浮肿。这时往往先用激素治疗,收效甚大,疗程虽短,但副作用 大,复发率高,疗效不巩固。如果此时加上中医辨证,运用健脾补肾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则可 以克服上述的副作用,反复率少,疗效比较巩固,但疗程长,收效较慢。两者各有长短,当病人 高度浮肿,排出大量蛋白尿时,先用西药激素控制为主,中医辨证为辅;当病情稳定之后,则以   第三卷444 #### 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而激素逐渐撤消。根据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特点,把中西两种方法 结合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蔡氏在临床上治愈多例慢性肾炎,对此他深有体会。 又如急性肿瘤,西医辨病着眼于肿瘤原发部位,针对肿瘤的性质进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 疗,这对消除瘤体有一定好处。但对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却受到破坏,影响全身机能。特别是 晚期肿瘤病例,全身功能衰退,若应用化疗或放疗,则体质更差而趋向恶化,形成“正不胜邪”阶 段。此时若用中医辨证,从整体着眼,采用扶正健脾,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软坚祛瘀等扶正祛 邪方法,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使治疗肿瘤的疗效提高,生存时间也能获得延 长。 4.以中西方药的特点进行结合 中医用药处方的传统是按照理法方药来制订的,是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规律而发挥效用 的。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目前一些疾病,如果按辨证治疗,有时不能 取得明显的疗效。因此,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张处方中,包括这两方面的功效, 是能提高疗效的。 例如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过去如果按照中医辨证,认为是下焦湿热而用八正散等为主进行 辨证治疗,症状消失很慢。效果并不显著,蔡氏在临床上常结合西医辨病而加上几种抗菌的中 药,效果就很明显,不必再用西药抗菌素治疗,其处方如下:清热:黄柏、知母、木通、柴胡;利湿: 车前、滑石、淡竹叶;抗菌: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这样组成的一张处方,既体现辨证, 又体现辨病,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 又如肝炎活动期病人,血清谷丙转氨酶经常增高,如果按照中医辨证属湿热蕴蒸,肝气郁 滞,肝胃不调,湿邪困脾,肝阴亏损等类型,而采用茵陈蒿汤、柴胡疏肝散、胃苓汤、一贯煎等,虽 然症状有所改善,但谷丙转氨酶都不能下降或下降很慢,蔡氏根据文献报导结合自己的经验, 在急性期于中医辨证处方中加入虎杖或垂盆草,于慢性期加入五味子,即可在短期内把谷丙转 氨酶降低,这也证明辨证与辨病用药结合,有助于发挥处方的作用,确能提高疗效。 二、益气法的临床运用 益气法亦称补气法,是针对气虚证而设立的一种治法。蔡氏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益气法治 疗多种疾病,均获得满意效果,常用配伍方法如下: 1.益气解表法:由益气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气虚,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易 倦,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或沉而无力等证。常用黄芪、人参与羌活、防风、麻黄等同用。临床 上用于虚人、老年人、病后体虚的外感病。1972年曾治一老人,其症状为头痛、畏冷、倦怠身楚 咳白痰。动则咳剧,声微纳减,舌淡苔薄白,脉浮大无力。服用荆芥、防风等药后,虽汗出后头 痛减,但旋而复来。转蔡氏诊治,断为气虚外感。服用黄芪、党参、防风、杏仁、前胡、白芷、甘草 后,近月之疾,始得安复。 2.益气固表法:是治疗表虚,卫阳不固之证。病人心悸、气促、自汗盗汗,动则加剧,身倦乏 力,舌淡脉弱。常用党参、黄芪配合浮小麦、白术、牡蛎、芍药等。如患者黄某某,女,60岁。因 风心、心衰、心纤住院。经中医药治疗后,心衰、心纤明显控制,惟盗汗仍甚,伴身倦纳减,
二、癫痫案 蔡某某,男,13岁,学生,石狮市人。 初诊:1992年2月3日。 主诉:癫痫发作已3年。3年前5月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白沫,约10分 钟后清醒,醒后如常人。在晋江市医院诊断为癫痫,以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西药进行治疗。服 药后发作时间缩短至5分钟,每年发作10余次。最近频繁发作,前两天晚上又发作,症状加 重。 诊查:舌苔薄黄,脉象滑细数。 辨证:风痰上扰,蒙蔽心包。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止痉。 处方:双钩15克、胆南星10克、枳实10克、盐竹茹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白芍15 克、龙齿10克、茯苓15克、天竺黄15克、甘草3克。 服3剂。 鲁米那0.03克2次/日。 二诊:1992年8月3日。 半年来,患者家属按上方继续服用;鲁米那逐渐减量,一个月后停用。专用中药上方治疗, 癫痫未再发作。7月中旬因咳嗽、痰白、量多、苔薄白,脉沉滑,原方加浙贝10克、杏仁10克,3 剂后咳嗽即愈。后再服上方半个月,病即控制,即示停药,跟踪调查,至今已两年未发作,临床 痊愈。 〔评析〕癫痫是一种短暂性发作性脑系疾病,为宿痰,根治颇为棘手。蔡氏认为癫痫发作 时,以卒然昏倒,四肢抽搐为主证,应属于内风证。其发病机理主要与积痰有密切关系,故有 “无痰不作痫”之说。但与风、火诱发亦为重要。盖郁怒伤肝,惊恐伤肾,肝郁化风,肾虚火动, 风火相煽,触动内伏痰浊,使痰随风火上升,蒙蔽心包,因而发作癫痫。蔡氏对治疗本病,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运用自拟“钩胆定痫汤”,结合临床随证加减治疗,以除废为主,佐以熄风清火, 以达到定痛的目的。本病例,即以此方进行治疗。若热偏盛者加黄连6克;风偏盛者加全蝎6 克、僵蚕10克、白芍15克、真珠母30克;痰浊偏盛者,加石菖蒲10克、远志6克、郁金10克;阴 重者加熟地15克、山萸10克。方中钩藤熄风止痉,胆星祛风涤痰,温胆汤清热化痰,天竺黄 祛痰清热、镇静安神,青龙齿平肝潜阳。诸药合用,共奏熄风清热,除痰镇惊之效。 对于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纳、鲁米那等而病情未能得到控制或一停药即发作者, 蔡氏认为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随着症状缓解,逐渐减少其用量,直至停服。这样处理癫痫发作 很快得到控制。控制后一方面继续服本方,俟病情稳定之后,视患者情况或改用六君子汤或用 六味地黄丸加味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三、慢性泄泻案 纪某某,女,25岁。   第三卷455 ####   初诊:1991年11月14日。 主诉:腹泻,粪便中含有粘液时有浓血,每日4~5次伴腹痛两年。 病史:患者两年来大便溏泄,夹有粘冻,并有脓血,稍进生冷油腻或劳倦之后诱发,发作时 腹痛腹泻,经某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揭示:12厘米处有一如花生米大溃疡面,有脓性分泌物, 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显效而求诊。目前,大便溏薄,日行4 ~5次,质粘夹有脓血,伴肠鸣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象弦细。 辨证:脾胃虚寒,肠中湿热蕴积。 治法:益气、健脾、温中,佐以清利湿热。 处方:连理汤加味。 党参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炮姜6克、木香6克、白头翁15克、防风10克、白芍15 克、川楝12克、延胡10克、甘草3克。服3剂。 11月18日复诊:肠鸣腹痛已减,大便日2~3次,脓血未见,原方去白头翁,再服3剂。 11月24日三诊:肠鸣腹痛已除,大便日1次,质软,少许粘液,时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细,原方去川楝、延胡加川朴6克、槟榔10克,再服5剂。 12月4日四诊:大便已成形,日一次,余症消失,改服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评析〕慢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泄泻。病变 以溃疡为主,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及粪便中有粘液和脓血,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临床上固 然可分为多种症型,但蔡氏认为主要病机在于脾胃虚寒,肠中湿热,气机不利,以致虚实夹杂, 寒热交错之证。此与《证因脉治》中之连理汤证相符,所以他用此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 殊佳。 脾胃属土,职司运化。脾胃虚寒,则运化无权,清浊升降之机受阻,故腹痛腹泻随之而起。 同时肠有湿热,湿浊下注,故大便粘液夹有脓血。湿热交织,积滞内阻,气机不畅,而致肠鸣腹 胀。从上分析,本病例属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治疗时应苦降辛开,补泻结合,用黄连、黄芩泄热 燥湿,坚阴止痢;炮姜、木香,其性辛温,振奋阳气,宣开湿郁。黄连配木香、槟榔使壅于胃肠之 湿热得以宣泄;党参、炮姜、白术温运中焦,补益脾胃,则中运有权、升降复常,腹泻自止。大便 中夹有脓血,用白头翁配芩、连清热解毒,方中防风性温,味甘辛,取其升阳散湿之功,诸药合 用,以达苦泄辛通,健脾和胃之效。 四、风水(急性肾炎合并肾衰)案 黄某某,女,10岁,学生,泉州人。1977年10月25日住院。 主诉:脸部浮肿10多天,尿量减少。 病历摘要:患儿于10多天前,脸面出现浮肿,自觉全身疲乏无力,就诊于市人民医院,拟诊 肾炎。当时感觉恶心厌食,稍有咳嗽,头晕,尿量很少,每天排尿4~5次,每次仅10多毫升,整 天总量不到100毫升,病情严重。 入院检查:体温36.7℃,呼吸20次/分,血压215/96kPa。神志清楚,脸部浮肿,面色苍 白,呼吸平顺,心率72次/分,心律齐,肺部无明显体征,腹部柔软,腹壁轻度浮肿,两侧下肢有 凹陷性浮肿,右侧下颔部可触及一蚕豆大淋巴结,活动性大,无明显压痛,胸部可见散在小出血   第三卷456   #### 点。化验检查:血红细胞310万,血红蛋白7.5克%,白细胞总数16200,中性细胞91%,淋巴细 胞9%,血小板56000。尿常规检查:红色带血(血尿),混浊,蛋白(++++),白细胞:少许,红 细胞(++++),上皮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血液生化检查:血钾5.4毫克当量/ 升,血钠136毫克当量/升,非蛋白氮87.6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10.7容积%。 入院诊断及处理经过:急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立即给予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 天两次。口服双氢克尿塞12.5毫克,每天3次,维生素B 1 10毫克,每日3次。静脉滴注利尿合 剂。经过两天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患儿仍厌食、恶心,有时伴呕吐。再复查:二氧化碳结合力 为27.8容积%,非蛋白氮110毫克%,即给灭吐灵、安钠加、罂粟碱、速尿、甘露醇、碳酸氢钠、 地塞米松治疗,但尿量仍未增加。于10月29日患儿脸部浮肿加剧,伴咳嗽,神志模糊,呼吸深 长,鼻翼煽动,口唇轻度发绀,右背可闻及湿性罗音,大小便失禁,尿量仍少,大便稀溏,考虑为 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发肺炎。除采用强心、抗感染等措施外,并用H型和Na型离子交 换树脂进行结肠透析,病情即明显好转,诸证均减轻。实验室检查:非蛋白氮下降为88毫 克%,二氧化碳结合力48.5容积%,血钠118毫克当量/升,血钙6.4毫克%,血钾3.2毫克当 量/升。尿常规检查: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在 病情好转期间,配合肝铁片,三磷酸腺甘,辅酶A,苯丙酸诺龙,维生素B 12 等帮助机体恢复功 能。住院治疗近60天,12月21日最后检查:蛋白少许,管型完全消失,基本治愈出院。 患儿在患病期间,密切结合中医药治疗。从11月2日起,由蔡氏进行诊治,其经过如下: 11月2日初诊:患儿发病至今已20余天,现眼睑面部浮肿加剧,下肢略肿,神情淡漠,呼吸 深长,咳嗽痰多,色黄稠粘,鼻翼煽动,喘急,胸闷不舒,口唇轻度发绀,小便量少,大便溏薄,苔 黄,脉数。证属风热之邪犯肺,肺气不宣,通调不利。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处方:蜜麻黄3克、连翘壳10克、赤小豆30克、淡黄芩6克、地骨皮10克、生苡仁15克、嫩 前胡6克、白茅根30克、车前子10克、生甘草2克。 治疗经过:11月2日至17日,服上药,咳嗽减轻,浮肿略消,鼻煽略定,小便量逐渐增加,而 饮食较差,苔薄黄,脉弦数。风热之邪较退,肺之通调不利,脾之健运失常,服上方5剂后,去地 骨皮、黄芩、前胡,加淮山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6克、益母草10克等,续服11剂, 咳嗽痊愈,小便量大增,鼻煽动亦平,浮肿亦较消,食纳量增进。 11月18日到20日,发现患儿口腔糜烂,小便短赤。尿检:蛋白(++),红血球(+++), 颗粒管型(+)。舌红苔黄,脉细数。认为是肺热下移之象,改拟清脾、泄热、利水之剂。处方: 白茅根30克、赤小豆30克、连翘壳6克、桑白皮10克、福泽泻10克、茯苓皮15克、大小蓟各6 克、粉丹皮6克、川黄柏6克、车前子6克。服3剂。 11月21日至12月15日,服上方后,面部浮肿已消,小便亦已清长。(尿检:蛋白少许,颗 粒少许,尿量每日2000ml)。惟面色苍白(血检血红蛋白5.5%),心悸乏力,舌淡红苔薄黄,脉 细数。此乃病后气血不足,余热逗留之象。治宜益气养血,清热利水。 处方: 潞党参10克、生黄芪10克、大熟地6克、鸡血藤15克、黄精10克、白茅根15克、连翘壳6 克、车前子10克、福泽泻10克、怀牛膝6克、赤小豆30克、粉丹皮6克、益母草10克。共服20 剂。 12月16日至18日,发热畏冷,咳嗽无痰,咽痛,小便红赤,舌质淡,苔黄,脉细数。此乃复   第三卷457 #### 感风热,肺气不降。治宜清热、宣肺、利水。 处方:蜜麻黄5克、连翘壳10克、赤小豆30克、淡黄芩6克、白茅根30克、金银花10克、益 母草10克、车前子10克、福泽泻10克、板蓝根10克、生甘草3克。服3剂。 12月19日至21日:发热已退,咳嗽咽痛亦除,但面色苍白,心悸,舌红苔黄,脉象沉细。乃 正气已虚,余邪未清。再拟益气养血、健脾清热之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桂苓归芍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