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炒烹炸焖溜熬炖用什么油才最健康

栏目最新文章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信息备案:豫ICP备号
中医养生网提供全面的中医养生、养生之道、养生保健资料、健康养生、生活保健小常识等相关方面健康养生知识!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个人可能每天都要吃油,但都吃了什么油?吃对了吗?其实,不同的烹调方式,适宜选用油的种类也不同哦~
  一张表看懂咋吃油
  4种常用油,就要这样用
  1. 橄榄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达83%。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橄榄油应成为中老年人食用油的首选。
  橄榄油含有清淡香味,适合制作凉拌菜。也可用水煮菜后,浇上橄榄油食用。用橄榄油炒菜时,油温不超过190摄氏度时,橄榄油不会受到影响。
  建议每天或隔日进食橄榄油,每日总量不超过35克。
  2. 花生油
  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花生油价格相对于橄榄油低,且更耐高温。
  对价格敏感者,可用花生油作为主要烹调油。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花生油,油烧到7至8分热即可,避免出现烧到冒烟的程度。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3. 豆油
  豆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较低,约为20%左右。
  豆油和橄榄油交替食用,可有效补充豆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不足。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豆油,微微烧热后烹调。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4. 菜籽油
  人体对菜籽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但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
  尽量进食低芥酸菜籽油。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3个错最容易犯!
  长期只吃一种油
  都说橄榄油极好,那我就把家里的油换成橄榄油,别的油不吃了!这种想法可千万要不得。
  橄榄油富含油酸,其作为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性质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心脏及血管健康。但是,不同油品营养也不同,像橄榄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低,平常只吃这一种油可不行!
  橄榄油应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换着吃。不能简单认为只有橄榄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为纯能量食品,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用烹调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即可。
  像老爸老妈吃惯了几十年的香油,用橄榄油拌菜后感觉味道不够浓,又滴了香油。但这样很可能使一天的用油量超标,拌菜只用一种油即可。
  先倒油再开火
  炒菜时,不要先倒油再开火、等油锅冒烟才开始炒菜。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症风险。此外,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
  正确做法是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避免营养损失和产生致癌物。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jksb2013)
此内容已获授权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您吃对了吗?
底部随手点赞哟↓↓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煎炒烹炸一油搞定 长寿花玉米油健康首选
来源:西安热线
  吃,是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要吃就离不开煎、炒、烹、炸。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们呢,它们与健康有着何种联系?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营养专家陈老师。陈老师表示:&煎炒烹炸里的学问大了,做对了、吃对了,才有利于健康。&
  油是煎炒烹炸不可缺少的辅料,通常建议多食用植物油,像玉米油,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三大健康油种之一,无油烟、不油腻、高烟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长期食用不会造成胆固醇堆积,且富含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长期食用有益身体健康。而在众多玉米油品牌中,长寿花玉米油连续八年销量领先,是广大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健康油品。
  记者获悉,长寿花玉米油是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健康油品之一,不仅从人体机能角度阐释健康,更从饮食习惯、烹饪习惯等多维度去引领健康饮食新风尚。长寿花玉米油全部原料均精选自长寿花绿色产业基地,且全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确保原料绿色天然无污染。同时,采用100%压榨一级,最大限度保留玉米油营养,健康品质更胜一筹。煎炒烹炸一油搞定?首选长寿花玉米油。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郑州妈妈网账号定期推送同城活动,郑州美食,购物打折,亲子育儿等诸多优质内容,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广告合作:微信susan8b)
  食用油是我们每天炒菜做饭必不可少食材,超市里玲琅满目的食用油常常会让我们挑花了眼,其实不同油有不同的健康吃法!并不是随便买一瓶油就回家炒菜了,吃不对反而有害健康!
  做菜用什么油最好?请您记好了!
不同油的不同的健康吃法
  花生油――最适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因此算是均衡型植物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怎么吃最健康?
  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需要注意的是:
  花生油分为压榨产品和溶剂浸提产品,前者更香,购买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等级高的产品,这是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这方面风险。
  大豆油――最不适合炒菜
  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51.7%、油酸22.4%、亚麻酸6.7%和棕榈酸11.1%,由于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维生素E,。
  此外,大豆油还含有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作用。
  怎么吃最健康?
  植物油怕热,最好只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煲汤及调馅。
大豆油为啥不适合炒菜?
  有实验对常见的四种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产生的油烟浓度和组成进行了研究。
  产生油烟浓度排名为:
大豆油 &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调条件下,大豆油产生油烟的浓度及有害物种类和总浓度都明显高于其他3种食用油,因此建议家庭在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选择大豆油。
  专家建议:
  家庭在做饭时应该养成使用抽油烟机的习惯,同时开窗通风。
  橄榄油――最好凉拌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
  橄榄油和橄榄果渣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
  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降低外围血管疾病,改善大脑功能,有助于女性延年益寿。
  怎么吃最健康?
  最好是用橄榄油凉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只用于凉拌或做汤。
  需要注意的是:
  1、橄榄油“高温敏感性”强,一旦油锅起烟,就会产生烟雾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风和白内障等疾病危险。
  2、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橄榄油掺假现象比较常见,选购时不要贪便宜。
  小麦胚芽油――凉拌
  小麦胚芽油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麦胚芽油富有多不饱和的欧米伽6脂肪酸,该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皮肤及毛发生长,有益骨骼健康。
  怎么吃最健康?
  可以用来做酱、酱汁和蘸料,最好不加热!
  芝麻油――凉拌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病。
  怎么吃最健康?
  最好用于凉拌、蘸料或做汤添加。芝麻油的香气经不住高温加热。
  需要注意的是:
  通过传统压榨法或水代法生产的芝麻油,在香气和营养价值上更好。
  亚麻籽油――凉拌
  亚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
  怎么吃最健康?
  最好用于凉拌,因为亚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热。
  专家建议:
  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当选择亚麻籽油,对智力发育、延缓记忆力下降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
  亚麻籽油不饱和程度太高,开封后要尽快吃完。
可以耐高温的油
  茶籽油――可以日常炒菜
  茶籽油和橄榄油十分类似,均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其油酸含量甚至比橄榄油还高,可达80%以上,营养价值、食疗功能两者不分伯仲。不过,相比橄榄油,国产茶籽油性价比更高。
  怎么吃最健康?
  菜籽油吃法最普通,可以采用红烧、油炸、烘烤、煸炒等多种烹饪方法。
  猪油、黄油、牛油――加工面点
  猪油中含饱和脂肪酸43.2%、油酸44.2%、亚油酸8.9%,由于饱和脂肪酸占比很高,因此称为饱和型食用油,和它类似的还有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以及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于饱和程度较高,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这是最为突出的优点。
  但是,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以猪油为例,平均每百克含胆固醇93毫克,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怎么吃最健康?
  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专家建议:
  除大运动量人群外,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脂,因为摄入肉类和奶类足以获得充足饱和脂肪酸成分。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最好明白,难忘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还是控制食用为妙。
  我们可以为你提供
  独家亲子孕育实用攻略
  优质本地生活信息
  免费亲子活动
  超赞福利放送
  {想进郑州同龄宝宝微信群
  加喵姐微信:}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1338文章数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煎炒烹炸by红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