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胎儿心脏彩超,显示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起始部发出一条血管由气管后方向右肩部走行,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是

胎儿心脏彩超提示,右位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可能,请帮忙分析下这种情况_育儿问答_宝宝树
胎儿心脏彩超提示,右位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可能,请帮忙分析下这种情况
当时年龄:胎儿24周,今天产检三维查出胎儿心脏异常右位主动脉弓伴U型血管环对胎儿有没有危险呀_妈妈网问答
向您推荐:
宝宝年龄:孕7个月
所有回答:0
最佳回答:0
采纳率:0.00%
胎儿24周,今天产检三维查出胎儿心脏异常右位主动脉弓伴U型血管环对胎儿有没有危险呀
宝宝年龄:宝宝9个月
所在城市:Array
所有回答:306761
最佳回答:45006
采纳率:14.67%
你好,这个时候有这种情况的话还是要进一步的复查,要按时到医院里面去做复查。
暗暗汽 2人回答
kangmei5718 1人回答
copylife2067 1人回答
蓉蓉儿宝贝520 6人回答
沫宝 4人回答
辛普森qq 4人回答
兰????兰 4人回答
小才德元 2人回答
诗军 2人回答
宝马奥拓 4人回答
共有2个答案
全部回复列表
萱萱宝贝⊙﹏⊙
宝宝年龄:宝宝3岁
所在城市:未知
所有回答:205699
最佳回答:34468
采纳率:16.76%
萱萱宝贝⊙﹏⊙
你好怀孕二十四周今天做三维彩超检查胎儿心脏异常的情况,对胎儿是有影响的,
03-29 15:13
你好怀孕二十四周今天做三维彩超检查胎儿心脏异常的情况,对胎儿是有影响的,
宝宝年龄:宝宝1岁6个月
所在城市:未知
所有回答:97839
最佳回答:6615
采纳率:0.68%
宝宝1岁6个月
不用太担心的听从医生的建议安排吧,祝福宝贝健健康康的出生。
03-29 15:11
不用太担心的听从医生的建议安排吧,祝福宝贝健健康康的出生。
亲爱的宝妈,验证码是为遏制小广告横行,如果您的账号属于误判,请点击~
客户端下载推荐专题: |
您当前的位置:&>&&>&&>&
&&心脏的外形和血管(前面观) - 解剖图片 (点击下方解剖图片可显示大图)
上一幅图:
下一幅图:
心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尚有4条沟。
心尖 cardiac apex圆钝、游离,由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与左胸前壁接近,故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l-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心底 cardiac base朝向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的右心房构成。上、下腔静脉分别从上、下注人右心房;左、右肺静脉分别从两侧注入左心房。心底后面隔心包后壁与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等相邻。
心的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一小部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该面大部分隔心包被胸膜和肺遮盖;小部分隔心包与胸骨体下部和左侧第4~6肋软骨邻近,故在左侧第4肋间隙傍胸骨左侧缘处进行心内注射,一般不会伤及胸膜和肺。胸肋面上部可见起于右心室的肺动脉干行向左上方,起于左心室的升主动脉在肺动脉干后方向右上方走行。隔面(下面),几乎呈水平位,朝向下方并略朝向后,隔心包与隔毗邻,大部分由左心室,一小部由右心室构成。
心的下绿(锐缘)介于隔面与胸肋面之间,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左缘(钝缘)居胸肋面与肺面之间,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仅上方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参与。右缘(不明显)由右心房构成。心左、右缘形态圆钝,无明确的边缘线,它们隔心包分别与左、右隔神经和心包膈血管以及左、右纵隔胸膜和肺相邻。
心表面有4条沟可作为4个心腔的表面分界。冠状沟 coronary sulcus(房室沟)几呈额状位,近似环形,前方被肺动脉干所中断,该沟将右上方的心房和左下方的心室分开。前室间沟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和后室间沟posterior interventricular eroove分别在心室的胸肋面和隔面,从冠状沟走向心尖的右侧,它们分别与室间隔的前、下缘一致,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会合处稍凹陷,称心尖切迹 cardiac apical incisure。冠状沟和前、后室间沟内被冠状血管和脂肪组织等填充,在心表面沟的轮廓不清。在。已底,右心房与右上、下肺静脉交界处的浅沟称后房间沟,与房间隔后缘一致,是左、右心房在心表面的分界。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点crux,是心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处是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互接近之处,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由于在此处冠状沟左侧高于右侧,后房间沟偏右,后室间沟偏左,故房室交点不是一个十字交叉点,而应视为一个区域。
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回流的静脉血,绝大部分经冠状窦汇入右心房,一部分直接流入右心房;极少部分流入左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本身的循环称为冠状循环。尽管心仅占体重的约0.5%,而总的冠脉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4%~5%。因此,冠状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left coronary artery起于主动脉的左冠状动脉窦,主干很短,约5~10 mm,向左行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然后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分叉处常发出对角支 diagonal branch,向左下斜行,分布于左心动室前壁,粗大者也可至前乳头肌。
(1)前室间支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也称前降支,似为左冠状动脉的直接延续,沿前室间沟下行,其始段位于肺动脉始部的左后方,被肺动脉始部掩盖,其末梢多数绕过心尖切迹止于后室间沟下1/3,部分止于中1/3或心尖切迹,可与后室间支末梢吻合。前室间支及其分支分布于左室前壁、前乳头肌、心尖、右室前壁一小部分、室间隔的前2/3以及心传导系的右束支和左束支的前半。
前室间支的主要分支有:①左室前支3~5支者多见,分别向心左缘或心尖斜行,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左室前乳头肌和心尖部。②右室前支很短小,分布于右心室前壁靠近前纵沟区域。右室前支最多有6支,第1支往往在近肺动脉瓣水平处发出,分布至肺动脉圆锥,称为左圆锥支。此支与右冠状动脉右圆锥交互相吻合形成动脉环,称为Vieussens环,是常见的侧支循环。③室间隔前支 anterior septal branch以12~17支多见,起自前室间支的深面,穿入室间隔内,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
(2)旋支circumflex branch:也称左旋支。从左冠状动脉主干发出后即走行于左侧冠状沟内,绕心左缘至左心室隔面,多在心左缘与后室间沟之间的中点附近分支而终。旋支及其分支分布于左房、左室前壁一小部分、左室侧壁、左室后壁的一部或大部,甚至可达左室后乳头肌,约40%的人分布于窦房结。
旋支的主要分支有:①左缘支于心左缘处起于旋支,斜行至心左缘。该支较恒定,也较粗大,分支供应心左缘及邻近的左室壁。②左室后支多数为1支,分布于左室隔面的外侧部。较大旋支发出的左室后支也可分布至左室后乳头肌。③窦房结交branch of sinuatrial node约40%起于旋支的起始段,向上经左心耳内侧壁,再经左房前壁向右至上腔静脉口,多以逆时针方向从上腔静脉口后方绕至前面,从尾端穿入窦房结。④心房支为一些细小分支,分别供应左房前壁、外侧壁和后壁。⑤左房旋支left atrial circumflex branch起于旋支近侧段,与主干平行,向左后行于旋支上方,分布于左房后壁。
2.右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rtery起于主动脉的右冠状动脉窦,行于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再沿冠状沟右行,绕心锐缘至隔面的冠状沟内。一般在房室交点附近或右侧,分为后室间支和右旋支。右冠状动脉一般分布于右房、右室前壁大部分、右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左室后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后1/3,包括左束支的后半以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
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 ①右缘支ritht marginal branch较粗大、恒定,沿心锐缘左行,分布至附近心室壁。左、右缘支较粗大、恒定,冠状动脉造影时可作为确定心缘的标志。 ②后室间交pos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亦称后降支,约94%的人该支起于右冠状动脉,其余者起于旋支,自房室交点或其右侧起始后,沿后室间沟下行,多数止于后室间沟下1/3,小部分止于中1/3或心尖切迹,可与前室间支的末梢吻合。该支除分支供应后室间沟附近的左、右室壁外,还发7~12支室间隔后支posterior septal branch,穿入室间隔,供应室间隔后1/3。③右旋支为右冠状动脉的另一终支,起始后向左行越过房室交点,止于房室交点与心左缘之间也可有细支与旋支(左旋支)吻合。④右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并形成心房动脉网。⑤房室结交branch of atrioventricular node约93%的人房室结支起于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的右旋支经过房室交点时,常形成倒“U”形弯曲,房室结支多起于该弯曲的顶端,向深部进入 Koch三角的深面,其末端穿入房室结,供应房室结和房室束的近侧段。该支还向下分出细小分支供应室间隔上缘的小部分。右冠状动脉的“U”形弯曲,出现率为69%,一旦出现即为冠状动脉造影的一个有用的辨认标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可造成冠状动脉所分布区域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范围基本上与动脉的分布区一致。如左室侧壁和后壁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阻塞了左旋支。前壁和室间隔前部。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阻塞前室间支。冠状动脉任何一支阻塞,还可能引起心传导系不同部分的血供障碍,从而导致相应的心绞痛或心律失常。
3.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左、右冠状动脉在心胸肋面的分布变异不大,而在心膈面的分布范围则有较大的变异。按Schlesinger分型原则,以后室间沟为标准,将国人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分为3型。
(1)右优势型(65.7%):右冠状动脉在心室隔面的分布范围,除右室隔面外,还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分布于左室隔面的一部或全部。后室间支来自右冠状动脉。
(2)均衡型(28.7%):左、右心室的隔面各由本侧的冠状动脉供应,互不越过房室交点。后室间支为左或右冠状动脉的末梢支,或同时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3)左优势型(5.6%):左冠状动脉较粗大,除发分支分布于左室隔面外,还越过房室交点和后室间沟分布于右室隔面的一部分,后室间支和房室结动脉均发自左冠状动脉。
左优势型虽然在国人出现率低,但临床上不能忽视,一旦左优势型的病人左主干或族支及前室间支同时受累,则症状相当严重,可发生广泛性左室心肌梗死,且窦房结、房室结、左右束支均可受累,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然而,冠状动脉传统的分型原则,仅考虑了冠状动脉心外膜下分支的走行和分布,即分支的长度特征,忽视了最具生理意义的分支管径因素,易造成一定的误解。国内学者对人冠状动脉几何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左心室壁厚、工作量大、所需氧及营养物质多,左冠状动脉的管径大、分支多、总容积大是适应功能的需要,故认为左冠状动脉是心的首要供血动脉,即生理上的优势动脉。
4.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大部分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有时动脉的主干或分支中的一段,被浅层心肌,即心肌桥所掩盖,称该段动脉为壁冠状动脉。壁冠状动脉好发于前、后室间支,有一处者为多,也可出现多处,最多可达7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一般有2~50mm不等,其表面心肌桥的厚度不一。一般认为,壁冠状动脉受心肌桥的保护,局部承受的应力较小,心舒张时亦可控制血管,使之不过度扩张,较少发生动脉的硬化。在冠状动脉手术时,应注意壁冠状动脉的存在。
5.心室壁内血管构筑
冠状动脉的主干行于心的表面,在心外膜下反复分支。心室表面这些动脉支的深面发出分支进入心肌,并在心内膜下分支成网。左室和右室由于各自室壁结构不同,血管构筑各有其特点。
国内学者将左心室壁内的动脉分成4型:①心外膜支
是直接发自主干的一些短小丛状细支,分布至心外膜及其下脂肪组织。②直支以直角由主干上发出,沿途分支较少,直达肉柱。③乳头肌
支为直支的特殊类型,在心室壁内分支少,直径大,直达乳头肌。④树枝状支可达心肌层外2/3或全层,并有分支到达肉柱,可参加心内膜下血管丛,并在心内膜下和直支吻合。
右心室壁内的动脉构筑基本与左心室相似。其主要特点是树枝状分支占大多数,直行血管少。它们不是以直角从心肌表面的动脉分出,而是以锐角发出,在心壁内斜行一段再分支到心肌的深层。在心内膜下也由末梢支形成心内膜下丛,但远不如左室者发达。
(二)心的静脉
心的静脉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个系统。浅静脉起于心肌各部,在心外膜下汇合成网、干,最后大部分静脉血由冠状窦收集入右心房。冠状窦的主要属支有心大、中、小静脉,此外,冠状窦还收集一些零星的小静脉属支;亦有些小静脉可以直接注入心腔。深静脉也起于心肌层,直接汇入心腔,以回流入右心房者居多。
1.冠状窦及其属支
(1)冠状窦coronary sinus:位于心膈面,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从左心房斜静脉与心大静脉汇合处作为其起点,最终注入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冠状窦口往往有一个半月形瓣膜。冠状窦起始部的壁较薄,而大部分冠状窦壁远较一般静脉壁为厚,其表面由左右心房来的薄层肌束覆盖,有类似瓣膜的作用。当心房收缩时,肌束的收缩能阻止血液流入右心房;当心舒张时,可使血液流入右心房。
(2)冠状窦的主要属支:①心大静脉 great cardiac vein在前室间沟,伴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上行,斜向左上进入冠状沟,绕心左缘至心隔面,于左心房斜静脉注入处移行为冠状窦。心大静脉借其属支,收纳左心室前面,右室前壁的小部,心左缘、左心房前外侧壁、室间隔前部、左心耳及大动脉根部的静脉血。心大静脉汇入冠状窦的开口处,约70%的心可出现瓣膜,多为单瓣,双瓣者亦不少见。心大静脉接受属支的开口处也有瓣膜,以防止血液逆流。②心中静脉middle cardiac vain起于心尖部,伴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上行,注入冠状窦的末端。心中静脉收纳左、右心室后壁,室间隔后部、心尖部和部分心室前壁的静脉血。
③心小静脉 small cardiac vein起于锐缘,接受锐缘及部分右室前、后壁的静脉血,在冠状沟内,伴右冠状动脉向左注入冠状窦右端或心中静脉。
2.心前静脉anterior cardiac vein起于右室前壁,可有l~4支,向上越过冠状沟直接注入右心房。有些心前静脉与心小静脉吻合。
3.心最小静脉 smallest cardiac veins又称Thebesius静脉,是位于心壁内的小静脉,自心壁肌层的毛细血管丛开始,直接开口于心房或心室腔,直径约1mm。心最小静脉没有瓣膜。冠状动脉阻塞时,心最小静脉可成为心肌从心腔获得血液供应的一个途径,对心肌内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心静脉之间的吻合非常丰富,冠状窦属支之间以及属支和心前静脉之间均在心表面有广泛的吻合。
(三)冠状血管的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的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壁内侧副血管、冠状动脉分支间吻合以及冠状动脉与心外动脉的吻合3类。
1.壁内侧副血管
是心壁内特殊血管与心脏之间的交通,包括:①心最小静脉;②动脉心腔血管是冠状动脉与心腔之间直接交通的血管,直径200~1000urn,组织结构上与动、静脉吻合一致。③心肌窦状隙 myocardial sinusoids呈不规则网状,由小动脉分支和毛细血管分出的薄壁血管构成。心肌窦状隙之间可有吻合管互相连接。心肌连续切片证明,心壁中的小冠状动脉可以通过心肌窦状隙与心腔相通。
2.冠状动脉分支间的吻合
在人心的各部分均得到证实,最主要的是位于肌性室间隔和房间隔。此外,在室间沟附近的室壁、房室交点和左、右房壁等处也存在这种吻合。
3.冠状动脉与心外动脉的吻合
冠状动脉主要是通过升主动脉壁动脉网、肺动脉壁动脉网和心房动脉网的直接吻合,或通过心包动脉网间接与心外动脉吻合。
| 分享到:孕检中发现动脉“长反了” 出生仅3天的宝宝要做“心脏整形”_健康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孕检中发现动脉“长反了” 出生仅3天的宝宝要做“心脏整形”
  正常人的主动脉连接左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
  而宝宝的主动脉与右心室连接,肺动脉与左心室连接。所以正好“长反了”。
  在怀孕中期检查出宝宝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小陈的宝宝连接心脏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完全长反了。在出生三天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们为宝宝完成了心脏的“整形”,把长错位置的血管调换了回来。
  出生前发现宝宝心脏血管长反了
  小陈(化名)与丈夫结婚后不久,一个小生命悄悄到来。但是在孕期的产检中,通过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医生发现胎儿疑似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小陈夫妇焦虑万分,找到了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小儿心胸外科的顾海涛主任医师。顾主任告诉小陈夫妇,简单说来,就是孩子的主动脉和肺动脉长反了,这就导致了心脏输送给全身的血液都是没有新鲜氧气的静脉血。如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孩子出生两周后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一出生
  他就在和死神赛跑
  出生后17分钟,一出产房就进了ICU
  宝宝的病情对本来满怀希望等待宝宝出世的小陈夫妇来说是个噩耗,但是顾海涛主任又给了小陈夫妇希望――孩子的先心病虽然严重,但是出生后并不是没有纠正的可能。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是可以开展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产前筛查-产后治疗”一体化诊疗保障的医院,孩子出生后可以最快的时间从产房到病房,获得最及时的救治。
  在出生后17分钟,不足7斤的小宝宝即住进了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通过床边心脏超声检查明确了诊断,宝宝心脏的主动脉和肺动脉确实长反了,但是心室间隔是完整的,和孕期诊断的结果一样。在顾海涛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团队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出生后3天,为孩子进行了大动脉调转术。
  出生后3天,医生“补心”的线比发丝还细
  在手术中,医生为宝宝建立起了深低温流量体外循环,孩子的体温被降到了18℃-20℃,呼吸和心跳也被人为停止了。新生儿的血管尤如嫩芽,与主动脉相连的冠状动脉更是不过1毫米粗细,而顾海涛主任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脆弱的心脏上做极为细微的针线活:长反了的主动脉和肺动脉被切断互换,原来跟着主动脉长错了位置的冠状动脉也要被移到左心室上来。因为宝宝的心脏实在太小了,手术工具也都是“迷你型”的,缝合宝宝心脏血管的针线,比头发丝还要细。
  由于术后的生命体征还不平稳,宝宝的胸腔暂时不能关闭,在监护室60个小时后,宝宝的心脏跳动完全正常了,此时顾主任将孩子再次推进手术室,将孩子的胸腔严密缝合。经过术后精心地护理和治疗,宝宝恢复良好,已经健康出院。
  ■医生提醒
  胎心有枣子大小时 超声就能发现缺陷
  “先天性心脏病不是绝症。”顾海涛主任告诉记者,在怀孕24-28周时,宝宝的心脏还只有小枣子大小,但超声技术已经能检查出绝大部分的结构畸形。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像小陈的宝宝所患的大血管转位,在十五年前还是没有办法救治的,但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手术治疗了。
  产妇需要做的是定期产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寻找有实力的正规大医院,在宝宝尚在胎儿时期就可以制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但并不是所有在胎儿时期发现的先心病宝宝都可以被“硬保”下来。如果是罕见复杂畸形,如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等,需要多次手术且治疗风险极大的,或者合并有染色体异常的,则建议尽早引产。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彦 通讯员 张昱 金珉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脉硬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