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目标?

九、临床诊断;(一)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1.流行病学史:有明确的就诊前6个月以内的流行病;2.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有6月以前;2.病变程度判定:肝活检病理诊断可以判定肝脏炎症;3.慢性丙
九、临床诊断
(一)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有明确的就诊前6个月以内的流行病学史,如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
2.临床表现: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也可在正常范围之内,有明确的6个月以内抗-HCV和/或HCV RNA检测阳性结果的检测史。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二)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有6月以前的流行病学史,或发病日期不明。抗-HCV及HCV RNA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肝活检病理诊断可以判定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苕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十、治疗目标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6。其中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可降低但不能避免HCC的发生,需长期监测肝癌的发生情况;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有可能降低肝移植的需求,对该部分患者中长期生存率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肝移植患者移植前抗病毒治疗可改善移植前的肝功能及预防移植后再感染,移植后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存率45。
十一、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
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治疗的适应证
DAAs上市之前,PR方案仍是我国现阶段HC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现症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48。该方案的治疗禁忌证包括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表3)。如患者具有绝对禁忌证,应考虑使用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为基础的方案。如患者具有相对禁忌证,而DAAs药物获取困难,则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所患非HCV感染相关的其他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治疗意愿及HCV相关肝病进展情况等综合因素,全面衡量后再考虑是否应用PR方案。
表3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2.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的适应证 DAAs在多个国家已有多种药物获批上市,部分DAAs在我国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不久将获批应用于临床。以DAAs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1个DAA联台PR,DAAs联台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AA联合或复合制剂45。目前的临床研究暂未有关于DAAs药物绝对禁忌证的报道,因此
上述DAAs的三种方案可以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HCV现症感染者的治疗。这些含DAAs的方案尤其适用于PR治疗后复发或是对PR应答不佳的患者。初治患者也可考虑使用含DAAs的方案,以缩短疗程,增加耐受性,提高SVR率。当患者有干扰素治疗禁忌证时,可考虑使用无干扰素方案;当患者有利巴韦林禁忌证时,可考虑使用不同DAAs联合或复合制剂。不同类型DAAs有不同的联合方案,某一DAA与不同药物联合后适用的感染者人群受病毒基因型的影响。有的DAAs联合方案适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的人群,有的仅适用于某些基因型。DAAs的适应证同时受疾病状态与药物相对禁忌证的影响。部分DAAs的代谢产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暂未确定,严重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使用需慎重66。DAAs药物是否适宜在儿童中应用也暂不确定,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数据67。
治疗人群:所有HCV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在考虑患者意愿,患者病情及药物可及性的基础上,让部分患者优先得到治疗。
具有重度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68-72、合并HIV73、HBV感染74、同时存在其他肝病(如NASH)的患者75.76、实体器官移植指征的移植前HC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出现HCV复发的患者77, 78,存在病情加重的高风险,通过采用适宜的抗病毒方案进行治疗能缓解病情,及时获益。这部分患者应优先治疗。
有显著的HCV感染相关肝外表现的患者(包括HCV感染相关冷球蛋白血症及其导致的系统性血管79, 80、HCV免疫复合物相关的肾炎81、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等82、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83, 84、合并迟发性皮肤卟啉病85以及疲劳虚弱的患者86,发生了严重并发症,通过采用适宜的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肝外症状,降低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的风险。也应优先治疗。
活动性静脉用药者87、有高危性行为者88、处于育龄有怀孕意愿的女性89、血液透析患者90、服刑人员等91以及进行暴露性操作的医务人员存在传播HCV感染高风险,这部分患者采用适宜方案治疗后,自身有较大获益的同时也具有控制病毒传播的价值,同样应优先治疗46。
上述优先治疗人群,如果存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禁忌证或者不能耐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治疗,需要尽早获得DAAs进行治疗。
有研究显示在重度纤维化发生之前启动抗病毒治疗能更大程度地降低肝硬化失代偿等终末期事件发生率92,因此中度肝纤维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也应积极考虑治疗。轻度肝纤维化或无纤维化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避免肝病进一步发展,更应积极考虑治疗。但如果该类患者因药物可及性或经济等客观因素考虑延迟治疗,也要通过评估患者年龄,疾病的自然病程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考虑患者的意愿及权益,知情同意后再作出是否延迟治疗的决定,并应定期随访评估93。
推荐意见3: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推荐意见4:PR方案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推荐意见5:以DAAs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DAA联合PR,DAAs联合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AAs联合或复合制剂,三种方案可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HCV感染者。即使医疗资源有限,也要在考虑患者意愿,病情及药物可及性的基础上,再决定优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十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初治患者及监测
一旦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且血液中检测到HCV RNA.即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根据病毒载量、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等综合评估94。
目前我国批准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 (PEG IFN-α)、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95。PEG IFNα-2a给药剂量为180 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按中国国家处方集PEG IFNα-2b推荐剂量为1. 5 μg/kg每周1次皮下注射96。
国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EG IFN-α联台利巴韦林治疗48周,停药后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 54% - 56%)明显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44% - 47%)97。国外研究数据表明HCV基因2或3型接受PEG 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或PEG IFN 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其SVR为76%和82%。基因3型SVR略低于基因2型98。
在DAA上市前,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仍然是我国目前慢性丙型肝炎主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其次是普通l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专项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基因1b型或高病毒载量(HCV RNA≥4x105 IU/ml)的初治患者,采用PEG IFN-α 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在治疗12周时HCV RNA&15 IU/mL的患者,90.8%的患者可以获得SVR;若未达到cEVR者,PEG IFN-α 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72周和96周,其SVR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00。对基因2/3型患者治疗24周,SVR率为90.0%,基因6型患者SVR率为100%( 10/10)。因此,如无利巴韦林的禁忌证,均应采用联合治疗。
1. 治疗方案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专业论文、71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完美排版等内容。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5 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 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2015 年 10 月 22 日本指南为...  [EASL 指南] 2015 年 EASL 新版丙型肝炎治疗推荐意见公布 发表时间: 2015 年 4 月 22 日,EASL 在官网正式对外公布了《2015 年 EASL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全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四期,全文刊发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 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的。现节录如下,以供读者...  对《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推荐意见15~22的理解及分析_职业规划_...理解与分析据统计,我国 hcc 多数源于 hbv 及丙型肝炎病毒 fhcv)等病毒感染,...  欧洲修改了丙肝治疗指南2015年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HCV 治疗的目标和...? ? ?
08:08 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发布了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2015年山东省“针对性普法”(卫生计生系统)单选题完美排版_其它_职业教育_教育...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2015年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完美排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5年海淀二模语文试卷2015 年海淀区高三年级语文二模 2015.5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6...  2015年江西省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30 岁 1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省必修) 1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中西医结合治疗丙型肝炎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揭盛华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笔者已经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全新发布”一文中介绍了《乙肝指南》相关内容,以下是《丙肝指南》相关解读:新版丙肝指南更新内容 1、全球HCV感染约为2.8%,约1.85亿,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月35万例。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HCV感染者,约1000万例。其中HCV 1b和2a基因型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56.8%)。我国HCV感染者IL-28B基因型以rs CC为主(84.1%)2、根据2014年7月由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管理。3、肝硬化和HCC是慢性丙肝患者的主要死因。肝硬化发生失代偿的年发生率为3%~4%。一旦发生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出现失代偿,10年生存率仅为25%。HCC在诊断后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为33%。4、丙肝的实验室检查更新。
抗体检测:抗-HCV检测可用于HCV感染者的筛查。快速诊断测试(RDTs)可以被用来初步筛查抗-HCV。对于抗体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HCV RNA筛查。HCV-RNA定量:HCV RNA定量检测应当采用基于PCR扩增、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并且检测范围广的方法,其检测结果采用IU/ml表示。 抗原检测:在缺乏HCV RNA检测条件时,可考虑进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此条不同于欧美指南)。同时还要进行HCV基因分型和HCV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以及宿主IL28B基因分型5、对于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
推荐意见1:可采用血清学和/或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无创诊断方法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丙肝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目前的无创方法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优于显著肝纤维化。(A1)。 推荐意见2:血清学和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无创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当两者结果不一致时,建议进行肝活检明确诊断。(A1)6、丙肝治疗目标。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可降低但不能避免HCC的发生,需长期监测肝癌的发生情况。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有可能降低肝移植的需求,对该部分患者中长期生存率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肝移植患者移植前抗病毒治疗可改善移植前的肝功能及预防移植后再感染,移植后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存率。7、丙肝抗病毒药物推荐。
所有HCV RNA阳性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PR方案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以DAA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DAA联合PR、DAA联合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AA联合或复合制剂,三种方案可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HCV感染者。即使医疗资源有限,也要在考虑患者意愿、病情及药物可及性的基础上,决定优先接收抗病毒治疗的患者。8、丙肝抗病毒治疗的评估与监测。
一旦确诊为慢性丙肝且血液中检测到HCV RNA,即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根据病毒载量、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等综合评估。(A1) 在接收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中病毒应答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应采用高灵敏度方法检测HCV RNA评估病毒应答以指导治疗。(B1) 无论何种基因型,如治疗12周HCV RNA下降幅度&2 log,或24周仍可检测到,则考虑停药。(B1)9、PR经治患者的治疗推荐
既往PR治疗复发或无应答的患者应首先考虑DAA治疗。(A1) 既往治疗复发患者,如果不存在迫切治疗的需求,例如没有以下情况:显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F3-F4)、HIV或HBV合并感染等、等待肝移植、肝移植后HCV复发、明显肝外表现、传播HCV的高危个体等,可以选择等待获得可及合适的药物再治疗。(A2) 既往规范化治疗无应答患者,可等待获得可及合适的药物再治疗,但是有迫切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A2)10、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
肾功能不全患者:simeprevir、daclatasvir及ritonavir boosted paritaprevir、ombitasvir和dasabuvir均在肝脏代谢,可以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eGFR&30 ml/min/1.73m2和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sofobuvir目前没有证据。DAA治疗方案,无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肝硬化患者治疗24周。PEG-IFNα联合RBV应根据eGFR调整剂量。 肝移植患者:肝移植前至少30天应开始抗病毒治疗,防止移植后HCV再感染。sofobuvir+RBV(基因2型)、sofobuvir+ledipasvir(基因1、4、5、6型)或sofobuvir+daclatasvir+RBV(所有基因型) 肝移植后复发或再感染患者,首选sofobuvir+RBV或sofobuvir+ledipasvir或sofobuvir+daclatasvir+RBV,疗程12周。肝移植超过3月的患者也可以PEG-IFNα+RBV,疗程24~48周或PEG-IFNα+sofobuvir+RBV,疗程12周。 代偿性肝硬化(Child-Pugh A级),根据不同基因型应用标准剂量PEG-IFNα联合RBV的治疗方案,疗程48~72周;PEG-IFNα+sofobuvir+RBV,疗程12~24周;sofobuvir+daclatasvir,疗程12~24周。优先推荐无IFN的治疗方案。所有肝硬化患者获得SVR后仍需要每6月做肝脏超声来监测HCC。 失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B/C级),选择无IFN和无RBV的治疗方案,所有基因型均可采用。sofobuvir+daclatasvir,疗程24周;sofobuvir+ledipasvir治疗基因1、4、5、6型的疗程24周,治疗基因2/3型的疗程16~20周。IFN为基础的治疗是禁忌证,paritaprevir、ombitasvir复合制剂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禁忌。其他DAA均不需要调整剂量。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6:34
揭盛华大夫的信息
揭盛华大夫电话咨询
揭盛华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揭盛华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揭盛华大夫提问
揭盛华的咨询范围:
病毒性肝炎(含乙肝、丙肝)、肝硬化、重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热、腹泻及各类细菌性感染、出血热及各类寄生虫病。
揭盛华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感染内科好评科室推荐
感染内科相关标签推荐主治医师&&
出诊医院:
1,616人浏览
2015新版丙肝指南更新内容(转载)
发布时间:
&&&编辑:张雪
&&& 浏览量:217
新版丙肝指南更新内容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内科张雪&1、全球HCV感染约为2.8%,约1.85亿,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月35万例。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HCV感染者,约1000万例。其中HCV 1b和2a基因型较为常见,其中以1b型为主(56.8%)。我国HCV感染者IL-28B基因型以rs CC为主(84.1%)&2、根据2014年7月由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管理。&3、肝硬化和HCC是慢性丙肝患者的主要死因。肝硬化发生失代偿的年发生率为3%~4%。一旦发生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出现失代偿,10年生存率仅为25%。HCC在诊断后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为33%。&4、丙肝的实验室检查更新。&抗体检测:抗-HCV检测可用于HCV感染者的筛查。快速诊断测试(RDTs)可以被用来初步筛查抗-HCV。对于抗体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HCV RNA筛查。&HCV-RNA定量:HCV RNA定量检测应当采用基于PCR扩增、灵敏度和精确度高并且检测范围广的方法,其检测结果采用IU/ml表示。&抗原检测:在缺乏HCV RNA检测条件时,可考虑进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此条不同于欧美指南)。同时还要进行HCV基因分型和HCV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以及宿主IL28B基因分型&5、对于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推荐意见1:可采用血清学和/或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无创诊断方法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丙肝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目前的无创方法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优于显著肝纤维化。(A1)。&推荐意见2:血清学和瞬时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无创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当两者结果不一致时,建议进行肝活检明确诊断。(A1)&6、丙肝治疗目标。&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清除HCV,获得治愈,清除或减轻HCV相关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可降低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可降低但不能避免HCC的发生,需长期监测肝癌的发生情况。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CV的清除有可能降低肝移植的需求,对该部分患者中长期生存率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肝移植患者移植前抗病毒治疗可改善移植前的肝功能及预防移植后再感染,移植后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存率。&7、丙肝抗病毒药物推荐。&所有HCV RNA阳性患者,只要有治疗意愿,无治疗禁忌证,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PR方案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方案,可应用于所有基因型HCV感染同时无治疗禁忌证的患者。&以DAA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包括DAA联合PR、DAA联合利巴韦林以及不同DAA联合或复合制剂,三种方案可涵盖几乎所有类型的HCV感染者。即使医疗资源有限,也要在考虑患者意愿、病情及药物可及性的基础上,决定优先接收抗病毒治疗的患者。&8、丙肝抗病毒治疗的评估与监测。&一旦确诊为慢性丙肝且血液中检测到HCV RNA,即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根据病毒载量、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证等综合评估。(A1)&在接收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中病毒应答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应采用高灵敏度方法检测HCV RNA评估病毒应答以指导治疗。(B1)&无论何种基因型,如治疗12周HCV RNA下降幅度&2 log,或24周仍可检测到,则考虑停药。(B1)&9、PR经治患者的治疗推荐&既往PR治疗复发或无应答的患者应首先考虑DAA治疗。(A1)&既往治疗复发患者,如果不存在迫切治疗的需求,例如没有以下情况:显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F3-F4)、HIV或HBV合并感染等、等待肝移植、肝移植后HCV复发、明显肝外表现、传播HCV的高危个体等,可以选择等待获得可及合适的药物再治疗。(A2)&既往规范化治疗无应答患者,可等待获得可及合适的药物再治疗,但是有迫切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A2)&10、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肾功能不全患者:simeprevir、daclatasvir及ritonavir boosted paritaprevir、ombitasvir和dasabuvir均在肝脏代谢,可以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eGFR&30 ml/min/1.73m2和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sofobuvir目前没有证据。DAA治疗方案,无肝硬化患者治疗12周,肝硬化患者治疗24周。PEG-IFNα联合RBV应根据eGFR调整剂量。&肝移植患者:肝移植前至少30天应开始抗病毒治疗,防止移植后HCV再感染。sofobuvir+RBV(基因2型)、sofobuvir+ledipasvir(基因1、4、5、6型)或sofobuvir+daclatasvir+RBV(所有基因型)&肝移植后复发或再感染患者,首选sofobuvir+RBV或sofobuvir+ledipasvir或sofobuvir+daclatasvir+RBV,疗程12周。肝移植超过3月的患者也可以PEG-IFNα+RBV,疗程24~48周或PEG-IFNα+sofobuvir+RBV,疗程12周。&代偿性肝硬化(Child-Pugh A级),根据不同基因型应用标准剂量PEG-IFNα联合RBV的治疗方案,疗程48~72周;PEG-IFNα+sofobuvir+RBV,疗程12~24周;sofobuvir+daclatasvir,疗程12~24周。优先推荐无IFN的治疗方案。所有肝硬化患者获得SVR后仍需要每6月做肝脏超声来监测HCC。&失代偿肝硬化(Child-Pugh B/C级),选择无IFN和无RBV的治疗方案,所有基因型均可采用。sofobuvir+daclatasvir,疗程24周;sofobuvir+ledipasvir治疗基因1、4、5、6型的疗程24周,治疗基因2/3型的疗程16~20周。IFN为基础的治疗是禁忌证,paritaprevir、ombitasvir复合制剂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禁忌。其他DAA均不需要调整剂量。&
擅长:艾滋病,肝病,感染病
擅长: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及治疗、艾滋病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毒副作用的处理等
擅长:艾滋病、肝炎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艾滋病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毒副作用的处理,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如PCP、隐球菌脑膜炎、弓形虫毛脑病 、细菌性肺炎等及乙肝、丙肝、母婴阻断等,肝病 手足口病 麻疹 水痘
擅长:艾滋病及各种机会性感染
副主任医师
擅长:艾滋病临床诊疗
擅长:艾滋病
擅长:擅长艾滋病的诊断治疗和咨询
副主任医师
擅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的诊治包括PCP、肺部感染、结核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消化系统病变、乙肝、丙肝等。【图文】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4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美将批准强效丙肝口服药上市
全球根除HCV感染终成现实目标
&&&&&&字号
新的口服抗病毒药有望为人类赢得与HCV的战争。图片来源:JAMES CAVALLINI/SCIENCE PHOTO LIBRARY
几十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不得不忍受痛苦的治疗方案,包括注射药物干扰素,这会导致严重的恶心和抑郁。但有了即将批准的几种高效口服抗病毒药物,以及更多研制中的药物,研究人员表示,在全世界根除HCV感染如今已成为一个很现实的目标。
与之前的HCV治疗不同――力求用干扰素及其他药物增强免疫系统,这组最新的口服药破坏了病毒复制及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一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委员会日前推荐两种此类药物――新泽西强生公司的simeprevir和加利福尼亚吉利德科学公司的sofosbuvir――获得批准上市。当每一种药物分别与一种名为利巴韦林的药物联合使用时,能够治疗约80%的丙型肝炎患者。
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的药理学家Raymond Schinazi表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能够治愈一种病毒性疾病。”
不同药物组合的试验调查结果于上周发布。其中一个名为COSMOS的II期临床试验测试了sofosbuvir和simeprevir联合治疗197名HCV感染者的结果――这些患者不是对干扰素没有响应,就是由病毒发展出了晚期肝纤维化。而在12周的治疗后,这两种药物在超过90%的患者中完全清除了HCV。
而由日本广岛大学医师Kazuaki Chayama率领的另一项研究,利用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由纽约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制的两种新药物――混合疗法对220人进行了治疗。这种“鸡尾酒”治愈了85%的HCV感染者。该公司负责领导全球医学研究人员的Eric Hughes表示,他们打算在2014年向FDA提交这些药物。
尽管取得了这些鼓舞人心的成绩,但涉及多个药物公司的更大型的联合用药研究似乎是不可能的。曾与强生公司在COSMOS研究中合作的瑞典斯德哥尔摩药物公司Medivir的开发副总裁Charlotte Edenius表示,强生公司和吉利德科学公司并未打算联合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同样,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不再计划于与吉利德科学公司合作进行更大规模的sofosbuvir-daclatasvir联合治疗试验,尽管在今年早些时候完成的II期临床试验中,配对的药物治愈了全部41名患者。
即便没有III期临床试验或FDA对这些疗法的批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丙型肝炎研究人员David Thomas也预计,一些医生会开始为难治性病例开出这样的“非常规”组合药物。
Thomas同时表示,在临床试验中实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治愈率意味着这些强效药的组合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根除HCV――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该病毒并没有一个动物宿主,也就是说它不会被其他动物所隐藏,并且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除非通过血液。在过去的15年中,改进后的用于输血的血液供应筛查技术,以及更好的病人筛选技术已经极大地削减了丙型肝炎的感染率。Thomas强调,出现耐药病毒株可能是一个障碍,但它们可能非常罕见,因为最新的抗病毒药物在联合使用后是如此的强大。
然而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肝脏病学家Rajender Reddy却看到了另一块绊脚石:如何让需要这些治疗的人群得到它们。他说,全世界约1.7亿HCV感染者中的许多人可能都负担不起这些药物。并且药物公司也缺乏降低费用的动机――与艾滋病病毒(HIV)的抗病毒治疗不同,HCV治疗只需要12周的给药,而前者却需要给药一生。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一些数据显示,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编:王琼(实习生)、马丽)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科技今日热点新闻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抗病毒治疗要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