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中药可以用铁锅吗面用锅抄热了在吃可以吗

中药到底能不能勉强用铁锅我用铁锅(就烧菜的锅)煎药可以吗?有什么副作用 明天去买沙锅 第一次搞中药 家里人都不怎么会.如果铁锅不行 那平时吃的菜 都是有毒的?我了解的是 第一次温水泡10-15分钟 小火煎 然后煎半小时 倒出来 然后重新加水(这里水是要超过药的还是少于药) 在煎半小时 然后倒出来 两次合起来 每次喝多少.象我这样的19岁 每天1次喝多少我明天去买容器还有什么些东西 可以说下吗.我已经喝了 铁锅的了.怎么办还有中药能不能过夜喝的 因为我读书 时间安排不过来 我现在是 晚上4 5点的时候煎起来 饭后半小时喝1次 然后放到早上 空肚子喝一次.这样安排对吗?如果隔夜怎么安排中药 我现在只是放在保温瓶里 到时候早上起来怎么热 倒出来热?麻烦你和我说下 麻烦你了
终极至尊SA0165
不能用铁锅是因为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跟铁等金属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有可能发成不知道什么成分的化合物你可以先用着不锈钢的锅,像电磁炉的那种锅勉强可以用着先第二次加水跟药面相齐就可以了,一般是每次煎成一碗水的量,两次合起来是两碗,一天喝两次药,每次一碗要纠正一下的是,一般不用温水泡,用冷水就可以了,泡20分钟左右,先用大火煎,煎开以后再改用小火煎半个小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好,分享的企鹅
中药都要趁热吃吗? 有些放凉了再喝才有效
家庭医生在线
日常用药,对于中药,很多人都以为最好是趁热喝,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是放凉了再喝才更有效果的。通常服用中药的温度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所需达到功效而决定的。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用寒药或真寒假热证用热药。属“热者寒之”、“热药冷服”、“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大法。例如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汤药常要求冷服。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所致发热的病人,常出现口干唇裂、大便密结、小便赤黄等热性症状,冷服中药可通过寒凉泄热,使邪热外泄,缓解病痛。此外,诸如清开灵冲剂等某些中成药冲剂的服用方法也与汤药的原理类似。但具体要“放凉”到什么时候才能使药效达到最佳程度呢?专家指出,这里说的“放凉”通常指的是凉至室温,并不提倡放置在冰箱中冷却。当然,适当的温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体质壮实、脾胃功能强健的人来说,可以接受比室温稍低的药物。但需注意的一点是,在放凉过程中不建议过夜,特别是在夏季,一般不要超过3到4个小时。因为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一方面会使药效降低,另一方面还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从而使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要自认为所有的中药都是要趁热喝的,不同的中药最适饮用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很多中药都是要等放凉了来喝更好的。只有根据药物本身性质来服用,才能发挥其最佳疗效。花最短的时间和精力,药到病除。(家庭医生在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atherine]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本文导读:中药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q…
&  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煎煮中药要注意器具的选用、加水量、煎药时间、温度等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熬中药时;熬好的药水还能放锅里热吗?连续熬药用凉水...
熬中药时;熬好的药水还能放锅里热吗?连续...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熬中药时;熬好的药水还能放锅里热吗?连续熬药用凉水可以吗;就是第一次熬完药;锅还是热的;就加凉水熬第二回可以吗?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435754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述的情况分析,中药都是几碗水煲成一碗水,可以翻煲,但是药味没有那么浓了。意见建议:一般药渣是可以翻煲的,但是药效就没那么好了,希望对你有帮助,祝身体健康。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318
问题分析: 您好 熬好的要可以放在锅里热 热到可以喝就可以了 不必太烫意见建议:可以加凉水熬第二次 没什么特殊不允许的情况 祝您早日康复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508
问题分析: 熬好的药水可以放锅里热,连续熬药用凉水可以;就是第一次熬完药;锅还是热的;就加凉水熬第二回可以的。意见建议:熬好的药水可以放锅里热,就是要把药渣倒掉,不然就被药渣吸掉了。就是第一次熬完药;锅还是热的;就加凉水熬第二回可以的。就是用武火煎开了,弄成文火就可以了。
问中药晚上熬好后,装在罐子里,隔水放在锅里一直热着,...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中医杂症
&&已帮助用户:5013
问题分析:您好,中药熬制好以后一次吃不完的,不应该放在温水里热着,那样的温度很容易导致变质。意见建议:若是一次喝不完,剩下的可以放在陶瓷或者玻璃器皿之中保鲜膜密封后放在冰箱冷藏保存,第二天喝药时提前热一下,希望能帮到您
问熬过一次的中药再熬第二次使用凉水泡还是开水泡了再熬...
职称:医师
专长:急性腰扭伤,膝骨性关节炎,漏肩风
&&已帮助用户:40935
病情分析: 第二加的是热水的话很很大程度上减少熬药的时间,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出来,所以一般是加凉水。但是,热锅家冷水会炸锅,建议冷冷再加入凉水意见建议:。熬好的药一般不要加凉水,过完最好用热水烫一下在倒药。
问中药晚上熬好之后,不倒出来,放在第二天喝可以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22296
问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中药最后是不要过夜,因为有些中药成分容易变质,超过四小时也会导致药物失效。麻烦你提供下详细的药方,以便分析是否可以长久放置。意见建议:建议你最好不要熬好中药放置时间超过四小时,这会导致药物失效或者变质。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的话,你可以盖好盖子后放在冷水瓶中保存。
问中药煮好放了一晚上还能加热喝吗?
职称:医师
专长: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病
&&已帮助用户:93428
问题分析:你好这位朋友,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是不可以的,会影响药效的。意见建议:你好朋友,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不应隔夜服用,各种细菌易侵入影响药效。在夏季应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另外现在医院加热的中药都是真空包装的,食用起来比较方便。
问熬好的中药放凉了,倒到锅里热一下,如果热时煮沸腾了,会不...
职称:医师
专长:针灸减肥、
&&已帮助用户:32515
问题分析:一般不会的,中药一般多是趁温热时服用,这样有意于脾胃的吸收和更好的保护脾胃,意见建议:可以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凉的中药会妨碍脾胃,所以加热一下是很有必要的,不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问熬好的中药渐进去几滴凉水还能喝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科,尤其擅针灸肾虚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382
问题分析:煎好的中药,滴进去的凉水若是开水,那影响不大,不会影响中药药效。若滴进去的是生水,担心生水含有微生物,可继续煮沸中药,但会一定程度减弱药效。意见建议:建议您可继续煮沸中药,再置温后服用。药效一定程度上削弱,但百分之八十的药效仍能发挥作用。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草药手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