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成为乡镇医院名存实亡真实是指事实真理事实

基层工作者对医改几点看法
&&建议细览
编号:建议18999号
建议主题:基层工作者对医改几点看法
建议类别:民生类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 09:48:09
内容:“两会”召开之际基层工作者对医改几点看法一、医改初衷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全面推行医改三年以来,投资8500亿元人民币。截止2011年底,国家权威机构宣布,全国医改目标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医疗体系基本覆盖全国各地,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已初具规模,基层医疗职工工资薪酬有所保障。卫生行政部门资金雄厚,钱多的无处调配使用。但是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摆在我们面前铁的事实与医改初衷大相庭径,留给人们深思的是一连串的问号。
目前乡镇医院功能错位,就连乡镇医院负责人(院长)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医院是干什么的。医改前的乡镇卫生院,其服务对象是病人,为患者救死扶伤、以医养生,视病人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服务态度热情细致,接诊不分昼夜,非常积极,全体员工动力十足,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医改后,乡镇医院职工再也不把病人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当做亲人对待。那是因为医改后,人员工资全部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国家成了乡镇医院的衣食父母。现在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只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去做,作好卫生保健资料,应付上级检查验收合格,无论你接诊不接诊病人,接诊多少病人,医院都可以获得上级巨额的财政补贴。所以才会出现医生接诊与不接诊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一点动力,缺乏积极性。乡镇医院医生缺乏动力,不愿意接诊病人、能推诿就推诿,能躲避就躲避,反正工资绩效都一样。这样以来农民患者看病大部分涌到县级医院,还有一小部分到市级医院,造成县级医院人满为患,医院资源紧张,很难保证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百姓为了看病,就不得不找关系、请客、送红包,否则就很难顺利就诊。由此可见,摆在百姓面前的依然是看病难。
现在医院药品实行招标、零利率,但是单一病种的治疗费用却直线飙升。例如:普通阑尾炎手术,在公立医院,总的费用元;在没有实行新农合的私立医院,总的费用元,两者比较,差异甚大,患者就是报销后还要多花费几百元。而这里边得实惠的不是群众,而是公立医院。对群众而言看病仍然很贵。二、 医疗腐败,根源是体制不同医疗腐败是医改后的新名词,也是当今网络媒体热点之一。为了建立全民医疗体系,国家不惜投下巨资,再加上每年的“农保”、“城保”等社会保障资金,这些庞大的资金全部掌握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公立医院的手中,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即使资金的管理者,又是监督者,也是医院管理者。典型的“管办一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公立医院之间形成了一个至上而下、密不可分“利益集团”。他们相互庇护、生死与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出了问题互相维护、互相配合、口径一致对外。现在乡镇卫生院套购新农合资金已不是秘密,已成为社会正常化、普遍化的问题,报纸、网络媒体曝光的事情屡见不鲜,老百姓也是见惯不怪,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闪烁其词、马虎了事。这要是换做民营医院,像公立医院一样套购新农合医疗资金,一旦发现,就可能导致灭顶之灾。为什么同是基层医疗机构,却有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呢?因为民营医院的人权、物权、财权都不属于卫生主管部门,两者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卫生主管部门对民营医院只监不管。所以民营医院很怕犯事,搞不好就会彻底毁灭,这让人不觉有些心寒。
由此可见,只有管办分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只有监督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腐败。管办不分是滋生医疗腐败的温床,它严重阻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现在病人到公立医院看病,必须先请客送礼,否则服务质量、接诊的时间就很难保证。为了看病,防止医生推诿,患者不得不请客送“红包”。而民营医院就不存在请客送礼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民营医院,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主动的接诊病人,想方设法的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主动的去想患者之所想,用勤劳的双手来养活自己。而公立医院就是“有娘的孩子”——有吃有喝,有人保护,干不干都衣食无忧。可见医疗管理体制不改,腐败就不可能铲除,同时国家耗费巨资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就很难实现。三 、民营医院很难发展,瓶颈在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管办不分一家亲”
我国现行卫生体制,作为卫生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使用不同的标准,同是基层医疗机构却享受不同的待遇。根本谈不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在相关的政策上更不能同日而语。目前,在夹缝中生存民营医院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而相对于公立医院却是青云直上,资源丰富、资金雄厚。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就像人们所讲的一个是有娘亲儿子——公立医院,一个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民营医院。有娘的孩子可以不干活,不劳动,整体花天酒地,吃唱嫖赌,因为有娘在就“不差钱”;而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生存就必须辛勤劳动,小心干活,靠自己来养活自己。整天害怕犯错误,若是不小心犯了错误、出了问题,那个姓“公”的娘就会拳打脚踢,结果只能落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甚至还会遭受灭顶之灾。同时,还大量宣传“坏孩子”没事整天惹事生非,好吃懒做,最好不要让他们存在。尽管这样,也没人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客观的讲,公也好,私也罢,作为国家就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以说政府也该出来好好管管公立医院的“娘”,让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这两个孩子处在统一的起跑线上,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一起为人民群众服务。民营医院只要求公平、公正,不要“奶”吃。
目前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所管辖的区域内,所有的公立医院人权、财权、物权都是卫生局主管,卫生局长也就是管辖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总院长,即管又办又监督。地方乡镇卫生院与卫生局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利益集团,互惠互利,听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更容不得在自己卧榻前鼻鼾 。就我们这个地方而言,五十多万人口,就没有一家民营医疗机构进入新农合。像这种模式长期发展下去,地方卫生事业很难发展。只有彻底扭转体制,管办分开,打破这个利益集团,人财物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离出来,卫生局只监督不管理,地方卫生事业才能有发展的春天,民营医院才能有生机,基层卫生院才能充满活力。我国的医改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否则,地方卫生医疗事业就是一潭死水。目前,医改道路很艰难,受益集团想方设法阻碍,设障、反对管办分开、只监不管局面,但是如果不经历分娩前的阵痛,怎能有新生命的诞生;能否探索一条全新医院管理模式,以区域政府为主体,民主自治为核心,市场规律为引导的新路径,已经迫在眉睫了,是政府决策的时候了。
四、医疗事故,纠纷不断,屡见不鲜医疗事故,主要是乡镇医院功能错位,医院本身宗旨就是救死扶伤,为群众解除痛苦,就是为群众百姓服务的。目前的乡镇医院将全部精力放在为健康人服务的。组织一批人,关在屋内,共同做卫生保健资料;只要这个项目做好,就能得到巨额财政补贴,所以乡镇医院医生不愿接诊病人,同时还有医疗风险,乡镇医院推诿病人,导致大多数患者涌入县级医院及市级医院。眼下县级医院人满为患,很难保证看病质量、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也非常冷漠,误诊、误治的医疗事故也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例如;有一患者在当地村医疗室诊断为“化脓性脑炎”,转到县级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是立即送到手术室进行阑尾切除,手术后,患者出现了高烧、抽搐、呕吐等现象,转入省城大型医院,诊断为“化脓性脑炎”。省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很愤怒,很生气的说;“医院医生怎搞的?”从这个医疗事故上看,是医生忙昏了头,医疗质量将无法保证,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医改前农民患者看病都首选在乡镇卫生院,医院靠救死扶伤、辛勤劳动来养活自己,同时服务态度也很热情,千方百计提高医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少有这样的医疗事故发生。当下医疗事故这么多,不仅反映了县级医院误诊误治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从根本上反映了目前基层群众就医难的局面。试想一下,全县几十多万的人口,就一家县级公立医院,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么?乡镇卫生院的领导医生全忙着造资料、建卫生保健卡、迎接卫生局领导视察,有了病人尽量推诿,医改到这样地步还有人站出来替乡镇卫生院说话,那么谁来为需要看病的患者说话?谁来为弱势群体说话?谁来为医疗事故的受害者鸣不平呢?医院出现误诊,误治,出现医疗事故,患者家属只能到医院去哭,去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名词叫“医闹”,为了减少医疗事故发生,就应当尽早收起公立医院的保护伞,打破管办不分的“利益集团”,尽早转变乡镇卫生院的职能使其全心全意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经过轰轰烈烈的几年医改,见到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中“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醒目大字,农民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而是背后深层的问题,是管理体制障碍。乡镇卫生院宗旨:“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医改后的办院宗旨是……?
建议:一、健全体制,管办分开、加强监督二、出台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准则,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办医
谢谢,您是本文第 38350 位阅读者,共 169 个跟贴
小马2012的更多建议:
没说到根子上
[ 221.211.179 ]
发表时间:
&&&&&&&&&&&&&&&&&&&&&&&&&&&&&&&&&&&
没有人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当医生。
[ 222.180.9 ]
发表时间:
&&&&&&&&&&&&&&&&&&&&&&&&&&&&&&&&&&&
对于医务人员的薪酬,笔者早就觉得应当分为基本工薪和服务酬劳两部份。
发表时间:
&&&&&&&&&&&&&&&&&&&&&&&&&&&&&&&&&&&
傻儿才去当“家庭医生”
[ 222.180.9 ]
发表时间:
&&&&&&&&&&&&&&&&&&&&&&&&&&&&&&&&&&&
谁能看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辛酸?
[ 60.165.177 ]
发表时间:
&&&&&&&&&&&&&&&&&&&&&&&&&&&&&&&&&&&
谁能体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心酸?
[ 60.165.177 ]
发表时间:
&&&&&&&&&&&&&&&&&&&&&&&&&&&&&&&&&&&
谁能体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心酸?
谁能体会乡镇人员看病的辛酸?
[ 222.213.171 ]
发表时间:
&&&&&&&&&&&&&&&&&&&&&&&&&&&&&&&&&&&
哭了,村医!
发表时间:
&&&&&&&&&&&&&&&&&&&&&&&&&&&&&&&&&&&
发表时间:
&&&&&&&&&&&&&&&&&&&&&&&&&&&&&&&&&&&
说没说到根本上,行家看门道
发表时间:
&&&&&&&&&&&&&&&&&&&&&&&&&&&&&&&&&&&
[ 118.116.11 ]
发表时间:
&&&&&&&&&&&&&&&&&&&&&&&&&&&&&&&&&&&
说的有欠缺,
[ 110.215.139 ]
发表时间:
&&&&&&&&&&&&&&&&&&&&&&&&&&&&&&&&&&&
luchunying
发表时间:
&&&&&&&&&&&&&&&&&&&&&&&&&&&&&&&&&&&
[ 119.184.226 ]
发表时间:
&&&&&&&&&&&&&&&&&&&&&&&&&&&&&&&&&&&
请关注村医的生存状态
[ 27.16.144 ]
发表时间:
&&&&&&&&&&&&&&&&&&&&&&&&&&&&&&&&&&&
医改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波折,但是我觉得总体向好。
[ 60.27.188 ]
发表时间:
&&&&&&&&&&&&&&&&&&&&&&&&&&&&&&&&&&&
给那些制定医改政策的官僚们一些浅见
[ 114.103.77 ]
发表时间:
&&&&&&&&&&&&&&&&&&&&&&&&&&&&&&&&&&&
请关注村医的生存状态
明月清风486
发表时间:
&&&&&&&&&&&&&&&&&&&&&&&&&&&&&&&&&&&
卫生院的有些现象
[ 182.111.141 ]
发表时间:
&&&&&&&&&&&&&&&&&&&&&&&&&&&&&&&&&&&
发微博&&&&&&&&&
最新联署签名建议
联署人数最多建议
跟帖最多建议
支持率最高建议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财政兜底清理乡镇医院欠债
导语:纳入本次三部委债务化解范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债务主要包括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债务计算时间原则上截止到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向东& 7月19日,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召开会议,部署清理化解地方乡镇医院负债的相关工作。
根据卫生部全国卫生财务年报数据,截至2010年底,乡镇卫生院长期负债为55亿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负债3.5亿元。这些债务主要是由于投入不足、超规模建设等多种原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债开展建设或购置医疗设备而形成的。
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该文件提出,用2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
纳入本次三部委债务化解范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债务主要包括发生于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债务计算时间原则上截止到日。
国务院要求,最迟在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对地方乡镇医院的债务清理核实,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债务认定,并将认定的债务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剥离给当地政府;此后地方政府将和医院签订债务协议,并按照协议如期偿还结清各项债务。
据悉,用于偿还乡镇医院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补助、省财政、以及市县财政共三级。其中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地区。此外,7月19日的三部门会议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只负责2009年年底前乡镇医院形成的债务,对于2010年至今形成新债务,将由地方自行解决。
一些地方部门认为,近几年医改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医院的负债和亏损。长期以来,&以药养医&成为基层医院的主要生存模式。但国务院推动的医改的一个重点,便是要破除这一弊病。
2006年,国家发改委开始又对医疗机构销售的大部分药品统一按15%差价率加成。按照浙江省湖州市物价局的统计,这一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得药品差价率从原来的40 %左右降到15%左右,下降了25%。浙江省湖州市物价局评价称,这样一来打破了医疗机构原有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而其它相关政策又无出台,故四年多来已使医疗机构陷入了严重的&失血&状态,照此下去势必危及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被打破,加上财政对医院基建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地方基层医院近些年的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不断增加,有的甚至不得不靠向银行借款过日子。
2007年,也就是国家发改委实施药价改革的第二年,浙江湖州市级五家医院中有四家亏损,全年亏损总金额5630.61万元。由于至2007年底这四家医院贷款累计总额已达4.695亿元,因此在亏损中,仅贷款利息就已经达到2887万元。此外,全市18家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有15家亏损,至2007年底亏损总额达到1亿元。
地处东部发达省份的浙江湖州基层医院面临的遭遇,是最近几年全国基层医院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7月19日的部署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坦承,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基层机构综合改革改革的深入推进,乡村医生建设薄弱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问题集中凸显。
当天的会议上,孙志刚要求,各省(区、市)要尽快制定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和清理化解债务的实施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此次清理基层医院债务,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将与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订基层债务化解的责任书。具体的时间表为,今年年底前要在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10月底前要完成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年底前完成债务认定和转移,力争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债务化解工作。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托管下的乡镇医院变身记(组图)
如今陈村医院的病人回流率很高,不仅留住陈村当地居民,北滘、伦教的病人也前来求医。 戴嘉信 摄村民可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戴嘉信 摄  佛山市二医院改制并实施产权转让的消息日前被大众舆论津津乐道,社会资本“全面登陆”市二医,将带来医院怎样的变化,目前仍是个谜。而在顺德,另一种模式的“医改”正悄悄给乡镇医院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杏坛医院、陈村医院,这两个光是听名字就很具备“乡村”味道的乡镇医院,分别是顺德的西部及北部医疗中心,从日开始,杏坛医院就开辟了首家镇街医院被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托管的先河,搭上“三甲”医院的快车,四年来杏坛医院的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两年前,当时在十个镇街排名倒数的陈村医院也被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托管起来,该院由此也发展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二甲医院。
  三甲医院接过这“烫手的山芋”,全区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专家队伍全部下到最基层,为西部片区及北部片区的医疗中心带来崭新的发展。家门口看大教授,对于这两个片区的村民而言,不再是一句遥远的空话,而这种托管模式也大大缓解了基层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将小病解决在最基层”。
  病人回流
  2014年12月底,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召开托管2周年工作总结,邀请了8名当地的社会监督员为医院的各方面提意见,“做得好的就不要说了,关键就是要听听做得不够好的,提不足。”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村医院院长于新发、直截了当做了开场白。
  提来提去,社会监督员没找出多少不足,反倒是夸医院在被托管前后的变化。“托管以前,我孙子还小,有个感冒发烧的小病,儿媳儿子都直接开车上广州看病,最差也会去佛山,现在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真的都留在陈村看病,相信大医院的品牌,真的有信心。”陈村本地人何衡说。
  何衡说的托管,正是2012年12月底,当时陈村医院在数度亏本经营的情况下,希望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将该院接过托管,同时希望托管解决当地居民看病难的最大问题。托管的两年后,在总结会议上,于新发宣布了成绩,全院业务收入1.13亿元增加到1.5亿元,年均增加15.0%;职工人均收入同步增加。同步增加的还有病人,该院出院病人每年增加20%,手术病人每年增加10%。
  正如何衡形容的,如今陈村医院的病人回流率很高,不仅仅留住陈村当地居民在本地看病,甚至北滘、伦教的病人也到陈村医院看病。“1天门诊量最高峰是1900多人,”于新发表示,看病的病人多了,与此对比的是看病时长的缩短,托管以前,还是手写处方、人工计费,排队时长甚至要1个半小时,而如今的信息系统采用顺德区最为先进的发药系统,90%的病人采取自助挂号服务,挂号时长1分钟,从看完病到交钱结算不超过十分钟,看病的平均时长也缩短为50分钟,减少了将近一半的等候时间。
  人心回归
  最具说服力的是乡镇医院的抢救能力,“以前镇街医院的抢救水平最差,”陈村医院副院长罗肇文介绍,“托管以后,有了总院的技术与人员支持,需要人民医院的专家教授抢救时,直接打的就过来陈村医院进行抢救,保证半个小时内必须赶进手术室。”如今仅2014年全年就组织全院大抢救12次,请总院专家会诊53人次、手术93人次,目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大于90%。
  这些变化也不是一日即就的,托管以后,从总院组织专家队伍过来陈村医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会诊”,为改善医院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困境,医院利用20余名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开展传帮带,建立专科团队,同时快速提升该院的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2014年,医院投入800多万购置大批进口高尖医疗设备,包括高清胃肠镜系统、心脏彩超、口腔CT、血透水处理系统、血透机(5台),医院还添置常规配套设备165台(套)。同时开展36项新技术、新项目,为医院历史之最。各种二次改貌工程也在两年内陆续进行,“刚来时洗手间漏水,天花板发霉长毛”于新发告诉记者,2年投资800多万元,舒适明亮的住院环境发生明显改变。
  为激励员工出干劲,该院还加大绩效工资改革力度,加强对科室二次分配方案的审核和评估,并提供参考建议。绩效考核体系顺畅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全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前“人心不稳,士气低落,上进心不足”的心态焕然一新,如今陈村医院的员工满意度已经从2012年的倒数第一攀升至2014年的全区第二。“我最看重的好处就是,村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陈小伍表示。
  大教授下基层
  对于顺德北部医疗中心发生的变化,位于西部的杏坛医院同样感同身受。
  在日被总院托管以前,不少杏坛本地的病人都跑到大良、佛山甚至广州去看病,如何用好新大楼留住病人,这也成为困扰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杏坛医院院长钱江最大的问题。
  从2009年底的旧医院搬到目前崭新的新医院,杏坛医院从以前只有内、外、骨科及妇产科四个科室的设计,发展到目前儿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康复科、洗肾中心等功能分区齐全,尽管2010年搬过来是新医院,但是老员工还是对医院发展信心不足,“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吸引人才,也留不住病人,再好的环境,病人相信的还是医生,是医术。”杏坛医院的陈副院长表示,“如果总院只是给钱、给仪器,但是不给专家教授过来,一样会发展得很艰难。”
  托管以后,大专家大教授都从中心城区下到基层第一线,最具代表的是暨南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王继群教授,他同时作为顺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首席专家,从日来到杏坛医院开始,帮助该院建立起耳鼻咽喉科,同时每周都会在杏坛医院坐诊,2012年陈村医院被总院托管后,他又下到陈村医院坐诊,如今由于他在基层坐诊的时间比总院还长,他的很多病人已经从大良跟随到杏坛、陈村来看病。
  增加新的科室带来的直接变化是给市民带来了方便。“原来血透病人都需要跑到总院去血透,做一次血透要坐车来回几个小时。”钱江院长表示,目前该院已经有21台血透机,在十个镇街医院数量最多,作为顺德西部条件成熟的医疗中心,目前不仅仅解决了杏坛病人的血透问题,连龙江、均安的病人也来到杏坛看病。“这样下来,大大减少了总院看病难的压力。”
  输血不忘造血
  “托管以后,不仅要对镇街医院输血,更要造血。”陈小伍表示。托管杏坛医院后,从总院派驻了30多名多学科专家、骨干教授以及中高级职称医生,前期对杏坛医院进行大量“输血”,刚到杏坛医院时,从人民医院儿科过来的魏主任没有想到,杏坛医院的儿科依然在内科没有分离出来。
  “我以前在人民医院坐诊时,很多病人都是从杏坛来的,这意味着这里的儿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因为此,2010年8月,常驻杏坛医院后,魏主任与另一名总院的儿科护长一起,将儿科从内科中独立出来,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如今的儿科有干净整洁的病区共有66张病床,由于床位不足仍在扩张病区,日均门诊量达到300多人,最高峰曾达到500多人,去年住院病人也超过2000多人。
  “以前带孩子看病,开车去大良也要20多公里,又经常遇到塞车的情况,看一次病很耗费时间精力。”一名家长表示,魏主任过来以后她对杏坛医院的医术有信心。“如今我们基本上可以解决当地95%以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魏主任表示。
  托管以后,从总院带来的不仅仅是专家、教授,还有大批的仪器设备与资金,从托管至今,总院已经向杏坛医院投入3000万-4000万元购买仪器设备等开支。
  除了输血,总院还对杏坛医院进行造血,托管以后,先后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到总院进行技术人员培训,从2012年开始,已经率先完成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进行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在院的工作人员再辛苦,也顶住人手不足的压力,绝不轻易将培训的人员抽调回来工作。”该院医务科科长王爱平介绍,全体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都相对全面,令基层医院也能够按照三甲医院的工作标准和要求来严格执行。
  环境在变,人的心态也在变。留下的病人越来越多,让职工有了归属感与成就感,“以前都是冷冷清清,几年都招不到专科人才,人心也比较散。”该院党总支书记梁书记表示,托管以后,医院员工的收入从原来的人均5万元到去年9.1万元,员工满意度也从原来位列十个镇街医院倒数,到2013年在十个镇街排名第一,2014年排名第三。
  相比医院的病人回流、软硬件环境提升,钱江更注重员工的满意度提升,“只有员工满意了,才能用心为病人服务,这些都是建立在员工吃饱穿暖的基础上的。”经过业绩的逐年增长,政府划拨的社保额度也从托管前的110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4600万元。
  用心服务,才会感同身受。如今的杏坛医院行政区全部挤在二楼200平方米的区域内,正是因为解决床位不够的问题,由院长行政带头,腾出五楼总共800多平方米的办公区范围改造成为病房,增加了病床达41张,得以新开辟一个病区。从托管前的330张病床,不增加政府任何开支的情况下,通过收编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重新归置统筹功能室的方式,增加到420张病床,为病人回流创造了客观条件,极大缓解了床位不足的难题,实现2014年一日最高峰的住院病人达到494人。
  尽管病人逐年以倍数增加,在镇医院实施的大手术也增多了,但病人的投诉量、医疗纠纷的数量却明显减少。“两年几乎实现了零投诉和零纠纷。”王爱平告诉记者,以前临床门诊的医生“做得提心吊胆,但现在经过专家会诊,提前沟通的机制,医患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
  南方日报记者 陈芷伊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39041条
评论111181条
评论110176条
评论105574条
评论98752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乡镇医院现状
乡镇医院现状
导读: 乡镇医院现状(共6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 自2012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众等方式,对挂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大谭镇卫生院近年按...
本文是烟花美文网()文秘知识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医院现状》,供大家学习参考。
乡镇医院现状(一):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
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状的调研报告 自2012年11月始近半年来,市卫生局安排卫生系统后背干部下乡到基层卫生院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通过查看资料,与医务人员交流及寻访当地群众等方式,对挂职乡镇卫生医疗服务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谭镇卫生院近年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要求,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向,落实国家防病为主的政策。卫生院由国家、省市财拨款重建,占地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的办公楼,配备X光机、B超、心电、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妇科、产科、中医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等科室,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基本药物507种。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由销售公司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使当地居民得到实惠。由于药品比药房、诊所便宜很多,居民更愿意到卫生院就诊。日门诊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达到日均100人次左右。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卫生院由以往的盈利性医疗机构转变为公益性非盈利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由既往诊疗转变为医疗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当地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免费体检、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对重点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日常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遍实施使当地居民诊疗花费大幅下降,新
农合门诊按40%,住院按80%报销医疗费,极大的减轻居民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根本上满足了居民的就医需求。
二、存在问题
1、医院人才短缺,医疗专业人员严重断层。大谭医院编制50人,实际在编48人,其中医生13人,实际上班只有7人,年龄大都40岁以上。一方面,没有年轻的医生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医院无法提供事业编制,相应的福利较低。相对城镇,乡镇卫生院低出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医院周边房价极高,交通不变等等因素,无法吸引年轻医生来院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业务能力较强的医生大多会选择到更大更好的市级或私营医院工作。留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大多住在当地,业务能力相对较差,各种条件制约无法离开的人员。人才的短缺限制了医院的发展,限制了医疗服务水平,亦造成了患者的流失。
2、医院经费不足、运行捉襟见肘。目前卫生院由财政拨付工资款项,占工资总额的60%。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虽然改变以往医药养医的情况,但目前就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和开展的诊疗项目来看,基本上没有创收能力。而财政拨款又不及时,医院随时可能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目前勉强维持是因为在编的48人中,仅有30人实际上班开支,有些卫生院因为上级拨款不及时甚至采取拖欠药款的方式来维持卫生院的运行。这样一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多干工作也不能增加收入,个别医务人员中出现向外院转患者来收取回扣,让患者到自己家治疗赚钱的情况,这在私营医院的不正当竞争中愈演愈烈。
3、基本药物种类较少、配送不及时。目前基本药物制度要求网上集中采购,虽然目录中有500多种药品,但与既往相比仅占1/4左右。卫生院采购药品不能选很多家配送企业,选择的几家企业不能满足医院的用药需求,有些价格便宜、利润低廉的药物药企不愿经营,而上级又规定不允许线下采购。卫生院在药品缺货的情况下只能违规操作,药品质量难以保证。配送企业一般每周送药一到两次,有时也会拖延。医院单次采购药品的数量又受上级限制库存量的要求以及资金周转等影响,有时会出现药物库存不足甚至断药的情况。
4、乡村医生的人员危机。乡镇医生是以往遗留下的问题,学历低、基础水平差、年龄结构偏大,目前大谭镇的8个行政村中,有27名乡村医生。其中仅几人有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大多只持有乡镇医生证上岗。这些人中大多超过50岁,60岁以上的占一多半,乡村医生没有年轻的医来从事,而又面临年龄危机,几年后将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些人大多数也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不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超龄工作的风险日益体现。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主要的业务除门诊诊疗外,大多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日常随访和管理,健康体检等。这些业务人力物力耗费较大,医院仅有7名医生实际在岗,服务的是全镇27324人,一名医生服务近4000居民,其难度可想而知,按时随访根本无法做到。重点人群及65岁以上人口要求每年免费体检,财政的补贴根本无法满足试剂、材料、人员这些开销。卫生院可能采取不做或少做检查、多报人数的方法来获取资金。【乡镇医院现状】
就以上几点问题,相关部门应着力改变现状,使卫生院能够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服务广大居民。建议在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资金投入并有效监管。财政拨款应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应加大预防、公共卫生服务、办公经费的资金投入,是卫生院能够正常运营。适当减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限制,在卫生院完成相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下,应允许其合理使用国家下拨资金,用于卫生院的建设、设备引进以及用于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补贴。加强资金管理的监察力度,保证资金用途合理合法。
争取上级各种有利项目资金,如重性精神病的管理,国家精神卫生防治机构、残联都有相应项目经费,相关部门应积极为卫生院争取。
2、医疗管理部门应根据卫生院现状及需求优先解决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招聘年轻医务人员充实到乡镇卫生院,给予政策倾斜。在进修培训待遇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其业务能力。积极开展院级合作,由市级医院安排专家定期出诊、会诊、讲课,以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乡镇医院现状】
3、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教工作,使居民能够了解国家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积极配合卫生院的工作,使建档、体检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医疗管理部门应于各乡镇政府沟通,由政府部门协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比卫生院单独工作效率更高。比如炮台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就是个好的例子。
以上观点及看法是本人在挂职调研期间的所见所想,可能存在片
面和偏颇之处,但目的是为了改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现状,以便更好的为广大居民服务,仅供领导参考。乡镇医院现状(二):乡镇卫生院现状调查报告
乡镇卫生院现状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明确“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明确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我县乡镇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我们采用座谈会、查看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形式,对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1个(其中南山镇卫生院正在筹建中),工作人员463人,其中正式职工325人,临时工138人(医改前临时工188人)。2008年至2010年三年平均收入1984.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474.1万元、医疗收入678.3万元、药品差价收入835万元,药品收入占收入比例为42.1%。从日起,全县所辖的1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8个月来运行还算平稳。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基层医疗机构职责更加明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乡镇卫生院是以诊疗业务为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规范了基层
医疗机构的业务范围,制约了卫生院的诊疗行为,过度医疗现象极少,乡镇卫生院职能转变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两块。二是滥用药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斩断了“以药养医”“开单提成”的利益链,基本杜绝了开高级药、开高价药的现象,小病大处方和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医生选药更科学、开药更规范,群众用药更安全。三是就医群众药品费用明显降低。监测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县药品价格降幅达32%。卫生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6%(其中儒林镇卫生院较医改前增加了240%,门诊人数从医改前的1270人/月上升到4360人/月),门诊次均费用从去年的114元下降到81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9%;住院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7%,住院次均费用从去年的1037元下降为786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4.2%,基本达到了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三、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
1、卫生技术人才短缺【乡镇医院现状】
我县11个乡镇卫生院现有正式职工325人,临时工138人(医改前临时工188人),正式职工中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不足1/2,只好通过聘请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临时工来弥补,暂时维持乡镇卫生院的运转。实施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连保基本运转都困难,根本无力聘请临时工,县财政安排临时工资金有限,待遇非常低,大多数临时工已心生去意。
乡镇卫生院人才分布也极不均匀,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如儒林镇、西岩镇卫生院集中了乡镇卫生院的大多数人才,而交通不便的三、四、五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尤为短缺,住院部都无法开展,群众只有到县城的县级医院住院,群众意见非常大。如汀坪乡中心卫生院在岗的4名护士(有资格证4人)、白毛坪乡中心卫生院4名护士(有资格证3人)都是临时聘用人员,而长安营、兰蓉等偏远乡镇卫生院根本聘请不到临时工,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困难。
2、乡镇卫生院生存堪忧
乡镇卫生院门诊医疗服务的压力增加。一方面,随着基本药物零差价的实施,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原来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部分患者向乡镇卫生院转移,而且有不少群众在县级医院看病,拿到处方后到乡镇卫生院门诊打针。虽然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次持续增加,现有的人员、设施和场所难以承担繁重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乡镇卫生院门诊量的增加,势必要求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卫生院在服务态度、医患关系、医疗纠纷、服务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药品零差率销售使“以药养医、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被切断,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显著下降,按2008年至2010年三年平均数计算,2011年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后,11家卫生院减少药品利润960万元,平均业务收入下降了一半以上,如儒林镇卫生院2010年平均每月业务收入达120多万,利润50多
万,而实施基本药物后,一个月的收入纯利润仅7万,根本无法保障正常运转。加之我县乡镇卫生院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都还要偿还各类债务、承担医疗赔付风险,如财政配套资金不安排到位,乡镇卫生院将无法实现收支平衡陷入困境。
3、卫生人才稳定面临挑战
按照“中央补助、省级统筹、县级保障”的财政补偿原则,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财政补偿是中央、省级财政出小头,县级财政出大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我县乡镇卫生院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为2.87万元,要维持这个水平,在国家政策补贴外,县财政还要有较强的补贴能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乡镇卫生院职工年收入为2.5万元,个别乡镇卫生院工资水平降幅较大,(如儒林镇卫生院2010年人均收入4万元,西岩镇卫生院人均3.5万元),如果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可能会出现技术骨干流失,乡镇卫生院人才更加短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又会凸现。
4、临时工待遇过低
聘请的临时工是各乡镇卫生院根据自身需要来聘请的。如白毛坪乡中心卫生院服务人口1.8万,正式职工仅11人(有资格证医师3人),去年根据业务需要聘请了18名临时工(临床医师10人,护士4人,药房、收费等后勤人员4人),由于待遇过低,部分临时工辞职,住院部现已无法开设,白毛坪乡中心卫生院群众只有到30公里外的县城医院住院。汀坪乡卫生院服务人口1.7万,正式职工17人,医改前根据业务
需聘请了临时工13人,基本运转正常;医改后因待遇偏低,部分临时工辞职(特别是5名具备执业资格的医师辞职),现有临时工8人(临床医师3人,护士4人,卫生员1人),现住院部都无法开展,病人需住院只有跑到40公里外的县级医院。
由于现有一系列的政策只针对正式在编人员,加之我县财政相当困难,仅安排了每人每月800元的补助,临时工的工资待遇实在太低。随着上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大,正式职工中由于后勤人员多(如退伍安置的)和有执业资格证的卫技人员太少等原因,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开展主要依靠聘请临时工。经测算,要保证我县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需聘请临时工169人,如果按照县财政今年安排卫生系统60个临时工的指标,乡镇卫生院连基本运转都困难,部分业务将会停滞,特别是住院部这一块,如果乡镇卫生院不能收治住院病人,将更加加剧县级医院的住院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会更加突出。
四、对策和建议
1、取消临时工数量限制,实行按需聘请。由于卫生技术人员总量、结构、分布等原因,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好临时聘请一些医师、护士来补充。建议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到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实地调研,结合乡镇服务人口、业务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适当考虑服务
乡镇医院现状(三):2015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文章标题:乡镇级卫生院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卫生院17所,卫生系统现有医疗机构总共27个,在职人员557人,其中卫技人员441人。固定资产3555万元,业务用房面积32424平方米,专用设备总值978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54万元。年诊疗人次34万人次,收治病人15673万人次,业务总收入4398万元,约占全市的21.7。
二、主要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基础设施差:主要体现在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和医疗设备陈旧简陋。由于历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部份卫生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医疗设备陈旧简陋,乡镇卫生院平均专业设备总值不足6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专业设备不足10万元。河?、石望、马水等卫生院至今仍未能配备如B超、心电图、血球计数仪、尿十项分析仪、洗胃机等最基本的医疗设备。陂面、河口、永宁卫生院的检验室只能开展三大常规检验,大部分医疗设备都已陈旧过期。全市17所卫生院中仍有5所未配备救护车。医疗用房严重不足,河?卫生院、马水卫生院只有750平方米,石望卫生院只有800平方米,双滘卫生院1300平方米,永宁卫生院1342平方米,松柏卫生院1480平方米,已不能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求。更需指出的是全市卫生院至今仍有1万多平方米危房,约占业务用房30。
(二)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据统计,441名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5人,占1.1;大专85人,占19.27;中专179人,占40.5;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员172人,占39。从职称上看,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71人,初级职称361人,分别占卫技人员人数的1.1,15.8和79.5,边远山区及镇域经济较差的卫生院情况更令人堪忧,河口、马水、永宁、双滘、石望、河?等卫生院卫技队伍中最高职称只有医师(初级职称),放射、检验科目大部分人员都是无学历的“半路出家人”。中高级卫医技人员缺乏,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
(三)业务发展不平衡,由于卫生院卫技队伍结构差别很大,卫生院之间业务发展极不平衡。目前,春湾、合水、潭水、八甲、三甲、双滘、圭岗、岗美、松柏等9所卫生院可靠本院技术力量独立开展普外、骨科、剖腹产手术及内科危重症病人诊治,永宁、河口卫生院只能开展简单的普外手术(如疝气、阑尾炎、胃穿孔修补手术),其余6所卫生院仅靠本院医疗技术力量不能独立开展普外手术。另外,由于近年来忽略了卫生院中医药队伍建设,目前本市只有春湾、合水、潭水三间卫生院能开展中医医疗业务。201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超过300万元的有春湾、合水、潭水、岗美、八甲等5所卫生院,200-299万元有圭岗、松柏、三甲等3所卫生院,100-199万元有附城、双滘、河口、永宁等4所卫生院。年收入低于100万元的有陂面、石望、河?、马水、春城等5所卫生院。各卫生院年业务收入的不平衡加重了卫技人才队伍的结构差异,进一步加大了不同卫生院之间的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待遇差异,造成“恶性循环”。
(四)部分卫生院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据调查,我市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选拔出来,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缺乏经营理念和办法,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导致部份卫生院管理紊乱,甚至有跨执业范围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三、几点建议:
(一)采取各种办法,稳定农村卫技人员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1、采取倾斜政策,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技术带头人。
2、严格卫技人员准入制度,临床医生进入镇级卫生院原则上要大专以上学历,可采取考试考核办法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3、加强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立足本市二级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定向多层次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推进整体素质提高。
(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投入。乡镇卫生院建设,应适应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适应农民医疗卫生的需求,不应该是医院每所齐头并进的建设,而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医疗卫生需求和承受能力,并顾及周边医疗卫生资源状况,分别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确定侧重项目,配套项目,或完善其功能,或调整其功能,或侧重强化其某方面功能,以提高乡镇卫生院乃至整个农村卫生工作的功能。
1、把握“两基”方向。卫生院的功能是基本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不能把卫生院办成医院。
2、适应小城镇发展,办好中心卫生院(一个地区的医
乡镇医院现状(四):2015农村合作医疗调查与问题分析
农村合作医疗调查与问题分析
2015年12月,我们以“改善农村合作医疗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专题,在盐都区的几个乡镇作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4份。从总体上看,大家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村合作医疗是比较成功的。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保障机制,让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与信赖。有的农民说,每人每年只要交20元,也就是包把香烟的钱,而政府每人每年补贴23元,比个人交的还要多,这是党和政府为我们农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至今仍有少部分农民还不清楚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
和义务,心存疑虑,怕参加合作医疗得不到真正的实惠。从对义丰、郭猛、冈中、龙冈、盐都车站等地进行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群众对“新农合”认识不到位。据调查样本统计,目前农民的参合率是77,仍有23的人群没有参加。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左右的青壮年,他们认为现在身体好好的,不需要参加合作医疗。客观上这部分人的发病率也是最低的,似乎近期看不到参加合作医疗的好处。在参加的人群中,有79的人员是自愿参加的,说明绝大多数人是支持合作医疗的。真正表示不是自愿的只有16,他们对政府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的宗旨和目的缺乏了解,认为搞合作医疗是不是又想打农民的注意,掏农民的腰包。在既得利益的认识上,有86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对他们有直接好处,认为没有好处,或者说至少目前没有得到好处的只有14,也有极少数已经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后来又退出去的。
2.对现有农村合作医疗条件不满意,对从医人员缺乏信任感。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条件,调查中有68的农民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至少能看到在不断地改善;31的农民对此不满意,反映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仍有待改善。在医疗服务体系上,对现有的医疗服务认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77,不满意的占22,说明医疗队伍、医疗服务方式和医疗水平有待改进。从地区分布看,对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不满意的主要集中在盐都车站和龙冈果林场一带,需要引起当地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3.看病后的结算和报销费用手续繁琐,起付标准高。医疗费用报销方面:在门诊看病时的结报方法是,直接凭参加合作医疗的编号本报销30的费用,在上级医院的大型检查费用报销15;住院部分的结报方法是,在符合规定范围内先减掉基金300元,剩余的按照比例,300~4000元报30,元报35,元报40,1元报45,超过20000元报50,区级补偿封顶20000元,其中小于4000元的费用在所在医院报销,大于4000元的费用须报到区局。调查中,有60的农村居民反映手续复杂,程序多,不方便费用的结报。若按季度处理,从申请到费用回到农民手中需要3~4个月的时间。对于经济困难又是大额费用的农民来说,时间显得长了一点。调查中也有个别农民反映,有些乡镇结报费用不规范,采用记帐方式记录看病的费用,年底一并结算,但诊所记帐的数目不公开,报销费用多少由诊所说了算,影响了合作医疗的形象和声誉。
4.医疗费用偏高,看病费时费钱。调查中发现,只有60的农民一生病到医院去看门诊,而有40的人得了感冒、头痛等小病都是自己买药吃,特别是常见病、多发病,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这主要是担心到医院看病贵,而且跑一趟医院费时、费力又误工。郭猛一农村居民反映说,参合后看病取药规定到当地诊所,而当地诊所的药品价格贵,按参合标准报销的药费低于外购药品的差价。也有不到20的农村居民担心花费多,存在小病挨、大病等的现象,不顾病情硬扛着不去医院就诊,能把小病扛成大病。
5.转诊手续并不复杂,但农民群众却反映繁琐。调查中了解到,从乡镇医院转诊至上级医院,反映手续比较麻烦的占62。目前的转诊程序是,所在乡镇卫生院的主诊医生开具转诊证明,经科主任签字、院长批准后直接交办公室备案,就可以报销到上级医院看病后的费用。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不知道这种程序,未先备案直接到上级医院,看病后遭遇报销费用麻烦的问题。程序并不复杂而出现大多数人感觉麻烦的情况,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6.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每年全家用于医疗的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占43,300~1000元的占32,有23的农村居民超过1000元,因医疗费用影响正常生活的农户占总农户的46左右。这里除
相关热词搜索:
1、“乡镇医院现状”由烟花美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烟花美文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乡镇医院现状" 地址:/fanwen/wenmizhishi/213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医改工作领导小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