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肝移植手术情况

肝移植或将成为历史--《金秋》2013年14期
肝移植或将成为历史
【摘要】:正英国科学家近日研发出一种干细胞新技术,能够培育出正常运转的肝脏细胞。研究人员将新培育的肝脏细胞植入有肝病的小鼠体内,结果证明它们能够使肝脏正常运转。这项研究是由英国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牵头实施的。桑格研究所所长艾伦·布拉德利在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说:这是一种利用标靶基因修正患者细胞缺陷的新方法。此类技术,除
【关键词】:
【分类号】:R657.3【正文快照】:
英国科学家近日研发出一种干细胞新技术,能够培育出正常运转的肝脏细胞。研究人员将新培育的肝脏细胞植入有肝病的小鼠体内,结果证明它们能够使肝脏正常运转。这项研究是由英国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牵头实施的。桑格研究所所长艾伦·布拉德利在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说:这是一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朱丽华;;[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5期
陈积圣;商昌珍;;[J];新医学;2008年11期
本刊编辑部;;[J];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刘雪霞;李建远;;[J];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09期
;[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年02期
郭虹;赵春华;;[J];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04期
程天民,史春梦,粟永萍,宗兆文;[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7期
李骥;;[J];中国医疗前沿;2006年02期
杨静;;[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亚青;浦立勇;姚爱华;张盛;吴斌;王学浩;;[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文天夫;廖志学;严律南;李波;王文涛;徐明清;杨家印;;[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王彬;邵玉红;陈路增;杨尹默;王维民;詹江华;万远廉;;[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李星;屈清荣;姜笑晨;王俊霞;李晓莉;;[A];河南省护理学会外科急危重病人监护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郑树森;徐骁;张宇;俞军;王伟林;彭志毅;;[A];2007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郑树森;徐骁;张宇;俞军;王伟林;彭志毅;;[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张宇;;[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马伟杭;范骏;陈晓明;周琳;杨美芳;薛寒;高海女;范维薇;;[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卢燕;曾俊;王敏;;[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范伟;黄建钊;李国祥;张莹;颜桂兰;;[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余志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记者  何屹;[N];科技日报;2006年
顾钢;[N];科技日报;2009年
毛黎;[N];科技日报;2009年
张鹏 董辉
陈青;[N];文汇报;2010年
张鹏 董辉
唐先武;[N];科技日报;2010年
通讯员张鹏 董辉 记者胡德荣;[N];健康报;2010年
黄显斌;谭文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吴玉华;[N];中国医药报;2009年
李天舒 通讯员
朱丹萍;[N];健康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宏喜;[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林兆宇;[D];南京大学;2012年
陈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邓彦飞;[D];广西大学;2012年
成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刘丽;[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张研;[D];吉林大学;2007年
段学静;[D];山东大学;2010年
张文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杨瑶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新宇;[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仲跻巍;[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张翠平;[D];西南大学;2012年
赵霞;[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熊挺淋;[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蒋春艳;[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刘晓明;[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李勇铁;[D];南昌大学;2011年
孔海莹;[D];浙江大学;2003年
霍永忠;[D];四川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前位置:
永远别放弃肝移植才是肝病治疗的最后一站
&&&&&&&&&&
  王红阳、刘允怡、陈肇隆、庄辉四院士等肝病治疗大家云集第三届中原肝病论坛。会上,郑州大学一附院副院长、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水军教授给肝病患者提神打气,他说:
  □记者 蔡建华 实习生 宗延 通讯员 曹咏
  3月16日~17日,由郑州大学一附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原肝病论坛在郑州黄河饭店成功举办,会议吸引了包括王红阳、刘允怡、陈肇隆、庄辉四院士在内的数十名肝病治疗大家到会,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肝病相关领域的医学专家参加了论坛。会上,郑州大学一附院副院长、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水军教授给肝病患者提神打气,他提醒肝病患者:“永远别放弃,肝移植才是肝病治疗的最后一站。”
  此次论坛打破学术会议常规,与会代表辐射医学多个学科,包括肝移植外科、肝胆胰外科、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及CT、超声、核磁共振、病理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众多专家,在肝病一体化治疗、综合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红阳、刘允怡、庄辉、陈肇隆院士作了精彩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肝胆外科陈孝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病研究所叶胜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范建高教授,南京军区上海临床肝病中心陈伟成教授,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松野直徒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尚佳教授,郑州大学一附院张水军教授、李建生教授、武淑环教授等国内外肝病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专题讲座。张水军教授在讲座中提到,郑州大学一附院做了近百例肝脏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100%。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河南省医学会秘书长孙威,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杨文献,郑州大学一附院党委书记盛光耀,副院长张水军、文建国出席开幕式。盛光耀在致辞中说,郑大一附院是经卫生部批准的河南省首批开展肝脏移植的医院,河南省肝移植中心设在郑州大学一附院,肝移植研究团队阵容强大,该团队包括了移植手术组、麻醉组、护理组、术后监护组、超声诊断组、磁共振组、CT诊断组、病理诊断组,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肝移植研究团队将同国内外肝病研究专家一道,共同推动肝病研究及肝移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希望第三届中原肝病论坛成为推动中原地区肝病学的发展及提高肝病综合诊疗水平的里程碑。
  河南省医学会秘书长孙威在讲话中表示,河南是一个医疗大省,近年来河南的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郑大一附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张水军教授作为河南肝病事业的学科带头人,帮助郑大一附院在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学科发展、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此次众多名家会聚论坛,希望各位河南同仁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与名家共同探讨肝病领域的新问题,共商肝病诊治新疗法,共务肝病发展大计,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为河南肝病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水军副院长表示,此次肝病论坛创新会议形式,肝病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内科医生与外科医生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临床大夫也学到了基础研究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这种相互学习的方法对今后推动肝病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肝脏移植,存在认识误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上部,重量占体重的3%左右。肝脏负担的各项功能都很重要,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时,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把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挽救患者生命,这个过程就是肝脏移植,俗称“换肝”。
  肝脏移植是大夫救治肝病患者的法宝,在肝脏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不能为人体所用时,肝脏移植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的技术,在部分大夫中,仍然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肝脏移植手术风险大,一做就死。
  张水军教授说,一做就死的观点是错误的。郑州大学一附院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是1997年张水军教授带领的肝移植团队做的。当时,这名患者找到我省某医院,主动要求做肝移植手术,大夫却告诉他肝脏移植手术很危险,劝他不要做。这名患者又到郑州大学一附院,再次要求做肝脏移植,张水军等专家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后,认为他符合肝脏移植的条件。这名来自正阳县的患者,幸运地成为我省肝脏移植手术第一人,顺利地走出了肝脏移植手术室,开始了新的生活。
  虽然我省第一例肝脏移植时间已经过去十几年,但类似“肝脏移植下不了手术台”的认识,在不少大夫和肝病患者中,仍占较大市场。
  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100%,手术风险不大
  目前,肝脏移植已经成为肝病治疗的常规手段,风险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肝脏移植手术在国外已经发展了40多年,全世界已有10万余名终末期肝病患者通过肝脏移植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世界最长肝移植存活时间目前已超过33年。郑州大学一附院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肝脏移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肝移植手术做了100多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大幅度提高。
  肝脏移植并非人们想的那样可怕,在技术非常成熟和安全的前提下,它的手术风险、并发症和死亡率基本等同于常规腹部大手术,基本不会出现术中死亡的情况。
  肝脏移植手术一般要持续七八个小时,术后三天可以正常进食,一周时可以下床活动,一个月左右可以顺利出院,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肝脏移植,有严格的适应证
  肝脏移植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不能盲目做。
  理论上说,几乎所有重症肝病病人都可以做肝移植,只要术前没有严重感染、严重心肺衰竭就可以。患有内、外科常规方法不能治愈的肝病,预计在短期内可能死亡,同时尚能耐受手术者,均适合做肝移植。
  盲目做肝脏移植,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对于太早期的肝病病人,由于其病症很轻,病情进展缓慢,可终身维持而无需移植肝脏。对于已经过了最佳移植时机的病人,比如太晚期的恶性肿瘤病人,因为此类病人生存率低,尤其是原发性肝癌已转移的病人,即使换了健康肝脏,仍然无法根治癌症,甚至会促使肿瘤转移和复发,加速患者死亡。
  专业的手术团队,为肝脏移植患者保驾护航
  郑州大学一附院在临床中开展肝脏移植手术业务之前苦练内功,1994年至1997年,肝脏移植手术团队先在狗身上做了30多次移植手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水军教授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在狗身上做肝移植手术,一次要挑4只狗,从一只狗身上取下肝脏,移植给另一只,另外两只狗提供血液,保证接受移植手术的狗的血液供应。经过30多次动物肝脏移植手术试验,做得非常成功了,才应用到临床。
  郑州大学一附院有一支专门的肝移植手术团队,有12名教授、5名副教授,中心成员皆为博士和硕士以上学历,从护理到检验,再到CT、超声,都是专人负责。医院还组织专家,到香港等肝脏移植手术做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不断改进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能。
  硬件方面,郑州大学一附院引进了保证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的加温技术、减少出血的专用的超吸刀技术和减少输血量的自体血回输技术等,为肝脏移植手术保驾护航。
  ★ 河南省肝移植中心简介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河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健全的体制、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和一流的医疗设备。借助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于2009年2月在该院成立了高起点、高水准的“河南省肝移植中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肝移植工作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在张水军教授带领下的肝移植团队成立了河南省首家肝移植实验室,并成功进行了大量犬肝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此实验基础上,于1997年成功进行了河南医科大学首例临床肝移植,这在国内是较早进行的肝移植手术。同年,该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并于1998年成功实施了河南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此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团队在张水军教授的领导下,不断学习先进的移植技术,与国内多个大的移植中心加强合作交流,派出肝胆外科、手术室、麻醉科、ICU、消化内科、B超、CT等各个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移植学术会议,跟踪国内外移植的前沿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与理论水平。2005年以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连续实施了100余例原位肝移植,成功率100%,患者最大年龄62岁。2007年在器官移植准入制度实施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卫生部批准开展肝脏移植的首批医疗机构。
  河南省肝移植中心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5名,主治医师4名及多名住院医师。中心成员皆为博士和硕士以上学历。该中心目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外转流设备和自体血回输设备,全套肝移植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充足的术后监护和治疗设备。同时借助医院已有的许多先进设备和设施(如64排CT、磁共振成像、彩色多普勒等),为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诊断及治疗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 专家名片 ★
  张水军 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和《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多种学术期刊编委。1982年河南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2004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和1999年分别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专修肝、胆、胰外科及器官移植外科。1997年主持完成河南医科大学首例肝脏移植手术,1998年成功进行了河南省首例临床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长期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擅长消化脏器移植、肝胆胰疾病、门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对肝癌、肝血管瘤、急性和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肿瘤、胆石症、胆囊炎、胆管囊肿、腹膜炎和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的肝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率高,病人存活率高,受到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所带领的临床和科研专家队伍被评为“河南省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创新型科技团队”,所在实验室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曾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林宗扬医学教育奖”、“十杰职工”、“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齐成成
焦点图推荐
大河健康网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联合打造     地址: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6楼 电话:6 QQ: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风筝已经存在好几千年了,古人制作风筝是一种问天的方式,是一种探究精神的表现。
福州对台交流先行先试,榕台合作频开新篇
福州公交集团2059辆车全面开通免费WIFI,乘客不仅可以免费“蹭网”,最高下载速度每秒能达到400K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Tel:0Mail:频道栏目&&&
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HD
面临40万元医疗费,父亲竟想丢弃肝移植孩子
9月10日,乐至县为湖北受捐男婴开展爱心募捐。韩菊芳摄  9月10日,左治英摊开儿子的照片失声痛哭 & & & & & & & &  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后,孩子父亲面临40万元医疗费竟想丢弃孩子爆料  腾讯微博网友称,四川9个月大男婴捐出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另一个9个月的男婴,“大家都在感叹正能量和大爱的力量,然而受捐方父亲面对高额的后期治疗费用,居然打算将亲生儿子扔到火车站。”不解  成成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当初在“捐”与“不捐”的选择中,父母经过了痛苦的煎熬,最终决定捐出器官“让另外的孩子活下来”。成成的父母不希望自己无偿的捐助,成为一个错误的决定。大爱  乐至有关方面为了让乐至男婴的爱心能够继续传递,9月10日在帅乡广场为湖北男婴举行募捐活动,以给受捐方父亲信心。当天共募捐到2000余元,“近日将转交到孩子父亲手中,募捐活动还将继续。”  “孩子的父母应该尊重我们的捐献,就算自己吃差点穿差点,也应该把孩子抚养大。”9月10日,四川最小的器官捐献者——资阳乐至县9个月男婴成成(化名)的父母,从微博爆料中得知受捐孩子父亲打算将孩子丢弃后,感到非常气愤。成成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受助孩子却被当做“包袱”,成成的父母不希望自己无偿的捐助,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10日下午,乐至县有关方面得知受捐者的现状后,发起“继续传递爱”的募捐活动,希望给受捐方父母信心,帮助孩子渡过难关。A 捐肝宝宝父母:一场艰难的选择9月6日捐还是不捐 她想了几个小时  9月6日,车祸已发生3天,成成的父母守在重症监护室外,已经3天未合眼。“怕娃娃突然醒过来,我们不能马上赶到他身边。”42岁的妈妈左治英说。  “砸锅卖铁也要把娃儿医好。”左治英对儿子的好转充满信心,6日一大早,她便让丈夫吴明进再去找亲戚朋友借钱。她到缴费处又交了4000元医疗费,然后回到重症监护室门口,等待当天探视儿子的时间到来。  “医生从病房走出来,告诉我孩子救不了了,并建议可以考虑捐献器官,让另外一个生命延续。”左治英说,当时她有点懵,没有想明白医生的话,但她决定坚决不捐献器官。“娃儿走了,还要动刀,感觉实在太残忍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左治英在“捐”与“不捐”的拉锯战中,颇感无助,只能以泪洗面。她拨通丈夫吴明进的电话,想听听他的想法,但“二选一”也令丈夫感到两难。  晚上,左治英和丈夫没有吃晚饭,两人躺在医院外拉货的板车上,辗转难眠。“娃儿跟着我们,受的苦够多了。”丈夫吴明进一夜重复着同样的话。9月7日抹着眼泪 签下捐献自愿书  7日天刚亮,左治英和丈夫又去重症监护室外等候,但医生宣布孩子已经死亡。“我们还是捐吧。”左治英劝说丈夫,“我们40多岁才生下这个孩子,他才几个月大,连妈妈都还不会叫,就要走了,还不如让另外的生命活下来。”  不善言语的吴明进同意妻子的建议,让孩子的小姑送来了他俩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左治英说,如果能让另外的孩子活下来,也可以当成自己的儿子。  “签字之前,医生又问我们要不要再考虑一下。”左治英说,医生这一问,让她又开始犹豫起来,“每天早上8点,下午4点去看幺儿,我喊他名字,他还有反应,手指和腿都会动。”  “他(吴明进)没有说话,就在(自愿书)上面签字了,还在抹泪。”左治英说,丈夫签字后,她也觉得坦然了,“毕竟能让另一个家庭团聚,是好事。”  当天下午,成成的肝、肾及眼角膜被捐献出去。整个过程左治英都守在手术室外,寸步不离,她想在手术后再看孩子一眼。9月8日闭上眼睛 就看到孩子爬过来  8日,成成的肝移植给一个9个月大的小男孩,手术非常成功。  “幺儿还不会走路,只会在地上爬。”左治英说,她总想起孩子在她面前爬来爬去,手术进行时,她哭得瘫倒在手术室外,被侄女送回了出租房。  “我今年42岁,老公47岁,结婚20多年,一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了,却又这样不幸。”左治英想到这些就吃不下饭。她身上揣着孩子8个月时的照片,想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我现在不敢睡觉,闭上眼睛,就看见成成生龙活虎地爬过来。”左治英说,“等那个孩子病情好转了,想去看一下。如果那个孩子的父母同意,我们想认他当干儿子。”B 受捐方生父:一个错误的决定  10日,网络上流传受捐者园园的生父想将园园遗弃在火车站的消息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这一消息是否属实,手术成功后,园园的命运又将如何?华西都市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园园的小姨和养父。40万手术费 我们负担不起  华西都市报:网上流传园园生父想将园园遗弃在火车站,这个消息属实吗?  园园小姨:我哥哥的确有这一想法。哥哥家里太穷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决定。但是我不会允许哥哥这么做。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先给孩子治病。  华西都市报:好不容易才治好病,为何园园生父还想遗弃孩子?  园园小姨:手术费用需要40万元。如果是10万元,我们东拼西凑还有希望,但是40万完全是天文数字。园园目前还有1周才能出重症监护室,在普通病房还要待20多天。出院后的2个月,每周都必须去医院复诊。之后的1年多每个月都必须复诊。这些费用我们根本负担不起。领养方:和孩子缘分不够  华西都市报:当时收养园园后,为什么又送回去?  养父二哥:在领养之前,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的肝脏有问题。但是我们仍然抱着治好的念头,先在医院里医治。但是几个月后,医生说可能是先天性的肝脏问题,以后会恶化。如果继续养着,怕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就把孩子送回去了。  华西都市报:现在手术成功了,你们以后会继续抚养孩子吗?  养父二哥:为了给孩子治病,我弟弟家已经花了10万元钱。我在不了解情况下,为弟弟家抱养了一个患病的孩子,让弟弟花了这么多钱,心里很过意不去。就算他愿意接手,我也坚决不会同意。而且听说得了这种病,存活的年限不长,弟弟家经济条件可以,完全可以领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们也不愿意一直这样为孩子担心。可能我们和这孩子的缘分还不够。继续传递爱:捐肝男婴家乡组织募捐募捐是给受捐者父母信心  9月10日下午,资阳市乐至县帅乡广场上,“继续传递爱·为四川最小器官捐献者——乐至成成(化名)小朋友的爱心接力”横幅刚刚拉起,有小朋友马上在捐款箱内投进1元、2元,路过的市民也纷纷解囊,一家企业现场捐出1500元。  乐至团县委书记李丞说,此前获悉乐至籍男婴为湖北籍男婴捐献器官,成为四川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今天上午一条微博又牵动了我们的心。”  10日上午,腾讯微博网友爆料称,9个月大男婴车祸死亡后,捐出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另一个9个月的男婴,手术非常成功。“大家都在感叹正能量和大爱的力量,然而受捐方父亲面对高额的后期治疗费用,居然打算将亲生儿子扔到火车站,让好心人领养。”  “看到微博消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让乐至男婴的爱心能够继续传递,家乡应该接力帮助受捐对象。”李丞说,广场募捐活动并不是想批判受捐方父亲,“我们是想给他信心,让他能坚强面对困难,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爱。”  李丞说,10日下午共募捐爱心资金2000余元,“近日将转交到孩子父亲手中,资阳的募捐活动还将继续。”华西都市报记者田雪皎刘秋凤见习记者李姗姗摄影报道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20元--1000元)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
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热帖排行榜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掌上四川:
zhangshangsc
华西都市网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父拒为女肝移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