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后姐是老中医医吗

中医文史漫谈(二四)
&&&&&&&&&&
中医文史漫谈(二四)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传统医药&&
&&&&&&&&&&&&&&&&&&&&&&&&&&&&
&□ 诸国本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制订行业标准时应该注意的。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项目众多。随着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高速消失、过度开发、瞬息变异的危险,保护任务极其繁重。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取得很大进展,文化部门正在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其中包括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标准在内。对此,笔者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传统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医药。根据我国存在医药文化多样性的实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
  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基本经典的传统医药,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主流医学。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经过30年的发掘整理,已有近40个少数民族发掘整理出版了本民族传统医药的代表性著作。
  民间医药有两个概念,一是在体制上以公私来分,民间医药是指非公有制的民营医疗机构和民间医生;二是在学术上以朝野来分,民间医药是指当代中医教育体系之外不属于《黄帝内经》一脉的流散于民间的草医草药。如云南的“黄家医圈”、陕西的“太白七药”、某些道家医学和佛家医学,以及一些既不属于主流医学,又无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草根一族。古代有一种“为国医所不道”的“走方医”、“草泽医”,或叫“铃医”、“串雅”,就属于这一类(见清·赵学敏著《串雅内外编》)。传统医药中的民间医药,指的就是第二种概念的民间医药。有的学者曾经把这一类民间医药作为中医药的初级阶段,但后来发现他们纵使“上升”一格,也并不属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主流一脉,而且自成体系,自称“另类”,仍然“为国医所不道”。于是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尊重,在传统医药内给它留下位置,称它为“民间医药”。
  例如“黄家医圈”是以“中生万物”“人命乃万命之首命”为哲学基础的一种医学理论,以“万物有圈圈为界,万物有网网相联”揭示人体各部分功能的内在联系。黄氏家族从唐五代延续至今,祖籍福建邵武(王国维先生有考据),世代传承。其一支转辗迁徙,后在云南昭通巧家落户,今于云南昆明行医。有《黄氏医圈》(黄传贵编著)一书传世。
  “太白七药”又称“秦岭七药”,是以“七”字命名(如桃儿七、红毛七)的一类草药,约有115种,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山脉,以“四梁八柱”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是藏在深山老林的另一处土著的医学宅第。今人已出版《秦岭七药》(毛水龙主编)、《太白七医研究与应用》(宋小妹、刘海静主编)等著作。
  其他的民间医药包括民间的一技之长,在此不一一列举。
  从“非遗”角度看传统医药的内容
  中医药和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其他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尽可以各展其美,各美其美;相互之间,更应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各医种的基本内容大致分总纲、医养、药物、节庆四个部分:一是总纲,或称总题。如传统医药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方法。二是养生及医疗。包括养生、诊法、疗法(或合称诊疗法)。三是药物。如药材,饮片炮制技艺、成药制作技艺;老字号企业文化。四是习俗和节庆,如清明辟瘟习俗、除夕饮屠苏酒之类和传统药市。中医药分这四部分,民族医药也分这四部分。为了留有余地,还可以加“其他”一类,如藏医是和天文历算连在一起的。医学和天文连在一起,甚为普遍。中医有五运六气,彝医和太阳历关系密切。这是各类文化互相交叉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中医的气功、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与传统体育,药膳与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烹饪),养生文化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都有交叉。
  “传统医药对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有人认为失之于虚、言之于玄,令人难以理解。事实上,各民族、各医学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各不相同,每一种认知都是打开生命奥秘的一扇窗户和一把钥匙。苗族有苗医生成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已故老苗医龙老六曾口述《事物生成共根源》一书,公认是苗医药的哲学基础。傣文经书《嘎牙山哈雅》(意译为《人体解说》),就是一本讲“生命起源和人体生长发育的书”。彝医有《娃娃生成书》,是从彝族毕摩经《作祭献药供牲经》中摘录的,描绘了人体生长的全过程。以西医和中医来说,西医将人体分为运动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系统等九大系统即九大生理解剖功能,这是对人体生命的一种微观观察和精确认识。中医将人体分为阴阳、脏腑(五脏六腑)、经络(十四经脉)、气血几大功能部门,是对人体生命的一种宏观认知和动态把握。传统医药从不同角度、不同信仰、不同层面认识人的生命,并引申出不同的养生方法、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各有所见,各有所长,为人类的医疗保健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传统药部分,一般都重视饮片和成药的制作技艺,因为手工技艺是“非遗”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商言商者过分重视形而下的“物”和“术”,容易忽视制作技艺的原创精神、思维特点、无形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古代,民族地区商品化程度极低,无古老的民族药药店,谈不上什么经营思想。但中药店古代就有,于是形成一种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如北京同仁堂的“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前一个“必不敢”,是“不减料”;后一个“必不敢”,是“不偷工”,合起来是“不敢偷工减料”。上面还有一层,叫“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冥冥中由老天在监督着人们如何做。这就涉及到中国人的信仰形式。这信仰形式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此外如杭州胡庆余堂的“戒欺”(堂匾)店规,“药业关系生命,尤为万不可欺”。广州陈李济的股份合作,“同心济世”。原文是“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还有许多老字号药店在制作名贵中成药时有意在稠人广众之中公开投料,招摇过市,以昭信誉。如做全鹿丸时抬着大鹿游街,做人参再造丸时晚上点着黄金大蜡烛在众目睽睽之下投料配料,其目的都是为了袒露诚意,取信于民。
  药品是救死扶伤的特殊商品,同样一个“货真价实”,其责任,其权重,其作用,其后果,在药店和在别的商店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中药老字号的企业文化。
  当然,其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最终得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所以,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字号的企业精神,二是传统中药(多为名牌)的制作技艺。在数字化处理的时候,“企业精神”比较虚泛,难以表现;特别是老字号基本上都经过技术改造,传统手工艺很少保留。于是传统名药制作技艺中的若干关键环节,若干“绝招”,成了传统中药“非遗”保护的重点。
  前几年评审“非遗”项目时,出现过“某某某中医药文化”等项目。后来有专家指出,这种“某某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命名方式,内容过分笼统宽泛,逻辑上有循环往复之嫌,应该换一种项目名称来表述。这个意见颇有道理。但并不是说中药老字号的中医药文化就不存在了。相反,这正是一种值得珍惜的企业精神,是现代社会缺失或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需要继续发掘并加以发扬广大。
  传统医药作为“非遗”的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我国加入了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于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邹启山主编,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安第斯卡拉瓦亚的宇宙信仰形式”即属此类。其实,世界上的传统医药都可以包括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之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按照当代社会的语境和一般认识,文化属于社会人文科学,而中医归于自然科学。但中医有丰富的哲学思维和人文精神,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是“两栖”的人类生命科学。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具体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门类资源对象,主要有生命与疾病认知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和表现空间,代表性的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代表性的诊法和疗法(或合称诊疗法);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传统配本和手工制剂技艺;传统饮片炮制技艺和成药制作技艺;有关传统医药的习俗和节庆;传统医药传承人的生平、业绩及技艺表演等等。如此梳理下来,传统医药类的“非遗”项目,无论申报和保护,都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要做。传统医药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的非遗项目共分十个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我国在2005年后非遗申报和评审初期,原则上是申报什么,评审什么;谁先申报,谁占先机。申报项目是无序的,整个工作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经过近10年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对深化改革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要求,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规划性,减少随意性;加强主动性,减少拉动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正在制订采集方案编写规范、数字资源采集实施规范和数字资源著录规则,为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提供了条件。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订,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应该标准化而且可以标准化的,二是应该标准化但一时难以标准化的,三是不能够或不应该或不必要标准化的。因为其中有许多模糊的、感性的、瞬息万变的内容,为模糊数学认可的东西。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标准化以后,也可能成为一块板结的土地,一个“闲人莫入”的篱笆。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文以载道”应有的担当,是“厚德载物”题中的含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
&作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本草纲目》传承了近500年。
&&&&&&&&&&&&&&&&&&&&&
最近民间对该书原版发掘又有一个新的重大发现&&&&&&&&&&&&&&&
《本草纲目》现金陵版重修本&&
&&&&&&&&&&&&&&&&&&&&&&&&&&&&
& &□ 郑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
&&&&&&&&&&&&&&&&&&&&&&&&&&&&
&&&&&&&&&&&&&&&&&&&&&&&&&&&&&&&&&&&&&&&&&
图1 制锦堂本扉页&
&&&&&&&&&&&&&
制锦堂本王世贞序末页&&&&&&&&&&&&&&&&&&&&&&&
图3 制锦堂本卷一首页&
&&&&&&&&&&&&&&&&&
&制锦堂本附图卷上首页&&&&&&&&&&&&&&&
图5 金陵原本附图卷上首页&&
&&&&&&&&&&&&&
&&&&&&&&&&&&&&&&&&&&&&&&&
图6 制锦堂本卷十九之末,左为补刻,右为金陵原版重印
  ~25日,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暨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出了一套新发现的民间藏本《本草纲目》。这套《本草纲目》绝大多数书叶是用金陵本原版木重印的,但又经过了明末制锦堂重修(以下简称“制锦堂本”),补刻了数十叶,并有若干剜改之处。
  这套书的收藏者是河南洛阳白河书斋传承人晁会元。他于2008年在河南伏牛山山村发现此书。该书经鉴定为《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是我国近数十年来新发现的、民间收藏的唯一一部《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
  《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著作,2011年作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与《黄帝内经》双双进入《世界记忆名录》。该书成书以来出版了不下百余次,最早的刻本由金陵胡承龙刊行,故称“金陵本”。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将该书进呈皇帝,进表中提到“甫及刻成,忽值数尽”,说的是该书刚刚刻成,李时珍就溘然长逝,其时约在1593年。今唯有金陵本完整记载了《本草纲目》图文的撰绘及校订者:文字由李时珍编著,其4个儿子、4个孙子,以及2名儒学生员参与了校订誊写。药图绘制辑校则由其3个儿子、2个孙子完成。因此金陵本最能反映《本草纲目》图文原貌,学术价值最高,是此后所有《本草纲目》翻刻本的祖本。
  据研究,今存世的《本草纲目》金陵本完本仅8部(中国2部,美国2部,日本4部)、残本4部。作为《本草纲目》原刊的金陵本,对校勘、研究与利用该书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后《本草纲目》各种翻刻本都没有完整记载《本草纲目》的转绘校订人员,也没有保持其某些特有的排版方式。后世版本的文字讹误虽不算很多,但药图的篡改最为严重,到清末张绍棠本时药图已面目全非。因此金陵本的搜求、保护与研究一直是学界非常重视的事。
  制锦堂本为什么能被鉴定为金陵本呢?这是因该本大部分是利用金陵本原版木重印。本人亲自检视,该本利用金陵本原版木重印的书叶约占95%以上。古代印书要先刻木版,印完一次后,如果版片损坏不大,还可再印。因此通过与已确认的原版书进行比较,观察版式与文字的特征(如板框尺寸、样式,版木的断裂纹理,文字细微笔画特征等),可确定古籍是原版初印还是重印本。例如以下制锦堂的书页可确定是用金陵本板木重印。
  但为什么又要说制锦堂本属于金陵本重修本呢?这是因为制锦堂再次利用金陵本原版木时,已过了几十年。原版片在运输、保管、印刷的时候都可能出现残损。要重印完本就必须对残损部分予以补刻重修。此外,书商出于商业目的,也可能对书中的某些署名或文字进行剜改(在原版片中挖去某些字,再嵌入新刻的文字)。这种现象在制锦堂本也可以见到。例如将该本附图卷上的首页(图3)与金陵原本附图卷上首页(图4)对比,就可发现制锦堂本已经改绘了药图,并且变更了附图的作者署名。此页金陵原本署名是:“阶文林郎蓬溪知县男李建中辑/府学生男李建元图/州学生孙李树宗校。”制锦堂本则改刻为“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县蕲州李时珍编辑/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李时珍也参与了药图的编辑工作、本卷绘图者为李建中的学术混乱。药图中水金、山金、银3图与原版差异最大。类似这样的剜改在附图卷下之首的作者署名中同样出现,甚至还增加了一个“南州后学儒医刘曰”的名字。
  制锦堂本补刻最多的是该书卷首部分。其扉页居然题为“江西原板”(图5)。所谓“江西版”,是指万历三十一年(1603)由官员张鼎思、夏良心刻于江西南昌的《本草纲目》第2版。该版属于地方官刻,因此版大、字疏,纸张刻工均比金陵本更优,所以当时海内广传,特贵重之。从学术内容来看,该本仍不及金陵本,且改动了药图的作者题款。但制锦堂的主人吴吉徵在得到金陵本业已残损的版木之后,为了迎合时好,不惜在扉页中妄增“江西原板”以利销售,并仿江西版补刻了张鼎思、夏良心的序,李建元的“进本草纲目疏”,以及总目、凡例等。所以该书第一册中真正属于用金陵本原版重印的只有王世贞序的末叶。
  制锦堂本除卷首外的药图与正文也有少数书叶属于重刻。例如前述附图卷上的首叶,以及卷12的紫草、白头翁等药,卷19卷前的目录及酸模、菖蒲等药,卷22“胡麻花”主治之后的两叶,还有多卷的卷首分目录等均系重刻。重刻字体明显与金陵本不同。例如制锦堂本卷19末叶(有“水松”一药),其他金陵本中均脱,只有该本有刻叶。将此叶与其前叶(金陵本)比较,板框大小及字体均有较大区别(图6),可见该叶亦系补刻,并非取自金陵原本。
  由于制锦堂本目前正在国家图书馆修补,本人还没有条件将此本与金陵原版逐叶比较。粗粗浏览了制锦堂本两卷附图与52卷正文,印象中重刻之叶还不算太多,约有数十叶。金陵原本有1989叶,故制锦堂本重修的部分只占很小的一角,不妨碍将该本作为一种新发现的金陵本重修本。必须指出的是,该本所据金陵本的版木毕竟有残损,又经补刻剜改,与现有传世的其他8部《本草纲目》金陵本相比,该本的版本质量与学术价值还得排在末位。
  除制锦堂本之外,利用《本草纲目》金陵本原版重印的还有崇祯十三年(1640)程嘉祥的摄元堂本(今存美国国会图书馆)。后者虽然也剜改了金陵原版的作者题衔,但正文却未经重修。制锦堂本发现之后,给学术界提供了某些新的研究问题,例如其重修的具体年代,以及其所用版本与摄元堂本孰先孰后等,都值得今后深入研究。民间能在现代发现如此珍贵的《本草纲目》金陵本重修本,说明散落民间的中医药古籍还很有必要继续广为搜求,以期为中医药宝库增添更多的内容。
&&&&&&&&&&&&&&&&&&&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八法&&
&&&&&&&&&&&&
□ 卢传坚 林嬿钊
丁邦晗李姝淳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健康长寿的当代名老中医是公众养生的楷模。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自身是中医养生方法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对养生保健有着独特的个人经验和心得。他们的养生方法也更适合当前的社会文化生活,更贴近大众,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因此,我们通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养生保健经验挖掘、整理与推广应用研究”项目的研究,通过对当代名老中医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搜集其个人养生经验,进行挖掘、整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的全国当代名老中医,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纳入养生经验调查的全国名老中医共119位,正式提交完整养生调查问卷者58位,平均年龄为(75.43±7.44)岁,中位数为73.5岁,其中男性51位,女性7位;来自全国21个省/直辖市,包括了50多个城市或地区。采用半开放式的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的内容为名老中医对中医养生理论的理解及其养生经验,包括养生的理论源流,名老中医养生主张及个人养生实践经验等。同时全开放式地收集了全国59位名老中医的个人养生经验总结,其中7位为国医大师。&&
  心态平和& 精神内守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名老中医提倡修性养神,并自身践行修性养神的方法;在心态调节方面,大多数名老中医提倡平和自然、淡泊宁静,并以此作为自身的养生原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多年来,此经文一直被历代众医家及养生家奉为最高养生原则。当代全国名老中医在这一原则的认识上可谓高度一致,在问卷之外,其自身总结的养生经验中几乎都对这一养生原则进行了不同程度或不同角度的阐述。如国医大师周仲瑛即提出“平衡心态,宁静致远”的养生原则,可见保持心态平和是养生的关键。而干祖望老专家的“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八字养生原则中“童心、龟欲”四字道出了养心的重要性与具体方法。
  至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具体方法,推荐“静坐”养生法的名老中医也占一半以上,并有约三分一的名老中医将静坐和“存想”,作为自身精神修炼方法。静坐是儒、道、佛三家皆推崇的修炼方法,一般认为,静坐能使精神内守,调畅情志及全身脏腑气血功能,且促进疾病恢复。“存想”则是在入静的状态下运用意念和想象来排除杂念的方法。两者都是运用呼吸、意念来调节心神及全身气血的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此外,“养德”也是重要的养神法。《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一向认同“仁者寿”的观点;国医大师路志正、颜德馨教授,及朱宗元、黄世林等名老中医皆重视“修德养心”;邢月朋老中医认为,“养生德为根”;张云鹏老中医亦提出“三淡养生,仁德为先”的养生原则。可见“养德”是达到“心态平和,精神内守”境界的良好途径。
  改善性格& 怡情养性
  不良性格易导致情志的改变,从而扰乱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危害健康,酿生疾病。《丹溪心法》云:“血气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本研究显示,53.4%的名老中医注重修性养神,89.7%的名老中医提倡宽容,81%提倡随和,58.6%提倡开朗,自身做到宽容、随和、开朝的名老中医分别占91.4%、77.6%和48.3%;而主张“制怒、隐忍、毋躁”的名老中医则较少,分别只占29.3%、19%及31%。可见名老中医注重性格修养的修炼,而不主张刻意克制的方法。
  在怡情养性方面,约半数的名老中医建议人们写书法和旅游,自身有此爱好者也占39.7%及36.2%。当代名老中医认为,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体育锻炼、摄影、集邮、听音乐等,对心神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是情志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饮食多样& 定时适量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可见五味均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与现代营养学提出的食物多样、均衡理念不谋而合。本研究显示,81%的名老中医都强调三餐应均衡搭配,认同素食较少,仅有7位;多数名老中医自身无专门食用养生食品(79.3%),多主张进食天然食物(53.4%)。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还强调“胃以喜为补”的原则。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79.3%的名老中医注意进餐的规律性,大多名老中医认为饮食要有节制、按时定量,不过饱或过饥,赞同“宁饿勿饱”的观点,而国医大师干祖望老专家的“蚁食”原则则更为生动地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适当运动,形神合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盛行数千年的运动养生观。《素问·宣明五气》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提出“心宽腿勤多用脑,粗茶淡饭活到老”的养生原则;国医大师干祖望老专家的“猴行”也是运动养生的生动概括。本研究显示,分别有87.9%和62.1%的名老中医主张以散步和太极拳为术养方法,并自身践行散步养生,践行太极拳者也有29.3%。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则推荐并践行八段锦养生,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李维贤老中医也练习家传八段锦。此外,国医大师张琪教授的三浴功、丘和明教授的无极功,以及林毅教授自创的女性养生功等等,是他们各自所推崇和练习的功法。
  顺应季节& 规律起居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理论最为重要的核心思想,深深根植在历代名老中医的养生观念当中。本研究显示,93.1%的当代名老中医主张规律起居,89.7%能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原则,也是大多数名老中医所认同的原则,人体只有与大自然阴阳调节和谐统一,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而李可老中医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固阳”的观点,他认为,秋冬的养阴,是指“养收、养藏”,实际上即是“固阳”。
  顺应四时规律的起居调节,还应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孙思邈是将这一精神贯彻最好的中医大家,《孙真人卫生歌》言:“春寒莫著锦衣荡,夏月汗多须换著,秋冬觉冷渐添加,莫待生病才服药”。《饮膳正要·养生避忌》有“避风如避仇”之说。所以名老中医对居处的布置等皆比较注重避邪气,着衣也主张“时慎脱著”。
  按时作息& 坚持午睡
  人体阳气升、降、沉、浮的运行规律是随着昼夜而变化的,因此,顺时养生实则为顺应体内阳气运行规律来调整作息,包括昼夜规律、四时规律等。本研究显示,89.7%的名老中医提倡并践行规律的睡眠;而名老中医夜间的平均睡眠时间是7小时,平均午睡长度约为50分钟;每天平均上床睡觉时间是22点24分。提倡午睡的名老中医占84.6%,且83.6%的名老中医有午睡的习惯,平均午睡开始时间是13点。可见大多数名老中医都赞同睡“子午觉”,若“反此三时”,则“形乃困薄”。
  远离烟草& 适量饮酒
  在对待烟酒的问题上,93.1%的名老中医反对吸烟,吸烟的名老中医占19%,而表示自己嗜好吸烟的仅有2位;酒类方面,约43.1%的名老中医赞成少量饮酒,34.4%的名老中医有饮酒习惯。酒为中医常用八大剂型之一,《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到的醪醴即为调治五脏的药物。《灵枢·经脉》有言:“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因此,名老中医多认为,少量饮酒有助于活血通脉,在一定程度上有益身体;但酒性温热,过饮则易酿生湿热,因此,名老中医主张饮酒量应少。在酒类的选择上,虽然有50%的名老中医建议饮用葡萄酒,但个人饮酒情况却显示名老中医更多饮用白酒,占45%。只有1位名老中医选择饮用葡萄酒,这也可能与中西文化差异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渲染有关。
  适度房事& 固养肾精
  房事养生是重要的养生法之一,适度房事不但有利于气机的调畅,方法得当还有保精延年之效。
  82.8%的名老中医认为房事应讲究,69%的名老中医建议要适度房事,名老中医皆不提倡节欲,而个人大多施行“顺其自然”的原则。
  《养生类要·男女论》曰:“然长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祛病。”邓铁涛教授推崇孙思邈的观点:“男不可以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强抑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百当也”。李维贤老中医提出“欲要不老,还精补脑。”意即适度房事,有利于顾护肾精,使脑髓充盈,防止衰老。若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不知持满,不时御神”。纵情泄欲,则耗损阴精,加速衰老,伐其天年,所以名老中医皆主张房事应适度。
  本项目研究首次对当代全国名老中医群体的养生观和养生实践进行分析及系统全面的总结,所得的名老中医的养生主张与自身践行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研究显示,名老中医的养生主张与自身养生实践基本一致,提示名老中医在养生观的指导下,将有效的养生方法付诸实践,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亦为公众的养生保健指引方向。
&&&&&&&&&&&&&&&&&&&&用玉美容护肤古已有之,内服外用到底哪种方法好&
&&&&&&&&&&&&&&&&&&&&&&安得美女颜如玉&&
&&&&&&&&&&&&&&&&&&&&&&&&&&&&&&&&&&&&&&&&&&&&
□ 王凤歧&&
  玉是坚韧温润的,有防病驱邪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容。
  玉用于美容护肤,是古人的一个独特发现。早在5000年前,先民们就用玉石做粉、用红兰草做黛制成化妆品,古代诗文中所说的“粉黛”其实就是泛指美容的化妆品;三国时期孙权的宠妃郑夫人面部为刀所伤,御医用玉石配药轻摩伤部及周围为其治疗,治愈后郑夫人面部不但没有留下任何瘢痕,反而变得更加白嫩细腻;清末慈禧太后的美容大法之一,就是每日用一种名贵的玉在面部搓、擦、滚。
  自古用玉来美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内服,另一种是外用。
  食玉有风险
  食玉之风古已有之,比如古代诗人屈原在《楚辞·九思·疾世》中就希望像神仙那样“吮玉液兮止渴,啮芝华兮疗饥”,在《涉江》中期盼“登昆仑兮食玉羹,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其中的“吮玉液”、“食玉羹”都是说食玉的。即便在现代也有很多人服用珍珠粉、玉粉来美容。中国人食玉的历史已很悠久,当初人们认为玉可以入药,会将玉研磨成粉制成浆汁或丸子吞服以防治疾病,强健身体。汉代末年,道教出现以后,随着炼丹术的出现,人们认为食玉可以成仙。汉代的医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食玉可以“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神仙道教和炼丹术极为流行,食玉风气大为盛行。最提倡食玉能成仙的是东晋的道教徒葛洪。他在《抱朴子·仙药》中说:“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玉和其他金石类矿物药被列入仙药中的“上药”。
  古人认为食玉有神奇的美容保健效果,可是现在我们并不主张去食玉,因为玉的品种不同,成分也不同,如果用作内服,不经过科学的研究,随意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说魏晋时期流行一种五石散,这种五石散中就包括玉石类的配料,这个散剂性燥热,那些宽袖长袍、飘飘欲仙的名士,因为多次服用五石散才使自己获得了创作灵感。《世说新语》中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不过这绝非好事,因为五石散的药效发作后身体燥热,长期服用的话,还会导致精神恍惚,不能控制,急躁起来发狂痴呆,甚至看见苍蝇也要拔剑追赶,其效应是相当可怕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无论是直接食玉或是将玉石入药,其功能及药用价值都很有限,虽然玉石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被人体吸收,但没有必要直接服食,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伤害。
  外用效果好
  相对内服,外用玉的效果就比较好,用玉涂一涂、抹一抹、刮一刮、蹭一蹭,就能起到很好的美容效果,因为玉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可分解、吸附皮肤有害物质,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用这种具有放射性物质的矿石,去刺激人体的各个穴位,如耳朵、脸、手脚等穴位多的地方。玉石在摩擦、搓滚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电磁场,促进各部位、各器官的协调。因此拿它刮一刮、蹭一蹭,是有好处的。
  此外,玉是凉性的,用清凉的玉石按摩,还可以镇静面部神经。现代有些美容师会用玉石所制的按摩器来为顾客做美容,调理肌肤。这种按摩器对面部穴位有着刺激按摩的作用,进行脸部按摩时使颜面部肌肤有一个初步舒缓,其间美容师会对一些穴位进行重点按摩,这么做可以调动经络中的气血能量,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弥补气血不足,将一些平日积累在身体内的毒素排解出去,使面部皮肤缓解衰老,起到美容的功效。据《汉书·王莽传》记载:东汉王莽掌权时,有一个大臣名叫孔休,王莽想结好他,就想送他一玉琢,并对他说:“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意思是说我见你脸上有瘢,这多影响美观啊,我送你一块玉琢,可以帮你祛瘢。由此看来,以玉磨面,除掉脸上瘢黑,历史上也不乏其事。
  此外,中医还有一种治病方法——刮痧,刮痧常用的刮痧板,用玉做成的最好。远古先民在刮痧时多用石质的砭石,有独到的作用,颇受青睐,泗滨砭石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不过发展到现代,刮痧时最常用的是水牛角和玉所制成的刮痧板,因为玉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总的来说,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经常佩戴玉质的首饰,养生防病。佩戴着玉质的首饰,更能让人感受到那温润坚韧的玉德、源远流长的玉文化。
&&&&&&&&&&&&&&&&&&&
&千古泻心汤&&&&&&&&&&&&&&&&&&&&&&&&&&&&&&&&&&
□ 邓玉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院&&
  说到泻心汤,人们不一定熟悉。若说到三黄片,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功效。感觉“上火”时,会去药店买它来服用。很多人不知道,三黄片的前身就是泻心汤。到现在为止,已经用了上千年了。
  据说,泻心汤是伊尹创制。伊尹是商朝大臣,也是大才子,多才多艺,政治、军事、厨艺、医学,样样精通。有记载说,他活到了一百多岁才去世,《汤液经法》便是伊尹所撰。所以,有人把伊尹喻为中医汤剂创始人。关于泻心汤的功效,有很多传说。
  医生也是肉长的,吃五谷也会生百病。明代有一位叫卢复的名医,医术高明,治疗好了不少病人。有一天,他突然腹痛腹泻,畏寒发烧,肛门部有肿块,疼痛难忍。自己给自己开了药方,吃了也不管用。第二天与人说话时,又发现痰中带血,继而大咯血。用了很多当时有名的止血止痛消肿块的药方子都没有用。患病五天后,卢复奄奄一息,自以为命不久矣。他把家人叫到一块,交待后事。家人个个落泪,悲痛欲绝。卢复救治过的许多病人,也来看望将要离世的他。正在绝望之中,卢复的儿子卢之颐突然想起了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泻心汤。随卢复行医多年的卢之颐,在泻心汤组方的基础上,加用赤小豆、连翘,三副药吃下来,卢复的血止住了,发烧也止住了。后来,又用中药调养了五天,卢复就好了起来。自那以后,卢复对泻心汤刮目相看,潜心研究了这个方剂,遇到人们邪火内炽、吐血衄血、便秘、口舌生疮、湿热黄疸、眼球充血红肿、皮肤疮痈,口干口苦的病人,他总是试用泻心汤,并且效果都非常好。
  现在想来,卢复所患疾病,大概就是肛周脓肿引发菌血症、败血症之类的疾病,的确来势凶险。即使现代医学治疗它,也需要费很大力气。而用泻心汤几剂就治好了卢复的重病,可见泻心汤能历时几千年,延用到现在,确实与它的功效有很大关系。
  其实,泻心汤的组成很简单,就是大黄、黄连、黄芩。这三种中药,都有消炎抗菌,提高抵抗力的作用。我们今天把它改头换面,制成片剂,叫它三黄片,因为方便服用,也为更多的患者知晓。
&&&&&&&&&&&&&&&&&&&&&&&
话说腊八粥&&&&&&&&&&&&&&&&&&&&&&&&&&&&&&
&&&腊八家家煮粥多&&□
山东省微山县民政局&&
  再过两天就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是中国古老的民俗节日,它来历已久,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腊八这一天,人们用农家自产的豇豆、糯米、高粱、花生、核桃、大红枣等多种杂粮和干果,煮成香喷喷的腊八粥。它颜色美丽,香甜味美,营养多样。人们在品尝幸福生活的同时,还会走进腊八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十二月”与“腊月”,两个词意同而字面上却不相干。远古时期,年岁之终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这种祭祀活动,古称“腊”或“蜡”。周朝时,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神灵称为“蜡”,秦汉时统称为“腊”。“腊”多举行于农历十二月,人们便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还有很多名称,如岁尾、腊冬、残冬、穷冬、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这些不同的名称各有来由,最通俗人们也最熟知的当属“腊月”。古代腊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清祀”,周代称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才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
  古代腊月初八,即“腊日”,人们大搞祭祀活动。一要祭祀祖先,二要敬献神灵,以祈福求寿,避难呈祥。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驱鬼避疾,以求平安健康,这种活动在古代非常盛行。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腊八节内涵慢慢发生演变。腊八节举行年终祭祀时,为与祖先共享欢乐,家家户户都做丰盛菜肴,尽情欢享一番。这天吃的饭,俗称“腊八饭”或“腊八粥”,腊八节也就有了喜庆的成分。到了宋代,民间在腊八节熬制腊八粥,不仅自家食用,有的还馈赠亲友。明代,腊八粥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佳品。特别是清代,喝腊八粥之风更为盛行。腊八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庆贺丰收的习俗,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
  中国的腊八节文化内涵如此深厚,古人留下不少有关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名篇佳作。北齐魏收《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唐代杜甫《腊日》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清代夏仁虎写了一首《腊八》诗:“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北齐魏收《腊节》中的清祀、嘉平,皆指古代的腊日。清代夏仁虎《腊八》描述了腊八这天,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清朝的皇帝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赏赐大臣、诸王和宫妃。
  有关腊八节,还有一个传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虽只是一个传说,却表达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武林旧事》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现在的腊八粥,原料十分丰富,大米、糯米、各种豆类、栗子、杏仁、莲子、核桃仁、大红枣、桂圆肉、花生、白果、百合等皆可入粥,任选几样,可随意搭配。我国幅员辽阔,过腊八节的习俗多种多样。腊八这一天,除喝腊八粥,有的地方还用腊八粥喂枣树,道出了人们期盼丰收的强烈愿望。还有的地区不喝腊八粥,只吃腊八面、制腊八豆腐,还有腌制腊八蒜的,腌好的腊八蒜,等春节吃饺子时食用。
  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
&&&粥味飘香又腊八&&
  中国腊八节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民间有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节吃腊八粥这一风俗的来历,传说很多,有传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给财主家放牛的时候,常常遭到财主的虐待。一次财主把他关在柴房里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的时候,忽然在柴房里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他扒开老鼠洞,发现老鼠洞里有各种杂粮,但都非常少。朱元璋就把所有的杂粮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他吃起来觉得十分香甜可口。后来他当了皇帝,美味佳肴吃腻了,忽然想吃小时候从鼠洞挖出杂粮煮的粥。他让御厨给他做了一餐各种杂粮放在一起熬成的粥,吃粥的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满朝文武百官见皇帝吃腊八粥,便纷纷效仿,渐渐传到民间,便成了风俗。
  也有传说,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和佛教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他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他遇到一个牧女,牧女送粥给他食用。他吃了粥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腊八这天成道。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寺庙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效仿佛成道前牧女献粥的传说故事,用各种杂粮和果实熬成粥供佛,此粥便叫腊八粥。后来寺院将腊八粥也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渐渐地便在民间相沿成俗。因为释迦牟尼成佛前是古印度人,这个传说,让腊八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沾染了些“洋气”。
  不论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在寒冷的腊月,精心熬一锅美粥,为家人带去温暖和关爱,真的是一件温馨的事情。将粳米、香米、薏米、红豆、花生、核桃、莲子,栗子淘洗干净,加入冰糖用微火慢炖成香甜腊八粥。若是喜欢吃咸味的粥,则可以加些食盐和碎猪肉末。正是:腊八粥香驱寒意,香甜鲜咸总相宜!
  腊八粥熬好后,要先祭祀神灵祖先、赠亲送友,然后才是全家食用。为了图个“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到最后腊八粥总会剩下很多。腊八粥颜色缤纷多彩,口味鲜香诱人。因为腊八粥原料多、熬制时间长,腊八粥营养价值很高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河南&
为家人熬腊八粥&&
  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喝腊八粥,是为了迎合过节的气氛,也是为了改善伙食让家人解解馋。现如今,喝腊八粥粥却是为了享受美味,更是为了保健养生。只要我们不嫌做腊八粥的过程繁琐,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喝腊八粥。
  我是个吃货,也喜欢做美食。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腊八粥是最受欢迎的美味。我常常根据家人的身体情况,为家人“私人订制”腊八粥。
  公公曾经患过脑溢血,并留下了轻微的后遗症,为公公特制的腊八粥,一定要有“降压二宝”:一是豆类,红豆利水渗湿、有补血作用,黄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微量元素,绿豆可辅助降压;二是谷类,粳米、糯米和薏仁米都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薏仁米能健脾、补肺、清热,中医认为薏仁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公公常喝两顿为他特制的腊八粥,配合服药,他的血压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婆婆平日血糖比较高,为婆婆特制腊八粥时,像红枣、桂圆、柿饼这些含糖量较高的食材,是杜绝入粥的。而适当放些燕麦可减慢血糖上升,也要加入山药等补脾益气的原料。80高龄的婆婆,身体还算硬朗,我的腊八粥功不可没。
  儿子生下来消化功能就不太好,为儿子做的腊八粥,要避免糯米、黑米这类粗纤维难消化的食材,要适当多加入大枣、莲子、山药、薏仁等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食材。偶尔儿子积食,我还会加入帮助消化的新鲜山楂。
  随着迈入中年的门槛,老公的啤酒肚日渐明显,我的身材也有臃肿的趋势。熬腊八粥时,就要多放些粗粮坚果,比如桂圆红枣、红豆花生、枸杞白果、糯米薏仁,以此来加快代谢循环、控制热量,达到瘦身的效果。
  这一碗芳香四溢、营养保健的腊八粥,装满了我对家人浓浓的爱意。(河南&
&&&山西过腊八偏爱防风粥&&□
中华中医药学会&&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已为人熟知,可山西和顺一带是吃“防风粥”的,说是“可以御寒”。此说有无道理,从防风的药理作用中可以找到答案。
  民俗渊源
  防风,又名“屏风”。从字面上看,与“风”有割不断的联系。虽然也有热极生风的现象,但风与寒的关系似乎更“亲近”些,特别是处在寒冬腊月的山西。由此推来,吃“防风粥以御寒”的说法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从医学上能不能找到支持这种说法的根据,这正是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养生之道
  说起防风,不妨先看看古人对它的认识。李东垣说:“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致,乃风剂中润剂。”《本草经疏》说:“防风,治风通用。”《本草汇言》说:“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本草正义》说:“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故《本经》以‘主大风’三字为提纲。”《日华子本草》说防风“治三十六般风”。
  防风用在方剂中,古人也多有心得。《脉因症治》中的防风汤,为风邪伤卫而设;《兰室秘藏》中的清空膏,为偏正头痛而立;《宣明论方》中的防风通圣散,主风热拂郁、腰背强痛;《圣惠方》中的防风散,治风邪走窜、膝肿身痛;《外科十法》中的防风汤,专治痈疽溃破、疮口难收;《圣济总录》中的防风丸,疗风疮疥癣、瘾疹瘙痒;《本事方》中的玉真散,针对破伤风及跌打损伤;《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风散,固摄营阴卫阳……
  从古医家对防风的认识和临床运用,至少可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①防风是广义的治风药,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湿痹痛、骨节酸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等多种疾病。②防风是治风药中的润剂,气和、味甘、性平(微温)、无毒,凡与风有关之疾,无论寒、热、燥、湿均可配伍用之。③防风有很强的亲和力,容易与多种药物组合,共同对待各种病邪,随遇而安。配川芎、白芷上行止头风;与羌活、独活下行止腰膝风;共紫苏子、麻黄治寒风;加黄芩、黄连治热风;得葱白、黄酒而周行全身。④防风不仅能治外来之风,而且能治五内之风,只要配伍得当,百风皆治:治血风,配当归、红花:治脾风,配白术、茯苓;治肠风,配黄柏、荆芥:治痛风,配桂枝、乳香;治惊风,配牛黄、钩藤;治破伤风,配天麻、天南星。
  防风的解热作用、消炎作用、镇痛作用、抗惊厥作用、抗菌作用,均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除传统用法外,现代临床报道有以防风为主药治疗慢性肠炎、腹泻、痢疾、酒渣鼻、砷中毒的,均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进一步拓宽了防风的药用途径。
  防风入药的主要部分是它干燥的根,防风以条粗壮、皮细紧、无毛头、断面有棕色环、中心色淡黄者为佳,以黑龙江为主产地的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出产的“关防风”(亦称“东防风”)为上品。防风的叶和花也作药用,叶主中风热汗出,花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走不便。
  防风粥花样多
  回到山西老乡吃“防风粥”的习俗上,可以肯定地说是科学的。它是药食结合的产物,是我国中医食疗的内容。粥本身就有育养胃气、增强抗病能力、强壮机体的作用,与药结合就如虎添翼了。
  防风大米粥& 有健脾益气、祛风胜湿的长处。
  防风玉米粥& 有和中开胃、强心增智的作用。
  防风麦片粥& 有促进溃疡愈合、改善筋骨功能的效果。
  还可以适当配入菠菜、胡萝卜、绿豆、鸡汁、羊肉、猪肝、排骨等做成各种风味的食品粥,以使其作用发挥得更好。
  清代医家王士雄把粥称为“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南宋词人陆游称赞“只将食粥致神仙”。食粥且如此之妙,食药粥岂不更妙乎!聪明者,山西“老西儿”也!&
翡翠碧玉腊八蒜&&□
河南省中医研究院&&
  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的蒜。泡腊八蒜的习俗主要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冬季较寒冷地方的一个习俗。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下。一年到头,就该准备过年了,对于商号生意人来,帐期到了,该年终拢账,要把这一年的收支盈余算出来,其中包括别人欠商号的货款,也包括商号欠别人的债务或借贷银号的银两,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该收回的收回,该归还的归还,这就是商人们所说的“腊八算”。因腊八蒜的蒜字与“算”字读音相同,所以人们泡制腊八蒜的这一习俗,对于商号或与别人有经济交往的人来说就有“腊八算”的意味了,欠的钱该还了。但是快要过年了,生意人总讲个面子和彩头,还要考虑到来年的合作与交往,不能明着催要,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去。欠债的人自然心照不宣。北京有句老话说:“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用蒜代替“算”字,以回避算账的“算”字用腊八蒜当作催债提示,双方都留有余地,也保住了面子。由于这个原因,在老北京城临近年关时,街巷胡同有卖辣椒酱菜的,就是没有卖腊八蒜的。您想啊,卖腊八蒜怎么吆喝呢?如果直接吆喝“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能踏实吗,再者说,这不是把满大街的人都看成欠你钱的人啦吗?多影响人们的心情和过年的气氛啊!所以,腊八蒜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一般是不送人的。
  如何泡制腊八蒜呢?泡腊八蒜要选用紫皮蒜和米醋,这是因为紫皮蒜瓣小能泡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光鲜,莹亮翠绿,酸辣适度。方法是将蒜瓣剥去皮,洗净凉干,装入坛(瓶)中,浸入醋并没过蒜,然后封严,放在阴冷处,至7~10天后,即可启封食用,那蒜瓣青翠碧绿,蒜的辣味儿减少了很多,而醋的味道中也浸入了蒜的香味,蒜香醋香溶为一体,香气扑鼻,盛到盘中,透莹碧绿,馋胃诱人,吃到嘴里,酸辣爽脆,口感极佳,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是吃荤拌凉的绝佳配菜,味道独特。
  大蒜对身体大有好处,从中医学角度来说,大蒜性温、味辛,有健胃、杀菌、散寒的功能。从现代医学来讲,大蒜可抗癌、杀菌、降血糖、防治心脑疾病。由于它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所以对一些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病、肠道感染有预防作用。经过用醋泡制的腊八蒜,有解腻祛腥、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大蒜可以说是养生保健的佳品。大蒜有很多种吃法,都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但是,凡阴虚火旺之人,如经常出现面红,午后低热,口干便秘,烦热的人不宜食大蒜;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的人也要少为食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田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