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葛藤根的作用与苦木的功效与作用

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导读:三丫苦,性寒,味苦。归肝经、肺经、胃经,那么,三丫苦有什么功效?三丫苦的作用有哪些?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丫苦的功效与作用。
  【名】三丫苦 sanyaku
  【别名】三桠苦、三叉苦、三叉虎。
  【英文名】Caulis Et Cacumen Melicope Pteleifolae
  【来源】芸香科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 Merr.的嫩枝叶。
  【植物形态】小乔木或灌木。树皮灰白色或青灰色,全株昧苦。叶对生,具3小叶;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而下延,全缘或有不规则的浅波状。聚伞花序排成伞房花序式,腋生,花单性,黄白色,略芳香;萼片4,阔卵形,花瓣4,卵形至椭圆形,雄花有雄蕊4枚,退化雌蕊短小;雌花的退化雄蕊比花瓣短,子房上位,4室,密被毛,柱头头状,4浅裂。瞢果常2~3个聚生,稀1个或4个,暗黄棕色至红褐色,有腺点。种子卵形,黑色。
  【产地分布】生于丘陵、平原、山地、溪边的疏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砍取嫩枝叶,切段,阴干或晒干。
  【药材性状】枝叶多已切成碎块。茎皮表面灰青色,间有白皮斑,皮部易脱落,木部白色,致密细结。茎枝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具油臆(哈喇、败油)气,味苦。完整叶片展平后呈3出指状复叶,具长柄;小叶纸质,先端长尖,基部渐窄下延成小叶柄,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叶上表面黄绿色,光滑,可见小油点,叶下表面颜色较浅。揉之有香气,味极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肝经、肺经、胃经。
  【与作用】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止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应用】用量15~30克,煎服,或研粉入丸散。外用鲜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用治热病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热毒疮肿、风湿痹痛、湿火骨痛、毒蛇咬伤、胃热痛、跌打肿痛。外用治肤湿热疮、瘙痒、痔疮。
  【主要成分】叶、根含生物碱。叶还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a-蒎烯和糠醛。
  【使用禁忌】虚寒者慎用。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联系邮件: |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建议意见请来信告之。
copyright (C) 2004 - 2012 中华素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2
Total time:1.042937苦葛根_苦葛根的功效与作用_苦葛根的副作用
苦葛根(《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根。【植物形态】蛾眉葛藤,又名:苦葛。藤本。根粗大。茎长数米,被稀疏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具长柄;顶端小叶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近于阔楔形,两面被伏贴的白色长硬毛;两侧小叶斜阔卵形;托叶盾状,椭圆形,小托叶狭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长7~20厘米,花多数;萼具4齿,萼齿披针形,均密被黄色短硬毛;花蝶形,紫红色。荚果带形,密被黄色长硬毛。花期7~8月。8月初开始结果。生于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本植物的花(苦葛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夏、秋采收。【性味】辛苦,平。【功用主治】清热,透疹,生津止渴。【选方】①治麻疹不透:苦葛根、一枝黄花各五钱。煎水服。②治吐血:苦葛根,见血飞、乌泡根、苦参根各五钱至一商。煨水服。③治消渴症:苦葛根二两,胭脂花根一两。煨水服。④治白口疮:鲜苦葛根(烧炭研末)、枯矾粉各五分。混匀搽口腔患处。
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用药前请咨询医师。苦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苦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学习啦【食材知识】 编辑:冠墩
  苦菜为菊科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苦菜的功效你了解吗?知道它在食用上有哪些禁忌吗?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苦菜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苦菜的功效
  苦菜性味苦寒,具有、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疗肿等。《滇南本草》载&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请积,利水便。&《本草纲目》载&治血淋痔疹&。脾胃虚寒者忌食。
  补血: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清热解毒:苦菜中含有蒲公英醇、胆碱等成分,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黄疸性肝炎、咽、细菌性痢疾、发热及慢性、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预防:苦菜水煎剂对急性淋巴病型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氧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可用于预防、、肛门癌症。
  苦菜的作用
  苦菜又名苦苣、天香菜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苦菜生长。红军长征时,常以苦菜充饥,后来被誉为&救命菜&、&长征菜&。因其带有苦味,有开胃口、助的功效。事实上,苦菜的功效还不仅如此。
  苦菜的药用,在古医籍中有许多记载,《神农本草经》说:&苦菜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滇南本草》认为苦菜&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认为,苦菜性寒,有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的功效,可治、腹腔脓肿、肠炎、痢疾、急性贫腔炎、肺热、、吐血、衄血、跌打损伤、跌打损伤、疮疖痈肿、黄水疮和等。
  澳大利亚科学家曾做试验,在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一周后,皮下注射苦菜的提取物,48小时后杀死小鼠,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可见到肉瘤明显出血、坏死,证明苦菜提取物有抗作用。
  苦菜虽为苦味野菜,但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等,可以炒食、凉拌,也可以做馅、烧汤,还可以制成野菜罐头、腌酸菜。
  促进发育:苦菜嫩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种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当。食用苦菜有助于促进人体内抗体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能。苦菜中丰富的铁元素有利于预防贫血,多种无机盐和有利于的生长发育,多种维生素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维生素缺乏。
  苦菜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用时要加红糖。苦菜有很多种,其中以紫花苦菜对人最为有利,对于、有很好的疗效。紫花苦菜原产地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的灌南,紫花苦菜的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必须满足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充沛的要素。
  苦菜的形态特征
  苦苣菜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茎直立,单生,高40-150厘米,有纵条棱或条纹,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伞房花序状或总状花序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
  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7厘米,基部急狭成翼柄,翼狭窄或宽大,向柄基且逐渐加宽,柄基圆耳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片等大或较大或大,宽三角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1-5对,椭圆形,常下弯,全部裂片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且顶端长渐尖,下部宽大,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边缘大部全缘或上半部边缘全缘,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光滑毛,质地薄。
  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紧密的伞房花序或总状花序或单生茎枝顶端。总苞宽钟状,长1.5厘米,宽1厘米;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长披针形或长三角形,长3-7毫米,宽1-3毫米,中内层长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1毫米,宽1-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急尖,外面无毛或外层或中内层上部沿中脉有少数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
  瘦果褐色,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3毫米,宽不足1毫米,压扁,每面各有3条细脉,肋间有横皱纹,顶端狭,无喙,冠毛白色,长7毫米,单毛状,彼此纠缠。花果期5-12月。
  苦菜的食用方法
  食用部位为苦菜的嫩茎叶,食用前要放在盐水中久泡或者开水焯1~2分钟,清水漂洗,去苦味。可作凉拌菜,也可腌制泡菜。常见以苦菜为原料制作的菜肴及其作用如下:
  (1)凉拌苦菜苦菜500克,葱花.精盐、味精、蒜泥、香油、黄酱各适量。将苦菜择洗干净,生蘸黄酱食用,亦可将苦菜用开水烫后,换清水浸泡数小时,除去苦味,挤干水分,切碎,拌入葱花、蒜泥、精盐、味精、香油:黄酱食用。功效:清热解毒、补虚止咳,适用于菌痢、喉炎、虚弱咳嗽、、白带等病症,并且对浸润性肝炎有一定疗效。
  (2)海米苦菜包子苦菜500克,水发海米50克,面粉500克,精盐、味精、葱花、猪油、发酵粉各适量。将苦菜择洗干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去苦味,挤干水分,切碎。将水发海米切碎,与苦菜一起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猪油拌匀成馅。将面粉和发酵粉拌匀,加水和匀揉好,待发好后,加适量碱揉匀制皮,包成包子,放入笼内蒸熟即成。功效:适用于虚弱咳嗽、菌痢、喉炎、体虚乏力,消渴、脱肛、白带等病症。
本文已影响 人
[苦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59人看了觉得好
677人看了觉得好
543人看了觉得好
【食材知识】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苦菊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