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啦肚子后来舌头发白发黄黄高烧

*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最近舌苔发黄还拉肚子,浑身不舒服
最近舌苔发黄还拉肚子,浑身不舒服
最近舌苔发黄还拉肚子,浑身不舒服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专长:妇科,外科
&&已帮助用户:157702
你好朋友你这个要看一下肛肠科的医生.做结肠镜检查最好.是否是有肠道问题可能.尤其是否有结肠炎的可能.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48311
你好,舌苔颜色正常应该是薄白的,你们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什么原因导致的。
问我现在怎么头疼拉溪,浑身不适肾还不...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6814
病情分析: 这位朋友您好,禽流感的显著特征是高烧,您不要担心,您的症状应该是上呼吸道感染即俗称的感冒,为邪毒侵入机体所致,会导致头痛、乏力、嗜睡、食欲意见建议:不振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感冒药。
平时生活中注意多喝热水,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过度劳累,祝您健康。
问我的舌苔发黄,大便稀,肠道有点不舒服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呼吸.
&&已帮助用户:1972
病情分析: 舌苔发黄,大便稀,肠道有点不舒服是大肠湿热造成的。意见建议:1检查尿常规:2中药调理,大黄,黄连,苍术,茯苓,白术,甘草,白芍
问舌苔发黄 拉稀怎么办啊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
&&已帮助用户:87276
你好,消化功能紊乱,建议服用助消化药,注意饮食。
问舌苔发白发黄有裂纹大便稀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7941
病情分析: 好,舌苔厚腻,发白,属于湿热过重,属长期脾胃功能失调引起意见建议:,建议中成药调理,可用归脾丸,三黄片进行治疗.另外,多饮水,勿辛辣,多运动,不熬夜.
问腹痛,舌头发黄,苦,拉稀,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皮肤性病、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39319
问题分析:你这个情况从中医角度考虑为湿热緼结中焦,西医考虑为肠胃炎。湿热郁滞故发热,内塞肠道故腹痛,困于腰部则酸痛,舌苔发黄是湿热之征,全身无力是湿热困脾。
指导意见:
根据你的具体表现是属于湿偏重,意见建议:结合现在属于秋冬季节,可以酌情选用理中茵陈汤加减治疗,也可选用三仁汤加重温化药物治疗,西药可以选用左氧氟沙星类、氨苄西林,黄连素,疼痛严重可以加用654-2等。
问舌苔发黄大便稀请问是什么病?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各科、呼吸科、男性科
&&已帮助用户:6449
问题分析:根据你的情况,打折判断为湿热困脾的症候,是由于湿热邪气困住脾胃运化,精微物质无法传达到全身而出现的乏力,困倦的现象。意见建议:建议服用三仁汤来治疗,祛湿清热,平时可以多吃薏米,黄豆来帮助体内湿气的排出。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腹泻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肚子异常,事情是这样,前天,人突然起来浑身不舒服,后来以为是感冒,就吃了感冒药。后来睡一觉好多了,, 肚子异常,事情是这样,前天,
肚子异常,事情是这样,前天,人突然起来浑身不舒服,后来以为是感冒,就吃了感冒药。后来睡一觉好多了, 后来医生说是湿热,24虚岁,本人,后来昨天下午去门诊给医生描述了一下,男性,拉也拉一点,就吃了感冒药,事情是这样,医生按了按我的肚子,抽痛了,给我开了腹可安片,睡觉到昨天,拉大便也拉不出,但是一吃饭就疼的很厉害,小便就拉一点,到今天痛是没前天痛肚子异常,后来以为是感冒,忍过一会就没事,和一些包在纸里的药,我说不疼,晚上睡觉前吃了喇叭丸,前天,然后,怎么办,肚子却疼的很厉害,然后,人突然起来浑身不舒服,起来。后来睡一觉好多了,人好了,肚子就疼了,到晚上,问我疼不,年龄
doespeng3-20 19:44 肚子异常,事情是这样,前天,人突然起来浑身不舒服,后来以为是感冒,就吃了感冒药。后来睡一觉好多了,
平时注意忌口和饮食平衡应该就是湿热吧。祝你早日康复,先吃着药,要是还没有好转的话就一定要去大医院做检查了
3-21 10:47
胃火,吃牛黄解毒丸
3-20 22:19
最好还是上医院做个检查
热心网友3-20 20:07《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36个故事&(_陈老005_新浪博客
《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36个故事&(
《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36个故事
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做住院医生。那么,我总觉着我开的方子疗效不好,我就给领导说,我自己不看病了,我要给老大夫们抄方。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我都给他们抄过方。那个时候,我有一天给宋耀志老师抄方。有一天,来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过敏性哮喘。他的哮喘每年的五一节开始发作,国庆节结束不再发了。冬天不发作,夏天发作。那么,五一到十一这一段,急性发作的时候,就用一些西医西药来控制,用中药,急性发作呢也可以控制,但是,始终不能够让他不发作。所以这样反覆发作大概有两、三年的历史。找宋老看的时候,宋老说,你这个病怎么得的。他说,嗨,别提了。三年前,五一劳动节游行的时候,他是通县农民。一大早,那个时候的游行,三十年前的游行是不坐车的呀,是从通县就步行到天安门广场。一大早,没准,头天晚上十一点就开始集合,然后零点就开始走,走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五一节有时候北京的天气是很热的,他走得又热又累又渴。那么,一到大游行的时候呢,长安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呢就临时装许多自来水管子。他又热又渴,作为一个年轻人,咕咚咕咚喝的自来水是管子的凉水啊,喝了很多,他自己怀里揣着那个油饼呢,又吃了好多。结果,游行没有结束他就开始喘了。从那以后,每年五一节开始喘,喘到国庆节为止。
宋老问完病情之后,看了舌象,看了脉象,给他开了个方,两个药,栀子15克,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病人拿到这个方子之后,他说:大夫,我在你们医院看了两、三年病了,从来没有大夫给我开这么少的药,这行吗?我可喘得很厉害。我们宋老说话从来不过头,说:你去试试吧,你去试试吧。开了七付。
过了不多会,病人又上来了,拿着两个手指提着一串,每一包都这么小吧,说大夫,这七包茶叶能治我的病吗?给我的印象特别特别的深刻。宋老也不动声色的说,试试吧,试试吧。病人又下去了。我可发生了疑惑,我说宋老,栀子豉汤在《伤寒论》里是治疗热扰胸膈证的,它是治疗心烦的,这两个药它不能够治喘。宋老也不回答是与不是。
一周后,病人来了,说大夫,吃了您这个药呢,喘呢还是喘,但是,我觉着心里痛快了。他原来也没说心烦,只说胸闷憋气。他说,我觉得心里痛快一点了,好像那憋气的程度呢比较轻了,而且喘的那个程度呢,你要过去我每次喘呢都要喷那个药,现在可以不喷,忍一会儿也就过去了。好,第二周又吃,第三周又吃。后来这个病人不再来了。到底效果怎么样,我也不清楚。
大概又隔了一年多,我在这个走廊里呢碰见了这个病人,因为我对这个用两个药来治疗喘,特别的觉着好奇,那到底这个病人好不好,我想,因为病人后来不再来了,我想他肯定是没有好,我就碰上他了。哎,我说你是不是那年那个喘的那个病人。他说是呀。我说:这次你来看什么来了。他说,我这次来看什么什么。他又有别的病了,我记不清他什么病了。我说,你的喘怎么样了。他说,我的喘好了。我说,谁给你治好的。他说,就是就是你呀,你不是跟着那个宋老师一块儿抄方,就那七包茶叶。我说你吃了多长时间。他说,我后来没再找你们看,我觉着吃这个药很好,就没有进城,就在我们当地抄方,就是这个方子,我前前后后吃了两个半月,从此就不再喘了。你看今年又过了一个夏天,我今年又没有喘。好,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就跟宋老说,我说,宋老,记得咱们俩三年前看的那个哮喘的病人吗?你用的栀子豉汤怎么治疗哮喘呀?你给我讲一讲这是怎么回事?要让我绝对用许多宣肺平喘的药,你怎么就用一个栀子和豆豉来清宣胸中的郁热呀?
宋老这个时候给我说了,他说,确实是栀子豉汤没有治疗喘的记载,可是,栀子豉汤它是治疗什么呢,它是治疗郁热留扰胸膈的,郁热留扰胸膈可以见到热扰心神的心烦,那么如果郁热留扰胸膈,郁热扰肺的话,可以不可以见到喘啊?我说,那也许可以吧。他说,你记得那个病人他是怎么造成的这个病吗?原来他本身不喘,他走得又热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冷的食物,那么就把热郁在胸膈了,不过对他说来,表现不是烦而是喘。那么,我们要想把胸膈中的郁热得到清除,得到宣泄只能用栀子豉汤。你看,这就是抓病机用方。所以,使你起到一个什么呢?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感觉。所以,这些思路从哪来的。我说,宋老您的这个思路从哪来的呢?「从《伤寒论》啊!」
■故事二:胃堵—五苓散
我临床就遇到一个病人哪,他说:大夫,我这个地方堵得吃不下饭,不吃饭也堵,吃一点点就胀。他说,我已经看了好几个月了。我打开他的病历一看,好几个医院的中医都给他看过了,都是和胃的,降逆的,那要我给他看也是这样。可是,为什么用上这些方子都没有效果,然后我就仔细又问他,我说,你喝水多吗?他说,我嘴是老干的,我总是喝水。我说,那尿多不多?他说,尿不多,相对来说尿不多。我一看他的腿,轻度的水肿。他说,我这堵呢,最先是由肚子堵下边逐渐逐渐胀满,逐渐逐渐硬,硬到这的时候就什么饭也吃不下了。我说,好,我就给你用利尿的方法。用五苓散原方。我说,先用三副试试吧。吃了三副,他给我打来电话,他说,郝老师,因为过去他也听过我的课。他说,你这个方子可真灵啊。说,吃完了之后尿就增多了,口渴也逐渐逐渐的缓解了。然后,我这硬和堵的这个感觉逐渐逐渐往下走,现在呢,就肚脐以下还有点硬,还有点堵。那么,我是再接着吃呢还是怎么样?他说,上边全通了。我说,再接着吃。又吃了三副,整个上下全通畅了,胃里不再堵了。
■故事三:神经性呕吐-猪苓汤
有一次呢,一个医院,一个西医大夫,因为他过去参加过西学中班,听我的课嘛。他说,郝老师,我收了一个病人,我实在没辙了,向您求援。我说,她是什么病啊?他说,她是神经性呕吐,喝水吐水,吃饭吐饭,喝药吐药。最奇怪的是,我们给她输液,如果今天输的液体是超过三瓶,啊,就是超过两瓶,她都要变成粘液给吐出来。输两瓶她不吐,输的液体多了,你要输四瓶,她非得吐出来,都吐的是粘液。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病人。我说,她吐了多长时间?说,吐了三个月了。我说,你们做了什么检查?我们考虑到的能够造成呕吐的这种病证我们都排除了,所以现在可以诊断为神经性呕吐。那么这种病人我必须去看一看,我就来到了这医院。我就问这个病人怎么得的病。她说和她丈夫吵架。我说,为什么和你丈夫吵架?她说她丈夫再外面找小蜜。那么这是可以理解的,嗯,那么,当然她很生气了。我一看前面也有过中药方,也是和胃降逆止呕的。丁香、柿蒂、旋覆、黛赭兼与理中,寒的、热的。全用了,补的、攻的都用了。都是喝了药就吐药。舌光红无苔,脉细弦而数,一派阴虚的现象。我说,你睡得着觉吗?她说,哎呀,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我说,你是从呕吐以后才睡不着觉呢,你以前就有啊?她说:我以前就经常有神经衰弱,经常睡不着觉。那么这种阴伤是剧烈呕吐导致的伤阴呢还是原来就有阴伤呢?我就必须问她。我说:你在得这次神经性呕吐之前,有什么病啊?她说:“过去有慢性的泌尿性感染,经常反覆发作,小便不利,尿道涩痛,这次又有犯。”
好,上面有口渴有心烦,有心烦不得眠,下面有小便不利,有尿少,这不是猪苓汤证吗?你看猪苓汤适应证,它的病机是阴虚水热互结。由于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有小便不利,有小便少,甚至有尿道涩痛,小便短赤。那么水热互结又有阴伤,津液不能输布,所以有口渴有烦渴,有渴欲饮水。那么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所以有心烦不得眠,这三组主证都有,当然对她说来这三组症状都不突出,而突出的是个呕吐。在《伤寒论》中的猪苓汤证中,由于水邪是流动的,水邪犯肺可以出现咳嗽,水邪犯胃可以出现呕吐,水犯浸渍肠道可以出现下利。所以咳嗽、呕吐、下利是猪苓汤证的三个副证。那么我很怀疑这个病人就是阴虚,水热互结证,水邪犯胃所造成的剧烈呕吐。不管我辨证对不对,那么我只能去检验一下。我就开了猪苓汤。我给她丈夫说,我说:“你必须每天陪着她,我煮完这些药呢,你一个小时给她喝一勺,一个小时给她喝一勺,这个一次不能多喝。”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呢,因为她本身喝药吐药,喝水吐水,如果喝的这个药要再吐出来的话,它就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要每次少量的,让她慢慢的适应。第二个,是她丈夫每天守在她的身边过了一个小时喂她一口药,过一个小时喂她一口药,就是以这种实际行动来赎罪,以这种实际行动来求得她妻子的这种理解、谅解和宽容。
两天以后,那个大夫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神了!”我说:“怎么了?”他说:“就是一勺一勺的喂,后来她嫌每次喝一勺少,她不吐,她说这个药非常对口,嗯,这个药非常对口。”我说:“那既然对口的话,就再给她吃。”他说:“还是一勺一勺喂吗?”我说:“她要喜欢她丈夫一勺一勺喂,你就让他一勺一勺喂,她要说嫌麻烦她丈夫,她自己端起碗来喝,那就随她的便啊。”那这样又一个礼拜之后她可以进流食了。又一个礼拜,不用输液了。后来她一高兴,就吃了个凉的西红柿,当然这吃了这凉的西红柿又吐出来了。然后那个大夫又给我打电话:“她吃了个凉的西红柿又吐出来了。”我说,没关系,还是这个方子继续用,三个礼拜以后,这个人出院了。神经性呕吐这种证候是经常容易反覆发作的,所以这个病人呢,我就让那个大夫接着随访。后来,我也知道这个病人的电话,随访了五六年,她也再没有复发。有一天,我在门诊,她去了。她说:“郝大夫,你还认识我吗?”我怎么认都认不出来,一个大胖子在我面前。她说:“我那个时候就是瘦到70斤的那个神经性呕吐在某个某个医院住院的病人。”因为我到医院会诊的时候,只见过她一次,后来随访也就是电话。她说:“你现在能不能给我减肥呀?”
■故事四:产后身痛-新加汤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有一家矿工的年青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二十天,发烧十天,身上疼痛十天,我们到家里给她看病,当然我们就想到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给她用八珍汤,吃了三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人参养荣汤,还是没效果。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刘老,我遇到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啊,她又没有感冒的症状。他说:你用的什么方子。我说:八珍汤我用过了,人参养荣汤我也用过了。他说:你应当用《伤寒论》中的方子桂枝加芍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是在桂枝汤里加重芍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我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因为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厌生姜,我就想到别人也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三小片,其它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三付,还没效果。我说: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病人用了,我给人家看了九天了,人家身疼已经十天,现在又是九天,都二十天了,身痛不能缓解,吃了您的那个方还没效。他说:你把方子拿来我看看,我就把方子给他看。老师说:生姜三片,多大三片,我说,三小片。他说:为什么这么少?我说:她产后出汗这么多,我不敢给她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老师说:你知道新加汤中用生姜的意义吗?我说:它不是引药达表吗?老师说: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药达表。我说:她还出汗呢?老师说:你现在不是在用补气养血的药吗?(生姜)引药达表(但量小),她就不会发汗,它是补益肌表的气血来营养肌肤,治疗身痛的。我说,那生姜用多少,他说,用15克,你直接写清楚15克,称完了让她切片。我说,老师,会不会太辣?老师说,你是给她做饭呢,还是给她配药?所以老师经常批评我,因为我每次开药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药的口味如何,药的口感如何。不过到今天还是这个观念,总觉得给病人吃得这个药不能太难吃。用完15克生姜以后,病人吃完了,汗并没有多,吃了二付身痛减轻,吃了三付身痛好了。回来我说,刘老,那个病人好了。他说,是啊,你看这个方子,你就是把生姜按照原来的剂量比例用它就有疗效。我说,老师,我用人参养荣汤,八珍汤并没有错啊。他说,你养内脏的气血是没有错的,她现在是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它不能引药达表,所以治不了身痛。所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那之后我再用新加汤治疗,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生姜的量是不能够少的。
■故事五: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976年,唐山地震前夕,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7月份要发生地震了,我们那个时候是4月份吧,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74级的同学,75级的同学到唐山地区开门诊办学,那里在唐山地区的抚宁县,然后呢,有一个同学得的是荨麻疹。荨麻疹我们现在好多人都读荨(xun)麻疹,所以现在国家规定的读音呢,后来我就问国家的管理语言机构,我说这个字应该读荨(qian)麻疹,你们为什么改成荨(xun)麻疹?他们说了一句话,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了。这个字原来应当读成荨(qian)麻疹,可是现在你听我们医生都读荨(xun)麻疹,而且病人也都读荨(xun)麻疹,那么既然这么多人都来走这条路,所以我们就规定读荨(xun)麻疹是对的,读荨(qian)麻疹倒有点心虚了。我们这个同学得的是荨麻疹,每天晚上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开始找我看,我就用一般的凉血的、燥湿的、袪风的、止痒的,吃了三天药,这小伙子还是一夜一夜睡不着觉,到了晚上就痒。因为我和刘老师住一个房间,然后这个小伙子又去找我了,说老师,吃了您三付药了还是不好。我说让老师给看看。让刘老师给他摸脉,刘老师给他摸脉,摸完脉之后问我说,你说这是什么脉象呀?我说,这小伙子瘦,这个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他说,什么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你说它是不是浮脉?我说老师,他没得感冒,能说他是浮脉吗?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他说,没有得感冒就没有浮脉了?这个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呀?我说皮肤痒呀。他说皮肤是表还是里呀。我说皮肤当然是表啊,不是里啊。既然皮肤痒这是表,你承认,脉又轻取既得,当然是表证呀。我说老师这是表证呀?他说是呀。我说,那怎么办呀?表证就该发汗啊。我说这个病要发汗呀?他说是啊。我说那用什么方子呀?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的方子,湿热在表。好,开了麻黄连翘(yao)赤小豆汤以后,我写方子问老师药量,你把药拿过来之后,白天不用吃的,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你吃上之后多喝一点热水,盖上被子发汗,连发三天汗。治荨麻疹我还没有采取这种方法。连发了三天汗,这小伙子荨麻疹不起了,那个地方洗澡也困难,后来我发现他身上脱了好多屑,荨麻疹就好了,这个小伙子现在在一个部队医院工作,因为他当时就是军人。
唐山地震以后,我们回到了北京。有一天,协和医院的一个我们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我们儿科住着一个小儿肾炎的病人,这个化验的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我们用西医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能不能找中医来看看。我说你们协和医院咱们祝老就是你们医院的啊,他说祝老现在在日本。我说你们想找谁看。他说我们想找刘老师看看。那我就陪着刘老去了。
孩子呢,头面水肿,尿的化验很糟糕。老师摸脉,摸完了,我也摸,老师问我什么脉。我说,他的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他说轻取既得,就是浮脉。我说老师,浮脉怎么办?浮脉发汗呀。我说他没有感冒呀。他说你看看他,头面肿,脉轻取既得,头面不是表吗,上半身肿者发其汗嘛,浮又肿。我说老师用什么方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啊。我说发几天汗?他那个时间发长点,发七天汗。你看,这个人发七天汗。后来,我听协和医院的大夫给我打电话说,从发了这七天汗以后,这个孩子头面水肿逐渐逐渐消了,那么化验呢,也逐渐逐渐改善了。
我记得十几年前,我在中医学院院里走着,突然来了一个女孩,很年轻也很漂亮走过来说,郝大夫,你还认识我吗?我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呀。她说你忘了,我就是在协和医院住院的那个得肾炎的那个小孩,那个时候脸肿得我根本就不认识,是那个样子,我怎么也不可能和她现在那种苗条的漂亮的身材联合起来。我说我怎么记得住呢。她说您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你和刘教授,我现在在中医学院参加一个培训班,我总是想拜访你们两个,结果在马路上就碰到了。我说你现在怎么样呀?她说从那回好了之后,我的肾就一直没有再犯过了,现在我在中国银行工作。
又过了一些日子,地坛医院我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这里有一个黄疸的病人,已经好几个月了,黄疸不能退。按说不应当这么长时间。我说你想怎么办呀?他说要请刘老来看一看,那我就跟着刘老就去了。
&这个病人是阳黄,急性黄疸性肝炎,又是大夏天,敞着胸,那个黄的颜色,鲜黄如橘子色,你只要看上一次你会终生不忘,那种黄就是黄如蜡染。对于一个传染病我总是胆怯。刘老师说你摸摸脉,摸摸脉。我就大着胆子摸摸脉。膜完脉了,回到医生办公室,老师说脉怎么样啊。我说这脉有点浮,那脉浮怎么办呀?我说他现在是黄疸性肝炎,湿热在里,没有表证,你说他身上痒不痒呀。我说他身上痒。他说身痒、脉浮,这就是表证,我想他是黄疸性肝炎,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那个神经末梢,他当然身上痒了。可老师就把这种身上痒就把这种脉浮当作了表证来看待。那么我说老师怎么治疗?他说你会治疗啊。我说我会了,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老师说,啊,这才学会,所以我学会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三遍,老师经常说,你的悟性够差的。其实这么个人,也就是用这张方子发了7天汗,从此黄疸指数一天比一天低,一天比一天低。当时那个病人是北京园林局的一个干部,据说这个人前几年还在世。
所以脉浮主表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感冒才叫表。皮肤病、皮肤的过敏、身上瘙痒,甚至包括一些牛皮癣,我们都可以,只要脉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
■故事八:呼吸道中毒-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
七十年代初,我们有些老师在河北少的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给当地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来办班。当地有个工厂发生了火灾,火灾在燃烧的过程中,有许多化学的有毒的物质,弥漫在空气中。救火的、还有这个工厂的工人,有60多个人,吸入了这种有毒的物质,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这种有毒的物质很厉害,出现了呼吸道的、出现了肺水肿、呼吸道粘膜的水肿,出现食道粘膜、胃粘膜的水肿,发烧,严重的病人昏迷,胸闷、胸痛、憋气。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大的医院,还有唐山地区的医院,那些西医大夫,都到那儿去集中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什么毒物引起的中毒。但是这种毒物没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疗,呼吸困难的就给氧,呕吐不能吃饭的那就输液。只能对证治疗,治疗了二三天,所有的病人发热不退,胸闷、胸痛、憋气不缓解。
后来他们听说,北京中医学院有中医的老师在这里给西学中班讲课,就开了一辆非常破的吉普车去找我们去了。路上就说,我们这次工厂失火,是一种什么什么毒物,很长的化学名字。中毒,你们中医书上有没有记载,这种毒用什么中药来解毒。这个名字我哪里听说过呀,书目哪里有这种记载呀,我心想,这怎么办?给他们喝点甘草水?给他们喝点绿豆汤?我心想,这还不让人家西医抢救的专家们笑话:原来你们中医大夫,就用这种方法来解毒啊?我们刘渡舟老师坐在旁边一言不发。
到那里之后,因为这个工厂是一个保密工厂,所以它的病人都没有向远处医院转,也许来不及转,搭了个大大的棚子,几个棚子,几乎所有的病人就在当地抢救。我们看了三、四个病人以后,症状都是一样的。然后刘老师在我耳边说了两句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提示用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起来治疗吗?那么我马上就开方:柴胡2000克,为什么呀,60个病人,2000克并不多吧,黄芩1000克,底下就是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拿什么来锅煮药?拿大铁锅,民工做饭的大铁锅。煮完了之后,那些家属不是都在那儿吗,清醒的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人,就拿大的注射器往胃管里灌。
&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了,发烧退了;那个昏迷最重的病人,第四天早晨清醒了,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个小伙子他就在火灾的中心,所以他中毒最厉害。这批病人,就这么干净利索的抢救完了之后,那个西医的负责人问我说,你们中医看病是有咒语啊,还是有口诀呀?听了他这句话之后,我就觉得他有点不怀好意。我说您说得是什么意思?他说那天开方的时候,那个刘老师在你耳边口中唸唸有词,你们也没有进行更多的商量,你就把药写下来了,他口里念得什么呀?啊哈!他念得是《伤寒论》。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再念两遍?我说,好。「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他说,你给我写下来,我就给他写下来。他说,这怎么能够体现这两个方子能够治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我说,这是不能,因为你们的病人都有这些症状,都有发热、呕吐,他说是;都有胸脘的疼痛而且有压痛,他说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且我们都看了他们的舌苔是黄厚而腻的,舌质是红的,所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那你们中医老说我们西医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证治疗,你看你不也是对着几个症状吗?我说是啊,我们中医有时候也是对证治疗,所以我们不要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个事情过去好些年,那个中毒最重的、昏迷时间最长的、在火灾中心的那位小伙子,几乎每年的春节,都还来北京看刘老师,说刘老是他的再生父母。
■故事九:柴胡桂枝干姜汤
我们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乙肝,大三阳。老师说,你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那么肝区痛吗?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什么?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它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这不是脾阳不足吗,然后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尽,好,柴胡桂枝干姜汤。那么这个学生就在那儿开方了。你看,几句对话用得了一分钟吗?
这个病人就说了,大夫,我慢性结肠炎,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伸出舌头来看看,舌上很干。你口干吗,口干;经常拉肚子吗?经常拉肚子;一摸脉,脉沉弦,那你心情好吗?大夫,我心情不好,经常高兴不起来,这不有肝郁吗,好,柴胡桂枝干姜汤,第二个学生也给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有三个主证呀。
好,这个病人一看,中间这个病人看完了,马上说,大夫,我糖尿病,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稍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唉,陴阳虚,这个症状又有了,心情怎么样?不高兴,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我这一辈子就要陪着这个药进棺材了,我怎么能高兴起来。好,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什么?三个主证全有了,口渴、便溏、肝气不舒,所以老师有时候就是这样对着症状,或者有时候就对着病机这么用方,疗效好,看病也快。
■故事十:桂枝汤
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在门诊有一天来了一个病人,我想起来那个病人当时是56岁,南方人,说的一口南方话。我似懂非懂,听他的话,非得听好几遍。我印象很深刻,56岁。他说,大夫,我这个病不太好治,在你们医院治了三个月了,我说你是什么表现啊,我就是每天下午一到三点钟,身上一阵热,热完了要出一身大汗,汗要出到什么程度呢,一件棉毛衫湿透了,一件衬衣湿透了,把这两件衣服连裤子都换掉以后,我下午才能继续工作,这个烘热汗出的持续时间,从三点钟开始,到四点钟汗就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够继续工作。我就看看他前面看过的病历,有养阴敛汗的,有益气固表的,有清里热的,在我能想到的治疗多汗的方法,前面的医生都用到了。特别是我上次看病的那个医生,他用了敛汗固表的方法。我记得药味用得多,药量用得大,如麻黄根30克,浮小麦50克,锻牡蛎50克,分心木(就是核桃的隔膜)20克,金樱子30克。在我能够想到的所有收敛的药,所有的敛汗固表的药,全用上了,我心想,这恐怕得有效,这要没有效的话,我绝对没有办法。我说,老先生,你吃了上次这个方子怎么样啊,他说,这个方子吃了一回我不敢再吃了。我问为什么不敢再吃了,他说我上午吃完这个药以后,下午三点钟我还是热,这么一热呢,过去我热完了,汗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工作,那天下午,确实不出汗了,但热了我一下午,一直到下班身上还是热,热得我心烦体躁,汗是没有出,衣服也没有换,但是我不敢再吃了。我一听这话,我说老先生,既然止汗不行的话,我给你发发汗。他愣住了,他说大夫,我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没有一个大夫说要给我发汗的,他说这发汗行吗,他看着我太年轻,对我不太信任。他说要是吃了你的药没有效果怎么办?我说吃了我的药没有效,我带你去找我的老师。因为那个时候,有些老大夫不出普通门诊,所以有的病人要找老大夫看病是很困难的。他一听这个很高兴,他说,那你给我开方吧。我开了三付桂枝汤,我那时候不太会用这个方子,我也没有告诉病人怎么吃。好,拿了三付药之后,第三天他来了,他说大夫,吃了你的药什么感觉都没有,还是那样。我就带着他去找胡希恕老师,胡希恕老师是当年我们东直门医院特别善用经方的老前辈,那时候他不出普通的门诊,他只在特殊的门诊,给我们的一些高级干部看病。我说胡老,我给您带来了一个很疑难的病人,这个病人呢,每天下午到了三点钟就开始烘热,然后开始出汗,出汗出到换两件衣服的地步。以前的医生益气固表,敛汗收涩都不行,我给他用了桂枝汤想发汗。然后他就开始问病人,这个方子你怎么吃的。我发现这个病人吞吞吐吐的说,我早一次,晚一次。后来回想起来,他根本就没有吃我开的药,他就等着我带他去找老大夫看病,他不信任我,更不相信出汗那么多还能够发汗,所以他根本没有吃我开的药,第三天就来了,要我带他去找老大夫,胡老说你的方子开的好,你怎么给他吃的?我说我也没有怎么说呢,病人也吞吞吐吐啊。胡老说,你这样,每天就吃一回药,你不是下午三点钟有烘热,有出汗吗,那你就在一点半锺左右就吃一次药,吃完之后,你不是在办公室吗?多喝一些热水。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秋天吧,多喝一些热水,然后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稍稍坐一坐,穿的衣服稍稍厚一些,能不能先潮潮的出一点汗,到了二三点钟看他热得起来还是热不起来。好,就开三付试试,这个老头很高兴的走了。第四天来了,特别高兴,他说,大夫,这发汗的方法还真不错,他说我头一天中午吃完这个药以后,喝了点水,身上潮潮的出了一点汗,根本就不用换衣服,到了三点钟该发热的时候,我就等着它发热,结果热不起来,或者是热的劲不大,随后出的汗不多,我只把最里面的衣服换了。到了第二天,比头一天的热更轻了,我觉得衣服不换就可以了。到了第三天呢,就热得更轻了,根本就不用再换衣服了,所以这方子是有效的。我就说再开三付,他说要不要再找老大夫,我说不用了,老师很忙。好,又开三付。后来就好长时间没有再来,过了三个月以后,我从门诊调到病房。有一天他来说,上次呢你带我去找胡老看了病以后,前前后后吃了六付药,从此以后不再有烘热,不再有出汗了。可是最近又有一点汗,你看看这个方子还能不能再用?我说可以。我再给他开桂枝汤,原方6付。他说郝大夫,看来你们的工作经常变动,我吃完这个药以后不再复发,我就不再找你;再复发的话,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找到你的。你想想工作的调动总会有轨迹的吧,总会有人知道吧。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他没再来找我。
■故事十一:桂枝加葛根汤
我记得可能是1984年,我带着我们82级的同学在怀柔中医院实习。一天晚上11点多,到病房实习的同学回到宿舍里,我已经睡觉了,把我叫起来,「老师,今天下午病房新收了个病人,现在病情很重,院长希望你去看看。」我把衣服穿好就又到病房去了,我大体了解了他的病情,这个病人从上午开始又发冷又发烧,然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这一侧胸锁乳突肌一抽筋,病人的头就往这边歪,把她送到医院,我们同学在门诊就给她做按摩。这一按摩呢,这边不痉挛了,又往这边歪,然后就把院长找去了,院长是神经内科的,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家,做了神经系统的检查,怀疑她有脑血栓形成的可疑,就以「脑血栓形成的早期」打一个问号,就收住院了。收住院以后,我们实习的同学对病人特别关心,一看她这么歪对脖子,又给她做按摩,一做按摩又往这边歪。反反覆覆歪来歪去的,后来医院在她入院以后,给她输上清开灵,没想到清开灵输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双侧胸锁乳突肌都痉挛,项背部的肌肉也痉挛,然后同学就按摩后脖子,按摩了半天还是不行,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就到了11点了,又发高烧,一试表到四十多度,这么痉挛着,眼睛也往上看。院长年轻,也开始有点紧张。他说去叫郝老师吧,我不知道下午收了这么一个人。我到病房一看,病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性。这个年龄得脑血栓的不多,她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颈肩的肌肉痉挛,而且有发烧、有怕冷这些表证的现象。颅压不高,没有呕吐,有头痛,但没有剧烈的头疼,我就觉得这不是一个太严重的病,我就给她开了桂枝加葛根汤。葛根用的是40克,桂枝用的是15克,白芍用的是30克,实际上是桂枝加葛根汤,把芍葯的量给加重了,我主要是为了缓解肌肉痉挛,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药,当然桂枝汤的所有药我都用到了,其它的可能也加了什么鸡血藤呀,可能也用到了这些药,我现在记不太清楚。我说现在你就想办法把这药煮上,煮上就给她吃了,现在不是输的清开灵吗,我倒建议你把清开灵撤掉,因为她舌谈而不红,鼻流清涕,没有热像,清开灵就是安宫牛黄丸注射液而逐渐通过制剂的改造,改造而来的,它对于热证,痰热内阴的证候有效,它是安宫牛黄丸的一种注射液,所以用上这个药一个多小时以后,整个颈部出现了肌肉的痉挛,我觉得用药太凉了,我就建议把它撤掉。那院长一听,就把输液器给拔掉了。开完方子,我就回宿舍休息去了。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一上班,我就到病房去了,这个病人盘着腿坐在床上,穿着高领衫就在那里呆着,脖子也不转,但是不抽了。我说你怎么样了?她看见我居然笑了,说大夫,吃了你的药,大概也就是30多分钟,40分钟左右,我那后背就像火烧的那么热,随后出了一身大汗,衬衣全湿了,背心都湿透了,脖子不抽筋了。我说脖子不抽筋了,你怎么还这样待着呀。她说我的脖子还疼。我说为什么疼呀。她把那领子一打开,这一条皮下出血,这一条皮下出血,然后我从她那后领子一看,后面整个都是皮下出血。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呀?她说您的学生昨天给我按摩按的。我们那个时候是二年级的学生,按摩手法大概也不太到家,可是治病心切,你一痉挛我就使劲捏,弄得皮下出血。其实就这一付药,就吃了这么一次,汗出热退,痉挛缓解。后来又在医院住了三四天院,为什么再住这三四天?你得让她皮下出血消退、吸收几天,不能一退烧就让病人走。后来院长问我,郝老师,你看这病人出院诊断怎么诊断,不能诊断脑血栓,人家胳膊活动很好。我就说你就写病毒性感染性项肌痉挛吧。颈肩肌肉紧张综合证、颈椎病,这是知识分子常见的一个证候,尤其是现在搞电脑的人,每天坐在电脑面前干这个,姿势不动,这个姿势很固定,所以颈肩肌肉紧张导致的头疼,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造成头痛,造成后头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方子。我们怎么用呢?我一般是这样,葛根30克,看情况,有时候用的少一点就20克,不能低于2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白芍的量加大了,实际上就是桂枝加芍葯汤,再加葛根,主要是白芍和甘草配合起来,酸甘化阴,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痉挛,用上这么几个药以后,炙甘草6-10克,生姜、大枣一般在治疗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紧张综合证时不太用。而且我们还观察到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些人坐在那里不动,肌肉紧张,气血活动不流畅,特别容易受风、受寒,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那个电脑的房间都是开着冷气,凉风在吹着,所以都有一种风湿的问题,活动活动就舒服了,所以我就常常加一点袪风湿的药。加哪两味药呢?威灵仙加上10克,秦艽加上10克,气血失和以后,常常有津液不能滋润,血液运行有点不畅的感觉,所以我就又加上鸡血藤30克,养血疏络。在一般情况下就用这个方子,你要是愿意的话,再加上一点大枣,或者加上一点生姜,这就是典型的桂枝加葛根汤再加威灵仙、秦艽、鸡血藤这么一个方子,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痉挛,有比较好的疗效。有很多人吃了这个方子之后呢,就出现颈项部的肌肉痉挛缓解
■故事十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我们学校有个体育老师,这个体育老师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感冒咳嗽,喘。到了儿童医院后就说是肺炎,每一次去都说是肺炎,反覆发作。儿童医院总是给清肺1号、清肺2号,那就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总是按肺热来治。确实,用完这个方子之后,发烧退了,喘暂时缓解,过几天她又发。那个时候任应秋老师在世,我说请任老师看看吧。任老师一看,说你用的什么方子呢,我说用的儿童医院的清肺1号、清肺2号。他说清肺1号、清肺2号由什么药物组成啊?我说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加银花、连翘、芦根、白茅根、黛葛散组成。他说你看这孩子脸色这么淡白,舌像这么淡白,不能再用清热的药了,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个孩子就吃了一个星期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说来也怪,从此,她的咳喘发烧没有再犯过了。这个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发烧、喘的病人的时候,如果他的舌是淡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我们不一定就想到了那个麻杏石甘汤,我们要想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故事十三:桂枝加附子汤
有一年修三环路的时候,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门前修和平东桥、和平西桥,那些工人为了赶进度,真的是24小时施工啊,有一个水泥工,他的工作就是把水泥装到模具里之后,然后就拿那个电动的工具把水泥杵实,那个东西很重的,我是拿不动的。这么一个工人他感冒了,那个队里的医生就给他用发汗药,感冒发烧还在工地上工作,老吃着发汗药,出汗烧就退,然后继续拿着那个工具杵水泥。后来,这个东西拿不动了,出了汗烧暂时退,一上班又发烧起来,再吃发汗药,出了汗烧退了,再去工作。后来不动也出汗,那个东西拿不动了。施工队里的人说,你看都成这个样子了,真的是没劲了,你这个棒小伙子,那学校旁边有个中医学院国医堂,你到那里看看,正好我在那儿。小伙子说我感冒一星期了,然后就是发烧,出汗,出完汗就干活,现在别说拿那个东西,我连走路都走不动了,一会儿一身汗,一量体温还发烧,舌头淡淡的,我用的就是桂枝加附子汤,炮附子用了15克,让他煮的时间长一些,桂枝用的是15克,赤、白芍各10克,剩下的是生姜用了大概10克吧。这药吃了两回,烧就退了,汗就止了,很快体力就恢复了,所以固阳以摄阴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外感病的病程中,汗出太多造成的这种阴阳两伤而表邪还在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故事十三:桂枝加芍葯汤
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过去正好和我住邻居,那个时候回想起来,他顶多也就50来岁吧,几乎每天夜里发生心绞痛,胸闷、憋气。因为和我住邻居吗,她一发作起来就害怕,她家只有一个小女孩,没有别人,那是一个女老师。那个老师把我叫起来,我怎么办呢,就给她吸氧气,扎人中,扎内关,有时候给她含硝酸甘油就能缓解。后来我说你不能老这样啊,每天夜里吵得我也不能睡觉,那个时候我也年轻,这个老师比我大20岁,我说咱们请刘渡舟老师看看。刘老师开始给他开的就是桂枝加芍葯汤。吃了一段时间,她就夜间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因为叫我的次数少了。
■故事十四:麻黄汤一年江西有一个矿区,流感流行。这批流感流行厉害,有一多半的工人不能上工,严重影响了这个矿的生产状况。有江西中医学院分配到那里的两个老毕业生先用西药,抗感冒药没有效果,然后用银翘散、桑菊饮,用完了之后这些病人的症状都加重,也没有效果。然后他们两个就想,哎呀,我们怎么看怎么像个麻黄汤证,恶寒、发热,全身疼痛,鼻流清鼻涕,可是在南方江西咱们这个地方,能用麻黄汤吗?上学的时候没见老师用过麻黄汤。其中一个大夫他不敢给别人用,他说开了一付麻黄汤,煮完了之后给他老婆吃,他老婆正发着高烧。他说,唉呀,我先在我老婆身上试试,万一要有什么问题的话??,这种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万一有什么问题的话,咱们再说。麻黄用了10克,桂枝用了10克,然后甘草用了5克,杏仁用了9克左右,就是这么一个方子。没想到他老婆吃完一付,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全身不疼了。他特别高兴,因为整个矿区这次得流感的人相当相当多,全吃麻黄汤,就在他的医务室里面煮完了之后,每人就给一瓶,每人就给一瓶,很快这个流感就得到了控制,然后这两个学生就把这组病例的观察报告,写了篇文章寄回江西中医院。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许多杂志都停刊了,他们学校的内部刊物上发表过。
■故事十五:大青龙汤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前辈,在好些年前就跟我说,你是讲《伤寒论》的,在讲《伤寒论》中的大青龙汤证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大家只要出了一次汗了,就不要再给他用大青龙汤。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南方行医。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发烧、身痛、胸闷、烦躁,请他去看病,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就开了一会大青龙汤,而且特别告诉他,吃完了出了汗就不要再吃了。这是上午看的病,下午,因为那时候个体行医总是要出诊嘛,出诊回来以后,路过那个亲戚的家门口,看到那个亲戚坐着藤椅,在房子外面乘凉,说你怎么样啊,烧退了没有?他说你了你的药真好,出了一大身汗,现在胸也不怎么闷了,心也不那么烦了,好像也不怎么发烧了,你放心吧。他说,那你就不要再吃第二次了,说我已经把药渣倒掉了,这是正午的事,到了半夜的时候,这个医生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把他吵醒了。开门一看,是那个病人的妻子,那个病人的妻子非常的惊慌,说你快去看看吧。怎么回事啊?他到了晚上又有点发烧,又有点心烦,特别可惜把那个药倒掉了。然后他非得让我拿着这个药方到镇上去抓药,我到那个药店抓药,那个药店的人说,你瞧,这不是上午王先生的方子,已经抓了吗,王先生只说一付,没有他的签字,那我不能给你抓药。那时候,药店是对病人负责,没有医生的签字,就不能再给它抓药,不像现在,想办法让你多抓。后来她没有办法,托一个亲戚走后门,到另外一个药店抓了一付药,回去煮上吃,吃完了就没有想到大汗淋漓不止,到现在手脚也凉了,眼睛也不睁了,话也不能说了,快去看看。我们这位年轻的大夫,心里知道大事不好。那个时候大概是30年代,输液的技术传入中国没多久,他自己还不会,他自己的一个朋友是学西医的,会输液,赶快把那个朋友半夜又把他叫起来,两人一起带着输液瓶子,到病人家里。到那里一看,脉也摸不到了,然后输液,血管也全瘪了,亡阴脱水啊,血压下降啊,流体就没输进去。他们两个也不会静脉血管切开,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静脉血管切开这个技术,病人就这样死掉了。所以我们这位老前辈就以这个例子告诉我,真正的是大青龙汤证,吃了一次,出了汗了,即使病情有所反覆,也不要再用大青龙汤。宋道援老先生运用大青龙汤—失案析。
1929年春假,随族人同居由沪至屏风山。有雷某之子,年20岁,患病甚重。其父代诉:「初因劳作往返,抵家热甚,遂用井水淋浴,拂晓即发寒热。年事方壮,不以为意,二天犹不退,虽经治仍日甚一日。」是时,其妻携扶出室,为之易衣,但病人云冷甚,坚拒去被,语声高亢,欲饮冷茶。又见患者虽委顿,但面色缘缘正赤,目光炯炯有神,唇局燥焦破裂,上有血迹。问:「衄乎?」其妻答:「齿鼻均有血,前天才开始,量并不多。」试令张口,腥热之气喷人,服间亦有血迹,舌质色红,苔灰白干燥。脉浮数,一息六至以上。按其胸腹,皮肤干燥,抚之热如炙,腹柔软.遍寻无痛处,脾可触及。小搜赤热.六天来大便共两次,色黄不黑。腹诊之顷,时时路缩,口亦为凛。问:「曾出过汗否?」曰:「病至今日,从未出汗,故乘热给药,希能出些汗把热退去,但吃药后只觉烦热难过,汗则丝毫没有。」余始以为大青龙汤证。然患者有衄之一症,是否血热?继思之:舌质不绝,神识不昏,末见斑疹,加以大渴喜冷饮,显然邪尚在气而末入血。既末入血,则致助之由,仍系《伤寒论》所谓「剧者必顺」者「阳气重。」乃书案云:热为寒困,欲透末由,愈郁愈炽,阳气重故助。大渴引饮喜冷,神清舌不绛,未涉营血分,犹可辛温透汗。盖表之严寒不解,里之炽热不除也,然气热已经弥漫,焦头烂额堪虞,势非略参辛凉不可。大青龙场主之:麻黄六钱,桂枝二钱,生石膏八钱,杏仁五钱,甘草二钱。一剂。
书毕,觉病情虽延一周,但正年壮,病机与方药无间,其效可必。乃嘱其父曰:「服后能得汗,则热亦可随之而退。」此时舟人催行,遂匆匆告别。不日束装返沪,亦未及过问其后果。抵校,将所录脉案就教于陆师渊雷,不料陆师阅后谓:「病因大青龙汤证,但所用者,究系何方?从药量比例,或可云仿之大青龙,但所列药物则非,称之为麻杏甘石加桂枝,亦可称之为麻黄汤加石膏,诚非驴非马汤。」余谓;「姜枣在本方非属必要,故舍而未用。」师对此语,大不为然,曰:「仲景方不特药量之比严谨之至,即一药之取舍,效若天渊,《伤寒论》中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当时虽唯唯,然内心实不折服。遂又质之章师次公,并告以己意。章先生云:「陆君之言诚然!余所欲知者,乃药后以何方继?」对曰:「末也。」章师曰:「对如此重病,投如此峻剂,而不预谋善后,安危难料,非万全策。」陡闻此教顿觉冷水灌顶,虽欲亟知其果而不能。
暑假再返,遂惜造雷家。其父云:「服药一煎,不久即出汗很多,怕冷怕热,口渴难过,病好了一大半,深夜服二煎,但汗不如白天之多,不过热未退清。家人以药虽贱却验,又赎一剂。服后,汗较昨天更多,且一直不止,热虽迟清,但怕冷更甚,继而四肢亦冷,浑身如冰,四肢抽筋,依次神识昏迷,话也不能说,如此一昼夜,延至深夜而亡。」含泪烯嘘,惨不忍闻,余虽心为之碎,实无言可慰。
想此病之方,蒙章陆两师鉴定,再征以第一煎服后的表现,大青龙本系的对之方,可予肯定。但方证的对,而仍不免于死,非方药所杀,实用方者杀之也:病重如斯,方峻如斯,安危难料而余末亲自观察,一书了之。麻黄能使人汗,多汗亡阳,今量达六钱,,并伴桂枝,能不防其大汗乎?况《伤寒论》扬后服法下,明明有「若复服汗出亡阳」之戒。而余视此文若不见,未预告汗后再服之害,致使汗后一服再服,大汗亡阳而毙。况本方即不再服,药重如此,也大有亡阳可」能,故当预告服后诸情及抢救方药。当时若预拟四逆辈授之,以备不虞,则即肢冷脉绝也或可有救。而余计不出此,铸成大错,实由我之蒙昧所致矣。
■故事十六:大青龙汤
有一年夏天,北京太热,我就到外地一个非常凉快的地方,就是我们北京今年夏天都说是桑拿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地方,晚上还得盖被子,非常的凉快。那个地方在建桥,修桥就挖一个桥基,桥基挖得很深很大。没想到一下雨,桥基下灌满了水,工地管理不严,暑假小学生放假,好多孩子就在工地上玩,下了雨路特别滑,一个小孩就滑到坑里了,滑到坑里就给淹死了。所以那些修桥的工人,纷纷潜水捞这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工人多次潜水,他潜水技术好,最终把这个孩子的尸体捞上来了。没想到这个工人到了夜里,就寒战,上牙咬下牙,全身颤栗,几个工人摁都摁不住,摁得那个床就颤,是他们给我说的,随后就烦躁,就发烧、烦躁,赶快送到县医院,送到县医院的时候,他都把胸抓破了。到县医院以后,县医院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已经是后半夜的时候了,怎么来这么一个病人呢?年轻的工人都没有更多的文化,心里都有一种非常害怕的感觉,说白天的时候淹死一个小弟弟,这恐怕是小弟弟嫌路上寂寞,一定要拉大哥哥走,就给医生这么说,这些医生呢也给弄得很紧张,怎么这么烦躁,就给他输液,一输液他就拔掉、喊叫,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我就住在医院旁边的招待所里,那医院的院长和我很熟,也就是凌晨三点了,他把我叫起来,说北京来的大夫,你经历多、见得广,你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发烧是40度左右,脉搏非常快,你摸脉他身上还在哆嗦,他们又给我复述了白天的情况,我心里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大叶性肺炎的早期,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身上一点儿汗也没有,高热、胸闷、烦躁「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那是我用麻黄最多的一次,30克,好不容易逮住了这么一个症状,为什么不怕他出汗太多呀,他在医院里头,可以输液呀,你怕什么?我也不用准备炒热的米粉。
我说你们现在准备输液啊,我给他弄这个方子。麻黄30克,桂枝10克,其它药都是一般的量,石膏20克,很快熬好了药,熬了20多分钟吧,就给他喝上,我在旁边看他喝药,喝完药就拿热水来喝,因为那个药水很苦嘛,热水喝完了大半杯,脑袋就就开始冒汗,随后大汗淋漓,所以你看大青龙汤方后,它说没说温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说没有说温覆,没有说,不用盖被子,汗就出来了。所以说经方用之得当,效如桴鼓,就是像鼓锤打一下就有声,覆杯而愈,杯子还没有扣下,汗就出来了,就不烦了,就能够躺在那儿了。我给那西医大夫说,赶快输液,马上扎上就输液了。这就安静下来了,接着输液,接着用抗菌素,这个肺炎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肯定有肺实变的体征,就这样及时的治疗,截断了病程,这个人住了五、六天院就出院了。最后什么也没有诊断,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发展就肯定是大叶性肺炎.
■故事十七: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上经常用。在20多年前,有一个22岁的女孩儿,她的母亲带着她来找我看病。她是什么病呢?每到月经期,她就烦躁不宁,甚至不能够在家里头呆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找我看病的时候她22岁。我说你这个病多长时间了?她说她14岁来的月经,从第一次来月经她就心烦意乱,急躁,以后每次月经前就坐卧不宁,然后来月经期间,她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大吵大闹,或者乱跑乱跳,甚至光着脚丫马路上去跑这些情况都有的。我说,你月经一过和正常人一样吗?她说一样,能够上学,能够工作。我说,那医院给你诊断什么病呀?怎么治疗呀?她说北京市所有看精神病的医院我都去了,除了电休克我没用过以外,抗精神分裂证的这些药我都用过了,就是没有什么效,我说那你的月经准不准?她说我的月经不准。就是说,或来或不来,不定期。我说那你能不能知道什么时候来月经?她说我能知道,我只要心烦意乱,大便干燥,嘴里头不是味儿,我就知道快来月经了,我也知道我的病就快犯了。我说那你这个病西医怎么诊断的?她说西医医院把我诊断为周期性精神性分裂证。大家知道,精神分裂证这个病是很不好治的,一旦诊断为精神分裂证的话,这个人就意味着她的一生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来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它常常遗留有社会能力的缺损。我对精神性分裂证这种病,也是感到非常非常头痛的。我说我治精神病应当没有更多的经验,20几年前我没有更多的经验啊,我想先从给你调月经开始,我说你的月经血块多不多?她说多。来之前有什么表现呢?来之前就肚子痛,腰痛,来的时候月经也不畅快,心烦意乱,心烦气噪,然后大便干燥。她说嘴里头不是味儿。我仔细问她,就是一种口苦的感觉。我说这样,你来月经之前,有这个正症状之前,你就吃我3付药。开的什么方,桃核承气汤。因为她大便有干燥,(所以用)桃核承气汤,就吃3付药。如果说3付药(服到)第2付药月经来了,那么月经来的第一天,你还可以把这付药(第3付药)吃完。如果说吃了3付药,月经还没来,或者将要来了,你就再抓1付,一直吃到月经来的那一天为止。药没有吃完,月经来的那一天,药还可以吃。第二天以后就不要再吃了。好,第一个月经周期抓了3付药,吃了3付的第二天,她说药没了,没想到第二天月经就来了,吃这个药的时候大便特别通。头一天她的药吃完了,她大便一天就泻了3、4次,然后第二天呢2、3次,第三天呢1、2次,她就觉得那一次来月经之前的心烦、躁狂这些症状就比过去要好多了,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月经过后,这一个周期就算是没有大发作。下一个周期她感到快要来的时候,又开始吃药,也是吃了3付,那么症状比第一个周期就更轻。治疗三个周期后,她基本觉得就不怎么发作了。但是月经过后,她觉得特别特别累,她又找我去了,我按照你的嘱咐连着吃了3个周期,确实这个精神症状控制住了,但是我月经过后,就是比过去要累多了,特别特别的累。我想这可能是活血化瘀药、泄热药,再加上月经前用的这些药,再加上月经过后气血不足所造成的,然后呢,月经过后我就给她用了一些养血的、益气的、化痰的药,为什么要化痰,因为怪病多由痰作祟。这样化痰的和调和脾胃的方子,那么也吃上一个星期,吃上一个星期就不再吃了。这样的话,在月经之前用桃核承气汤,在月经之后用养血、调气、化痰、调补脾胃的方子,一共治了大概是6个周期,半年多,从此,她这个周期性精神分裂证的症状就缓解了,西药也再没用。1977年,我们恢复高考,她考到经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入学的考分是很高的,说明她当时的智力发育很好。因为她有这个病,所以她结婚很晚,后来她结婚的时候,就把我请到她的婚礼上,我就特别留意观察她的说话、行动,还有没有如狂的这种表现,我发现她在婚礼上彬彬有礼,做什么事情都恰如其分,我就偷偷地对她说,你过去的那些表现现在完全没有了。她说,郝大夫,在这个场合知道我过去的人,只有您一个人,您千万给我保密。你想想得过精神分裂证的人,再要找对象,再要结婚的话,人家心里总是有所顾忌的,我说我会给你保密的。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今年十四、五岁吧,这个人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工作。那边的工作压力很大,这么多年来她也没有复发过,月经现在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用桃核承气汤来治疗痛经,来治疗妇女经期的经期的精神躁狂,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故事十八:桃核承气汤
我们过去的一个学生,吃饭的时侯别的同学跟他开玩笑,他就笑起来了,这么一笑他就感到胃特别痛,端着饭碗就在食堂里蹲下了,大家就说他,你怎么回事?刚才有说有笑的,你现在装什么蒜呢?过了一会儿仔细一看,不对头,他的脸色苍白,大汗珠子也冒下来了,大家赶紧就架着他到急诊室,到急诊室以后呢,就是肚子痛,大家也诊断不了什么病,内科大夫、外科大夫都在作诊断,那就观察吧,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发现肚子痛得更加厉害了,而且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似乎都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了呢?说就是吃饭时这么一笑,平常又没有胃病的历史。去了一个外科医生,给他按压肚子,满肚子都痛,然后从肚脐上划了一条横线说,上面痛得厉害还是下面痛得厉害?他想了想,他说好像是下面痛的厉害,然后又划了一条竖线,左边痛得厉害还是右边痛得厉害?他说你再按一按,好像是右边痛得厉害。那外科大夫就认为是阑尾穿孔。好,就在手术室里把肚子打开了,打开一看阑尾好好的,但有腹腔有渗出物,而且腹腔还有不少血液,这肯定是有什么地方穿孔,而且穿孔处还有小血管的断裂,那这个穿孔在哪儿啊?这个刀口太小了,就挨着往上找吧,就挨着扩充,那个时候的手术也很落后,这也是几十年前,后来发现是胃的穿孔。穿孔那个地方,原来有个胃的溃疡,穿孔那个地方有小血管的断裂,所以腹腔也有血,消化道里也有血。当然这个手术是很简单的问题,把胃给做了修补。因为他当时做手术做的腰麻,后来发现不是阑尾穿孔,又加强了麻醉,麻醉可能有点过头,所以这个胃肠蠕动,它排气也排得慢,胃肠蠕动也慢,手术之后的一个星期排了气就一直没有大便,手术刀口愈合得不错,这个腹膜炎的体征也消失得不错,一个星期以后,线也拆了,到了晚上这个学生狂躁,睡不着觉,骂老师。因为他是我们学院的学生呀,外科大夫就是他老师,你们是什么外科大夫,诊断不清楚,我明明是胃的穿孔,你们从这儿开始拉,如果我上面会有问题的话,会不会从下面一直拉到上头?
就是晚上狂躁不宁,就骂大夫,突然他就骂我,郝万山给我讲《伤寒论》的时候,还是和我不错,我做了这么大的手术,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他也不来看我。同学一听他提我的名字,第二天就跑到学校,那个时候电话也不方便,就找我来了,说我们班谁做了一个手术,他晚上骂人的时候他还骂您呢,我说怎么骂我?他说我不去看他,我说我不知道呀。那我就去看看他吧,那么西医大夫怎么办呢?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知道他是在穿孔以后有一些出血,这些血液在肠道里瘀积着,再加上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这些东西都没有排出体外,这些血液分解以后,产生大量的氨进入血液循环,氨对大脑的刺激,导致了他的这种精神的狂躁,他们就用什么新霉素。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抗菌素,用新霉素来抑制肠道的细菌,也没有管用。灌肠解下来几个粪球,也没有怎么管用,在小肠内瘀积的那些东西,用灌肠的方法是排不出来的。我去看了之后,白天他很清楚,哎呦,郝老师,怎么劳动您的大驾啊。我说你白天还是人,晚上就骂人,他说他没骂人,然后学生说,那你昨天晚上骂郝老师,他说那我也不知道。他知道不知道反正晚上狂躁,这就是肠道血液分解以后的氨,进入血液循环刺激大脑,造成的一种精神症状,其人如狂。我看看这种情况,我说好办,这是手术以后肠道内残存的血液,灌肠不行,我们就用桃核承气汤,你就吃1付药吧。我是上午去的,上午学生们去拿了药,也没有让药房煎,就在宿舍煎,煎好了中午吃上,到了晚上这个小子到厕所里泻,那个厕所不是那个蹲坑嘛,据他说,一拉就是半坑污浊的粪便,奇臭无比,当天晚上鼾睡如雷啊,再也不骂人了。桃核承气汤在这种情况下用,清泄肠道内的瘀热、瘀血,是一个很好的方子,真是就吃了一次,效果就很好。当然桃核承气汤,你要看报导的话,精神分裂证也用,胞宫蓄血也用。小肠的瘀血、瘀热积在小肠也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它是一个很好的泄热、化瘀的方子。
组成桃仁2.5桂枝2.5大黄5.0芒硝2.5甘草2.5
效能破血逐瘀,清热润燥。
主治伤寒外证不解,热结膀皖,少腹胀满,大便黑,小便自利,谵语烦渴,发热如狂,及血瘀经或产后恶露不下,少腹胀满疼痛或蓄血痢疾症。用法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当微利。
■故事十九:抵当汤
30年前,我跟着宋孝志老师抄方,有一个病人是从宣武医院转去的,她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的头痛伴有偏盲。宣武医院当时做脑血管造影,诊断为脑血管瘤压迫了视神经的通路,那个时候这个区域进行手术,是很困难的。所以那个西医大夫说,我们没有更多的办法,手术很具有危险性,要不干脆找中医去试一试。我们中国的西医大夫很好,当他们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推荐病人去找中医大夫试试,那个病人呢当然抱着一线希望,来找中医大夫,到东直门找了我们宋老。宋老沉思良久,这个病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头痛、眼睛睁不开、有偏盲,她感到很痛苦、很绝望,给我很深的印象,是个女同志,40岁左右。宋老沉思良久,开的是破血逐瘀的抵当汤,只是不让她做汤剂,而是选这几个药让她做散剂,装在胶囊里吃,一个胶囊装0.3克左右,开始是让她早一粒,晚一粒,吃吃看。如果大便还是一天一次,没有一点稀软的表现的话,再增加1粒,早1粒,午1粒,晚1粒,如果还不行的话,主要观察大便,保持一天大便有1次比较稀软的就行了。超过两次就减量,1~2次就不要减量,就这个量,就让她长期的吃,这个病人吃了一个月症状没有改善,宋老说再接着吃;吃到两个月的时候,头痛减轻许多了,视野开始恢复;吃了三个月的时候,几乎头不痛了,她前后吃了半年,视野完全恢复,头也不痛了。半年以后她去复诊,因为症状全没有了。我就觉得很奇怪,这个血管瘤难道能够化掉吗?我就劝她再作一次脑血管造影,大家知道那个时候没有核磁共振,没有CT,连B超都没有,30年前那时候能够诊断脑血管瘤的唯一方法就是脑血管造影,而脑血管造影又有一定危险性,有一定的痛苦,所以病人不愿意做。但是我总想看看这个病人症状为什么改善,脑血管瘤到底还有没有。所以有一天,我背着宋老,我不敢让宋老听见,说你必须去做检查,没准这个瘤子跑到别的地方,更要害的地方,现在藏在那个地方,哪一天突然破裂出血的话,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必须做一个脑血管造影,证实一下,我说这东西是很难消掉的。她听我这么一说,后来她告诉我,一晚上没睡着觉,我后来想起来,我太年轻,不应当这么说。她第二天就到宣武医院拍片子去了,拍完片子以后拿片子的时候,她和放射科拍片子的那个人说,你跟我对照一下,这两个片子有什么不同?对照完以后医生说,这个片子是你的吧?这个片子不是你的。她问这个片子怎么不是我的呢?他说这个片子上有脑血管瘤,这个没有。她说这个片子就是我的,当初检查做报告的也是你,他说不可能,宣武医院说不可能,原来有血管瘤,现在怎么没有呢?所以那个人当然对照起来前后差了半年,就是没有了。他就问怎么治疗的?她说我就是找一个中医大夫,一直吃一种胶囊治好的,但是从那(时候)到现在,用抵当汤做成散剂治疗脑血管瘤有这么好的效果的我只遇到这么一例。后来我遇到类似的病人,也用过,也许是病人在坚持吃药方面,有些困难,也许是现代手术技术的提高,病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症状缓解的太慢,后来就做手术了,所以没有像这个病人,能够坚持用半年,而使脑血管瘤完全消失,所有的临床表现都消失了,这个病人,我非常遗憾的是当时一直记着她的名字,她的地址,后来几次搬家,我就找不到这个资料了,这一直是个遗憾,如果我现在还能够随访她,当时她40岁的话,现在30年过去了,她应当是70岁,到底她的远期疗效怎么样?很可惜,这个远期的随访资料找不到了。
组成: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主治:1.治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2.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3.小便自利者,必有畜血,令人善忘。4.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故事二十:五苓散和桃核承气汤
有一年在北京联合大学,在兴化路的校址办了一个北京市西医学习中医班,晚上上课我去讲《伤寒论》。有一天晚上,我就是讲到太阳蓄血证的时候,到了下课的时间,下课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我说小便的利和小便的不利是辨太阳蓄水和太阳蓄血的分水岭,临床一定要鉴别清楚。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就有人往我办公室打电话,郝老师我就某某医院的某某医生,昨天晚上听了你的课以后我就联想起我最近治的这个病人,我不知道他是太阳蓄水还是太阳蓄血。我说你说说这个病人是怎么回事,这个病人是个老太太。他说,二周前她有寒战,随后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然后到医院做化验,尿中红白血球满视野,就诊断为急性膀胱炎收入住院。这是个西医的综合医院,住院以后就用了抗菌素来治疗,很快,大概两、三天以后,发烧就退了,一个星期以后尿的化验就正常了,尿中就检查不出红白血球了。然后继续治疗,从尿中的化验完全正常的,可是这个病人还是自觉症状不见缓解,小便还是一会解一会儿解。你化验尿什么都没有,原来尿的培养结果出来的是大肠杆菌,但是再给她做尿的培养的时候,尿培养是阴性的,这医生说你的病我已经给你治好了,可是这个老太太出现了什么情况呢?晚上狂躁,心烦,睡不着觉,骂大夫说我这病是怎么回事,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没这么难受,怎么你们治得越来越难受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使给她用镇静药她睡着了,这个手还是在摸着这个小肚子。所以这个医生就不知道,她是属于蓄水还是蓄血,少腹不舒服,你看睡觉的时候她还在摸着肚子,还有小便频数。另外,晚上烦躁,睡不着觉,说话很不礼貌,对大夫说话很不礼貌,这不就是一种如狂的表现吗?这个医生结合我头一天晚上上课讲的内容给我打电话,说老师,你说她是蓄水还是蓄血?我说她大便怎么样。他说,好几天没有大便了。我说你看看她的舌象。他放下电话就看舌象,回来后他说,舌红,舌苔又厚又黄,舌面又干燥,这是上午。我说这样,既然如此的话,蓄血和蓄水这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因为她既有其人如狂又有少腹不舒服,还有小便不利,那你就用五苓散和桃核承气汤联合应用。他说,老师,我从来没有开过中药,你给我说药名和药量,他是个西医大夫,然后我就在电话里说药名、说药量,就给她开了这么一个方子。三天以后,因为那课大概只是周末上一次,三天以后他就给我打电话,他说郝老师,你那个方子很神。我说怎么神啊?他说那一天你开了方子,她下午吃的药,吃了药以后,小便量也多了,大便拉了两次,当天晚上睡得非常塌实,不再狂躁,第二天早上起来,小肚子也舒服了。她说我刚入院的时候,你们要早给我吃这个药,我不早就出院了吗?她说给我办出院手续吧。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65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舌头发白发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