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康医院抑郁症网上康复中心的主任那个好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医院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青大一...&&
医院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西...&&
医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
医院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大...&&
医院地址:辽宁沈阳市大东区小...&&
医院地址:济南市英雄山路21号&&
医院地址:济南市解放路3号&&
医院地址:青岛市崂山区香港东...&&
医院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滨江路...
医院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大...
医院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
亲,每天只能赞3次哦!当前位置: &
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魏镜:患了抑郁症越劝越糟糕
阅读提要:2009年,加拿大籍精神学专家费立鹏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有9000万。可现实情况是,很多人知道抑郁症,但很少有人了解抑郁症。公众普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绪病”,好心劝说患者“想开点”,却不知不觉中充当了抑郁症的帮凶。
专家简介:
魏镜,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各类心境障碍(如抑郁);睡眠障碍;各类焦虑障碍(如恐惧);应激及神经症性障碍;记忆和认知等障碍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二、四上午(特需门诊)
记者:抑郁症如此凶猛,可我们对它的认识却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在您看来,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是单纯的心理疾病么?为什么有的人还会出现没有食欲、头痛欲裂等严重的躯体反应?
魏镜:&文人病&、&想不开&、&意志脆弱&&&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眼里的抑郁症。事实上,抑郁症和感冒、肺炎一样,是身体得病了!人之所以有情感,能感受到快乐,和大脑情绪中枢以及神经递质系统密切相关:5-羟色胺掌管人的情感、欲望和意志、行为,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多巴胺传递快乐,一旦其出现问题,人就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一些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大脑中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的活性有改变,比如5-羟色胺在减少。
抑郁症患者正是大脑情绪中枢和思维的联系、生理机能的联系出现了问题。之所以对抑郁症有误解,就是因为它不表现为单纯的身体症状,而更多是反映在人的心理活动上。这种大脑功能的改变会逐渐颠覆人的情绪体验,导致心情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消极、自责自卑、思维迟缓,还会出现头疼、乏力、食欲减退、性欲改变、睡眠不好等躯体症状。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抑郁症患者是&大脑出问题了&。而我们却误解他们矫情、想不开,导致患者不愿意承认患病,宁可自己熬着,也不愿意寻求帮助。
记者:对于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亲朋好友经常不停劝慰他们想开点、高兴点,在您看来,周围人的劝说对抑郁症患者有帮助么?
魏镜:其实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抑郁的帮凶,&别这样,想开点&,这样的话语会让患者感觉更糟、更懊恼。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亲朋好友的劝说唤起的是患者更多的自责。打个比方,对于肺炎患者,你如果劝他说,你别发烧了,你坚强点,别咳嗽,别让人这么操心,病人会作何感想?同样,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悲观,是疾病造成的,这样的劝说只会让他们更自责,吸取更多负面的东西。
我在接诊初期通常不允许家属在场。如果家属在场,很多患者不愿意讲述内心真正的感受、体验和当前的所思所想,因为他们想保护家人,不愿意家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已经这么差了。
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更多的应该是陪伴和理解。在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门诊中,一般会给患者开两张处方,绿色处方(非药物)和红色处方(药物),而绿色处方中,医生会在充分理解患者现状的基础上给患者一些可行的建议。
记者:2013年3月,年轻的北京姑娘赛娜在微博上留下遗言后自杀身亡 ,400多字的遗言中满是痛楚。以您20多年的临床经验,您认为抑郁症可以治愈么?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都存在哪些误区?
魏镜:这段遗言中的内容令人万分痛惜,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抑郁症种种认识误区导致了这场悲剧。
赛娜把抑郁症比作&精神癌症&,不愿服药,害怕长期服药会上瘾,也惧怕随时可能复发。但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绝不是什么精神癌症,只要尽早就医,在专业医生的诊治下进行正规治疗,约2/3的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即通过治疗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和状态。
比起感冒、肺炎,抑郁症的治疗过程相对漫长,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一次治疗时间一般不低于一年,需要患者跟随疗程,坚持到底。
但是,正如赛娜在遗言中所写的,很多抑郁症患者害怕抗抑郁药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上瘾。不能简单地跟患者说,&不用担心,你想多了&,因为抑郁症患者有负性思维,会把药物的副作用想得更绝对,更消极,更不能接受。我的做法是,一旦患者有忧虑,我会跟他/她一起讨论,告诉他/她我会跟你一起关注药物副作用,如果产生任何药物反应,我们一起解决。
很多人认为,抗抑郁药吃多了会上瘾,这是一个误解。药物研究证明,目前正规销售的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之所以要长时间服用,是因为保持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在疗程规定的时间内暂时离不开抗抑郁药。
记者: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轻、中、重度患者分别有什么样的症状?如何尽早识别、及时治疗呢?
魏镜:2013年发表在美国权威医学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上的一份的研究报告指出,抑郁症能使人失去行动能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但庆幸的是,抑郁症可以治愈,而且越早治越容易治,早期识别、及时求医,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
临床上一般将抑郁症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轻度抑郁症虽然会感觉情绪低落、郁闷,但不影响日常正常的生如果到了中度抑郁的程度,自我调节已经很困难了,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需要遵医嘱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而一旦发展到重度抑郁,不仅自我功能受到影响,生活上还需要别人照顾,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中度抑郁症发展到重度的可能性很大,速度也可能很快,因此,在疾病发展到轻中度的时候,最好能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可和身体其他疾病相比,抑郁症不易被察觉,很多时候,直到患者出现情绪严重低落、认知发生偏差时才会发现不对劲。
当发现自己在一段时间之内心情、兴趣、体力比之前下降了,而且不能自我缓解,或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这样,时间持续两周以上就要注意,此时很可能处在抑郁的风险之中,需要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记者:对于抑郁症,患者一般会有哪些错误认识?
魏镜:1. 抑郁症只能自我调节,所谓&心病还靠心药医&。很多人把抑郁症看成一种单纯的心理问题,患者也以为靠自己就能&走出来&,从而拒绝专业医生和药物的帮助,这是抑郁症诊治中最大的误区之一。抑郁症治疗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一般情况下,中度抑郁症应当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也就是&心病更要药物医&。
2. 文人更容易得抑郁症。事实上,任何人对抑郁症都没有先天的免疫力,罹患抑郁不分人、不分性格,而关键看是不是处在各种风险因素之中,譬如家族中有患抑郁症的;女性在孕期、产后及绝经期易出现;处于急、慢性应激和压力下的人群;有负性思维倾向的人等等。
3. 症状好转后擅自停药。很多患者对抗抑郁药持怀疑态度,服药过程中一旦症状好转,就会擅自停药。事实上,患者能体验自身各方面都在好转,正是大脑在药物作用下开始恢复,但还需要持续的药物作用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以有利于治愈,直到这个时候才能停药。因为全疗程治疗时间较长,会让一些病人误以为是药物成瘾或依赖。
4.得了抑郁症就会自杀。一说自杀就想到抑郁症,把抑郁症弄得很可怕。不可否认,15%的人在患病时会有自杀或死亡的念头。但诱发自杀的因素有很多,譬如一时冲动、惩罚和报复他人、逃避痛苦和现实困境、保护他人等等,如果一味将抑郁症和自杀划等号,会妨碍抑郁症患者及时合理地就诊和接受治疗。
5. 轻信网络测评抑郁症。很多情况下是把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弄混淆了。抑郁症是不能自我完成诊断的,即使医生也不会仅凭借测评表下诊断结论。抑郁症需要专业医生通过患者的语言、用词、表情、身体和活动、思维和内心体验及情绪、兴趣评估等一系列过程才能诊断。
(责任编辑:赵瑞)
随时关注健康时报
随时与健康时报互动交流
加入手机报
第一时间获知健康新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康复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