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5个月,近期据说据医院诊断,患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肺炎

宝宝25个月,医生检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炎,同时用阿奇霉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宝宝25个月,医生检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炎,同时用阿奇霉
来自:新疆 阿勒泰 浏览 584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3080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当然有副作用了,尤其是那么多的抗生素,如果想让副作用减到最小,那建议你找个中医儿科大夫用中药治疗,还能除根
TA帮助了3485人
热门关键词猜你喜欢
百姓导医台 支气管炎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发病部位: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宝宝得了肺炎支原体感染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得了肺炎支原体感染
&男孩,2周3个月,发烧,到医院化验尿,支原体感染+2,连续输液3天,阿奇霉素,前两天体温38多,有一次量39.3,第三天输完后,体温37度多。想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啊?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25904 浏览
来自:网页;
【诊断】诊断要点为:?持续剧烈,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血清凝集素(属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阳性率50%~75%,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第3~4周达高峰,以后降低,2~4月时消失。此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见于肝病、溶血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过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长儿,冷凝集素多为阴性。?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 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 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近年有用肺炎支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体膜蛋白制成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标本中抗原的报道。近年国内外应用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诊断有快速特异性高优点。用病人痰液或咽拭洗液培养支原体需时太久,常要2~3周,因此对临床帮助不大。【鉴别诊断】本病有时须与下列各病鉴别:?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百日咳;?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湿性肺炎。均可根据病史、结核菌素试验、X线随访观察及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反应等而予以鉴别。【治疗措施】小儿MP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 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氧疗 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2.对症处理祛痰 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剂甚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必嗽平、痰易净等祛痰剂。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平喘 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4~6mg/(kg&次),每6h1次;亦可用舒喘灵吸入等。3.抗生素的应用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MP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目股?兀??&蠡纺谥?狻⑺幕匪乩唷⒙让顾乩嗟取4送猓?杏辛挚擅顾亍⒙攘挚擅顾亍⑼蚬琶顾丶?a href=/pro/link.asp?id=1711 class=link target=_blank&磺胺类如SMZxo等可供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以上各种中常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等。其中又以红霉素为首选,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明显,但消除MP效果不理想,不能消除肺炎支原体的寄居。常用课桌一为50mg/(kg&d),轻者分次口服治疗即可,重症可考虑静脉给药,疗程一般主张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易于复发。常用口服剂有无味红霉素及红霉素肠溶片,口服红霉素自肠道吸收,空腹服用红霉素250mg,高峰血浓度于给药后2~3h达到0.3~0.7&g/ml;剂量加倍,高峰血浓度为0.3~1.9&g/ml。静脉注射红霉素乳糖酸盐300mg,4min的血浓度平均为40.9&g/ml,2h后为2.6&g/ml,6h后为0.32&g/ml。如每12h连续静脉滴注红霉素乳糖酸盐1g,则8h后的血药浓度可维持4~6&g/ml。而痰中平均尝试为2.6(0.9~8.4)&g/ml。红霉素主要经胆汁排泄,部分可从肠道内重新吸收。相当量的红霉素在肝内代谢灭活。口服给药量的2.5%和注射给药的15%以活性物质自尿中排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皆不能将红霉素自体内清除。在使用红霉素制剂时应注意其毒副作用。各种口服制剂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偶有过敏反应发生,表现为药物热、 等。值得注意的是红性,往往在给药14~21d产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相继出现发热、黄疸、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胆红质和转氨 增高,停药后2~3d可恢复正常,但再给药又可重新出现上述症状。另外,大剂量红霉素的应用偶可引起耳鸣和暂时性听觉障碍,一般发生于静脉给药或有肾功能减退和(或)肝脏损害者。婴幼儿口服无味霉素后可出现增生性幽门狭窄,口服红霉素后也有出现假膜性者。应用红霉素期间尿中儿茶酚胺、17-羟类固醇和血清转氨 有增高现象,血清和尿雌二醇有降低情况。若与茶碱类药物同用时,有增加茶碱和血液中浓度的作用。所以,在合用茶碱类药物时,应减量使用或避免合用。鉴于红霉素对胃肠道刺激大,并可引起血胆红素及转氨 升高,以及有耐药株产生的报道。人们开始选用大环内酯类的新产口,如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及甲红霉素(clar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等,口服易耐受、穿透组织能力强,能渗入细胞内,半衰期长,MIC为0.002~0.03mg/L。近年来,在日本采用白霉素(leucomycin)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该药无明显毒副作用,比较安全,口服量为20~40mg/(kg&d),分4次服用;静滴量为10~20mg/(kg&d)。四环素类抗生素 MP感染虽有肯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四环素对骨骼和牙生长的影响,即使是短期用药,四环素的色素也能与新形成的骨和牙中的钙相结合,使乳牙黄染。故不宜在7岁以前儿童时期应用。氯霉素和碘胺类 因为治疗MP感染的疗程较长,而氯霉素类、磺胺类抗菌药物毒副作用较多,不宜长时间用药,故临床上较少用于治疗MP感染。氟酮类 近年来有用氟 酮类(fluroqumolone)药物治疗MP感染的报道。氟 酮类属于合成抗菌药,通过抑制DNA旋转 ,阻断DNA复制发挥抗菌作用。环丙氟 酸(ciprofla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等药物在肺及支气管分泌物中浓度高,能穿透细胞壁,半衰期长达6.7~7.4h。抗菌谱广,对MP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前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也可分次静滴;后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2~3周。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因为目前认为MP肺炎是人体免疫系统对MP作出的免疫反应。所以,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MP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静滴;或地塞米松0.1~0.25mg/(kg&次),静滴;或强的松1~2mg/(kg&d),分次口服,一般疗程3~5d。应用激素时注意排出结核等感染。5.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目前认为并发症的发生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除积极治疗肺炎、控制MP感染外,可根据病情使用激素,针对不同并发症采用不同的对症处理办法。
最佳回答者:
&&&& 既然在医院,那就听医生的吧!现在看来体温已经慢慢降下来了,这是值得高兴的,说明消炎有了作用!一般肺炎支原体感染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治疗时间,痊愈后可以给宝宝喂些&法国合生元&益生菌,这是的,生过病的宝宝抗生素使用多了,杀害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好多有益菌,可以通过它来补充的!达到体内的平衡.
同意楼上的说法.
&时有一个过程的,不要太着急啊!
&新生儿肺炎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称为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发生于出生后称为产后感染性肺炎。前者多与宫内感染,难产和出生时窒息有关,发病早。这里主要介绍产后感染性肺炎。
感染途径:新生儿肺炎往往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婴儿,其病原体经飞沫传染给婴儿,或因婴儿抵抗力下降(如受凉),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
临床表现:新生儿肺炎起病多在出生3天以后,常表现为呼吸表浅、急促(可达60次/分)、口周青紫、拒乳,呛奶,口吐泡沫,鼻扇、吸气性三凹征,反应低下,由于新生儿肺部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患肺炎时可以没有咳嗽症状。部分患儿起病初有上,如鼻塞、流涕。当家长看到新生儿口吐泡沫,不吃、不哭时就要引起重视。如发觉婴儿反应差,面色发青或发灰,有成人一样的呻吟和气急,小鼻子不停地扇动,小脑袋随着呼吸一点一点(医学上称点头呼吸),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这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了,要急送医院治疗,不得有丝毫拖延。
预防与治疗:新生儿肺炎是由于抵抗力弱,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而感染的,因此在日常护理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小宝宝出生了,自然有亲朋好友来祝贺,抱孩子逗笑时,千万要婉言谢绝患有感冒的人来探望。即使正常人的咽部也带有各种病毒和细菌,亲吻新生儿的脸和嘴,也可将病原体传给孩子。当家人患感冒时,也应注意隔离,必要时可以戴口罩。
新生儿肺炎均需住院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给氧和支持治疗。
大部分儿童感冒,都会引起的,孩子大一些就会好的,不必担心
阿奇霉素是此类药物中效果较好的一种,主要是对肝脏有伤害,但停药后就会好转的,对胃肠道有刺激,可以
饭后服有较好
也可以试一试红霉素,它的毒性很小,只是胃肠道刺激,可饭后服用
很多情况下咳嗽不是病,而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婴儿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也就是说,咳嗽是宝宝的一种保护性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咳得过于剧烈,影响了饮食、睡眠和休息,那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因此对于咳嗽,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绝不可一听咳嗽,马上就认为是感冒、肺炎,做出盲目治疗。
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
症状:宝宝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
医生意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尽量少用感冒药,宝宝烦躁、发热时,可给少许小儿欣口服;切忌使用成人退热药,不宜喂止咳糖浆、止咳片等止咳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
冷空气刺激性咳嗽
症状:痰液清淡,不发热,没有呼吸急促和其他伴随症状。
医生意见:让宝宝从小就接受气温变化的锻炼。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即使是寒冷季节也应坚持,只有经受过锻炼的呼吸道才能够顶住冷空气刺激。
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症状:声音嘶哑,有脓痰,咳出的少,多数被咽下。较大的宝宝会诉咽喉疼痛;不会表述的宝宝常表现为烦躁、拒哺。
医生意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过敏性咳嗽
症状:痰液稀薄、呼吸急促。
医生意见:对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病史的宝宝,咳嗽应格外注意,及早就医诊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阻止发展成哮喘病。
气管炎性咳嗽
症状:早期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
医生意见:初起感冒症状明显时可用感冒药,发热可用退热药、祛痰剂,不宜使用止咳药。痰多或呈脓性表明是继发细菌感染,应根据医生意见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若未经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肺炎。
性、肺炎咳嗽
症状:咳嗽伴发热、呼吸急促和喘憋。
医生意见: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或是无法进食、喝水,应及时就医。如果症状较轻(只是气喘而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你可以在宝宝房间里放一个加湿器,帮助宝宝祛除肺部的黏液,并给宝宝喝足够多的水。
家中解决方案
夜间抬高宝宝头部
如果宝宝入睡时咳个不停,可将其头部抬高,咳嗽症状会有所缓解。头部抬高对大部分由感染而引起的咳嗽是有帮助的,因为平躺时,宝宝鼻腔内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咙下面,引起喉咙搔痒,致使咳嗽在夜间加剧,而抬高头部可减少鼻分泌物向后引流。还要经常调换睡的位置,最好是左右侧轮换着睡,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热饮止咳法
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宝宝黏痰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最好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果汁应选刺激性较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
中药外敷法
可以使用一些比较安全有效的中药外敷方法,由于很多婴幼儿在家中治疗咳嗽时,由于他们的生理原因,用药很容易产生呕吐,使喂药很困难,这时可以配合一些外贴药,可以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如益气贴、一贴宁等。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例治疗心得体会
作者:梁 志敏
1.病例介绍
患儿,男,10 岁。因发热14 d,咳嗽10 d,活动后气促2 d入院。患儿入院前14 d 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 ℃ ~40 ℃,10 d 前咳嗽,呈刺激性干咳。外院查血常规:WBC 9.8×109/L,RBC 3.88×1012/L,Hb 112 g/L,PLT 180×109/L,N 0.843,L 0.157;胸部X 线片:肺部感染。诊断“支气管肺炎”,给予头孢甲肟和阿奇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5 d,症状无好转。复查血常规:WBC15.26×109/L,RBC 3.88×1012/L,Hb 108 g/L,PLT 295×109/L,N0.847,L 0.153;肺部CT: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肺膨胀不全;胸水常规:黄色,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总数/L,白细胞/L,见大量脓细胞,未见异型细胞。诊断“支气管肺炎并胸腔积液、败血症”,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奥司他韦胶囊抗感染,2 d 前开始活动后气促,遂转诊笔者所在医院。起病以来,患儿精神和食纳好,大小便。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体检:T 37 ℃,P 89 次/min,R 21 次/min,BP 100/70 mm Hg,体重 30 kg,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无鼻翼煽动,口唇无发绀。气管居中。呼吸运动自如,未见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左下肺触觉语颤减低,叩诊呈浊音,听诊右肺及左上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检查未见异常。腹隆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脊柱形态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5.2×109/L,RBC 2.30×1012/L,Hb 105 g/L,PLT 367×109/L,N 0.832,L 0.168;尿、大便常规正常;血生化:血清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阴离子间隙均正常;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0.6 U/L,谷草转氨酶30.7 U/L,总蛋白58.9 g/L,白蛋白38.8 g/L ;血气分析正常;血沉95 mm/h ;CRP 65.1 mg/L ;免疫全套:IgM 3280 mg/L,IgG、IgA 正常,C3 708 mg/L,C4 67.3 mg/L;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阳性;胸腔B 超:左侧肩胛线第7 肋以下胸腔内探及前后径24 mm 液暗区,内透声可,见多个分隔光带,右侧胸腔未探及明显液暗区。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可见中毒颗粒及空泡,红系正常,见幼淋及异淋,网状细胞易见,血小板成堆分布。周围血片:白细胞分布增加,分叶核增加,可见异淋。PPD 皮试(+)。
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经过:患儿予红霉素和美洛培南抗感染,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 d,雾化、翻身拍背等对症治疗。患儿体温正常,复查C 反应蛋白正常,胸部X 线:左侧胸腔积液吸收,左肺膨胀完全。
肺炎支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 以上,是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病情较轻,呈自限性,或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良好。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少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即使经规范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病情仍持续进展,重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早期识别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以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参见《实用儿科学》,所有病例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均阳性。但是,目前对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国内外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我国齐建光等认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1) 症状重、肺部病变进展快,肺大叶实变,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2) 肺大叶实变伴中-大量胸腔积液;(3) 影响呼吸功能或合并其他系统功能障碍( 脑炎、心肌炎、心包炎、严重肝脏损害) ;(4) 合并闭塞性支气管炎或坏死性肺炎;(5) 病程超过6 周肺部病变仍迁延不愈。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的直接作用和病原体激发免疫炎症反应两种发病机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参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炎症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产生特异性抗体IgM、IgG、IgA 抗体和分泌型IgA 抗体。研究发现,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患者血浆IgM 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而IgG 和IgA无明显变化,提示高滴度IgM 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是引起肺部疾病后遗症的危险因素;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患者口咽分泌物中病原体含量相关,而与肺炎支原体的基因表型无关。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病情重、发热时间长,多&10 d,胸片改变重且进展快,常表现为肺实变合并或不合并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发现,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较,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或降低、血清C 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沉明显增快,IgM 和IgE 水平明显增加。CRP 水平明显增高,加用β- 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而加用糖皮质激素后随着病情好转,C 反应蛋白很快降至正常,并且这些患者的痰培养均阴性,提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可能与肺炎支原体严重感染后免疫紊乱导致组织损伤有关。本例患儿为学龄期儿童,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好发年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阳性,在起病初即使用阿奇霉素抗感染,病情仍进展,左肺大量胸腔积液,符合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同时患儿还具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其他的临床特征:发热时间长,达到10 d 以上;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清C 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快;血浆IgM 增高,加用糖皮质激素后随着病情好转,C 反应蛋白降至正常。
影像学检查特点包括:(1) 病变性质包括肺泡炎症,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不均阴影;间质炎症:双肺颗粒状或点网状阴影、肺门影增大;胸膜反应、胸腔积液或肺不张。(2) 单侧受累多见,主要为右肺、下叶多于上、中叶。(3) 影像学变化快,通过正确治疗,肺内病变短期内吸收好转,胸腔积液在不用激素的情况下很快吸收,不遗留严重胸膜粘连。(4) 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注意与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鉴别。细菌性肺炎X 线为密度均匀的实变影,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为絮状薄片影,即使是大片高密度影,其密度亦不均;支原体肺炎肺泡炎症与间质炎症混合存在,即大片实变影或斑片影周围或对侧有网点状、网结节状阴影,病变占据整个肺段或肺叶者少见;肺炎支原体肺炎CT 大多数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和“树芽征”等间质性改变,这些在细菌性肺炎少见。肺炎支原体肺炎出现肺内病变同时肺门影增粗、增深或单纯表现肺门影增粗或双肺弥漫性病变或合并胸膜病变、肺不张时需与肺结核鉴别。原发性肺结核病变上叶较下叶多,除肺门淋巴结肿大外、纵隔淋巴结多受累,肿大淋巴结变化慢。粟粒性肺结核“三均匀”较肺炎支原体肺炎明显。年长而浸润性肺结核,影像学上难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鉴别,需结合临床,一般肺结核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明显咳嗽,再结合PPD 和支原体抗体鉴别。本例患儿影像学检查:初期表现为肺泡和间质炎症,病情进展后合并胸腔积液,经治疗后胸腔积液迅速吸收,未遗留严重胸膜粘连。患儿肺内病变合并胸腔积液需要与肺结核鉴别,结合临床表现患儿呈刺激性干咳,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 阳性,并且PPD 皮试(+),故支持肺炎支原体肺炎,不支持肺结核。
肺炎支原体肺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道黏膜的损害表现包括:(1) 非特异性损害:黏膜充血、水肿及管壁纵行皱褶,这几种损害也见于其他病原体感染,仅有这几种损害的患儿往往预后良好;(2) 特异性损害:黏膜滤泡增生和( 或) 黏液分泌增多,前者可以在抗体阳性之前出现。对于黏膜滤泡增生持续时间长、支气管开口炎症性狭窄、粘液栓阻塞、塑性支气管、黏膜糜烂者提示病情迁延,预后不良。严重患者表现为闭塞性支气管炎。
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强调免疫治疗,在强有力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肯定。丙种球蛋白对于重症支原体肺炎也有相当疗效,但部分学者认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远强于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剂量和疗程目前无统一意见,一般主张早期应用。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甲基泼尼松龙或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剂量为1~3 mg/(kg·d)。疗程:有人认为急性期3~5 d,但仍应根据病情选择,病情相对轻、肺部改变恢复快的患儿总疗程1 周左右,对于病情重、尤其肺部改变重、恢复慢,应适当延长疗程,考虑闭塞性支气管炎至肺实变不恢复者口服糖皮质激素甚至可延长至1 个月以上,部分恢复不良者还可继续吸入激素一段时间。无论轻症还是重症支原体肺炎,均可因炎性分泌物阻塞而合并肺不张,对于经过抗生素、雾化、翻身拍背、激素等治疗,肺不张持续的患儿,主张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本患儿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迅速缓解,进一步支持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3.心得体会
肺炎支原体是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多病情较轻,呈自限性,或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良好。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即使经规范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病情仍持续进展,严重者合并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掌握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标准,早期识别重症患者,以期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延误诊断。
本文中的患儿就诊时病程已经14 d,根据发热、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影像学异常,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其病原学上已经考虑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使用阿奇霉素治疗,但是随着病情进展,未能及时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延误诊断。
对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强调早期免疫治疗,在强有力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本例患儿在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及时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患儿没有使用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情况下,同样及时有效控制了病情,支持重症肺炎支原体免疫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远强于丙种球蛋白的观点。
综上所述,对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经规范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病情仍持续进展,出现以下表现:发热时间长,多&10 d,胸片改变重且进展快,常表现为肺实变合并或不合并胸腔积液,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或降低、血清C 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沉明显增快,IgM 和IgE 水平明显增加的患者需要警惕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1) 症状重、肺部病变进展快,肺大叶实变,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2) 肺大叶实变伴中- 大量胸腔积液;(3) 影响呼吸功能或合并其他系统功能障碍( 脑炎、心肌炎、心包炎、严重肝脏损害) ;(4) 合并闭塞性支气管炎或坏死性肺炎;(5) 病程超过6 周肺部病变仍迁延不愈,可诊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文章
感染疾病相关文章
脓毒症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新闻热线:021-
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有点猛 亲吻孩子前要注意
&nbsp&nbsp&nbsp&nbsp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研究室1月27日公布了北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发病情况监测报告。报告中提醒:2016年需严防肺炎支原体的高发流行,临床儿科医生更需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北京市已经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爆发的流行趋势,预计本次流行会持续一到两年。昨天,记者从南京各大医院儿科了解到,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有点猛。&nbsp&nbsp&nbsp&nbsp近期医院肺炎支原体感染宝宝增多&nbsp&nbsp&nbsp&nbsp两岁半的阳阳(化名)一个月前出现反复发热和咳嗽,但看孩子精神不错,又能吃能又玩的,阳阳妈也就没在意,给孩子服用一些对症药。可是近一个月了,阳阳的咳嗽始终不好,干咳、有时还发低烧。阳阳妈带着孩子到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儿科门诊,诊断孩子患了肺炎,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nbsp&nbsp&nbsp&nbsp据记者了解,近期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宝宝越来越多。据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陈辉副主任医师介绍,从门诊收治情况来看,以往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中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居多,而近来发现感染者呈小龄化,1岁内的小婴儿也多有发生,最小的只有2月龄。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主任中医师告诉记者,临床上因为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的较多,不过,多数是合并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nbsp&nbsp&nbsp&nbsp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支原体肺炎除了多,而且治疗周期也相对长。&nbsp&nbsp&nbsp&nbsp不是所有抗生素都能治别随便停药&nbsp&nbsp&nbsp&nbsp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肺炎支原体究竟是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办。&nbsp&nbsp&nbsp&nbsp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陈辉副主任医师介绍,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肺炎支原体虽然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但没有细胞壁,因此一般常用于小儿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于支原体无效,要抗支原体,只能使用针对细菌细胞核的药物(多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nbsp&nbsp&nbsp&nbsp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很狡猾,很容易制造各种假象来麻痹人类,躲避机体的免疫监控,如果一次治疗不彻底,就会反复发作。&nbsp&nbsp&nbsp&nbsp因支原体本身感染的特点,短疗程的治疗无法彻底清除,一般需要治疗3-4个疗程(每个疗程一周)才能彻底治愈,早期发生肺炎或较重感染者,需要先静脉输液1-2疗程,好转后再改口服用药治疗。&nbsp&nbsp&nbsp&nbsp儿科专家提醒,当孩子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治疗疗程,不要“孩子烧退,咳嗽好了就停药”,这样很容易复发感染。在用药期间,如果儿童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轻微腹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进行饮食调整即可。&nbsp&nbsp&nbsp&nbsp持续咳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nbsp&nbsp&nbsp&nbsp陈辉说,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似,发热可轻可重,但咳嗽往往经久不愈,出现类似百日咳一样的痉挛样咳嗽,持续时间比较长,大孩子会有胸痛等症状,也会有一些其他器官系统受累的表现:如关节痛、皮疹等家长能够看到的症状,重症感染者会引起神经、心血管多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nbsp&nbsp&nbsp&nbsp若一个月内出现发热、反复咳嗽的呼吸道感染应引起重视并检查是否感染了该病。当孩子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仅仅只表现为肺炎,还可以表现为咽炎、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甚至有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nbsp&nbsp&nbsp&nbsp提醒 亲吻孩子前要注意卫生&nbsp&nbsp&nbsp&nbsp陈辉主任建议,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没有终身免疫(一般免疫期为6个月左右),目前也没有疫苗接种来预防,受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自身免疫低下和接触了病原,肺炎支原体主要为飞沫或接触传播,勤洗手对肺炎支原体有较好的防范作用。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跟感染的孩子亲密接触,有些成人是病原隐性携带者,接触或亲吻孩子前也要注意卫生。&nbsp&nbsp&nbsp&nbsp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场合,如果去的话建议戴上口罩。外出回来,按照正确的洗手法洗手,同时清洗外露的部分,如漱口、清洗鼻腔、眼睛等,降低感染的几率。此外增强自身体质,均衡营养的摄入、减少过度疲劳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有点猛 亲吻孩子前要注意
日 10:26 来源:南京网络电视台
&nbsp&nbsp&nbsp&nbsp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研究室1月27日公布了北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发病情况监测报告。报告中提醒:2016年需严防肺炎支原体的高发流行,临床儿科医生更需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北京市已经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爆发的流行趋势,预计本次流行会持续一到两年。昨天,记者从南京各大医院儿科了解到,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有点猛。&nbsp&nbsp&nbsp&nbsp近期医院肺炎支原体感染宝宝增多&nbsp&nbsp&nbsp&nbsp两岁半的阳阳(化名)一个月前出现反复发热和咳嗽,但看孩子精神不错,又能吃能又玩的,阳阳妈也就没在意,给孩子服用一些对症药。可是近一个月了,阳阳的咳嗽始终不好,干咳、有时还发低烧。阳阳妈带着孩子到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儿科门诊,诊断孩子患了肺炎,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nbsp&nbsp&nbsp&nbsp据记者了解,近期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宝宝越来越多。据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陈辉副主任医师介绍,从门诊收治情况来看,以往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中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居多,而近来发现感染者呈小龄化,1岁内的小婴儿也多有发生,最小的只有2月龄。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主任中医师告诉记者,临床上因为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的较多,不过,多数是合并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nbsp&nbsp&nbsp&nbsp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支原体肺炎除了多,而且治疗周期也相对长。&nbsp&nbsp&nbsp&nbsp不是所有抗生素都能治别随便停药&nbsp&nbsp&nbsp&nbsp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肺炎支原体究竟是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办。&nbsp&nbsp&nbsp&nbsp对此,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陈辉副主任医师介绍,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肺炎支原体虽然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但没有细胞壁,因此一般常用于小儿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于支原体无效,要抗支原体,只能使用针对细菌细胞核的药物(多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nbsp&nbsp&nbsp&nbsp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很狡猾,很容易制造各种假象来麻痹人类,躲避机体的免疫监控,如果一次治疗不彻底,就会反复发作。&nbsp&nbsp&nbsp&nbsp因支原体本身感染的特点,短疗程的治疗无法彻底清除,一般需要治疗3-4个疗程(每个疗程一周)才能彻底治愈,早期发生肺炎或较重感染者,需要先静脉输液1-2疗程,好转后再改口服用药治疗。&nbsp&nbsp&nbsp&nbsp儿科专家提醒,当孩子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治疗疗程,不要“孩子烧退,咳嗽好了就停药”,这样很容易复发感染。在用药期间,如果儿童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轻微腹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进行饮食调整即可。&nbsp&nbsp&nbsp&nbsp持续咳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表现&nbsp&nbsp&nbsp&nbsp陈辉说,早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似,发热可轻可重,但咳嗽往往经久不愈,出现类似百日咳一样的痉挛样咳嗽,持续时间比较长,大孩子会有胸痛等症状,也会有一些其他器官系统受累的表现:如关节痛、皮疹等家长能够看到的症状,重症感染者会引起神经、心血管多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nbsp&nbsp&nbsp&nbsp若一个月内出现发热、反复咳嗽的呼吸道感染应引起重视并检查是否感染了该病。当孩子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不仅仅只表现为肺炎,还可以表现为咽炎、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甚至有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nbsp&nbsp&nbsp&nbsp提醒 亲吻孩子前要注意卫生&nbsp&nbsp&nbsp&nbsp陈辉主任建议,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没有终身免疫(一般免疫期为6个月左右),目前也没有疫苗接种来预防,受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自身免疫低下和接触了病原,肺炎支原体主要为飞沫或接触传播,勤洗手对肺炎支原体有较好的防范作用。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跟感染的孩子亲密接触,有些成人是病原隐性携带者,接触或亲吻孩子前也要注意卫生。&nbsp&nbsp&nbsp&nbsp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场合,如果去的话建议戴上口罩。外出回来,按照正确的洗手法洗手,同时清洗外露的部分,如漱口、清洗鼻腔、眼睛等,降低感染的几率。此外增强自身体质,均衡营养的摄入、减少过度疲劳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原体肺炎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