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适宜生长的条件青竹标生长地方

青竹标_青竹标的功效与作用_青竹标的副作用
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异名】密腺崖角藤、水蜈蚣(《广西药植名录》),爬树龙、金竹标(《云南中草药选》),大软筋藤、九龙上调(《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天南星科岩角藤的全株。【植物形态】岩角藤粗壮、常绿肉质藤本,以气根攀登于他物上,高达10余米。茎圆柱形,绿色。叶大,互生,卵圆形,长15~20厘米,宽10~15厘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钝圆;具长柄。肉穗花序顶生,无柄,长柱形;佛焰苞白色,舟状,脱落。浆果分离。花期夏季。生于阴湿山坡、沟谷。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寒。"(有毒)【功用主治】去瘀镇痛,润肺止咳。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①《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跌打,风湿,痈疮。"②《云南中草药选》:"续筋接骨,活血,润肺止咳。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③《贵州药植目录》:"去瘀生新,镇痛。"【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宜忌】《云南中草药选》:"服药期间,忌吃牛、羊肉。"【选方】①治骨折:鲜青竹标适量。捣敷。②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青竹标一两.泡酒一斤,三至五日后内服。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③治支气管炎,百日咳:青竹标二至三钱,化橘红一钱。煎汤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选》)
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用药前请咨询医师。爬树龙_百度百科
爬树龙(学名:Rhaphidophora decursiva)为天南星科崖角藤属的植物。分布于孟加拉、越南、印度东北部、老挝、锡金、缅甸、斯里兰卡、台湾岛、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西藏东南部、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600米至2,2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季雨林和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林内,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爬树龙名称
爬树龙(云南思茅、红河)、、老蛇藤、(云南红河),、、爬山虎(云南元江),大青竹标(通海、徵江),大青蛇、大戆毒(云南曲靖),万丈洁(贵州水城),山包谷(贵州罗甸),(广西融水),鸭绿江(广西凤山),上木蜈蚣(广西金秀),石莲藕(广西武鸣),当年见(广西靖西),(广东惠阳)[1]
爬树龙植物形态
附生藤本。茎粗壮,粗3-5,背面绿色,腹面黄色,节环状,宽1-3毫米,黄绿色,生多数肉质气生根,节间长1-2。幼枝上叶片圆形,长16厘米,宽13厘米,先端骤尖,全缘。成熟枝叶片轮廓卵状长圆形、卵形,表面绿色,发亮,背面淡绿色,长60-70厘米,宽40-50厘米,有时更长大,先端锐尖,基部浅心形,中肋腹面下陷,背面隆起高达1厘米,基部宽达5毫米;不等侧羽状深裂达中肋,裂片6-9(-15)对,中部裂片不等侧的线形,上弯,基部稍狭,先端近截平,上侧渐尖,具凸尖,长20厘米以上,宽3-5厘米,中央有1条(基生裂片有3条)明显隆起的I级侧脉或2-3条II级侧脉,向上裂片渐狭,基生裂片较宽、常达6-7厘米。花序腋生,序柄粗壮,绿色,圆柱形,长10-20厘米,粗1.5-3厘米。佛焰苞肉质,二面黄色,边缘稍淡,卵状长圆形,长17-20厘米,宽10-12厘米,蕾时席卷,花时展开成舟状。肉穗花序无柄,灰绿色,圆柱形,长15-16厘米,粗2-3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斜形。雄蕊花丝线形,基部狭,长约5毫米,与子房近等长,花药黄色,长圆形,长不
及1毫米;子房正六角状锥形,长5毫米,顶部宽约3毫米,花柱明显,长约1厘米,柱头长圆形,纵向,黄色;胚珠每室多数,珠柄纤细,着生于由隔膜形成的侧膜胎座上。果序粗棒状,长15-20厘米,粗5-5.5厘米;浆果锥状楔形,绿白色,卞部白色透明或黄色,长1.8厘米,顶部宽5厘米,中央渐狭为高约1毫米的宿存花柱。果皮厚,内含丰富的无色粘液。花期5-8月,果翌年夏秋成熟。[1]
本种常被误定为麒麟叶Epipremnum pinnatum,但后者叶片沿中肋有粒状小孔,子房花柱缺,柱头长圆状线形,纵向,1室,胚珠2,显然不同。[1]
爬树龙产地生境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海拔2200米以下,常见于季雨林和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林内,匍匐于地面、石上,或攀附于树干上。锡金、孟加拉、印度东北部、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都有分布。[1]
常绿阔叶林中, 附生于山谷密林中树上, 附生于树上, 河边常绿阔叶林中, 河谷常绿阔叶林中, 季雨林中, 阔叶林中 , 林中, 攀援于树上, 匍匐于地面, 山谷雨林树干上, 山谷雨林中, 石上, 树上, 亚热带山谷
是否中国特有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老挝; 印度东北部; 印度喀西山; 印度尼西亚爪哇
广东省, 广西自治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2]
爬树龙药用相关
茎叶供药用,能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痈疮节肿、小儿百日咳、咽喉肿痛、感冒、风湿性腰腿痛(云南)。[1]
爬树龙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下延崖角藤的根、茎。
爬树龙采集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爬树龙性味
①《云南中草药选》 :&淡,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麻,寒。&
爬树龙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除湿,消肿。治骨折,跌打损伤,只湿性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爬树龙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爬树龙选方
①治骨折,跌打劳伤,枪伤:鲜过山龙,捣烂外敷或用根末调鸡蛋清外包。(《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蛇咬伤,痈疮疖肿:鲜爬树龙,捣敷。(《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③治感冒,四肢酸痛,流行性乙型脑炎,风湿性腰腿痛:过山龙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小儿百日咳,咽喉肿痛:爬树龙三至五钱,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爬山豆根 (《贵州民间药物》 )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
.中国植物物种编目数据库[引用日期]
中国最专业的植物分类图...
提供资源类型:
企业信用信息百足草_百度百科
百足草,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叶互生绿色,卵状披针形,革质,中脉突出在下面呈龙骨状。杯状花序排列成顶生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花期夏季。全年开红或紫色花,树形似珊瑚,故称「红雀珊瑚」。有红雀珊瑚,班叶红雀珊瑚及卷叶珊瑚等品种,同属的白雀珊瑚,形似红雀珊瑚,但叶中脉不突出,叶较薄,绿色中杂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
百足草简介
雀珊瑚,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叶互生绿色,卵状披针形,革质,中脉突出在下面呈龙骨状。杯状花序排列成顶生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花期夏季。全年开红或紫色花。
百足草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茎绿色,常呈“之”字形弯曲生长,肉质,含白色有毒乳汁。叶互生绿色,卵状披针形,革质,中脉突出在下面呈龙骨状。杯状花序排列成顶生聚伞花序,总苞鲜红色,花期夏季。全年开红或紫色花,树形似珊瑚,故称「红雀珊瑚」。
有红雀珊瑚,班叶红雀珊瑚及卷叶珊瑚等品种,同属的白雀珊瑚,形似红雀珊瑚,但叶中脉不突出,叶较薄,绿色中杂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
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性喜温暖,适生于阳光充足而不太强烈且通风良好之地。温度过高的环境,半阴条件也能适应。对栽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百足草药理作用
别名:扭曲草、、、、红雀掌
来源:大戟科红雀珊瑚属植物红雀珊瑚的全草。全年可采,多鲜用。
性味归经:酸、微涩,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生肌。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疖肿疮疡,眼角膜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百足草栽培繁殖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 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扦插】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质】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的选择】 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压条繁殖】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15~30公分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公分、宽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或养了几年的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湿度管理】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管理】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 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百足草应用价值
红雀珊瑚茎枝和叶片深绿,姿态优美,终年常青,适用室内和阳台装饰。红雀珊瑚茎干绿色,有规律地弯曲,颇为奇特。总苞鲜红色,形似小鸟的头冠,美丽秀雅。适于盆栽装饰书桌、几案等。
百足草养护要点
红雀珊瑚喜温暖,耐旱,生育适温23℃至30℃。受冻后,叶片会变白而脱落。它耐阴,栽培地点半阴有利于开花,且叶色较美观。它怕风吹,适合在干燥无风的环境下生长。栽培土宜选排水、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每年或隔年翻盆一次,枝条过长时要短截或立支柱扶持。分枝少可酌情修剪枝条,促使多分侧枝。
生长期间要控制浇水量,一般要在土壤干燥后再浇水。施肥可用有机肥料或少量氮、磷、钾肥。冬季要减少肥水供给量。红雀珊瑚用扦插繁殖。在温室中全年可用扦插,但以温暖季节扦插为好。取茎梢或嫩茎,剪成10厘米长的茎段作插条。插条应先晾干,或将切口插入干灰、干土中,使浆汁被吸收,然后扦插。介质可用黄沙、珍珠岩或砻糠灰。插条生根后即可移栽入盆。
【光照】:红雀珊瑚对光线要求不很严,在强光下叶色偏红,在半荫下偏绿。但不要在夏天让强烈阳光直射,在室内也不要放在太阴暗的地方。
【温度】:红雀珊瑚喜温暖,在春夏秋三季一般的室温都适宜生长。而在冬季
气温低于约13摄氏度时就可使叶片变成白色而脱落。
【浇水】:红雀珊瑚为肉质植物,耐旱能力较强,在生长季节每次要等到盆土一半干时再进行浇水。在冬季在盆土干时再少量浇水。浇水太多会引起霉病,更严重时茎基处腐烂。
【施肥】:在生长期可每月向植株施一次复合肥。
【盆土】:红雀珊瑚适宜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繁殖】:红雀珊瑚可用5—15厘米长的茎段进行扦插繁殖。象其它大戟科植物一样,红雀珊瑚一经切割便会流出白色乳汁,若把切口浸入水中,就能止住。插条要阴干一天,让切口干结后再插在基质上。
企业信用信息爬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 用途 - 吃法 - 别名 - 天林中药材网
爬地龙 共找到1味中药材。
中药材爬地龙又称作“”;也有地区称作:; ; ; ; ; ; ; ; ; ; ; ; ; ; ; 中药青竹标为天南星科植物狮子尾的全株。分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爬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散瘀止痛;清热止咳;凉血解毒。主治脾肿大;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吸痛;腹痛;咳嗽;百日咳;疮痈肿毒;带状疱疹;淋马腺炎;烫火伤;虫蛇咬伤。
中药毛叶肾蕨为毛叶肾蕨的全草
中药苦木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木材
中药海莲叶为植物海莲的叶
中药雄黄为矿物雄黄的矿石
中药望江南为植物望江南的茎叶
中药山慈姑为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球茎
中药枳椇子为植物枳椇的成熟种子
中药苦碟子为抱茎苦荬菜的全草
中药甲香为动物蝾螺及的厣
中药紫荆果为植物紫荆的果实
中药新疆远志为新疆远志的带根全草
中药薄叶黄芩为植物薄叶黄芩的根
中药假稻为植物假稻的全草
中药毛冬瓜为植物毛花杨桃的根及叶
中药交剪草为植物葱草的全草
中药山皮条为四川木兰的根或地上部分
中药海通为植物海通的枝叶
中药假蒟果穗为植物假蒟的果穗
中药水茄冬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根
中药火绳树为植物翅果麻的树皮
中药泡囊草根为植物泡囊草的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草药适宜生长的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