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性禽流感指南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如何区别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具有&变异&特性,不断产生新的亚型,易感者众多,常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本病潜伏期大约l-2天。起病大多突然,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热与上述此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l-2周。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个别出现,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时,病人成批出现。
  普通感冒发病时,多数是低热,很少高热,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症状较流感轻微,并无生命之虑。
  流感是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在流感流行的地区,应避免集会或举行群众性的活动。人们在流感流行时外出,应戴口罩,以减少传染机会。室内宜勤开窗户通风,衣服被褥宜常洗晒。
  对于流感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饮水,可服复方阿斯匹林(即APPC)、克感敏、银翘解毒片等药物。如有高热,可给予输注葡萄糖盐水;如有肺炎、心力衰竭或昏迷抽搐等,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普通感冒可酌情用羚羊感冒片、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等治疗,APC、克感敏等也有疗效。病人宜休息,多饮水,洗蒸气浴,或用热水洗脚,都能促进感冒早愈。普通感冒病人除非夹杂细菌感染,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治疗。
  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用冷水洗脸、擦身,如能养成习惯也有助于预防感冒。偶尔淋雨,应即洗净擦干。民间习俗饮生姜红糖茶,确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两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同
  第一,两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一般人在受凉、雨淋、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
  第二,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与流感相比,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至5天痊愈。流感的表现全身症状较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可以导致人死亡。
浙江在线健康网综合
&&相关稿件,EXT-INDENT: 21 MARGIN-RIGHT: 0 mso-para-margin-right: 0.0000 mso-char-indent-count: 2.0000; mso-pagination: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class=MsoNormal>(2)主要致病亚型:人源甲型H1N1、H1N2、H3N2
(3)乙型致病力低,传播力低于甲型,可在一定范围内流行,不曾大流行
(4)丙型致病力、传播力低,可以传染,难以流行
以后我们一听到甲型流感,第一反应应是这种病毒致病力比较高,如果是丙型的就不需紧张。
2.对禽致病
以甲型为主,后来可以看出到,流感病毒在很多动物里面都会出现,并不是只有人身上才有,猪里面叫猪流感,禽里面叫禽流感,人里面叫人流感。
(五)流感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疾病”
它对不同的宿主致病是不同的。它既可以在动物里面又可以在人里面引起流感,所以流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疾病”。所谓“人畜共患疾病”,有动物属的,也有人属的,这种多属性决定了病毒在不同种群感染宿主体内可发生变异和或融合或重组,这是我们大家应该关注的地方。因为一旦病毒在动物里面或人里面发生变异或重组,往往是一种疾病大流行的前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监测病毒的属或者原来进行预测。这张图是病毒在不同种属之间的重组的过程,就是说人的病毒可以到禽体内,禽的病毒可以到猪体内。一旦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生了重组,后果就严重了。比如,前面提到的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就是人流感和猪流感,这种病毒在猪体内进行了重组,产生了一些后代。
(六)本次疫情之新型北美流感病毒
我们对甲型H1N1做过一些研究,发现它有三个来源,一个是猪流感的,一个是禽流感的,还有一个是人流感的。它主要在人类间进行传播,目前只是在加拿大有一例这种情况,在一头猪里面发现了这种甲型H1N1病原,其他地方还没有报道。
一开始,我们把它叫做“猪流感”。但在4月30日,WHO将此病毒重新命名,叫做“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由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提出异议,说实际并无证据表明此病毒首先在猪间流行,再由猪传人。这样称呼会影响畜牧业,影响猪的外销和价格。所以当时就把流感的名字改成了“甲型H1N1流感”。但如果按照流感国际通用的命名法“地域、类别、分离地点”等来分的话,称为“北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更为恰当,而不是把它叫做“猪流感”或者是“甲型H1N1流感”。对于普通人来说,叫甲型H1N1流感会比较容易记住。
这张图非常幽默,“去年,猪是坚强的!今年,猪是疯狂的!”甲型H1N1流感导致人们对猪看法的变化,其中有些冤枉的成分,猪不禁申辩:“不是我的错,都是病毒惹的祸。”
(七)病毒的理化特性
对于病毒理化特性,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因为我们能够从理化特性中找出相应措施来。比如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只要达到71度以上就是安全的。有些人问:“既然是‘猪流感’,那我们能不能吃肉?”其实只要烧熟了,烧透了就能吃。病毒对紫外线、常见的消毒剂都是比较敏感的,比如漂白粉、过氧乙酸、酒精和含氯的消毒剂。
(八)2009年甲型H1N1流感
  这并不是甲型H1N1流感第一次出现,以前也出现过很多次,比如说1976年、1988年、2005年,美国就发生了多次类似“猪流感”疫情。
(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数与病死率变化趋势图)这次现状可以通过这个曲线图来感受。病毒开始时在墨西哥,后来慢慢扩散。
1.流感疫情
这里有两组数据:
(1)&至6月2号,全球有63个国家和地区有确诊病例&17481例。其中墨西哥确诊病例5460人,死亡人数103人&;美国确诊10053人,死亡19人;加拿大确诊1530人,死亡3人;日本确诊370人;中国内地确诊49人。&
  (2)&至6月11日全球疫情又有变化,扩大到8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28774例:墨西哥确诊病例6241人,死亡人数108人&;美国确诊13217人,死亡27人;加拿大确诊2978人,死亡3人;日本原来是370例现在是536例;中国内地原来是49例,现在是126例。&
我们国家不但有输入性病例,还出现了输入性病例的二代病例。二代病例是由第一代(输入性病例)传染的,这就说明在我们国内已经出现人际间的传播,这是比较严重的。当然在这126例里面已经包括我们省出现的这一例。
2.4岁墨西哥男孩疑为猪流感暴发关键人物&
这张图片上出现的这个小孩就是墨西哥猪流感暴发关键人物,因为他是被最早诊断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他所在的村庄靠近格兰加斯?加罗德墨西哥公司的一家养猪场&,因为怀疑他是由养猪场传染的病人,所以最早叫做“猪流感”。这是墨西哥防疫的一些图片,大家都戴着大口罩。我们尚未进入这个阶段,所以还没有这种感受。
3.&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防控措施
针对疫情的出现,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防控策略和措施:
(1)墨政府宣布从5月1日至5日暂停一切公共事务和经济活动。整个墨西哥处于濒临瘫痪的地步,餐厅没有客人、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学校也没有朗朗读书声,这个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
(2)美国关闭了很多所学校。
(3)香港出现第一例之后也有一些行动。香港的第一例属于输入性病例,病毒携带者下飞机后曾坐出租车,政府到处寻找那个司机,找到了就进行隔离和密切观察。曾荫权5月1日宣布,香港已出现首宗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并宣布将香港的传染病警戒级别由“严重”提升至“紧急”。
(4)针对当前情况,中国卫生部4月30日发布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九)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猪和病人,或者是感染者。我们已经发现有些健康者,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传播病毒。潜伏期一般是七天,但是在潜伏期当中,已经有病毒扩散,病毒具有感染性。
2.传播途径。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
第一,经飞沫传播。平时我们打喷嚏可以形成飞沫。研究显示,一个喷嚏可以影响到周围6米的范围。一个教室里有一个人打喷嚏,所有的人都会受影响。如果你偶感风寒,打喷嚏的时候要悠着点,要选好角度,往下喷。因为往上喷的时候病毒传播影响范围更大、停留时间更长。另外,打喷嚏时要使用一些纸巾蒙住口鼻。这些是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第二,飞沫核传播。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痰。这种痰在空气中变干燥,表面上形成一层蛋白膜,而蛋白膜有利于抵抗外界对病毒破坏,所以我们提倡不随地吐痰。
第三,附有病原的灰尘随空气流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特征是传播途径易实现,易爆发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高发。易感人群主要是少年儿童多见。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学校是容易出现传染性疾病爆发的地点,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
3.易感人群。主要易感人群是青壮年。
4.临床表现,它有自己的特征。你们看一下普通感冒和流感的比较。因为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出现感冒,但其与我们讲的流感还是有区别的。那么,主要区别在哪里?主要在出现症状的比例上。跟流感比,它轻重不同。比如说普通的感冒,发热、头痛、全身疼痛、虚弱症状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它在一些卡他症状上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流清鼻涕,咳嗽、打喷嚏。&相比之下头痛、全身疼痛不是很严重&,并发症也不常见。但是流感不同,常有的症状是高热、头痛、全身中毒性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全身乏痛、四肢无力、酸痛等。但是它流鼻涕、打喷嚏症状都不是很严重,属于伴发症状、不是它的主要症状。病发性的流感还有一个比较明显、比较严重的特点,就是容易引起死亡&。如果你们自己感觉感冒了,如何知道是不是流感?如果你鼻涕很多,那么有可能不是流感,只是普通的感冒。卡他症状越明显,越有可能不是流感。
5.病死率。我们总结这个流感病死率大概是6%,和当年SARS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当时SARS病死率达到了60%,确实很可怕。还有一些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你们可以了解一下。
三、流感大流行离我们有多远
“前湖之风”的主持人跟我有一些交流,问道:既然我主讲“流感大流行”,那么流感到底有没有大流行,它会不会引起同学们的恐慌?那么,我就来讲一下流感大流行离我们有多远?
针对流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有几个不同的级别,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流感大流行一般有六级:
流感大流行警告&
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但未出现人感染病例。&
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曾造成人类感染,因此被视为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
流感病毒在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已造成流行或者局部范围的人感染病毒,但未出现人际间的传播的情况。&
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持续性疫情。在这一级别下,流感蔓延风险较上一级别“显著增加”。&
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意味着大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
同一类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地区。这一级别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中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级别,它分为四级,每一级都用不同颜色表示:
无应急反应阶段
无新亚型流感病毒报告。&
在人类标本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或虽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却未出现临床症状。&
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间传播。&
新亚型流感病毒发生人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
全国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橙色预警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第六级,黄色预警相当于3到4级,红色预警相当于4到5级之间。
这是当时中国政府对甲型H1N1的预警评估,没有数据表明它速度减缓,说明它仍在继续传播,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材料表明在三天之内,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3级一直提高到5级,而在现在不过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它就提高到6级了。
造成流感大流行需要有什么先决条件?它必须满足这三个先决条件:
1.必须出现新的病毒亚型,人群普遍没有免疫力;
2.新病毒必须能在人体内复制并能引起严重疾病;
3.&新病毒必须实现有效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有效的人传人可维持持续传染链,因而导致社区爆发。
而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满足全球大流行条件,这也正是世卫组织在三天内第二次提高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的原因。
人们在流感大流行过程中的有一些看法:“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会导致一些我们难以预测的结果,对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场大流行可能性很高”。
这是实实在在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6月11日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这意味着世卫组织认为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这也就解释了我们能不能把它判断为流感大流行的疑问。同时,这也反映了流感大流行期间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理性认识。这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天,因为宣布6级警戒意味着:21世纪的首次“流感大流行”已经到来。可能我们感觉不到流感大流行的盛行,因为这是根据疫情的扩大区域划分的,不是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导致人们的死亡等来划分的。第六级是同一类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地区,所以我们暂时还感觉不到。
四、应对流感大流行,你准备好了吗?
这包括我们的政府、公众、人群。在高级政府方面,胡锦涛主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近来发生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尤其要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抓紧做好应急技术储备和物资准备,广泛宣传公众防控知识,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积极应对,科学处置,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说明我们国家政府对这个问题很重视。那么相对的,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这是卫生部的工作,对于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出现1例确诊病例就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防控策略
我们国家的防控策略从大的方面讲有两点:外堵输入和内防扩散&。外堵输入就是将输入型的病体堵在国门之外。一旦输入性病体进来了,我们还要做好内防扩散,防止输入性病体进一步扩散,造成国内的广泛传播。
(二)预防措施
针对这些策略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不外乎就是针对传染病的三环节。只要切断这个三个环节,你就能够控制。
第一,控制传染源,开展人间和猪类流感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猪类或其它动物感染猪流感病毒,应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
第二,切断传播途经,这是大范围的。对发现有病猪的养殖场、曾销售病猪肉的摊档、患者所在单位、家庭等进行消毒,对病死猪等废弃物应立即就地销毁或深埋;收治病人的门诊和病房按禽流感、SARS标准做好隔离消毒;标本按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求进行运送和处理。
第三,保护健康人群。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不要凑热闹,尽量避免参加集会、聚集性的活动。另外,一旦自己感觉有流感的症状出现,要主动求医。
2.猪流感疫苗:目前只有用于猪的猪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世卫在对抗猪流感和一般流感之间面临艰难取舍&。
(三)学校的防控工作&
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去做呢?4月29号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学校切实做好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主要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06年以前进来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因为06年我们已经经历过甲型流感的疫情。当时我也参加了疫情的处理,晨检、量体温,当时就是这样做的。
1.关于消毒
消毒时应有比较好的通风效果。现在因为天气比较热,大家会随时开窗,通风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在春季或冬季通风方面就会欠缺。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阳光、暴晒。有些衣被仅仅暴晒还不行,要洗了再晒。仅仅暴晒,当时可能会有消毒的效果,一旦在潮湿的环境中,污秽物又变成了病原的滋生场所,所以要勤洗、勤换、勤晒,不能偷懒。可能男同学在这方面做的欠缺一点,所以男同学要注意。
消毒有很多可供选的消毒剂,比如过氧乙酸。餐具可以煮沸消毒,如用微波炉消毒,但应注意放进去的时候水不能干。
2.关于洗手
另外比较重要的预防方法就是洗手。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洗手谁不会洗啊。我却认为,不一定谁都会洗手。大家可以看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怎样洗手才正确。用洗手液洗手,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加入洗手液时停止水冲;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4)&洗擦后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把再水龙头关上,或使用感应式水龙头;
大家有这样一个习惯,洗完手后用水泼一下水龙头再关,这样好像会得到心理安慰,其实这样也不安全。
如何正确洗手呢?有个六i洗手法,学医的同学可能在外科课上学过,但不是学医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大家可以跟我一起做,(示范动作):
第一步,掌心对掌心洗;
第二步,掌心对手背洗;
第三步,指缝交叉洗;
第四步,洗指背;
第五步,大拇指旋转洗;
第六步,洗肘部。
大家跟我一起做(示范动作)。大家可以感觉一下,自己平时不一定会洗手。洗手的每一步都要持续15秒到30秒,你们平时洗手可能不到10秒就洗完了,所以大家在这个方面要注意。
下面所要注意的可能是大家还未察觉到的问题,就是寝室里用肥皂盒装上肥皂,用这样的肥皂洗手,科学不科学。(示PPT)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这个图是取肥皂表面的样本做的细菌培养,可以看到上面还是会残留病菌的。用这样的肥皂不但没能洗干净手,反而又把病菌洗到手上来了。所以我们提倡最好用洗手液,不用固体肥皂。如果要用固体肥皂的话,不要像图片中这样放,要用网兜悬挂着放,这样会比较干燥,不容易滋生细菌。这就是防止肥皂的二次污染,可能平时没有这样的常识,以后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建议大家最好还是使用一次性按压式的洗手液。如果每次用完舍不得扔掉瓶子,重复利用,这样不好,最好是使用一次性的瓶子,用完就扔掉。
3.&N95防护口罩佩带方法和注意事项
口罩的戴法也很重要,一般所戴的都是N95型的口罩,它是安全防护中最低级别的。怎样去戴呢?首先要用铁片夹住鼻翼,以防漏气,保证空气从正面进来,因为正面装有过滤的东西。佩戴时可以蒙住正面,检查是否漏气。
还有一些防控知识的宣传,我们就不多说了。其实大家在平时的防控中都有一定的关注,我就是把这些重要的,或者说是主要的给大家讲解了一下,最后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如果说,6年前抗击SARS最终促使我们建立起了公开透明的应急机制,堪称一个历史性的进步,那么今天我们重新投入防控疫情的斗争,又能获得什么新的启示?或许,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能够响亮地回答这一问题。从自身做起,乐观积极的预防流感,我们将在这次持久战中迎来另一个跨越式的胜利&。接下来到了我们的互动环节,请大家举手提问。
学生一:周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03年非典肆虐我们中国的时候,起初人们都在猜测非典会不会造成死亡,我们在媒体中得不到什么消息。而艾滋病也曾被称为“洋人的疾病”,由于缺少对群众必要的宣传,大家觉得中国人不会感染。这次的流感因其死亡率比较低,有些国家认为不用太过紧张,那么您认为媒体在引领大众认识流感上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有一个什么样的责任。第二个问题是:我看过一些关于病毒和传染病的科幻片,这些科幻片里不乏地球最终毁灭的例子。科幻片是给我们带来启示的,如果我们破环环境、滥捕滥杀,或者图谋不轨、非法研究的时候就会带来毁灭的后果,那么您认为凭借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将来会不会再出现全球传染病大流行,并且给人类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呢?科幻片的场景会不会在今后成为现实呢?谢谢!(掌声)
周跃平:这位同学的思维还是比较活跃的,对大众传染病态度比较关注。下面我来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讲在非典、艾滋病和这次的流感传播中媒体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说媒体怎样开引导大众舆论。我记得03年非典流行时,当时有一部分国家或者媒体对我们中国有一些指责,认为我们国家对非典的疫情公布的不是很及时,不是很准确,存在隐瞒现象。其实非典是一种突发的传染疾病,在开始的时候,公众,也包括专业人员以往对此都没有接触,所以对此存在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疫情就没有达到公布的要求,或者说消息发布的没有那么快,因为一旦公布,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后来伴随着人们对SARS研究与认识的深入,并了解到SARS的流行态势和发病规律,就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群众公布疫情。所以说,并不是我们国家来特意隐瞒,这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有长有短的过程。
第二点是对于艾滋病,其实这也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艾滋病并不是所谓的富贵病,一些十分贫穷或为生计奔波的人也会大面积出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河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为什么是我们国家艾滋病病例比较多的一个省?这主要是因为在八十年代,出现了大量有偿供血的人群,一个人若不是没有钱,他不会去卖血。富贵病只是认识上的误区,只要是有危险的行为,接触了艾滋病病毒,所有人都有可能感染,并无贫贱之分。
下面是关于你提到的科幻片的问题,人类历史上传染病的流行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比如前一段时间的手足口病,这一段时间的流感,原因不外乎这么几点:第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原本病源的独特分布地进一步扩散了。第二,人口的广泛流动、交通工具的高速流动,导致病源的扩散速度加快了。第三,近期出现的都是动物性的传染疾病,目前养殖业的高速现代化和规模化,缩短了禽类畜类的生长周期,所以病毒的繁殖能力和速度都加快了。第四,这些传染病与人类对资源的滥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至于会不会出现科幻片里面的情景,我也不能下结论。我记得有一部影片《伊波拉病毒》,它就是根据在七十年代出现的伊波拉病毒拍摄的,有可能会出现这些情景,但是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有理性的认识,充分的重视。谢谢这位同学。
学生二: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医生要求忌浓茶、忌辣椒、忌烟酒、忌碳酸饮料等等,我想知道如果不忌口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要对这些东西忌口?
周跃平:这位同学讲的是我们在预防传染病时的根本性问题,就是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分为很多种,刚才这位同学讲的是狂犬疫苗的接种。接种这个疫苗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平时不容易考虑到,如病部不能接种活疫苗。还有就是传染病患者不能接种相关疫苗,这是病理性的。这位同学讲的是生理性原因,吃辣椒、喝碳酸饮料等会导致机体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平时我们在强调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当中,也会提一些食品性的因素。上述东西到底会不会对狂犬疫苗有根本性的影响,在这里我不好下结论,因为没有这样相关的研究。这些食品和物品有的时候对人的抵抗力会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强调病理性的。如果你得了某些疾病,如发烧感冒,或是本身在服用某些免疫药剂,那么我们一般会提醒或建议暂缓接种疫苗。你刚才提到的方面在医学过程中可能还不是很强调的。
学生三:周教授你好。现在暑假即将来临,有很多学生将要面对兼职的问题,但是困惑于在本地还是在异地。现在的疫情会不会影响到去异地兼职?如果我暑期在北京报了一个200号人的培训班,那我怎么预防这种疾病呢?
周跃平:这个问题主要是讲到在疾病流行的过程中,人们的外出问题和在外出过程中怎样做到对疾病的预防。
能不能外出是依情况而定的,最好还是不要到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去。若非去不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预防工作主要有下面这么几项:第一,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由于对车上人的病情的不了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是带上口罩。第二,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有足够的睡眠和充分的体力。第三,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的地区停留的时间。第四,远离有相关流感症状的人,如发烧、咳嗽症状。第五,做好卫生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在这段时间内并不是哪里都不能去,而是去了就要考虑周全。
主持人:感谢周教授的精彩讲解。
无数事实证明,公众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既可能是疫情扩散的受害者,也可能是在前线防控疫情的重要参与者,更有可能是疫情的传播者。在此情况下,公民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就此次流感疫情而言,公民的责任意味着公民应自觉减少疾病散播的几率,积极配合公共卫生部门的相关举措,合力维护公共利益。这种责任的履行,可能会给个别公民带来不便,但理解并克服这种不便,恰是公民应有的义务。而作为大学生,更要义不容辞肩负起这份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周教授的精彩讲解,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今天晚上7:30,“前湖之风”的姊妹篇“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舞蹈专场将在艺术楼音乐厅如期举行,欢迎大家届时光临!
&随着本期的结束,“前湖之风”在本学期也将划上圆满的句号,感谢老师同学们长期以来对“前湖之风”的关注与支持,如果我们有哪些不足,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网站留言告知。在这里,“前湖之风”周末讲坛联络处预祝大家在学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下学期再见!
(主持人 孔曼婷&录音整理 陶洪霞&肖梦瑶&摄影 程志坚)
点击排行榜
心得稿排行
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南昌大学“前湖之风”周末讲坛联络处
Coypright ? 2015 Nan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流感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