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g-hmg coa还原酶酶抑制剂代表药有哪些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吉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摘要】:甲羟戊酸通路(mevalonate pathway,MVA)是一条极其复杂的生化通路,该通路在一系列酶的调控作用下最终能够生成对人体至关重要的终产物:胆固醇、多萜类、类异戊二烯、辅酶Q以及异戊烯腺嘌呤等。而对通路中的调控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R)的研究是胆固醇代谢研究中的核心内容。HMGCR是肝脏中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是整个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酶。研究发现抑制该酶的活力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HMGCR基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在原核、真核和古生物界中均有表达。通过序列比对分析HMGCR分为两个亚型:真核HMGCR(class I)和原核HMGCR(class II)。其中以人类为代表的真核生物的HMGCR归于还原酶class I。HMGCR基因位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包括20个外显子,19个内含子,编码26kb的基因。所有哺乳动物的HMGCR都位于内质网膜上,人类的HMGCR蛋白由88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该蛋白被分为两个相邻的区域,N端是跨膜功能区,通过自身以短环连接的八个跨膜片段牢牢固定在内质网膜上。中间有10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连接区。C端是它的催化结构域,HMGCR通过这一区域发挥其催化活性。
目前,临床治疗高胆固醇症的药物主要为他汀类药物。该药能够竞争性的抑制肝脏中合HMGCR的活性,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速率,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虽然他汀类药物在抑制HMGCR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其副作用近年来也屡见报道,主要体现在肌肉疼痛以及肌肉无力、抽搐、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偏高等,其中危害较大的是肌肉横纹肌溶解。此外,对肝脏以及肾脏的损伤主要是转氨酶升高,但其原因尚不明确。也有人认为长期肝脏酶类指标异常易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基于上述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HMGCR的抑制剂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
天然产物诸如中药、茶叶等具有廉价易得,对身体危害较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因此本研究克隆并纯化出人HMGCR的催化结构域,并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其有效的抑制剂。
我们以人肝癌细胞HepG2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HMGCR催化结构域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pGex‐HisC3载体中,并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stta DE3plysS中,加入IPTG诱导表达,最后通过亲和层析获得了融合蛋白GST‐△HMGCR。而后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仪(UPLC‐ESI‐MS/MS)检测酶促反应体系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浓度变化,来检测HMGCR酶活并快速筛选其抑制剂的方法。
以往针对该酶的主要检测方法有放射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计法以及高效液相法(HPLC)。但前者由于对身体危害较大,较少被使用。分光光度计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方便快速,但对底物溶液的损耗量较大且结果不够精确。NADPH极性太大,在C18色谱柱里几乎没有保留,且很多天然产物抑制剂都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因而HPLC法无法将NADPH同抑制剂等酶反应体系中的其他物质分开,导致在筛选HMGCR抑制剂的时候容易造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故而我们利用UPLC‐ESI‐MS/MS法检测HMGCR酶反应体系中NADPH含量。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好,定量范围低,灵敏度高,节省了底物,降低了HMGCR抑制剂研发的成本。
我们考察了HMGCR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我们纯化的GST-△HMGCR比活力约为2400U/mg,GST‐△HMGCR在6分钟内显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
茶叶是东亚,尤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能够抗衰老、防癌、杀菌、消炎、瘦身等。并具有明显的抑制血脂增高的功效,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是潜在的治疗与血脂偏高相关疾病的研究目标。虽然茶叶的功效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其降脂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制备了不同种类的茶溶液,并从中筛选HMGCR的抑制剂,从实验结果看,同红茶以及普洱茶相比,绿茶能够明显的抑制HMGCR的活性,当其水提物浓度为1mg/mL时,抑制率可以达到42.9%。该结果提示绿茶中可能存在某些可以抑制HMGCR的物质。鉴于此,我们对绿茶的组份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
根据以往报导,绿茶的重要成份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癌症、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EGCG能够抑制诸如11β‐甾类脱氢酶、5α‐还原酶、芳香酶等与固醇相关的酶。经过实验发现,EGCG还对抑制HMGCR的活性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当EGCG浓度达到1mM时,抑制率可以达到46.3%。
但是,进一步研究表明,EGCG只有在存在丙三醇的条件下才能够抑制HMGCR的活性,而缺少丙三醇的反应体系中,EGCG则对HMGCR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且随着丙三醇浓度的增高,EGCG对HMGCR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当丙三醇浓度达到600mM(5.4%)时,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但之后,抑制效果又随着丙三醇浓度的增大而逐步下降。应用分子docking软件进行分子动力模拟分析,结果显示,HMGCR‐EGCG‐丙三醇三者结合的自由能确实低于EGCG单独与HMGCR结合的自由能。因此,我们推测很可能是丙三醇促进了HMGCR同EGCG形成复合物,致使底物不能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在丙三醇的协同作用下,EGCG同HMGCR的相互作用力明显增强。
最后我们以HepG2细胞为模型,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EGCG的降胆固醇作用,以及对HMGC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能够降低细胞胆固醇水平,但是不能降低HMGC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说明EGCG不是通过下调HMGCR转录以及翻译水平从而降低胆固醇内源性合成。提示其可能同他汀类药物一样,通过抑制HMGCR的活性以下调胆固醇的合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R285;R284【目录】:
摘要4-7Abstract7-17第一篇 文献综述17-37 1.1 血脂代谢异常引发心血管疾病17-19 1.2 胆固醇的合成19 1.3 HMGCR 相关研究19-37
1.3.1 HMGCR 催化的甲羟戊酸通路19-20
1.3.2 HMGCR 的分类20-21
1.3.3 HMGCR 的结构与功能21-26
1.3.4 HMGCR 的降解调控26-31
1.3.5 HMGCR 通路的调控31-33
1.3.6 HMGCR 相关研究33-36
1.3.6.1 HMGCR 的抑制剂33-35
1.3.6.2 HMGCR 的研究进展35-36
1.3.7 HMGCR 研究中 NADPH 的检测方法36-37第二篇 HMGCR 蛋白催化结构域的克隆、表达以及纯化37-54 2.1 实验用品37-43
2.1.1 实验用仪器37-38
2.1.2 主要试剂、溶液38-39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39-43 2.2 实验方法43-48
2.2.1 △HMGCR 引物43
2.2.2 RNA 制备43-44
2.2.3 cDNA 的合成44
2.2.4 HMGCR 催化结构域基因片段的扩增44-45
2.2.5 重组质粒 pGEX‐HisC3‐△HMGCR 的克隆45-46
2.2.6 重组蛋白△HMGCR 的表达46-47
2.2.7 重组蛋白△HMGCR 的纯化47-48 2.3 实验结果48-52
2.3.1 △HMGCR 目的片段的扩增48-49
2.3.2 重组质粒 pGEX‐HisC3‐△HMGCR 的构建49-50
2.3.3 重组蛋白 GST‐△HMGCR 的表达和纯化50-52 2.4 本章小结52-54第三篇 HMGCR 酶反应体系中的 NADPH 定量测定方法研究54-72 3.1 实验用品55-57
3.1.1 实验用仪器与设备55-56
3.1.2 主要试剂、溶液56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56-57 3.2 实验方法57-61
3.2.1 NADPH 的离子化试剂选择58
3.2.2 NADPH 的多反应质谱方法的建立58-59
3.2.3 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液相色谱条件59-60
3.2.3.1 HPLC 法检测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液相色谱条件59
3.2.3.2 UPLC‐ESI‐MS/MS 法检测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液相色谱条件59-60
3.2.4 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检出限60
3.2.4.1 HPLC 法检测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检出限60
3.2.4.2 UPLC‐ESI‐MS/MS 法检测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检出限60
3.2.5 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标准曲线的制备60
3.2.5.1 HPLC 法检测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标准曲线制备60
3.2.5.2 UPLC‐ESI‐MS/MS 法检测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标准曲线制备60
3.2.6 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样品制备60-61
3.2.7 酶反应体系中 NADPH 的回收率、精密度61
3.2.8 数据处理61 3.3 实验结果61-71
3.3.1 质谱条件的优化61-65
3.3.1.1 离子化试剂的选择61-63
3.3.1.2 多反应监测条件的优化63-65
3.3.2 液相条件的优化65-68
3.3.3 NADPH 的检出限68-69
3.3.4 NADPH 的标准曲线69-71
3.3.5 NADPH 的回收率和精密度71 3.4 小结71-72第四篇 HMGCR 抑制剂的筛选72-86 4.1 实验用品72-74
4.1.1 实验用仪器与设备72-73
4.1.2 主要试剂、溶液73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73-74 4.2 实验方法74-77
4.2.1 色谱和质谱条件74-75
4.2.2 HMGCR 酶反应条件的建立75
4.2.3 HMGCR 酶活测定75-76
4.2.4 HMGCR 抑制剂的筛选76-77
4.2.4.1 HMGCR 抑制剂反应体系76
4.2.4.2 HMGCR 抑制剂的选择76-77
4.2.5 数据处理77 4.3 实验结果77-82
4.3.1 KCl 对 NADPH 的稳定性实验77-78
4.3.2 HMGCR 酶活测定78-79
4.3.3 HMGCR 抑制剂筛选79-82
4.3.3.1 中药对 HMGCR 的抑制作用79-80
4.3.3.2 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对 HMGCR 的抑制作用80
4.3.3.3 茶叶对 HMGCR 的抑制作用80-81
4.3.3.4 茶叶中各组分对 HMGCR 的抑制作用81
4.3.3.5 EGCG 对 HMGCR 的抑制作用81-82 4.4 小结82-86第五篇 EGCG 对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以及 HMGCR 表达水平的研究86-100 5.1 实验用品86-90
5.1.1 实验用仪器86-87
5.1.2 主要试剂、溶液87
5.1.3 主要溶液的配制87-90 5.2 实验方法90-94
5.2.1 EGCG 处理 HepG2 细胞胆固醇水平的测定90-91
5.2.1.1 HepG2 细胞培养90
5.2.1.2 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变化的检测90-91
5.2.2 EGCG 处理 HepG2 细胞 HMGCR 基因水平变化的测定91-92
5.2.3 EGCG 处理 HepG2 细胞 HMGCR 蛋白水平变化的测定92-94 5.3 实验结果94-98
5.3.1 EGCG 能够抑制 HepG2 细胞胆固醇浓度94-96
5.3.2 EGCG 不能影响 HMGCR mRNA 表达水平96-97
5.3.3 EGCG 不能影响 HMGCR 蛋白表达水平97-98 5.4 本章小结98-100参考文献100-115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115-116致谢11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兰秀;周永学;顿宝生;赵娴;;[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0期
王树立,赵勤,黄郁,郭成才;[J];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06期
仝其广;胡大一;;[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9期
范建高;蔡晓波;;[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6期
赵博华;钱之玉;陈真;盛亮;杨丽娜;闫俊岭;;[J];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14期
胡旭光;郭姣;贝伟剑;胡因铭;黄利华;曹扬;;[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淑花;;[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范建高;李光明;;[J];传染病信息;2011年05期
吴天敏;杜建;;[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曹扬;贝伟剑;;[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赵丽丽;冯毅凡;;[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黄新苹;王武朝;;[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年01期
汤洁盈;蔡正艳;周伟澄;;[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年03期
程丹颖;谢雯;;[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1期
张蕾;蔡运昌;;[J];贵州医药;2009年02期
张冰;王莉莉;;[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敏;冯玲;;[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来成;徐梅;张卓琦;;[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刘立;宋红萍;;[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文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新霞;[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吴天敏;[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涂晓龙;[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江丽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乐智勇;[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威;[D];江南大学;2013年
祝莹;[D];江苏大学;2013年
晏程远;[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清;[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董娜;[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胜亮;[D];西南大学;2011年
戴迎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王柯妮;[D];辽宁医学院;2011年
王宇;[D];山东大学;2011年
万家余;[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邹本良;[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侯改霞;[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王伟;[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立忠;张悦;;[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曹兰秀;周永学;顿宝生;赵娴;;[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0期
贝伟剑;郭姣;胡因铭;黄利华;胡旭光;曹扬;;[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李鹏,陈兰英;[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5期
文廷刚;杜小凤;郭宇;王伟中;吴传万;;[J];江苏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王树立,赵勤,黄郁,郭成才;[J];生物化学杂志;1988年06期
薛洁;谢梅林;顾振纶;张克平;;[J];中草药;2007年01期
范建高;[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年06期
唐春萍;郭姣;陈红红;杨超燕;陈艳芬;陈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年05期
范建高;蔡晓波;;[J];肝脏;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永诜;;[J];生命的化学;1992年01期
刘光明;周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24期
况刚,邹文俊,高小平;[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年04期
;[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郑珉;;[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年02期
黄福荣;;[J];首都医药;2011年02期
董柏君;[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20期
,刘经槃;[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5年05期
;[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12期
;[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宝成;方佩华;长一昭;山田一郎;稻垣畅也;;[A];天津市核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吴东方;张蕾;;[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胡华;程蜀明;付练;吴跃;高飞;刘超颖;;[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熊锡山;谢君怡;付莉莉;丁涛;戴兵;梅长林;;[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臧茹;林建平;徐志南;岑沛霖;;[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龚仁杰;胡波勇;邱劲;韩明;朱宏刚;;[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杨晓峰;;[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伟;王莉佳;李秋;杨锡强;赵耀;;[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姚晓虹;殷敏智;朱英坚;;[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石绮屏;冯烈;卢筱华;任强;;[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莫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王峰;[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姚彦;[N];医药经济报;2009年
应述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董明明 段雅卿
任吉民;[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编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N];健康时报;2009年
北京广安门医院药剂科
夏蕾 (医学硕士);[N];家庭医生报;2008年
陈国东;[N];医药经济报;2008年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光;[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王丽晖;[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史永红;[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李英;[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胡晓晟;[D];浙江大学;2007年
田德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张宁;[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杨晓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王志;[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王利华;[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世浩;[D];新乡医学院;2012年
吕仙忠;[D];山东大学;2011年
王中素;[D];山东大学;2011年
孙红喜;[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宋显晶;[D];吉林大学;2007年
张勇涛;[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翁金日;[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朱孔明;[D];天津大学;2006年
何劼;[D];北京大学;2012年
鄂晨光;[D];吉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现在的位置是: &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种新的降胆固醇药物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6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合成(上)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合成(上)
上传于||文档简介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合​成​(​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个药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A.洛伐他汀B.卡托普利C.氨力农D.乙胺嘧啶E.普萘洛尔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B.抑制DNA促旋酶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E.抑制黏肽转肽酶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