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全图片及名称“娘娘全”的学名是什么?

据说中药山楂救过贵妃娘娘的命
  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同时它还是一位中药,不仅能够生吃,也能够煮熟了吃,常见的有冰糖葫芦。但是你知道吗,山楂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经常吃山楂对我们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而且据说山楂还救过贵妃娘娘的命哦。
  山楂我们都吃过,而且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吃,但是你不知道吗,就山楂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建胃消食的哦。
  每次回家都能看到路边卖冰糖葫芦,里面还有各种夹心花样,有紫薯的、糯米的、豆沙的&&看着就很有食欲的样子,山楂可以降脂消食,你知道吗?这个看似普通的红红的水果,曾经还救过贵妃娘娘的命呢!
  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重庆的命名者)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山楂的中医功效主要有三个方面: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常用于治疗肉食积滞、小儿乳食停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等。比如《本草通玄》中记载山楂&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最宜。&《本草纲目》中记载山楂能&化饮食,消肉积,滞血痛胀。&《本草再新》中还记载山楂能 &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山楂不但能食用,还有外治的作用,比如《本草撮要》中记载&冻疮涂之。&
  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枸橼酸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使人胃消化蛋白质的功能增强。山楂可生吃,也可煮熟了吃,按中药制法又分为生、炒、焦、炭四种,不同制法的山楂功效也不相同。一般生山楂、炒山楂用于减肥,因其有降脂瘦身的作用,还能活血化瘀;而熟山楂和焦山楂能增强消化功能,多用于消肉食积滞;炮制后的山楂炭多用于治疗痢疾和肠炎。
  夏公旭还指出,山楂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是总黄酮和金丝桃苷,由于焦山楂的总黄酮量最高,价钱不高,性价比高,所以可作为降压降脂的药材首选。但由于炮制过程中的高温处理导致脱水、甜味消失等原因,不建议作为食品日常食用。
  对于喜欢用干山楂泡水作预防治疗的人群来说,因总黄酮和金丝桃苷含量低,干山楂起不到降压降脂作用,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生食山楂。市场上售卖的山楂罐头等山楂制品中,由于加入了一定量的糖和防腐剂,总黄酮和金丝桃苷含量都比较低,仅建议作为休闲食品食用,不建议多吃。
  果中之王,药中神仙
  有人说,山楂是&开胃药&,因为山楂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均有良效,对肉食之积更为见长。中成药&保和丸&、&山楂丸&都有这个作用,宴会上吃山楂糕、山楂汤也都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山楂是&妇人药&,因为山楂对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血瘀实不可少。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用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人红糖少许,空心温服,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每有效果。以山楂为主药的成方&生化汤&,至今在某些地区还作为产后必服之药。临床实践验证,它对产妇产后恶露不尽、腰痛和促进子宫的还原确有效果。
  有人说,山楂是&痢疾药&,因为山楂在治疗痢疾和肠炎腹泻中都有明显作用。有临床报道,用山楂、红糖各30克,青茶9克煎汤频服,治疗痢疾疗效神速;用山楂30克、乌梅20克共煎内服,治疗小儿腹泻,有效率达92.5%。难怪人们将山楂比作&神仙&(中药把炒黄的山楂、神曲、麦芽誉为&焦三仙&)。
  也有的人说,山楂其实是&老年药&,这是因为,山楂在延年益寿和防治老年性疾病这两个方面已经被很多实践证实了呢。
相关阅读推荐:
我们的厨房中,有一些东西是致癌的,我们却不知。
如果情侣亲吻的地方不对,对健康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一到秋天,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发现头发掉的更多了。乐地散文集《苦丁香和她的伙伴们》——《大黑山中草药名录》大黑山中草药名录
(一)、辛温解表药
1、细辛。别名:辽细辛、细参、烟袋锅花。药用全草。性温,味辛。散风祛寒,行水,止痛。反藜芦。
2、防风。别名:旁风、关防风。药用根。性温味辛甘。发表祛风,除湿止痛。
3、香薷。别名:臭荆芥、山苏子。药用地上部分。性微温,味辛。发表清暑,利湿行水。( 网:www.sanwen.net )
4、麻黄。别名:麻黄草、草麻黄。药用根茎。性温,味辛微苦。发汗、止咳、平喘、利尿。麻黄根:甘平。止汗。
5、藁本。别名:辽藁本、香藁本、家藁本、山香菜。药用根茎。性温,味辛。发表散寒,止痛祛风湿。
6、藿香。别名:猫把虎、猫把蒿、山猫把、野苏子。药用地上部分。性微温,味辛。和胃,止吐,祛暑化湿。
7、荆芥。别名:假苏。药用地上部分。性温,味辛。发汗解热,祛风,解痉,止血。
8、紫苏。别名:香苏、苏子。药用叶、种子、茎枝。性温,味辛。发表散寒,理气宽中,祛痰止咳,解鱼蟹毒。
(二)、辛凉解表药
1、牛蒡子。别名:大力子、老母猪耳朵、老母猪哼哼、野狗宝。药用果实。性寒,味辛苦。疏散风热,透疹解毒。
2、木贼。别名:锉草、节骨草、木贼草、笔头草。药用地上部分。性温,味甘微苦。疏散风热,退目翳,止血。
3、柽柳。别名:西河柳、山川柳。药用嫩枝叶。性平,味甘咸。解表,祛风,透疹。
4、升麻。别名:窟窿牙菜、龙眼根。药用根茎。性微寒,味甘辛微苦。散风解毒,升阳透疹。
5、柴胡。别名:香柴胡。药用根。性微寒,味苦。解热、开胃、调经。
6、野薄荷。别名,薄荷草。性凉,味辛。解表散风热,止痛。
二、止咳平喘祛痰药
(一)、止咳平喘药
1、桔梗。别名:包袱花根。药用根。性微温,味苦辛。宣肺散寒,祛痰排脓。
2、旋复花。别名:小黄花子。药用花序。性温,味咸,有小毒。下气行水,消痰,软坚。
3、满山红。别名:映山红、山崩子、兴安杜鹃。药用叶。性寒,味苦。止咳,祛痰。
4、紫菀。别名:山白菜、驴耳朵菜。药用根。性温,味苦甘。温肺下气,止咳化痰。
5、白果。别名:银杏、公孙树。性平,味甘苦涩。平喘止咳,缩小便,止白带。
6、马兜铃。别名:斗苓、北马兜铃。药用成熟果实、根(青木香)、茎(天仙藤)。果实,性寒,味苦。清肺热,止咳除痰。根,性微寒,味苦。和胃止痛,清热。茎,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利水。
7、苦杏仁。别名:山杏。药用种仁。性温,味苦。祛痰止咳,止喘润肠。
8、洋金花。别名:曼佗罗、风茄花。药用花、叶。性温,味辛,有毒。平喘止咳,镇痛。
(二)、清热化痰药
桑白皮。别名:家桑。药用根皮、叶、枝、果穗(桑葚)。桑白皮,性寒,味甘。泻肺行水。桑叶,性寒,味苦甘。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桑枝,性平,味苦。祛风湿,利关节。桑葚,性温,味甘酸。补肝肾,养血祛风。
酸浆。别名:红姑娘、灯笼果、挂金灯。药用带花萼的成熟果实。性寒,味甘酸微苦。清热解毒,祛痰利尿。
3、暴马子。别名:暴马丁香。药用树干、茎枝。性微寒,味苦。清肺祛痰。
4、一轮贝母。药用鳞茎。性平,味辛苦。止咳化痰,润肺散结。
(三)、温化寒痰药
1、关白附。别名:黄花乌头、黄乌拉花。药用块根。性大温,味辛甘,有毒。祛风、燥湿,化痰。
2、天南星。别名:山苞米、天老星、大头参。药用块茎。性温,味苦辛,有毒。祛风燥湿,化痰,散结消肿。
3、半。别名:小老天星。药用块茎。性温,味辛,有毒。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三、清热药
(一)、清热解毒药
1、马齿苋。别名:马舌菜、蚂蚁菜、马蛇子菜。药用地上部分。性寒,味酸。清热、解毒、消肿。
2、芦根。别名:苇根。药用地下根茎。性寒,味甘。清热止呕,利尿,解毒。
3、败酱。别名:苦麻菜、苦麻子。药用全草。性寒,味苦。清热解毒,破瘀活血,排脓。
4、金银花。别名:忍、双花、茶叶花。药用花蕾、带叶枝茎。性寒,味甘。清热解毒。
5、贯众。别名:粗茎鳞毛蕨、牛毛黄、野鸡膀子。药用根茎。性寒,味苦。驱虫,止血,清热解毒。
6、香茶菜。别名:蓝萼香茶菜、倒根野苏。药用全草。性温,味苦。清热解毒,健脾,活血。
7、刺针草。别名:小刺叉、一包针。药用全草。性平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散瘀活血。
8、野菊花。药用花序及地上部分。性凉,味苦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9、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药用全草。性寒,味甘苦。清热,解毒,消肿。
10、地丁。别名:米口袋、痒痒草,东北堇菜。药用根或全草。性寒,味苦辛。清热解毒。
11、山豆根。别名:蝙蝠葛、黄香条。药用根茎。性寒,味苦。清热解毒,清肿止痛,杀虫。
12、拳参。别名:耳叶蓼、倒根草、草河车、紫参。药用根茎。性微寒,味苦,有毒。凉血,解毒。
13、北重楼。别名:七叶一枝花、轮叶王孙。药用跟及茎叶。性寒,味苦,有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14、白鲜皮。别名:八股牛、羊鲜草、山牡丹。药用根皮。性寒,味苦。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血。
15、白蔹。别名:山地瓜、五爪叶、野葡萄秧、白根。药用根。性平,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6、玄参。别名:元参、黑元参。药用根。性微寒,味苦咸。滋阴清热,消炎止痛。
17、知母。别名:毛知母、兔子油草。药用根茎。性寒,味苦。清热降火,止摅嗽祛痰,润燥滑肠。
18、夏枯草。药用果穗。性寒,味苦辛。泻肝明目,清热散结。
19、射干。别名:山蒲扇。药用根茎。性寒,味苦,有微毒。清火解毒,散血,消痰。
20、漏芦。别名:大脑袋花、大头翁。药用根。性寒,味咸苦。清热解毒,排脓通乳。
21、蓝刺头。同上。
22、野亚麻。别名:疗毒草。药用全草或种子。性平,味甘。养血润燥,祛风解毒。
(二)、清热利湿药
1、小檗bo。别名:狗奶子。药用根。性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大叶小檗。同上。
3、当药。别名:獐牙菜。药用全草。性寒,味苦。清热,健脾,利湿。
4、黄芩。别名:山茶根。药用根。性寒,味苦。泻肺火,清湿热,安胎。
5、黄柏。别名:黄波罗树,元柏。药用树皮。(去栓皮)性寒,味苦。清热解毒,燥湿,泻火。
6、龙胆。别名:龙胆草。药用根。性寒,味苦。清热泻火。
7、三花龙胆。同上。
8、苦参。别名:山槐子、山槐根。药用根。性寒,味苦。清热除湿,祛风杀虫,利水。
9、波叶大黄。别名:土大黄、台黄。药用根及根茎。性寒,味苦。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
10、茵陈。别名:百毛蒿。药用地上部分。性微寒,味苦辛。清热,利湿。
11、秦皮。别名:花曲柳、白蜡树。药用枝皮。性微寒,味苦。清热燥湿,止泻,明目。
(三)、清热凉血药
1、白头翁。别名:毛姑朵花。药用根。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2、白茅根。别名:茹根、茅草根。药用根茎。性寒,味甘。清热,凉血,止血,利尿。
3、白薇。别名:拉瓜瓢、山烟根子。药用根。?性寒,味苦咸。清热,凉血。
4、地黄。别名:山旱烟根、山烟、酒壶花。药用根茎。生地黄,性寒,味甘苦。清热凉血。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微苦。滋阴补血。
5、青蒿。别名:黄花蒿、香蒿、臭蒿。药用茎叶。性寒,味苦。清虚热,祛暑,止血。
6、委陵菜。别名:痢疾草、蛤蟆草、翻白草。药用根及全草。性平,味甘微苦。清热解毒,止血。
7、银柴胡。别名:灯心蚤缀、老牛筋。药用根。性微寒,味甘。清热凉血。
8、窄叶歧繁缕。同上。
9、旱麦瓶草。同上。
10、猪毛菜。别名:刺沙蓬。药用地上部分。降压。
11、紫草。药用根。性寒,味甘咸苦。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滑肠。
四、利尿逐水药
(一)利尿药
1、铃兰。别名:铃铛花、小芦藜。药用全草。性温,味甘苦,有毒。温阳,利水。
2、山扁豆。别名:关门草、山茶叶、山梅豆。药用全草。性平,味甘微苦。清热利尿,健胃通便。
3、车前。别名:车轱辘菜、驴耳朵菜。药用全草、种子。性寒,味甘。清热利尿,止咳,明目。
4、石韦。别名:有柄石韦、石茶、独叶草。药用全草。性微寒,味苦甘。利水通淋,清肺泻热。
5、龙葵。别名:黑烟油。药用全草。性微寒,味苦。解热,利尿,醒神,止咳。
6、冬葵子。别名:茼麻、青麻子。药用种子。性寒,味甘。滑肠,利水,通乳。
7、地肤子。别名:扫帚菜。药用果实。性寒,味甘苦。清湿热,利尿。
8、老头草。别名:火绒草、老头艾。药用地上部分。性寒,味微苦。清热凉血,益肾利水。
9、问荆。别名:笔头菜、节节草、节骨草。药用地上部分。性平,味苦。止血,利尿。
10、星星草。别名:画眉草。药用全草。主治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11、鸭跖zhi 草。别名:三角菜、兰花菜。药用地上部分。性微寒,味甘淡。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12、梓zi实。别名:药用果实。性平,味甘。利尿,消肿。
13、扁蓄。猪牙草、扁猪牙。药用地上部分。性平,味苦。清热,利尿。
14、萱草根。别名:黄花菜、金针菜。药用根。性凉,味甘。利水,凉血。
15、连线草。药用带花的地上部分。性寒,味微甘辛。清热利水。
16、律lv草。拉拉秧、穿肠草、拉拉藤。药用雌花序及地上部分。性很,味甘苦。清热,利尿,健胃,安神。
17、瞿qu麦。别名:石竹、石柱子花。药用地上部分。性寒,味苦。清热利水,破血通经。
(二)、逐水药
1、牵牛子。别名:二丑。药用种子。性寒,味苦。泻下去积,逐水退肿,杀虫。
2、商路。别名:水萝卜。药用根。性寒,味苦,有毒。泻水,利尿。
3、葶苈子。别名:腺独行菜、辣辣菜、雀扑拉。药用种子。性寒,味辛苦。行气利水,止咳平喘。
4、郁李仁。别名:欧李。药用种子。性平,味辛苦甘。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五、祛风湿药
1、老鹳操。别名:鼠掌草、老贯筋、老乌嘴。药用地上部分。性平,味苦微辛。祛风,活血,通络,清热。
2、秦艽jiao。别名:大叶龙胆、大艽。药用根。性平,味苦辛。散风祛湿,和血舒筋,清热利水。
3、威灵仙。别名:东北铁线连、山辣椒秧子。药用根。性温,味辛咸。祛风除湿,行气通经络。
4、棉团铁线连。别名:棉花团子、山棉花。同上。
5、穿地龙。别名:地龙骨、串山龙、穿山龙。药用根茎。性温,味甘苦。舒筋活血,祛风止痛。
6透骨草。别名:山野豌豆。药用地上部分。性平,味甘。散风祛湿,活血止痛。
7、角蒿。别名:羊角蒿。药用地上部分。同上。
8、地构叶。药用地上部分。同上。
9、文冠果。药用木材去皮、枝叶。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10、苍术。药用根茎。性温,味辛苦。健脾去湿,疏风利水。
11、水辣蓼。药用茎、叶、果实。性平,味辛。茎、叶,解毒,止血;果实,利尿。
12、苍耳子。药用果实、全草。性温,味甘,有毒。解表,散风去湿。
13、刺南蛇藤。别名:爬山虎。药用地上茎。性平,味甘。祛风除湿,和血止痛。
14、油松节。药用松的枝节、花粉、松针。油松节,苦温,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松花粉,甘温,润肺止血;松针,苦温,安神补虚。
15、独活。别名:走马芹、大活、香大活。药用根。辛苦温。发表,祛风除湿。
16、香加皮。别名:杠柳、羊奶子、北五加皮。药用根皮。苦辛温,有毒。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
17、野西瓜苗。别名:打瓜花、山西瓜秧。药用全草。甘寒。清热去湿,止咳。
六、理气祛寒药
1、山椒。别名:天椒、山花椒。药用根及果实。辛温。散风除湿,温胃祛寒。
2、茴香。药用果实。辛甘温。开胃理气,祛风散寒。
3、薤xie白。别名:小根蒜。药用鳞茎。辛苦温。行气散结,止痛。
4、艾叶。药用叶。苦辛温。温经,止痛,止血。
七、理血药
(一)活血药
1、丹参。别名:血参根、野苏子根。药用根。苦微甘寒。活血调经,去瘀生新,排脓生肌。
2、刘寄奴。别名:阴行草、吹风草。药用地上部分。苦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3、赤勺。别名:芍药、山芍药。药用根。酸苦微寒。凉血活血,消痈散肿。
4、益母草。别名:益母蒿、坤草。药用地上全草、果实(茺蔚子)。全草,辛苦微温,调经活血,清热利水;茺蔚子,辛甘微温,泻肝明目。
5、王不留行。别名:奶米、王不留。药用种子。苦平。通经行血,下乳,消痈肿。
6、卷柏。别名:万年青。药用地上部分。辛平。生用破血通经;炒炭用止血。
7、刺蒺藜。药用果实。苦温。散风,下气,明目,行血。
8、荠菜。药用地上部分。甘温。止血,止痢,明目解热毒。
9、凤仙花。药用全草、花及种子(急性子)。全草及种子,苦辛温;花,甘温;通经软坚,祛痰解毒。
10、箭羽。别名:卫矛、山鸡条子、千层皮、刀尖茶、雁翎茶。药用带翅的嫩枝。苦寒。破血,消瘀,止痛。
11、桃仁。别名:山桃、山毛桃。药用种仁。苦甘平。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12、通经草。别名:银粉背蕨、金钱草、金牛草、铜丝草。药用全草。性温,味淡微涩。调经活血,补虚止咳。
13、蒲黄。别名:阔叶香蒲。药用花粉。甘平。生用行血消瘀;炒炭止血。
(二)止血药
1、大蓟。别名:枪刀菜。药用地上部分。甘凉。破血行瘀,凉血,止血。
2、小蓟。别名:苣荬菜。同上。
3、马蔺。别名:马蔺子、马兰。药用花及种子。甘平。利尿,止血,解热。
4、瓦松。别名:酸塔。药用地上部分。酸平。止血,止痢,收敛疮口。
5、仙鹤草。别名:龙牙草、地仙草、黄牛尾、老牛筋。药用地上部分。苦涩微温。收涩止血。
6、槐花。别名:家槐。药用花蕾(槐米)、花(槐花)、果实(槐角)。苦微寒。清热,凉血,止血。
7、地锦草。别名:血见愁、铺地锦。微苦涩平。清热止血,解毒。
8、血见愁。别名:大叶藜、八角灰菜。药用地上部分。甘平。通经,活血,止血。
9、侧柏叶。药用种子(柏子仁)、叶。叶,甘苦涩寒,凉血,止血;仁,甘平,安神,润燥。
10、铁苋菜。别名:海蚌含珠。药用全草。辛平。止血,通经,利小便。
11、土三七。别名:费菜。药用全草。甘微酸平。止血,活血,散瘀。
12、地榆。别名:黄瓜香、山地瓜。药用根。苦微寒。凉血,泻火。
13、茜草。别名:娘娘全。药用根。苦微酸寒。凉血,止血,祛瘀生新。
八、镇静解痉药
1、合欢。别名:南蛇藤、明开合、老牛筋。药用果实。甘平。补脾,安神,和血止痛。
2、远志。药用根。苦辛温。安神,散瘀化痰。
3、颉草。别名:毛节颉草、拔地麻、臭草。药用根。甘辛温。安神养心,通经。
4、酸枣仁。药用种子。甘酸平。安神养心,敛汗。
九、补益药
1、土白芍。别名:卵叶芍药、山芍药。药用根。酸苦微寒。养血调经,止痛。
2、山核桃。别名:核桃楸、楸子树。药用果实。甘温。补肺定喘,补肾,涩精滑肠。
3、火麻仁。别名:大麻、线麻子。药用种仁。甘平。滋养肝肾,滑肠,润燥。
4、白首乌。别名:隔山消。药用根。甘微苦温。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5、列当。别名:兔子拐棒、独根草。药用全草。甘温。补肾,强筋骨。
6、羊乳。别名:山胡萝贝、白蟒肉、四叶参。药用根。甘温。补虚损,润肺祛痰,解毒排脓。
7、沙苑子。别名:扁茎黄芪。药用种子。甘温。补肾固精,缩小便,明目。
8、刺玫。别名:山刺玫、野玫瑰。药用果实、花。酸温。健脾理气,养血调经。
9、南沙参。别名:轮叶沙参、四叶菜。药用根。甘微苦微寒。清肺降火,养阴止咳。
10、萝摩。别名:老瓜瓢。药用种子。甘辛苦。补虚弱,止血生肌,消痈肿。
11、菟丝子。别名:黄丝、豆寄生。药用种子。辛甘平。补肝肾,益精,明目。
12、淫羊藿。药用叶。微苦寒。补肾壮阳,祛风湿。
13、黑芝麻。药用种子。甘平。补血,润肠,通乳。
14、玉竹。别名:铃铛菜。药用根茎。甘平微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15、黄精。别名:东北黄精。药用根茎。甘平。补脾润肺。
16、黄芪。别名:东北黄芪。药用根。甘微温。补气,止汗,利尿,排脓生肌。
17、百合。药用鳞茎。甘平微寒。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热利尿。
18、甘草。药用根及根茎。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十、消导驱虫药
1、山查。药用果实。甘酸温。健脾消食,生津止渴。
2、山里红。同上。
3、水红子。别名:东方蓼。药用果实、全草。咸寒。健脾利湿,清热明目。
4、东北鹤虱。别名:赖毛子、兰花蒿。药用果实。苦辛平。驱虫。
十一、收敛止泻药
1、托盘。别名:悬钩子、婆婆头。药用果实和根。甘酸温。补肝肾,缩小便。
2、椿皮。别名:臭椿。药用根皮(椿白皮),果实(凤眼草)。根皮,苦寒涩,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果实,甘苦平,止血。
3、五味子。别名:山花椒、乌梅子。药用果实。酸辛温。补肺补肾,涩精止汗。
十二、止痛药
1、天仙子。别名:莨菪、山烟。药用种子及全草。苦寒,有巨毒。镇痉安神,止痛,止泻。
2、野罂粟。别名:山米壳、野大烟。药用果实。酸微苦涩。镇痛,止咳,定喘,止泻。
3、百屈菜。别名:假黄连。药用全草。苦寒,有毒。镇痛,止咳,消肿毒。
4、延胡索。别名:元胡。药用块茎。苦微辛温。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5、草乌。别名:鸡头草。药用块根。辛热,有大毒。祛风散寒,止痛。
十三、外伤药
1、接骨木。别名:马尿搔。药用根皮及茎枝。甘苦平。舒筋活血,祛风湿,消肿。
2、珍珠梅。别名:山高粱。药用茎皮。苦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3、鸡树条。药用叶、嫩枝、果实。甘苦平。消肿止痛,止咳,杀虫。
4、兔儿伞。药用全草。辛微温。祛风湿,舒筋活血。
5、蛇白蔹。别名:蛇葡萄。药用根皮。辛温。生肌止痛,止血。
十四、拔毒止痒药
1、斩龙剑。别名:轮叶婆婆纳、狼尾巴花、九节草。药用全草。微苦寒。祛风除湿,解毒止痛。
2、斩龙草。别名:羽叶千里光。药用全草。微苦寒。清热解毒。
3、狼毒。别名:猫眼根。药用根。辛平,有毒。破积,杀虫。
4、断肠草。同上。
5、飞燕草。别名:大花飞燕草、鸡爪连。药用全草。苦寒,有毒。泻火止痛,杀虫。
6、羊蹄。别名:皱叶酸模。药用根。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杀虫。
7、皂角刺。药用皂角刺、果实(皂荚)。皂角刺,辛温,搜风,消肿溃脓;皂荚,辛咸温,有小毒,祛痰开窍。
8、穿叶蓼。别名:蛇倒退。药用全草。酸凉。清热祛湿,解毒止痒。
9、徐长卿。别名:蜈蚣草、铜锣草。药用根。辛温。祛风通络,解毒消肿。
10、蓬子菜。黄米花、疗毒蒿。药用全草。微辛苦寒。消肿祛瘀,解毒止痒。
11、蓖麻。别名:大麻子。药用种子及叶。甘辛平,有小毒。去湿追脓,消肿拔毒。
12、芦藜。别名:老汉葱。药用根及全草。辛苦寒,有毒。催吐,杀虫。
13、蛇床子。别名:野茴香。药用果实。苦辛温,有小毒。补肾壮阳,祛风燥湿,杀虫。
日辑于大黑山特别管理区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7-1107-1007-0906-1206-0506-0306-0105-3005-3005-10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sanwen.net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这个是提示有可能是因为过敏介质升高等原因导致的血管扩张,是可以完善检查的
建议是可以到正规医院查一下血液生化,确定具体的原因的
大家还关注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
&&&&[历史]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茜根"。《名医别录》中记载:"茜根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又称:"苗根生山阴谷中。蔓草木上,茎有刺,实如椒。"《蜀本草》称本品为染绯草,并描述:"叶如枣叶,头类下阔。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今所在皆有,八月采根。"对照《证类本草》中的"茜根"附图,可认为即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茜草。
&&&&[原植物]
别名:小活血(陕西、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 红丝线(陕西、江西、两广、福建),血见愁(内蒙、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广西),四轮草(湖南、甘肃、江苏、两广),锯子草(陕西、江西、湖南),拉拉藤(东北、西北、江苏),小血藤(西南、甘肃),活血草(江西、江苏、广东),调经草(江西、湖南、广东),红茜草(江西、广东),风车草(江西、湖南、广东),地苏木(安徽、云南),入骨丹(福建),穿骨草(福建),涩拉秧(河南),娘娘全(东北),红内消(江西)。
&&&&Rubia cordifolia L.(R.akane Nakai)--鳞毛蕨科Rubiaceae
&&&&[点击上图放大]多年生攀援草本。地下有数条至数十条的根丛生,少数较粗,直径2~6mm,多数较细,直径在1mm左右,外皮紫红色或橙红色。茎方形,有明显的四棱,棱上生多数倒生的小刺。叶四片轮生,具长柄,叶片形状变化较大,卵形、三角状卵形、宽卵形至窄卵形,长2~6cm,宽1~4cm,先端通常急尖 ......&&&&百拇医药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草药名称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