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输液和吃药的区别真的比吃药好吗?

生病时输液好得快?别傻了!
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输液比吃药效果好得多。所以一旦生病很难痊愈的时候就会选择打点滴。但是打点滴真的会加快痊愈吗?
    你觉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术?  会有人回答、肿瘤,但如果告诉你,从小到大,你因为感冒、发烧、腹泻做了很多次&手术&,而且很可能做错了,估计大家都会问:&我到底做了什么手术?有什么风险?&  别急,我接下来就回答你。  一种大家常主动要求做的&手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盛慧球一位朋友的女儿,曾因发热伴咽痛、鼻塞、流涕到急诊看病,被诊断为上。盛慧球医生给她开了退烧药等口服药后,叮嘱她多休息、多喝水。但朋友对她的处理不太满意,问:&能否输点液,好得快一些?&  很多人和盛慧球医生的这位朋友一样,在感冒、发烧、腹泻等&小病&出现时,第一个想到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液,觉得这样&好得快&。  其实,输液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术&。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这个过程中,输液药物、设备、环境、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  如果了解下面这些风险,你还会轻易要求输液吗?  输液&知情同意书&  有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确实&够快&。 皮肤软膏、滴眼液等外用药,多在局部起效,对身体其他部位影响较小。口服药风险居中,它虽然通过胃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但一般需要30~60分钟起效,且通过肝脏代谢&解毒&,时较为安全。  输液有感染的风险,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问题,将迅速出现全身症状。  增大心脏负担,有心脏病的老人风险更大。  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500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  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耐药和过敏风险更高。  药物过敏可能引起等严重后果,输液时药物迅速进入血液,过敏可能更快出现,症状更重。同时,如果输,相当于把抗生素带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药。  引发输液反应,可能堵塞血管。  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可能引起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因此,输液期间应当注意观察,并且不要随意离开病房,一旦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如果每次输液都给你看一份这样的&知情同意书&,并注明&我已了解以上风险,并愿意接受和承担&,你还会因感冒、发烧轻易输液吗?  未必&好得快&,但不能盲目拒绝  还有几个关于输液的疑问,大家也必须弄清楚。  问:输液真的&好得快&吗?  答:还真不一定。  输液,尤其是抗生素输液前必须明确是不是,是哪种细菌感染,才能有针对性地用药,因此需要抽血检查,排队、抽血、检查,等结果,一般需要30分钟甚至更久。 有时还要做药敏试验,看感染的细菌对哪种药最敏感,这需要更多时间。  不少人抱怨输液贵,因为输液除了需要付出药物成本,还要付出管道(如输液器)费用和输液费,输液的时间成本也较高,不仅一次需要1~2小时甚至更长,如果是抗生素输液,可能还需要连续3天甚至更长时间。  问:时间成本可以缩短,输液时我自己调快点不就行了?  答:如果告诉你输液过快伤心肺,你还敢自己调吗?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  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输液过快过慢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严重脱水、休克的患者常需要快速补液,调得太慢可能起不到相应效果。  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发生心悸、心慌,一定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  问:为什么我腹泻了大夫还给我开输液?难道是过度医疗?  答:如果你腹泻、呕吐到天昏地暗,不及时补液才危险。  腹泻、呕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只有细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脱水不太严重、能口服者,口服补液即可。但脱水严重、频繁呕吐、吃不了东西时,需遵医嘱输糖盐水补液。  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体温不到38.5℃,可通过多喝水、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缓解。体温高于38.5℃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一般不需要输液。  最后要提醒大家,输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并非&罪大恶极&。在急诊抢救、急重症治疗中,输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给药方式。  通过严格控制输液产品质量和无菌操作,目前的输液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经过各项检查,医生认为确实需要输液时,不应拒绝,而应遵医嘱输液并注意观察症状。看到这里,你还会把输液当成感冒、发烧的&最佳&用药途径吗?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尤其是小孩的爸爸妈妈们,还在迷信输液,请将这篇输液&扫盲贴&转给他们吧。
(责任编辑:樱木)
关键词:&&&&&&&&&
参加达人选拨赛一起去上海看盛典你好,请问,生病吃药好得快还是输液好的快_育儿问答_宝宝树
你好,请问,生病吃药好得快还是输液好的快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当然是输液好的快了,但是输液直接进入动脉,带有抗生素,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最佳回答者: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地方新闻网→
                
现在的位置:→
一生病就打点滴好吗
发布时间: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在海东市各医院的门诊、病房里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打点滴。那么,一生病就打点滴好吗?打点滴真的比吃药管用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各年龄段感冒病人皆多
  &大夫,我这几天头痛很难受,好像感冒了,吃药不管用,非得输液才能过去。&11月22日,记者在平安大道附近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见到一位中年男士对医生说。大夫简单问了一下病情,就开了处方。5分钟的功夫,他已经坐在了输液室里的椅子上。
  记者走访市人民医院发现,挂号处排队的人很多。在一旁椅子上输液的患者祁女士说:&天气越来越冷了,加上我的抵抗力本来就比较差,外出受点凉就感冒了,咳嗽不停。&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秋冬季节的交替,个人抵抗力差,再加上不少年轻人感冒不吃药也不看病,等到严重了才选择就医。
  老百姓倾向打点滴
  &我觉得打点滴吸收的速度快,感冒也好得快。&市民王先生说。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我听说输液可以防心脑血管病,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且什么病都可以输液,应该管用。&一位抱着小孩子的家长说:&打吊针病好得快,光吃药疗效慢,弄不好会把孩子病情给耽误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市民似乎有了&输液病&,他们认为不打点滴病就好不了,输了液才会好。大部分市民都认为输液比吃药效果好,加上因忙于学习、工作、赚钱等都想尽快痊愈,所以选择输液。
  打点滴花费高且风险大
  记者采访得知,有些诊所的医生也愿意开输液处方,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为了经济利益,因为药物输液利润要比口服药物高。某药店工作人员介绍,对待感冒,很多人的第一做法就是凭自己&经验&买药吃。以普通感冒为例,一般大部分人吃的是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止咳药。比如买感康、白加黑、双黄连口服液、维C银翘片等,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这些感冒药中最贵的要数西药白加黑,售价也不过十多元,其他药品单价均不超过10元。也就是说,口服药物治感冒,最多不超过20元。输液一般都包括抗病毒、抗感染、液体、输液器、床位费、输液手续费等,所有的费用相加最便宜的也要60元-120元/次,如果输上3次,患者就要支出400多元。
  针对一生病就输液的情况,记者查阅了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输液会直接进入到人体的静脉,一旦有不良反应很难采取弥补措施,而口服药物需要吸收一段时间,即使有不良反应也相对缓慢,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也可以洗胃。所以卫生部门建议市民,需要转变一生病就输液的观念,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不管成人还是孩子都一样。
相关新闻↓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输液风险如此高?深圳又一家医院叫停,有些病能吃药就不要挂水!作者:李榕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廖厚朋继宝安人民医院之后,深圳福田人民医院也宣布,从6月1日起,该院将停止门诊成人静脉输液!有个头疼感冒,就去医院门诊挂个吊瓶?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想着:去医院输个液就好了。但实际上,如果能靠吃药治好你的病,最好不要选择输液。今年4月1日,宝安人民医院开始停止门诊成人静脉注射输液,叫停后医院输液量大幅降至20%-30%。宝安人民医院停止门诊成人患者输液今日,福田人民医院也宣布,从6月1日起该院也将停止门诊成人静脉输液,成为深圳又一家向抗生素不良用药习惯说“不”的医疗机构。并不只是深圳的医院,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江苏省卫计委更是要求,2016年底前,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外)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为何突然叫停静脉输液?对全民不良用药习惯的警醒福田人民医院院长伍贵富称,这一动议源自于对国人“全民大输液”这一不良用药习惯的的警醒。“静脉输液可以短时间内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看起来好像立竿见影,但长期滥用给患者带来的医疗风险和经济负担也日益突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透露,注射剂不良反应率高达56.7%,有些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和医疗纠纷。&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治疗手段应与病情相适应。”伍贵富称,这是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过度医疗只会让治疗的副作用激增。“如果一个患者能在门诊上就解决了问题,那么他就不应该接受输液。”因此,福田人民医院决定取消门诊输液,“这符合医学原则,同时也能遏制过度医疗。”福田人民医院还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惩罚措施:对出现抗生素药物超常等不合理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示,警示后仍出现不合理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暂停其处方权1个月。门诊医师违反规定3次以上,暂停其处方权1个月。宝安人民医院:必要时急诊输液留观另一家叫停门诊输液的宝安人民医院,南都记者了解到,4月1日之前该院日均输液量达200-300例。4月1日起停止门诊成人患者静脉输液后,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成人输液大厅大部分座位空置。这与深圳市部分医院输液量日均500~1000人次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深圳书院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市民在输液。南都记者刘有志 摄(资料图)作为输液大户的呼吸内科,门诊医生开具的诊疗单几乎都是口服药物。对于病情久治不愈或高热特别严重的患者,医生在进一步诊断后由普通门诊转往急诊,才安排到急诊科输液留观。据宝安区人民医院介绍,禁令门诊输液在院本部和下辖4家社康中心(海乐、海华、新乐、第五大道)门诊执行,涉及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病种。宝安区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肖琳解释,停止门诊成人静脉注射输液,是为了解决滥用输液的问题。“虽然很多老百姓认为输液见效快,但是输液存在很多不良反应,例如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等问题,长期使用静脉抗生素,还会诱发细菌耐药、二重感染等。”图片来源于网络港大医院:不是不能输液,而是要根据病情来判断港大深圳医院在2012年开业时就主动放弃了已建好的输液区,不设门诊输液,无论是儿科,还是成人门诊,都看不到吊瓶。港大医院的全科顾问医生陈志远来自香港,据他介绍,香港一直以来是没有门诊输液的。港大医院除门诊没有输液区外,急诊科也没有专门的输液区,而是设有观察区,医生诊断认为确实有需要的门诊患者可在此输液。同样来自香港的港大医院全科顾问医生吴汉骥也表示,输液是一件很谨慎的事,不输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发明一种新药需要十年,但一种耐药的细菌产生只需2-3个月,即使要使用抗生素,仍然是口服比较安全。”知多D输液真的等于一次小手术?为何提倡减少输液?南都记者曾经采访过相关科室专家解读。主要包括:—— 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给药途径—— 2012年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占56.7%,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3.5%,在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输液药物有六成以上属抗生素宝安人民院呼吸科徐效峰主任医师介绍,老百姓的观念中,普遍存在“感冒发烧挂个水”的错误认识,很多患者将抗生素当作万能药,多数人在感冒时,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这些都是错误用药。早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其中就包括“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事实上,很多疾病根本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后3~7天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央视也曾报道:中国人每年输液总量大约是104亿瓶,除以13亿,相当于每人输液8瓶,这远远高于国际平均2.5瓶的水平。而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中国抗菌药物人均使用量是美国的10倍。不仅如此,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还有潜在的风险。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输液的风险风险一 毒副作用滥用抗菌药物,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风险二 &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绝大部分药物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风险三 &二重感染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风险四 &耐药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哪些情况需要输液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才真正需要输液:1吞咽困难2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3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安徽省卫计委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记住: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也有必要说的是,对于安徽省卫计委2014年发出的规范管理静脉输液的通知,也有医生认为,患者个体化差异比较大,不应一刀切,且诊病开药是学术范畴问题,用行政手段来加以限制其实不妥。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编辑/李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易峰生病输液图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