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耳炎的中成药药丸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偏方治中耳炎不可取
来源:放心医苑网
偏方治大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有人介绍这样一个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把某些中药磨成末或把蜈蚣、蝎子等类的动物的尸体烧成灰或磨成粉,然后吹进耳朵里,有消炎、止脓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如果随便乱用,常常发生危险。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
偏方治大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有人介绍这样一个治疗的偏方:把某些中药磨成末或把蜈蚣、蝎子等类的动物的尸体烧成灰或磨成粉,然后吹进耳朵里,有消炎、止脓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如果随便乱用,常常发生危险。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不及时引起,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穿孔等为特点。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分为单纯型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三型。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因病治疗,控制感染,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如果向耳朵里吹进一些药物,会使这些药物堵塞鼓膜的穿孔处,鼓室内的脓液排出不畅,脓液长期刺激、腐蚀鼓膜,穿孔越来越大,外耳道的表皮容易沿着穿孔处进入中耳腔,这些表皮的上皮层角化脱落后,堆集起来压迫周围的骨质,再加上细菌的腐败作用,进一步腐蚀骨质,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另外,鼓室内的脓液排出不畅,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可并发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等;并发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和周围性面瘫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将有生命危险。(责任编辑:jbwq)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用于急性惊...详情
[功能主治]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详情
[功能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详情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当前位置: >
中医推荐5则治疗中耳炎的偏方
中耳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由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坏习惯很可能导致中耳炎,中耳炎严重的会影响听力,导致耳鸣、耳聋等疾病,应加以重视。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5则治疗中耳炎的小偏方。
中耳炎偏方1、黄连10克,冰片1克。
先研黄连,然后加冰再研匀,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或浓茶水清洗外耳道脓液和药痂,并用清洁药棉擦干)。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2&3次,一般3&5天见效。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重复验证
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药5天无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获良效。或用黄连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将黄连用适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纱布过滤,冰片加入滤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摇匀即可。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然后将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
中耳炎偏方2、鸡蛋6个。
煮熟,将蛋黄放入铁锅(勺)内,用文火熬至油出,备用。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将蛋黄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温溶化),每次3
&4滴,每日2&3次,一般连用4&6症状减轻,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热消肿之功,适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3、露蜂房30克,黄柏15克,枯矾6克,冰片3克。
前二味放瓦上焙黄,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细末,装瓶。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或用麻油调匀,滴入耳内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药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4、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中耳炎偏方5、核桃仁适量,冰片少许。
将核桃仁捣烂(或蒸熟),用洁净纱布包好加压挤油约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按常规消毒,然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连用5&10日。
通过以上对中耳炎偏方的介绍,希望能办到中耳炎患者,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在医师的嘱咐下服用,助您早日康复。&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您的位置: →
→ 治疗中耳炎的药
治疗中耳炎的药
专治浆液性中耳炎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费用是多少,贵么请详细说明
浆液性中耳炎是成年人传导性聋最常见的原因,特点是鼓室内积存浆液性稀薄水样的非化脓性液体.浆液性中耳炎的根本原因是咽鼓管阻塞.咽鼓管阻塞妨碍了中耳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耳腔的气体逐渐被吸收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充,遂使中耳呈负压或部分真空状态.中耳负压可以导致中耳粘膜毛细血管浆液漏出,形成浆液性中耳炎.假麻黄碱或去甲麻黄碱30mg口服,每日3次(成人),可通过其血管收缩作用促使咽鼓管开放.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10mg每日1次(对成人及12岁的儿童)口服,可解除有变态反应患者的咽鼓管阻塞.为了吸出中耳渗出液和放置通气小管,有必要作鼓膜切开术.不论原因如何,这有助于中耳的通气引流和暂时改善咽鼓管阻塞.
病情分析:朋友你好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不要紧张 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意见建议:中耳炎一旦反现,就应及时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鼓膜未穿前只要及时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等,炎症很快就能控制,避免穿孔.已经穿孔者治疗方法 并不复杂,只要把脓彻底清洗出来,滴抗生素药液(氧氟沙星滴耳液),再全身用有效的抗生素,很快就能控制炎症.但抗生素的应用最少要坚持3~7日,切不可过早停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初次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容易反复发炎.对于中耳炎治疗是否及时,彻底,与听力的关系很大.生活护理:平时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有心理压力,祝你健康.
最近这些天有时候孩子给我耳朵里面响了,是左耳朵,但不是经常响,平时也没什么异常,晚上睡觉时也说过,去年出现过一次急性中耳炎,治疗了几天就好了,最近这十来天,开始是孩子感冒了约一周,后来嗓子有炎症,咳嗽,打了三针吃些消炎药好多了,但还是有时说耳朵响,同时这段时间有时候孩子还有深呼吸的现象。分析病因及如何治疗,深呼吸现象是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
病情分析:到医院的看看耳道有无耳聍,感冒上火也会响。深呼吸与感冒后身体疲劳、缺少氧气有关,及时治疗感冒可以预防中耳炎及其他后遗症。中医针灸、按摩等很多方法可以及时治疗耳部疾患。意见建议:最好不要把抗生素当圣旨,感冒初期,多喝水多喝热粥,适当发汗,多睡觉,不用药也会好。像很多中成药(板蓝根冲剂、复方大青叶、VC银翘片、防风通圣丸、小柴胡冲剂)效果不错,副作用小,真是物美价廉,学会用这些药,你一生受益,尽量远离抗生素和激素。是药三分毒,用对了治病,用多了致病!不是抗生素和激素不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
中耳包括鼓室、乳突、耳咽管和鼓膜,中耳炎是中耳范围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病变,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大多数感染性中耳炎为细菌感染性,少数为真菌、结核或其他少见类型感染。中耳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耳聋,甚至出现面瘫,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治疗。中耳炎急性期,需要首先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另外局部用抗生素或抗生素与激素混合液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出现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中耳炎急性期未治愈可发展为慢性中耳炎,也可因为耳咽管功能障碍、鼻咽部占位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等压迫、放射治疗等导致。在排除鼻咽部占位后可以行鼓膜置管治疗。另外,中耳炎容易复发,
中耳炎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在配合全身治疗: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疗程一般7-10天,以控制感染,直至中耳炎症状完全消退
一个月前,去了趟武当山,坐索道下山后,同去者大多出现耳痛,没在意,坐车回来后,别人已无症状,而我的一只耳朵出现耳鸣,鼓气时感觉有水状东西穿透耳膜,还痛。次日,出现耳鸣、耳涨,自己说话声音响亮,医生甲说是中耳炎,吃了三盒阿莫西林后,耳不痛了,但仍涨,自己说话声音响亮;一周后,医生乙说已经无炎症,可能耳膜上有血痂子,无须继续吃阿莫西林,只是要扩管神经,开了奥勃兰、ZTP片等内服药和滴鼻液;一周后,无明显改善,鼓气时耳痛,医生甲断定仍有炎症,打了三天点滴,并用双氧水泡血痂子后,果然好多了,可是到现在为止,耳朵不痛、不涨,为什么自己说话声音偶尔响亮,听外界声音不如另只耳朵清晰了呢?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一种表现,因为耳聋耳鸣病因复杂,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需作详细检查,准确判断,才能有的放矢。
在防治耳鸣方面,要保持情绪稳定,减轻思想负担,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忌烟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在治疗上由于病因复杂,要根据不同病因,积极治疗引起耳鸣全身性疾病,药毒性耳鸣要立即停药,噪音性耳鸣要脱离噪音环境等。
药物方面要首选镇静剂,再根据不同病因选用解痉药、血管扩张药及维生素和营养神经药,如临床常用卡马西平、西比灵、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其次配合鸣天鼓(打躬击鼓)即两手心掩耳、两腿微屈,做打躬状,头低过腿,两手交替,以食、中及无名指轻击脑后数十次。可听到遥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是药三分毒”,我来给你介绍二则成功治愈“耳鸣”的秘方:
1)热盐枕耳--用大盐适量,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2)瓜子壳汤--葵花子壳15克,放入锅中,加水1杯,煎服,日服2次,坚持数日,可见成效。
3)三七花蒸酒酿--三七花10克,酒酿50克。同装于碗中,隔水蒸熟。分1--2次连渣服,连服7天。
4)响铃猪耳朵--响铃草30克,猪耳朵1对。加水共炖烂,去药渣,加食盐少许,分2次服。用治气虚耳鸣。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孩子得了中耳炎怎么办?需要注意什么?
您好!中耳炎护理要点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积极防治感冒。建议到专业的耳鼻喉医院找专家看看,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祝健康!
你好,慢性中耳炎可以外用双氧水清洗,配合口服抗生素和外用滴耳液治疗,对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中耳炎的药相关文章推荐
治疗中耳炎的药相关热门回答当前位置: >
  4.1 柴胡白冬饮
  【来源】贺军安,《四川中医》(5)1983年
  【组成】柴胡、白芷、栀子、赤芍各15克,冬瓜仁、蒲公英各30克,泽泻20克,龙胆草10克,甘草6克(10岁以下儿童剂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泻火解毒,利水通窍。
  【方解】本病之起,多因内有肝胆郁火,或因胎遗热毒,外因时邪内犯,邪毒侵耳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柴胡、龙胆草清肝泻火;蒲公英、甘草、栀子清热解毒泻火;冬瓜仁、泽泻利尿泄毒;白芷、赤芍祛风凉血,通窍止痛。诸药协同,共奏泻火解毒、利水通窍之功。热去毒解,则耳疾可愈。
  【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加减】若头胀痛者,加川芎3克,菊花12克;头晕者,加僵蚕12克,钩藤20克;口渴者,加生石膏20克;体温高者,加黄芩12克,青蒿15克;耳痒者,加地肤子30克,防风12克。
  同时配用虎耳草汁滴耳,每日3次。
  【疗效】治疗23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0%。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9剂。1月后复发4例,继服原方,仍然有效。
  4.2 泽苓汤
  【来源】孙佛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泽泻、茯苓各15~30克,石菖蒲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利湿祛痰,开通耳窍。
  【方解】方中泽泻有利水渗湿之功,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诸疾;茯苓健脾利水;助泽泻去痰湿;石菖蒲味辛性温,辛者串通九窍,温则化痰去痰湿,能助茯苓、泽泻化痰祛浊;且石菖蒲的开窍作用可能对咽鼓膜起到扩张作用。气道得通,水湿祛除,则耳能闻五音矣。
  【主治】中耳积液。
  【加减】气虚,加党参、炙黄芪各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防风、苍耳子各10克;外感风热,加桑叶、菊花各10克。
  【疗效】治疗87耳,痊愈(耳闷胀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中耳积液阴性,3个月以上未复发)60耳;显效(耳闷胀、听力减退明显好转,中耳积液阴性,1个月以上无复发)6耳;有效(诸症减退或好转)7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90.1%。平均服药14剂。
  4.3 升青流气饮
  【来源】干祖望,《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菖蒲各3克,蔓荆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气机,升清开窍。
  【方解】本病是由于在大气压力下的变异环境中,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极不平衡,由此而发生的中耳损伤,而出现耳痛、耳鸣、憋气和听觉障碍。四千年来中医尚无此病,但近年来航空工业发展迅速,此病亦因之日多。本方系根据《杂病广要&九气七气》的&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通天下一气耳。&&吐纳,一动静,何所逃者,与气流通而已。故气平则宁,气不平则病&论点,从《疮疡经验全书》中二十首流气饮作蓝本而制定。方中升麻、柴胡,同样是升清降浊,但后者更有除头痛,治耳聋的作用,因为肝脏之络附耳。木香、乌药,皆具有消积滞、辟邪气、导滞气功能,但前者更能止痛除胀感。青皮、蔓荆子疏肝散结、破气止痛,而后者更有抑制脑鸣的特点。苏叶散发风气、顺气化痰。大腹皮协调寒热失和、疏瘀滞、开郁结。川芎行气开郁、上行头目、破瘀血、生新血。还有两味画龙点睛之药,用黄芪以益气,气盛则更能反映出诸药的作用;用菖蒲以开窍,航空性中耳炎,正是窍闭的典型病例。
  【主治】航空性中耳炎。
  【加减】虚弱及老人,倍加黄芪;高血压者慎用升麻、蔓荆子。重症每天可进两剂。全方十一味,不一定全部用上,可以根据病情,删去几味;有特殊情况者,也可增加几味。服药症状消失后,可再进六君子丸或补中益气丸持续服一周。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疗效卓著。
  4.4 吹耳散
  【来源】程爵棠,《光明中医》(1)1985年
  【组成】蛀竹屑粉30克,五倍子(焙焦存性)、枯矾各15克,硼砂3克,青黛9克,川黄连、轻粉,冰片各3克。
  【用法】先将蛀竹屑粉、五倍子、枯矾、青黛、硼砂、黄连共研细末,再入轻粉、冰片同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勿泄气。同时,在吹药前,先将患耳内脓液拭净,急性用洗耳方(芙蓉叶15克,苦参9克,煎水取汁)洗耳;慢性用药棉棒,蘸氯霉素眼药水入耳腔内转动拭耳后,再取本散少许(约0.1克左右),均匀吹入患耳腔内。先洗后吹药,每日吹4~6次,证重者每2小时吹1次,10天为1疗程,未愈,停药1天,再继续如上法用药1疗程,至愈为止。
  【功用】清热祛湿,祛腐排脓,解毒敛疮。
  【方解】盖耳为清空之地,清阳交会之所,又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故耳与肾关系密切,又三焦、胆二经的经脉均经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耳部有病往往出现三焦、胆经的症状。《辨证录》云:&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说明本病致因虽多,但主要是由于风热湿毒之邪循少阳经上蒸,以致热郁血络,郁结不散与水衰火亢,肾气虚者,皆能为患。热郁血络则患耳红肿疼痛,熟腐肌膜则流脓,热灼鼓膜则穿孔。小儿为稚阳之体,故患此病者尤多。治宜清热祛湿,祛腐排脓,解毒敛疮。故方中君以蛀竹屑粉,消炎祛湿,排脓止痛,本品为民间治疗脓耳(即化脓性中耳炎)之有效单方,其消炎解毒、祛湿排脓之功颇著;臣以川黄连、青黛清热泻火解毒,且青黛尤善清肝胆之火毒,川连为近代治中耳炎的常用有效之佳品;硼砂、冰片、轻粉芳香通窍,消炎解毒,祛腐排脓;佐以五倍子、枯矾祛湿排脓,止痛敛疮。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清热祛湿、祛腐排脓、解毒敛疮之功。
  【主治】脓耳(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症见耳内疼痛难忍,流出黄色稠脓或淡黄色稀脓汁,或听力减退,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略数。
  【疗效】总结用本方吹耳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50例资料,其中:急性131例中,痊愈119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慢性219例中,痊愈166例,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14%。其中痊愈率为81.4%。
  【附记】据临床观察,二十八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无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均有良效。若复发,仍用之同样有效。且具有药简效捷,复发少和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良方。
  方中蛀竹屑粉,即是新竹床,被虫蛀后所产的&竹粉&。即称&蛀竹屑粉&。
  4.5 通耳窍方
  【来源】谭敬书,《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柴胡、香附、川芎、石菖蒲各10克,当归15克,红花5克,泽兰、法半夏、茯苓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祛瘀除痰,行气通窍。
  【主治】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加减】若肺气虚合用玉屏风散;兼脾气虚,加党参、白术;兼肾阴虚者,加熟地、枸杞子;兼肾阳虚者,加制附子、肉桂。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本方须连续服药1个月以上,同时应教会患者做外行捏鼻鼓气通窍法,鼓膜按摩法,及耳前后穴按摩法,早、晚坚持进行,数月不懈,其效始佳。
寻找治中耳炎的秘方。
你好,请问现在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我擅长用中药治疗这方面的疾病,如果是流脓型的中耳炎我可以中药帮你治愈,效果好见效快,外用无副作用,欢迎你了解一下,也许会给你带来惊喜。。。。
中耳炎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疾病名称:
  中耳炎
疾病编码:
  382.906
归属系统:
  耳鼻喉科
药疗方案:
  一、耳部用药及配制时的注意事项
根据耳部之解剖及生理局部用药、调配药物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宜使用粉剂,否则填塞外耳道妨碍中耳引流,不利消除感染,并产生传音性聋。如必须使用,应量小而易溶于水,以利医师取出或溶于水后自行溢出。过去曾有长期使用含汞药物,久之形成汞积聚,以致乳突摄片误诊为耳内金属异物存在。
2.用药必须严格无菌,以免新增加其他菌之感染。曾有耳道用药后产生耳源性破伤风之病例报告。
3.不宜长期滴用某一种抗生素液,因外耳道炎及中耳炎致病菌多为混合性感染,此类细菌中的一些细菌受到抑制后而其他细菌又大量繁殖,故宜交替使用各种滴耳药物。近年来中耳炎病例中常见细菌,急性病例为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链球菌等;慢性病例为金葡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大肠杆菌较多。中耳感染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以氟喹诺酮类如洛美沙星及氧氟沙星最高,分别为93.6%和92%,依次为氯霉素(71.4%)、丁胺卡那霉素等,而其他抗生素却较差,故耳科医师及药师应有所重视。
4.不能使用酸、碱度过高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更不能使用有腐蚀性之药物。如滴用5%柳酸酒精治疗耳道霉菌就可导致鼓膜穿孔。使用含砒霜之中药入耳可致面瘫、内耳损害,以致岩骨蚀损而致死骨形成。
5.酒精类耳药不应与抗生素药物配伍,如青、链霉素与酒精配合后即失效。
6.滴耳用之药不宜过热或过冷,否则引起诱导性前庭症状和自主神经反应。
7.配制溶液不应含有填充料之药物。
8.对内耳有损害之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除全身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外,局部使用也应注意,一般不能用于急性及亚急性期,此药物可经圆窗膜进入内耳,使之产生内耳柯替氏器及前庭分析器损害。
9.滴耳药不宜使用能将外耳皮肤及鼓膜染色者。
10.复发性慢性中耳炎,特别在幼儿,免疫不健全是其病因之一,或与免疫成熟推迟有关。而且与菌种有关(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占75%)。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或有针对性的免疫促进剂,调整细胞或体液免疫。还可应用肺炎球菌疫苗接种预防以减轻复发也是合理的。另外还要注意咽鼓管的功能之恢复,避免用有损中耳粘膜,特别是纤毛功能的制剂。同时治疗上呼吸道的病灶。
二、耳部常用药物
1.消毒防腐剂
(1)1%~2%苯酚甘油(phenol glycerine):又名酚甘油或石炭酸甘油。
消炎、镇痛、杀菌、止痒。
急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鼓膜未穿孔)及急性弥散性外耳道炎。
苯酚甘油与水混合时,即形成酚水溶液,放出石炭酸具有较强刺激性,故耳道分泌物多者不宜用。小儿慎用。
(2)3%~4%硼酸酒精(boric acid alooh01)
杀菌、止痒。
耳道霉菌病、穿孔较小之化脓性中耳炎。
该药滴入耳后有短暂刺感,故小儿及对疼痛较敏感的成人慎用。
(3)1%~3%醋酸溶液(aceticacid),2%醋酸铅溶液(plumbicacetate)
杀菌、抑菌、止痒。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绿脓杆菌特有作用)、耳道霉菌病。
溶液必须密闭,不能久置。当浓度超过3%时,对耳道皮肤和鼓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破坏上皮组织,造成损伤。
(4)利凡诺(rivanol)溶液:又名依沙叮啶(ethacridine)或雷佛奴尔。常用0.1%~0.2%溶液。
消炎、杀菌、止痒。
急性及亚急性渗出性外耳道湿疹并有轻度感染者。耳廓、耳周皮肤湿疹。
耳廓及耳周较大面积湿疹用以湿敷。入耳道可使耳道皮肤及鼓膜轻度染黄色。
(5)1%~2%苯氧乙醇(phenoxyaethanolum)
消毒防腐作用,对绿脓杆菌抑制作用较强。
适用范围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2.抗生素溶液
(1)0.3%氧氟沙星滴耳液(ofloxacin otic solution):商品药名有泰利必妥滴耳剂(tarivid otic solution )。
氧氟沙星为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极广,对G-和G+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该制剂稳定性好,药液由中耳向血清移动浓度低,对中耳和内耳未见损害。我国耳科方面文献报道,从外耳、中耳分离出各种致病菌共140株,对该药敏感率为92.1%,清除率为93%。对绿脓杆菌清除率为87.7%,为一种高效安全药物。
小儿及成年人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和疖,鼓膜炎以及乳突手术后未干耳或残留感染的有效治疗。一般耳部滴药l~2周炎症即愈。
(2)0.3%洛美沙星滴耳剂(1omefloxacin otic solution)
洛美沙星为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极广,活性强。对各种致病菌之敏感率为93.6%,清除率为87.6%,对绿脓杆菌清除率为88.2%,为一种高效安全滴耳剂。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0.25%~0.5%氯霉素液(chlorolnycetin)。
对G—和G’菌均有效,多用于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作用增强,但至1%时已成混浊液而效力不增加。
(4)1%~2.5%氯霉素甘油(chlorolnycetin glycerine)。
同氯霉素水液。而甘油助溶增加浓度,且增强药效,而甘油吸水有助消肿。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
(5)0.5%新霉素液(neomycin)。
该药为氨基糖贰类广谱抗生素,对G-和G+性菌、抗酸杆菌等有抗菌作用。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炎并发混合性耳聋或有过眩晕等症状者慎用。
(6)复方新霉素可的松液(新霉素1%,氢化可的松0.5%,基质为甲基纤维素)。
抗炎、消肿和抗过敏。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及湿疹性皮炎,急、慢性中耳炎。
(7)复方多粘菌素B和磷霉素钠滴耳剂(又名耳炎灵);每毫升含多粘菌素(polymyxin B)l万u、磷霉素钠30mg(phosphomycin sodium)、地塞米松0.1mg等成分。
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G—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作用显著。对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均有抗菌作用。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术后不干耳等。其有效率为92.2%,Lb氯霉素滴耳剂疗效高。
注意事项少数病例用药时感轻度耳痛、耳痒,停药后即消失。
(8)0.5%金霉素液(aureomycin)
对多种G+及G-菌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特别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该液久置失效。
(9)10%黄连素溶液(berberine)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0)1%制霉菌素液(nystatin):基质为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
抑制霉菌生长。
外耳道霉菌病。
3.清洁剂及软化剂
(1)3%过氧化氢溶液(hydrogenperoxide):又名双氧水。
清洁、抗菌及除臭。
用于清洗耳内脓痂。
(2)液状石蜡(1iquid paraffin)
使耳内耵聍栓及脓痂软化,便于取出。使耳内昆虫之翅、足粘着,限制其活动,并使其呼吸器阻塞与空气隔绝而窒息死亡,便于取出。
(3)10%碳酸氢钠,(sodlium bicarbonate)
37℃之溶液滴入耳内,嵌顿性硬性耵聍栓即很快软化,用药10分钟左右,即可顺利取出。
(1)1%水杨酸酒精(salicylic acid-alcohol)
抑制真菌和细菌,并能止痒。
外耳道真菌病。
(2)水杨酸锌糊(paste acidi salicylici et zinci oxidi)又名拉萨尔糊剂(lassar'spaste)
止痒、吸水、消炎。
耳部及耳道湿疹,乳突术后皮炎。
每次用量不宜过多,第二次使用时,应将上次之药物拭去后再用,否则易阻塞耳道。
(3)30%鸦胆子(bmceajavanica)油耳道乳头状瘤术后使用,疗效尚佳。可每日涂患处一次,约用2周为一疗程。
(4)15%鬼臼树脂(podophylin)有腐蚀、消肿作用。用于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每日或间日1次,3周为一疗程。
声明:小鱼健康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中耳炎最好的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